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不該今天才驚訝(原) - 李金翔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李開復不該今天才驚訝(原)

關注大學生就業 2009-11-19 12:56:04 閱讀236 評論1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文/李金翔

名人李開復。今天百度一下「李開復經典語錄」,出現了287000個網頁。

導師李開復。百度一下「李開復給大學生們的信」,出現了44600個網頁,

他在大學生們的心目中一直是以誨人不倦的形象出現的,演講,開博,指點迷津,職業領航。李開復和大學學子們的溝通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直到今天 輪到自己開公司招聘人了,才對「大學生們找工作問家長」感到驚訝,我覺得不說他對大學生們的就業現狀了解的少,也是掌握的有點遲。

李開復也是我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不說頂禮膜拜,也須仰視才見。對李開復給與大學生和諸多職場人士的指引貢獻我是認同的。但對於出入校園趕場子的好多成功學報告、勵志類培訓,我依然不敢苟同。過多渲染富貴雅後的榮耀,不點化怎樣懷著一顆平常心從頭做起;過多誇張方法論的靈驗,不去告誡重在積累職業素養之上的技能提升;自己窮的叮噹亂響,天天叫囂一夜暴富的成功秘訣;手機里收藏的一堆哲理簡訊背的滾瓜亂熟,冒充滿腦子智慧的經典哲理。一幫自己屁股底下流著血,走街串巷給人治痔瘡的主兒。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們,這種報告、演講聽多了,就兩樣大收穫:好高騖遠,淺嘗輒止。

大學生就業難,原因林林總總——

教育體制的問題,很多學校、很多專業,學非所用、學非能用;

需求失衡的問題,畢業生數量的增長大於用人單位需求增長,供大於求;

擇業觀的問題,自我認知不清晰,盲目地追時尚職業,趕熱門行業;

自身能力水準問題,眼高手低,十竅通九竅,卻非專業對口不找;

..........

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家長的干預成為學生就業的掣肘和障礙!

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干預不是在走出校門之外,而是應該早在校園時!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至關重要。但家長的首要責任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性、為人準則、做事道理,同時配合學校老師監管完成學業,走出校門時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我不認同李開復的觀點。鄙人認為,家長對孩子就業選擇的干預與嚴格的家教或者壓力管理無關。恰恰是家教多年的不到位或者給孩子的壓力不夠、動力不足,導致孩子就業沒有競爭力,只有聽家長擺布的份兒。家長安排不了自己的工作,恰好把責任推卸到家長身上——不是我找不著工作,可是你不讓去上班的哦!

現在,更多的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把追求分數作為衡量孩子優秀與否、將來能否成才的標杆,忽視了應有的素質教育和素質培養。即便培養孩子除學習外的技能素養,也不是為了激發挖掘孩子的天賦、培養塑造孩子的興趣點,而是一廂情願、拔苗助長,為了高考走什麼專業類、特長生的偏門。孩子邁入大學門檻了,一味地關注寢居冷暖、衣食舒適,除了寄錢郵包裹,忽視了關注孩子的成長走向,自理/自立習慣好的,三年四年能學成個半成品,懶散放縱的孩子,散養四年,變成一個合格的廢物。

但,在家長眼裡,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好。別管孩子在學校塑造成啥樣,就業的標準在這些父母的心目中卻從不降低。所謂的標準,就是家長們自己的職業愛好或者自己未能實現的年輕夢想,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顯靈。

我作為用人單位,從公司招聘人那天開始,就沒少碰見「學生就業得過家長同意關」的事。每次,凡有家長陪同面試的,基本初試關就先PASS,面試都得家長做主,仿若「左手拄根拐棍、右手拎個奶瓶上職場」,但每天的工作怎麼做,是不是也得請教家長再去行事啊?

前幾天,我公司又經歷了一次大規模招聘,過五關斬六將的面試流程,在近300人的求職大軍中,留下3名合格者進入試崗階段。不到一周,2名員工灑淚惜別,原因都是家長干預的結果——

黑龍江大學人力資源專業的阿麗,一心想從事管理諮詢行業,來公司一周,更是堅定了選擇的信念,每天上班充滿了無限的激情和活力。但是做小生意的父母,非得逼迫她去考公務員。阿麗還有一個在高職上學的妹妹,對父母的旨意基本完全對抗。阿麗為了給妹妹樹立一個聽話的榜樣,違心答應父母去備考公務員。辭別前,阿麗和我說,李總,12月末我們再見,希望我回來時你還能收留我。因為我的想法和做法一致:我保證不考取公務員!想考上沒把握,不準備考上肯定有結果。

哈爾濱金融專科學校財務管理專業的阿茹,打小就自立,為了不給本不富足的家庭再增添負擔,選擇先工作、再充電、最後過渡到銀行業的曲線設想。但當家長得知中國銀行去學校招聘阿茹竟沒報名時,哭哭啼啼的動用系書記做思想工作。本來阿茹和男朋友的關係是經過多年的抗爭才求得父母認同,她不想再因為工作的選擇惹得父母惱火,就不十分情願地回到學校去參加銀行20人/400人的面試。「去做銀行櫃員或者賣信用卡,根本就不是我喜歡的事情。」今天上午還見未等來面試結果的她在網上大發感慨:「吾中銀之業未知可否,唯等,無力取之,亦未知吾之所求乎?凡未定之事,不疑,不聞,不問,以不變應萬變;雖非吾之性情,此一時彼一時,但曰:終壽,爾墓之木拱也,唯改以對…」

治理教育體制的頑疾終有時,我們已經漸次見到改革的一抹抹曙光。但家庭教育的束縛不解綁,讓孩子成為職場自由人終是痴人做夢。

作為一個智慧的家長,應該「敢於直面慘淡的就業形勢,敢於正視孩子的真實能力水平,讓孩子脫開父母的懷抱做出自主的職業生涯選擇,這是怎樣的開明?於孩子又是何其大幸?」

附:《中國青年報》報道:

今年9月,剛剛辭去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博士,又創立了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的創業平台——創新工場。幾個月來,李開復奔赴全國各地,四處招賢納才。在三四十名得到面試通知的大學生中,一些人的求職理由讓他感到非常驚訝。

「我父母覺得我跟著李開復干就對了!」「我父母覺得我應該去家跨國公司工作。」「我父母希望我待在上海。」「來應聘到底是你的決定還是你父母的決定?」聽完這些大學生的回答,李開復感覺很無奈,便跟他們說:「我來發一封E-mail跟你的父母溝通一下吧。」「對不起,我的父母不會用E-mail。」

不會用E-mail的父母,居然告訴孩子應該去哪一個互聯網公司工作,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11月14日,在第二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李開復跟大家分享了他最近的一些經歷,並鄭重地告訴在座的家長,在嚴管和壓力下長大的孩子,雖然聽話,但最後可能會失去管理自己的能力,甚至沒法獨立。

他建議,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要多信任、多放權,少嚴管、少施壓。在當今時代,家長可能不懂下一代,不清楚孩子自己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此外,如果家長幫孩子做了太多的決定,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心理:反正有父母幫我作決定,這不是我的責任。當他有一天面對獨立,他的路反而會走得非常艱難。

「我常常在大學演講時聽到學生舉手問,你總告訴我們要追隨我心,可我不知道我心是什麼。你總告訴我們要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李開復認為,過於嚴格的管教,已經使得一些從小生長在被動環境里的孩子,被培養成機器,他們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找不到自己的興趣,不知道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李開復也承認,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犯錯,都會有管得太多的時候,但關鍵是要讓孩子知道,最終的決定權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學習書法 - 無為居士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無聊的網戀,可恥的網婚 - Qzone日誌
xiaoshanhu.ok的日誌
什麼是朋友?什麼是知音?什麼是知己? - 杏林春舞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玉嬋詩韻的日誌

TAG:網易 | 天才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 李開復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