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教仁:太平宰輔憲政夢(8)

國民黨當然不信,於4月13日在上海張園舉行盛大的追悼大會,由陳其美主祭,居正贊禮,到場人數近千,極具哀榮。孫中山輓聯云:作民權保障,誰非後死 者?為憲政流血,公真第一人!黃興輓聯相當硬氣: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另外有「龍 陽才子」易實甫輓聯一針見血:卿不死,孤不得安,自來造物忌才,比庸眾忌才更甚。壯之時,戒之在斗,豈但先生可痛,恐世人可痛尤多。   斯人已逝,宋教仁很快入土為安,其墓地在上海閘北,墓名「宋園」,墓前塑造了其一座銅像,下為石座,石座上有章太炎的陽篆「漁父」二字,于右任撰書刻銘: 「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紀,為直筆乎?直筆人戮。為曲筆乎?曲筆天誅。嗟嗟九泉之淚,天下之血,老友之筆,賊人之鐵。勒之空 山,期之良史,銘諸心肝,質諸天地。嗚呼!」  「刺宋」的直接兇手應桂馨和武士英於4月16日由上海租界的會審公堂移交給上海地方檢查廳。在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人堅持下,上海地方法庭決定於4月25日公開審理宋案,宣布「票傳總理趙秉鈞出庭」。  在北京的袁世凱和趙秉鈞、再出陰招,莫名逮捕幾個人,說是「暗殺團」成員,奉團長黃興之命北上刺政府首腦。北京法院也要「票傳黃興」,袁的嫡系報紙《北京國報》公然用大字標題「偉人造反」,暗示黃興主使謀反,而國民黨的報紙則大字標題「總統殺人」相對。  黃興當即表示自己要北上對峙,袁世凱擔心露出馬腳,又致電黃興「供詞雖牽涉我兄,但明為不恥之徒假借名義……特表歉意。」  詭異的是,在上海公開會審宋案的前一天,4月24日晚,兇手武士英竟在監獄中毒身亡——案情一時更加迷離,上海是國民黨的勢力範圍,誰有如此能耐?民間輿論紛紛,傳言刺宋一案可能不僅僅跟北京政府有關,與同盟會陳其美也有牽連!  4月26日,全權負責此案的江蘇都督程德全、民政長應德閎發表通電,將有關宋案的證件全部發表,白紙黑字通告各大媒體,從「證據」上看,的確是國務總理趙秉鈞、秘書長洪敘祖買兇殺人,即便袁世凱可以借口不知情,但也難辭用人失察之責。  袁世凱此刻還想保住趙秉鈞,命北京司法部通電「地方無權宣布宋案證據,案情尚未明晰,此舉干涉司法獨立。」  國民黨內部依然分歧很大,孫中山認為靠法律根本無法撬動袁世凱,執意要武力奪權,甚至表態:「若有兩師軍隊,我當親率北上問罪。」黃興則認為一旦開戰,國民黨能控制的軍隊遠遠不及北洋,屢次開會,仍不能達到共識。   就在南北一觸即發的時候,又有一個消息傳到上海:袁世凱繞開國會,派國務總理趙秉鈞、外交總長陸征祥、財政總長周學熙、向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 借了一大筆款項。據傳這筆款子用途有四:一是善後,支付清廷王室開銷;二是還賬,幫清政府還列強舊款;三是建設,撥一部分興建實業;四是練軍,發放虧欠軍 餉,整頓軍務。  袁世凱獨斷轉型,內閣也沒將此事通過國會,無疑踐踏《臨時約法》,而且誰都不敢肯定老袁的錢怎麼花,要是作為軍費鎮壓國民黨呢?   孫中山主張應該先發制人,通電各國阻止借款,並由國民黨控制下各省區組成討袁軍,隨時起事!當時國民黨控制的地區僅有江西、湖南、安徽、廣東四省,而這 四省的內部也不統一。袁則搶先動手,先後罷免了國民黨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鈞、湖南都督譚延闓,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並強令浙江都督朱瑞、山西都 督閻錫山、奉天都督張作霖到北京「敘職」。  國民黨被迫倉猝應戰,孫中山、黃興終於達成一致:再不起兵的話,很可能遭到袁世凱挨個清算!  1913年7月12日,李烈鈞在湖口宣布江西獨立,通電討袁,二次革命爆發;  7月15日,黃興抵達南京,宣布江蘇獨立,推舉江蘇都督程德全為南軍司令,但程棄職逃遁上海;  隨後安徽、上海、湖南、福建、四川、廣東亦宣布獨立。浙江朱瑞、雲南蔡鍔宣布中立。  然獨立各省內部矛盾重重,北洋軍出徐州、下南京、進湖北、逼湖南。不到兩個月時間,「二次革命」便告徹底失敗。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緝,相繼逃亡日本。  10月6日,國會「正式選出」袁世凱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接著袁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與國會,袁世凱從此成為寡頭總統。  宋教仁之死可謂是民國憲政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袁世凱認為「民主容易導致叛亂」,決意專制治國,甚至不惜代價「稱帝」;孫中山也覺得「民主」不利於統一調度,重組「中華革命黨」,規定凡入黨者必須宣 誓絕對服從孫中山一人,使一個「政黨」退回到「幫會」;蔣介石掌控軍隊後,也學前輩實行獨裁……多年後,國民黨重新拾起宋教仁的「憲政」理念,已經是在中 國東南的一個小島上。  至於刺宋的幾個主謀,簡單絮叨一二,用四個字概括:惡有惡報。  應桂馨一直在監獄裡舒服地呆著,二次革命上海被北洋軍打下,他被一群青幫子弟劫獄救了出來,逃到青島躲避風聲。等袁世凱擺平國民黨,他認為自己「為大總統立了功」,喜滋滋跑到北京「領賞」,獅口大張要「勛二位」和現金50萬元。袁世凱一怒之下,安排刺客將他殺了。  內閣總理趙秉鈞因宋案引嫌辭職,調任直隸都督,他在天津聽說應桂馨被殺,難免兔死狐悲,對人說:「應桂馨如此下場,以後誰還敢替總統辦事呢!」此話傳到袁世凱耳中,袁深為厭憎,指使人到天津直隸總督府將趙毒殺,趙死時七竅流血,年僅51歲。   內務部秘書長洪述祖一直躲在青島租界內,直到1917年春才化名張皎安到上海幫日本人賣鴉片。也是天理昭彰,宋教仁年僅十五歲的兒子宋振呂及宋教仁的秘 書劉君白在上海外灘發現了洪述祖,兩人當場將他痛打一頓,又扭送至法院,判了無期。洪不服,向北京最高法院提起上訴,幾經折騰後到了1919年「五四」前 夜,全國反帝反封的民主運動空前高漲,輿論對北洋政府庇護「刺宋」要犯強烈譴責。宋振呂也向北京高等檢察廳提出控告。1919年3月27日,北洋政府最高 法院終審,判洪述祖死刑,時任總統的黎元洪簽字同意執行。其時民國已廢除了砍頭之刑,從歐洲買來絞刑機器以顯示文明,監獄用狗作了試驗,相當成功,洪述祖有幸成了民國受絞刑第一位。  可洪過於肥胖,在絞架上拚命掙扎,導致脖子撐不住身體重量,頭頸扯斷身子落地,死時鮮血狂噴,相當凄慘。  直到洪述祖伏法,宋案算是塵埃落定。而彼時宋的「理想憲政」,早已被各路軍閥摒棄,華夏大地陷入一片混戰……
推薦閱讀:

被遺忘的民國法學家 不曾遺忘的憲政傳統
載灃的「中央集權國策」是憲政改革的上層保障
從「福山的菜單」看現代憲政民主政體的癥結
王世濤:中國財政的憲政解讀
袁世凱與中國憲政

TAG:宋教仁 | 憲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