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六節:肌肉的作用

第六節肌肉的作用:

人體運動系統的肌肉都是骨骼肌,通常由肌腹和肌腱兩部分組成。肌腹的基本成分是肌細胞,是肌的能收縮的部分。肌腱位於肌腹的兩端,由規則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呈索狀或薄板狀(稱腱膜),有很強的韌性和抗張力。

肌肉在人體中主要作用是放大大腦發出的能量,通過肌肉的收縮,把傳遞到該處的大腦能量放大,通過肌腱拉動骨頭,完成運動所需要的身體和肢體的彎曲力量。這種肌肉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骨肉,骨肉骨肉,骨頭一定連接著肉。

身體中還有一種肌肉與骨頭不連接,或者與骨頭無關。這些肌肉主要是完成大腦對某個臟器和部位的控制用的。比如一些臟器上的肌肉,眼球周圍的肌肉,眼皮的肌肉,嘴唇和舌頭上的肌肉,尿道和肛門上的肌肉等。

肌肉一般是根據其形狀、大小、位置、起止點、肌束方向、作用等特徵命名的。

  肌肉的輔助器官包括筋膜、粘液囊、腱鞘等結構。

1.筋膜:為被覆在每塊肌肉、肌群以及整個肌系的結締組織膜,並形成各種特殊的結構,以輔助肌器官進行工作。筋膜可分為淺筋膜和深筋膜。

  淺筋膜:又稱皮下筋膜,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在皮下形成一廣闊而柔軟的膜,覆蓋於整個肌系表面,含或多或少的脂肪.

深筋膜:在淺筋膜之下,由緻密的結締組織構成.其膜緻密而堅韌,直接貼附於淺層肌群上,並伸入肌肉之間,附著於骨上形成肌間隔,作為肌系附著於骨骼上的支架。

2.粘液囊:是密閉的結締組織囊.囊壁薄,內面襯有滑膜,囊內含少量粘液,主要起減少摩擦的作用。粘液囊多位於肌、腱、韌帶及皮膚等結構與骨的突起之間,分別稱為肌下、腱下、韌帶及皮下粘液囊。關節附近的粘液囊,有的與關節腔相通,常稱為滑膜囊。

  3.腱鞘:為粘液囊卷裹於腱外而成,呈長筒狀,鞘壁的內層緊包於腱上,外層以其纖維膜附著於腱所通過的管壁上,兩層間有少量的滑液。

  皮肌:

皮肌:為淺筋膜中的薄肌層,大部分貼附於皮膚的深面,可分為麵皮肌、頸皮肌、肩臂皮肌和軀幹皮肌四部分。

  前肢主要肌:

前肢肌可分為肩帶肌、肩部肌、臂部肌及前臂和前腳肌。

  1.肩帶肌:是連接前肢與軀幹的肌肉,多為板狀肌,分別起於頭骨、脊柱、肋骨及胸骨等,止於肩胛骨和臂骨。

  (1)斜方肌:呈薄的倒三角形,位於肩頸上半部的皮下、項韌帶索狀部和肩胛岡之間,可分頸和胸兩部分。頸斜方肌起於項韌帶索狀部,胸斜方肌起於前10個胸椎棘突,兩部肌纖維斜行止於肩胛岡,主要作用是提舉、擺動和固定肩胛骨。

  (2)棱形肌:呈三菱形或近似四邊形,位於斜方肌和肩胛骨的深面,亦分頸、胸兩部。起點同斜方肌,止於肩胛骨內側,有提舉肩胛骨及伸頭頸的作用。

(3)背闊肌:位於胸側壁上部,呈三角形,主要起自腰背和胸側壁的筋膜等處,止於臂骨內側圓肌結節等處。主要作用是牽引前肢向後上方和屈肩關節等作用。

(4)臂頭肌:呈長而寬的帶狀,位於頸側部的皮下,自頭伸延到臂部。主要作用是伸肩關節和偏頭頸。

(5)下鋸肌:又稱腹側鋸肌,位於頸胸外側面和肩胛骨內側之間強大的扇形肌,下緣呈鋸齒狀。亦可分頸、胸兩部,分別起於後幾個頸椎橫突和前幾個肋骨,止於肩胛骨內面和肩胛軟骨內面。主要作用有提舉軀幹和擺動肩胛骨的作用。

(6)胸淺肌:位於臂及前臂內側與胸骨之間的皮下,可分前後二部。胸淺前肌起自胸骨柄,主要止於臂骨嵴。胸淺後肌主要起自胸骨腹側,主要止於前臂內側。胸淺肌的主要作用是內收前肢。

(7)胸深肌:大部分為胸淺肌覆蓋。人的胸部有發達的胸大肌。該肌位胸前壁淺層,呈扇形,寬而厚,主要起自鎖骨內側、胸骨、上6個肋軟骨表面,肌束向外上方會聚,以腱止於肱骨近端。胸大肌的深面有不發達的胸小肌。

2.肩部肌:分布於肩胛骨的外側面和內側面,起於肩胛骨,止於臂骨,跨越肩關節,可伸屈肩關節及展收臂骨。

(1)岡上肌:位於岡上窩中,起於岡上窩、肩胛軟骨,止於臂骨近端兩側,有伸展和固定肩關節的作用。

  (2)岡下肌:位於岡下窩中,起自岡下窩及肩胛軟骨,止於臂骨外側和後部,有外展和固定肩關節的作用。

(3)三角肌:呈三角形,位於肩關節後方、岡下肌和及臂三頭肌的表面,起於肩胛岡表面筋膜、肩胛骨後緣上部,主要止於三角肌結節,有屈肩關節的作用。

  人的三角肌主要起自鎖骨外側段、肩胛岡,肌束包裹肩關節,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三角肌使肩部呈圓隆形。

(4)肩胛下肌:起於肩胛骨內側面,止於臂骨內側結節後部,有固定肩關節和內收臂骨的作用。

(5)大圓肌:為一扁平而長的肌,位於肩胛下肌後方,起於肩胛骨後緣上部,止於臂骨內側圓肌結節,有屈肩關節和內收臂骨的作用。

3.臂部肌:分布於臂骨周圍,起於肩胛骨及臂骨,跨越肩關節及肘關節,止於前臂骨,主要對肘關節起作用。

(1)臂三頭肌:位於肩胛骨後緣與臂骨之間的夾角內,肌腹龐大,分三個頭.起於肩胛骨後緣及臂骨兩側,止於肘突頂端,主要作用是伸肘關節和屈肩關節。

(2)臂二頭肌:位於臂骨背側,多為腱質的紡綞形肌,起於肩胛結節,主要止於前臂(橈骨和肘內側)的近端,主要有屈肘關節和伸肩關節的作用。

(3)臂肌:位於臂骨螺旋形肌溝內,起於臂骨後面上部,向下轉到前臂近端內側,止於橈骨內側緣,有屈肘關節的作用。

4.前臂及前腳肌:主要作用於腕關節和指關節,肌腹分布在前臂骨的背外側面及掌側面,多為腱質的紡錘形肌,起自臂骨遠端及前臂骨近端,分別止於腕骨、掌骨和指骨。該肌群可分為背外側和掌側兩個肌群。

掌側肌群分布於前臂骨的掌側面,在肌群外側面、位於指外側伸肌之後的是腕外側屈肌;位於內側面的是腕橈側屈肌(在前)和腕尺側屈肌(在後);在肌群中間的是指淺屈肌和指深屈肌。

  軀幹主要肌:

可分為脊柱肌、頸腹肌、胸廓肌和腹壁肌

  1.脊柱肌:主要有背最長肌、髂肋肌、夾肌,主要作用是伸展脊柱,牽引和提舉軀幹。

  (1)背最長肌:是脊柱最強大的肌肉,位於胸腰椎棘突與肋骨上端、腰椎橫突之間的三棱形夾角內,起自髂骨前緣、薦骨、腰椎及後數個胸椎的棘突,向前分兩支:腹側支止於腰椎、胸椎的橫突以及肋骨的外側面,背側支止於後幾個頸椎棘突.其主要作用是伸腰背和頸。

(2)髂肋肌:位於背最長肌的腹外側,狹長而分節,由一系列斜向前下方的肌束組成.起於腰椎橫突末端和後數個肋骨的前緣,向前止於肋骨的後緣,主要作用為向後牽引肋骨。

(3)夾肌:位於頸椎背側的兩塊三角形薄肌,部分被頸斜方肌和頸下鋸肌覆蓋,主要起自項韌帶索狀部,主要止於枕骨、顳骨及部分頸椎.主要作用是抬頭頸或偏頭頸。

2.頸腹側肌:位於頸部腹側,有胸頭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狀舌骨肌,它們包於頸部氣管、食管與大血管的腹面及兩側。

  胸頭肌:呈長帶狀,位於氣管的腹外側,構成頸靜脈溝的下界。起於胸骨柄,主要止於下頜骨,是頭頸的屈肌。

3.胸壁肌:主要分布於胸側壁和胸腔後壁,參與呼吸運動,又稱呼吸肌。

(1)肋間外肌:位於肋間隙淺層,佔據每一肋間隙,起自前一肋骨後緣,纖維斜向後下方,止於後一肋骨的前緣,有引起吸氣的作用。

(2)肋間內肌:在肋間外肌的深面,肌纖斜向前下方。起止點和作用與肋間外肌相反。

(3)膈:位於胸腹腔之間,為圓頂狀的板狀肌。凸面向前,周圍為肌質,中央為腱質。膈上有三個裂孔:上方是主動脈裂孔,下方是腔靜脈裂孔,中間是食管裂孔。膈的肉質部分可分為腰部、肋部和胸部.腰部形成左右膈角,附著在前四個腰椎的腹面.膈的主要作用是能引起吸氣。

4.腹壁肌:腹壁肌為構成腹腔側壁和底壁的肌肉,分成四層,從外向內順次為: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直肌及腹橫肌。除腹直外,都具有一寬大的肌部及廣闊的腱膜。兩側腹肌的腱膜沿腹底正中線結合,形成白線,自劍狀軟骨伸至恥前腱。腹直肌位於腹腔底壁,在白線兩旁,其它三肌的肌腹都位於腹腔側壁。腹肌的內面附有腹膜,外面蓋有腹黃膜、軀幹皮肌及皮肌。

  (1)腹外斜肌:起自後幾個肋骨及肋間外肌的筋膜,肌纖維由後上方斜向前下方,在腹直肌外側移行為腱膜,主要止於白線及恥前腱。

(2)腹內斜肌:位於腹外斜肌的深面,肌纖維由後上方內斜向前下方,在腹直肌外側移行為腱膜。

(3)腹直肌:為腹壁第三層肌,左右二肌並列於腹腔底的白線兩側,呈帶狀,肌纖維縱走。

(4)腹橫肌:位最深層,較薄起自腰椎橫突及弓肋下端的內側面,纖維橫向內下方,以腱膜止於白線。

(5)腹股溝管:位於腹腔底壁後部、股內側,為腹外斜肌與腹內斜肌間的一個斜行裂隙。管的內口通腹腔稱腹股溝管內環(腹環),外口稱外環(皮下環)。公畜腹股溝管明顯,內有精索等通過。

後肢主要肌:

後肢肌可分為臀部肌、股部肌和小腿及後腳肌三部分。

  1.臀部肌:分布於臀部,跨越髖關節,止於股骨。

(1)臀淺肌:呈三角形,起自髖結節及薦骨等處,止於股骨第三轉子,有外展後肢及屈髖關節的作用。

(2)臀中肌:大而厚,構成臀部的圓形輪廓,前端狹而薄,伸達腰部,主要起於髂骨外側面、背最長肌腱膜及薦坐韌帶,止於大轉子。主要有伸髖關節、外展及旋後肢的作用。

  (3)臀深肌:被臀中肌覆蓋。

  人的臀肌由位於臀部皮下的形成特有膨隆的臀大肌和位於其深面的臀中肌和臀小肌組成。

2.股部肌:分布於股骨周圍,起自髖骨、薦骨、骨盆韌帶或股骨,跨越髖關節及膝關節,止於股骨、膝蓋骨、脛骨及跟骨。

  (1)臀股二頭肌:位於臀肌後方,長而寬在,有二個頭,起自薦骨和坐骨,止於膝蓋骨、脛骨及跟結節,有伸髖關節、膝關節及跗關節的作用。

  (2)半腱肌:位於股二頭肌後方,構成股部的後緣,止端轉到腿內側,主要起自坐骨結節,止於脛骨嵴內側和跟結節,作用同前。

(3半膜肌:位於半腱肌的後骨側,起點同前,止於股骨遠端內側及脛骨近端,有伸髖關節及內收後肢的作用。

(4)股四頭肌:大而厚,位於股骨前面及兩側。有四個頭,主要起自股骨的外側、內側及前面,止於膝蓋骨,有伸膝關節的作用。

  3.小腿及後腳肌:大多為紡錘形肌,肌腹分布於小腿的背外側面及跖側面,多腱質,起自股骨遠端及小腿骨近端。作用於跗關節的肌肉跨越跗關節,止於跗骨及跖骨;作用於趾關節的肌肉以長腱跨越跗關節和趾關節,止於趾骨。

(1)背外側主要肌:趾長伸肌呈紡錘形,位於小腿背外側面淺層;趾外側伸肌在趾長伸肌的後方,位於小腿骨的外側;第三腓骨肌為一強腱,位於趾長伸肌的深面,其深面與脛骨前肌結合,不易分離;脛骨前肌位於趾長伸肌及第三腓骨肌的深面,緊貼脛骨。

(2)跖側面主要肌:

  腓腸肌發達,位於小腿後方,大部分夾於股二頭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間。起自股骨遠端內外側,在小腿中部合成一強腱,止於跟結節後部。腓腸肌腱以及附著於跟結節的趾淺屈肌腱、股二頭肌腱和半腱肌腱合成一非常堅韌的腱索,稱為跟腱。

  趾淺屈肌肌腹不發達,富含腱質,上部夾於腓腸肌二肌腹之間,主腱越過跟結節後,向下伸至趾部。

  趾深屈肌發達,緊貼於脛骨後面,有三個頭,主腱經跟結節內側伸向趾部。

頭部主要肌:

頭部肌主要分為面肌和咀嚼肌。

1.面肌:包括唇頰肌、鼻孔肌及眼瞼肌。大多為薄的帶狀肌,都向口、鼻集中,止於唇、鼻翼及眼瞼,收縮時可提降唇及眼瞼或開大鼻孔。

  2.咀嚼肌:是運動下頜的肌肉,主要的一組為閉口肌。

(1)咬肌:位於下頜骨支的外側面,起於顴弓和面嵴,止於下頜骨支的外側面。

(2)顳肌:位於顳窩內,起自顳窩,止於下頜骨冠狀突。

(3)翼肌:位於下頜骨的內面,起於蝶骨和翼骨,主要止於下頜內面。

以上是骨骼的結構部分,多數骨頭內都有骨髓,骨髓中充滿著骨髓細胞和體液。除了骨髓中有體液,在骨質中也有體液,體液在骨質中也在流動和滲透。如果我們把肌肉細胞和其他軟體組織器官細胞中的體液比如成河流那樣的流動的話,那麼骨質中的體液就好像土壤中水分流動一樣。河流中的水是嘩嘩地流淌,土壤中的地下水是滲透性地流動。你若在地下打井,通過抽取井水,地下水也會在機井附近流動。

如果骨頭嚴重受涼了,特別是骨頭表面上的骨膜,骨膜細胞嚴重收縮後,不利於骨頭與外界肌肉細胞之間的流通,也會產生一些骨頭疾病。

典型是疾病是各種關節炎,主要原因就是骨頭嚴重受涼,骨膜細胞嚴重收縮,造成一些垃圾堵塞,骨膜上的網眼堵塞,體液不能順暢地流通,骨頭內外體液流通不通暢,體液聚集(淤積),造成腫脹和疼痛。

一般中老年人的關節疼痛和腰腿疼,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主要是這些部位發生了淤積。所謂的淤積是這樣的意思:所有的肌肉都是為了拉動骨骼進行人體活動而設計的,肌肉通過比較粗的神經連接著韌帶,韌帶連接著骨頭。在韌帶與骨頭交界處,一般都有軟組織。這些軟組織是處在肌肉與骨頭之間的組織,這些組織附近容易淤積一些體液,或者說,一些體液容易在這裡發生靜止,並且這些體液中垃圾含量非常高,這些體液非常濃,這些一旦發生了淤積,這裡就發生疼痛。

如果在這裡部位表面皮膚上用針頭扎破皮膚,用拔罐器強力吸引出來一些體液的話,你就發現,這些所謂的淤積全部是黑血或者黑血塊,或者好像果凍一樣的濃稠東西。

中醫認為人體全身中氣是通透的,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氣都是通順的,一旦某個地方不通透了,就是發生了氣滯。中醫說的氣就是體液,體液從骨頭裡面到骨頭外面都是通透的,都可以流動。

在所有的骨骼系統中,所有骨頭與骨頭相互連接的地方叫做關節,正常人的所有關節都應該靈活的。如果受涼後某些關節處發生了淤積,沉澱下來的雜質可能就吸附在關節上的骨頭上,逐漸造成關節間隙變小,最後造成關節不靈活。

人是個動物,動物就應該活動。這裡說的活動的目的,是保證關節靈活。我們打個比喻,人體關節好像螺絲與螺母的關係一樣,只要你每天把螺母沿著螺絲長度上上下旋轉幾次,這個螺絲和螺母總是非常靈活的轉動著。如果你三年沒有轉動過螺母了,那麼這個螺絲就可能生鏽了,螺母就轉不動了,俗話說銹住了。如果稍微有些生鏽,你用扳手擰幾下,螺母在螺絲上又可以轉動自如了。過了十多天,即使螺桿上稍微有點生鏽,你再來擰動螺母幾遍,那點浮銹很快被螺母磨掉了,螺絲和螺母還是很靈活。

人的關節,如果一段時間沒有活動,關節處可能有點「浮銹」(體液中沉澱的雜質),只要你活動活動,關節處的「浮銹」就被磨掉了,仍然保持著關節的靈活性。如果你長時間不活動,加上受涼後關節處產生了淤積,在關節處的骨頭上沉澱了很多固體物質,這些物質填滿了關節的間隙後,關節就不靈活了。很多所謂的骨質增生,就是這個關節處體液停滯後,沉澱的固體物質凝固在骨頭上,天長日久,成了增生組織,影響關節的靈活了。

肌肉放大作用原理:

一塊肌肉,在身體里為什麼可以起到放大力量的作用?其中的道理如何?如何表達?請看圖4-

圖中左邊是一束肌肉的放大,右邊是一塊肌肉圖示。雖然各種肌肉在不同的部位形狀不一樣,它們的肌肉細胞還是接近的,它們的功能都是一樣的。

凡是吃過牛羊肉的都知道,肉中有肉絲,醫學上叫肌肉束。我們把一個肌肉束放大後來說明。

這個肌肉束是中間大,兩頭小。整個形狀類似弔掛著的絲瓜或者黃瓜。上面小的部分叫肌頭,中間粗的叫肌腹,下面小的部分叫肌腱。

在肌腹中有一段最粗的部分,我們假想成這裡有一個截面,實際上是沒有這個截面的,但是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這個地方存在著這個作用。

在肌肉束最粗的地方,拉動肌肉收縮的細小神經成了一個分界線,同時也相當於一個槓桿原理中的支點。

一桿桿秤,以這個桿秤的提繩為槓桿的支點,支點後面的秤桿比較長,支點前面的秤桿比較短。根據平衡原理,支點後面的秤桿長度乘以秤砣的乘積恆等於支點前面秤桿長度乘以重物的乘積。所以,秤砣很小,仍然可以與重物配平衡,技巧都在支點前後的秤桿長度不同上。

在下圖的肌肉束中,肌頭上是來自大腦發出的力量傳遞到這裡的數值。這個小力量傳遞到肌肉束中,分了很多叉頭,從肌頭到肌腹最粗的地方,肌肉的體積在增大。然後從肌腹最粗的地方到肌腱,這些叉頭又在集中縮小,體積也在減少。

我們把肌腹最粗的地方看成是槓桿的支點,當整個肌肉束收縮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成為一個支點了。很顯然,圖中的f(黑色)代表來自大腦發出的力量,圖中的s代表肌頭到肌腹最粗的地方的距離。下面圖中的F(藍色)代表通過收縮變化後的力量,圖中的x代表從肌腹最粗的地方到肌腱的距離。

可見,一旦m—n截面上成了支點之後,支點兩端就想成了一個恆等方程:即:f·s=F·X,很顯然,s遠遠大於x,所以,f就可以遠遠小於F了。加上很多肌肉束中很多叉頭,肌頭上來自大腦的力量,就可以增加很多倍之後來到肌腱上。

一個人手提一桶水30斤重,大腦可是沒有從大腦中發出30斤重的力量,它只需要通過大腦神經細胞振動很小的力量,來到這個肱二頭肌的肌肉中,就可以通過肱二頭肌放大力量後來到肌腱上拉動前臂骨,提起30斤重的水桶了。

右圖中是假想的截面,位於肌腹最粗的地方。在這個截面上,有很多個細小神經,上至肌頭,下至肌腱。當肌肉收縮的時候,這個截面馬上變成一個彎曲的截面了,中心低,周邊高,好像一個捲曲的樹葉。一般肌肉放鬆後,這個截面接近平面。

一個比較軟的橡皮長筒,兩端敞口,當你用手捏扁後,裡面的空氣沒有什麼噴力。如果你弄成一個橡皮空心球,帶個噴嘴,當你用手捏扁這個空心球的時候,裡面的空氣就可以在噴嘴處產生很大的噴力。

肌肉束的形狀很特別,這個幾何形狀決定了它具有空心球噴嘴的作用了。

圖4-27肌肉放大力量原理示意圖

彎腰和直腰過程中的微觀機理:

我們為了說明彎腰和直腰的道理,用拇指代替這個過程。

見下圖:

圖4-28大拇指彎曲示意圖

首先,你摸摸你的拇指腹部(中醫說的陰側)是不是有一根筋?也叫韌帶,這根筋附著在拇指第二指節腹部,並且連接在第一指節的骨頭上。同樣,你摸摸你的拇指背部(中醫說的陽側)是不是也有一根筋?也叫韌帶,這根筋附著在拇指第二指節背部,並且也連接在第一指節的骨頭上。

首先來研究大拇指彎曲的過程:大腦先發出一個很小的力量,通過神經系統傳遞到前臂內側的肌肉上,通過肌肉的力量放大後,拉動拇指腹部的肌腱(韌帶或者筋);與此同時,大腦還發出一個放鬆前臂外側肌肉力量,放鬆前臂外側的肌肉,讓拇指陽側的韌帶(筋)放鬆。這樣,第一節拇指就彎曲下來了。你想想,如果拇指內側韌帶拉緊,外側的韌帶不放鬆,拇指是不能彎曲的。拇指之所以產生彎曲,是拉動拇指第一指節的內外韌帶必須是一張一弛才可以成立,對不對?內外韌帶都拉緊不能彎曲,內外韌帶都放鬆也不能彎曲!

所以,當你拇指彎曲時候,大腦是在不同的部位發出兩個截然相反的兩個力量,大腦中的微觀過程是可以通過振動論來解說的,這裡暫時不贅述了,太複雜了,你只要記住這個道理就可以了。

你的脊柱是由很多碎骨節組成,好像一摞磚頭,如果這一摞磚頭沒有前後左右的鬆緊帶綳著,一旦彎曲了,就會嘩啦一聲倒塌啦,是不是?脊柱上有很多骨節,雖然它們有「榫卯」結構,外側必須有加強結構。這個加強結構就是韌帶,並且這些韌帶要有很好的彈性,你就理解成橡皮筋好了。

彎腰鞠躬的時候,大腦除了往嘴巴上發出一個力量外,同時還發出一個拉緊脊柱前側的韌帶,當然也是通過肌肉放大後實現的拉力,同時還要發出一個放鬆脊柱後側韌帶力量,讓後側肌肉放鬆,後側韌帶放鬆,這樣就彎下腰了。

相反,要直腰的時候,脊柱前側韌帶放鬆,脊柱後側韌帶拉緊,腰就直起來了。

肌肉除了上述放大大腦發出的能量或者力量之外,肌肉組織還有固定和夾持韌帶的作用。

比如說,一棵蔥栽在土壤中,地面上有一部分蔥的蔥干,地面下也有一部分蔥干,地面下還有蔥的根系。乾旱的時候,你要拔掉一棵蔥的話,只能把蔥干拔斷,地面下的蔥乾和蔥根是拔不出來的。原因是地下蔥干周圍的土壤夾持和固定著蔥干,土壤與蔥干之間有很大的摩擦力。另外蔥根系統也與土壤之間有很大的摩擦力,這些所有的摩擦力加起來,比蔥干抗拉強度大得多,所以,天旱時候要拔蔥,不能連根拔起的。如果下了一場大雨,土壤泡透了,土壤變成了稀泥狀態了,這個時候你輕輕地就可以把蔥連根拔起啦!原因是,在土壤與蔥乾和蔥根之間的間隙里,存在著大量的水,水起到潤滑作用,減少了它們之間的摩擦力,就容易連根拔起啦。

再比如,張三抓住李四的手腕,李四很難掙脫掉,原因是李四手腕皮膚上和張三手掌上的摩擦力很大。如果張三和李四手上用大量的機油塗抹之後,互相之間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了,李四就容易掙脫掉的。

韌帶和筋拉動骨頭,之所以有力量,是肌肉組織細胞夾持和固定著筋和韌帶,它們之間有很大的摩擦力。如果在筋和韌帶周圍存在著一些淤積的體液,好像在韌帶和筋的周圍加上了機油和潤滑劑一樣,筋和韌帶的拉力大大降低了。

一些腰間盤突出病人,主要是腰椎韌帶附近存在著大量淤積,造成了韌帶彈性和拉力降低,不能有效地恢復和拉回腰椎錯位。


推薦閱讀:

猛練一個部位,為啥肌肉不長?
教科書解釋的「肌肉酸痛」,是錯的!
系統健身大半年 俯卧撐越做越少?
久不运动肌肉会退化吗?增长的只有脂肪?想不增加肌肉减脂肪有好办法吗?
【打造美肩】提升側平舉效果的3種做法!

TAG:肌肉 |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