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北宋最懂情的詞人——懂愛情,還很會寫愛情
兩宋詞壇,婉約為先,情詞最滿,千古纏綿。即便所謂豪放派的蘇東坡,翻盡他的詞作,依然是婉約詞多於豪放詞的,其一句「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無奈又瀟洒至極,果然不負詞仙之名,寫情也不那麼柔弱凄涼的。以蘇軾的天性洒脫和自視的才情,當世是極少有文人能令他惺惺相惜的,秦觀是個例外。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後改字少游,是「蘇門四學士」中最優秀的詞人,也是北宋婉約詞派的傑出代表。北宋年間,詞人眾多,蘇軾為何對秦觀情有獨鍾?不單獨是師徒關係使然。因為,秦觀的詩詞,風格雖然不與蘇軾相同,但其詞,凄美真純,麗而不膩的特色,是蘇軾這種厭惡虛假浮誇,真性情的人所推崇的。更何況,兩人政見相同,官場一起體驗過不如意後的排擠和打擊。在「元佑黨爭」中二人被貶到當時十分荒遠的南方。你憐我嘆的類似經歷使得兩人的作品必然有很多共鳴。
如秦觀《踏莎行-霧失樓台》最後兩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王國維嫌其「凄厲」,蘇軾卻絕愛這兩句,自書於扇上云:「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南鄉子》「天上鵲橋仙,一渡經年淚未潸。誰解牛郎織女意?」
秦觀,道盡愛情真諦間。謫意訴郴山,寂寞郴江怨水寒。蘇軾哀君詞自憐。相傳,題句踏莎在扇端。我第一次知道秦觀其人,和大多數人一樣,是讀過他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後,被完全折服而瞬時路人變粉的。 這個名句和「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還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評它們為,古典詩詞愛情哲理名句三峰。 千古寫情名句眾多,就哲理性,讓讀者回味而共鳴而言,無出其三句之右者也。 納蘭之句在於,曾有愛又失去後的感嘆;元稹之句在於,擁有多次愛後的感嘆;秦觀之句在於,無所謂失去或擁有,只要真愛的感嘆。 納蘭一次元愛縱比,元稹多次元愛橫比,秦觀縱橫古今,天上人間對比。你要問誰真正道出了愛情的全部真諦,唯秦觀也。所以,我說秦觀是北宋最懂情的詞人。 大家必須明白,寫情的人不一定真懂情,所以寫出來的大多數只能感動自己(自戀唄);但懂情的人寫情一定會真實,淳樸,感動更多人。比如秦觀。北宋三大情詞高手,周邦彥,柳永,秦觀,各有千秋,若論寫純粹的愛情,還是秦觀寫的最自然,最貼合文人的情懷。 同樣寫情,周邦彥工整細膩,但感情單調;柳永真摯熱烈,但有時難免艷俗;秦觀寫情,清新凄美,很少有敷衍無趣之作。三人當中,秦觀是詞作流傳數量最少的,只有90多首,但幾乎首首感人,首首精品。 同樣走訪在煙花陌巷,周邦彥世故穩重,柳永放蕩不羈,秦觀敏銳善感。三人都是才子風流。但周風流的有點高高在上,你獻唱獻身我買春我贈詞;柳永風流的憐愛傾談,惺惺相惜;而秦觀的每一段風流似乎都至純至美,柔腸寸斷。 三人的情詞都讀完,不從藝術性來比較,周的如果有10篇能感動我,柳永能有20篇,秦觀能有30篇。可是,秦觀所有留下來的詞,也就90多篇而已。下面貼10個我最喜歡的秦觀寫的關於愛情的句子,讓大家更細緻的品位這位古代多情而敏感的才子筆下的世界:1.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2.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3.《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整首都是名句)4.惆悵惜花人不見,歌一闋,淚千行。5.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6.自在飛花輕似夢,午夜夢回,花開花落,自在輕曼;女人如花花似海,紅塵語夢,夢回夢轉,如幻似真。7.錦帳重重卷暮霞。屏風曲曲斗紅牙。恨人何事苦離家。8.奴如飛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隨。9.若說相思,佛也眉兒聚。莫怪為伊,底死縈腸惹肚。為沒教、人恨處。10.《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這詞同《鵲橋仙》一樣,整首品位,更覺驚艷) 我一直以為,當代人學寫婉約詞,最該學的有四個人,李煜,李清照,秦觀,宴小山。不是,說其他婉約派的詞人寫的不好,還是,這四個人筆下的感情更真切些。此外,這四個人長調作品很少,因為真性情的詞人,一般不太喜歡繁瑣鋪陳,就如我們當代的口號「愛,就趕緊大膽說啊,墨跡個毛啊!」。 當代人生活節奏如此之快,感情也不似古人那般多封建理教壓抑。如果,有人寫詞,用長調比古人用的還勤的,我敢說,這個作者壓根沒在寫真正的愛情。 假如有人讚揚你,你寫的像周邦彥,說明你詞律挺嚴謹,個人愛寫長調。 假如,有人說你寫的像柳永,說明你懂得憐香惜玉,寫詞感情熱烈真摯。 如果有人說你寫的像秦觀,或許,你真的很懂愛情,還很會寫愛情。
推薦閱讀:
※《古玉圖譜》(北宋·呂大臨)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長卷》故宮博物院藏
※《雙喜圖》:北宋花鳥畫新風的體現
※北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的養生觀(4)
※如果「蒙元滅宋」是中國亡國,那麼「西晉滅亡」「靖康之變」是否也是中國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