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祭祖應該是青少年傳統民俗文化教育活動
06-15
清明節掃墓祭祖應該是青少年傳統民俗文化教育活動 中國科教扶貧網編輯室 供稿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 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 《唐書》記云:「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 宋庄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攜家春遊。」 落在春分後第十五天的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也稱踏青節、掃墓節、三月節等。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中上墳掃墓是清明節的例行活動。掃墓祭祖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體現孝道的一種具體表現,基於以上的各種意義,清明節也因此成了華裔的重要節日之一。 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清明掃墓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公休,共3天」。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伴隨著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遊子踏上了回鄉祭祖的道路,然而也有一些人卻在期待著難得的閑暇日,享受陽光、綠地和美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祭祖當然也算是一個重要的活動,但更重要的則是有一個難得的休息和放鬆。 經過長時間的延續,清明已經成為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節日不僅包含著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推動和發展。 掃墓應該是清明祭祖最主要的內容,其次才是和家人團聚,親朋友好相互走動等等。祭祖的習俗在中國起源很早,據考古資料顯示,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到了唐玄宗時,皇帝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 論語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所以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更加清楚清明節對於中華民族的教育意義,這不僅是一種形式上的祭祀,更是一種內心深處的認知,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更是對人民群眾有效的教化,對社會風氣正確的引導。 有識之士提出,要將中國的「清明節」變成中國的「感恩節」,使我們的青年和晚輩,在長輩們虔誠的一舉手、一投足中去感受對祖先的崇敬和思念,去感受歷史,接受這種切身的教育。尤其是在中國當下,這種行為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一方面,目前中國經濟獲得長足發展,中國民眾國際地位的普遍提高,這一切都得益於我們先烈和祖輩的積澱和付出,我們對他們應該崇敬和思念; 另外,在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節日影響青少年盲目效仿,我們更應該加強對中國青少年的引導,教育他們學會尊重中國文化,發揚中國文化,重新認識中國文化,懂得中國文化的價值,明白中國文化的國際性和先進性,進而由此產生髮自內心地尊重我們的歷史和自主地弘揚我們祖先的豐功偉績,這也是當下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既然國家規定清明節公假,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就近參加清明節上墳祭祖的活動,參加懷念祖先勤懇勞作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恩德, 子孫繁衍不忘先祖蔭德,後輩努力繼承勤儉家風。 沒有祖先哪有父母,沒有父母哪有家,沒有家哪有國。愛國主義教育,要從感恩祖先、感恩父母做起,數典忘祖 ,不知感恩父母,這樣的人禽獸不如,還能指望他們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嗎? 所以,國家規定清明節為3天公假,就是為在職的幹部職工,包括黨團員和青少年,不僅積极參加人文先祖和烈士陵園公祭活動,還應該就近參加家族祖先的祭祀活動。通過普遍的清明節民俗上墳,回顧先輩艱苦創業辛勤耕耘經歷,教育青少年學習家族勤儉持家優良傳統,從感恩父母上升到熱愛祖國,傳承優秀民俗文化傳統,潛移默化地增進國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日積月累年復一年逐步形成強大振興中華精神源泉。 但是,千家萬戶春節團圓之後,就告別農村奔赴沿海各地打工,不可能利用清明節3天公休假回鄉掃墓。在祖居附近工作的幹部職工,卻完全可以攜帶子女參加清明掃墓活動,通過掃墓的儀式教育子女認祖歸宗,了解村史家史和優良鄉風民俗,接受傳統文化和熱愛家鄉的教育。 每逢清明節前,油菜花黃似海,家家戶戶按照族譜遠近互通信息,約定日期準備上墳燒紙,所見都是老太婆老頭子,總是退休老人忙著置辦上墳祭祖,完全取代了青少年兒孫清明祭祖活動。年輕人總是說,他們都要上班幹活做生意忙不過來,讓老人代表一下就行了。 我們思考一下,上墳祭祖是青少年接受感恩和傳統民俗文化教育,是回顧村史家史和學習前賢優秀品格和作風,體驗家族榮耀和民族自豪感的機會,豈能由退休老人可以替代?更不用解釋,國家規定清明節公休3天,難道可以用花天酒地遊山玩水,來代替上墳祭祖的傳統文化 教育?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我們現在人對清明的理解並非如此,尤其是在經濟高速發展,金錢在許多人看來,成為人生價值主要的衡量標準,更 多的人把清明看做是一種比排場、裝扮門楣的事情,對此,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社會風氣的不良反應,人心教化的畸形發展。 鄉村幹部要加以引導,防止清明節前後鋪張浪費和引發山林火災,充分利用和發揚以清明節、端午節和春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提升學習傳承中華文化的自覺性,提高中華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我們難得的機會和得天獨厚的資源。附:為2020精準扶貧攻堅懷念當代西部開發踐行者溫世仁先生惜黃花慢.遙祭溫世仁先生張俊傑(為2003.12.7溫世仁先生台北病逝弔唁而作) 昨上虹橋,諸公放悲聲,世仁魂銷。時近數九,寒風怒號,台海陰雲,恨水滔滔。憶往昔登臨崑崙[1],看神州、醞釀春潮。黃羊川[2]、網連環宇,雲淡天高。 西部開發熱鬧,偏去黃土坡,匠心獨到。窮村僻壤,電子科技,「千鄉萬才」[3],躍上九霄。念君「四兩撥千斤」[4],欲攜手、鴻雁浩渺。今問誰,十年宏圖[5]再造?註:準備赴西部辦學,救助失學青少年,謀劃聯手開發。驚聞溫先生英年猝逝,痛嘆失卻同道,賦詞以寄哀思。 [1]近年溫先生曾赴各地(包括西藏)考察;[2]在黃羊川試點培訓網路人才成效顯著;[3]、[4]溫先生答記者問原話,計劃投入5000萬美元,在1000個鄉培養10000名網路人才,實現農村超越發展;[5]溫先生提出:「西部開發,十年有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節氣 | 清明
※又是清明
※清明時節話節慶
※微雨清明
※張鑫龍:清明節調整祖墳風水助後代走大運
TAG:教育 | 文化 | 民俗 | 活動 | 傳統 | 青少年 | 清明 | 少年 | 掃墓 | 祭祖 | 傳統民俗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