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華民族的圖騰情節

一、「龍」、「鳳」文化的淵源

「龍」、「鳳」情結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寄託。中國人把「龍」、「鳳」作為一種圖騰來崇拜,大致是從遠古舊石器時代的黃河沿岸開始的,只不過由於人們所處的生產、生活的環境不同,不同地區的人們才有了不同的圖騰崇拜,也就是說,一部分群落創造的「龍」圖騰,另一群落則創造了「鳳」圖騰。

遠古時期,黃河下游東部、渤海南部的沿海地區最初的居民以漁獵為生,崇拜的圖騰是「鳳」。風是風神,是漁獵尤其是靠打魚為生的人們所崇奉的鎮邪神靈,因為對沿海打魚的人來說,最懼怕的是狂風惡浪,惡浪是狂風引起來的,所以就祈盼能有一種超人的自然力量來管住狂暴的風。他們看到,每當風平浪靜的時候,水面上有各種水鳥在飛翔;一旦風浪襲來,水鳥便沒了蹤影。他們對風浪和水鳥的出現消失原因作了相反的理解,倒果為因,認為之所以風平浪靜,是因為水鳥在場的緣故;風浪肆虐則是由於水鳥不在才乘機襲來。這便是《說文解字》上解釋「鳳」字的時候所說的,風即鳳,是「百鳥之王,莫(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靜」,不出現時就天昏地暗,風浪驟起。鳳的圖騰崇拜就是這樣產生的。自然界並不存在與鳳相似的鳥,是由各種鳥的形象綜合創造出來的。

同時期西鄰的黃河中游已屬於農耕地區,崇拜的圖騰是「龍」。龍是水神,是農耕民族的鎮邪之物,因為對從事農業耕作的人們來說,既離不開水,又懼怕水,祈求水利灌溉,懼怕水患沖淹,所以希望能有一種超人的力量來管住水,包括天上的雨雪冰雹和地上的河流湖泊。據古文化史專家推測,可能是當初的人們看到夏天雷雨交加的時候天空中的閃電,和地面上大小河流彎彎曲曲的樣子,結合農耕環境中所常見的各種走獸,創造出了「龍」的圖騰。《說文解字》在解釋龍字的時候說,龍即龍,是「雷電、水頭之形」;此前的《左傳》也說『『龍,水物也」,屬於管水的神靈。《說文解字》還進一步解釋說,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巨能細。能短能長」,尤其是其「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在天上的這半年正是黃河中游地區有雷電的季節,也是雨季即洪災泛濫的季節,需要龍來管的時候。與鳳一樣,龍也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動物,是綜合了各種動物形象特徵的產物,龍角似牛角,龍頭似馬頭,都與農耕生活有關,是農耕地區的崇拜物。

二、「龍鳳文化」的融合。

我國古代經濟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不過,開始的時候北方黃河沖積平原的經濟文化重心並沒有集中在一處,大的集中地至少在兩處——黃河中游沿岸和下游沿海地區。後來黃河下游的渤海南部沿海地區向西發展與黃河中游文明區合在了一起,這一過程可以稱之為「龍風文化」的融合。

最初黃河中游和下游渤海南岸的兩個文明區是並存、隔絕的,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至前11世紀的夏商周時期,各地民戶「不常寧」,「不常厥邑」,經常大規模地遷徙,尤其是殷商中期遷徙得更快,史稱「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亳即現在河南省商邱南部一帶;後又經過盤庚八遷,前後共16次遷徙,才到了黃河中游一帶。對殷商時人們的遷徙原因,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解釋為「避水患」;傅築夫先生在王氏所論的基礎上推進了一步,認為遷徙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克服原居住地區的地力退化問題,才沿黃河南岸向西一步步遷徙。遷徙之前的殷商人在黃河下游有農耕部落,更有沿渤海南部的漁民,他們一起在國王的率領下向西遷徙,實際是自覺地向黃河中游農耕地區湊集,是漁獵向農耕的轉化。

隨著殷商遷徙的結束,殷人定居於亳,兩個文明區合為一體,形成了更為發展的黃河中游的農業文明,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中原文明。從以上這個文明中心的形成過程可以看出,中原農業文明是以黃河中游地區的傳統農業為主體,吸收融合了東來的黃河下游、環渤海南部地區的漁獵文明而形成的;就殷人而言,在這個遷移的過程中由半漁獵半農耕的部落轉變成了農業部落。換句話說,古代中原農業文明實際包含了環渤海南部地區的漁獵文明。

這個融合過程也可以說是龍鳳文化融合的過程,是鳳靠近龍的過程。結果,在習慣的稱謂中,喻指龍為主體,以喻征服者,後來引申代指為皇帝或男人;鳳為客體,以喻被征服被吸納者,後來引申代指為皇后或女人了。本來,鳳為雄,凰為雌,代指皇后或女人時應當以凰簡稱;但鳥類以雄性羽翼最美,人類則以女性最美,美美相通,鳳與凰便性別混淆,以鳳來專門代指女性之美了。


推薦閱讀:

[原創]揭開「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本來面目
在民族大熔爐的美國里,單語言使用者對於多語言使用者是什麼態度?
美國是如何民族識別、劃分的?
中國第一巴圖魯
為什麼要有「國家」、「民族」之分?

TAG:民族 | 中華 | 情節 | 圖騰 | 中華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