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說論語2
10:我也可以做個聖人嗎?
子禽問於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讀著有些拗口,如果重現當時的場景,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孔子師徒一行又風塵僕僕的來到一個地方,孔子按照先前的習慣,又開始了解當地的民風及教化情況。這個時候,子禽就偷偷地扯子貢的袖子,把他拉到一旁,避開老師的耳目,輕輕地問道:「喂,子貢!我問你,我們這位老師,每到一個國家,都要打聽人家的政治,莫非他是想做官嗎?還是想給人家作作指導,給人家一點什麼意見,使這些國家富強起來呀?子貢卻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巧妙的說:「我們的老師(若想得到什麼)一向以溫、良、恭、儉、讓而得之的。老弟,夫子不是像你們一般思想,對於一件事情總要把有人家推開,自己搶過來干。他是謙讓給人家,實在推不開了,才勉強出來自己做的。假如你認為老師是為了求官做,也恐怕與一般人的求官、求職、求功名的路線兩樣吧?」
子貢是孔子學生中最出色的一個,經常能觸類旁通來體悟老師的思想。而從子貢回答子禽的方式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啟發別人的高明,大概得了孔子的真傳。對於一個問題不從正面去回答,沒有給直接的答案(子貢沒有告訴子禽何為溫、良、恭、儉、讓,也沒有告訴子禽孔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東西),只是通過反面的道理讓受教育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斷。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也能夠做到了呢?很多時候,孩子一問問題,我們就忙著去找答案,苦口婆心去解釋答案的意思。做企業的,很多老闆也很樂意於給員工答案,只要員工一問,他就很樂意把自己的「高明」想法不厭其煩的詳細說明,甚至員工還沒有問,他都想指手劃腳了。結果孩子被教成一隻天天只懂著伸長脖子等著喂糧的鴨子,成不了獨自高飛的蒼鷹;而員工則更多是被訓練成牽線木偶,代表老闆的意志,多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新的意識。我們經常去做這樣「好心沒有好報」事情,這是很值得深思的。
在這段話里,子貢給孔子畫了一個素描。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什麼樣人才可以被後世尊為「聖人」呢?子貢說了——溫、良、恭、儉、讓。這幾個字的來源要得追溯到代表中國文化本源的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因<樂>後來亡佚,故稱五經),大家想多了解可以參閱《禮記》中的《經解》一篇。在這裡我們只簡要看看這五個字代表的五種觀念,了解一下,儒學中修到至聖,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溫」是絕對的溫和,就是一個人脾性平和,給人沒有壓迫感;「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有關愛世人的心態。「恭」是恭敬的,嚴肅的,有禮節的。「儉」是不浪費的。「讓」是一切都是謙讓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後的。這五個字,也可以說是修身的五個條件,概括的描寫了孔子的風度、性格及他的修養。試想想,我是否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也許永遠都沒辦法達到,但一定可以努力地朝著這方向走。這是我們做學問的態度問題。
11: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夫子的這句話,千百年來也鬧出了很多歧義。現在我們能看到很多註解《論語》的書上,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看一個人,他父母還在的時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時候看他的行為,三年當中,沒有改變他父母所走的路線,這個人就叫作孝子了。以前看完這樣的解釋,我很是不解,孔老夫子是個胸容萬千,妙趣橫生的人,怎麼可能說出這種迂腐的話來。假使某人的父母行為不端,以盜竊為生,可他們的兒子卻品行正直,不想當小偷,甚至極力反對,可是為了孝道,難不成在父母死後,他就一定要做三年小偷?
如此說來,孔子的這句話豈不成了壞人的種種借口,幹了壞事被抓了,就可以推託了:「哎呀,這不是我的本意呀,聖人說的呀,我是為了作孝子,也只好照著父母的行為做錯三年呀!」如真是這樣,孔子還叫個什麼聖人喲,叫剩飯算了。因為如果照這樣理解,豈不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那麼我們還做這個學問來做什麼,還講什麼做人做事的道理,因為原本就是一脈相承的事情,根本不必多講嘛,從父母那裡繼承下來就可以了。
古時把那些讀死書,死讀書的儒生叫做腐儒。而學問是通達的,是以人為本的,是講道理的,並非照本宣科,斷章取義這樣簡單。上面的解釋大概就是腐儒們的傑作了。現在我們重新來梳理一下。父在觀其志,的這個「志」是為「意志」的意思,它包括了思想、態度。講究是心口如一,而不是陽奉陰違,前面一套背後一套。好比,在父母面前唯唯諾諾,恭恭敬敬,而背著父母卻做著相反行徑。這裡的這個「志「強調的是表裡如一。父沒觀其行,父母死了,也都還言行一致,誠誠懇懇,說一就一,說二就二,言必信,行必果。如此這般很長的時間過去了(古人的「三」、「九」多是一個泛指的概念,說明很長的一段時間)對父母情感的沒有淡薄,行事認真負責,言行一致,一貫作法,這就是孝子(當然這種言行一致,認真負責,我們皆可以理解為向善的,正向的)。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讀一本書,體悟其意思,明白其道理,無論得出一個怎麼樣的結果都不一定是百分之百貼近寫書人的本意了,則如何斷定我們是理解對了,還是理解錯了,只能看於當時當地,我們的這種理解是否朝著真、善、美的方向去努力,如此,則無愧於心,無愧於學,無愧於寫書的人了。
12:禮多人見怪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前面剛講完一句讓人頭痛的話,現在又來一句更讓人不解的。對於這句話的斷句、理解,向來也是頗有爭議的,上面的斷句是我比較認同的一種。
說到禮,我們有句俗話:「禮多人不怪」。但社會文化發展到現在,我們國家的「禮」不但多了起來,而且也怪了起來,可謂五花八門,紛呈異彩。拿我們常看到的一些事情來說,例如結婚,有中式婚禮、西式婚禮、中西結合式婚禮,此外還有自行創意式婚禮,水下結婚,天上結婚,旅遊結婚,等等,亂七八糟。喪禮也是一樣,以前的喪禮有板有節的,每個程序都不可逾越的,現在可倒好,有些喪禮看起來就是一場鬧劇,什麼軍樂隊、西樂隊、鑼鼓隊、和尚、道士,集古今之大成,出殯行列,什麼都有,不倫不類。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古人是什麼樣強調這個「禮」字的,或許從中我們能獲得一些啟發。《論語》上的「禮」是社會秩序的禮,個人的禮,包含的層面很廣。禮之用,和為貴,這是禮的哲學,禮的目的。禮是幹什麼用的?是中和作用,再擴大來說,就是使社會秩序趨於和平,處在順暢有序的狀態。這也就是禮的意思,人與人之間是會有偏差的,事與事之間彼此有矛盾,中和這個矛盾,調整這個差偏差,就靠禮。這樣,法律也就是禮的作用,法律的原則之下,理國乃至辦事的細則,就是禮的作用。國法、家規、公司制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規則這些都是禮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調整均衡。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我們祖先以此(以禮調節,使一切和諧發展)為追求的目標,無論大事小事,都要由禮的精神來處理。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任何事情都有它不足的一面,以「禮」來處理事情,也會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太過分的強調「禮」的調和作用,而一味的去尋求「和」的精神,不跳出來,從更大的層面看問題,使問題得以正確的解決,這樣也是不行的。比如,一個人對你有過分的行為,起初你可以以「禮」對之,禮貌警告,如果人家都往你頭上拉屎了,你還笑嘻嘻地說:「不客氣」,那樣不是你精神出了毛病,就是腦袋壞了。
比起禮的矯枉過正過來,我們現今的這個社會的最大問題是「不知有禮」,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社會的法律普及程度還很低,法盲很多,所以時時出現當事人被傷害,或傷害別人的情況。從小的方面講,人與人之間,以禮相待的意識正在淡化,晚輩不知道尊重長輩,朋友之間無信用之道,生意場上爾虞我詐。更加令人擔憂的是,我們民族的許多傳統文化思想,正在慢慢地消逝,這個民族的個性,正慢慢地淡化。
13:是白眼狼還是笑面虎?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我們常說交朋友要講「義氣」,那什麼叫「義氣」?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嗎?是肝膽相照,兩肋插刀嗎?好像是,好像又不儘是。中國自古以來一直都充滿著一股俠義精神,這大概是各類說書人及俠義小說家的功勞,畢竟那些個年代小老百姓較容易接受口頭相傳的故事或是通俗易懂的文字。
那麼這個「義」到底要如何理解,才比較貼切。信近於義,言可復也,答應的話就一定要做到,這就近於「義」了。再擴大點說,所謂的講義氣就是遵守和踐行承諾(這裡所說的承諾是向善的,向著讓事情朝著良好方向發展的承諾),這些承諾有對別人的承諾,也有對自己的承諾。比如幾個朋友相識相交,說好一起去干一番事業,共患難,同富貴的,那麼就按所說的去身體力行,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哪怕有分歧也要以大局為重,直至目標實現,這就是講義氣。再如自己答應了別人一樣事情,不管是口頭上的承諾,還是和人家簽了合同契約,就義無反顧,如約履行,這也是講義氣。又如,自己設定了自己的理想,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決定一輩子要努力做一個什麼樣人,自己對自己負責,沿著自己既定的人生方向(當然我們講的是一個正向的、積極的人生方向),全力以赴,這也叫講義氣,而且是最大的義氣。因為這東西只有天知,地知,你知,別人都不知道,或許知道了也不全,不真切,只有你知道自己給了自己什麼樣的承諾。就像一個大俠,自己給自己下了「圈套」——要行俠仗義,扶弱濟貧,那麼他遇到別人有不平事,有困難事,就要挺身而出,儘力把事情處理好,這就是我們千百年來所講的俠義精神,所講的有義氣。那麼最可惡的就要屬「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了,非但不踐行最基本的義務,還要反過來咬著幫助自己的人一口,交朋友就最怕交到這樣的東西。
說完白眼狼,我們來看看笑面虎。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我們如何才能知道一個人是有禮有節的,那麼就要看他對人對事是否恭敬。然而,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人在面前對你和藹可親,笑臉相迎,恭敬有加,可暗地裡卻給你下套子,給你小鞋穿,那麼這個傢伙無論如何都談不上知「禮」的,完全就是一個笑面虎,吃人不吐骨頭的混蛋。《論語》里的這個「恭」強調的是內心的態度,內心對事情莊重認真,並不是完全的形式主義。比如一個朋友因病住院,你匆匆忙忙趕到,也沒有帶什麼講擺場或顯心意的東西,可你那種無限關心的神態,朋友一看在眼裡就都明白了,這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恭」。當然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如果真切關心他人,就會注意細節,注重禮儀,使別人的尊嚴(俗了說就是面子),人生價值(即人格)獲得尊重。比如,參加朋友的婚禮,我自然不會穿得像乞丐一樣,也不會無禮取鬧讓朋友難堪,從而自己也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這就是「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的大概涵義了。
然而人總是自私的,我們總不能全心為人,而一點都不為自己,在這一點上儒家主張人 「有限的自私」,所以就有了這句話「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無論行俠仗義也好,對人恭敬也好,先從自身開始,先從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開始。比如大家都沒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給我的父親穿,父穿了給我穿,等自己多了一件時,再給別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遠,漸漸擴及他人。「亦可宗也」,像這個樣子,也是可以宗仰的。
14:世間哪裡還有君子?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讀完夫子這段話,大概很多人都會感嘆:我們這世間哪還有謙謙君子?這世間多數人都為功名利祿而窮盡一生,錦衣玉食,香車豪宅,人前風風光光,人後勾心鬥角。富貴的覺得空虛,貧窮的感到失落,人世間所謂功德圓滿,又在何方?
單按字面的意思來求解,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來要求世人未免過分。我們在讀《論語》時自然是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的,孔子的意思不是要求我們吃不飽,住不好的。他只是說生活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不要時時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隨意浪費。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能安貧樂道,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貪求過分的享受。這兩句話,可以常做我們的警醒之語,當要請客吃飯,大擺宴席時,可以想一想;當要大興土木,豪華裝修時,也可以想一想。盡量的做到適當,不要過分貪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而是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在今天顯擺和攀必之風蔚然成氣的時候,孔夫子的這兩句話對我們確有深刻的啟發。
敏於事而慎於言,說來慚愧,讀到這句話時,我自然是要臉紅的。像我這般大牛吹過天的人,應該時時以此句為要,深記於心。孔子要求一個君子,對於一切責任、一切應該做的事,要敏捷——馬上做。而不是嘴巴上夸夸其談,行動上卻遲緩不前,更有甚者還要去搬弄是非,以致他人的生活、行為受到影響。我自己經歷了許多事之後,終於明了「慎於言」是一種多大的美德。嘴是殺人不見血的刀,不但殺別人,更會傷自己。俗話說:「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不管是「面子」還是「臉」,多半是這張嘴惹的禍,所以話說出口前,一定是要經過大腦的,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考慮其對事情的影響。不傷人,不傷己,君子之所為也。
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前面幾句,強調的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做人要安貧樂道,做事敏於事而慎於言,如此在生活中實踐了,身體力行了,再尋求「有道」——書本,即前人總結出來的學問,去印證,修正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樣就可以稱之好學了。所以孔子並未要求大家讀死書或死讀書,而是要求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聞道、悟道、行道此乃學問之道!
15:何為大英雄本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現在咱們來看一段話劇,有一天子貢跟老師孔子在散步,兩人邊走邊談論學問。子貢對孔子說:「老師!人窮了,倒楣了,還能保持氣節,不諂媚,不拍馬屁,不低頭,不自卑;發財了,得意了,還能夠對人不顯擺,不驕傲。這樣可以了嗎?」子貢說完頗為得意,在等老師的讚賞。孔子對他微微一笑說道:「能夠做到這樣,這個人的修養已經很高了。但還不如身受貧窮而依然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厭天尤人,怡然自樂;身有富貴而依舊能謙恭待人,尊重他人,慈愛眾人(的境界高)」。子貢聽到這話,立時變得一臉肅穆,恭敬的對老師說:「《詩經》里說:做學問要像加工玉石一般地切磋琢磨,一點一滴地滲透,然後才能有所成。老師對我的教導正是這樣呀!」。孔子拍拍子貢的肩膀說:「阿賜呀(賜是子貢的名字),你懂得這個道理,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讀詩書了,因為我剛剛提示你一個道路理,你自己就能夠另外推演出別的道理來。」(具備有這樣的思維再去讀書就不會讀死書了,就不會人云亦云了。可見孔子教人之高妙呀!)。
上面這段場景是我自己聯想出來的,也許史實並非如此,當我在大腦里聯想這樣的場景的時候,我真羨慕古人呀,也多麼希望自己能有像孔子這樣的導師。好了,收起幻想,來看看做人的至高境界,來看看大英雄的本色。何謂英雄?是不是非要做出驚人功績,或是從槍林彈雨,刀光劍影里出來,才稱得上英雄?我個人的認為:非也!貧而樂,富而好禮者,謂之英雄!一個人雖然身陷貧困,但內心不憤世嫉俗,也不自我貶低,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容淡然的面對人世,怡然自得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大英雄的表現。一個人身享富貴,不驕傲,不自滿,不迷失方向,對人對事依舊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這也是大英雄的表現。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從內心到外在,都表現得始終如一;不論做乞丐還是做富翁,是什麼樣子還什麼樣子,這是最高的修養,要達到這步修養實在是太難了。所以真若做到了,就是大英雄了,正如孟子所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既不能「得意忘形」,也不要「失意損形」,此謂大英難本色是也。
然則,現今的社會,能貧而無諂,進而樂的人又有幾個呢?大家可以捫心自問,當在一個社交場合里,有高官者,有富貴者,有貧賤者,我們的內心都能一視同仁嗎?只怕我們說話的態度和神色都是因人而異的,這就談不上「貧而無諂」了,更難說能夠「貧而樂」。再說富而無驕,進而好禮者,這樣的人現今只怕是更少了,看看大馬路上就知道,我想,多數行人和車爭搶過路的時候,那車裡的人多少都覺得自己具有優越感的,應該是自己先行的。那些對自己的車子、房子、鏢子夸夸其談的人,就更談不上「無驕」或是「好禮」了,可見,這世上真能英雄本色的人,真的不多!
16: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也是我們常掛在嘴頭的:一個人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最怕自己不了解別人。可這世間的事偏偏都是言易行難,往往越是簡單容易的道理,人們越是做不到。我自己就是個典型例子,曾有一段時間自嘆懷才不遇,厭天尤人,恨自己生不逢時,恨世道之不公。後來遂以李白那句「古來聖賢皆寂寞」來安慰自己,你們看,我把自己抬得多高,然後就在那裡一個人覺孤獨無邊,愁悵難耐。現在想起來,以前有一首歌,名叫做《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罵得倒真到位!
我曾經說過西方的成功哲學理論都可以從我們東方的思想里找到。很多人讀過美國現代成功學創始人之一戴爾·卡耐基的著作,裡面的很多所謂的法則,多可以從《論語》里找到,而《論語》卻早於他千年以上流傳於世,只是我們沒有重視,沒有珍惜罷了。卡耐基說:「想讓別人喜歡你,不是想著自己如何能吸引別人,而是要讓自己去對更多的人感興趣!」。一個人在那裡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等著別人來崇拜自己,親近自己,與自己結交。還不如自己主動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學習別人的長處,體諒別人的情感,與別人產生共鳴。這樣所能夠認識的朋友,所能夠建立的影響面,要多得多,廣得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話簡短的話語,卻可以衍生出今天各個層面的為人處世哲學,也可以引導我們走上正確的修身之路。標旁清高的人,多半是沒有多少朋友的,多半是孤陋寡聞的。只有在芸芸眾生中,默默前行,虛心學習,即使不為世人所了解,也親和待人,以平常心處理種種紛擾,此謂大智若愚者。這樣的人,由於主動去了解別人,幫助別人,體諒別人,那麼他自己也就漸漸地廣為人知,慢慢地受人們所尊重,到最後也必能成就一番事業。做人做學問是需要細水長流式的功夫的,彙集百川終能成江河湖海。那種靠吹大牛,扯大旗暴發起來的人,終會象那天上璀璨的煙火,美麗一時,閃亮一時,卻很快化為灰燼。
此句對應開頭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為《論語·學而》篇的主導精神。
17:道不到,德不得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這是《論語·為政》的第一句,孔子說「為政」,卻不似今天我們理解的政治——如何設置機構,如何考量制度,如何權衡各方面的利益,等等。孔子的「為政」更多講的是「教化」,如何讓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達到和諧的一種哲學,這種哲學在我個人看來,大可以用於國家之治理,小可以體現在個人的處世之上。《論語》的「為政」篇正是要告訴我們,有了學問修養而如何運用的問題。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是一句簡單而又耐人尋味的話。在於現今要能完完全全理解古人當時行文的意思是很難的,越是學問修養高深的智者,越是推託自己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我自然算不上學問高深者,只是個抄寫員,把所閱所聞及一點點所思,寫出來以用來「教化」自己罷了,甚希望有看到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共同學習,這是題外話。孔子強調「為政以德」,以「德」修正自身並教化眾人,這樣做得到結果,就像天上的「北辰」——北斗星一樣,只要做了該做的事情,停置在屬於自己的位置,「眾星」(眾人)就都按照秩序的圍著運作了。
顯然,如果只是按著字面的含義來理解,這聖人的話,對我們來說,就好似用高炮射蚊子,排場大作用小。現在我們要深究關鍵的一個字「德」,我們現在說「德」通常是「道德」一起說,我們時常教孩子說做人要講「道德」,那麼「道德」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大人也不能完全說清楚,以至於到後來,孩子自然而然地認為,大人的要求就是「道德」。現在我們說的「道德」泛指社會公認的良好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這些規範和準則,有些是成文的(法律就屬於剛性的道德準則),有些規則是約定俗成的,並沒有切實的依據,比如我們常說要對得起「良心」,「良心」這個東西也道德的一種,就沒有辦法量化,和用確切的文字去概括。
然則,古人所說「道德」則是比我們現在所理解的,要更深、更廣。「道」是個形而上學的概念,是那個支配著這個世界運作,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我們看到的只是它的表象,譬如太陽東升西落,澤披萬物;人有生老病死,來自塵土(生養我們的是大地)歸於塵土。而我們永遠都追究不到它的根源。我們只能根據這些表象進行感悟、歸納、總結,用以指導我們的生息。「德」即是「得」是將感悟到的「道」用於實踐中,所產生的良好行為的結果和作用。所以人生一定先要懂得「道理」才會有做人的「成就」。這樣一來,「為政以德」我們可這般理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以好的結果作為出發點,兼顧眾人的利益,使自己行為言語符合「道」的要求,如此,則一切皆有可成。
有學問而不應用於社會,創造不出價值,這是「有道無德」沒有盡到自己做人的本分。追求財富,有了一大堆的名利結果,卻不明白做人的道理,甚至傷天害理,這是「不道不德」,蒙蒙昧昧,虛空一場。不管是什麼樣,所謂好,或所謂壞,最終都逃不出,我們所不可知的那個「道」的支配。因為人生百年,相對於時間的永恆,實在算不了什麼。
18:情歌陣陣,人心詳和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三百」就是《詩經》。這裡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很多人對《論語》里談「為政」卻突兀地插進了這麼一句話,而且還是在「為政」的開篇之後,感到不理解,認為《論語》在整理時編排有誤。然則這句話卻真正地體現了孔老夫子「教化」的為政思想。
我想孔子除了為後世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之外,其最大的成就應該就是整理典籍和編撰論著了。「詩三百」是孔子當時集中周朝以來數百年間,各個地方的勞人思婦的作品。所謂勞人就是成年不在家為社會、國家在外奔波,一生勞勞碌碌的人,這些人包括了上到朝中大臣宰輔,下到民間小吏草民。所謂思婦即是男女戀愛中,思想感情無法表達、蘊藏在心中的婦女。當時的社會不似我們現在這樣,通過各種媒介,可以迅捷、公開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很多話悶在心裡,又不能說,只好寫下來,有人看到了,有同感,就拿去吟誦,慢慢地就流傳開來。孔子把上下幾百年,各個地方能抽集到的這些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文字記錄都集中起來,然後進行整理,精選出可以流傳的,有教化作用的,編撰成本,後人把這個過程叫做「刪詩書,定禮樂」。對於詩的部分就形成了「詩三百」。在當時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呀,不知要耗費多少心力,所以我們說孔子偉大也正體現在這些地方。
《詩經》的第一篇有些句子是很多人都能熟悉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咱們現在的話講,就是氣質優雅又漂亮的女子,都是優秀的男人們所愛慕和追求的呀!這是古人追女孩子時表達的思想情感,想來要比我們現在有些男女之間的粗俗、肉麻、雷人的話語要高明許多。可這些思想表達跟「為政」有什麼關係呢。孔子的高明就是以人為本,人有七情六慾,事有喜怒哀樂,但我們卻不能因為有了慾望就可以為所欲為,也不能完全的無視慾望的存在。我們總有個哀聲嘆氣,厭天尤人以及思春的時候,好似現在有時候我們也會對各個層面的東西有不滿的情緒,也有「紅旗不倒彩旗飄飄」的願想,禁止是禁止不了的,還不如用疏導的方法來得有效,人之本性,誰又能禁得了呢?所以孔子就希望通過「刪詩書,定禮樂」來規範和引導,該說愛的說愛,但不能說過了頭,要抒發對政見不滿的,也可以,但要往有建設性的方向著想。因此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用大白話講就是:我編《詩經》這個東西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用來引導人們的思想,陶冶人們的情操,讓大家沒有「邪」的、過於偏激的念想。
《詩經》歸納起來有兩種分類:「風、雅、頌」與「賦、比、興」。「風」是地方性的,表達地方思想的,比如民歌、民調。「雅」賞心悅目的,文學藝術上的創作,比如體裁相對一致的詩、文。「頌」就是社會、政府公事化的文學,比如諫文、檄文等。這是以作品的內容和表達形式來作為區分的。作品的另三種形態,「賦」就是直接的述說。「比」因這個感觸聯想到那個,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興」即情緒,以自己當時情緒想像發揮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比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很好的表達思想,現在我們的行文寫作,不管有沒有專門學過,基本上也就是遵循這些形式。這樣看來孔夫子並不是一個死板的人,也談愛情,也發牢騷的。後世的大政治家同時也都具備有文學家、詩人的素質,多半是孔夫子這種教化的結果。
19:被捆綁的人們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用嚴格的政治體系來領導眾人,使大家不犯法,誰犯法就懲罰他,(這樣做)一般人會逃避,鑽法律的漏洞,而且毫無羞恥之心。假如用道德來領導,使每個人都有道德涵養,然後用禮義的精神來教化,讓人們生有羞恥之心,(而不去做違背道德的事情),如此即可達到政治的目的。
孔子主張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這是儒家精神與法家精神的不同之處,是儒家所提倡的為政的理想。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百之百地實現這樣的理想,在現實中也沒有完全道德化管理的國家或組織,中國的政治向來都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但是孔子所提倡的這種精神仍然值得我們借鑒,並應用於實際的生活之中。大到國家的管理我們且不說,這其中眾說紛紜,誰也說不清楚;小至公司管理及家庭教育還是可以深究一下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嚮往自由的心態,然而自由總是大家一起去遵守共同的準則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得以實現的。可我們誰又都不願意被捆綁著,而且由於各人的看法及被觸動的利益不一樣,每個人那種被捆綁的感覺又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覺得松一點,有的人可能覺得緊一點。比如同樣一個法律或制度,不同層面的人感覺一定是不同的,有的人抵觸,有的人認同,有的人覺得無所謂。所以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和管理者,做得好了,的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麼多層面的利益都要擺平,要耗費的心力不一般人可以想像。小到做一個小公司,做得好也不簡單。
朋友問我一個公司的管理要從哪些方面著手?我說你只要做好兩個方面就夠了。哪兩個方面呢?一方面是「硬」的,公司架構、流程、制度一定要合理,要明晰;另一方面是「軟」的,領導和管理的方式一定要人性化,剛柔相濟一向是我們中國人的領導和管理哲學。這是大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舉個例子,與大家探討。公司里有一個員工犯了錯誤,總經理一定要他在員工大會上進行檢討,希望他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過自新,同時也希望別的員工能引以為戒,以後不要再犯同類的錯誤。大家說這種方法好還是不好?我想那名員工為了保住飯碗,自然不會想再犯同樣的錯誤。但真能從內心裡改過自新,那就不太可能了,試想想,臉面都丟盡了,還怎麼個改法。可能還會更多地找理由來推託自己的錯誤,甚至於在背後去揭領導的短,來說明領導也不過跟自己是一類貨色,好不到哪裡去。而其他員工呢?真的會引以為戒嗎?我想表面上是大家都在「戒」,但「戒」了這樣錯誤,保證不會再犯那樣錯誤嗎?就像有的小偷一樣,在這個小區被抓了,大不了以後不偷這個小區,或是偷的時候要更小心一些,高明一些罷了。
所以做企業一定要有「硬」的制度,同時還要有「軟」的文化,用「軟」的方式,推行硬的制度,這關係就像潤滑油和機器。像上面的這個例子,犯錯誤是一定要罰的,而且有可能要狠罰,但要罰得體面,要罰得口服心服,更高明的是罰得讓人家感恩涕零,這就不簡單了,這要看企業領導人的領導藝術。再說小一點的,孩子的教育。現在我們家庭常走兩種極端,一種是硬化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以生硬的獎罰來規範孩子,而忽略情感的意味。另一種是柔化教育,要什麼給什麼,孩子是最大的寶貝,怎麼愛也不夠。這兩種方式都有可能導致可悲的結果,孩子或是走極端,或是完全沒有主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小(甚至打還在娘胎開始)就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溫、良、恭、儉、讓),教孩子懂得與人交往的「禮義」(謹而信、泛愛眾、與仁親)精神,我想這不是棍棒或糖果所能替代的。
20:做人,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可以當成是孔子的自我解剖和人生總結。孔子七十有二辭世,如果結合史料上他一生的經歷去品味這段話,有許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孔子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古時女子一般是沒有太多途徑去謀生的,所以養活家人的擔子要由孔子來擔,他的責任很重。他說自己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立志做學問,經過十五年的磨鍊,積累於多種多樣的人生經歷,到了三十歲而「立」。現在我們常說成家立業,好似說是討了老婆,有了穩定的工作,這樣就叫而立了。孔子在這裡說的「立」則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立」指的是不動了,做人做事處世的道理已經確定了,不變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確立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了自己判斷是非的準則,不再隨波逐流了。能做到這樣,就算是一個流浪漢,如果他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有自己明確的好惡標準,那麼他的學問也算到家了的,也算「而立」了的。
三十雖然「立」了,目標既定了,但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是有些懷疑的,有些事情自己還是很急躁,甚至有些時候,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會採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手段。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甚至很多人都還正處在這樣的經歷之中。孔子總結自己說,這種狀態一直到了四十歲,才能消除,可以「不惑」了,可以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按照既定的軌跡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了。這樣一直往前走,又過了十年,到了五十歲而「知天命」,可以看明白人生什麼回事了,了解了種種因果的由來。到了「六十而耳順」,六十歲了,沒有逆耳的話了,別人說什麼都不能再讓自己的心境變遷,自己的內心已經處在了百川歸海的狀態,好話,壞話都可以聽得進去,而且總往著讓人向善的方面考慮。然後再加十年,這個時候達到了「隨心所欲」狀態,內心裡一切都可以放開了,所想所做皆符合「道」的標準,「不逾矩」,雖然隨心所欲,但沒有亂來,一切皆符合和諧的要求。可見聖人的「隨心所欲」不似那些歷史上暴戾君王的隨心所欲,而是精神上與宇宙天道的融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一生的修為,怕很我們都很難做到的,不過把它當作一種參照,或許,我們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一些。
《論語》讀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不管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經驗的積累。而人生經驗累積成個什麼東西呢?簡單的四個字——「人情世故」。現在人們把「人情世故」給想歪了,把它當成了貶義詞,認為那些油腔滑調,溜須拍馬之徒才應該背著「人情世故」這四個字。「人情」就是人與人的性情,人與人融洽相處的方式與情感,用現在的專業詞語叫做「人際關係」。「世故」指的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社會百態的變遷,包括文化的變遷,風俗的變遷,道德的變遷等等。綜合來說就是了解人的特性,知道社會的發展趨勢,了解各個層面細微的變化。如此一來,真若能做到「人情世故」那麼又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了的呢?
推薦閱讀:
※安德義《論語解讀·述而第七·9-10》 - wangxiuhuan1945的日誌 - 網易...
※聽南懷瑾講《論語》
※論語16.11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