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青少年的情感同理心和認知同理心

青少年為何有時不會換位思考?十幾歲的孩子常常會摔門、翻白眼,還會顯出一副冷冰冰的樣子,甚至連之前表現友善的孩子也是這樣。一些家長會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擔心孩子會永遠不考慮別人而只考慮自己。新的研究顯示,這種現象歸咎於生理,而不是家庭教育。在青春期,關心別人以及理解他人想法所需的關鍵社交能力發生著重大變化。長久以來,青春期一直被視為賴以自制或執行的認知能力形成的黃金時期。近期刊登在《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一項為期六年的研究顯示,女孩的「認知同理心」(即站在他人立場思考的心理能力)從13歲開始穩步增強。但這種有助於解決問題和避免衝突的換位思考能力,在男孩身上要到15歲才會開始增強。

Robert Neubecker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Adolescent Development)博士生、此項研究作者之一若利恩·范德赫拉夫(Jolien van der Graaff)稱,青春期男性在13到16歲之間一種相關的能力──「情感同理心」(即識別他人的感受並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實際上會暫時減弱。幸運的是,男孩體恤他人感情的能力會在青春期後期恢復。女孩的情感同理心在整個青春期都會穩定在較高的水平。家長們通常能注意到這種劇變。馬里蘭州日耳曼敦(Germantown)的蘇珊·布爾金肖(Susan Burkinshaw)的兩個兒子一個16歲,一個18歲,她從兒子蹣跚學步時就開始努力培養他們的同理心,鼓勵他們考慮他人的感受。但布爾金肖說,「一個兒子上八年級時有段時間很難相處。他總是個性特彆強。不過這種狀況來得快去得也快,之後他又恢復常態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公共健康教授羅納德·達爾(Ronald Dahl) 2012年與他人共同撰寫的一篇研究綜述顯示,相關發現反映出研究者對青春期認知發展的理解有了重大拓展。研究人員曾認為,這兩種形式的同理心都完全形成於兒童時期。俄勒岡大學尤金分校(University of Oregon in Eugene)的助理心理學教授珍妮弗·普法伊費爾(Jennifer Pfeifer)表示,如今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支持社交認知的大腦區域(幫助我們成功地理解他人並與他人交往)在青春期持續發生戲劇性變化」。她所在實驗室的初步研究還暗示,認知同理心在青春期有所增強。這些發現為我們探索青少年恃強凌弱和濫用毒品等行為提供了新的視角。研究顯示,情感同理心和認知同理心發展良好的孩子能夠與父母建立健康的關係,爭執也比較少。換位思考能力在成年人的工作中仍扮演著中心角色,能夠幫助人們設計和銷售產品和服務,開發用戶友好型設備並幫助他們與觀點、背景各異的其他人順利合作。情感同理心植根於大腦的邊緣區,這一區域的功能是調節情緒。在嬰兒時期,當父母對寶寶的情緒做出體貼入微的回應時,這種能力就開始發展了。馬薩諸塞州朗梅多(Longmeadow) 的心理學家、作家兼演說家安東尼·沃爾夫(Anthony Wolf)稱,兒童通過觀察父母行為及親身體驗(受到對他們的感受做出熱情回應的成年人的關愛)來學習換位思考。認知同理心源自大腦的另一部位──腦內側前額葉皮質,這種能力之後會繼續發展,貫穿整個青春期。但這兩種同理心是有聯繫的;烏特勒支大學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卡斯帕·范利薩(Caspar Van Lissa)即將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兒童時期的情感同理心能夠預測青少年時期的認知同理心水平。父母可以通過鼓勵兒童設身處地來培養他們的情感同理心。如果布爾金肖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被取笑或者受到不友善的對待,她會問他們:「如果是你的話,你希望你的朋友們怎麼幫助你呢?」

Robert Neubecker (3)她12歲的女兒亞歷山德拉(Alexandra)最近告訴她,有幾個同班同學傷害了另一個女孩的感情,因為她們阻止她在Instagram上關注她們。布爾金肖表示:「我對女兒說:"你會做些什麼來幫助她呢?』」 亞歷山德拉與她的朋友談了談,另一位母親也進行了干預。這些女孩最終道了歉,並邀請受傷害的女孩回到她們的圈子裡。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認知神經學教授薩拉-傑恩·布萊克莫爾(Sarah-Jayne Blakemore)說,青少年的大腦要費很大功夫來換位思考;他們對腦內側前額葉皮質的使用得比成年人多。布萊克莫爾博士稱,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理解他人的觀點需要更多有意識的努力,而成年人則無須刻意努力。換位思考能力的發展會持續到21歲。這項刊登在《發展心理學》上的研究稱,青春期前期的男孩情感同理心減弱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青春期睾丸素激增,從而激發了控制欲和權力欲。生理上更成熟的男孩比其他男孩的同理心要弱。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的羅莎琳德·懷斯曼(Rosalind Wiseman)是《策劃者和幕僚》(Masterminds and Wingmen)一書作者,這是一本關於青春期男孩的新書。懷斯曼表示,男孩還會從同齡人和一些成年人處感受到「要表現得像男人」的壓力,他們通常理解為要表現出冷漠、強硬、風趣和強壯。她說,他們可能會壓抑想要換位思考的衝動,這樣才能和同齡人一起開玩笑和調侃。她說:「幽默是男孩的社交粘合劑,而同理心是區別他們能開什麼玩笑,不能開什麼玩笑的制動器。」這樣一來,一些孩子就「不再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了」。此外,馬里蘭州哥倫比亞(Columbia)的心理學家、作家和演說家布拉德·薩克斯(Brad Sachs)表示,一些青少年顯出一副冷漠的樣子,其實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努力避免被自己的同理心征服。他說:「看起來孤索離群、鐵石心腸或者不友好的青少年其實可能恰好相反。」父親似乎扮演著特殊的角色。《發展心理學》 2011年一項針對15-18歲男孩的研究顯示,那些能得到父親熱情相助、宣稱與父親傾訴心中煩惱後情緒好轉的青少年,更善於換位思考。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章克申(Princeton Junction)的友·溫(Yu Oen)的兒子格蘭特(Grant)和肖恩(Sean)一個19歲,一個15歲,他通過與兩個兒子討論近期發生的事件(包括討論捲入其中的人會有什麼感覺)來鼓勵他們換位思考。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發生後,他們討論了一位失去雙腿的跑步選手走進一家人人都穿短褲的餐館時會有什麼感覺。溫說:「你能看到他們的反應:"哇,那真的很不好受。』他們感覺到:"要是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會怎樣?』」他說,他自己和妻子雪莉(Shirley)「也有同感」。他還表示:「然後我們花了些時間來談這些問題。」Sue Shellenbarger 華爾街日報
推薦閱讀:

劇組分工:影視拍攝劇組是怎麼分工的
怎麼學好語文,怎麼教好語文
「你睡我的時候怎麼不嫌我胖?」
貔貅和龍龜,怎麼擺放!

TAG:情感 | 認知 | 青少年 | 少年 | 同理心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