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太陽系
淺談太陽系
科學知識站 2016-11-19 19:04:38 舉報 閱讀數:2106
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大小和質量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質量達到了地球的332900倍,太陽核心有足夠高的溫度和壓力來維持核聚變反應,放出大量的能量,就是這種持續的聚變反應才產生了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太陽系的第一部分為類地行星,同時也被稱為岩石行星,位於內太陽系,也就是離太陽較近的地區,類地行星由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組成,這些行星基本由岩石及金屬構成,衛星很少而且沒有環系統,其中,金星和地球的大小相似,火星和水星則比較小
水星離太陽最近而且幾乎沒有大氣層,因此也造成了巨大的溫差,夜晚低溫時氣溫可達到零下170攝氏度,早晨高溫時氣溫可達到425攝氏度,這樣的環境使人類目前沒有嘗試進行登陸,探測器也只有水手10號和信使號造訪過水星,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被認為早已停止的水震(水星上的地震)現象被再次發現,這也使我們對這顆星球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與地球的結構相似,都有鐵核心及硅酸鹽地幔,有非常厚的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構成,雖然不是離太陽最近的星球,但金星卻是太陽系中最熱的,氣溫可達到460攝氏度,有一種說法認為這種高溫是金星大氣層中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由於其高溫高壓的環境,曾經發射的多個登陸金星的探測器都在數小時內被壓扁或融化,由於離地球較近,用肉眼辨別金星並不難,夜空中月球旁那顆很亮的星球就是金星
地球我們大家都熟悉,是太陽系中唯一有大量氧氣和液態水的星球,地球值得探討的事情太多了,在此不多做贅述,以後的文章會陸續提到
火星是類地行星中的最後一顆,之前的電影《火星救援》確實讓這顆星球火了一把,雖然並不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但確實是最相仿的,火星大氣層比較稀薄,95%由二氧化碳構成,火星最低氣溫為零下143攝氏度,最高為35攝氏度,平均氣溫為零下63攝氏度,聽起來還是很低,但這與地球南北極的溫度相似,已經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氣溫最相似的地方了,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長期居住最有可能的地方,探索一直備受重視
火星與木星之間是一條巨大的小行星帶,有數以萬計的小行星處於這條帶中,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由於非常小,因此被普遍認為是來自於小行星帶
太陽系的第二部分為氣態巨行星,由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組成,這些星球比類地行星要大得多,類地行星的大小大約只相當於木星大紅斑,以及木星、土星的主要衛星
木星為第一顆氣體巨行星,氣體巨行星顧名思義,就是指主要由氣體構成的星球,木星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氫和氦,但由於沒有太陽的極高溫度和壓力,木星的氫和氦不可能存在聚變反應,木星的核心和地幔由於壓力極大,氫氣和氦氣被充分壓縮,形成類似於金屬的金屬氫和金屬氦,木星的大氣層則由氫、氦及部分甲烷組成,值得一提的是,木星的衛星特別多,已經發現確認了的有67顆,並且一直有新的衛星被發現,此外,木星風暴也極為龐大且頻繁,這可以從木星照片中的「紋路」看出,而木星大紅斑則是一處巨大的氣旋,這個氣旋從人類觀測木星開始,一直存在至今
土星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有著標誌性的土星環,實際上,這冰與塵埃組成的環在四顆氣態巨行星中都存在,只是土星的最為明顯,與木星相似,土星衛星也很多,確認軌道的有62顆,而且,土星也是主要由氫和氦構成的,密度甚至比水還低,換句話說就是,理論上土星是可以浮在水上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土星大氣層中含有的甲烷和碳會在土星閃電的作用下形成鑽石,因此,土星上會有鑽石雨的現象,每年約會形成1000噸的鑽石,遍布在土星表面上,類似的現象也會在木星上出現
天王星的發現比較晚,因為它離地球太遠了,在望遠鏡發明前,肉眼是完全無法看到的,天王星的氣溫是太陽系中最冷的,達到了零下224攝氏度,天王星含有大量的氨和水,但由於其極低的溫度,這些都以冰的形式存在
海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以目前的航天技術,從地球發射的探測器要到達海王星需要十幾年,而且海王星的公轉軌道極長,海王星繞太陽一圈需要整整160年,與木星相似的是,海王星也擁有龐大的風暴,擁有類似於木星大紅斑的海王星大黑斑,值得一提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於溫度低,所以大部分物質都以冰的形式存在,所以現在人們漸漸將它們從氣態巨行星的類別中分出來,將其稱為冰巨行星
接下來就是太陽系的第三部分,這些星球被稱為矮行星,矮行星在太陽系中有很多,矮行星是大小介於八大行星與小行星之間的星球,與小行星不同的是,這些星球的形狀是圓形,但與八大行星不同的是,這些星球沒有明確獨立的軌道,它們一般都與一些小行星共用軌道,目前,天文學上承認的矮行星有五顆:冥王星、鬩神星、妊神星、鳥神星和穀神星,這些星球甚至比我們的月球還要小
我想大家應該記得我們小時候所說的九大行星,沒錯那時候冥王星還是大行星中的一部分,但是,人們隨後又在柯伊伯帶發現了更多的星球,比如鬩神星、妊神星和鳥神星,天文學家們認為這些星球與冥王星相似,並最終決定將冥王星也列為一種矮行星
最後要說的是穀神星,這顆星球並不在柯伊伯帶,而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因此究竟將穀神星歸位小行星還是矮行星仍有爭議,不過如果作為一顆矮行星,穀神星將成為離我們最近的矮行星,並且是人類目前唯一登陸過的矮行星
科學知識站 探索科學的奧妙!感受科學的魅力!
Y已關注
賞
推薦閱讀
難得一見:卡西尼號捕捉到土星大六邊形顏色變化11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號土星無人探測器發回的高清圖像向科學家揭示了土星北極著名六邊形的細節。 據悉,這個六邊形渦旋從土星北半球北緯78度附近一直延伸開來,每一邊邊長都在1.38萬公里左右,甚至超過了地球的直徑。 卡西尼號發回的圖像揭示了土星北極這個巨大六邊形的組成。NASA指出,土星的大氣由高速運動的氣流以及不斷變化的天氣組成,偶爾會出現大風暴。而這個六邊形由無數冰冷的小顆粒組成。
我們能看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嗎?在天文物理史上有一個激動人心的發現就是,天文學家意識到宇宙中不僅僅只存在恆星級黑洞——由恆星在演化晚期坍縮而成,還存在著巨大的黑洞怪獸——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怪獸的質量約為太陽的百萬甚至是數十億倍,一般存在於星系中央,比如銀河系的中心就有一個。 △ 黑洞的構造:中間的一點是奇點(Singularity),一旦越過了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就連光都無法逃逸。(? COSMOS) 問題是我們能看到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嗎? 物理學家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通過計算得知,如果一個物體的引力足夠強,那麼即使是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束縛。但是黑洞很難被觀測到,因為它們要麼太小,要麼太遠,要麼兩者兼備。因此,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我們能夠進行直接觀測的最佳選擇。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六:土星這是我們這個系列的第六篇,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六顆:土星(Saturn)。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六顆,土星與之前介紹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不同,前四顆行星可以歸類為類地行星,他們的性質與地球相似,都是岩石表面的固體星球。而土星和之前介紹的木星一樣,是一顆氣體星球,同時木星和土星由於體積巨大,被稱為巨行星。土星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類木行星。 歐洲古代(古希臘)稱土星為克洛諾斯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草帽哥」土星
今晚將現60多年一遇「超級月亮」,紫台專家揭秘成因和影響交匯點訊 「今晚有超級月亮,約不?」14日一早,微博、朋友圈就有不少人發超級月亮圖,表示今晚要賞月去。交匯點記者了解到,所謂的「超級月亮」是因為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迎來了本世紀迄今為止月亮最接近地球的一次滿月現象。因此,與平時相比,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不過,受到霧霾以及陰天的雙重影響,今晚江蘇大部分地區通過肉眼或將錯過超級月亮。
「超級滿月」要來了!85 年間距離最近的最大滿月 滿月不稀奇,但 11 月 14 日晚上的滿月,將是自 1948 年到 2034 年的 85 年間地球與月球最接近的一次「超級滿月」,既圓又大且亮,民眾可別錯過這個與月亮最接近的日子,大飽眼福! 這次滿月是 85 年間、1,073 次滿月里,月球與地球中心距離最近的一次,也是台灣地區近百年間可以看到最大的滿月之一,足足比今年 4 月的最小滿月大了 14% 以上,下次要再看到這麼大的滿月,可要等到 2034 年 11 月 25 日了! 從 14 日傍晚月升到 15 日清晨月落,只要天氣晴朗,都可以觀賞到這個壯觀而巨大的滿月。台北天文館也將在傍晚 7 點至 9 點,於國立國父紀念館靠近光復南路一側之停車場前的廣場,以「路邊賞月」的形式,架設望遠鏡讓民眾更近距離地觀賞月球,並解說月球知識。若遇陰雨則本活動取消,但民眾仍可於放晴時自行欣賞這美麗的天象
推薦閱讀:
※你可能不知道,太陽系隱藏著一個重大的秘密
※宇宙中的燈塔——脈衝星(1) | 天問專欄
※【蔓蘿觀太空】 縱觀太陽系之- 金星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一年等於2萬年
※地球上最長的可航行直線終於被證實,共32090.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