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洪承疇是怎樣的一個人?

向敬之

1

洪承疇,文人出身,愛讀兵書,明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最初不過做些文職之類,直至崇禎二年,義軍王左掛進攻宜川城堡,三邊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督糧參政洪承疇領兵出戰,結果俘斬三百餘人。此戰,成為洪氏人生首次血戰。

頓時,洪承疇名聲大噪。他因此被朝廷授為延綏巡撫,進入封疆大吏的行列。

楊鶴提出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策略,使朝廷下令「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王左掛降而復叛,洪承疇一改上司力諫中央建立的招撫為主的既定政策,剿而殺之。上了王左桂後,洪承疇又同總兵杜文煥在清澗縣大敗張獻忠,引起朝廷主剿派對楊鶴的招撫大計提出抗議,聯合控告沒有起到真正的防患作用,反而使義軍首領時降時反,最終釀成幾近席捲大半個明朝之大禍。

崇禎帝下旨,將楊鶴罷官下獄,升洪承疇為三邊總督。洪承疇再接再厲,連續剿滅有功,被朝廷嘉獎:仍任三邊總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等地軍務。

書生報國的洪承疇,拼軍功創拼成收穫巨豐,成為了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軍事統帥。

是時,農民軍聚集陝西有二十餘萬人。高迎祥自稱闖王,李自成為高部大將,力量最強。洪承疇調兵遣將,兵出潼關,在河南信陽集結諸將,準備對義軍實行大規模圍剿,迫使各路義軍分兵奔還陝西,張獻忠與高迎祥會師。

電視劇《江山風雨情》

洪承疇在乘勝追擊途中,也損兵折將。總兵曹文詔遇伏,因救援不及而被迫自殺。有人向崇禎帝報告,洪承疇統轄太廣、勢難兼顧,於是朝廷下令:以盧象升統領江北、河南、山陝、川湖軍務,管理關外明軍;洪承疇專管關內兵。

權力小了,轄區窄了,洪氏發威了。他授計陝西巡撫孫傳庭在陝西周至黑水峪設伏,將作為十三家七十二營民變隊伍之首的高迎祥就擒,押至京師,凌遲處死。李自成成為新闖王,但洪承疇還是多次打得李自成等大敗而逃。崇禎十一年六月,洪承疇令曹變蛟在潼關設伏邀擊,大敗李自成,使之僅帶劉宗敏領十七騎逃入陝南商洛山中。農民起義陷入低潮。

清兵犯邊,遼東危急,明軍防禦不濟。崇禎帝急調常勝將軍洪承疇救火,出任薊遼總督。崇禎十二年初,洪承疇領陝西兵東來,與山海關總兵馬科、寧遠總兵吳三桂兩鎮合兵,拯救遼東危局。

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春,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八路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與清兵會戰。

清太宗皇太極不顧鼻子出血,經過六天急行軍到了松山,親率大軍進攻,不意碰到了比袁崇煥更難對付的洪承疇。袁崇煥善於守城,藉助紅衣大炮,逼退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洪承疇的軍事能力要遠強於袁崇煥,以兵分力弱,主張持重以待。兩軍在松錦相持不下。

兵部尚書陳新甲主張速戰速決,寫信激將洪承疇貿然出兵。陳新甲雖很有才幹,曉習邊事,但仍以以前清軍實力評判新的戰局。他與司禮監太監王德化關係密切,洪承疇無法抗拒命令,只好要與清軍決一死戰。然而,各部總兵官主張南撤,最後集議背山突圍。最後十數萬人,因為各自指揮而很快土崩瓦解。洪承疇派六千兵丁夜襲清軍,又被擊敗,最後死守松山孤城半年後,糧食殆盡,援兵不至,清軍破城,承疇被俘。

洪承疇之敗,並非敗於軍事才能和戰爭心理,而是受陳新甲掣肘,不能實現自己的戰略思想,致使最後在松山一戰中徹底失敗,被敵俘虜。

清軍乘勝進攻,殘殺曹變蛟,迫降祖大壽,相繼拿下錦州、塔山、杏山。明軍聲勢浩大的錦寧防線,實際上已不復存在。

2

皇太極大費周章,冒著被傳聞出賣小老婆色相的流言蜚語,降服洪承疇。而他生前卻只是對洪承疇表面恩禮有加,將他安排隸屬自己親率的鑲黃旗漢軍,但只做明朝國情諮詢,不委任實際職務,大部分時間將洪氏軟禁在家,不使之外出活動。

或許是洪承疇出工不出力,同意與滿人進行政治合作,但並未做到知無不言。好在崇德後期,太宗因宸妃過世,情傷過重,無心南下,一年後暴卒。順治即位,睿王攝政,統兵破關,洪承疇隨征。崇禎帝自縊煤山,李自成攻陷北京。不知洪承疇是哀故主之慘死,還是怒敗將之驕縱,他先拍多爾袞的馬屁「我軍之強,天下無敵」,接著切入主題獻策:「宜先布號令,示此行特掃亂逆,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其開門歸降者,及為內應立大功者,破格封賞。法立令行,此要務也。」洪氏「三不」禁令和「二賞」政策,雖然為清軍入關攻佔燕京,招來了不少與洪氏為伍的貳臣同類,但對尚武野蠻的八旗兵瘋狂殺戮,起到了很好的節製作用。

攝政睿親王接受了洪氏建議,並採納了他如何追剿李自成和張獻忠的策略。多爾袞下令,明朝降臣仍任原職,洪承疇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銜,入內院佐理機務,遂為內秘書院大學士。

《大清風雲》張豐毅版多爾袞、許晴版庄妃與姜文版皇太極

明朝覆滅,故主已亡。洪承疇即便對滿人再有仇恨心理,也只能對新朝忠誠效命。順治二年五月,多鐸率師攻佔南京,多爾袞下「剃髮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抗。危難之中,多爾袞忙派洪承疇取代多鐸,敕賜「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大印,給予便宜行事大權。

後來,洪承疇丁父憂,朝廷准其回家守制,並未罷黜其秘書院大學士一職。歸來時,攝政王對其寵信有加,一連數日召見垂詢各省應興應革之事,所有建議,無不採納,並讓他出任太宗實錄總裁官、會試正考官,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雖然這些都是暫時性或榮譽性虛職,但也是書寫國史、選拔人才的政要大事。

3

洪承疇得多爾袞信任,但他善於站政治隊。順治帝親政後,立馬命洪承疇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後相繼調任弘文院大學士、國史院大學士,授命其太保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敕諭撫鎮以下咸聽節制,攻守便宜行事。滿兵當留當撤,即行具奏」。此時洪承疇已六十一歲,臨行前,順治帝設宴餞行,賜寶馬、寶刀。

一個前朝降將,被順治帝如此倚重,付與重大兵權,實屬罕見。雖然在清朝定鼎中原之際,洪承疇沒有做到大將軍,但論其此時的權力,比一個大將軍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經略西南、追擊李定國孫可望時,可以節制滿、漢兩路大將軍王,直接向順治帝回報信郡王兼安遠靖寇大將軍多尼、平西王兼平西大將軍吳三桂的戰況。

洪承疇

直至順治十七年正月,洪承疇因年老體衰、目疾加劇,請求回京,才奉旨解任回京調理,仍任大學士,至康熙新立時乞休。退休前,洪年近古稀,四輔臣不能立即拍板,召集群臣大討論,敘招撫經略之功,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准襲四次,允其致仕。

著名的三藩,最初駐守地方,也是洪氏建議。洪承疇奏請推薦原任大學士李率泰為兩廣總督,與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駐守廣東,順治帝應允,又給他鑄給「經略湖南江西雲南貴州內院大學士」印。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也是洪承疇回京前的請示所成。至於後來三藩坐大,釀成席捲全國的戰亂,是洪承疇病逝八年之後的事情了。但是,他建議三藩王駐守兩廣、雲貴,為清朝確立對全國的統治確實建立了特殊的功勛。而清朝對他們由原先的控制使用改為放手使用,讓他們獨承方面之任,且在一切軍事活動中也「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劉健《庭聞錄》卷四《開藩專制》),這是最終釀成大禍的客觀原因之一。

蕭一山在《清朝通史》第一卷中說:「運籌策劃,經略四方,筦理機要,創製規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疇、金之俊、馮銓輩,雖以漢人投效,行節有虧,史書所載,黜之貳臣;然經營勤勞,亦不失為開國之良輔。」論政治出身,范文程投效時只是一個秀才,不如洪承疇等為明朝高官重臣,故而算不上真正的貳臣。而洪承疇作為貳臣,在順治後期為清軍經略中原、開疆拓土,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4

至於洪承疇是怎樣降清的,有幾種說法。

大多關於孝庄文皇后軼聞秘史的影視劇,都會安排一出情感戲,讓著名的明朝降臣洪承疇成為暫時的男主角。故事是紅袖添香、情亂忠誠,讓英雄過不了美人關。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軍俘獲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皇太極下令把他押到盛京,派心腹漢臣范文程、張存仁等輪番勸說。洪承疇始終不屈,為此皇太極頗費躊躇,食不甘味。永福宮庄妃毛遂自薦,親自去勸說,「以壺承其唇」,一口一口給他灌下人蔘汁,動之以情,喻之以理,經過數天的努力,終於說服洪承疇投誠清廷。

《孝庄秘史》庄妃和洪承疇劇照

這是一個挺煽情的傳聞。當征服者處於半開化狀態時,為了收穫和利用征服者的智慧與價值,完全可能採取有違倫常的野蠻手段,近乎犧牲地融化文明人為道義澆注的心門,使之成為征服者權力和富貴的新奴僕。電視劇《孝庄秘史》並未安排庄妃自薦,而是設計接受過儒家禮制觀念教育的范文程,為主子獻計獻策,採取冷暴力的手段強迫庄妃上陣。當然,皇太極和多爾袞都是不情願的,劍拔弩張地蹲守在房外察聽動靜,好在庄妃一語驚醒夢中人,洪承疇感激地臣服。

庄妃勸降洪經略一事,並不見諸正史,就是《清史列傳》將洪氏納入貳臣之列,也沒有記載這一出軍營辦不了的事拿到床榻上去辦的好戲。但是,民間還是傳說甚廣,成為了一樁學術界的迷案!

昭槤《嘯亭雜錄》卷一說:「洪感明帝之遇,誓死不屈,日夜蓬頭跣足,罵詈不休,文皇命諸文臣勸勉,洪不答一語。」洪承疇以裝瘋賣傻,不再顧及士大夫斯文,蓬頭散發,赤腳待人,任皇太極派遣的漢臣范文程等人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總是尋求速死,來實現他作為明末士大夫所共有的「那種虛幻的道德英雄主義」(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

洪承疇弄成了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卻被細心精明的范文程察覺,洪氏對樑上掉落在肩頭的灰塵,不時輕拂,於是向皇太極回稟:「承疇必不死,惜其衣,況其身乎?」(《清史稿·洪承疇傳》)皇太極親自出馬,至拘禁洪承疇的處所,「解貂裘與之服」,噓寒問暖。

《孝庄秘史》劉德凱飾皇太極和寧靜飾庄妃

洪承疇在明朝,幾年時間由一個提學道台、藩台屬官,逆襲成為封疆總督、軍事統帥,但只要他一出差錯,暫時無功,就遭政敵權臣彈劾,被皇帝削職,困守孤城時久不見救援。而今太宗紆尊降貴,解裘披肩,更暖人心,讓洪承疇感激涕零:「真命世之主也!」

洪承疇如此一個大反差,其實也想試著與滿人合作,尋求一個新的政治改革機會。他久在官場,征剿義軍,對明末宦寺擅權亂政、皇帝平庸剛愎、文官貪贓枉法、武將虛功冒賞,導致國家臃腫破敗、百姓艱難困苦,不無痛心。他在道義極度不安的情勢下,仍想施展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而不是為了實現簡單的仁義之死。

清史名家李治亭在《洪承疇降清考辨》中說:「洪承疇順應歷史大勢,棄暗投明,把他的才能獻給了新的統一事業,並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是功不是過,更與投降外來侵略者的『漢奸』風馬牛不相及。時代已經變了,舊的史學觀念也在變。只有拋棄那種以華夷之分的標準評價歷史人物,才能對洪承疇及其他降清的人做出科學的評價。」

皇太極熱忱對待洪承疇,終於使之屈節臣服,於是在賞賜無數財寶後,還搭台唱戲百場作賀。諸王公大臣不悅,問太宗為何對「洪承疇一羈囚」如此優遇。太宗問,我們櫛風沐雨地玩命拼殺,是為了什麼?諸人說為入主中原。太宗道出了洪承疇的價值:「譬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獲一引路者,吾安得不樂也!」(《嘯亭雜錄·用洪文襄》)文襄者,洪承疇死後,康熙帝給的追謚。

昭槤在《嘯亭雜錄·用洪文襄》中,除了說皇太極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裘為洪氏禦寒暖心外,並沒說太宗安排庄妃上陣,擺弄騷姿媚態玩美人計。這倒不傷大雅!昭槤繼續寫道:「毛西河謂洪初不降,繼命優人誘惑。洪故閩人,夙習好男寵,因之失節。」洪氏好男寵?洪氏開始堅決不降,真如毛奇齡所說,洪為同性戀,因為抵不住男寵的誘惑嗎?

昭槤援引清初學者毛奇齡之說,貌似為孝庄太后曾委身降臣闢謠,雖又加了一句「何厚誣之甚」,筆鋒一轉:「故明帝初聞其死,設壇以祭,非無因也。」崇禎帝初聞洪氏殉國,為他舉行大祭,活動進行一半,前方送來可靠的情報,洪已降清,崇禎帝哀傷不已。這,潛在地說洪承疇有斷袖之癖,可能和崇禎帝之間有不清不楚。難道他對皇太極親切的關愛,解裘披身,也想入非非。

清·朱鶴年《洪經略像》

明末博物學家謝肇淛在《五雜俎》中說,當時的官僚士大夫絕大多數有孌童之好,在京城外交友接客時,總以自己有一個或幾個文人書生為相好而炫耀。這樣的同性戀,最早出現在晉代,士大夫們熱衷此道。後來隨著宋朝道學的興起,而日漸衰落,但至明末再次興盛。而以廣東、福建為中心區域。洪承疇即為京官文人,福建泉州人士,難免有孌童的喜好。昭槤說,洪承疇為福建人,素來喜愛男寵。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也只能留給那一段近四百多年前的歷史煙雲了。昭槤如此攻擊為清朝攻略中原的主要幹將(甚至說是最為得力的鷹犬之一),也是受了乾隆帝將洪氏欽定貳臣的影響。乾隆四十一年,清高宗下令國史館編纂《明季貳臣傳》,洪承疇、金之俊等順治朝大學士和其他降清的叛臣一樣,都因為「開創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而明順逆。今事後平情而論,若而人者,皆以勝國臣僚,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輒復畏死刑生,靦顏降附,豈得復謂之萬人」入列。


推薦閱讀:

清史探秘:洪承疇被俘之前,和清軍血戰半年的艱辛日子
打了崇禎一個耳光,又被乾隆欽定為叛徒,洪承疇會覺得委屈嗎?
洪承疇——從名將到名奸
如果你是洪承疇……

TAG:洪承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