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人的悲哀

女人的悲哀很多的父母在女兒婚戀時感嘆「女生外相」,所以當女兒出生伊始就在對待女兒的問題定了性:女兒是人家的人。從女兒出嫁之時就認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此,各安天命,自求多福。

女人,從出生之日就註定其悲哀的命運。

她們不得不在開始懂事的時候就接受那種赤裸裸的隔膜:自己是個女孩,最終將是不知道那誰誰誰的人,所以不能要求父母對自己毫無保留無私奉獻。

接受這一點開始的時候會委屈,後來看到大家都是如此,於是逐漸便心安理得,安於並滿足這種待遇。可是,她們要很久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誰的人,在這段被「拋棄」又沒有任何「歸屬」的人生歷程中,她們只有不顧父母兄弟的冷漠,一往無前義無反顧的對他們傾瀉所有的情感和心血。

對很多女人來說,這種傾瀉便維持了一生,這種基於血緣的卑微的可憐的無償的付出混亂了女人一生的定位,也混論了她們的思維,她們的生活。唉,女人的悲哀!

這種付出也讓父母們在自私和殘酷之餘感嘆:養兒不如養女,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父母們會因此而自責嗎?會改變對待女兒的態度嗎?不會!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在對待對我們最好的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是自私的殘酷的。

所以,從自私的角度來說,你有個兒子,不如有個女兒;你有個哥哥,不如有個姐姐;你有個弟弟,不如有個妹妹。如果你有若干個女兒、姐姐、妹妹,你極有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因為,從來男丁才是最大的賠錢貨!

「女生外相」不過是女人一生當中極其短暫的處於愛情之中的昏頭昏腦的表現,瞬間的激情之後,基因和血緣很快就把她們拉回到從前的女兒狀態。

她們開始了自己矛盾悲哀的人生第二季:自己究竟是誰的人?理論上講,出嫁從夫,自己是丈夫的人,或者是丈夫家的人,而且她們也承認這一點。可是實踐中,她們的天平從來都非常明顯的偏向於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們。最直接的表現是: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她們才是真正慷慨的無私的不斤斤計較的,對婆家人則恰恰相反。

對婆家來說,這叫「身在曹營心在漢」;對娘家來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無論她們怎麼樣對娘家付出!

很多女人一生都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哪家的人?她們生活在婆家,卻源源不斷的從婆家向娘家輸送著利益。當然,她們在婆家不受待見,她們在娘家也被認為理所當然。

而女人從來都是感性動物,她們無比可憐而又無怨無悔,她們角色混論而又樂此不疲,她們勤勤懇懇而又左右不討好。

終於有一天,她們的女兒出生了,女人的命運進入了下一個和她們一樣的輪迴,她們認為,就像當年她們的母親認為:女兒是人家的人,是賠錢貨。

女人真正的悲哀第三季開始了,而這才是真正的悲哀。

事實上,自私的殘酷的對待女兒的那個人,往往是那個被「對待」過的女人——母親,不是嗎?可憐的女人!

而這個時候,她們的角色才開始逐漸清晰起來,女兒的出生、成長、戀愛、出嫁,伴隨著她們自私殘酷的對待女兒的手法,她們自覺不自覺的明白了:哦,原來我是夫家的人。

女兒的出嫁和父母的死亡是她們覺悟的兩個標誌性事件。

女兒出嫁了,她像當年自己對娘家人一樣對待自己,於是她們開始停止了娘家婆家之間的往返奔波和利益輸送,開始享受居中的家的或者「以我為主」的生活。

而父母的死亡則徹底的斷了她們對娘家的依賴,心理的依賴和利益的輸送,此時,她們才真正斷了臍帶,才真正獨立出來,才徹底知道自己是誰的人,自己的家在哪兒:她們才知道自己是誰。

這時候,她們已經老了,除了那個早已嫁出去的還在混沌之中的女兒,再也沒有人要她們。

推薦閱讀:

悲哀的韓信:天不殺,君不殺,鐵不殺,最後竟死於女人之手
女人的悲哀往往都是從太高估自己的能力開始
女人找情人是一種悲哀!!
香港原居民評:悲哀!香港人的好日子到頭了(2)

TAG:悲哀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