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蔡禮旭老師 第四十四集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第四十四)
蔡禮旭老師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上一節課講到「貴德」當中第二個綱目,「孝悌」。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所謂「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我們的身體來自於父母,包含養育、教育,所以人不孝父母,那就沒有做人的根本了。就像母親懷胎十月,「懷胎守護」的辛勞,整個過程中,像很多女性還會害喜,那對身體是很不舒服的。在不舒服的情況之下,還要勉強把食物吃下去,都是勉強自己,念念為孩子著想。
其實整個天地,上天的安排非常微妙,好像有一個循環,讓人能夠這一生不要留下遺憾,能夠把父母的恩德回報圓滿。我們因有父母的養育教育而成長茁壯,我們什麼時候來回報父母這個恩德?父母上了年紀,我們攙扶著父母行走,就好像我們小的時候學走路,無數次的跌倒都是父母的扶持跟鼓勵。所以,做什麼事最讓自己的良心很安?就是孝順父母,就能回報最根本的恩德。包含老人有時候吃飯,活動比較沒有那麼方便,吃的時候不小心還會掉下去。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喂我們吃飯,包含教我們吃飯,也是花了無數的心血,從來沒有對我們有一點嫌棄的。父母老了,我們在這些生活中都能夠非常細膩的去體恤,決定沒有一絲一毫的嫌棄。包含我們小的時候,都叫父母給我們講故事,一遍又一遍,甚至問了很多為什麼。父母年紀大了,有時候記性不好,一件事會問好幾次。您看,這不也是讓我們在這一生能回報所有成長過程中,父母點點滴滴的辛勞,這些都能夠在盡孝當中回報。我想,這是上天給人,尤其給為人子女者最大的一個禮物,所以,能孝順父母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其實人最大的福氣就是心安理得,俯仰無愧。這是「懷胎守護」。
包含「臨產受苦」,生產是相當痛的,應該算是最痛的一種情況。產房裡面的產床上,鋼柱是很粗的,因為生產出力的時候,要出那麼大力,手上要抓東西。鋼柱都可以被拉彎,我們可以想像那個痛是到什麼程度。我曾經也聽過比喻,因為陣痛的時候非常難受,就好比十五分鐘拿著一支剛利的刀,在你的手上劃一痕,每隔十五分鐘劃一痕。有的母親十幾個小時才把孩子生下來,整個過程當中疼痛難忍,這是「臨產受苦」。再來,「生子忘憂」,這麼大的痛苦,當孩子生出來,第一個念頭就是:孩子健不健康?完全把自己的痛苦放下,念念想著孩子的安危。孩子生下來,尤其三年都在母親的懷抱當中,沒有生活的能力。包含「哺乳養育恩」,這個哺乳,我們三歲以前可能喝掉幾百公斤母親的乳汁,那等於是母親的血,她身上的營養。所以為什麼女人的骨頭比較黑、比較輕?就是在養育子女過程當中耗損掉的。包含「咽苦吐甘」,再怎麼辛勞,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在孩子面前都是呈現笑臉來安慰孩子。「回干就濕」,尤其有冬天的地區,孩子半夜尿床了,把乾的地方讓給孩子睡,自己睡在濕的地方。
其實我們的父母都是這樣,好的都是留給我們孩子,辛勞都是自己承受。這個過程,其實就像我們上一節課講到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都是在回想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包含「洗濯不凈恩」,我們成長過程,大小便之後都是父母去收拾。我印象很深,曾經有一位母親,她的孩子才幾個月大,她說到,她覺得孩子的大便一點都不臭,感覺還有一點香味。我那時候聽,因為這個母親講得非常誠懇、非常認真,所以我對她的話非常相信,由於很相信她講的,我馬上可以體會到她的心情。她說到,孩子大號下來,她的心思都是放在大便的顏色好不好,包含看那個形狀健不健康。因為孩子幾個月大,他的腸胃還在發育,還不是很完全,所以觀察,看狀況都很好,母親特別安心。連最髒的東西,沒有一絲毫的嫌棄,而且念念都是孩子的健康。聽到年輕的母親這麼講,都能讓我們回想到自己嬰孩時期,母親的良苦用心。甚至於有些孩子先天有一些殘障的,我們看很多父母還是照顧他們三十年、四十年之久,都沒有絲毫嫌棄,這母愛的光輝令人動容。
包含「遠行憶念恩」,我們剛好出遠門,父母也都在憶念,子行千里母擔憂。所以出門在外,要多報平安,而且要讓父母了解我們的情況,讓他們放心。在外決定不能跟人家有衝突、有摩擦,假如有,可能父母天天都在擔心,會不會出什麼狀況。還有,「深加體恤恩」,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體恤備至。像我容易緊張,我記得我考大學的時候,父母跟我兩個姐姐一起陪我去考試,全家為了我的事,操了不少心。包含有一次,我爺爺胃出血,還不是很清楚情況,結果我母親當天早上沒有跟我講,下午才給我講。因為我母親知道,我的個性比較容易擔心緊張,所以不是很清楚情況,怕講了會讓我操心。其實我們心太粗了,整個成長過程中,很多小事,父母都是非常細膩的為我們想。甚至於有時候他為我們想,我們還誤會,那是造孽造大了。我曾經跟大家舉例,我自己的姐姐,她到補習班去,剛好有一天眼睛不舒服,我父親跟她說,「明天我請假,帶妳去看醫生。」結果還是放心不下。您看,深加體恤,好像不忍心讓我們多受一點苦,趕緊趕去補習班要帶我姐姐去看醫生,那是大學聯考補習班。當時候我姐姐是不想考大學,可是父親想得很遠,他知道她以後長大,假如弟弟妹妹都大學畢業,她沒有,她心裡可能一輩子都遺憾,甚至自卑。
諸位學長,我父親有沒有跟我講,他為什麼讓我姐姐去補習班準備考大學,有沒有講?沒有。我為什麼知道?大家自己回想看看,父母很多事沒跟你講,好像你看看他的眼睛,你就懂了。那是我們的天性、本能。真的,人不能再被慾望給控制住了,真的要放下欲求,用心去體恤父母的心。剛剛我講到這裡,又想到我姐姐出嫁那天。一個女兒二十多歲,拉拔大了,出嫁那一天,我姐夫帶著我姐姐給我父親行三跪九叩禮,我在旁邊站著。我姐夫跟姐姐一跪下去,我父親馬上眼淚就流下來。而因為我剛好看著父親,父親當場眼淚要流下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流下來了。好像父親的心情,在當下,像一束光一樣射到我的心田裡面來,體恤到當一個父親太不容易了。二十多年來,多少經濟上的承擔,孩子成長健康、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學業,種種的擔憂設想,以至於出嫁了,好不容易幫她找個好的對象,心比較安了。但看著女兒要出嫁,也是百感交集,那種心情。所以我非常感恩祖先的保佑,讓我在那一刻能理解自己父親的心。一個人能理解父母,絕對不忍心再講一句讓他難過的話,你不忍心講。因為那個恩德,「昊天罔極」,你想報恩都來不及,怎麼忍心再讓父母操心。所以我們心不能再粗了,靜下來。人一靜下來,會起覺照,可能很多成長過程中忽略的東西,都會突然浮現起來,真是如此。
我很感謝大眾給我一個機會,跟他們交流《弟子規》,我在海南跟大家講「入則孝,出則弟」。三十多年的歲月,講著講著,好像一幕一幕都浮起來了,愈來愈感覺到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栽培,還有姐姐的愛護。以前好像匆匆忙忙的就二、三十歲了,也沒冷靜想想這些事,剛好講課的時候很專註,這些東西浮起來了。包含小時候到外婆家,坐計程車的事也想起來了,媽媽給計程車司機多給五百塊,好像在我記憶中已經消失掉,但講著講著就回來了。真的很感激大眾給我這個機會學習,進而能夠把生命中這麼多的事情回想起來。
所以父親為姐姐的一生著想,深加體恤,而且又不忍心她眼睛不舒服,馬上就趕過去。結果發現,那一天我姐姐不在補習班,逃學了。我現在想一想,這輩子要趕上我父親的修養,實在很難。這樣的苦心,突然去看,女兒逃學了,就好像這顆心從空中一下摔到地上去一樣。假如是我,我可能一開門,「妳搞什麼!」可是我父親沒有罵我姐姐,還很客氣的詢問我姐,「怎麼了,去哪裡了?」我姐惱羞成怒,馬上說,「我不補了,我也不想讀大學了。」劈里啪啦講了一堆情緒的話。我跟我二姐在那裡想:會不會「山雨欲來風滿樓」?爸爸受了這麼大委屈,有情緒是難免的。我們想,會不會有風要吹過來了?結果沒一會,我姐姐上房間去了,我爸把我跟我姐叫到他們房間里,我們兩個頭都低低的,等著父親發話。我父親講,「爸爸還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們兩個提出來。」在極度被誤解之下,居然能心平氣和再問問孩子,你們內心還有哪些對父親做法不滿意的地方。當下父親反思的態度,震撼了我的心靈。所以,很多父母在我們二十多年甚至更久的歲月當中,體恤被誤解的時候,父母還是默默地承受。我真的體會到,父母任何的存心都是為了孩子,你不應該去忤逆,也不應該去否定拒絕父母的好意,哪怕他的建議不一定很好,都不能否定他,都要先認同父母的苦心。
我記得,我當時在二〇〇三年參加考試,準備到學校重新教書,因為我二〇〇二年把它辭掉了,二〇〇三年再回去考。結果考得成績還可以,但是都沒上,都是備取。父親看我考得這麼努力,剛好又有到大陸去推展中華文化的機會,我父親看我考成這樣,他也不忍心再拒絕我出去看一看。所以父親就講,「你去看一看,假如不適合,趕緊回來準備明年的考試。」大家聽懂沒有?聽懂我父親的話沒有?真的,深加體恤!你沒考上,成績不錯,但沒考上,讓你出去散散心,這都是體恤。再來,為什麼叫你不行,趕快回來?畢竟也是二、三十歲的人,再耽擱幾年,怕你心裡難受,怕你中年覺得好像都不如意,都在體恤你每一個關鍵點。假如我們這時候只想著自己的感覺,「爸,我決定了,去了就不回來了。祖先會安排,你不要擔心!」講這些話,都沒有體恤到父親的心。你看深加體恤,沒有中斷過。
後來我去了四個多月,回來了。回來要怎麼樣?父親體恤你,你也要體恤父親。回來趕緊先去看爺爺,這是父母最歡喜的事情。再來,要做工作彙報,讓父母了解在海口做的情況。我給我父親講,推展孝道,孩子都不懂,學了以後,回去給父母洗腳,幫父母分擔家務,這些事例講給我父親聽。講的時候,我父親數度眼眶都是流著淚。結果那次回去過年,二月份又回海口,第一次打電話回家,我父親跟我談完話,講了一句話,「家裡的事,你都不要擔心,你就放心,全心全意在那裡做。」深加體恤!完全都是為你著想,不讓你分心。
父母恩德還有一個是「究竟憐愍恩」,這個「究竟」是父母縱使到臨終的時候,都還是憐惜著自己的兒女。我們有一位長者,她六十多歲,她母親八十多歲。這個長者她當時得了癌症,而她母親臨終的時候對她說,她希望把她的癌症可以帶走。母親,八十幾歲老人家,臨終的時候還是念著女兒的身體健康。而真的,這種至誠至愛產生感應,母親離去之後幾個月,她的癌症就轉好了,恢復健康。所以,念力的力量,不可思議。在十一月份,英國的「每日郵報」報導到,有一個母親三十多歲,有兩個孩子,結果癌症末期。她的女兒才九歲,了解到母親這個情況,又觀察母親有輕生的傾向,活不下去了。看著兩個孩子,那種心痛又加上病痛,很難熬。結果這個九歲的孩子,從知道那一天,每天給她母親寫一封信,鼓勵她的母親、感恩她的母親。總共寫了七個月,沒有一天間斷,一個九歲的孩子。母親每天最期望的就是看到她寫的信,結果七個月之後,她的母親去檢查身體,癌症已經全好了。所以女兒祝福的力量,包含母親看著女兒這麼孝順,心情的愉快,把癌症給化掉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孝悌之至」,這第一句,大家不配合一下?「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您看,我們聽到這個故事,一個九歲的孩子都是深加體恤她的母親,我們都是成年人,真的不如一個九歲的孩子。
父母之恩,比天高,比海深,我們怎麼來盡孝?經典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誨可以依循。我們接著來看八十六句。這八十六句講到,孔子跟曾子說到如何盡孝。我們一起來把它讀一下:
【子曰。孝子之事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這五點完全做到,『備』就是完備,才算是盡到了侍奉雙親的責任,這是行孝的標準,從這五方面來著手。哪五方面來侍奉父母親?第一,這個『居』就是指生活起居,體恤備至,而且都是帶著恭敬真誠的心來侍奉父母。我們在《弟子規》當中看到了,「冬則溫,夏則凊」。黃香九歲就做到了,所以黃氏的後代叫「江夏堂」,因為漢朝的皇帝封黃香(他是江夏人),「江夏黃香,舉世無雙」。一個孝子的榜樣,傳承了幾千年,到現在他的後代還以他為榜樣,這是功在家族,也是功在民族的一個風範。冬溫夏凊,這就是對父母的生活體恤備至。
我們看,「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父母對我們的期許,我們也要非常恭敬的去奉行。包含「養父母之慧」,我們也尊重父母有明德、有本善,也希望父母這一生,他的慧命能夠成就,恭敬父母!所以,勸諫父母也是恭敬的表現,「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您看「怡吾色,柔吾聲。悅復諫」,都是秉承著一個恭敬真誠的態度,所以勸父母,父母不能接受,還是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真誠恭敬不足。而且很恭敬,絕對沒有情緒、沒有不滿、沒有埋怨,「號泣隨,撻無怨」。
我們看,養父母之身,還要從整個食、衣、住、行,種種方面去體恤。吃,我們看子路「百里負米」,這麼辛苦,他樂在其中。我們現在會不會煮一頓給父母吃都嫌麻煩?那差古人差太遠了。父母年紀老的時候,飲食也要注意,比方食物不可以太硬,食物不可以涼,吃涼的東西傷胃。飲食要訣,「軟、暖、緩」,暖就是吃熱的,但不能燙,舌頭燙著了不行,要體恤備至,連喝葯都不能讓父母燙到,「葯先嘗」。還有一個是緩,吃飯細嚼慢咽,讓澱粉酶在口水裡可以消化澱粉,充分咀嚼,胃的消化負擔就大大減少。現在胃病的人很多,其中一點,吃東西吃太快。
而且,大家不要小看吃東西,修養學問也在吃東西當中。為什麼?「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修道要守好這顆心,時時在道中。《中庸》又沒有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只有吃飯可以。是吧?不可須臾離,你不就隨時都在養這顆道心嗎?而道心最重要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戒就是規矩,做任何事都有規矩可循,這樣你才定得住;循規蹈矩有定,定久了就開智慧。而今天吃飯的時候一趕,「快啊,吃快一點啊。」咬沒兩口就吞下去。第一,吃得趕,就是急。急了,人一急就沒有定力,就沒有守規矩,而且吃得快傷胃,不孝!戒律當中,根本大戒就是孝道,禮當中也是以孝道,那是第一位。「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戒定慧在哪?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都離不開戒定慧。
今天大家吃飯別吃太快,我們假如吃飯快,不只傷自己,老人有自尊,有時候跟我們住時,又怕給我們添麻煩,看我們都吃飽了,他還在那慢慢吃,他會有壓力。有時候看我們都吃飽,「好好好,我也吃飽了。」我們有沒有可能心太粗了,父母跟我們吃飯都沒放鬆、沒吃飽,甚至都還吃快了。這些事情都要用柔軟的心去感受。我們有一個朋友,出差都買東西回來。買了幾次,他媽媽終於忍不住跟他說,「你買這些東西都這麼硬,我們咬不動。」他才突然想到,對啊,我都買堅果,腰果、松子那麼硬,不好吃。後來冷靜一想,原來買的那些東西都是自己喜歡吃的,美其名是買給父母吃。所以,人真的能夠體恤他人,他的大根大本在體恤父母,仁愛心從孝心自然流露出來,「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個是吃的方面。
我前幾天剛好跟青少年(十三歲到十七歲),問他們:你爸爸媽媽最喜歡吃什麼,可不可以馬上說出來?有些孩子能說出來。有個孩子說,「不喜歡吃什麼,我知道。」不喜歡吃,可能是偏食了。記好的不一定記得住,記不好的都記得很快。孩子能夠在這些生活當中去體恤父母,都是長養他的善根。
衣,你要體恤父母會不會著涼、受寒,這都要注意。在我們馬來西亞沒有冬天,可是很容易受寒,是吧?這種季節,感冒的比例可能超過下雪的地方,你們相不相信?人家下雪了,很清楚要多穿一點;我們這裡四季是夏天,沒問題、沒問題。心裡愈覺得沒問題的,愈容易忽略粗心,就容易感冒。凌晨最冷,假如剛好父母有時候半夜起來,這時候要叮嚀在床邊放一件薄外套,起來就把它穿上。包含要去有冷氣的地方,進進出出特別容易感冒,剛好你跟父母一起去,比方上一些公共場合,你都能記住,要進去以前,「媽,來,把這件薄外套穿上。」一點一滴,父母感覺多麼溫暖。這是食、衣。包含住,父母喜歡什麼樣的一個家庭氛圍,包含床的軟硬都應該去關心,養父母之身。再來,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快樂,讓父母不要難受。
接著又說,『養則致其樂』。孔子在教誨當中,提到很多點都是養父母之心。比方孟懿子,這是當時魯國的三家大夫之一,孟孫、叔孫、季孫氏三家。孟懿子去跟孔子學習,是他父親臨終交代的,因為他父親生前學問不夠,有一些大場合做錯事被人家羞辱,終身遺憾。交代他兩個兒子要學禮,要學聖賢教誨,囑咐他們,他走了以後要去拜孔子為師。結果孔子教導樊遲,「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生,事之以禮」,那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要守禮,都要恭敬侍奉父母,「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包含父母離去了,這一份緬懷,要「事死者,如事生」的恭敬。結果給孟懿子講完,剛好回家的路上,樊遲幫忙駕馬車,也聽到之前孔子給孟懿子的這段話,孔子就問樊遲,「剛剛你的同學孟懿子問的,如何孝順父母,我給他回答,無違。這段話,你知道意思嗎?」樊遲說,「不是很明了。」
諸位學長,孔子為什麼要問樊遲?我們感受到夫子抓住一切機會,教育、提升他的學生。剛好樊遲在現場,能聽到這段話,深怕他不能深入理解,又抓住這個機會來教導他。也可能另外,孟懿子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入,又給樊遲同學講完,可能樊遲下一次遇到孟懿子,又會把夫子這段話告訴他,那這樣孟懿子的收穫就會更大。孔子在跟學生,還有跟當時人的互動過程,都可以看到夫子的慈悲,包含人情練達的智慧。所以要慕賢當慕其心,在看到夫子的一言一行當中,去體會他的良苦用心。
接著,在《論語?為政第二》當中,好像是連續四句都是談孝道,為政篇怎麼談孝道這麼多?為政就是管理好整個人民。怎麼管理?用孝。每個人懂孝,他就有德行,家就和了,「孝順為齊家之本」。人有德,家庭又和樂,社會不就安定了?管理國家要從孝道下手,家族的興旺也是要從孝道下手。甚至於一個團體,整個同仁的素質、員工的素質,要全面提升,都要從孝道下手。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孝心開,百善皆開,做任何事情要「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這個時代人特別辛苦,好像很多事情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比方教育孩子,花了那麼多金錢、花了那麼多精力,好像愈教,素質愈下降;有些公司送員工去培訓,花了相當多的錢,效果不彰。整個國家對人民素質的教育,投了那麼多錢,還是效果不好,青少年犯罪愈來愈嚴重,怎麼下的力量愈多、金錢愈多,收效有限,甚至愈來愈差?所以「學問為濟世之本」,沒有真實的學問,想幫助這個社會都不容易。就像我們聽到慈善團體在那裡感嘆,為什麼我們幫助最多的地方,最不感恩?師長有智慧,點他一句話,「他連父母都不感恩,他還感恩你?」所以幫人沒有智慧,慈悲多禍害,幫到最後,長養他的貪心。「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才能根本轉變人心,家庭、社會、國家、民族的問題才能解決得掉。
我們剛剛講到養心。孔子在《論語》當中提的連續四句,第二句是孟懿子的兒子叫孟武伯,問孝。孔子很多弟子受夫子之恩很大,教到他的第二代,可能有教到第三代的,三代都接受夫子的教誨。因為夫子當時,他的學生裡面有些年紀還比他大的,所以教了他兩代、三代人。我們看顏回,他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曾子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這兩代人都受孔子教化,結果你看他的家道傳到現在兩千多年都不衰。我們看到這些家族,再想想《弟子規》說的,「能親仁,無限好」,他親近到至聖先師,利益世世代代的子孫。第二代孟孫氏請教孔子,孟武伯問的時候,孔子說道,「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個「唯」就是只有;在孩子,「疾」是生病,父母當然會擔憂。大家看,生病的時候擔憂,那我們現在回想,父母什麼時候擔憂我們?Anytime,Anywhere就麻煩了。我們德行不好,工作又不穩定,夫妻又常常鬥嘴吵架,父母可以操心的事,我看太多了,操碎了心,哪有唯其疾之憂?所以看到這些句子,都覺得應該挖個洞跳下去一下,比起古人他們為人子的狀況,差得太遠了。在家庭,在德行、學業上不讓父母擔心。可是人不可能一輩子不生病,所以生病的時候讓父母擔憂。
而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特別重視養生,要防患於未然,預防重於治療。大家記不記得,魏文侯問扁鵲,你們家三兄弟,誰的醫術最好?你們不要當故事聽而已,這麼精彩的故事體會到了,在我們自身都是預防重於治療。自己的身體如是,德行亦如是,你要懂得不受污染,「斗鬧場,絕勿近」、「非聖書,屏勿視」,這都是預防重於治療。包含教育孩子也要預防重於治療,你要先養正,養他的正氣,社會的染著,他就能夠不受誘惑。可是你現在不下這個功夫,等到他染了再來幫助他,相當困難,所以《禮記?學記》當中告訴我們,「禁於未發之謂豫」,這就是預防。「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他已經養成壞習慣了,你要再幫他改,他辛苦,你更辛苦。你看現在青少年的情況,父母跟孩子好像在打仗一樣,那真是不容易,都不知道哪一天才到頭,所以預防是智慧。而疾病是結果,原因是整個生活習慣可能不好,今天假如我們熬夜,可能父母會擔心;或者我們飲食不節制,也會讓父母親擔心。比方你現在「三高」都有,縱使你做的事讓父母放心,可是每天看到你,又看看報紙,心血管疾病的人這麼多,你說他擔不擔心?再來,放縱慾望,雖沒有什麼犯法,但是慾望不懂得節制也會傷身體,這些都要體恤到。
接著,「子游問孝」。孔子怎麼講?您看,四個人問孝,答案都不一樣,因材施教。「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我們看到這一段,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有這個現象了。不明理的人覺得,能給父母吃就是孝順,這看得太淺了。我們供養父母吃,就像犬跟馬,馬可以代勞、可以載人,它也是來奉養它的主人,比方說狗,它幫忙守夜,犬馬,它也會效勞於它的主人。可是差別在哪?「不敬,何以別乎」,我們對父母的奉養沒有恭敬心,跟犬馬奉養主人沒什麼差別,人的用心就跟畜生差不多了,怎麼當萬物之靈?最可貴的就是人有真誠恭敬的心對父母。現在看到這一段,冷靜!現在人不懂這些道理,拿錢給父母的時候,態度還非常傲慢,好像那個態度就是,「父母都靠我養。」甚至於在兄弟姐妹之間都很傲慢,「你看,我拿的錢多,我那些兄弟拿的錢少。」其實這個態度,父母一感覺到,心裡難受。這個傲慢態度跟兄弟姐妹又處不好,父母看在眼裡,很難過的。「兄弟睦,孝在中」,這都是養則致其樂,養父母之心。
有一個企業家,他學了《弟子規》之後有點覺悟了,說他以前對母親、兄弟姐妹都很傲慢,學了以後,回去端一盆熱水給他母親洗腳,突如其來,他媽媽嚇壞了。他端過來的時候要幫他媽媽脫襪子,他媽媽嚇得趕緊轉身,然後說了一句話。連想都沒想,說出來的最真實。他媽媽說,「我不敢給董事長洗腳!」聽思聰。有沒有聽懂媽媽的話?代表這個兒子在公司是董事長,回來還是董事長,講話的口氣還是董事長的口氣。諸位學長們,我們在公司是主管,回來是不是還是主管?我們在學校是小學老師,回來是不是還是小學老師?在學校給小朋友講話的口氣,回來給爸爸媽媽也這麼講,那就麻煩了。假如工作是律師,回來還是律師。其實,工作上是主管,還是要君親師,還是要很有愛心,回來還是愛一切人,這樣才對。不然,我們的心就被我們這些身分所污染,我的地位、我的身分、我的財富,統統被這些東西污染,我們就沒有赤子之心了。包含他對兄弟很傲慢,但是學了以後,他花了一萬塊錢人民幣請了一桌,讓他兄弟姐妹來吃,沒人敢來。錢多,你以為就能讓人家服你?不見得。後來他很驚訝,自己打電話給弟弟道歉,弟弟在電話那一頭哭了。所以,我們不能夠真正反思自己,兄弟姐妹可能心裏面那個心結都打不開來。
子游問孝,孔子強調,恭敬的心很重要。接著,「子夏問孝」,孔子講,「色難」,和顏悅色侍奉父母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你們怎麼一臉沒聽過的樣子?諸位學長,我們去年上文言文,這些句子應該都有講到吧?但是,還沒講二十一次,所以也是正常的。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是正常的,是自己不正常,沒有體認客觀狀況,就是自己不正常。師長講一句話太精闢了,「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覺得自己對,就有可能拿著道理要求人,就有可能覺得自己高,別人低。修行的路上要善觀己心,念頭不能不對,聖狂之分在這一念之間。
而孔子對子夏講到,弟子事奉他的師長,在生活起居當中很恭敬。而父母跟老師差別的,在於父母是從小把我們養育長大,在這些跟我們住在一起的生活細節中,會有很多親密的接觸。但對老師都是比較威嚴、恭敬,對父母很親密的時候,愈親密要愈細膩、柔軟。今天一句話不恭敬,帶情緒了,都有可能讓父母心裡難受。我曾經聽一個老者講,「我們也不期望孩子給我們吃啊、穿啊,我們不去奢求這些東西,只要他們講話不要帶情緒,不要講那些讓我們很難受的話就好。因為他講一句氣話,我得一個禮拜心情才轉得過來。」我聽到這個話,特別有感受。為什麼?我們設身處地站在父母的立場去想,父母看著我們長大,在他的整個回憶當中,是我們兩個月、三個月、三歲、五歲,那種天真、那種對父母依戀的表情。這樣天真的孩子,突然變成怒目相向,你說誰受得了?那個難受可以想像,所以色難!和顏悅色侍奉父母。而色難,和顏悅色侍奉父母最難能可貴、最難得,但也不容易做到,自己不調伏自己的壞脾氣、傲慢的態度,這就很難做到。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俞麟,他學識不錯,讀了不少書,而且鄰里都說他孝順,大家看他每天晨昏定省都有在做,很認同他是個孝子,連其它鄰近的鄉鎮都有人來向他學習。而他有一個朋友叫王用予,剛好有一天夢到文昌帝君。他們是同鄉,他就請教,「俞麟很孝順,學問也很好,他有沒有考上?」帝君講,「他沒考上。他本來可以考上,但是功名被削掉了。」為什麼?「他是看起來很孝順,可是都是做給人家看的,他的內心犯了腹誹的罪過。」腹誹就是表面上對父母很恭敬,內心有埋怨、有不滿,沒有表現出來。這樣久而久之,傷了父母跟子女之間的天性,最後他的每一個動作變成應付,他的良知就受到很大的障礙,天良泯滅掉,一點一滴泯滅掉了。而且他對人講話也苛刻,等於是沒有真正從自己內心的忠厚去培植德行,所以他這一生就考不上功名。
從孔子這四段話,我們可以去理解,行孝確實是要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養則致其樂就是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在歷史當中,所有建功立業的人,幾乎他的動力都來自孝順,確實是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我們看孔子、我們看孟子,都是滿他母親的願望。孔子的母親為什麼這麼辛苦,離開本來富有的家庭到了曲阜?不就是希望讓孔子受好的教育嗎?孟母三遷!「昔孟母,擇鄰處」,不只是擇鄰處,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點,成就孩子的心性,這叫「當其可之謂時」,及時教育。《禮記?學記》裡面講的這四個重要的教育方法、概念,我們複習一下,「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這個一運用,對孩子的影響都很大。相觀而善之謂摩,讓孩子跟當前所有有德行的人學習,讓他跟五千年來的聖賢人學習,都是相觀而善。每一句真肯用,那對自己、對孩子的幫助太大了,所以經典要用!德育故事每天要講給孩子聽,七百六十八個聖人請到你們家來教孩子,這麼大的福報,我們把他供了三年,還在那。所以不明理,人在福中不知福,七百多個聖人你把他供在那,不請他來教孩子。
孟母看到孩子逃學回來,「子不學,斷機杼」,當場把織了一半的布給切斷。孟子非常驚訝,因為織布要織那麼久,媽怎麼把它給切斷了?孟母告訴孩子,織布就跟求學一樣,不能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所以教孩子不能溺愛,不對的時候要正色,讓他終身明理。孟子確實沒讓母親失望,成為亞聖,這都是養父母之志。包含我們歷史,二十五史中第一本《史記》,司馬遷就是他父親臨終的囑託,讓他寫一本千古的經典。他父親也是史官,最後司馬遷不負父親的期望,寫下了《史記》,《史記》是往後所有史書效法的鼻祖!《漢書》是第二本,也是孝道。班彪期望他的兒子班固也寫出一篇千古文章,結果班固寫《漢書》,寫到快完時去世了,更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妹妹繼承,把《漢書》寫完,班昭。班昭不只完成《漢書》,又作《女誡》,對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女子的教育,貢獻太大了。大家看,一個有遠大志向的父親,教出來的孩子個個有成就。為什麼?他們懂孝。所以在《中庸》當中講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順的人能夠善體親心,繼承父母、祖先的志向,然後承傳家業。剛剛舉的那些例子都是把整個家業發揚光大。
而整個中華文化,它建立在孝道跟師道的基礎,而師道又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他有知恩報恩的孝心,他遇到中華文化,他會感激祖先、感激至聖先師、感激古聖先賢、感激師長。接著,以孔子之志為志,以師長之志為志,成就整個文化的承傳。所以我們看到曾子是孝子,他說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那就是把整個民族的道統扛在肩上,夫子之志就成為他的志向。所以確實,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諸位學長們,你們現在栽培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尤其孝子,要幫忙留心一下,你們現在教育的這些孩子,二十年之後,漢學院要靠他們。你們要看遠一點,要幫忙挑這些好苗子,Ok?文化的復興還得最少三、五代人,才可以把它恢復起來。再怎麼難,學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我們已經認知到,我們這一、兩代人做什麼?做墊腳石。開花結果,那是後幾代人的因緣。
再來,我們剛剛講的,養父母之智慧。這個慧,我們自己本身要學得好,讓父母說,「我的孩子學了傳統文化,變一個人了,我也應該來看看這經典教什麼。」引父母入聖教,這是養父母之慧。包含我們剛剛說要勸諫父母,而勸諫不是教化,教化是對晚輩才叫教化,對長輩要感化。我們不能今天句子記了不少,回去說,「爸,今天我們課上說,這句道理很重要,你看你昨天就沒有做好,這句話就講你。」那就麻煩了。我們這輩子在父母的眼中就是孩子,不能以這種口氣對父母講,要感化。做到讓父母感動,進而讓父母反省自己,這樣才對。有一個大學生很難得,他參加五天的講座,發現他們家住新房子,他奶奶住在新房子旁邊那個又矮又小的舊房。可是,聽了課之後覺得這樣是不孝,他回去以後,把自己的房間清乾淨,恭恭敬敬把奶奶請到他的房間去睡,然後每天早晚侍奉。自己睡哪?睡沙發。諸位學長,請問床比較舒服還是沙發比較舒服?你們怎麼想那麼久?你們要入到這個故事裡面去就知道了。躺在床上,良心不安,明理以後,再躺在床上就良心不安;躺在沙發,心很安,三分鐘可能周公就找去了,說不定周公還給你講課。心不安,胡思亂想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夢。就這樣做了沒幾個禮拜,「人之初,性本善」,他父母慚愧,痛哭流涕,完全轉過來孝順爺爺奶奶。您看這個大學生,沒有以一句話給他父母講道理,自己做到,感化父母。
我們看到養則致其樂,那就得善於用心,「親所好,力為具」。體會到了,要順從父母,體恤備至;不順父母的心意,那就還沒有掌握到為人子的孝道。孟子說,「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可能有人說,「父母叫我做的事也不是很對,那我順不順?」你是順那個心意,又不是叫你去做錯事。先順一下,疏導,之後再善巧,沒有去做。父母看你怎麼沒做,到時候再撒嬌還是怎麼樣再說,反正你有誠心就會有方法。可是假如父母的心意是這樣,處處忤逆、處處對著干,你講的道理再有用都聽不進去。我們看到這個養則致其樂,要想到老萊子體恤父母年齡九十幾歲了,讓他們歡喜一下。七十幾歲的人穿著小孩子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裝孩子走路,還挑水故意滑倒,讓父母看了哈哈笑。每天大笑三聲,延壽十年。今天大家大笑三聲沒有?有沒有讓父母大笑三聲?假如回家就讓父母笑聲不斷,也是養則致其樂。
『病則致其憂』,父母生病了,能夠竭儘力量去減輕父母的病痛,甚至於更好的讓父母的病能根治。「病則致其憂」,我們《弟子規》上講的,「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漢文帝照顧母親的病,病情三年,所以整個漢朝的孝子出得最多。現代也有孝子,山東菏澤,一個煤礦工人,他母親癌症,他走了九個省、兩個市,最後把他母親的病治好了。人家是煤礦工人,都有這種孝心,看到這些榜樣,也是鞭策我們要做得更好。
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今天讓杜素娟老師為你讀情書!
※第119集 佛教宗派總說(上) 正偉老師
※小明又出現了 。。。老師又瘋了!太搞笑了!
※孩子對老師不滿,家長應該怎麼辦?
※(1)【胡小林老師】百善孝為先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