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解56個民族——毛南族

毛南族,現有71968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 毛南族地區緊靠雲貴高原東麓,溶岩遍布,青山連綿。中部是茅南山,東北部是九萬大山,西北部是鳳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區,林木蒼翠,屬亞熱帶氣候,適合於農耕畜牧。   毛南族以農業為主,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當地人」,說明他們是該地區的土著居民。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時代的「伶」,與毛南人的先祖有淵源關係。史籍中曾先後出現過「茅灘」、「茆灘」、「茅難」、「冒南」、「毛難」、「毛南」等名稱。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民族文字,曾用漢字音義拼記過毛南語的民歌等,稱「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現通用漢文。    毛南族人信仰道教。   毛南族有三寶:甜薯、菜牛、花竹帽。毛南族人已有500多年飼養菜牛的歷史,有「菜牛之鄉」的美稱。此外毛南族人還善長竹編、石雕、木雕等工藝製作。毛南菜牛    由於毛南族山區缺少耕地,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毛南人除惜土如金,見縫插針開墾面積很小的「雞窩地」之外,就是利用滿山的青草來發展家庭飼養業。家家都養菜牛,專供食用,不作勞役,成為毛南族的特產,暢銷國內及港澳市場。

菜牛都是圍欄圈養,對剛入圈的牛要細心觀察其習性和喜吃什麼飼料,有時要在草上灑鹽水以增加食慾。同時對病牛有一套民間草藥療法,很多人家的園子里都種有草藥。除喂草之外,還喂玉米、高粱、飯豆、紅薯、南瓜等雜糧,並煮熟拌潲餵食。這是圈養階段。第二階段是「囤肥」,即把菜牛育肥滿骨架。這個階段喂牛的草要在日出前割回來,草葉上要有露珠,且越嫩越好,一頭牛每天吃60公斤左右。中午和晚上還要各加喂1 0 公斤雜糧潲水料,半夜再喂一次半生半熟的青草潲水。第三階段是攻膘。每天除供給大量嫩青草外,還要加喂泡發的小米及黃豆漿。經40多天的攻膘,連牛脊背上的肉都鼓得高出了脊梁骨,形成了一道凹糟,把木盆放在牛背上都掉不下來。待膘滿肥壯才宰殺挑肉上市出售。肉呈粉紅色,瘦中夾肥,層次分明,鮮嫩紋細,肥而不膩,煎燉烹炒,都爽脆可口,是羊肉中的上品,凡是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毛南石雕  

  毛南族人民祖祖輩輩生活在群山懷抱,與山中的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住的干欄樓,底層的干欄柱下半截是石柱;由院子進入樓內的台階是石條;干欄樓的房基和山牆是整齊的石塊;甚至門坎、曬台、牛欄、豬欄、桌子、凳子、水缸、水盆都是石料壘砌或雕鑿的。為了美觀,他們在石制用品上都雕有花鳥蟲魚等圖案。這些東西在市場上出售一般都很搶手。  

  石雕藝術的水平,主要表現在石墓的雕飾上。在毛南族地區的鳳凰山有個古墓群。這裡的石墓柱擎著重檐石樓閣,上刻武士揚鞭催馬、姜太公柳蔭垂釣、儒生窗前著書,以及雷王、水神等形象。墓柱上是浮雕的蛟龍盤繞,柱礎上有花卉動物裝飾。墓頂有石雕的大仙葫蘆、太陽、雲水、麒麟等,有的高達4至5米,彷彿是給活人建的宅第。兩墓柱之間靠里,是巨形墓碑,碑兩側刻有大幅輓聯,聯邊雕刻著鳳凰、畫眉、仙鶴、蝙蝠、游魚、梅花鹿、仙桃、蒼松、水仙、大象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以象徵吉祥、長壽、寶貴、有餘、厚祿、清廉等祝願和讚頌。  

  毛南族石匠藝人歷來重視精雕細刻,用心琢磨,反對粗製濫造,圖快省工。老師傅們要求徒弟每天鑿下的石粉末不得多於一牛眼杯,否則所出的活不能列為工藝品,可見毛南族石雕工藝品的精美細膩。 毛南「放鳥飛」    在毛南族眾多的節俗中,正月十五「放鳥飛」最具特色和奇趣。春節即將來臨時,家家戶戶預先採好菖蒲葉。除夕那天,用菖莆葉編「百鳥」,「百鳥」的空腹中裝入泡好的香糯,飯豆及芝麻餡等,然後上鍋蒸或煮熟。出鍋後,把「百鳥」用細繩拴在一根長甘蔗上,架掛在堂屋香火前。「百鳥」有鷓鴣、山雞、燕子、鸕鶿、畫眉等。這天,給家裡的小孩每人一個「鳥」來解饞;出嫁並生育了的媳婦要回娘家領「鳥」,希望孩子將來象小鳥般活潑可愛。香火堂前,還擺上供品,有紅米飯及果品,意在祈願百鳥不吃莊稼,保證福來糧豐,瓜果累累。待到正月十五,取下「百鳥」,入鍋再蒸煮,入夜,以「百鳥」當飯,謂之「放鳥飛」。 

 毛南「肥套」 「肥套」是毛南族還願等民俗活動的總稱,盛行於明清之際,初為毛南族藉助儺祭祀天地自然萬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融合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成為內容豐富的民俗活動。其歌、舞、樂、戲等藝術形式承載著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它既是毛南族發展的歷史見證,又是毛南族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肥套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儺歌、儺舞、儺戲、儺樂、儺故事(口頭傳說)、儺面具雕刻幾大類。

"肥套"共有十幾個舞蹈場面。"還願"時需要擺設各種"供桌",搭神壇,在神壇上"安樓",掛神像,舞蹈活動均用一班師公主持進行。

當主唱的師公念請哪種神時,即由師公戴上該神的木面具舞蹈。這些舞蹈的主要內容是"還願"之家希望通過祈神活動得到"恩賜",使以後的子孫興旺發達。其過程由主唱師公念咒語、唱神書。念唱到哪個神,哪個神就出來舞,都按一定的程序表演。

表演由一幫專業的神職人員主持,整體結構是由十五個舞蹈組成,內容非常豐富,他們表演登梯、超度、架橋、揀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毛南族肥套的形成、發展、演變對認識毛南族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其儺文化以歌、舞、樂、戲等多種形式表現,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嬗變的印記。由於社會發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毛南族肥套處於瀕危狀態,亟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使其發揮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和維護文化多樣性的應有作用。

「分龍節」是毛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夏至以後的第一個辰日(即龍日)前後舉行,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傳說的這個節日,是因為「龍」是管雨水的,「龍日」前後祭拜它,是求其均勻降雨以獲得好收成。因此過節前一天,要「椎殺」一頭公牛,用牛頭、牛尾、牛腳、牛內臟祭龍。祭時有法師喃經、跳神。祭龍後二三天,各戶自拜祖先、三界仙、灶王、地主娘娘等,也是求神靈保佑五穀豐登。目前,毛南族「分龍節」已被納入廣西民族節慶文化十大品牌之一,是居住在環江縣境內的毛南族群眾一年一度的盛大傳統節日。

毛南族衣飾基本上與附近漢、壯族相同。  女裝最大的特點是鑲有三道黃色花邊的右開襟上衣和滾邊褲子,從衣領到衣襟鑲有黑色花邊,花邊有大和小之分。大有筷頭那麼大,鑲大條花邊也費工少,縫製較容易,小條花邊有火柴梗那樣細小,縫製手工精細,穿起來也顯得精緻,美觀,女褲的褲腳也鑲三條黑色花邊,花邊大小要和上衣一樣。盛裝的頭纏巾,髮髻插銀a或玉a衣襟掛銀牌;手戴銀鐲或玉鐲,腳穿繡花鞋,肩背精緻的「頂布花」(花竹帽)。 男裝稱為五扣衣,也同女裝一樣開右襟,但不鑲花邊,它的特點是有五顆晶亮的銅扣,毛南語稱「骨娥妮」,意即五顆扣的衣服。領扣一顆,右襟三顆,和領扣垂直相對,安在肚臍位置一顆,下面開襟,衣服口袋和女裝一樣,縫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裝時頭巾,長約八尺,從左到右有歸律地纏在頭上,頭巾一端有布須,露出頭纏黑頭巾頂,毛南話叫「掛爪「,腰纏八尺長的黑色腰帶,腰帶兩頭用紅、黃、藍、白絨線鑲或鋸齒形的布須,纏腰時兩頭有顏色的布須外露,下面穿寬筒褲子,腳穿白底黑面的布鞋。


推薦閱讀:

把握民族文化根脈 提煉民族文化精髓 ——羌族文化核心價值觀之芻議
民族英雄鄭成功
中國第一巴圖魯
中國不是美國:越南錯判時局必將遭民族災難
有人在為地球統一做努力嗎?

TAG:民族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