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家時評:伊朗,軍事打擊真的要來了么?

獨家時評:伊朗,軍事打擊真的要來了么?http://www.sina.com.cn2011年11月10日09:29大洋網 微博

  作者:陶短房(微博)

  國際原子能機構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報告,將對伊朗核設施的軍事用途揭示更多的疑點和細節佐證,並讓外界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即伊朗在外國核專家的幫助下,已突破核武器製造技術的幾個關鍵瓶頸,或許在幾個月內就能成為核國家。

  當這份報告的內容被陸續披露後,英國《衛報》曾發表文章稱,美英正考慮對伊朗實施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總統佩雷斯則相繼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講話,表示軍事打擊將成為「優先選項」,各種版本的以色列獨家或與歐美甚至周邊阿拉伯國家聯合對伊動武傳聞,也在幾天內鋪天蓋地。

  針對伊朗的軍事打擊,甚至全面戰爭,真的要打響了么?

  應該說,戰爭隱患的確是存在的。

  對於美國而言,默認伊朗擁有核武器是不能接受的,這不僅是對美國的現實軍事威脅,也是政治上的一種嘲弄。伊朗在美國看來始終是個麻煩國家,它不僅輸出伊斯蘭革命,令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坐卧不寧,還和敘利亞及黎巴嫩真主黨關係密切,在阿富汗和中亞擁有強大影響力,和海灣君主國內的什葉派組織有聯繫,「收拾」伊朗或可令這些麻煩減輕,進一步孤立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減緩以色列的安全壓力。不僅如此,美國正著手從伊拉克撤軍,且其打算將4000駐伊美軍轉移到科威特的計劃被後者否決,後者且表示「不允許任何國家利用科威特領土,發動針對第三國的軍事行動」,倘不趁此時發動軍事干預,以後再打就更難了。

  此前不久,美國軍情部門高調指責伊朗涉嫌謀殺沙特前駐美大使未遂,儘管這樁公案疑點重重,卻足以令早有芥蒂的伊朗和沙特間關係更趨緊張。由於沙特和海灣其它君主國大多是阿拉伯國家、遜尼派執政,而伊朗卻是波斯族、什葉派,雙方隔閡年深日久,互相間不信任、不放心,伊朗沒有核武器,這些海灣國家尚且提心弔膽,何況擁核?因此一些分析家稱「它們做夢都希望有人拔掉伊朗的核牙齒」,並非沒有道理。

  對於以色列而言,伊朗是唯一擁有對以遠程戰略打擊能力的國家,而以色列安全的最大威脅——真主黨和哈馬斯,則無一不與伊朗有關,軍事打擊,消滅伊朗核能力,符合以色列的安全利益。目前正值初冬,再過一段時間,伊朗的氣候將不適於遠程空襲,因此以色列才顯得如此迫不及待。

  然而制約戰爭的因素同樣很多,或者可以說更多。

  報告細節陸續披露後,俄羅斯總理普京、外長拉夫羅夫相繼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堅決反對對伊軍事干預。歷史上俄羅斯和伊朗接壤,如今也只隔世界上最大內陸湖——裏海相望,自沙俄時代至蘇聯時代,俄羅斯人追求「溫暖海洋」的夢想,一次次通過染指波斯而試圖圓夢,又一次次被伊朗人依靠自己努力和合縱連橫而化解,當西方威脅加深時呼喚俄國人,當俄國人喧賓奪主時呼喚西方人,是歷代波斯-伊朗政權的慣技,而伊朗的對面不遠,就是俄羅斯的戰略縱深——工業密集的烏拉爾地區,能源樞紐和「地緣政治火藥桶」高加索,以及「歐亞定時炸彈」中亞,俄羅斯顯然絕不能坐視西方染指伊朗,令自己的「下腹部」頂上一把尖刀。正如一些歐洲分析家所指出的,如果俄羅斯持上述立場,任何針對伊朗的大規模軍事干預,都可能冒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而小規模軍事干預非但無濟於事,反倒可能刺激伊朗民族主義情緒,加強伊朗強硬派的群眾基礎。明年是奧巴馬的大選年,這固然在某種程度上給其在國際事務中孤注一擲的動力,卻更可能令其前怕狼、後怕虎,斟酌再三。

  以色列的軍事打擊是最可能出現的軍事行動,因為即便美國不認同,它也可能自行其是,1981年和2007年,以色列空軍就在美國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動針對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和敘利亞阿爾奇巴爾核電站的「巴比倫行動」和「果園行動」,摧毀了這兩座核設施,此次仍可能故技重施。一些軍事專家指出,再過1個月,伊朗的氣候條件將不利於長途空襲,因此以色列才顯得如此迫不及待。

  但以色列的軍事威脅反倒令事態變得更微妙:儘管多數伊朗的鄰國心裡希望伊朗被「拔牙」,然而一旦「牙醫」是以色列,它們反倒投鼠忌器,惟恐沾上「幫助以色列打擊穆斯林國家」的罪名。且正如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快報》文章所指出的,以色列自己才是中東唯一的核國家,其日前舉行的彈道導彈實驗,讓外界想起以色列自2005年起就擁有射程7800公里、能打擊幾乎整個中東任何目標的「巴拉克-3」彈道導彈,如果「即將擁有核彈」的穆斯林國家伊朗是「地區和世界安全的威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那麼已經擁有核彈並具備海、陸、空核打擊能力的以色列,卻成為躍躍欲試要打擊其它人核目標的急先鋒,不是太具諷刺意味了么?

  事實上,以色列和伊朗間隔三差五就互放「嘴炮」,「空襲」、「把你從地圖上抹掉」之類說法常常冒出,但俗話說得好,叫的不咬,咬的不叫,不論是「巴比倫」或「果園」,以色列人真打之前,何嘗這樣高調過?

  在很大程度上,軍事打擊威脅仍然是政治施壓的一部分,除非出現更多新的誘因,針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尤其大規模軍事打擊的可能性並非很大。

推薦閱讀:

讓「幸福中國」成為「十二五」的時代熱詞--大江時評
新華時評:同力撐香港 攜手創未來
老徐時評:參政議政何時不再當「花瓶」?
時評-馬來西亞的未來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提高醫生綜合待遇才是避免悲劇的關鍵

TAG:軍事 | 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