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安德義德行卷18——過錯篇解讀

安德義德行卷——過錯篇解讀

【題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凡人不可能個個是聖人賢哲,都有可能犯錯,犯了錯誤沒有關係,改正錯誤即可。能改過,則是「善」中之「善」,沒有什麼善比「改過」這一個善更大的。從人們在對待過錯的態度方式上,可以看出人的境界層次的高下。

小人對待錯誤有兩種方式:

第一是掩蓋錯誤,辯解錯誤。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文」通「紋」,即紋飾,掩飾,掩藏,小人犯錯誤則是辯解掩飾錯誤。孔子又告訴我們「失言勿踦」,踦,曲為之諱,即繞圈子為自己辯解。說錯話了,辦錯事了,改正即可,不必彎彎繞為自己巧言佞說,找理由。

第二,頑固地堅持錯誤。孔子說什麼叫錯誤,「過而不改,是謂過也。」這是孔子對什麼叫錯誤下的最科學的定義,錯了卻不改正錯誤,才是真正的錯誤。「過而不改」既是科學的定義,也是小人對待錯誤的方式。簡言之,小人對待錯誤有二,一是飾過,二是固過。

君子對待錯誤有二種方式:一是訟過,二是改過。

第一、訟過。孔子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感嘆,終其一生,未能看到能看見自己的過錯,而又能內心自我訟責的人。訟,內心自我訴訟,自我指責,切責之深為訟。訟過是君子內心對待錯誤而展開鬥爭的心理活動過程。孔子「未見」,可能有兩重含義,一是「內自訟」這一對待錯誤方式的人很少,故而未見。二是內心指責活動隱秘,不易見。不論何種含義,「訟過」是君子品格中較高的境界。

第二、改過。改過,《論語》中記載頗多,最形象的語言,莫過於子貢所描繪的「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更也,人皆仰之。」又如《周易?益卦》說:「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能夠思過、訟過而改過,君子品格進一步得到完善,也是君子勇於承擔責任的表現。小人一旦有錯,要麼下諉要麼上推,總之與己無關。君子一旦有錯,既不下諉也不上推,而是勇敢的承擔責任。

對待錯誤最高的境界是聖人。

「聞過則喜」。《論語》中記載孔子聞過則喜,「丘有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子路也能做到「聞過則喜」。子路「聞過則喜」,一是表現子路性格慷慨豪爽,坦然大度,二是說明子路雖無聖人之境界,但在改過喜過這一點上也有聖人之品德。

概而言之,對待錯誤有五種方式,表現出五個層次,即「飾過、固過、訟過、改過、喜過」。「飾過」「固過」為小人的行為,「訟過」、「改過」為君子之品德,「喜過」為聖人之風範。

【原文】

1、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①。」

《論語?子張篇》

【注釋】

①文:文飾,掩飾。

【翻譯】

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一定會進行掩飾。」

【解讀】

小人犯錯誤一定巧為掩飾,虛迤推諉,文過飾非。「君子有過,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見之。」君子「過則無憚改」。小人又有粗鄙而肆無忌憚的,此類小人不掩蓋,不紋飾。《反身錄》曰:

「小人之過也必文,此其所以為小人與?吾人果立心欲為君子,斷當自知非,改過始。若不甘心愿為小人,則文過飾非可也。庸鄙小人不文過,文者多是聰明有才之小人。肆無忌憚之小人不文過,文者多是慕名竊義,偽作君子之小人。蓋居恆不肯檢身,及有過又怕壞名,以故多方巧飾,惟務欺人。然人卒不可欺,徒自欺耳,果何益哉!」

【原文】

2、子曰:「過而不改①,是謂過矣。」

《論語?衛靈公篇》

【翻譯】

孔子說:「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那才真叫錯誤了。」

【解讀】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君子見善是遷,有過則改。」(《易傳?益卦?象辭》)有過改過,不算過錯。「過而不改」,才是真正的過錯。

【原文】

3、過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

《左傳?宣公十七年》

【翻譯】

做錯了而不加改正,而又久久不肯釋放,以造成他們的後悔,這有什麼好處?

【解讀】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堅持過錯又很久,以致於後悔,「過」是一過,「不改」是一過,久而悔之,又是一過,「何利之有焉」。

【原文】

4、有過是一過,不肯認過又是一過,一認則兩過都無,一不認則兩過不免。立身行己,服人甚難。也要看什麼人不服,若中道君子不服①,當蚤夜省惕②。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中道君子:符合道的君子。 ②蚤夜:蚤,通「早」,早晚。省惕:內省,謹惕。

【翻譯】

有過錯是一個過錯,不肯承認過錯又是一個過錯,一旦認錯兩個過錯就都沒有了,一旦不認錯則兩個過錯都不免。為人處事,安身立命,要讓人服氣是很難的事情。也要看是什麼人不服氣,如果是有德的君子不服氣,就應當早晚反省自己。

【解讀】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是孔子給過錯下的定義,本章內容是呂坤對孔子定義的一個解釋,勸人「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原文】

5、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②。」

《論語?公冶長篇》

【注釋】

① 已矣乎:算了吧。已:止。 ② 內自訟:內心裡責備自己。訟:責備。

【翻譯】

孔子說:「唉,算了吧!我還沒有見到過既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而又能從內心裡對自己進行反省自責的人。」

【解讀】

自訟錯誤。這一種是本節的內容,「吾未見」表明少;「自訟」,朱熹說「內自訟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能內自訟者,則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自訟」則是表明內心的一種自咎自責,能自訟自責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原文】

6、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子張篇》

【翻譯】

子貢說:「君子犯過錯,如同日蝕月蝕一樣:他犯錯誤時,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了錯誤,人人都敬仰他。」

【解讀】

子貢談過錯,在《論語》中最為形象。子夏說:「小人之過也必文。」系掩蓋錯誤,言語樸素質實。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系堅持錯誤,言語剴切剛直,孔子又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者也。」系自責錯誤,言語憂鬱婉嘆。子貢說的是君子有過改過,語言形象生動貼切。君子有過錯,猶如天空日蝕月蝕,蒙障陰翳黑暗,世人舉頭可見,不可遮掩。君子改正錯誤,亦如昭昭昊空之日月,光潔鮮亮。尤其是前者用「見」,後者用「仰」,仰即見,見即仰,前後意義迥然有別。「見」者,據實描繪,「仰」者,雖有「見」意,但更有仰慕之意,一字之移,意義相去千里,一字之別,人品高上,霄壤之別,君子不可不慎乎!

【原文】

7、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翻譯】

一個人誰沒有過錯,有了過錯能夠改正,就沒有比這再好的事情了。

【解讀】

這段文字是春秋宣公二年晉國大夫士季勸諫晉靈公的話,晉靈公為君不行君道,厚賦斂,雕龍縷鳳,窮奢極欲,從觀禮台上用彈丸彈人,看行人躲避逃竄以取樂,猶為可惡的是廚師為他烹制熊掌,未烹熟,晉靈公居然將廚師殺死。如此一個冥玩暴虐之君,大夫士季勸諫,他口頭許諾「吾知所過矣,將改之。」士季順水推舟,就他知過能改,給予充分肯定,「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士季的高明之處在於寓勸諫批評於充分肯定之中,既婉轉又貼切,並且他接著引用詩經的話,強調其善始善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凡事均有開頭,但很少有能堅持到底的,言外之意,希望晉靈公改過自新能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改過能下猛厲之心,堅持到底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原文】

8、《象》曰①:風雷②,益;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注釋】

①象:據說孔子對《易經》所做的解釋,稱為《十翼》,《象》即《十翼》之一,又分「大象」和「小象」。「大象」對卦辭進行解釋,「小象」對爻辭進行解釋。此處的象是「大象」。 ②風雷:《益》卦上巽為風、下震為雷。

【翻譯】

《象傳》說:風雷交加。象徵「增益」,君子因此看見善行就傾心嚮往,有了過錯迅速改正。

【解讀】

本章選自「周易?益卦?象辭」。「遷善」「改過」一體兩面,遷善必須改過,改過則必須遷善。上海古籍出版社黃壽祺、張善文在《周易譯註》中作說:

《益》卦大旨在「損上益下」,施利於物,故《彖傳》極贊「民悅無疆」、「其道大光」,「中正有慶」。《大象傳》則從「風雷相益」之象,推闡「遷善改過」的義理,也是著眼「修身」之道。與《損》卦《大象傳》比較,彼卦謂「懲忿窒欲」,側重於自「損」不善;此卦則是側重於自「益」美善:兩者抒理的角度自有區別。《折中》認為:「雷者,動陽氣者也,故人心奮發,而勇於善者如之;風者,散陰氣者也。故人心蕩滌,以消其惡者如之。」

此說把本卦上下象與「遷善」、「改過」融為一理,可資參考。

【原文】

9、毀我之言可聞,毀我之人不必問也。使我有此事也①,彼雖不言,必有言之者,我聞而改之,是又得一受業之師也②。使我無此事也,我雖不辯,必有辯之者,若聞而怒之,是又多一不受言之過也。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使:假使,假若。 ②受業:傳授學業。

【翻譯】

詆毀我的言辭可以知道,詆毀我的人不需要問。讓我有被詆毀的事,別人雖然不說,必定有人會說,我知道後立即改正,是讓我得到一個教我道理的老師啊。讓我澄清這件事,我雖然不辯解,必定會有人來辯解,如果我知道後就發怒,則是又多了一個聽不進逆耳之言的過錯了。

【解讀】

人們生活在紛繁複雜的現實社會中,是非恩怨,飛短流長,在所難免,如何處理,古人的告誡頗多,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又如袁了凡在《家庭四訓》中說:「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則謗毀之來,皆磨鍊玉成之地,我將歡然受賜,何怒之有?又聞謗而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呂坤告訴我們「毀我之言可聞,毀我之人不必問也」,聞言而不問人,不分辨不解釋不發怒,有則「聞而改之」,無則待人「辯之」。

一句話,虛懷而待之。

【原文】

10、子曰:「法語之言①,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②,能無說乎③?繹之為貴④。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⑤。」

《論語?子罕篇》

【注釋】

①法語之言:合乎法則的話。 ②巽(xùn)與之言:謙恭順己的話。巽,謙遜,恭敬。與,稱許。 ③說:同「悅」。 ④繹(yì):分析。 ⑤如之何:凝固結構。怎麼樣,怎麼辦。

【翻譯】

孔子說:「循規守法的話,能不聽從嗎?但能照著它去改正自己才算可貴。動聽順耳的話,聽了能不高興嗎?但能對它詳加分析才算可貴。心裡高興卻不加分析,表面接受但卻不改正,那我對他也就沒什麼辦法了。」

【解讀】

這一章談的是對有錯誤者批評的兩種方法,以及接受批評者的態度,「人非聖賢人,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改,是謂過也。」孔子在這一章里批評的人就是「過而不改」的傢伙。勸諫錯誤,批評錯誤,通常用兩種方式。一是「法語之言」,直截了當,單刀直入。用嚴厲剛直的語言批評他,正義直指,犯錯誤的人,迫於壓力, 「能無從乎」,表面上服從,內心並不服從;真正的服從是心服,並付之於行動,「改之為貴」。然而其人,「從而不改」,口服心不服,面從心不從,面改心不改。這是對忠正逆耳之言而採取的陽奉陰違的態度。另一種方式是「巽與之言」,委婉曲折,恭遜謹敬,隱晦含蓄,「婉言以達旨」,然而他聽了卻感覺舒暢快樂,「能無悅乎」,高興快樂卻不去分析理解勸諫批評者的微言大義,「說而不繹」,這是對恭柔順耳之言而採取的順水推舟的方式。這類人你來硬的,他陽奉陰違;來軟的,他稀里糊塗,軟硬不吃,油鹽不進,刀槍不入,屬於「固執否塞」的人。孔子把這類針插不進,水潑不進而不接受教育的人是沒有辦法的,「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在《論語》一書中,孔子認為無可奈何而又沒有辦法不可教誨的人還有如下四種:一、表裡不一的人:「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意思是:「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又不老實,樣子誠懇而又不守信用。」二、不思考不提問的人:「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意思是不知道提問不思考的人。三、好耍小聰明的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意思是:「成幫結夥,整天閑居,言談不合道義,好耍小聰明。」四、好吃懶做的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意思是「整天吃得飽飽的,一點不動腦筋,真難以教誨呀!」

以上五類人,孔子認為是「困而不學」,「下愚不移」的人。都是屬於難以教誨而又無可奈何的人。

【原文】

11、陳司敗①問昭公知禮乎②,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③,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④,為同姓⑤,謂之吳孟子⑥。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論語?述而篇》

【注釋】

①陳:陳國。司敗:即司寇。主管司法的官。 ②昭公:魯昭公,姓姬,名裯。 ③巫馬其,孔子的學生。黨:偏袒。 ④取於吳:從吳國娶了夫人。取,通「娶」。娶妻。

【翻譯】

陳司敗問道:「昭公知禮嗎?」孔子說:「知禮。」孔子走後,陳司敗恭請巫馬期進來,說:「聽說君子無偏私,君子也偏私嗎?昭公從吳國娶的女子和他同姓,無奈,只好叫她吳孟子。如果說昭公知禮,那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些話告訴給孔子。孔子說:「我啊,真幸運啊。如果有了過失,人們就會知道。」

【解讀】

魯昭公,春秋記載魯國第十個君主,取吳女為妻,魯君與吳女都是姬姓,按禮制規定「取妻不取同姓」,二人相婚,顯然非禮。陳司敗,身為陳國大夫,此事不合禮制,不可能不知道,「問昭公知禮乎?」顯然是明知故問,孔子也不可能不知道陳司敗問話的目的所在。孔子的答案有兩種,或「非禮」,或「知禮」。如果回答「非禮」,那麼孔子則違反禮制,禮制規定:「禮,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何況君王呢?另外,孔子主張為人應該「隱惡而揚善」,「子為父隱,父為子隱,」臣為君隱,居下而不訕上,為尊者避諱,孔子當然不便回答「知禮」之問。如果回答「知禮」,顯然會受到「君子不黨」的批評。孔子真是左右為難,但還是選擇了「知禮」的答案,明知兩難,孔子為何仍然回答「知禮」?除上述理由外,陳司敗問得籠統含混,所以孔子佯裝不知而回答「知禮」。陳司敗轉而找到孔子的學生巫馬期說:「君子亦黨乎?」 事情很快被說穿了,事關老師的名節,不能不告訴老師,孔子聽說後,主動承擔其過:「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寧可自己承認「君子亦黨」的錯誤,也不願背負「居下訕上」之惡名。

推薦閱讀:

培養孩子良好的德行
分享:改造命運的方法:反省改過+積德行善+念念謙虛
愛情語錄:愛就那德行
林毓生答問錄:自由主義、知識貴族、公民德行
凈空法師:德行的根本之根是弟子規

TAG:解讀 | 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