鴉片戰爭期間唯一的勝仗:擊斃英軍近500人,清軍僅陣亡38人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在侵略者的威逼恫嚇之下,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了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雖然已經撤離天津,但英、法政府遠遠不滿足從《天津條約》攫取的種種特權,沿海陸續南下,打算再次挑起戰爭。

大沽口北側炮台

而大沽炮台在第一次大沽口保衛戰中失守後,咸豐皇帝命令僧格林沁立即整頓軍隊、籌備防務,添設大沽海口水師,並在第一次大沽口之戰被毀的炮台、營盤的廢墟上新建防禦設施。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門,並加強了偽裝。同時為了加強翼側的防禦,又在北塘地區整修了炮台,火炮增至24門。在天津以東30餘里的雙港附近,也新建了炮台13座,安設了大小鋼鐵炮各81門,大大加強了縱深防禦。

大沽口內側的清軍兵營

1859年6月,英法聯軍艦隊在侵華英軍海軍司令賀布少將的率領下,到達大沽口外,企圖以武力威懾清政府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6月25日黎明,英海軍司令賀布親率12艘軍艦開向大沽口,打算再次從大沽口發起攻擊。而英法聯軍艦隊在向海口開進時,守衛大沽炮台的中國官兵則全部進行了隱蔽和偽裝,炮台上偃旗息鼓。一位參戰的英國士兵曾這樣回憶到:「所有炮台象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聽不到它們的一點聲音,也看不到什麼旗幟」。下午3時左右,英法聯軍艦隊司令賀布下令,開始炮擊兩岸炮台。

大沽口炮台

「然而一下子,就象變魔術似的,所有本來掩護著炮台大炮的草席都卷了起來,頃刻之間,全部大炮一齊開火。」 守衛炮台的清軍將士早已抑怒多時,勢難禁遏,各營炮位開始向來犯的侵略者猛烈射擊。他們利用敵艦受阻於水中障礙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火力,不多久,多艘聯軍軍艦被擊傷,賀布本人也負了傷。到下午4時,包括旗艦在內的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其餘參戰的軍艦也全部被擊傷。聯軍見勢不妙,遂豎起白旗詐降,一旁的美國艦隊司令達底那海軍准將也急忙率艦隊支援英法聯軍,經調整部署後,繼續向炮台攻擊。

進犯大沽口的英軍戰艦

下午5時,身負重傷的賀布下達登陸命令。英、法海軍陸戰隊千餘人,利用艦炮火力作掩護,向海口南岸強行登陸,企圖首先奪取南岸3座炮台。侵略軍登陸後,立刻遭到了炮台炮火殺傷,而海岸邊道路泥濘,很難前進,同時英法聯軍又遭到了炮台守軍和前來增援的滿蒙騎兵的強力阻擊。清軍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利用火彈的照明,又給敵以重大殺傷。激戰一晝夜,聯軍遭到徹底失敗,殘部一直潰逃到杭州灣。

大沽口炮台實景

此次戰役,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軍隊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英法聯軍參戰艦船被清軍擊沉4艘、重創6艘(完全失去戰鬥力)、俘虜2艘,斃傷英法聯軍420餘人,重傷英軍艦隊司令賀布。而清軍陣亡38人,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身先士卒,先後陣亡。

愛國名將 僧格林沁

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離不開僧格林沁的辛勤布防和正確指揮。直隸總督恆福在戰後上奏清廷說:「僧格林沁自上年奉旨辦理海防以來,晝夜辛勤,殫誠竭慮。今年正月又親至海口駐紮。與士卒誓同甘苦,風雨無間,勞瘁至今,其忠勇朴誠,實為奴才所不及。」

推薦閱讀:

鴉片戰爭里中英武器裝備各是什麼
鴉片戰爭前,清軍的裝備都是大刀長矛嗎?
第二次鴉片戰爭經過
鴉片戰爭的禍根在明朝時就已埋下
百年前躺著吸鴉片,百年後躺著玩手機

TAG:戰爭 | 鴉片戰爭 | 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