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膠片及放映方面的電影知識普及

電影院天天放電影,大家天天討論電影。我們看的電影究竟是什麼東西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一個無法直接回答的問題。它涉及了眾多領域眾多層面,不同人給電影下的定義會完全不同。關於電影研究的書籍又豈止汗牛充棟。隨便上一個電影論壇,滿地都是能長篇累牘滔滔不絕的骨灰級電影發燒友。關於電影的定義,在那裡也許更能找到準確答案。本文不打算回答什麼是電影,而是從技術的角度,說一些電影背後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於拍攝DV作品的朋友(無論前期拍攝還是後期製作),從技術層面去理解相關概念、某些設備參數、以及一些影像格式都是有幫助的。如果你僅是影友碟友,了解這些小知識,平時跟道友們扯淡的時候也會顯得比較牛逼哈。廢話少說,馬上開始。

我們看到的電影電影膠片電影在開始放映之前,大家看到的肯定是一塊白色的銀幕(如果沒看見那是有幕布擋著)。電影開映後,一束強光打在銀幕上,畫面出現在銀幕上,於是電影就開始了。這個看似很神奇的過程,其實很簡單。強光是電影放映機的大燈泡發出來的,那燈泡通常有1萬瓦,非常亮哈。然後強光把電影膠片上的圖像打到銀幕上,就這麼簡單。如果沒有膠片,銀幕上就是一片白色。看過幻燈片吧,跟那個是一回事。跟幻燈不同的是,電影必須是連續畫面,才能產生出運動的圖像。下圖中就是幾種常見的電影膠片,從左到右分別是:70mm IMAX膠片、70mm膠片、35mm膠片、16mm膠片。(前些年還有8mm膠片,不過已經絕跡了。)這些膠片是按照寬度來命名。除了IMAX,其他膠片都是豎著放映的。

目前我們在電影院里看的電影,幾乎全部是用35mm膠片放映的。本文討論的電影也主要針對35mm電影。除了35mm的「普通電影」外,現在市面上能見到的還有IMAX電影。這種電影是用70mm膠片橫著放映的。從上頁圖中可以看出,IMAX的畫幅比35mm電影的畫幅大好幾倍(與6X6的120畫幅差不多)。而IMAX的影院也是超大,標準IMAX的銀幕是22mX16m,什麼概念?就是銀幕有4層樓高。IMAX可以說是目前電影市場中,最極致的視覺和聽覺享受。好萊塢每年大約有10部左右的電影會發行IMAX版本,去年的比如《變形金剛》《我是傳奇》《哈利波特》都發行了IMAX拷貝。由於IMAX的發行量不大,因此IMAX影院也就比較少。國內目前還不到10個IMAX影院。上頁圖中另外一種70mm膠片跟35mm膠片一樣是豎著放映的。這種70mm電影是在60年代發展起來的電影類型,但現在已經完全推齣電影市場。除了一些特殊用途,現在幾乎沒有人玩這種膠片了。16mm膠片一直還活躍在電影製作領域。特別是許多電視廣告和電視節目的前期會用16mm拍攝,但在電影院已經很少用16mm拷貝放映。上頁圖中的那些膠片準確地說都叫「電影放映拷貝」。就是說,這些膠片是專門給放映機放映用的。最常見的35mm電影,每秒走24幀畫面(1幀就是1張),每幀畫面被投影2次或者3次。於是,在銀幕上每秒就有48幀或者72幀畫面。這樣做是為了讓畫面不產生「閃爍」的感覺,看起來更流暢。

35mm膠片地球人都見過,我們用的135膠捲就是35mm膠片。只是電影用的35mm膠片上的感光材料跟135膠捲不同而已。電影前期拍攝用的35mm膠片跟「放映拷貝」也是一樣的,區別也在感光材料上。下圖是一個35mm電影放映拷貝的幀畫面,每幀的大小是20.9mmX17.5mm,基本上算方形,佔大約4個齒孔的位置。旁邊藍色的是聲軌的位置。這個尺寸是行業標準,全世界通用,很早以前就確定了,並一直沒有改變過。不改變的原因很簡單,電影院不但要放新電影也要能放老電影。如果電影膠片跟家用電器似的,今天錄像帶明天DVD後天又改藍光,電影院老闆非瘋了不可。

電影畫面既然35mm電影膠片的幀畫幅都一樣,那是不是所有用35mm膠片放的電影都一樣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個圖。

這是2007年的兩部電影,想必大家都看過了。對比一下它們的電影膠片和放映畫面,看出什麼貓膩沒有?上面那個的膠片畫面跟放映畫面是一樣的;而下面這個,膠片上的畫面比放映畫面窄小,好像被「壓扁」了。這就是當今兩種主要的寬銀幕電影,上面那種就是傳說中的「遮幅寬銀幕」(Flat Widescreen),也有人稱為「標準寬銀幕」;下面那種就是傳說中的「變形寬銀幕」(Anamorphic Widescreen,或Scope Widescreen)。觀察一下這兩種膠片,「遮幅寬銀幕」的膠片畫面跟放映畫面一致,但幀畫幅中有很多地方沒能用上。「變形寬銀幕」倒是把幀幅用得挺足,可就是畫面是壓扁的。這就是它們的基本特點,至於說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們後面有故事要講。

除了這兩種電影,還有沒有別的電影呢?有,老電影。看過《南征北戰》《英雄兒女》沒有?那些老電影都不是寬銀幕,畫面都是方的。看下頁的圖,就是我們所看到的3種電影,左邊是電影畫面在膠片上的樣子,右邊是在銀幕上的樣子,仔細對比一下它們的特點。

這3種電影在銀幕上的高度是一樣的,但寬度卻不同。為了定義這種差異,一個重要概念被引入,那就是「寬高比」(Aspect Ratio,也稱橫縱比)。所謂寬高比,就是寬度與高度的比值。假設高度是1,寬度是X,那麼寬高比就等於:X:1,很簡單哈。這樣,這3種畫面就分別是:1.37:1,1.85:1,2.35:1。我們可以簡稱它們為:1.37畫面或者1.85電影,2.35電影。總之這些數字就代表這些電影在銀幕上的畫面。記住,定義電影畫面寬高比是以它最終在銀幕上的樣子來定義,而不是以它在電影膠片上的樣子。如果結合它們在膠片上的樣子,我們就可是說:1.37=方形銀幕=老電影 1.85=遮幅寬銀幕(標準寬銀幕) 2.35=變形寬銀幕各行業都有黑話(數字或者綽號),電影也不例外,比如說1.85、2.35,你就知道是指不同的拷貝了。假如你之前還認為自己是菜鳥級影迷的話,現在知道了這3組數字,恭喜你,你已經是資深影迷了。1.37的電影已經退出江湖多年,不再有人拍這種方形的畫面。我們今天在電影院里看到的電影要麼是2.35,要麼就是1.85。而其中大約70%是2.35的電影。發行1.85還是2.35的拷貝,沒有必然的規律,電影院也都能放。如果硬要說的話,可能一些比較文藝或者自認為文藝的電影喜歡發行1.85,比如去年的《色戒》、《理髮師陶德(Sweeney Todd)》、《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都只發行了1.85的拷貝。而好萊塢大部分電影都不認為自己是文藝片吧,所以都發行2.35。有時候你可能會看到寬高比1.78,2.40,2.39……之類的數字。其實,1.85=1.78;2.35=2.39=2.40,這個「=」是因為它們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各家表述不同,而視覺效果是一樣一樣一樣的。我們如今看到的電影畫面就只有兩個:1.85、2.35。世界沒那麼複雜。

電影的聲音我們已經知道了電影的畫面,下面我們來看看電影的聲音。電影膠片通過在放映機里走動,把一幅幅畫面映在銀幕上。膠片走動的同時,它旁邊的聲軌也在走,於是聲軌就像一條正在走動的磁帶,而放映機讀取聲軌的方式跟錄音機讀磁帶也非常相似。看下圖,這是膠片上聲軌部分的細節。當今的電影拷貝上不但有模擬聲軌,而且也有數字聲軌。電影放映很早就進入數字音響時代了,數字音響先在電影領域應用,之後才推廣到家庭影院系統。注意看膠片上的聲軌信息,都是光學數據碼,就是說,是印出來的,可以看得見的。我們從外往內看。最外面那條藍色的線是SDDS聲軌,上面布滿麻點一樣的數據碼。SDDS全名叫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就是「索尼動態數字音響」,由索尼開發的電影音響系統。它由8個聲道組成,分別是中置、中間偏右、中間偏左、左、右、左環繞、右環繞、重低音。比普通的6聲道多2個偏左偏右聲道,這對於銀幕很大的影院是非常受用的。往裡一個,在齒孔間的膠片部分,也是麻點一樣的數據碼。這是杜比數字音響聲軌(Dolby Digital),杜比數字有另外一個名字叫AC-3,聽說過吧。杜比數字有6聲道,也就是常說的5.1聲道(因為重低音聲道的頻響範圍為10-2KHz,只佔音頻範圍20KHz的10%,遂被認為只算10%個聲道,也就是0.1個。這種提法比較可笑,有炒作概念的嫌疑)。6聲道分別是左、右、左環繞、右環繞、重低音。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再往裡的波形狀的就是模擬聲道,2條就是左右聲道的立體聲。電影剛有聲音的時候,只有1條聲軌,單聲道,後來有了立體聲又加了1條聲軌。再後來,數字音響出現了,又不能取消模擬聲軌(不是每家電影院都能放數字音響嘛),只好利用邊角料的位置印數據碼。

再往裡看,是1條很細的虛線,有點像莫爾斯電報碼,這條是DTS的時間碼。DTS是90年代末才應用到電影中的新技術,那會電影膠片早沒地兒了,不可能再往膠片上印數據。於是,只能利用剩下的一丁點小縫印一條「時間碼」,然後隨電影拷貝附帶一張數據光碟。放映電影的時候,放映機讀時間碼,DTS機就播放光碟,時間碼就是讓畫面和聲音同步的。DTS也是6聲道,跟杜比數字一樣。電影膠片上雖然印了4種音響,但放映的時候,電影院只會使用其中一種,不同的電影院使用的音響系統有可能不一樣。能放映杜比聲軌的電影院最多,其次是SDDS和DTS,當然,有些影院還是繼續放模擬聲軌。當今的電影放映拷貝上面也就是這麼點東西。下次你去看電影的時候,看看畫面是2.35還是1.85的,你就能想像得出它們在膠片上的樣子。然後再看看四周牆壁上的音箱,如果有環繞箱,那這個電影院是可以播放數字音響的(至於是哪種,光看音箱還不行),如果沒有環繞箱,那這影院只能播放模擬聲軌。另外,中置、偏左、偏右、重低音這些音箱都是放在銀幕的後面,你可以趁工作人員不注意跑到後面去看看。有同學說,現在不都號稱「數碼影院」,放映「數字電影」嗎?是不是膠片馬上要被淘汰了?膠片什麼時候被淘汰,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我只能說,當今的電影后期剪輯和製作已經沒有膠片的事了,全部實現了數字化,就是全部在電腦上作業,跟你玩DV剪輯差不多一回事。但是,截止2008年,全世界範圍內,95%以上的電影院仍使用電影膠片放映電影,98%的院線影片仍使用膠片進行拍攝。雖然現在滿街都是數碼這個數碼那個,而且「數字電影」倍受媒體追捧,但膠片仍是電影拍攝和發行的主要載體。我個人認為,電影市場與消費者主導的照相機攝像機市場不同。電影業界里數碼取代膠片,並不簡單地由「方便與否」或者「耗材成本」決定,它更多的涉及電影產業鏈里製片商、設備廠商、後期廠商、發行商、電影院等多方生意人的利益,形勢發展並不由觀眾說了算。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到了2006年柯達仍投巨資在北京建設全新的電影膠片洗印廠;而Panavision(潘那維申)在2007年推出新款數字攝影機的同時,仍繼續推出新款膠片攝影機。當然,數碼會在電影業不斷擴大勢力範圍,只是不可能像相機市場那樣爆發摧枯拉朽的革命風暴。我們在後面還會說說數字影院的事。

寬銀幕的故事我們前面已經了解了當今電影膠片的情況,知道了兩種主要的寬銀幕。下面我們來講講寬銀幕的故事,翻一下它們家的舊賬。開頭可以這樣:「話說電影剛剛發明的時候……」學院標準1884年,喬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柯達公司創始人)發明了照相膠片。在膠片發明之前,照相一直使用玻璃為成像材質。膠片以其輕便、不碎、可彎曲等特性,將照相業帶入一個新的世紀。1892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大發明家,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和他的下屬威廉.迪克森(William Dickson)發明了Kintoscope電影機(俗稱西洋鏡),他們利用柯達的照相膠片實現了連續畫面的播放,並同時推出了35mm膠片,就是右圖中這個樣子。緊接著在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兄弟(Lumiere)改進愛迪生的電影機,第一次把電影畫面投放在銀幕上供眾人觀看,電影正式誕生。儘管電影史上關於電影是誰發明有些爭議。但35mm膠片,從1892年誕生至今的100多年來,它的樣子就幾乎沒有變過。當年愛迪生推出的35mm電影膠片的幀畫幅是24.9mmX18.6mm,寬高比為1.33:1,基本上是個方形。如果用黑話說,就是1.33畫面。1926年,有聲電影誕生,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FOX)利用部分膠片位置印上了光學聲軌,從而使幀畫面尺寸變成 22mmX16mm,寬高比為1.37:1。福克斯的這個畫面尺寸獲得了各大製片公司的認可,於是大家紛紛使用這個標準。1932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發小金人的那個單位)把這個尺寸命名為「學院標準」(Academy)。學院標準確立的二十年代也是好萊塢製片模式逐步完善的時期。隨著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的流行,無形中將「學院標準」這種美國國內的電影標準變成了一個國際標準。下圖是「學院標準」的製作流程,影片在拍攝的時候就已經給聲軌留好了位置,然後在後期加上聲軌,最後製成影院拷貝,在電影院里放映。整個過程中,幀畫面的寬高比保持在1.37。

寬銀幕的出現三四十年代是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代,電影生產蓬勃發展,但這一時期,除了出現彩色膠片外,電影技術並沒有什麼進步。原因很簡單,電影業已經是一台穩定工作的印鈔機,當這印鈔機還能不停印錢的時候,是不會有人想要去改進它的。然而,到了五十年代初,強勁對手電筒視粉墨登場,好萊塢電影那套路數變得不時髦不新鮮了,電影觀眾成批次撤離影院回家看電視。好萊塢的利潤急劇下滑,各大電影公司好景不再甚至債台高築,於是有的開始變賣家產(如華納家族出售華納影業),有的開始搞副業(如迪斯尼公園),有的乾脆就收攤了(如出品過《公民凱恩》的RKO雷電華影業倒閉)。但如何把觀眾搶回來,仍始終是各電影公司的頭等大事。比較好的辦法當然是搞些觀眾在家裡看不到的東西(這種思維一直延續到現在)。這一時期,電影業開始了諸多革新,如超大場面、彩色電影、立體電影、立體聲、寬銀幕電影等花招紛紛出籠。其中堪稱革命性的進步就是彩色電影和寬銀幕。其中,寬銀幕根本性地改變了人類的視覺感受,直至今日,「寬屏」概念仍然不時在我們的試聽生活中掀起波瀾。1953年,福克斯首先推出一種叫「CinemaScope」的寬銀幕系統。這種寬銀幕電影在拍攝的時候,用一種變形鏡頭(Anamorphic Lens),把拍攝畫面的寬度「擠壓」一半在膠片上成像。如下圖所示,電影在拍攝的時候,被攝場景經過變形鏡頭在膠片上的形成「被擠壓」的畫面。在後期處理中,「擠壓畫面」不發生變化,然後加上聲軌,做成放映拷貝。在影院放映的時候,再用一台帶「反變形鏡頭」的放映機,把壓縮的畫面「拉伸」成一個正常的畫面。這就是「變形寬銀幕」的原理。這個原理一直用的現在。「變形鏡頭」技術最初是一戰時法國人發明的,用在坦克潛望鏡上,就是為了獲得更寬的視野。後來福克斯把專利買了,開發出這種「變形寬銀幕」。嚴格來說,這樣的變形方式,對畫面的質量是有損失的。用今天數碼的觀點來看的話,最終畫面的寬度上的像素密度比高度上的像素要少一半。當然,這只是理論,在實際情況中,因為膠片的染料顆粒非常細,這樣被「壓扁」的畫面,對最終在影院里的放映效果並不構成影響。

變形鏡頭因為要把景物壓縮,所以它的光學設計跟傳統的球面鏡頭(Spherical Lens)不一樣。我們平常玩的照相機和攝像機都是球面鏡頭(一些鏡頭有非球面鏡片,兩回事啊)。上圖是一個變形鏡頭,注意看它的光圈,不是圓形而是橢圓的。變形鏡頭的光學和機械都比球面鏡頭要複雜。1953年,福克斯出品了《The Robe(聖袍千秋)》和我們熟悉的夢露電影《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愛嫁金龜婿)》兩部變形寬銀幕電影。一經推出,市場反應那是相當的好。其他製片公司看著那叫眼熱啊,福克斯也不閑著,開始向同行們兜售專利使用許可。期間,哥倫比亞、環球、米高梅、迪斯尼都曾掏錢買過許可。其中,迪斯尼還拍了非常經典的《海底兩萬里(1954版)》。可是,也有人不買福克斯的賬,派拉蒙就是一位。不服氣歸不服氣,有本事你也搞寬銀幕啊。派拉蒙的確沒有寬銀幕技術,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於是派拉蒙硬是憋出一個「遮幅寬銀幕」(Flat Widescreen)。就是下圖中這種,把1.37的畫面上下各擋掉一塊,畫面就「寬」了。哇靠,這不是大家玩DV剪輯的把戲嗎?的確是。現在看這種方法挺拙劣的,沒什麼技術含量。但當時就不同了,起碼不用花錢啊。(估計派拉蒙也沒好意思申請專利)其他製片商一看,哎喲,太有才了,於是紛紛效仿。甚至連福克斯也忍不住跟著一起玩這種把戲。但各家對於遮去多少畫面的做法並不統一。派拉蒙遮成1.66,米高梅遮成1.75,環球和哥倫比亞遮成1.85。最後大家和記,把遮幅畫面寬高比統一為1.85:1,當時還起了個名稱叫「全景寬銀幕」(Panoramic)來炒作市場。從此,寬高比1.85的寬銀幕成為電影畫面的標準之一。

福克斯的CinemaScope寬銀幕系統雖然是革命性進步,但它的鏡頭成像系統並不完善,尤其在拍攝特寫的時候會出現圖像扭曲的情況(哈,真的變形了)。而電影系統最核心的品質就是它的成像質量。福克斯CinemaScope系統的鏡頭由Bausch & Lomb公司製造(Bausch & Lomb就是博士倫,他們曾經也是鏡頭廠牌,只是現在給人做鏡頭了),但在CinemaScope推出的早期,博士倫並沒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那些早期的CinemaScope電影會刻意避免近距離的人物特寫。因為這個缺陷的存在,給了一個生產放映機鏡頭的小廠牌一次大展宏圖的契機。這個廠牌就是Panavision(潘那維申,簡稱Pana)。Panavision成立於1953年。它的創始人羅伯特.高茲查克(Robert Gottschalk)是相機店老闆,其朋友圈裡不乏光學專家和電影業內人士。當福克斯推出CinemaScope寬銀幕的時候,許多影院面臨添置新電影放映機的問題,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老羅看到這一商機,於是糾集了威廉.曼恩(William Mann)等一眾光學專家,開發了一款可以兼顧1.37畫面和2.35畫面的放映機鏡頭,也就是Pana的第一個產品:Super Panatar。從此Pana開始吃變形寬銀幕的飯。隨著Panavision在光學設計和製造能力上的增強,終於在1958年,Pana針對Cinemascope的缺陷,推出了Auto Panastar變形寬銀幕攝影機。該款攝影機解決了變形寬銀幕一直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並很快在業內獲得認可。這一革新當年還拿了個小金人獎。相比Panavision在變形寬銀幕技術上的不斷躍進,福克斯的Cinemascope已經變得陳舊落伍無人問津,其他製片商陸續轉投Pana的懷抱。1967年,福克斯拍了最後一部Cinemascope電影《In Like Flint(碟報飛龍續集)》。盛極一時的Cinemascope寬銀幕從此隱退江湖。在Cinemascope稱霸江湖的那段日子裡,除了Panavision在開發變形寬銀幕技術外,各大製片公司也在研發自己的寬銀幕技術。一些新面孔曾一度在電影市場嶄露頭角,諸如華納的WarnarScope,米高梅的Cinerama,派拉蒙的Magnascope,RKO的SuperScope,香港邵氏的Shawscope……等等。它們有的是基於35mm膠片,有的基於70mm膠片,但因為技術和市場等原因,這些新軍都在短暫的試驗期結束後銷聲匿跡。今天,變形寬銀幕的標準已經統一,名稱也統一為Anamorphic Scope,簡稱Scope。Panavision作為變形寬銀幕標準的領導者,已不再涉足放映機市場,而是專註於攝影機及鏡頭的開發製造。如今,Pana壟斷著變形寬銀幕前期拍攝的市場,如果你前期要拍攝2.35的變形畫面,除了Pana的攝影機沒有太多的選擇。好萊塢的發行商和院線都偏好2.35寬銀幕,因此好萊塢每年有一半以上的電影在前期直接拍攝2.35的變形畫面。90年代之後,一些影片在前期不用變形攝影機拍攝,卻照樣可以發行2.35的拷貝。這得益於一種新的畫幅格式:超35mm(Super 35mm)。

超35mmSuper35mm(S35mm、超35),也許你偶爾會在網上或雜誌上看到。這名詞看著就很牛逼很高科技的樣子,會不會跟Superman有什麼關係?放心,除了超女(Superwoman)沒人敢跟Superman發生關係 *_* 。Super這個詞看著很威猛,其實就是「寬一丁點」的意思。何解?請看下圖。當初制定膠片畫幅尺寸的時候,膠片上都給聲軌留了位置。但後來用著用著,覺著留出來的位置在前期也用不上(錄音大都錄在獨立的錄音機上),干放著挺可惜,特別是16mm,畫幅那麼小,如果能再「寬一丁點」,畫幅面積就會增加不少。於是,16mm率先把聲軌的位置霸佔了,變成了「超16mm」(Super16mm)。雖然高度不變,寬度只多了2mm,但畫幅面積一下多了20%。的確有「差一點就差很遠」的感覺。「超什麼什麼」,不是指一種新產品,而是一種新的畫面尺寸。當然,畫面尺寸變了,一些相應的設備也會發現變化,但使用的膠片本身並沒有區別。標準35mm畫幅由於本身面積就挺大,加之有變形寬銀幕技術,一直沒想著要搶佔聲軌的位置。進入90年代,數碼技術在電影后期中逐漸運用,底片掃描(Telecine)成為後期製作的必須環節。更大的底片面積,就意味著在同樣的掃描精度下,能獲得更精細的畫面(跟玩底掃的理論一樣哈)。於是,「寬一丁點」的需求自然產生。那個誰說:「要有超35!」,咣當,就有了超35。超35mm比標準35mm寬了2.9mm,高度增加2.6mm(幀之間的間隔變小),畫幅面積足足多了32%,可謂效果顯著。最有意思的是,愛迪生老師發明的電影膠片原來就沒有音軌的位置,比較一下,赫然發現,一百年前的電影膠片畫面基本上就是超35mm。嗨,折騰了半天又繞回去了。

隨著膠片顆粒更細、掃描精度更高,超35成為一種十分方便的格式。它的方便在於後期可以「再構圖」(Re-Frame)。看上頁那圖,超35拍出來是一個1.33的畫面,後期剪輯時,我可以裁成1.85的畫面,也可以裁成2.35的畫面,還可以裁成4:3或16:9的電視畫面。這樣,一下子變出幾個不同版本的電影。這樣,就能同時兼顧電影市場、有線電視、DVD市場。特別是DVD,可以發行「全屏版」、「劇場版」、「寬銀幕版」,一部電影來回搗騰著賣,超35可謂「渾身是寶」啊。現在知道為什麼數字攝影機的成像器件都是超35了吧。數字攝影機我們後面會細說。(聰哥按:沒找到後文,如果找到的話就爽歪歪了。)超35出現後,電影的前期拍攝就基本上不是超35就是變形35了。之前的標準35mm逐步被超35mm取代。電影膠片這點事講得差不多了。一句話,拍攝有「變形35」和「超35」,發行有1.85和2.35。怎麼樣,超簡單吧!

推薦閱讀:

知識管理不等於管理知識
石榴石知識大全
李銳對毛澤知識分子觀的污衊
【知識】大閱兵前 先去紅場看一看
找老公老婆必知的面相知識

TAG:電影 | 知識 | 膠片 | 知識普及 | 電影膠片 | 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