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內地人羨慕嫉妒恨的香港低稅負

兩會期間,一篇題為《我們為何還賴在香港不走》的文章在朋友圈中獲得大量轉發。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內地在港工作的女孩,她有感於近一兩年中,一些港漂離開香港回內地工作後,寫文章吐槽香港的種種不好,高聲唱衰香港,而這類文章在微信上影響很大,遂想到:都是離開的人在寫,為什麼像自己這樣還「賴在香港」的人不寫寫呢?

為了寫這篇文章,女孩在同為金融港漂的朋友中做了個調查。調查的結果,在諸多喜歡香港的理由中,這些金融港漂列出的關鍵理由之一是——香港稅低。

作為打工者,女孩文章里所指的稅,是指薪俸稅,相當於內地工薪族所交的個人所得稅。文章中,為了說明香港薪俸稅之低,女孩將香港薪俸稅的稅率以圖表的方式列出:

如圖所示,香港薪俸稅的稅率設計為四級累進位,且稅率明顯較內地為低。但這一表格遠未反映香港個人薪俸稅的全貌。事實上,與內地個人所得稅的七級累進稅率相比,香港薪俸稅不但稅率設計簡單,稅率低,更重要的是,香港薪俸稅繳納人還享有多項減免與扣除,這與內地個人所得稅中只有3500元的扣除相比,要以人為本得多。

按照香港薪俸稅規定:薪俸稅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即所得(入息)總額扣除必要費用和生計費用後的餘額。其中,必要費用是指不屬於私人或家庭消費,而純粹用於增加收入的必需費用。生計費用是指涉及納稅人本人、配偶、子女和其他被贍養者生活費用的開支。

這一薪俸稅政策,全面考慮了納稅人的不同家庭負擔,對同樣收入的納稅人來說,供養的家庭人口越多,繳納的稅收越少,使稅收真正起到了調節社會財富的作用,體現了對弱勢者的關愛,而對於供養老人也實行扣稅,讓孝心值錢,則更是以實在的舉措在拱衛社會的良風美俗。

下面,根據香港2014/15課稅年度的規定,來看看港人所享受的薪俸稅減免與扣除項目與幅度。

基本個人免稅額: 120,000港元

已婚人士免稅額: 240,000港元

子女免稅額: 70,000港元/每名子女

(包括下列情況者享用:子女未滿18歲;子女18歲至25歲而仍在全日制學校讀書)

單親免稅額: 120,000港幣

供養父母免稅額:

分兩種情況:

1.供養每名60歲以上的父母或祖父母,免稅額為40,000港幣;全年同住的,可另得額外免稅額40,000港幣;

2.供養每名55-99歲的父母或祖父母,免稅額為20,000港幣;全年同住的,另得額外免稅額20,000港幣。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33,000港幣/每名兄弟姊妹

(適用下列情況:

1.兄弟姊妹未滿18歲;

2.兄弟姊妹18至25歲,而仍在全日制學校讀書;

3.兄弟姊妹因傷殘而缺乏工作能力,此條無年齡限制。)

個人進修開支: 最高扣稅額為80,000港幣

(要求課程須與納稅人現在或將來的職務有關,而所有語文或獲取更高學歷的課程均符合資格。)

此外,用作購買居所的按揭貸款利息、慈善捐款均有扣稅。

下面,以兩位月收入同為3萬元(分別為人民幣與港元)的已婚工薪族為例,體會一下兩地個人所得稅的差別。假設兩人都有一個孩子,並供養一位老人。那麼,在內地的每月應交所得稅為:(30,000元-3500元)×25%-1005=5620元。全年繳稅額為:5620元×12=67,440元。

看看按照香港稅法計算的結果:

按四級累進稅率計算應交的稅金為:

根據香港稅率設計,採用標準稅率和累進稅率並行的制度,即薪俸稅應稅所得先按照四級累進稅率計算,但計算出的應交稅額沒有超過應稅所得15%的,按照累進稅率計算的結果交稅;如果計算出的應交稅額超過應稅所得15%的,按照應稅所得15%交稅。在這個例子中,按照標準稅率計算的繳稅額為160,000港元×15%=24,000港元,高於按累進稅率計算的繳稅額,故該納稅人應按15,200港元來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比可知,在月薪為3萬元這個收入水平上,內地個人所得稅稅負為香港的4.43倍。

儘管如此,今年3月4日港府公布的《2016年稅務(修訂)條例草案》中宣布,將基本免稅額和單親免稅額由120,000港元增加至132,000港元,已婚人士免稅額由240,000港元增加至264,000港元;供養每名60歲或以上合資格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免稅額和額外免稅額,由40,000港元增加至46,000港元;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為55歲或以上但未滿60歲,則上述的免稅額和額外免稅額由20,000元增加至23,000港元。

同時,一次性寬減2015/16課稅年度75%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

這一草案於3月16日交由立法會審議,如獲通過,將於2016/17課稅年度執行。

其實,內地個人所得稅稅負遠高於香港,並非什麼新聞,近年已有專業人士對比過兩地個人所得稅水平,結果在內地公眾中引起一片唏噓。事實上,如果把兩地提供的公共服務的質與量考慮進去,則更可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以我住處附近的一所公共游泳池為例,設施上乘,游一次僅需17港幣,不限時間,一年中還有幾天固定的免費開放日,以鼓勵公眾健身。此外,香港公立醫院的服務品質與價格亦可圈可點,據調查,港人對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滿意度為94%之譜。有一次,一個同事因急診入院手術,住院三天,手術、住院費用8000港元左右,個人負擔額僅為300港元。又如,港府每年還在社區、海邊等地為市民免費提供600多場各類文娛節目。至於香港政府的廉潔與效率,更是聞名世界。

有趣的是,即便擁有在我這個內地人看來未免眼熱的公共產品,但在一些批判者眼中,香港仍被作為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標本而備受抨擊,認為對市民提供的福利遠遠不夠,因此,推動全民退休保健的呼聲及爭議近年在香港始終未歇。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用稅率高低簡單評判生活品質的高下。世界上有高稅收高福利的地方,如北歐國家;也有低稅而福利也不算差的地方,比如香港。但一個嚴峻的事實是,享受低稅的港人,近年也與內地人一樣,深為房價所苦,民眾頗有怨聲。

當然,最悲催的是哪一種,就不用說了。


推薦閱讀:

高稅負讓中國富人放棄美國護照

TAG:香港 | 嫉妒 | 羨慕嫉妒恨 | 羨慕 | 稅負 | 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