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去哪了?
「將門無虎子」,在將軍世家中,後代往往受到先輩的影響,接受他們的思想,傳承他們的武藝,成為下一任的當家英雄。在北宋年間,楊家將的傳說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楊家名將可謂是一口金刀八桿槍,令遼兵是聞風喪膽,使得宋朝得以在外界群雄面前保住疆土。英雄也有落魄時,更甚者,那就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就是楊家將們的結局。
楊家將
其實真正的楊家將也應了一句話,富不過三代。從「創業」的楊繼業,到守業的楊延昭和楊文廣,這三代。其它諸如穆桂英和楊宗保都是民間杜撰出來的,正史史料沒有記載。在故事中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孫子,是楊宗保的兒子,但是在正史中,楊文廣是楊延昭的三子,穆桂英更是一個記載都沒有。
楊家將
楊業本名叫楊重貴(?—986年),原名重貴,又名楊繼業,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業的父親楊信,曾任後漢的麟州刺史(今陝西神木),趁五代混亂的時候,佔據麟州,自稱刺史,由於時局的動蕩,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大約是在楊信歸附後漢的時候,為了結交當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派少年的楊重貴到太原。後楊信投靠了後周,楊重貴留在了太原。楊信死,以其子楊重勛(楊業的弟弟)繼任刺史,又以麟州歸附了北漢劉崇。其後楊崇勛又歸附了後周。雖然有這樣的反覆,但是由於處於五代那個混亂特殊的年代,楊重貴在太原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年少英武的楊重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為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
楊業
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楊延昭本名楊延朗,為了避諱,而改名楊延昭。幼年的楊延昭沉默寡言,但是總是喜歡玩行軍作戰的遊戲,楊業看了以後說:「此兒類我。」以後出征,必然帶楊延昭同行。楊延昭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熏陶,成年以後,也成為一個職業軍人。
楊延昭
楊文廣在楊家將的故事中,是楊宗保與穆桂英之子,歷史上的楊文廣卻是六郎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後來與安撫陝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談話中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狄青南征廣西,楊文廣隨軍從征,但此時的楊文廣還是個無名之輩。治平中,選拔宿衛將領,宋英宗以為楊文廣是名將之後,而且還有功勞,提拔楊文廣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他由此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韓琦派楊文廣率領部隊在篳篥築城,控制要道,防禦西夏。楊文廣先揚言要到噴珠築城,然後率軍迅速趕往篳篥,黃昏時趕到目的地,連夜搶修城寨,構築好了防禦工事,作好了戰鬥準備。第二天天明,西夏騎兵大至,看到宋軍已經佔據有利地勢,作好了準備,只能無奈的撤退,楊文廣乘機遣將出擊,斬獲敵人很多。皇帝下詔嘉獎,賞賜豐厚,並任命他知涇州鎮戎軍、定州路副總管,遷步軍都虞侯。遼國與宋朝在代州的邊界劃分上發生爭執。楊文廣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還沒等到朝廷上的迴音,楊文廣就死於任上,北宋朝廷追贈他同州觀察使。
楊文廣
有句古話說得好,」太平都是將軍定,將軍不能見太平,」楊家為開國大宋立下汗馬功勞!南征北戰,但是自楊文廣之後,楊家人丁淡薄,沒有再出過優秀的軍事人才。而且從太宗到仁宗宋朝基本沒大仗可打!這幾代又和潘家不和!處處受打壓算計,所以楊家也漸漸衰落!大多數人已搬出天波楊府。作為一個貴族府第他們已沒有資格居住,因為他們只是一般的下級軍官。到了宋徽宗時,已經徹底沒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楊家將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楊家將的火種沒有熄滅,楊家將的精神沒有熄滅。在楊家將曾經駐守過的天津地區,東北地區,雁門關地區,甚至湖南都有楊家的後人。
推薦閱讀:
※如果北宋末年真的有人題那樣的反詩會如何?
※馮瑋瑜:大道至簡 一件北宋定窯刻花雙魚紋碗入藏記
※國學專題 北宋名畫 - 香兒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北宋有識隱士陳翥
※南宋與金在中原 誰的支持度高?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