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經原旨25】在線收聽

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可以指別; (得之於手,應之於心也。) 五臟之象,可以類推; (象,氣象也。) 五臟相音。可以意識; (相,形相也。音,五音也。相音,皆可意會而識也。) 五色微診,可以目察。 (五色者,其常色也。至於互為生克,診有精微,目明智圓者,可以視察而知也。) 能合脈色,可以萬全。 (因脈以知其內,因色以察其外,脈色明則參合無遺,內外明則表裡俱見,斯可萬全無失矣。)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此即所以合脈色也。赤者心之色,脈喘而堅者,謂急甚如喘而堅強也。心臟居高,病則脈為喘狀,故於心肺二臟獨有之。喘為心氣不足,堅為病氣有餘。心脈起於心胸之中,故積氣在中,時害於食。積為病氣積聚,痹為臟氣不行。外疾,外邪也。思慮心虛,故外邪從而居之。)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 (白者,肺色見也。脈喘而浮者,火乘金而病在肺也。喘為氣不足,浮為肺陰虛,肺虛於上,則氣不行而積於下,故上虛則為驚,下實則為積氣在胸中。喘而且虛,病為肺痹者,肺氣不行而失其治節也。寒熱者,金火相爭,金勝則寒,火勝則熱也。其因醉以入房,則火必更熾,水必更虧,腎虛盜及母氣,故肺病若是矣。)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青者,肝色見也。長而左右彈,言兩手俱長而弦強也。彈,搏擊之義。此以肝邪有餘,故氣積心下,及於支 ,因成肝痹。然得之寒濕而積於心下支 者,則為肝痹;積於小腹前陰者,則為疝氣。總屬厥陰之寒邪,故云「與疝同法」。肝脈起於足大指,與督脈會於巔,故病必腰痛、足冷、頭痛也。)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黃者,脾色見也。脈大為邪氣甚,虛為中氣虛,中虛則脾不能運,故有積氣在腹中。脾虛則木乘其弱,水無所畏而肝腎之氣上逆,是為厥氣。且脾、肝、腎三經皆結於陰器,故名曰「厥疝」,而男女無異也。四肢皆稟氣於脾,疾使之則勞傷脾氣而汗易泄,汗泄則表虛而風邪客之,故為是病。)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黑者,腎色見也,上言尺之上,即尺外以候腎也。) 腎主下焦,脈堅而且大者,腎邪有餘,故主積氣在小腹與陰處,因成腎痹。其得於沐浴清水而卧者,以寒濕內侵而氣歸同類。故病在下焦而邪居於腎。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凡此色脈之不死者,皆兼面黃,蓋五行以土為本而胃氣之猶在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此脈色之皆死者,以無黃色。無黃色則胃氣已絕,故死。上言合脈色以圖萬全,此言五色亦可以決死生也。) 經有常色,絡無常變,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五臟合於五行,故五色各有所主,而經脈之色亦與本臟相應,是謂「經之常色」。但言五臟而不及六腑者,以五臟為主,言臟則腑在其中矣。凡三陰、三陽、十二經之常色,皆當以此類推。) 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 (此言絡有陰陽,而色與經應,亦有同異也。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故合經絡而言,則經在里為陰,絡在外為陽。若單以絡脈為言,則又有大絡孫絡、在內在外之別。深而在內者,是為陰絡,陰絡近經,色則應之,故分五行以配五臟,而色有常也;淺而在外者,是為陽絡,陽絡浮顯,色不應經,故隨四時之氣以為進退,而變無常也。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其義可知矣。) 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 (此即陽絡之變色也。泣,澀同。淖,濡潤也。) 此皆常色,謂之無病。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常色者,無病之色也。若五色具見,則陰陽變亂,失其常矣,故為往來寒熱之病。) 病有久暴,征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 (征,驗也。脈小者、邪氣不盛。色不奪者,形盛未傷,故為新病。) 征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 (病久而經氣不奪者有之,未有病久而形色不變者,故脈不奪而色奪者為久病。) 征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 (表裡俱傷也。) 征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 (表裡俱無恙也。) 肝與腎脈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肝脈弦,肝主筋。腎脈沉,腎主骨。蒼者,肝腎之色,青而黑也。赤者,心火之色,心主血也。脈見弦沉而色蒼赤者,筋、骨、血、脈俱病,故必當為毀傷也。凡毀傷筋骨者,無論不見血,已見血,其血必凝,其經必滯,氣血凝滯,形必腫滿,故如濕氣在經而同於中水之狀。此舉不內外因之色脈與分久暴之色脈言之,欲以開群蒙也。) 故色見青如草滋者死, (如草滋者,純於青而色深也。此以土敗木賊,全失紅黃之氣,故死。) 黃如枳實者死, (黃黑不澤也。) 黑如 者死, ( ,煙煤也。 ,音台。) 赤如 血者死, ( 血,死血也,赤紫而黑。 ,鋪杯切。) 白如枯骨者死,枯槁無神也。此五色之見死也。 (臟氣敗於中,則神色夭於外。夭必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此皆五色之明潤光彩者,故見之者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生,生氣也。言五臟所生之正色也。縞,素帛也。以縞裹五物者,謂外皆白凈而五色隱然內見也。朱與紅皆赤,朱言其深,紅言其淺也。紺,青而含赤也。凡此皆五臟所生之正色,蓋以氣足於中,而後色榮於外者若此。前言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乃望其華以辨其色;此言色見以下,以別生死,乃見其色以求其華耳,似同而不同也,當並參之。紺,高暗切。) 經絡上第五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所以經脈能決死生虛實百病,不可不明。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 (十二經脈所屬,肺為手太陰經也。中焦當胃中脘,在臍上四寸之分。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故手太陰脈發於此。凡後手三陰經,皆自內而出也。按,十二經者,即營氣也。營行脈中,而序必始於肺經者,以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以行陰陽,而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十二經以肺經為首循序相傳,盡於足厥陰肝經,而又傳於肺,終而復始,是為一周。) 下絡大腸, (絡,聯繫也。當任脈水分穴之分,肺脈絡於大腸,以肺與大腸為表裡也。按,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裡,凡在本經者皆曰「屬」,以此通彼者皆曰」絡」,故在手太陰則曰「屬肺」、「絡大腸」,在手陽明則曰「屬大腸」、「絡肺」,彼此互更,皆以本經為主也。下文仿此。) 還循胃口, (還,復也。循,巡繞也。自大腸而上,復循胃口。) 上膈,屬肺, (膈,膈膜也。人有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遭相著。所以遮膈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屬者,所部之謂。) 從肺系橫出腋下, (肺系,喉嚨也。喉以通氣,下連於肺。膊之下,脅之上曰「腋」,腋下即中府之旁。) 下循內, (膊之內側,上至腋,下至肘,嫩 白肉曰「 」。天府、俠白之次也。 ,音儒,又奴刀切。) 行少陰、心主之前, (少陰,心經也。心主,手厥陰經也。手之三陰,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也。) 下肘中,循臂內,臂膊之交曰「肘中」,穴名尺澤。肘下曰「臂」,內,內側也。行孔最、列缺、經渠之次。 上骨下廉,入寸口, (骨,掌後高骨也。下廉,骨下側也。寸口,關前動脈也,即太淵穴處。) 上魚,循魚際, (手腕之前,大指本節之間,其肥肉隆起,形如魚者,統謂之「魚」。寸口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 出大指之端。 (端,指尖也,即少商穴。手太陰肺經止於此。)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經之外而復有旁通之絡也。臂掌之交曰腕,此本經、別絡從腕後上側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陽穴而接乎手陽明經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 (大腸為手陽明經也。大指次指,即食指之端也,穴名商陽。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故手陽明脈發於此。凡後手三陽經皆然。) 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 (上廉,上側也。凡經脈陽行於外,陰行於內,後諸經皆同。循指上廉,二間、三間也。合谷,穴名。兩骨,即大指次指後歧骨間也,俗名虎口。) 上入兩筋之中, (腕中上側,兩筋陷中,陽溪穴也。)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 (循陽溪等穴以上曲池也。) 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 (上 外前廉,行肘 、五里、臂 上。肩端骨罅為KT 骨,以上肩KT ,巨骨也。KT 、隅同。) 上出於柱骨之會上, (肩背之上,頸項之根為天柱骨,六陽皆會於督脈之大椎,是為「會上」。) 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自大椎而前,入足陽明之缺盆,絡於肺中,復下膈,當臍旁天樞之分,屬於大腸,與肺相為表裡也。)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 (耳下曲處曰頰。頸中之穴,天鼎、扶突也。) 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人中,即督脈之水溝穴。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挾鼻孔者,自禾 以交於迎香穴也。手陽明經止於此,乃自山根交承泣穴,而接乎足陽陰經也。)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 中, (胃為足陽明經也。 ,鼻莖也,亦曰山根。交 ,其脈左右互交也。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足陽明脈發於此。凡後足三陽經皆然。 ,音遏。) 旁納太陽之脈, (納,入也。) 足太陽起於目內 睛明穴,與 相近,陽明由此下行,故入之也。下循鼻外,入上齒中, (鼻外,即承泣,四白、巨 之分。)
推薦閱讀:

【讀素問鈔28】在線收聽
【靈樞懸解26】在線收聽
【類經17】在線收聽
【類經154】在線收聽
【類經162】在線收聽

TAG:在線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