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親之路】吐蕃的崛起及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始末

文/思文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由松贊干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是西藏歷史上創立的第一個政權。「吐蕃」一詞始見於唐朝漢文史籍,但唐人對「吐蕃」名稱的由來並不十分清楚。

早在舊石器時代,西藏高原就有原始人類居住。從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及70年代的大量考古發掘材料可以看出,「西藏的原始文化主要是土著居民創造的,他們定居在西藏的時代目前至少可以推到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是一種游牧和狩獵的部落」。

相傳聶墀(chi)贊普是吐蕃的第一位贊普。據敦煌文書等文獻記載,聶墀贊普本為「天神六兄弟之子」,從天界而降臨蕃土,被十二位本教智者奉為首領,尊稱為「聖神贊普鶻提悉補野」。「贊普」是藏語的音譯,意思是雄強的男子漢,後來就成了吐蕃君長的稱號。第八世贊普號布袋鞏甲,居住在瓊巴(西藏窮結),除了冶煉礦石外,還用牛墾荒種地,引湖水灌溉,開始有了農業。第十七世贊普號德朱波那木雄贊,開始設置大相作為贊普的輔佐。第二十三世贊普號甲多熱弄贊,廢除與神和龍族通婚,改與臣民通婚。第二十八世贊普號棄業頌讚,改進農業,興修水利,牧地與農田相接,國力日漸強盛。第三十世贊普號達布聶西,開始制定度量衡,規定物價。

到松贊干布的祖父達日年賽時,不斷向外擴張,開拓疆土,使吐蕃成為青藏高原上的一個強部。其實,吐蕃的境域北至雅魯藏布江,與蘇毗為界;東至康區,與位於川西的附國相臨;西至羊卓雍湖,與蘇毗的三魯雅下部為界;南鄰泥婆羅和布丹;已領有西藏高原南部的大部分,從而與取代羊同(象雄)而雄踞於西藏高原北部的蘇毗分庭抗禮。

說到這裡我還要先說說蘇毗,蘇毗是藏族歷史上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也是一個女國王執政的國家,有兩王共知政事,女王以年楚河流域為主要居地,從事耕牧,小王駐守於拉薩河附近,部人主要從事畜牧。其疆域北至於闐;西至瑪龐(旁)雍錯湖。與羊同相接;南方以雅魯藏布江與吐蕃相連。今天的拉薩、日喀則等重要地區均在其轄境之內。以當時的實力,蘇毗遠較吐蕃有能力完成統一青藏高原地區的大業。但是,由於其內部不和,先有女王達甲吾被大臣念·幾松所殺並擁戴小女王墀邦蘇為王的事件,後則有墀邦蘇臣下紛紛背叛而暗中投靠吐蕃達日年塞之事發生。到松贊干布的父親南日倫贊時,終於擊敗蘇毗女王,初步統一高原,故而,吐蕃的「贊普」之號自他而始。其實,政治中心尚在瓊瓦達孜宮。作為南日倫贊的獨生子,松贊干布就生在雍布拉岡,長在瓊瓦達孜,他曾經有過一個美好的童年。

貞觀二年629年,當松贊干布13歲的時侯,吐蕃王朝內部發生叛亂,被征服的達布、蘇毗、羊同等紛紛發動武裝反抗,南日倫贊也被臣下毒死,連親密的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也參與叛亂活動。松贊干布就在這種危難時刻開始了他艱難而輝煌的人生。

松贊干布繼承贊普之位後。在他的叔叔的輔佐下,徹底清查叛亂舊貴族,使內部迅速穩定下來,而後又親自帶兵征伐蘇毗和羊同等反叛殘部,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征服了達布、娘布和蘇毗等部,約於公元644年最後兼并了羊同,完成了統一西藏的任務。接著,松贊干布進行了多方面改革,把政治中心由匹播遷到邏些(拉薩),把吐蕃劃分為四個政區,各區的領兵軍官兼任地方長官,地方則實行軍政合一的制度。松贊干布還制定法律,用以統治和鎮壓吐蕃人民。這樣,吐蕃作為一個強大的奴隸制政權在中國西南地區崛起,他們的崛起引起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

松贊干布(約617—650年)繼位後,雖然受到了諸羌的尊敬和佩服,但他也耳聞目睹了這樣一些事實:大唐天子唐太宗由於贏得了諸蕃酋長的尊稱——天可汗,「絕域酋長,皆來(唐)朝貢」,「九夷重譯於道」,各個部落的酋長紛紛到長安朝貢。唐朝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富民強,兵精馬壯;都城長安氣勢宏偉,人口集中,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大唐的文物制度,禮樂冠裳,也都頗具特色,引人注目。因此,松贊干布非常希望與唐接觸,建立關係。

貞觀八年(625年),松贊干布也派使者向唐朝貢,隨後,唐太宗也派馮德遐前去慰問。松贊干布聽說突厥和吐谷渾都娶唐朝公主為妻。「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唐朝剛與吐蕃交往,對其了解不多,當時沒有答應。吐蕃求婚使者回去後向松贊干布彙報說:「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也就是說:「到了大國唐朝,唐皇待我非常好,也答應公主出嫁給我們。可是正巧遇到吐谷渾王也到唐朝朝見,吐谷渾王離間我們和唐朝的關係,唐王因為這個原因嫌棄我們禮薄,又不答應把公主嫁給我們了。」本來求親的事情被唐太宗拒絕,而這位使臣卻告訴松贊干布唐朝拒絕和親是吐谷渾從中挑撥使然,松贊干布聽使者的一番話能不發怒嗎?也該吐谷渾倒霉。於貞觀十一年(637年)率羊同攻破吐谷渾,盡掠其財物畜產,將吐谷渾趕到青海以北。

松贊干布又率兵攻破與吐谷渾世代友好通婚的党項及白蘭羌。不久,又率領20萬軍隊乘勝進攻唐朝的松州,擊敗松州都督韓威。松贊干布在松州安營紮寨,對左右揚言說:「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又致書唐太宗:「若不許嫁公主,當親提五萬兵,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松贊干布已公開威脅唐朝,執意要娶唐朝公主為妻。對此,唐太宗令吏部尚書侯君集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率領五萬步、騎兵士出擊。牛進達的先頭部隊從松州襲擊吐蕃軍營,一夜即斬吐蕃兵一千多人。本來松贊干布挑起這次唐蕃衝突時,他的部下大多數人都持反對意見。因為長期作戰,人民困苦不堪,部下請求撤兵,松贊干布根本不聽,到了軍營被唐軍偷襲時,松贊干布真的相信了唐太宗一生戎馬生涯,能征貫戰,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此時大唐帝國兵廣將多,國力強盛,最後吐蕃軍隊敗北。

不過,松贊干布並不甘心,派使者到唐朝請罪,堅決要求和親。吐蕃的游擊戰術也讓唐太宗一籌莫展。經過這次較量,唐太宗深刻認識到松贊干布也並非等閑之輩,他重新冷靜下來考慮松贊干布的求婚和親問題,很有必要予以安撫,所以,松贊干布再次請婚時,唐太宗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得知唐朝已經許婚非常高興,便於貞觀十四年(640年)冬派大相祿東贊奉「獻黃金五千兩,它寶稱是」,作為聘禮,向唐朝正式求婚。求婚使者多達百人之多,祿東贊為正使,智塞恭頓為副使。祿東贊雖然文化不高,但聰明剛毅,「用兵有節制,吐蕃倚之,遂為強國」。松贊干布派他求婚、迎親,可見吐蕃對與唐和親是何等的重視這次和親。

祿東贊到了長安,對唐太宗的提問對答如流。唐太宗對他很賞識,除了答應把文成公主(623—680年)嫁給松贊干布外,又將他封為右衛大將軍,還想把琅琊長公主的外孫女段氏嫁給祿東贊。祿東贊急忙辭謝說,我已經有了妻子,那是父母所聘,不可拋棄。而且,在贊普見到文成公主之前。我怎敢先娶呢!唐太宗對他更加器重,「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據《世系明鑒》記載,當時副使智塞恭頓嫉妒祿東贊.乘機提出留下一名大臣作人質,同時將目光射向祿東贊。祿東贊明白他的用意,但為了唐蕃友好,願作人質,於是接受了唐太宗所賜的一區第宅,並同意娶段氏為妻,由副使回報松贊干布,準備迎親。

根據藏民的傳說,當時印度法王、波斯財王、格薩軍王、美色市王等都羨慕唐朝皇帝敬信佛法,嬪妃享有榮華,太子愛好武藝,文成公主又是花容玉貌的美麗,大家都分別派遣重臣前來唐朝,爭聘文成公主為妃。他們所派的使臣多達五百人。唐朝君臣不太喜歡吐蕃,但已許婚又不好反悔,便有意弄巧地說:「諸使臣中,有識見銳敏者,則許之以婚。」於是出題考試。祿東贊聰明多智,順利通過了5次考試,每次都得滿分。

這5次考試的命題分別是:1、將綾綢穿過綠松石的眼孔,祿東贊將綾綢系在螞蟻的腰部,讓它從石孔中穿過。2、辨別出一百隻雞的母子關係,祿東贊用酒糟誘雞法很快分清。3、一天之內吃完一百隻羊並揉好一百張羊皮,喝完一大瓶酒而不醉,祿東贊也通過了。4、夜晚入宮而不迷路,祿東贊因預先作了記號而順利通過。5、從二千五百名年輕貌美的女子中認出哪一位是文成公主,祿東贊由於事先向寓舍女主人問清了公主的身體形態,一眼就把她認出。這個故事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漢藏人民對這次和親的重視。

唐太宗對這次和親也很重視,特派江夏王李道宗主婚。持節送文成公主人藏。唐太宗為公主準備了豐厚的嫁妝,並派侍女25人和眾多工匠隨行。文成公主信佛,並帶去一尊銅鑄的佛像。

文成公主原為江夏王的女兒,自幼被唐太宗和長孫皇后收養在宮中,得到鍾愛,被封為文成公主。這年文成公主16歲,松贊干布24歲。妙齡少女出嫁年輕的贊普。固然比較合適,但文成公主畢竟要離開繁華的京都,到那氣候多變的青藏高原,與那些語言不同、習俗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自然心情複雜,抑鬱愁思。據說吐蕃使者祿東贊等人為使文成公主開心,為她放聲高歌:

吐蕃藏地,吉祥如意。眾寶所成,贊普宮中,

神作人主。松贊干布,大悲觀音。神武英俊,

見者傾慕。以教治邦,人民奉法,諸臣僕從.

歌唱昇平。出佛慧日,擎功德燈。山產諸樹,

土地廣博,五穀悉備,滋生無隙。金銀銅鐵,

眾寶具足。牛馬繁殖,安樂如是。至奇希有,

公主垂聽。

文成公主聽後,心情寬慰了許多。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丁丑這天,文成公主一行離開長安,經鳳翔、秦州、河州向龍支城(今青海民和縣古鄯)進發。文成公主一啟程,唐太宗就詔令吐谷渾王諾曷缽修整道路,準備迎接。到達吐谷渾界時文成公主受到了吐谷渾王諾曷缽、弘化公主及吐谷渾大留論等大臣的盛大歡迎。「文成公主還在該地翁城中心駐息,並在佐地朋約都建造宮室。」文成公主在停留期間,約請弘化公主一起勸說諾曷缽及吐谷渾大臣,與吐蕃解仇和好。

從公主佛堂再往前走,路過大非川,抵達那錄驛,經過暖泉就到了列謨海。松贊干布早就率兵在柏海(今札陵湖)西邊的一個山包上安營恭候。文成公主一到這裡,松贊干布就在安營處舉行了隆重的迎親儀式。李道宗以叔父和唐朝重臣的身份主持婚禮。松贊干布對李道宗「執婿禮甚恭,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媿(kui)沮」。

文成公主由青海南道到達柏海,經受了十分惡劣的氣候。這一路盛夏降霜,二千餘里見不到人煙,有的地方根本沒有水喝,只能啃冰塊,馬只能吃雪。李道宗、侯君集在貞觀九年(635年)追擊吐谷渾時,就「行空荒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士糜冰,馬秣雪。閱月,次星宿川,達柏海」。李道宗到此後深有感慨地說:「柏海近河源,古未有至者。」

在文成公主入藏的途中,留下了許多關於這次和親的傳說和史跡。如,文成公主到農牧區分界線——赤嶺時.向西眺望,茫茫草原,牛羊布野,青海湖碧波蕩漾。回首東望,「煙簇土屋柳罩頭」的湟水流域的農村景象到此收止。翻山越嶺,長途跋涉,遠離家鄉的愁思油然而生。唐太宗為了寬慰她,曾專門用黃金鑄造了日月寶鏡各一個派人送給她,讓她攜帶在身邊。從此,這座山便被稱為「日月山」。再如,傳說文成公主從「倒淌河」邊進入草原,把坐轎改為騎馬。文成公主看到離唐都越來越遠,不禁失聲痛哭。這哭聲震天動地,以致發生了天下江河皆東去,惟有此水向西流的奇異現象,「倒淌河」的名稱遂附會產生。又如,玉樹州結古南邊約50里的巴塘,有一叫百南巴的山溝,山崖上有9座浮雕像,文成公主居中坐在蓮花獅子座上,兩邊上下分兩層排列8個宮女,分別手執劍、瓶、花侍立。據當地人說,文成公主曾到此停留過,並且教藏民種植糧食作物。

這些傳說儘管虛構成分很多,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它寄託了漢藏人民對文成公主的尊敬和懷念。

文成公主從貞觀十五年(641年)入藏到永隆元年(680年)去世,在吐蕃生活了40年之久。在這40年當中,文成公主為漢藏的友好關係以及藏族的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緩和了吐蕃與唐朝的緊張關係,加快了雙方友好交往的步伐。

文成公主入藏前,松贊干布曾發兵攻唐。自文成公主入藏到松贊干布去世共10年的時間內,吐蕃從未和唐發生糾紛。文成公主在進藏途中,還與嫁到吐谷渾的弘化公主共同努力,使吐蕃弓吐谷渾恢復了和好關係。而且,松贊干布自從與文成公主結婚後。對唐朝的一切事情都非常關注。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征伐高麗回唐後,松贊干布立即派祿東贊前去祝賀。奉表說:「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並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度遼致討,隳(hui)城陷陣,指日凱旋。夷狄才聞陛下發駕,少進之間,已聞歸國。雁飛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夫鵝,猶雁也,故作金鵝奉獻。」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率隨從者30人出使西域,途中為中天竺抄掠,王玄策等人被擒,各族對唐的貢物全被搶走。王玄策夜中脫身逃到吐蕃,在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協助下大敗中天竺,擒其王阿羅那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加封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賚王,松贊干布還非常關心唐朝政局,曾致書長孫無忌等大臣:「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並獻黃金珠寶15種,供於昭陵。不僅如此,雙方的友好交往還絡繹不絕。史載,唐與吐蕃「申以婚姻之好,結為甥舅之國,歲時往複,信使相望」。他們的任務有求婚、告喪、弔祭、修好、會盟、封贈、答謝、朝賀、報聘,等等。由於和親及使臣的往來,吐蕃得到了中原的不少財物。如獨孤及在給吐蕃贊普的信中說:「金玉綺綉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贊普寧忘之乎?」。

為了便利唐朝與吐蕃的往來,吐蕃使其境內的驛站制度相當完備,每百里設一站,驛有「置頓官」。對於唐朝使者,吐蕃「部落歡抃,道路謳歌」,「接待殷勤,供億豐厚」。唐朝使者每到達鶻莽驛時,文成公主就預先派人在此迎接,到達突錄集驛時,贊普派人在此慰勞,到達拉薩時,吐蕃宰相派人在此恭候。

雙方和親密切了雙方的經濟、文化聯繫。

隨著文成公主的入藏,中原的蕪菁種子與其他穀物種子,以及漢族工匠、廚役、珠寶一起到了西藏。據藏史記載.文成公主帶到西藏「諸種府庫財帛,金鑲書廚,諸種金玉器具,諸種造食器皿、食譜、玉轡與金鞍,諸種花緞、錦、綾、羅與諸色衣料兩萬匹」。也就是說,她把中原的絲織品、服飾、生活用具及烹飪技術等各種文化帶到西藏。藏史又載,文成公主帶進了「四百有四醫方,百診五觀六行術,四部配劑術」等醫療技術。除此之外,松贊干布還請求唐朝送給吐蕃「蠶種及造酒、磑、紙、墨之匠」。唐朝全部答應了。

文成公主人藏後,還努力推廣唐朝先進的科學技術。她積極推行漢族的先進耕作方法,使糧食產量不斷提高。她令漢族工匠在落水處為藏民安置水磨,節省了大量勞動力。她教會了藏族婦女紡織和刺繡,使吐蕃家庭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這從她的琵琶歌「植桑織絲兮,編竹為縫兮,灰岩為陶兮」中可以看出。吐蕃原來沒有文字,文成公主入藏後勸松贊干布創造文字以適應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於是,松贊干布派16人到克什米爾學習,按藏語的特點,造出30個字母的單音綴孤立語拼音文字。

吐蕃曆法原以麥熟的三月為歲首,由於文成公主入藏時攜帶了天文曆法的書籍,以後藏曆也採用漢族農曆以干支相配的計時法。

文成公主還向藏民傳授建築技術。據說祿東贊曾向赤尊公主說過,文成公主精曉中原星算、風水等術,「若欲修建佛寧」,對地理風水等方面的事項,需要向文成公主「請教」。赤尊公主在拉薩沼澤地的東北邊修建廟宇時一邊建一邊塌陷,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命人帶禮品求文成公主推算建廟的地理風水。文成公主按照中原的「八十種五行算觀察法」推測、觀察周同地理,提出了可行的辦法。在施工的過程中,因未能照著事先文成公主算的那些解術來進行,以致新築起的佛教基礎,又被鬼神搗毀。因此才又仔細認真地閱讀文成公主所作出的各種推算作法,廟宇才得以建成。

文成公主到了吐蕃,還進行了許多旨在提高藏族文明程度的改革,她和松贊干布規定了必須懲罰的殺生、偷盜、姦淫、說謊等惡行十則,和必須獎勵的言語忠實、行為篤厚及幫助鄰人等善行「十六要」。她的一系所作所為,打通了吐蕃人民通向中原文明的道路。

佛教傳入西藏,與文成公主也有很大關係。西藏第一所佛寺——拉薩大昭寺,就是在文成公主的關懷下建起來的,另據《西藏王臣記》記載,「文成公主亦從內地招來精工巧匠,修建熱莫切神殿。」

松贊干布還「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這有利於提高藏族人民的文化水平。

文成公主對吐蕃的貢獻,至今還受到藏族人民的敬佩。他們是這樣讚頌她的:

遠從漢族地區,來了王后公主。

把三千八百種糧食,帶到咱們藏土。

藏地從此開始,種上了各種糧谷。

遠從漢族地區,來了王后公主。

把五千五百名工匠,帶到咱們藏土。

給西藏地區工藝,打開了發展門戶。

遠從漢族地區,來了王后公主。

帶來了五千五百,各種各樣牲畜。

給藏地潔白乳酪,打下了豐產基礎。

文成公主的進藏還促進了唐與吐蕃在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交流與接近。

嚮往唐朝的習俗是少數民族向唐求婚的動機之一。吐蕃人為了防護皮膚減輕風沙吹襲,素以赭色糖質物塗面,而且以此為美。文成公主見到後卻十分反感,松贊干布下令禁止「赭面」。但由於雙方來往的頻繁,這種習俗卻傳到了長安。白居易《時世妝》詩云:「元和妝梳君記起,髻椎面赭非華風。」

吐蕃人原以「氈帳而居」,穿氈裘衣。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松贊干布「自褫(chi)氈罽(ji),襲紈綃,為華風」。贊普帶頭,他人效法。此後,吐蕃人的衣服逐漸「有了唐服的式樣。在唐代留下的敦煌壁畫里,吐蕃人的服飾既有唐人影響痕迹,又有其自身特徵。直到現在,「在西藏地方則保持了許多唐代漢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

漢藏融合如此之深。唐代嶺南詩人陳陶是這樣唱的:「黠虜生擒未有涯,黑山營中識龍蛇。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40年後,於永隆元年(680年)在拉薩去世,時年56歲。文成公主死於何病?漢文典籍沒有記載。《于闐法教史》一書是這樣記載的:于闐僧侶「初夏四月到達吐蕃,及至此時,有眾多僧侶還俗,亦有多人餓斃道中。時,吐蕃贊普與漢地君王結為甥舅,文成公主降嫁吐蕃贊普。公主於吐蕃修建一所極大伽藍,並獻與土地、奴僕、牲畜。全體比丘來至此處,生活均由公主供養。吐蕃之境大乘佛法更為宏揚廣大。十二年間,比丘眾與俗人民戶虔信佛法,幸福安康,忽有群魔侵擾,黑痘等症盛行。文成公主罹染黑痘之災,痘毒攻心而薨。於是,俗人民戶頓起疑心,云:『黑痘等症流行系比丘僧眾來到吐蕃遭致禍殃,決不能再有一名比丘留於吐蕃』,收彼等驅趕回至各個原地。」這是第一次透露文出成公主致死的真正原因,這也是吐蕃關於痘症的第一次記錄。

由於文成公主對藏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她去世後,藏族人民用兩個節日來紀念她。一個是藏曆四月十五日「沙喝達瓦節」,也是文成公主到達拉薩的日子,另一個是藏曆十月十五日,相傳是文成公主的誕辰。每逢節日,藏族人民穿上節日盛裝到各寺院祈禱
推薦閱讀:

華匈戰爭之鐵血大秦是如何崛起的?
互聯網下半場,微博做對了什麼?
邁入灣區時代,惠州能否強勢崛起?
【戰國06】大國逐雄 秦齊崛起

TAG:和親 | 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