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英語委婉語
06-15
略論英語委婉語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08-05-22 15:56:00 ]作者:陳芳編輯:studa0714-一、引言語言是客觀社會現象的主觀反應。現代社會,隨著與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語言(特別是英語)作為一種交流手段,其在對外學術交流、政治軍事活動以及旅遊服務等領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顯著。其中,委婉語作為一種常見的語言現象、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越發引起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關注。眾所周知,委婉語是以一種含蓄、得體、高雅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隱晦模糊說法去替代另一種令人不悅或不夠尊敬、禮貌的表達方式。此種措詞手段由來已久,在中國封建時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階級分明,對朝中天子或家中尊長,國人都心存敬畏,不欲直呼其名,而改用別的話來表述,這叫做「名諱」。如漢武帝名「恆」,大家就避諱改「恆山」為「常山」 ;蘇軾的祖父名「序」 ,蘇軾凡作「序」必改成「敘」或「引」 ,這些均是典型委婉語的例子。可以說,言語時如遇到「不好說」「不宜說」「不能說」等一些較為粗俗、無禮或禁忌話題時,言語者往往都會化「不利」為「有利」 ,挑選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好聽話來委婉表達自身意思,以博取對方的好感,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談話氛圍,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原來難以建立的人際交往變得順利起來。我們在閱讀和交際中,發現委婉語俯拾即是,掌握好委婉語這一重要修辭手段不僅可以提高修辭素養,開闊文化視野,還能增強閱讀理解及交際能力。另外,通過對委婉語的觀察研究,可以對異彩紛呈的社會現象及社會心理窺豹一斑。本文將從多角度對委婉語、進行剖析。二、英語委婉語產生的社會基礎英語中的委婉語的歷史十分悠久,許多委婉語源自《聖經》。且喬叟在其《坎特伯雷故事集》,莎士比亞在其劇本和詩歌中都大量使用了委婉語。在古希臘祭祀時,人們一般都講吉利話,即用委婉語。在英國,委婉語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11世紀,當時已有「雅詞」(Genteel Vocabulary)和「穢詞」(Obscene Vocabulary)之分,其中「雅詞」就是委婉語的前身。這些均可說明委婉地表達意思早在文學出現前就逐步形成,它是一種與人類社會文明史不斷同步發展的極其普遍的社會現象。(一)、委婉語是社會心理在語言中的反映,其產生始終與時代緊密兩關。⑴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情況下,人類受自身認識的限制,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誤以為冥冥之中有一種神秘力量在支配著萬事萬物。因此,就用迷信或宗教來解釋一切,從而產生了敬畏鬼怪神靈的語言,於是委婉語取代禁忌語,但意思不變。如:令人最忌諱的「死」(death)常用「pass away」「fall asleep」等來表達。但在經濟低糜的戰爭年月下,語言普遍粗野化,委婉語出現頻率較少;若在太平盛世,人們自然追求語言文明,委婉語出現頻率相對增多。近代社會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經濟狀況變化大,進展快,人類也不斷變動、進步,出現大量的社會、心理、語言的忌諱(taboo),這成為產生委婉語的前提。英語委婉語在18世紀英帝國的興盛時期出現高峰,雖委婉語古已有之,但每個時期的具體情況及條件各不相同。(二)、委婉語的產生和發展主要來自社會中產階級。社會中的階級可分為「上、中、下」三級。一般,上層社會的人們由於各方面地位已鞏固,實力雄厚,因而不必在語言上有任何斟酌與顧忌;而貧苦的下層人民恰恰相反,無論在政治、經濟方面,還是文化、教育方面都處於社會的底層,無條件也不願意咬文嚼字。惟獨中產階級為了改善自身的狀況,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於是在語言上處處小心翼翼,力求做到得體、不刺激別人。隨著中產階級人數急增,比例變大,委婉語的發展速度也相應的變快。這便是過去近百年間委婉語出現與發展的社會原因。(三)、委婉語的產生和發展與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密切相關。相信大家都注意到,許多人常在發表言論的開頭使用這句呼語:Ladies and gentlemen。可想而知,婦女在19世紀中期很受尊重。但在許多國家,人們意識到有些話在婦女面前不宜講,且需要格外留神。因為女性佔總人口數的一半,久而久之委婉語成了許多場合必不可少的語言成分,使用十分頻繁。這便成了委婉語產生的社會基礎。三、英語委婉語的語用功能俗語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三月寒。」人類交流永遠離不開使用語言,而溫和婉轉的語言是交際中的一種潤滑劑,它不僅可以克服人的心理障礙,而且可以減緩或消除人際交往中因直截了當而引起的種種不快。世界因為有了委婉語,人類才不會充滿摩擦和怨恨。接下來分析幾點委婉語的語用功能,讓我們更好地從它身上了解一個社會的崇尚心理,捕獲人類思維。(一)、四「避」功能禁忌語包括髒話(obscene),粗俗的話(vulgar),不吉利的話(ominous words)和觸犯神靈的話(profane)。多數情況下,諸如「生老病死」、「神明鬼怪」、「人體器官」、「貧困失業」等自然規律、迷信說法及價值觀、道德觀之類的,均為人們害怕看到並儘力用委婉語迴避的。「忌諱」是對不「快」之事物的迴避,那「禮貌」則是對不「雅」之事物的迴避了。由此可綜合概括為四個「避」 :一是避俗求雅。太直率的語言顯得粗俗不文明,像死亡(death)、疾病(disease)等事物,若直接表達就是禁忌語,反之用委婉語間接表達就顯得雅正雋永許多。如:用「to be with God」代替「death」 ;用「the Big C」或「social disease」代替廣為流行且令人膽戰心驚的「AIDS」(艾滋病);用「sweet cheesecake」(甜乳酪,既可愛的耶穌)等溢美之詞來稱呼上帝;將肝臟稱為「cheerful giver」(樂施主);將腸子稱為「spaghetti factory」(麵條工廠);連大小便排泄都被委婉稱做「go to the bathroom」(去洗手間),真是形象生動,簡潔易懂,層出不窮,目不暇接。二是避諷求婉。為了避免聽者受刺激,教師在校知道學生時常用「not particulary good」(不太好)替代「awful」(糟糕)一詞來促進師生間的關係,鼓勵較差學生繼續努力。另外,不能說學生stupid(笨)、slow(遲鈍)、或者lazy(懶),而要說under-achiever(未能發揮潛力的學生),這樣聽起來就不那麼刺耳,不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了。現在人口中得肥胖症的有很多,直截了當地說人「胖」是極其不禮貌的,但換作用plump(豐滿的)、chubby(圓臉的)稱呼,人們卻不在乎。同理,對於那些相貌平平的人,用not pretty或plain(不太漂亮)而不用ugly(醜陋的);身體過於纖瘦的用slim或slender(苗條)而不用a skinny woman(瘦骨如柴的女人)。這點在消除相互之間的誤解與摩擦方面的積極效果以及消除人們由於身體缺陷而自卑心理上十分理想。三是避陳求新。一些商業機構為了招攬生意,常改變招牌或稱謂,力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像pawnshop(當鋪)門口掛的招牌是loan office(借貸處);舊傢具店門口掛的招牌是antiques(古董)。甚至一些航空公司在機艙等級稱謂上玩花樣:一等艙(First Class)改稱為豪華艙(Deluxe Class);二等艙(Second Class)改稱為一等艙;三等艙改稱為商務艙(Business Class)或經濟艙(Economic Class),既做到了令人耳目一新,又能滿足顧客的虛榮心。委婉語就像個蛇蠍美人,當憑外表如何艷麗、誘人是很難一下子看清其內在的本質。它自身特有的欺騙功能掩蓋了事實真相。例如:西方政府出於政治目的,常在傳媒中將「工人罷工」(labor strike)說成「industrial action」;把「經濟危機」(ecnomic crisis)說成「recession」或「depression」;把「徵稅」(tax increase)說成「擴充財源」(revenue enhancement)。美國人在越南戰爭中為了掩蓋其罪行,把空中的狂轟濫炸說成是logistical strikes(後勤行動),而對越南平民的殺戮則稱為wasting the enemy(消耗敵人)。2003年,在對伊拉克的戰爭中,美國把這既不合理又不人道的侵略「occupation」堂而皇之地冠以「liberation」(解放)的高尚形象。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委婉語順應了政界的政治要求,而戰爭的恐怖和殘酷在委婉語的遮掩下蕩然無存。(二)、諷刺功能 委婉語不僅具有欺騙性、掩飾性,而且兼具諷刺性。它雖婉轉、溫和,但婉轉中見坦直,溫和中見剛毅。就拿college(學院)這個詞來說,許多人都知道其字面意思,但囚犯們用它來稱呼「監獄」卻極少人知曉。囚犯們為了自我美化,自我洗刷,把因犯罪而被迫關進監獄強行學習改造視為在大學為增加知識而學習,體現了他們的強烈虛榮心,此詞因此也頗具諷刺意義。再說說來源於《聖經》故事的「balm of Gilead」(基列的安魂葯)。故事中的基列有一種安魂葯,可使罪孽深重的靈魂得到慰藉。英語中用「balm of Gilead」指代酒也充滿了諷刺意味,揭示了酒的本質也只不過是麻醉人體神經的一種藥品。另外還有個例子,英語中也常用「live on nothing」作為委婉語去描述那些吝嗇的守財奴,英國作家W.Thackeray在《名利場》第三十六章的標題中就用到此短語,藉以對小說主人公荒唐的生活,追逐名利的虛偽及拜金主義的自私進行了辛辣的諷刺。(三)、自我保護功能上述中提到使用委婉語是為了以禮相待,即禮貌功能。這裡提出自我保護功能是為了與禮貌功能及合作原則相互制約,相互補充,在語言交際中共同發揮作用。當兩功能發生衝突時,禮貌原則要服從自我保護原則。事實上,使用委婉語是為了進行自我保護,維護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使用中有助於樹立正面形象,維護甚至提高發話人在受話人心目中的地位,且可有效抑制對方出言不遜。但是,這裡的自我保護不應等同於以自我為中心,應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在社會規範的制約下維護自身合理權益,首先要在不侵害對方利益的前提下,在顧及雙方根本利益的基礎上,儘可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益和優勢。只要清楚地明白委婉語應用的根本出發點是與人為善,就能營造出良好的交際氛圍和取得滿意的交際效果。(四)、幽默效應功能詼諧的委婉語能幫助人們面對現實,事發當時能夠輕鬆應付。如:用「push up daisies」取代「be buried」可以減輕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把「to be sent into prison」(坐牢)說成「live at government』s expense」,顯然增加了調侃色彩。還比如,在本世紀以來,英國人在吃飽以後謝絕主人的殷勤勸食時常這麼說:「I』m willing,but Mary isn』t」。(我倒樂意,但肚子不行了。)這裡把「胃」人格化為「Mary」,不僅運用辭格(托物擬人)的手法,而且別緻幽默,少了一點尷尬和見外,多了些許熟識和感情。另外,委婉語還借用外語來營造幽默的氣氛。如:借用法語中「fainéant」或「faineance」替代「懶」(idler),讓人聯想到法國歷史上墨洛溫王朝最後幾個不問朝政的國王---「懶王」(rois fainéants)。此種手法別出心裁,令人讚歎。在當今這到處充滿競爭的社會裡,人們神經異常緊張,相互間十之八九是利益關係,相信大家若能在恰當的時機運用此項功能,將能大大改善這種冷漠現象。(五)、交際功能作為一種間接言語行為,委婉語普遍存在於各種語言中。它具有協調關係,維持正常交往等重要的社會交際功能。這裡所講的交際功能分為異性間的交際和對外交際兩種。只要細緻觀察,大家就能發現人們在與異性進行語言交際時,要比在同性面前更多地使用委婉語。有位男青年對一女青年心懷愛慕,於是三次提出:「Do you love me?」可女方並沒有真正愛上男青年,礙於面子,不願講出實情,先後用了三個「Love」的消極委婉語(negative euphemism):「be very fond of」,「mean a lot」,「care of」來修正和減落語氣,一方面搪塞了男士咄咄逼人的追問,另一方面給他留了面子。對外交際主要體現在外交對話上。國際衝突是非常敏感的。外交官和發言人有時不可避免要說一些尖銳、嚴厲的話來維護本國的尊嚴和地位。然而他們又不能表現得粗魯、傲慢,於是外交語言中就出現了一些獨特的委婉語。如果某方的發言人就一些國際爭端表明本國政府的立場時用了「can not remain indifferent to」(對此無法保持不一致),他實際要說的是本國政府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介入此事。如果他說本國政府「view with grave concern」(嚴重關注此事),那表示政府會考慮採取強硬路線。使用委婉語並不意味著一味忍讓。如果已嚴肅警告仍無法引起別國重視,他會說:「In such an event,my government would feel bound carefully to reconsider their position。」(在該事件中,我國政府將會重新認真考慮他們的位置),那意味著兩國的友誼將轉化為敵意。如今,與外國人的交往日益頻繁,如果能講一口地道的英語並正確地運用英語中的委婉語,那無疑能使交流得心應手。事實上,在對外交流時使用委婉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過去隨處可見「禁止吸煙」「不準破壞公物」的警告牌遍地都是,現大多數已換了語氣還配上了英語,成了「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和「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public property」。通過上述分析,更加確信:委婉語的使用是「為彼此互容過身之地」,為了禮貌,也為了自尊。既要維護自我臉面,遵循自我保護原則,又要盡量滿足對方臉面慾望,恪守求同準則。四、英語委婉語的語用特徵了解了這麼多關於委婉語的種種信息及功能,不難發現,它們身上有著不同的語用特徵。第一,普遍性。委婉語雖然不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但熟悉英語的人很容易就聽出言下之意,像禁忌語的眾多委婉說法就被大眾接受。第二,間接含蓄性。勿需爭議,這是委婉語的最大特點。使用委婉語,就是使用文雅曲折隱晦的方式加以暗示。例如下面的一個句子:In a few minutes the 「madam」, as the current word characterized this type of women, appeared…(不一會兒,「夫人」,當今對這類女人的時尚稱呼語,出現了…)「Madam」通常以稱呼已婚女士的禮貌用語,但這兒用來卻指的是妓院的「鴇母」。這體現了委婉語可使交際雙方避免直言不諱而引起的尷尬與不快的一面。這就是委婉語備受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三,時代性。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也不斷發展,委婉語也要經歷新陳代謝的過程。例如:「她懷孕了」,在19世紀中期委婉表達為「She has canceled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到了20世紀中期就直接表達為「She is pregnant」。而各個時期的社會問題影響著人們的心理狀態,這在委婉語中也清楚地反映出來。比如早先妾(concubine)和情婦(paramour)的委婉語是mistress,到了西方「性解放」的時代,人們便大言不慚地美其名曰unmarried wife,「情婦」搖身變成「妻子」。由此可見,使用委婉語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不斷變更,理性的思考代替了神秘的掩飾,一些所謂「骯髒」的字眼登堂入室。第四,語域變異性。語域包括說話人的不同性別、年齡、身份等。委婉語因所處的不同語境,同一個意思有不同的委婉語。拿「上廁所」來說,「to rear」是男子用語,「to powder one』s nose」是女子用語,「go to the pot and make number one」是兒童用語,「go to WC」是大人們的話,「convenience station」是頗為正規的書面語,「John」是俚語,「bathroom」是口語,而「poet』s corner」則是開玩笑時的戲謔語。因此,使用時需注意結合語境,選用不同語體特徵的合適委婉語,使之更得體,更禮貌。第五,民族文化性。即文化背景的差異回影響對委婉語的理解。有位巴黎的旅客由於對英國文化缺乏了解,望文生義,把女房東說的「pass to the other side」「kick the bucket」「snuff」直接理解為「走到另一邊」「踢到水桶」和「剪燭花」,以至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在西方文化里,詢問對方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政治傾向以及宗教信仰都被認為是侵犯隱私和不禮貌的行為,在這幾個方面,有較多的委婉語。有些委婉語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五、使用委婉語應注意的問題委婉語是一柄雙刃劍,雖然是「古已有之,於今為烈」,但決不能用得過多泛濫。使用時要考慮場合和對象,運用得當可以協調關係,如果用得過濫則會混淆視聽,掩蓋事情本質,而用得不得體,也會時你「欲禮而不達」,甚至令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因此,有幾點必須密切注意。首先,使用時要注意觀點、立場和態度。也就是說,儘管我們表達得多麼委婉、多麼含蓄,但是觀點必須正確,立場必須堅定,態度必須明朗,原則必須堅持。就拿1999年5月北約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件事來說,舉國上下無不震驚,無不譴責這一野蠻行經,要求北約給出合理解釋並道歉,可北約以「地圖不準確導致誤炸」這一託辭唐塞我國,竟用了「遺憾」(regret)一詞來表達他們的態度。十分明顯,道歉(apologize)和遺憾兩詞在意義上有很大的區別,這種妄圖利用委婉語來矇騙民眾的行為非常可恥。其次,應考慮語境是否有必要性,即使用委婉語應根據實際需要來決定。不能盲目追求客套,致使弄巧成拙。事實上,已有不少委婉語已成了陳詞濫調,在正式口頭語和書面語中應該加以避免。最後,雖然委婉語的使用具有祛除貶義的效果,但這種效果往往是短暫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具有褒義的委婉語也會產生不好的聯想。一旦這種負面的內涵被識別,人們就會去尋找新的委婉語。這就是英語委婉語不斷翻新的一個原因。六、結語委婉語的形成是各種社會因素和語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社會由體力型向智力型的轉化,說話技巧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越來越深刻地影響人們的生活。現代人極力避免有什麼說什麼,而偏向於拐彎抹角,間接委婉。其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對委婉語細心研究,熟悉其功能,才能更準確地理解使用它,進而有利於社會各項工作的開展。然而,事物皆有兩面性,切記不可過量地使用委婉語,這樣會給人留下不誠實和做作的印象。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口語不好,那也要說啊
※180210-Leaders-Running hot美國經濟越來越熱
※怎麼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基於銜接連貫理論視角的思考(4)
※告密告狀 tell on -- LMDTT
※英語學習網站大全 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