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該把女人分好壞

日報

周報

雜誌

生命時報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往期回顧

分類檢索返回目錄不該把女人分好壞《 生命時報 》( 2014年04月22日 第16 版)

李銀河,著名學者,社會學家,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編輯出了個題目:什麼樣的女人是你心目中的好女人?我不喜歡命題作文,而且覺得這個題目略有些刺眼:在我的女權主義訓練中,早就聽到過反對把女人區分為好女人和壞女人兩大類的觀點。這種批評認為,男權社會總要把女人區分為好壞兩類,好女人符合傳統性別規範,賢妻良母啊,遵守婦道啊,小鳥依人啊,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啊;壞女人是違反傳統性別規範的女人,女漢子啊,女強人啊,豪放女啊。出於女權主義立場,我不願意對女人做這樣的區分,認為這兩類女人都是好女人,不是壞女人。在後毛澤東時代,有一種復古潮流,主旨是說過去我們的男女平等搞過頭了,搞得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所以我們要回歸「女人味」,或者用專業術語來說,要回歸「女性氣質」。這一潮流同西方女性主義者的努力南轅北轍——西方女性主義的努力方向是試圖模糊性別區分,使女孩更「男性化」,使男孩更「女性化」;而中國的潮流卻希望將被弄模糊的性別差異重新加強,使女人「更像女人」,使男人「更像男人」。一個時期,中國傳媒提醒人們注意女性解放中蘊含的一種「危險」,即漠視女性特徵的危險。有一位記者舉例說,他參加過一次「中國新時期女性電影研討會」,落座前排的女導演個個狀如鐵塔,聲如洪鐘;而坐在後排的男性評論家、理論家們倒是纖眉細指,低聲低語。這位觀察者援引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旨在說明女性喪失其性別特徵是一種「異化」。他還斷言:女性與生俱來的溫柔、慈悲、耐心、細緻等特長不會隨著社會政治與生產關係的改變而改變。的確,我國從五十年代鼓勵女性走出家庭參加社會生產活動以來,「男女不分」成為時尚,它既是對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地位的挑戰,也是對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的挑戰。這一時尚後來有點走向極端,它不僅表現為女人要同男人干一樣的事情,而且達到有意無意地掩蓋男女兩性生理、心理差異的程度。那個時代造就了一批自以為有「男性氣質」或被男人看作有「男性氣質」的女性。在那時,女人不僅要掩飾自己的女性特徵,而且對於想表現出女性特徵的意識感到羞慚,覺得那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東西。八十年代以來,女性的性別意識在沉寂幾十年之後重新浮現出來。可是在否定女性「男性化」的過程中,又有點矯枉過正,要女人回歸傳統的女人味,並且認為不這樣做就是異化。在我的心目中,如果硬要為「好女人」定個標準,那麼她應當是多元化的形象,既可能是賢妻良母型的,也可能是女漢子型的;既可能是溫柔賢淑型的,也可能是陽剛奔放型的;既可能是隱忍犧牲型的,也可能是個性張揚型的;既可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型的,也可能是嫁雞養雞嫁狗養狗型的。絕對不可以認為,前者才是女性的本色,後者則是女性的異化。▲返回目錄

放大

縮小

全文複製

上一篇
推薦閱讀:

愛看書的女人,到底有多迷人?
女人啊,別管別人說什麼,該作你就作你的!
男人禁區!女人請進!
女人的家在哪裡,婆家還是娘家?
難得的好面相!富貴安樂的女人面相

TAG: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