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七夕何夕,天上鵲橋,人間乞巧

七夕何夕,天上鵲橋,人間乞巧文匯網

▲月曼清游圖·七月·桐蔭乞巧(清)陳枚

【導讀】又是一年農曆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七夕,一個藉由美麗哀婉的愛情故事而來的節日,在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綿延至今。

一個民族的民俗、節慶,往往是其歷史的活化石、文化的活標誌。七夕節的起源、流布和變遷,也在相當程度上提示中華民族後人,我們從哪裡來,向何處去。

七夕的主題經歷了星辰祭祀、幸福乞求、人間競巧等歷史變化,漸漸成為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在豐富的七夕民俗活動中,隱藏著華夏子孫對祖先生活的記憶,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

(下圖請橫置手機觀賞)

明人仿仇英《漢宮乞巧圖》卷局部▼

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時間點是根據織女星的位置確定的。作為節日,是秋季開啟、女紅伊始的標誌。

早在春秋戰國,古人已經有了相當的天文星象知識,織女星牽牛星等的記載,都有文獻可查。比如《詩經·小雅》中的《大東》,寫一個久離家園的西周征夫,黌夜行腳,舉目四顧,但見銀河橫斜,星斗滿天:「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我國最早的天文曆法著作 《夏小正》也有記載:「七月,秀雚葦。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荓秀。漢案戶。寒蟬鳴。初昏,織女正東向。時有霖雨。灌荼。斗柄懸在下,則旦。」

織女星由一大二小三顆星星組成,每年初秋,當銀河從南到北橫亘夜空,當明亮的織女星在正東方向出現,就標誌著七月開始了,收穫的秋季到了。「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黃昏之後,農人們仰望頭頂的夜空,總會看到明亮的織女星最先出現在深邃的天幕上,由兩顆較暗淡的小星形成的織女星開口朝向正東,那裡,隔著銀河遙遙相望的,就是牽牛星。

《漢書·律曆志》載:「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從星紀來說,七月初一具有星紀歲首的意義,是「星回歲終」新舊交替的時節,因此祈年、祈福、祈子嗣的習俗作為後世七夕習俗的核心內容也便由此而來。

七夕,不在農曆七一而在七七,還與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有關。

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階段性終局。「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乞巧對秋月 穿針拜九宵

七夕成為一個民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述了漢代宮廷七夕情形:「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做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綬。」又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針與開襟縷,俱以習之。」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為什麼七夕的主要習俗是乞巧?因為秋天來了,天氣冷了,女人要織布準備冬衣了。《詩經》中的《豳風·七月》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授衣,則必須七月織布,八月縫衣。因此七月是女人織布的時節,是女紅開始的時候,在這一天陳設針線,祈求心靈手巧,既是一種鄭重其事的儀式,也是促使女性勤於女紅的有效形式。因為傳說中的織女是天上神仙世界中的巧婦,玉手舞金梭,能織出彩霞般的錦繡。做得一手好女紅,既是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望,也是現實生活的需要和家庭幸福穩定的保障。正是憑藉著這種年復一年的乞巧儀式,牛郎織女的故事才代代相傳,流傳人間。

▲七夕乞巧圖·投針(局部)(唐)佚名

七夕的乞巧活動很多,漢代有穿針、曝經書晒衣裳、食糜;到晉代,又有祭祀乞福:「其夜洒掃庭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即牽牛)、織女。」「守夜者咸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白氣或光耀五色,以此為征應,見者便拜,而陳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後方得。」唐代時,活動增加到九種,比如「七夕乞巧,使蛛絲結萬字」,又比如「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開元天寶遺事》載:「帝(唐玄宗)與貴妃(楊玉環),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游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牽牛織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宋朝伊始,七夕成為一個正式的法定節日,全國放假一天,各地提前辦有乞巧市集,熱鬧鼎盛,全民歡娛。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闐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大人忙著曬書會、結綵樓,兒童忙著執荷葉、著新衣、吃果食,更有「諸小兒各置筆硯紙墨於牽牛位前,書曰某乞聰明」,「又以菉豆、小豆、小麥於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彩縷束之,謂之『種生』」,花樣繁複。到元代,乞巧節明確為女孩兒節,明、清各代,稱七夕為「七巧節」,人們在庭中擺設香案,盛陳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後一口氣在朦朧月色中結綵線,穿七孔針。

牛郎織女,鵲橋歸路

自牛郎織女傳說融入七夕節後,這個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就成為七夕節的主要內容。

這個將星辰擬人化的故事,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說織女一天七次移動忙,雖然如此,也不能織布成紋;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史記天官書》 描述天體運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其北織女,織女,天孫女也」句。河鼓,就是牽牛星,中間大星,左右兩小星。這就是牛郎和一對兒女的原型。織女星,又名天孫,這也是神話中織女是天帝第七孫女說的來源。

在秦初,七夕是作為一個婚嫁的禁忌日而存在的。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大量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的竹簡,按其中的 《日書》記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娶)織女,不果,三棄」,說牽牛沒有娶到織女,三次都沒有成功。因此,在早期階段,牛郎織女的故事是純粹的悲劇。

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 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曹丕《燕歌行》中說「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都已經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所以秦漢時代應該是牛郎織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階段,織女、牽牛從星辰而擬人化,呼之欲出。

到南北朝時期,牽牛、織女的傳說,已經以夫婦出現。《荊楚歲時記》有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至此,「牛郎織女」的故事基本成型,情節也有了最初的起承轉合。此後歷經嬗變,民間演繹,形成了目前流傳最廣的版本。在這個版本里,孤兒牽牛偷藏了下凡沐浴的織女的衣服,二人結成夫妻,男耕女織,養兒育女,卻被織女的母親皇母娘娘以違反天條的名義施以懲罰。織女被虜回天庭,牽牛用扁擔挑著一雙兒女緊追不捨,於是皇母娘娘以玉簪划出銀河,天人相隔。後因織女日日思念兒女夫君,感動天庭,遂有了一年一度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幸福就在於男耕田來女織布,幸福就在於不畏皇母娘娘的強權,幸福就在於忠貞堅持……

▲連環畫《牛郎織女》墨浪畫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極大豐富和鍛造了七夕節的文化內涵,也給歷代的文學創作提供了靈感素材。白居易《長恨歌》 里有纏綿悱惻:「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秦少游《鵲橋仙》留下千古絕唱:「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鏈接

七夕乞巧怎麼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人的手「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女孩兒們在七夕這一天,總會找她們心目中最巧手的織女討要些巧手的技藝,於是,這個節日又叫「乞巧節」。

實際上,在古代,七夕節可謂女性的節日。每到七七,婦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節日期間,還會舉辦各種祭祀及智力遊藝活動。如祭拜牛郎織女,瓜棚下聽「天語」;穿針試巧、投針 卜巧;七姐妹結盟;接露水、種生;祭七夫人、魁星、文昌、關公、天孫諸神;等等。而七夕節的用品則有牛郎織女年畫、七夫人像、乞巧樓、乞巧針、乞巧果、七巧板、磨喝樂孩兒等。

不同的地方,乞巧的方式和所用物品都各不相同。

在膠東地區,至今還有七夕結七姐妹的傳統,她們圍著針和線,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織女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72樣好手段。」

投針驗巧

明人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 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清朝英廉等奉敕編纂的《日下舊聞考》中亦有相似的記載。

投針驗巧過程是,在七夕節前一天用水碗盛滿清水置於陽光下曬,稱為「曬水」。經過暴晒,碗內水面上會形成一層由微塵、微生物組成的薄膜,叫做「水皮」。節日的午後,女伴們相約一起到院中,輪流手捏鋼針輕輕丟到碗內,要小心讓鋼針藉助水皮的托舉浮在水面之上,不能沉底。然後,大家一起觀察陽光下鋼針在碗底形成的投影,影子形狀不同,含義也不一樣。投影的樣子像一把梭是最好的結果,說明織女願意賜巧給這位丟針人;如果像個棒槌則會引來同伴們的嘲笑,因為這意味著丟針人沒有得到織女的垂青,接下來一年裡雙手會很笨。

蛛網應巧

即在七月初七晚,將捉來的喜蛛(一種紅色的小蜘蛛) 放在首飾盒裡或其他器皿里。第二天清晨,打開盒子觀察蜘蛛結網的情況,如果網結得方圓得體,疏密有致,即預示著這位乞巧者心靈手巧。

觀雲乞巧

觀雲乞巧,這一般都是登高,上山坡上去,看一看這些雲彩像什麼。仔細望天空,有的雲彩像動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寶物,有的像飾物,誰看到什麼就得到了巧。如果看一片黑壓壓的,馬上就要下雨了,那就是風調雨順,寓意著五穀豐登。下雨接水,用這種水洗臉、洗澡等等,可以明目、爽身。

做巧菜食巧果

在山東榮城,七夕之前流行做「巧菜」,女孩兒們在酒杯中培養麥芽,以長短判定巧拙。另外,她們還會在這一天做巧花———也即是用面製做出各種帶花的麵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製成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為「巧果」。

很多講究的人家,都會讓女兒們來做「巧食」,雖然也只是常見的餃子、麵條、油果或餛飩,但這極有可能就是長輩們的一次考試。而在這一天,民間的糕點鋪也不會閑著,他們會做一種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用以送人,好討個口彩。

迎仙拜織女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七夕節到來之前,姑娘們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意,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再用水浸泡,使之發芽,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之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至初七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焚香點燭,對空跪拜,稱為「迎仙」。

種生求子

女孩子種生求子,就是用一個紙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這一天就要栽上綠豆、小豆,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小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穿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宋代的父母為孩子購買磨喝樂(風俗畫)

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越做越精緻,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不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七夕,能虐到你的其實不是情人和禮物,而是……
詩詞朗誦丨相思(為了再相逢,七夕)
郜艷敏與織女同為被拐賣婦女,為什麼人們對於兩者的輿論卻完全不一致?
七夕佳節,我們來說說三代動畫人的愛情故事
七夕節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我就講個故事而已

TAG: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