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旭:為什麼要謹慎「評價他人的生活「:不受「公德」制約的「私德」往往會敗壞「公德」 | ...
▼
編輯部推出三大措施扶持青年學者
《探索與爭鳴》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徵文
活動進行中(點擊藍色標題可查看)
為什麼要謹慎「評價他人的生活」:不受「公德」制約的「私德」往往會敗壞「公德」
陳立旭 |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社會學文化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節選自《我們缺的是什麼德——當前中國道德危機審視》
原載《探索與爭鳴》2012年6期,有刪節,題目為編者所加
昨天,五花八門的高考作文題不出意料地引爆全民大討論。據各家點評,上海卷高考作文主題如何評價「評價他人的生活」的海派風格和開放視野得到頗得好評。這個充滿彈性的話題該如何解析?
在如何評價他人這件事件上,中國人顯然不是單面向的,而往往具有雙面性。在熟人空間里,中國仍可稱得上禮儀之邦,仁義禮智信樣樣不缺,但是在公共空間,卻往往見到別樣的景象,口無遮攔,全無道德可言。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會如此?在評價他人時,為什麼難免中國人會有兩副面孔?我們又該如何超越這種人性上分裂,帶來一個公私領域俱佳的社會呢?
其實,這則高考作文題所表述出的現象,有其背後深刻的技術刺戟和道德觀念使然,《探索與爭鳴》雜誌對此皆有剖析,現擇取兩篇文章發表。正如陳立旭教授所言「歷史上中國最不缺乏、最完備的是『私德』,而現時代我們最缺的是『公德』」,也如蔣建國教授所言「(微信)群迷們卻津津樂道於群聊生活,對其精神控制並無怨言。『我群聊,故我在』,群聊已成為他們表達生活意義的手段」。
可以說,在世界文化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像中國這樣把倫理道德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然而,一個歷史上倫理道德發達的國家目前卻面臨著嚴重的精神和道德危機。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是中國人過去道德狀況很好現在下降了嗎?人們認為的中國當前道德底線已經被突破,是否意味著傳統倫理道德底線被突破?回答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回答:中國人過去擁有什麼「德」?當前中國人缺的又是什麼「德」?中國人過去擁有的「德」與當前中國人缺的「德」,是不是同一個「德」?
誠然,目前中國面臨著嚴重的道德危機,但當前大家廣泛熱議的中國道德危機主要還不是發生在「私德」領域,而是發生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等「公共」領域,發生在作為社會公共道德、社會性道德的「公德」領域。歷史上中國最不缺乏、最完備的是「私德」,而現時代我們最缺的是「公德」,當代中國道德危機事實上是「公德」的危機。中國人過去擁有的「德」與當前中國人所缺的「德」,事實上不是同一個「德」。
準確地說,並不是現時代我們缺公德,歷史上我們私德發達但一直缺公德。在 《論公德》 中,梁啟超已經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林語堂認為,「『公共精神』為一新辭,『公共意識』一辭亦然,『社會服務』一辭亦然,中國原來沒有這種東西」。
梁漱溟曾對中國傳統社會「公共性」問題做過系統分析,在談到作為一切公德之本的「公共觀念」時說:「人們的品性,固皆養成於不知不覺之間;但同時亦應承認,公共觀念不失為一切公德之本。所謂公共觀念,即指國民之於其國,地方人之於其地方,教徒之於其教,黨員之於其黨……如是之類的觀念。中國人,於身家而外漠不關心,素來缺乏於此。特別是國家觀念之薄弱,使外國人驚奇。」
費孝通也說,中國人「一說到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了。小到兩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灰塵堆積,滿院子生了荒草,誰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難以插足的自然是廁所」。
缺乏「公德」,在中國傳統社會並不會成為一個突出的、嚴重的問題。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 90%以上人口生活於鄉村的熟人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是一種特殊主義的關係,是「我」和「我」的親戚、朋友、鄰里、熟人的關係,是「我」和「我」的私人生活圈子的關係,是「熟人」和「熟人」、「私人」和「私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傳統中國社會的人際關係是以血緣為序列,以父子為經、以兄弟為緯的立體關係網,幾乎所有相識的人都可以納入這架網中,但不同人之間的關係卻是不同的,這架立體網上不同的網結間有著遠近親疏的差別。它實際上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就是作為中國社會結構基本特徵的「差序格局」。
面對這個陌生人社會,調節和維繫親屬、鄰里、朋友關係的「私德」 已經捉襟見肘。儒家把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鄰里等私 (熟) 人交往圈內的倫理道德關係規定得十分詳細,但沒有具體規定那些脫離了傳統血親紐帶的、原子化的陌生人之間應當恪守、奉行的道德規範,比如,過馬路、乘飛機時應當奉行什麼倫理道德規範。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而求全責備於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這些古代大儒,因為他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以熟人為主導的鄉村社會,從來也沒有遭遇過像黑格爾第一次來巴黎時遭遇的「他們穿同樣的衣服,面孔也差不多相同———同樣的外表,但卻是大群的」陌生人。
更嚴重的是,如果把「私德」應用於一個公德缺乏並且以陌生人為主導的現代社會,往往還會加重社會的道德危機。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下,一種不受「公德」制約的「私德」往往會敗壞「公德」。比如,如果一個人在公共汽車上為父母搶佔座位,以傳統儒家倫理道德規範來衡量,無疑是體現「孝道」的美德,但按照現代社會公德準則來衡量,就是一種缺德的行為。為了親情、哥們義氣,有求必應,不分青紅皂白,不計一切後果,雖然與傳統「私德」若合符節,但按照現代社會的公德準則來衡量,當然也是一種缺德的行為。
END
編輯:優醬
校對:碧華
社科學者的平台
《探索與爭鳴》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聯繫電話:021-53060418
推薦閱讀: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聊天露骨」的校長為何算受害者?
※對於在圖書館裡、課堂上一直喋喋不休的人如何有效且優雅應對?
※如何走出公德困境
※陳曉平:公德私德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