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
西漢的史學大師司馬遷,撰寫了我國第一部通史(通貫古今的史書)《史記》,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先例。《史記》的內容空前宏富。可以說,從《史記》開始,我國才出現了堪稱完備的歷史著作,因而司馬遷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他的祖先在周朝做過史官,父親司馬談任西漢太史令,管理天文、曆法和歷史文獻。司馬遷小時候在家鄉種地放牧,十歲時到都城長安學習古文,曾得到當時的著名學者董仲舒、孔安國等人的指導。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成為一一個年輕博學的人物。二十歲那年,他開始到各地遊歷。他曾任漢武帝的近臣「郎中」,奉使出征,又曾隨漢武帝巡行封禪(封禪,是祭祀天地的一種隆重典禮活動)。他的足跡遍及今天的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甘肅等省,故得以飽覽祖國的壯麗河山,廣泛考察名勝古迹,搜集傳說,了解風土人情,為撰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他本來想利用做太史令的機會,編寫一部通史,但願望未及實現便去世了。司馬談臨終時囑咐司馬遷,一定要完成他的未竟之業。司馬談死後三年,即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任太史令,因而能讀到國家的藏書和各種檔案材料。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利用收集到的大量資料,正式動手撰寫《史記》。不料,正當他全力以赴進行寫作的時候,一場大禍降臨到他的頭上。公元前99年,在漢與匈奴的一次戰爭中,李陵率部舍死苦戰,由於矢盡糧絕、援兵不至而投降了匈奴。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被判死刑。按當時規定,有兩種辦法可以免死;一是贖之以重金,二是代之以腐刑(也叫宮刑,即閹割生殖器的酷刑)。司馬遷家境不富,無力出錢免死,為了繼承父志,完成《史記》的著述,他只得忍辱接受了腐刑。刑後,司馬遷悲痛欲絕,幾次萌發輕生的念頭。但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於是化悲憤為力量,嘔心瀝血,夜以繼日地寫作。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大約在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他終於撰成了我國第一部歷史巨著《史記》。
推薦閱讀:
※孟子的偉大人格
※《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誰更偉大?紀曉嵐舉一例子,二者高下立判
※21世紀最偉大的心靈雞湯:珍惜今天
※【析案】喬丹案判決為何被稱為「偉大的判決」?
※舉輕若重的偉大公僕——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