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問答019期】我的孩子專註力不夠怎麼辦
家長提問
我想問如何集中寶寶的專註力,每次翻開圖書教她認圖片或講故事給她聽,她總是聽一兩句就去翻其它圖書或跑開玩去了。玩玩具也一樣,吵著要玩積木,玩不到一會就走開玩其它東西了。家裡即使你很投入和她玩,她也是東一下西一下的,碰到不會玩的玩具,也不喜歡你教她。
Cami與家長的溝通
Cami:她一直沒有專註力嗎?有沒有什麼時候她喜歡的,可以呆久一會會的?
家長:看手機視頻
Cami: 為什麼會有機會看手機視頻?
家長:大人的手機放桌上,她就拿來玩,久而久之,手機上什麼操作都會,手機藏起來,就會去找。我發現,只有手機才讓她最專註,現在盡量不在她面前出現手機了。
Cami:除了手機,還有嗎?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她停留3分鐘的?
家長:我想了想,在家沒有。在外面的遊樂場有,因為那裡的玩具都是新鮮的。
Cami:真的嗎?請問爸爸媽媽一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怎樣安排的呢?
家長:爸爸主要是周末陪她,媽媽是除了周末陪她,每天下班7點到家陪她玩到8點半去睡覺。一般我下班回到家,嘗試了各種方式陪她玩,用比較誇張的表情和語調講故事,剛開始會吸引她,沒幾句話後就玩別的去了。
Cami回答
在這次的溝通中,發現媽媽有個很強烈的動機,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專註力,給孩子讀繪本時就帶著期待,要培養專註力;陪孩子堆積木時也有個期待,要培養孩子的專註力,過高的期待會讓媽媽的行為變得不自然、不放鬆,無法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而孩子在0-6歲是直覺型學習,他們關注的是我和你在一起舒服嗎、開心嗎,媽媽關注我的感受嗎?只有當孩子有了這些感覺之後,家長的繼續的有效陪伴才會起到作用。育兒有培養動機是沒錯的,但是,當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要放下期待,全然地和他們在一起,當你有足夠耐心的時候,驚喜就會出現。
早教育兒專家林怡在她的書中寫到:孩子的三心二意≠不專註。越小的孩子,一心多用的本領很大。孩子之所以具備這樣一種本領,跟他們吸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有關。事實上,只要他們置身於某個環境,他們的各大感官和心靈就都處於開啟狀態,於是,來自環境的一切——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味覺的、嗅覺的、情緒的……他都無條件地在接收,在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因為我們總在跟孩子強調要專註、專註、再專註,他才不得不忽略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信息,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於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這個不被我們所知、所重視的本能就逐漸被遏制了。更糟糕的是,因為不了解孩子有一個本能,我們還可能誤解他,想當然地給他貼上不專註的標籤,給孩子額外施加壓力。金寶貝的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來到課堂一開始就跑來跑去,如果家長可以遵循孩子的步伐,不去克制他們的行為,他們會在課後某個時間說出老師在課堂講過的詞語或句子,他們回到家會跳出整首舞蹈,令人驚訝。
近幾年,國外也有研究證實了孩子具有一心多用的本能。如果我們強求他「專註」於一件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違背孩子成長需求的做法。
那什麼對孩子集中注意力最有幫助?答案很簡單:熱情、樂趣、興趣。就算是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孩子,只要他們願意,就能做任何事情。閱讀繪本是親子互動、培養孩子專註力和品德的一個良好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有些高能量的、喜歡動手的孩子他們需要用其他的方式去培養他們的專註力,一開始他們也有自己的興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家長沒有耐心觀察,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或者認為對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就會引來孩子的對抗。
兩周後來自媽媽的反饋
我一開始總覺得女兒的專註力不是很集中,我每次翻開繪本並用誇張的表情教她認圖片或講故事給她聽,她總是聽一兩句就去翻其它繪本或跑開玩去了。玩玩具的時候也一樣,比如吵著要玩積木,玩不到一會就走開玩其它東西去了。通過和Cami老師溝通,通過我描述女兒的種種表現,分析了我女兒是比較愛自己動手和愛表現的小孩。她還提醒了我,重複舊的行為,只會得到舊的結果,所以我必須要換另一種模式跟她相處,例如,我現在會說:「寶寶,你可以教媽媽釣魚嗎?」 或者說」你可以教媽媽堆積木嗎?」 她就會一本正經的釣魚或堆積木,專註力也改善了。周末有時間,我和老公會帶著女兒去動物園、海洋公園裡玩,看著動物的各種動態和聲音,激發了她對動物的興趣,從中我教她認識這些動物的名稱。回到家翻開繪本時,她會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現在她也愛上繪本。我們還約定到某個時候,我們再一起去看看動物園裡的三胞胎小熊貓長大沒有。跟Cami老師電話溝通後,給了我很多靈感。與寶寶相處,我們應該多點耐心和技巧,就能愉快的親子溝通,也會意外發現自己收穫更多的驚喜和快樂。
(本文為「金寶貝深圳早教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敬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孩子經常喊「腿疼」, 可能是「生長痛」, 你可別忽視!
※一種偷懶且省心的育兒策略 | 當瑜伽遇見育兒
※【父母在線】《海洋奇緣》竟是給父母做的動畫片,看完別白看!
※原創漫畫 | 我的媽媽會變身
※兒童心臟雜音要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