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非常值得一讀的武學經驗!

李鳳山練功秘笈拳學新編-----齊執度著《國術新論》齊執度致「科學的內功拳著者」函稿(部分)《內勁 走架 根勁 橫勁 丹田》孫存周手稿5篇非常值得一讀的武學經驗!學習傳統功法的十大步驟拳學真諦李鳳山練功秘笈(轉帖)中學時代,喜歡到拇指山跑步、練功,還造就了我巧遇明師的一段因緣。那時,我天天沿著山路跑步,經常遇著一位老先生。他年紀已經不小,但是看起來毫無老人家的老態,整個人給人一種渾圓的感覺,但絕對不是臃腫的胖,而是鶴形龜背、圓陀陀、渾洒洒,說不出來的輕巧感。他剃個極短的平頭,眼睛有時半張不開的,一年四季都穿件套頭袍子,走起路來健步如飛。有幾回,他一溜煙的從我旁邊經過,我心底當即明白此人非等閑之輩。經常照面之後,我們會互相打招呼。他說起話來聲如洪鐘、清清爽爽,讓我更覺他與眾不同。後來聽別人講起,才知道他叫恆月法師,那時應已近百歲了。有一天,恆月法師站在山路中,看我經過,特別把我攔下來說:「你來,我教你功夫。」當時還有一位年輕的師兄,也經常去拜訪他,師父就會同時指導我們。有一次,他要求我們:「沒事就盯著河水水面看。」師父也沒交代為什麼要看,只是要我們試試能否看出個名堂來,等看出東西了,他才肯告訴我們原因。我和師兄便一起盯著河面看,有時師兄便會抱怨說無聊,我知道他沒有很認真的在看。但是我非常的認真,因為這是師父交代的,而我一向聽話。後來師兄有一搭、無一搭的,也沒再繼續看河面了。但是我仍天天上山跑步,只要一遇見師父,他就要我練習看河面。一開始,根本看不出個名堂,但我還是一個人照看不誤。漸漸的,有時候我可以感覺到風吹草動,引動水面起風浪,有時甚至只是臉頰感覺一陣輕風,緊接著就可以看見水面起漣漪。我把這種「風和漣漪」的感覺跟師父說,我表示自己好像整個和萬物打成一片了。有時風一來,自己的心、形態、呼吸起一陣波動,接著水面也起漣漪。師父笑了:「這就是開始入道了,可以參禪了。」從此師父慢慢引我入禪、入道的法則。師父告訴我:「你坐在那兒看水面,就是打坐;你的心、呼吸、風、水面,能同時感覺波動,就是入道。」恆月師父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帶著我,體會「道」理,當自己身體力行,有所體證,師父更是一點我就通。我慢慢的由深而遠,由遠而廣,幾十年來,始終順此心境,保持一心不亂,在「道」上訴求。(訓練眼力所用「推之令清」功法,請參閱《李鳳山練功秘笈》。)幻影觀看水面的歷練,因為師父要求我繼續「參」,因此我仍常去河邊。我也常想著師父告誡我的話:「內在越是無為,外在越是有為;內在越是有為,外在越是無為。」我的心越參越廣闊,也越無為。我也漸漸了解,所有的東西都是隨外在的影響而震動,是外在造成我們必須有的行動。人心本應無為,當外在的波動,造成自己的行動,即是有為,但內心仍應無為。如果外在沒有必需的震動,你就不動,這也是無為。但是一般人常是外在沒有引動,自己仍要動,這就成了有為,也就容易出問題。有一天,風和日麗,群樹如如不動,周遭幾乎無風,我坐在河邊看著河面,看著看著,眼睛就閉上,胡裡胡塗的睡著了,猶如進入似睡非睡的禪眠狀態。那時我的心中並未想去洞澈什麼,但是突然發現自己看見了池塘。我將這個經驗稟明師父,師父說:「那是幻覺,再繼續觀照。」但是連著好幾次發生這種狀況,我心裡著實納悶,我明明是閉著眼睛看見了呀,我忍不住進一步追問師父:「為什麼是幻覺?」師父說:「那是平常看來的印象。就好比你照了一張水的照片,照片洗出來之後,再拿去和水面對照,或會發現與當下的水面不一樣。此即幻覺。」聽師父這麼一說,我再去觀察水面時,發現果真是幻覺。因為我先看一看水面,就將眼睛閉上,等感覺眼前浮出水面的圖像,再將眼睛張開,發現果然水面上的東西不一樣。比如有時水面飄過一片浮萍,或有一條魚正在裡頭打轉,在閉眼的前後,畫面是不一樣的。於是我著性子,依師父之囑,繼續觀照水面。但是練習看河水時,若一直緊盯著水面,易傷眼;如若出神,怕入魔道;有時坐久了,身體反而緊繃,又怕走火。所以必須配合動靜兼顧的功法。(「相推入道」功法,請參閱《李鳳山練功秘笈》。)心眼與肉眼有一天,我閉眼又看見水面,等張開眼睛,發現水面之物和閉眼所見一模一樣。經過數次實驗,結果均是如此,我便又稟明師父。師父笑了,他告訴我:「真相已然出現,你已從幻象進入真相了。再看!還有其它東西。」我便聽話,繼續觀照。有一次,閉上眼睛,眼前出現的不是那條河,是大石頭,還有樹。我張眼再看,傻了,為什麼跟眼前所見完全不同?我請教師父,師父說:「你不只看見了河,還跟這裡的神做了溝通。你看見的是以前的景象。」我這才了解,人可以修鍊出不同的眼睛,肉眼、天眼、佛眼、慧眼、法眼,境界各自不同。我就這樣從眼睛意境的開發,進入耳朵、嗅覺的意境,我的五官七竅都變得異常敏銳,無法為一般人道也。後來我也漸漸明了,何謂宿命通、天眼通等。這些能力都是由反觀內照開始,繼而進入五眼的境界,再繼續進入其它的修鍊。過程是先找到一個點,若碰到另一個點,轉個彎,會再碰見另一個點,再轉個彎,才會形成面,從面再深入更細緻之物,即可成為體了。點線面體,依此成形。我繼續傻練,甚至出現「心想事成」、「有求必應」、心想看到什麼就看到什麼的境界。我開始覺得可怕,不敢再練。師父也說:「知道了就好,天下事,依此而行,無事不成。」但有時我把眼睛張開,反而什麼都看不見。師父又說了:「別相信自己的肉眼,要相信心眼。」原來心眼所見,就是自己想看的那個東西。肉眼所見,反而紛雜無序。當時我本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厲害,師父竟說:「還早呢!」我只得再練,最後我練到張開眼睛,河面周遭的東西都看不見,但水內之物,一層一層都看見了。我這才發現,空間是可以超越的,從第一度,到第二度,到第三度,到第四度,甚至進入第五度空間。到最後,若問我看到什麼,我只能說:「不可說。」我已明白,世間的真理,就靠修鍊而得。中國從黃帝時代、文武周公、老莊、孔子相傳而下的天地道理、思想脈絡,都是因身體力行,修證而得。這和看山的道理,亦是相同。一開始看山是山,再來看山不是山,接著看山又是山,再過來又看山不是山。經過如此三番兩次的循環轉折,從看山不是山裡,方能察覺,心裡想看什麼,它就是什麼,而這些都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最可怕,因為心可以幻化,所以真是不可說啊。這些驚世駭俗的能力,我現在只有在救人的必要時刻才使用,因我深知,無論人有多高的法力,均不可違背自然。功夫越高者,越要能控制自己,該做才做,而非想做就做。最後還要能如孔子所言,做到真正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想做的就是該做的,此時人格才算健全。在「道」上,也才算真的登堂入室。看山、看水、看事,在道理和意境上是銜接的、相同的。但無論功力多高,自我控制力才是最重要的。拳學新編-----齊執度著胥按:《拳學新編》為王薌齋先生早期弟子齊執度先生所著,但被人刪改後一直以王薌齋先生名義發表,並以此否定大成拳。後在選傑夫子處得《拳學新編-----齊執度 著》油印件,鄙人複印留存。時值意拳、大成拳辯論期間,遂於雜誌揭露其偽。 其後,所有意拳、大成拳書籍都註明《拳學新編-----齊執度 著》。

第一章總論---拳學述要第二章釋拳第三章意拳第四章習拳六要第五章習拳階段第六章樁法前論第七章渾元樁(一)第八章渾元樁(二)第九章渾元樁(三)第十章樁法後論第十一章養氣第十二章論意第十三章試力第十四章運力第十五章對手功夫第十六章應敵第十七章瑣論--------------------------------------------------------------------------------第一章總論---拳學述要我國拳學興自戰國時代,以後達摩洗髓易筋兩法參之於華佗之五禽戲,始匯成斯技。雖今門派繁多,其淵源一也。不論如何分派,總不出以拳為名。夫拳者乃拳拳服膺之謂拳。動靜處中,能守能用,此盡吾人氣質本能之道,非純式套數專論招法之所謂拳也。拳學一道,不可認為奇難事也,須知非常功夫多得自平易,勿論行站坐卧以隨時隨地均能用功,首要端正其身體,使意念空洞,凝神靜氣,掃盡情緣,寂靜調息(乃養氣之功夫,非作到孟子所謂「勿忘之境界」不能真有所得,爾雅云:勿忘勿念也。),以溫養內外,滌除邪穢,筋骨氣血不練自練,不養而自養,人之本能逐淅發達矣。初作時不論姿式之優劣或繁簡,只看全體大小關節能否上下前後左右相互為用,以及神經支配之大意和氣血之流行與調息所發之彈力如何。意以達到得力舒暢為止。察其神情,身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之撐持,又如在氣浪中作游泳之動蕩,毛髮悠揚相依,大有長伸之意,氣血如巨海汪洋之水,有波浪橫流迴旋不已之勢,精神如大冶洪爐,無物不可陶溶,而身心好似渡海之浮囊,不容一針罅漏,此身心氣血修練之要旨也。若是者,非滌盡妄念,動靜不失於自然,未易有得。然無論如何去作,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則氣滯,氣滯則意停,意停則神斷,全身皆非矣。他如試力之均整,肩架之配備,發力之自乘(發力之自乘,是說明爭力之作用),三角力之螺旋,種種之構造不一之力,又如渾元假借之一切法則,均不可忽,尤應注意全身樞紐之鬆緊,面積之曲折和遇敵時相接時間之利用,此皆非言語筆墨所能形容,願學者以恆心毅力,研究探討,自不難入法海而博道要矣。第二章釋拳近世拳術分宗別派,作法各異,命名無不以拳,而對拳之意義,實少研究,論者多就拳之字義而為之解釋,或指握手為拳,或指練習勇力能徒手敵人者為拳,皆屬泛論,未得拳之真義者是也。薌齋先生解釋拳義曰:「拳者乃拳拳服膺謂之拳,動靜處中,能守能用,此即盡吾人氣質本能之道,非純工套數招法之所謂拳也。」「動靜處中,能守能用」言即時得拳理,靜守動用(靜即動,動即靜,其守用一也。)「拳拳服膺」,永保不失也,盡吾人氣質本能之道也,即言拳理之所在。非純工套數招法則辨歧途納學者於正軌也。薌齋先生復申明拳意曰:「拳之為拳,實不在於身體運動之形式如何,而在於筋骨氣力鬆緊之作用,精神之指揮以及心意之領導如何耳。」習拳專重形式,是本末錯認,攻其末而記其本,終無是處,非得其本者,不能言其踐形致用之實學,故應機而發,因勢而變,動無有誤,其神妙莫測者,當非所謂專習套數招法者所能得也。第三章意拳第一節意拳倡導之意義人身內外一體,意動一致,拳功拳理,只有是非,而不能分以內外,所以薌齋先生反對內家外家之拳名,並反對講求不合實用之拳理招法套數。復為闡明拳理髮揚拳學計,於一九二六年倡導意拳,拳以意名乃示拳理之所在,其練習方法重在站樁,以求實用,不講求形式演變之套數,無論動靜,皆以意領導,使意、氣、力合一,以盡拳功爭力之妙用。由此可知先生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內外之紛爭,以存拳學之真義也。第二節意拳樁法薌齋先生論意拳樁法曰:「拳學樁法,陰陽動靜,虛實開合,胸腹呼吸與鼓盪皆不得分開而論,都是互為根用,不在外感之交雜,而在一意之應付,此謂之意拳也。」第三節意動之解釋意存乎吾人之自身,為心之動,其作用厥為自我,確實存在,不得疑之,習拳應先明此意,然後動靜始能合於理,而有益於身。西諺云:「身體之發達,可促內心之發達。身體之損害,多為內心這損害。」如何使身體與內心得以發達而無損害?當求之於身心動用之合一。身心合一之動用,為健全之動用,應有之動用也。如何使身心合一?須知心之動用為合意,身體動用,即身心合一之動用,自是發達身體而有益無損之動用,此乃順自然之需要,應機合理之動用也。意為心之動,而欲達此意,司命全身者為腦,腦為身心之關鍵,故知腦之於身,如軍中之主帥,所以習拳先講頭直,意發動屬之於自由於萬全,不附帶強迫之感情者也。吾人之動作順乎自然,合乎需要,方為合意動用,為自由之決定,乃本能之作用。此種決定和作用,從屬於個人,能感得而身受之者,亦惟其個人,不待言也。人身動用可分兩種,合意之動用為有益之運動,不合意之動用為無益之運動。不合意之運動,心理學者謂之衝動運動,乃發於慾望之運動,非正規之運動;系因受到衝動後,由此衝動一變而為執意,由執意而引起之實際運動也。故謂衝動運動,反乎自然之運動,非出於自主(自由之決意)之運動,是為亡動。此種運動,動必吃力,吃力則血注,血注則血流失其自然,而神經為之傷害,故運動結果,心由此發生一種反射之衝動。神經梢端受到衝動,發生抵抗,同時生出反射運動,此種反射力量,最為強烈,神經中樞感到刺激,而受損傷。此種運動,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習拳切忌妄動和吃力,即不許有衝動運動也。第四節合意運動合意之運動,心理學家謂之本能運動,是由意(運動神經覺察能力)來考察全身之需要,順意之支配,而為運動,系出於自主,而順於自然。所以本能運動是身心一致,合於需要之運動,有益無損之運動也。本能運動分有意與自動運動,有意運動,是基於心意支配之運動,作到妙處,則成為自動運動,不感覺受意這支配,而其運動,無有不合意者。習拳原為發達本能運動之工作,非臻於自動運動之境,不能得力得氣得神,而入化境。第四章習拳六要第一節要知拳益薌齋先生曰:「不學拳是不要性命的傻子。」言拳功對人身關係之極切要,能健身體養性命,人人應知此理,應習此拳,普勸吾人練習之理由,一語道盡。若使吾人知習拳之樂,習拳之益,致力於練習功夫,定有欲罷不能之概。誤入歧途吃力努氣傷及身體,是學習錯誤,非拳不可習也。拳功如作到妙境,真得竅要時,在他人看來反認為不精熟、不好看者有之。故要知習拳為已,非為他人也,此防身養身貼骨之事也,更須平時一心存之於拳,蓄養氣血,無論何時何地何事俱無不拳拳皆在操練,有時限之功夫,不如無時限期之功夫,純正確切。所以有固定時間,而非廣場不能練習者未必儘是也。第二節要明拳理拳有拳之理,拳之法,拳之意,得其法、理、意,方得謂之能拳。故有拳法,而無拳理者非也,有拳理而無拳意者亦非也。拳之動其法不一,而有原理;動靜變化,機神無方,出之自然,臻於神妙,蓋由於一意之支配,得理盡法而成其用。所以習拳,理字最為緊要,理字須從規矩得來,能於規矩中將理字參透,方能有成。妙悟在已,學須自成也。習拳者得其理,然後方可與言氣力;有氣有力,而不合於理,非有用之氣力;知其理而不能用於氣,用於力,亦非真理。理與氣合,氣與力謀,動靜合於理,則氣為之用,而氣力之神妙自見;然神其用者,還權之於意,故習拳之初,對其法、理、意,均須徹底認識,方有所遵循也。第三節要重樁法粗跡世人多以拳為技,不什一習,豈根本之論哉?拳為吾人動之始基,其理簡而明,其跡粗而顯,其妙用在幾微。故論拳理,言之深者,根於幾微,言之淺者,本其粗跡。須知粗跡亡,其幾微之理無以存,幾微之理亡,其粗跡則非。夫粗跡者,極簡極易之動作方法也。得此粗跡,即能變化無以存,幾微之理亡,其粗跡則非。夫粗跡者,極簡極易之動作方法也。得此粗跡,即能變化無窮。但非今之拳套招法也。拳之粗跡為何?乃樁法是也,豈可因其平易而忽之耶?觀乎拳之功用至神者,無不由此一站生出也。習拳須先求下手及著實功夫之門,習拳下手處,站樁是也,久站乃為著實功夫之門也。舍此恐無真實下手處。故學者應以此教,必以此習認定在此,志向亦在此,終日乾乾奧蘊自得,教習之道不過如此,微乎!微乎!第四節要作體認功夫習拳須知,「心傳意領」四字,是得力關頭,此四字繫於體認二字中求之,體認是一種實行功夫,運用意之支配,發揮自身之智能體能之作用,將腦所接受者,使身體實行出來,以身驗知,並以求其所不知者是也。要知心傳口授,非真學真知;須得自已實行,方是實學實知。故習拳重體認功夫,乃易空想為實用之實功夫也。且精神氣力之運化,非由體認不足自知自發自成也。體認功夫有內省、外觀、實驗三要點,缺一不可,內省者直察自已之意象如何也;外觀者內省自已,外觀他人,以他人之表現,參證其內容,作內省之助;實驗系合內省外觀之所得,行之已身,而得有實效之事也。習拳有得於師者,有得於已者;得於師者為規矩,得於已者乃循規矩,經體認,實得於身之妙用也。學拳不得於身,則規矩無益於已。論及體認,原有力、氣、神三步功夫。力、氣、神皆體認功夫,分言之,則為拳功深淺之界限,合言之,心一氣齊萬力並足。力氣神原有不可分離之性,三者實統基於一氣,氣調則神經之訓練、血氣之調理、筋骨之鍛煉,均得體認之實功,故曰三步功夫也。樁法所示要點,皆為養此氣而培人生之基也。第五節要去三病習拳有三病:一曰努氣,二曰吃力(即用拙力),三曰挺胸提腹是也。染得三病,則動靜不合於理,拳功定難得力得氣而神之於用,慎乎!慎乎!習拳吃力,是一大病。近之授拳者專以快、用力,教導初學者,誤矣;教以快、用力,是欲其手足用力也。要知四肢用力,心身真勁力必淤結,久之為害甚大。於今學拳者應明此害,避之遠之,庶幾近之,而免入歧途也。薌齋先生曰:「今之習拳者,多急急於拳套,用暴力以求迅速和美觀,全身氣孔為之閉塞,而於自身氣血之流通,實大有阻礙。所有拳家凡用暴力是,無不努目皺眉,頓足有聲。」是先閉其氣而後用其力,至練畢則長吁短嘆,急喘不止,傷及元氣。所以往往有數十年功夫終為門外漢者,豈非用此拙力之所致哉?第六節 要作實功習拳忌好高求速,恐不達也。余某歲請示發力,薌齋先生告曰:「汝已能得環中味道,當能自信,對發力要領,恐尚未能領略,因發力種類甚多,無應用經驗,敢斷言不易知也,望加意用功,屆時必將詳告,現在即告亦不能懂,即懂亦不能行,慮有務高反低之病也。」又曰:「功夫宜恆久,朝夕操練,無時或已,得有新成績,方是進步真消息。」語云:非有百折不回之真心,不能有萬變無窮之妙用。薌齋先生曰:「用功覺得全身氣血川流(身外有物),養神斂性,通體無滯,是初步功夫;若聽得全身嘶嘶有聲,無論行坐一觸即跌人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氣,光芒四射,如用目視人,其人如失知覺,然後漸入神化之境矣。」第五章習拳階段第一節基礎功夫人之力生於氣血,自然發動,由內達外,故通暢氣血,以鍛煉筋骨為習拳基礎,其法為站樁。站時須間架安排妥當,再從靜止狀態去整飭神經,調息呼吸,溫養氣血,鍛煉筋骨之各項體認功夫,而使內外合一,以達拙者化靈,弱者轉強之目的。第二節試力前項基礎功夫作到妙處,應繼習氣力之妙用,試力是其初步。試力為得力之由,力由試而得知其所自發,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故試力為習拳之最大關鍵。第三節實用功夫拳功作到全身舒暢得力,運用變化始能隨機發動。至於快慢、虛實、與精神時機之運用,閉合、鬆緊、動靜之互根,以及力量和假借之分析等,尚須實地研究,故習拳功夫,未可稍鬆懈也。又論習拳各段功夫曰:「練習樁法時,形雖不動,而渾身之筋肉氣血與神經以及各種細胞,無不同時工作,若輪盤之旋轉,快到極點,正是不動之動,所謂生生不已之動也。此學拳當注意之要點,一念之差,舍此正軌則終身難入門牆矣。」應敵時勢如猿兔如龍蛇,而身心意力,都要含蓄,暗中分析對手究竟,須全神遒斂,隨機而動,以待發之機,雖動用極速,亦有高低、左右、縱橫之轉移。而身心氣血之悠揚飄蕩,實動猶不動也。以上為基礎實作兩部功夫與動靜區別之原則,其中間一段試力方法則太繁矣,茲簡述一二:試力既不許有偏面力更不許有絕對力,首要體認全身之氣力圓滿否?光線鋒棱與毛髮接觸否?氣力能隨時隨地可以發出?自身之神與氣,能否和空氣發生應合作用?抬手動足,全身各處都如有敵欲相比較,外形尚無動作,而精神早已與之周旋。非如是,其力不能試得也,學者於此豈可忽哉!第六章樁法前論第一節樁法為操練全身之功夫吾人一身,雖分身、手、頭、足、五官百骸,內外原是整個一體。習拳操練者為人之全身一體,內外表裡,身手頭足、五官百骸,既不得分開講論,更不得分別操練,拳理是非之分在此,而習拳能否入道亦在此。意拳樁法是統一意志,統一動作,統一力氣神之基礎功夫也,乃統一全身發達增強力氣神之法也。拳為全身動作,五官百骸、十指四肢以及毛髮各有輕重緩急之用,少一件即非完人,有一不動不足為萬全之動。全身一致受命者,意之所使,心之所系,氣之所運,神明之感,自然之應也。所以練習時,自習身、習心、習手、習足,須全身同時一致練習,不可分開,又不可偏重,盡其本能,統於一命。若各不受命,自為動作,是自為肢解,拳無能日矣。第二節應知自身之位置習拳應先知自身之位置,吾人一立,戴天履地,而於上下、左右、前後、中,其所處之境,則天地四表而身居空氣之中,此人人所曉,不待言也。習拳者,須首先求得自身之位置,其法當從本身以外四面八方迴向自身看來,乃得中心,立基乃圓,得中、用中、妙用無窮。第三節須明動靜曲直習拳應知人之能生,在於能動。其動原出於靜,靜直動曲,一動一靜,一曲一直(形曲而力直)拳理盡之於是。故習拳靜以理其氣,動以致其用,藉此氣活吾血,強吾力,運動全身,事其所事。而其動靜,互因互生,習拳者乃習此動靜也。習此動靜,須慎之於始,其始則由直而曲,由靜而動。形曲力直,動而還靜之時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求得之法則站樁矣。第四節習拳基礎功夫為樁法習拳站樁用意體察全身動靜,功夫一到,當知如此一站,大有無妙不臻,無法不備之滋味。欲盡拳功之妙用,應先致力站樁之法。凡百運動皆基於此,此論實不我欺,故古人躬行實踐,乃尋此滋味之唯一法門,學者宜致力焉。拳以站樁為基,以行動為用,基不固行無根,故習拳不可以站不如行,反是,即為自誤,一身功夫須從根本作來,方屬真實耳。第七章渾元樁(一)渾元樁一為整飭立容(一名立勢),立為拳功之基本間架,立時垂足尖外分,角度約六十度,要安安穩穩,氣靜神怡,應載天履地與天地合而為一之意,站時應注意以下各點:「頭」:居人體最高處,為一身之主宰,不宜傾斜,須用意上頂(領較確切),收頦挺頸而欲其直,似頂非頂,似被繩系提,要有領率全身之意。「足」:兩足放平,大趾外蹬,小趾內扒,腳心涵虛,腳跟微起,兩膝微曲而上縮,使筋絡舒展,不可吃力,足一吃力,立便不穩,要知吃力於足,必頂力於頭,身體不舒,氣力被阻,全身關節即不能靈活,又焉能求其站之穩定?故曰修容足重者,非吃力於足之謂也。「閭骨」:為脊神經之殼,居人體之中部,為支配上下肢體之中樞。閭骨要正直,平肩下臀,收頦挺頸,心窩微收,使胸寬而腹圓松,自無揚頭折腰、努胸擠背之病。「手」:兩手下垂,指欲插入地內,但須向上微提,使肘稍曲,以舒筋絡,並有外撐內裹之意,平肩正臂腋下筋松,虛靈守默如能容球。「齒」:齒輪上下銜接,不宜用力扣合,咬牙瞪眼乃最大毛病。「舌」:舌尖微卷,接觸上顎,似頂非頂,要領悟其有接引之意。「鼻」:為氣官,呼吸要勻而無聲,氣不可提,尤不可沉,勻靜自然,為其要訣,氣能至肅,調息方恰得其妙,切忌用口呼吸,犯之則氣失其道,鼻失其職,易致疾病,不可不慎。「目」:兩目視貴平直,能不為物引(不他顧,不轉睛流視左右),心意自然不亂。「耳」:耳聽八方,要用神凝。第八章渾元樁(二)起以立勢,立勢站穩,使足向左右展開(橫步),曲膝蹲身成騎馬式,兩手高提,使骨肉筋絡平行舒展,氣血川流,此樁功用在於通氣增力,以及溫養筋肉,訓練神經,使各細胞無不工作,站時應注意下列各點:「步」:橫步展開時,兩足尖向前平行站齊,不可前後參差,其距離按個人之足長短計算,以兩足尖相距約一尺七、八為宜,開胯曲膝,靜站片刻使身心安穩再舉兩手。「膝」:開胯曲膝,騎馬襠欲其低,不欲其高。腰向下坐,胯往回抽,臀前裹而胯外張(橫撐要平),兩膝扣合,有外撐之意。膝蓋骨處力之生髮,動用最堪體認,由膝骨至腳面,有由腳面至膝上撐之力,又有欲直立卻被繩索將腳面與膝相連不得撐開之意。而膝蓋骨以上部分,復有向上總提之力,同時更具有下坐之力,同時膝內曲,大小腿筋絡有相聚之力,同時又具有相反之支撐力,此等力量生之自然,相等相乘,名曰爭力,習拳功夫一到,力動情形自然領悟而知。甚難於講述也。「腰」:為人身上下四肢運動之樞紐,全身中線之所在,乃重心之所系,最忌腰背彎曲。頭直肩松胯坐(臀勿前掀),則腰直而上下靈通一氣。「手」:兩手高舉,意在使筋肉伸展,而順左右肩之方向,向左右伸張,兩手要向前微抱,肘曲腕按五指離開向上伸張,此手勢乃站樁基本姿式,兩手姿式不論如何,筋肉與骨骸均系平行舒展,無擰裹力者,皆屬於此樁所求。「托式」:兩手高提與心窩處相平,掌心朝天,指尖相對,兩臂環垂。「按式」:提兩手於臍前,大指朝臍,掌心向地,指尖相對,兩臂環垂。(以上兩式,托式小指,按式大指,離身四寸,兩手指尖距離三寸,不可靠近。)「推式」:兩手高舉,向前平伸後再使兩手指尖相對,掌心向外,肘腕平行,形曲如弓。「抱式」:兩手平伸,使掌心向內,指尖相對,腕肘平行,形如抱鼓。「提式」:兩手下垂,使肘微曲,並微卷各指如提物狀。「舉式」:兩手高舉過頭,使肘微曲(不可緊靠頭部)指尖相對,掌心朝天。手出五指不可緊靠,應行離開,求其活而得力也。各指捲曲,如抓如鉤,虎口撐圓,而指尖抽斂,掌心內吸,有持物慾墜之意。掌心吐力,手指向外擴張,又如柔絲束縛,有不得伸展之意。而此種神情(亦是爭力妙用)同時並具,出之自然,方得其妙(凡是任何樁法,形式皆是如此)。第九章渾元樁(三)學習以上兩樁後,繼習此樁,仍起以立勢,站穩再行開步,左右兩足,前後展開(是為進退步),曲膝蹲身,兩手環抱,橫撐擰裹向前伸開,使筋肉束裹,骨骼無節不曲,是為鈍形三角(即90度以上之角,不可有銳角),全身無有平面部分,更無絕對力。曲折玲瓏,渾元一體,兼有以上二樁之功用。遇機施巧,應變無窮,便於實搏,精於打顧。站時應注意渾元樁一、二,腰膝兩節所示要點及下列各點:「步」:步大不靈,為步法要訣。開步時,前足進,後足隨,兩足最大距離約一尺二、三寸。言及動作,迴旋不過七、八寸耳。若兩足站於一直線上,不易穩固,須左右稍為展開,其寬度應以兩肩寬度為準。「手」:出手時,兩手向左右伸張,均不過鼻,以保中線,高不過眉,下不過臍,前伸不過足尖,回撤不許靠腹,此乃最重要而不可違犯之規律也。又不許有平面處,無處不曲,曲處無不相乘。體認「八面出鋒」一語,便得其奧妙。變掌為拳,五指相次如擰麻花,各指力一如嬰兒之持物,要有緊捻密持之意(此握法擊時易於發力),切忌死握,能不吃力於手,兩臂圓活而氣力暢達,手足相應矣。兩肘曲如抱鼓,無論如何,變換手式,兩肘要永久保持橫撐力,勿使兩肘忽而接近,忽而遠離,失去其活動之空間(所應占之面積),與人以進擊之機會。「肩」:步法改變,而兩臂否得力,全繫於兩肩。其要決為松肩,肩松則下垂,左右腋肋支撐其空間,如能容球,兩臂得此空間,活動方能自如。再使心窩微收,胸虛背圓,肩得其平,渾身氣力直貫於掌矣。「筋骨」:力生於骨,而達於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伸則骨節縮,骨靈則力實,伸筋腕挺(手足四腕與脖頸),則渾身之筋絡開展。兩肱橫撐要平,有挽抱、開合、伸縮之力,兩腿有提、夾、扒、縮、趟、崩、擰、裹之力,肩撐胯墜,尾閭中正,均不可忽。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運勁如弓滿,發手似放箭,用力如抽絲,兩手如撕棉。站此樁時,全身上下前後左右八方,並頭與足,頭與手,手與肩,手與胯,肩與膝,肘與胯等處處相應,如有交互反向之繩索牽曳,或有人互為推移,不為所動之意。實際並無繩索或人之牽曳推移,不過存意如是。若真作出好似有被牽曳及推移之狀,則又誤矣。是被慾望之支配,其動作不覺而已吃力,失於自然。站時從此體認,全身易於完整。久之當能作到八面之意,氣力乃得中之也。人身動用既有其運動之空間,而其運動頭、足、身、手各處所佔之面積,因頭、足、身、手各處作用之不同,而亦各不相同。至其爭力作用與各處因應之關係,復因之而各異,欲明乎此,於渾元樁三樁中求之,自能得其奧妙,凡百運動皆由此基生出,豈可忽哉?第十章樁法後論習拳站樁,時間越久越妙,站時身體所生現象,依功夫深淺而有所不同。初學站樁,初站不過數分鐘,汗即涔涔而下,再站過數分鐘,則覺腹中蠕動,甚至牽及全身。及習練已久,自覺漸身澌澌作響,氣血之動蕩,有如源泉之滾滾。初站氣血尚未通暢,兩腿感有酸楚,疲倦時可以稍憩再站,以免因勞強行而致吃力。拳功本在日積月累,以行之不間為要(站的時間要逐漸增加),站樁畢,氣舒神清,周身鬆快,妙不可言。李恕谷有云:「滌盪邪穢,動蕩血脈,流通精神,養其中和之法,而救其氣質之偏。」夫站樁之功用,盡於是矣。初站樁時,氣血流行未能通暢,遇有阻礙時, 發生震動現象,要知此種震動,並非錯誤,亦非病態。用功日久,若仍有此現象,氣血流行不能平靜,恐無良好成效。若遇震動時,可以神經(精神)起變化分解之,經此分解,如仍抖動,可再以起變化、神經姿式同時起變化,亦無不可,務必使其平靜,至要至要。習拳動靜殊操,喧寂異趣之現象,最難免去,此皆站樁功夫未到,心神混淆所使然,平時練功應將心情放下,不使浮動,氣肅則膽壯,心靜則神清,守之不失,自然動無不合,倘習拳不以此作法,為之旁求,是枉費心力,定難尋得處一化齊之妙。初習站樁,必覺渾身酸軟,反如無力之人,及氣血漸漸通暢,真力(即筋骨氣血受心意之支配,自然生髮這力)生髮,則不分動靜,氣力周身一貫,而力之強大則當不可思議,功到自知,學者應求諸已者也。薌齋先生曰:「習拳平時用功,常使神氣聚而不離,如站樁之時,自神不外馳,意不外想,精不妄動,氣不輕浮,神不亂游,無站樁之形,而收其實效,則有不可思議之妙。」或曰:「細思站樁之益,學者何以不覺,則其心意注於手,而不注於腰,不注於周身之故。」斯言頗堪玩味領會。又曰:「習拳時心動身不動則枉然,身動心不動亦枉然,身心一致加功,除站樁外,無第二法門。」心動繫心意之動用,身動系筋骨關節之動用,氣血應合所生澈諸身之動用也。故習拳應從站樁下功夫,不然是以有用之精神付無用之地也。站樁功夫是使吾人生機內動,純任自然,毫無戕害生理之虞,故真善拳者,其人必氣力充,精神足,皮膚潤柔,筋骨強健,絕非皮糙肉厚結如鐵石者。練習樁法,乃習拳攻本之學,有一勢可變千百勢,有千百勢歸於一勢之基也。須著實勤學(知其理習其事)踐跡是要,豈獨拳學哉?第十一章養氣習拳者多言氣功,言論分歧,莫衷一是,薌齋先生授拳時嘗以意、氣、力三字同用,或氣力並稱,極重氣字。而所授養氣之理在於不為害,其法至簡至易,本乎自然。以鼻呼吸,要細勻而無聲,而以勻靜自然為要訣。今言氣者,須知此氣乃指呼吸碳氧二氣而言,並須先講明,人知動作與呼吸運用之原理,習拳養氣。調息呼吸,乃運用呼吸所生之彈力,以盡拳之妙用,非如世人練成大肚子,即是氣功名手之謂也。氣充力強,為習拳之結果,氣之順逆虛實,關係人之壯老勇怯,而身體四肢筋骨之運使變化,因之賴之。所以無氣無以養其用,氣之於人為無量供應,此人生原動力之所由生也,欲力之強大,須從養氣入手,自不待言也。養氣功夫,亦可謂之理氣功夫,氣系呼吸碳氧二氣而言,前已言之。用呼吸方法,使身體內外之氣川流不息,此種功能,能使全身血脈之催動。由此可知,氣在體內,或在體外養之有用之變化;神乎至於無形,微乎至無聲,引自體外,充於體內。操拳:動也靈妙,莫可推測,靜也嚴肅,莫可撼移,無不基於此氣,非養之有素,何能臻此?養氣之道,豈可忽哉?講養氣者多矣:或胸內努力,以鼓盪兩肺,或沉氣腹內,以求充實;而氣結不通者,皆不明養氣之理也。養氣這理在於呼吸自然,既不許用力鼓盪,亦不許故用我意之支配,不急不迫,徐徐為之,順其自然。能於不覺呼吸而為呼吸,全身血脈動蕩,方能與呼吸相合,方得氣肅之真實功夫,而後得古人所說浩然之氣,而明至大至剛之奧蘊矣。薌齋先生曰:「世大夫常以坐功為禪學之秘。自認已得且極是矣,其實不過口雲自然,豈不知盤腿一坐便不自然矣。即練之無害,亦必無所得。只知一時之精神清呼吸靜而已,不能明此非整體功夫也。氣貫全身為養氣要訣,氣非通暢關節不能敏活也。蓋因呼吸使血液為之鼓盪,而渾身各種細胞(毛髮氣孔)均同時鼓動,而生吸引之動作。此種呼吸動作乃拳之基本動點,從此基點發生之操作,乃合理自如之動,動能自如,然後方得天然生生不已之氣,而知其真滋味矣。」全身毛髮同司呼吸,與鼻息互為應合。毛孔呼吸,對於人身之功能,大於鼻息,而人不自覺。故言氣功者,多論鼻息,而鮮及於毛孔。要知調息,以勻靜自然為要訣。使呼吸免去急迫短促,使肺活量增加,與毛孔呼吸互為應合。故曰鼻息調而毛孔呼吸細勻(一致),若但知鼻息,而不知毛孔呼吸者,對於氣力運用恐難入妙境,以其不明了身內外氣之運養而失之也。肺活量增大,在於垂肩虛胸(心窩微收),努胸擠背者誤也,一試自知。拳要虛中取氣,氣為虛中之實。薌齋先生曰:「動時要於身外留有餘不盡之力與氣。而渾身毛髮直豎如戟(氣達梢端方謂之氣足),不見力處正是有力處,不覺呼吸時正在呼吸。應於此處去下功夫。」或有問曰:薌齋先生曾云:「用神用意勿用力,能養氣調息,川流不止,使神意與氣合,便得此道之真主宰和其奧妙機運矣。」而前言養氣不許故用我意之支配,而用神用意勿用力一語,又重在用意,豈非矛盾耶?答曰:「實則未也。」不許故用我意支配者,乃不許故意使氣如何動用,以防滯其氣而失於自然也。所謂用意,是以意念體察,使氣歸自然,全身周到而保其勻靜也。語雖不同,而其用意則一。前者用則助,助則暴而亂其氣,後者用則勿忘,得於自然而氣肅,不可不知也。養氣專在調息,反不如求之身外,使氣不去調而自調。其法以目注視遠方,假定一標點,使自身處處與所定目標點,神合、意合、光線合。我動時使標點隨之俱動。標點放大,其光如輪,縮小則光不可破,起始作時,須令標點離身在十丈左右,與目光相平成一直線,練習日久,可使此標點,由遠縮近或由近推遠,或上或下,由此去作,氣不練而自紀,不養而自養矣。氣沉丹田,氣貫小腹,為近代拳家所樂道。要知提氣固非,沉氣亦屬非是,求沉其氣則氣不能自然,實不如聽其自然,不加註意為妙。所以拳家講運使以練其氣者,不足尚也。先哲有云:「氣不養則餒,何以充體,充體者氣遍全身也」。非如拳家只言丹田也。既得養氣之道,功夫一到自然充實全身,無不貫到。惟腹部因發力運用上之不同,而有松圓、實圓之別。松圓:氣極靜之時也,其氣至平,貫然全身,渾噩一致,此乃常態也。實圓:氣由靜而動之時也,胸寬腹實為發力時瞬間之動用現象也。頭頂,足蹬,手張,腰坐,氣注於腹,用以足力,此乃變態也。第十二章論意薌齋先生解釋拳義,由說明精神氣質之運使,至為詳盡。運用肢體,使筋骨伸縮,氣血川流,以強健身體,則屬之於氣質方面,至筋骨因何運動,則屬這於精神方面。身體之動用,原由於一意之支配,意為之所計慮,乃精神現象之總稱,意之所向,神即前往,全身因之運動而行發力,順乎自然,出露體外,由此可知吾人之運動原之於意,而意之於身有全體統一之性。知慮之、覺察之、應付之,虛實動靜互為根用,均一意之所為。欲達此妙用,須要領會薌齋先生「爭力之生髮和一意之支配」二語。意氣力運用於自身之外,尚須有其運用之空間,意氣力之守中處一,舍此空間不能成其妙用。所以習拳有以身外空間為運使,方能盡其運化之妙。薌齋先生嘗言:「練拳如在空氣中游泳,意在身外,守中身內,自然勻整。」又言:「習拳存意,使離開已身,不合道理,執著已身更有不妥」即此之謂也。習拳須具精神合氣質,養練合一之要,方成其為拳。欲達此境,須求之於存意;欲言存意,須先知學者習拳之通病,在欲求速效;求速效,乃是貪念;此念一生,身心定然吃力,能阻氣血之運行,使真力不能外發,過於助長,欲速不達,故制止身心用力是第一要事。制止之法,厥為存意;存意檢身,稍覺吃力,便要挽回,一動便覺,一覺便轉,久之歸於自然,全身舒適如無力之人。其氣力方能暢達周身,應運外發,無往不利。此即用力不可反為力所害之謂也。學者宜熟思之。「意存動之先」為習拳要訣,覺古人千言萬語,盡於此矣。要知力隨動生,基於爭力,而以取勢為主,系由靜而動,由動而靜,動靜所生之勢也。運力得勢則隨意動作;無不得力,此則存意勿吃力之實功,所謂:「得意應手,意到便成者是也。」勢欲左行者,意先顧於右;勢欲右行者,意先顧於左,或上者勢欲下垂,或下者勢欲上聳,俱不可從本位經情一往。古拳譜云:「用力如春蠶吐絲」,又曰:「起勢如挑擔,進步如槐蟲。」虛中取實,以勢為之,變化得宜。先以順拖,繼以逆送,即詳示勢字之運用也。順拖逆送,互為根互用,同時並具。薌齋先生曰:「習拳須知來勢去勢」,來字去字,頗堪玩味,存意在此來去二字則得之矣。若先如何用力,而後如何用力,此樣講求則非矣(意存動之先,其動已止,而意仍在,乃指示初學之語,亦求知、求得,求存這途徑也)。薌齋先生曰:「操拳能作到不用心處方好」,又曰:「寫意」兩語最為微妙,意非外面來至身內,而是由身內達於外面。薌齋先生復嘗言:「身外須有意,此意不定期存於身」。學者宜善領悟也。習拳須知拳理、拳意、拳形。將意存於周身之外,使意在身外領取身上法度,神理自然得之。專習拳之外形,而不知拳理拳意者,勞心亂意,不但終無獲益,恐身心反為之傷。薌齋先生:「意足不求形骸似,意足者神足,動則合意而得力,不求合而自合也。」習拳要時時刻刻常想著薌齋先生所謂:「為什麼有此一動,此一動作的目的是什麼?」二語去體認,去努力,無有不成者矣。習拳講求存意,須知得意者為其前一步功夫,不能得,何以言存?何謂之得意?須先知何謂之意,意字之解前已言之,勿庸再敷。知字功夫要在動靜變化中求之。無論如何,一動便要先問為什麼有此一動,又要問此一動是否合乎需要,大小關節,曲折面積及點力,有何作用?更要問此動恰應時機否?尤要檢查動後全身各處是否完整舒適一如不動之時呢?習拳如此用功,無不得意者矣。存意作到無有不至,身之動靜完整舒適,非知意之存在者弗能。以意檢身,以身知意,意自能存,意存不出於慮求,則拳功臻於幾微。故曰腦中想存意者,不能存意者也。因此一想,便將此一點意用錯,所以習拳者,能自知意,作到得意,由得意作到存意,再臻於不知存意而意存,方能達到知意、存意之境界。「有形有意都是假,意到無心始見奇」即此之謂也。先哲論拳,常言:「守神專一」此說明得到存意真境界後之情形和作用也。功夫不到如此境界,何能言及自然,身動與意相忘,方得勿忘,而免助長之害矣。講到存意,學者最易誤解,認定存意乃是一種慾望作用。須知助長之病,多生於慾望,薌齋先生嘗教以求放心,講求勿忘,以免助長。並嘗以爾雅云:「勿念勿忘」用來解釋勿之真義。如此看來,慾望必須根除,拳功方臻神化,此理當不謬也。薌齋先生論養氣,嘗言:「氣調則妄念平,能無念而神自清,神清方能心意定。」心意定,動則神歸氣足,而如不動之時。如斯方謂之能動,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動。乃從存意養氣中入手得來之功夫也。第十三章試力站樁基礎,作到妙處,應習氣力之運用,其初步為試力。試力為得力之由,力由試而得知其所自發,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故試力為習拳最大之關鍵。初試須使渾身氣力勻整,關節靈活,骨骼支撐,筋骨收斂而舒放,然後所有力氣自然應運外發;動時,慢優於快,緩勝於急,更須意不使斷,靈不使散,動一處牽全身,所謂動無不動,動猶不動也;習拳若能達此地步,全身力一,自然動靜守中,試力功夫方得其奧妙矣。前言氣力勻整,關節靈活,骨骼支撐,筋肉收斂而舒放,冠以「渾身」二字系說明四種作用,同時並具於一身互為關係,是整個作用不得分開,作拳時從此體認自能得到。動靜基於一意之支配,須使全身任其自然,不可稍有滯處。最妙連試力二字,亦勿存於意中,徐徐運動肢體,動一處即作全體想,以意領導,神經支配全身,動時大動不如小動,快動不如慢動,動越微而神越全,如能做到不動之動,方得生生不已之真動。心意照顧周到,氣力一致,歸於圓整,上下左右不忘不失,如此則全身力一,力一則力止於圓(中),動靜處中,自無妄動矣(滑力、暴力、硬力、滯力、溷力以及從雜亂髮出種種不善之力不從心,自不生矣)。力止於中者,永是而不變為靜之至也,力一者乃形變之始、形變之終,始終為一動一守靜,定心在中,所以無妄動,動則適宜也。此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之真理也。薌齋先生曰:「不覺力之力,莫大於變化,順生於自然,不覺其力也,故謂之渾圓。」試力要從「徐徐」二位元組中作體認功夫,不如是,不能試得本身氣力之如何,以及運使之所以用。習時,如出於急迫,勢必先行吃力,吃力則不自然,必偏重於一方,失之於滑於暴。全身原有之渾元力(一貫力)不能暢達於體外矣。力之為用,莫大於變化。陰陽虛實,開合順逆,互為根用,順生自然,滔滔不絕,用之不竭,變化雖有不同,其力則處一不變。而力之外發,手、肩、肘、胯、全身關節,骨縮筋伸,氣血鼓盪,面面有力出鋒棱,生生不已,共爭一中也;力出共爭一中者,乃言相乘之力也。其力名曰爭力,又曰渾元力,全身處處均有交互,具有上下左右前後四隅之相乘力。初步試習,應求二爭力,如手伸出,同時有前伸後撤,上托下壓,外撐裹裹相乘之力,從一中心異向發出,相等相乘。悟得二爭力,再求全身各部分,均同時面面生力,無不相乘,互為應合,渾元一致,共爭一心,氣力貫通,全身無空隙,習拳得此爭力,方能使神氣意力真實之合一,然後可謂之得中,可謂之得力矣。力不從一心生出,失此意,則無八面玲瓏之巧,而失分合虛實互用之基。「一動全轉」,此「身」字正宜領會,於有意無意間,悟得自然神機之妙,方是試力功夫之妙境。薌齋先生曰:「初學試力,使手自腕及指尖可稍加力,腕以後則不可有力。」如此作法,容易入門。又曰:「不論怎樣作法,總要勿忘勿助長,以動靜互為樞紐,全身無不渾元一爭,始得象外之妙,身外之意,拳外之拳。能否得之在於一試,經此一試得之者,可與言拳道矣。」薌齋先生教拳申明爭力作用,以求氣力自然發動。乃拳學不傳之秘,今揭以示人,其言頗詳,其法易,能得與否則繫於學者,視學者志向與體認功夫如何耳。第十四章運力習拳得力後,才能進言運用,運力之妙,固在於周身力一,運之於內,靈之於外,而神之於用。力靜為動之基,動為靜之效,習拳致力於靜,正是求動。氣充力足,然後方能靜不滯其機,動不見其跡。能靜者方能動。靜者乃萬有變化無窮之源,樁法各章已有論矣。身、手、足之運動,須要用意,使之靈通一氣,其用則腰為之主。語云:「身化」,此之謂也。手為全身力氣神之前鋒,其發出撤回,非玩耍兩手往來之謂,實根於腰之運轉,及兩臂之伸縮而成。發出收回之動作,實際上兩手不使之局部運轉也。所以習拳忌兩手空發、空回,用時變換或拳或掌或指,翻轉變化運用靈活,但舉忌過高,按忌過低,總以高不過眉,低不過臍,左右不出肩窩為常度。至於步法:應知步大不靈,所以進前足,須跟後足。兩足虛實互相為用,前足尚虛,後足尚實,虛為靈活,實則山安。前後雖分虛實,其力並無二致。而肩臍之間,為身手幻變之地,又神經中樞之所在,上達於手,下貫於足,成一神經線,名曰中線,全身貫注在此,可免有失矣。手之變換或拳或掌或指,切忌死握緊靠,能不吃力於兩手,兩臂方活,氣力早達而手足相應矣。拳學要訣:「步輕似貓行」一語,頗堪玩味。若吃力於足,或使力頓足,進退變轉不得靈活,甚到戕害神經,易致腦病。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因反應作用,致使神經中樞為這而受傷也。習拳對於聲勢二字,應加以領會,聲字今姑不論,先言勢字。運力得其勢,則得其力,而妙其用。勢生於氣,為意所使,因形體靜動變化,表露於外,勢之雖有不同,而其氣則一也。拳家言「合」,有內外之分。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外三合。復有筋與骨,皮與肉,肝與腎為內三合;頭與手,手與身,身與足為外三合,皆未得習拳之至要也。須以力氣神及光線聲勢,統一於一意,方得謂之合也,但求形象對,豈得謂之合哉?或曰:「意拳在十字當中求生活也。」妙哉斯言也。拳學真諦,一語道破。所謂十字者,乃明爭力之作用,環中之奧理也。拳家皆言:「得其環中,以應無窮。」然所謂中者何在呢?所環者何為呢?環即俗稱之圓圈也。其結心即中之所在。有環則有中,環中之力,同一心結,而有若干相等相乘之十字也。人身上肢掌、腕、肘、臂,下肢趾、踵、膝、胯。全身各部,無不有其環中,然須統為一體。所以操拳非各處皆應,不能得其環中。中屬之於靜,環屬之於動。能靜者方能動,待時赴機,靜動運用之妙也。習拳如何能得其環中呢?總之須由中以求其環,並由環以求其中,兩者化一乃得其環中,練習之法,應求之於站樁,別無旁求。敵我兩力相接,即分強弱,運力妙見矣。兩力相接之時,應知有所謂「點力」者,乃存乎其間。點力者何?即全身氣力出露體外與對方相接部分之梢端正力量也。其力根源於周身之氣力,彼此克化,各求其中,妙在一轉。彼力經我一轉,即化為烏有,手、腕、腰、臂、頭等外之轉皆然。漸身所覺鬆緊矛盾迴旋者是也。有時現於形,有時藏於膚中,一點轉動,全身一致,各處動則俱應。各處俱應,對於點力之作用,為足力之作用。其實非各處俱應,乃同時俱動也。更有時無轉動之形變,而其默化之妙用,須細心體會。俗謂某式為拳打,某式為肘打者,實未明運力之妙也,不許部分推進或轉動,豈得謂之是耶?薌齋先生曰:「力不可由內向外張,須由外向內引,其力方能外發。」所以,又曰:「應敵也手前進時不許向敵發,方能應機應時。」故運力須存意勿努力,並且要意中不可有敵人;意若有敵,則已之力、已之氣,不免受氣力之阻。我之行動要正正堂堂,如入無人之境,氣力不為敵奪,方能得莫可當鋒之效,然後始得運力之妙也。薌齋先生曰:「運力外發,因其用之不同,運力可分為三種,曰虛中、實中、化中。」又曰:「應敵周旋,順應來勢,形變不測,全體齊動,敏捷異常。而力之為用,其變化不外剛柔方圓,斜面螺旋以及蓄力、彈力、驚力等等。」變化雖有不同,總要不外乎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耳。茲分述之於後:剛力直豎(剛者力方,便於轉頓),如撞針然,渾身毛髮直豎如戟,其力尖銳,出露體外,利於攻守。柔力短縮而力長(柔者力圓,便於抽提),靈活如彈簧然,毛髮動蕩,銳力內「含」。斜面力以偏擊正,機靈異常,易於進攻。螺旋力,出於擰轉,不論剛柔應接運用,乘隙而入,最易得力,有引導拋擲與纏繞擰撥之用。蓄力即全身氣力,波涌於內,未盪發於外者。外剛而內柔,靜以待動,轉變利用,能生挺力及粘著、攝引之力,其妙在於虛靈守中,易於變化,故曰「虛中」。彈力又名挺力,如彈簧所發之力,此力生於振動,外柔而內剛,如棉裹鐵,為被動反擊之用,故曰「實中」。驚力運用,在於身體之稍端,其變化主動於腰,如蛇如龍,剛柔相濟,而陰陽虛實互為根用,但查敵之千差萬異,縱敵近我,旋繞而纏裹之,極其神速,故曰「化中」。拳學通於易理,操拳用力,不出乾坤,乾者力之一,坤者力之二,而仍一者也。圓出於乾,方出於坤,而坤渾於乾,則方繞於圓。知其方而圓,遇敵變化不一,動分靜合,陰陽交錯,運轉乾坤,其道得矣。薌齋先生曰:「世之論拳者,有某拳生某拳,或某拳克某拳之說,似亦有理,但仍基於招法之講求。若繩以拳理,當兩手相接對擊時,豈能有暇及此?若以目之所見,心再思之,然後出手制之,實不敢信其能也,況敵之來勢,逐迭更變,安有以某拳生某拳、某拳克某拳之說,而能致勝者歟?此欺人、誤人,謬誤之甚者也。倘能習得爭力,守中不失,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尚未敢說定能制人。如察來勢再思應付,出手論招,操拳論套法者,真可謂之門外談拳者也。」運力之妙,百出盡致,隨機應變,方擬去而忽來,乍欲行而又止,陰陽剛柔,形體無方,意則一定而不易,故操拳不可好奇,但取適意,意則無過,久用而不疲,初學應知吃力,則力失中,不吃力,則力自足,此乃用功所進之火候也。薌齋先生曰:「全身力要渾無」,渾元力乃是爭力,動靜因而不同,不動時其力一貫,屬之於靜。動時大小關節無處不有上下、左右、前後,百般之二爭力,屬之於動。動靜之力,又因其用之不同,而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力,實則仍一爭力耳,茲分述五力於後:(1)金力:渾身之筋骨堅硬,心如鐵石,運用時其力由虛中化為實中,有攻堅之能,其性屬金,故曰:「金力」。所謂皮肉如棉,筋骨如鋼意也。(2)木力:四體百骸處處皆有,若樹木之曲直形,其力實中有動,其性屬木,故曰:「木力。」(3)水力:身體之行動,如神龍行空,矯蛇游水,行無定蹤,靈活隨轉,猶如水之流動,其力虛中,其性屬水,故曰:「水力。」(4)火力:發手如炸彈之爆烈,忽動如火之燒身,猛烈異常,其力由虛中化為實中,而反歸於虛中。動也甚速,其性屬火,故曰:「火力。」(5)土力:完滿敦厚沉實,意若山嶽之重,無處不生鋒芒,其力化中,具有虛實之妙用,其性屬土,故曰:「土力。」薌齋先生曰:「古譜有云:動如水流,靜似水止,身若虯龍,氣若長虹,能得樞紐環中竅,自然動靜互為根,而周身之氣力,其中乎,其化乎,堪與天地一爭,全身動用與天地應合,此力學之運用,加以精神之支配,對於拳理與實相,非得其三昧者,未易知也。」力之運用,陰陽虛實,開合剛柔,橫豎等變化無窮。陰中藏陽,陽中含陰,陰陽有剝復變。動為靜地,靜為動機。動靜有感通之妙。虛為實用,實為虛體,虛實有真幻之巧。不開怎合,不合怎開,開合有噬嗑之理。剛須寓柔,柔能克剛,剛柔有妒夫之化。橫不離豎,豎不離橫,橫豎有相輔之功。更有長出短擊,高低抑揚。左柔右剛,或梢節剛而中節柔;亦有時剛時柔,半剛半柔;復有柔退剛進,剛左而柔右;遇虛則柔,而剛隨其後;適實則剛,而柔在其先;過剛易折,過柔不進;剛柔互用,隨機應變,百出盡致,擬去忽來,欲行若止,雖形變而無方,意則一定而不易,運用之妙,不外歸總於「重心不失,中線不斷」為準。天生萬物,各盡其性,各有其能,習拳取象,參其變化,以合形體之妙用。而操練之時,應注意其動作神情,得其神則得其動靜之勢,得其勢,則得其力,妙其用。若專摹其動作形式,已失其真,則形非其形,便失取象之一意。語云:假道鍊形,真道煉神,學者各自取法,運化之妙,不難得也(龍蹲,虎坐,鷹目,猿神,貓行,馬奔,雞腿,蛇身)。人身與空氣互運,身體力運左旋,空氣則反而右旋。身體有爭力,所向殊方,人氣則隨之亦生變化;空氣動則生力,無形無象,與體力應合為一,此之謂體生力。體外有力,迴旋空際,盤繞如遊絲,虛動如飛龍,實則騰空,去來無跡。習拳能體外生力,則勢全意一,其力乃大。然能無中取勢,空際用意,此不傳之秘也。薌齋先生嘗言:「操拳要和空氣作爭奪戰,而使為一體。」共運力施意之妙,與游泳相似,善游者忘水,忘水者則神全,所以能泳也。第十五章對手功夫習拳練習對打,以求實搏功夫,是拳功中一部分也。練習時應辨虛套與真藝之不同。諺云:「到撕打時,忘了拳法。」此語說盡虛套花法之病,足證美觀不實用,實用不美觀。而拳法應用,須隨意應敵,臨致勝。對敵發力,要不早不遲,恰合時機,勢勢相乘而變化無窮,微妙莫測,方可謂之得了因字、應字功夫。可知花法轉身跳打,你來我往,不獨無益,抑且學熟害人誤人,以其死套不堪實用。蓋以其非由此應字因字而生之變化,不合時宜之動作也。推究花法來源,想系因練習實用,而行對打所成之把戲也。對打一名為對手功夫,原系練習實搏。因先存有損傷之戒心,若心先失去實搏精神氣力,即成了好看的花法勾當。觀今之對手套數,可資證,由此看來,周旋華彩儼然戲局。拳術病在花法勝而正法昧,定無謬也。所以花法勝,而拳學對手功夫,教習之道迷,於今論拳尚虛套,而使真藝之難成,當以此為因也。練習對手功夫,以備應用,須知其要點為比較二字;比較者,比較其真實功夫也。習時最好要如與真實相對搏撕打者為之,以免你強我弱,徒丟虛架,演成花法,以圖人前美觀之現象。至於應敵本事絲毫無得,反增若干害處,實無益也。薌齋先生嘗言:「作拳時意中如身之前後左右,均有敵人來與搏打。」又曰:「坐行進退,要與空氣(假設之敵)爭地位;習之既久若真對敵,則動不可當矣。」又曰:「閑居坐睡嬉戲,亦在練習。若習以定時或場所,豈得謂之真練習哉?」薌齋先生論拳極重「中」字,嘗言要守中,用中,保中線,守中神,不失中氣,不失中力,不失中神,注意當中一點,敵我相搏,彼此應留意,此力對於自身,則要守著當中一點,以防敵力侵入。對於敵方,則要向著當中一點以收摧敗之功。初習對手功夫,最好用當中一點來說明敵人,或體認中字奧妙之所在。能得當中一點之妙用,然後出手對敵;不可假眼目之端詳,一動即有奪其心志之神氣,如此焉有失和之理。語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乃此理之申明。要知一下,亦即萬一之謂也。人身鼻居中央,其兩側形長只有七、八寸,交手時,撥轉敵力,出此七、八寸,即不及我身。此乃動之果,言其動,則俗語所云:「妙在一寸間」之言耳。此語說盡操拳無須兩手高舞。先哲有言曰:「不必遠求尚美觀,只在眼前寸間變。」又曰:「不論姿式好壞,只看進退虛實之大意。」意思是說動作不拘繁簡,任意所之,得力為止,圖好看者,未必有實用也。習拳能學會打圈足矣,此說極精,習拳打圈,要知打大圈,不如打小圈。打小圈不如打不顯形之小圈。打不顯形之小圈,還不如全身齊動,全其神,全其氣,全其力,此習拳求中用中之道也。揉手為習稱找中線之功夫,亦試習與人對敵之功夫也。切忌虛為招架,應著實推究。各求其空隙,遇有所乘,即行進擊,不使失掉時機,作實功,不可以勝負為丑為樂,當思何以勝之,何以敗之,勉而久試藝自精、膽自大,自無怯敵之慮。若虛為招架,徒具你來我往之形勢。乃於已無利之事,何須習焉?語云:「對手功夫,不相等人,打不得。」此語正防人有畏怯之念,或自欺欺人之病。而不能有所獲益也。明乎此,然後手之轉圈,足之進退,腰之運轉,方有所因有所為而得其效。身、手、步,運用方法,可以畢得,何旁求乎哉?薌齋先生嘗言:「挽轉游身,如行空游水」是說明「活」字之功夫。使動靜一體,因勢生髮,八面靈動,力勻交插相乘。向左不離右,向右而起於左,右無不宜,左無不有,上下四隅皆然,照顧周到,無顧此失彼之慮,此爭力之運用也。爭力者,乃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之實質也。動無直出直入,是說明運力由曲處求其勁挺之狀。更由直處,以取拳曲之意。曲直相因,其變化不露形跡,而力尤須內含。形曲力直,亦是說明此理,應善自體認,爭力不難求得也。練習對手功夫,要注重實搏,前已言之。交手時彼此進退,互相攻擊,當知人之頭部或兩肋、前胸、小腹、心窩等處,一受拳擊,重者能截斷營衛,斃性命於頃刻,輕者或致傷其內部。要知攻擊要害為應敵決戰之動作,練習時慎勿行此致傷於人,至為切要者也。第十六章應敵應敵要訣,千言萬語,不外乎「制人而不制於人」。對敵要審,如何為審,是一注意要點。今人多言審敵,乃是審的,即目中有敵在前,應去講求如何應付也,殊不知審的不過審中之一事。「審」字功夫,求於「審已」二字,可以盡之,使吾人身、神、氣、力、動靜守中,手之舉,足之動,腰之運轉,無不守中,安固如不動之時,力之發出無不中,無往不利矣。審已功夫,作到妙處,出於意求自然能審矣。薌齋先生曰:「拳能得八面意,自然靈妙。」此審字功夫之奧妙也,勿庸去講「審的」。審的乃審已,乃守中之一部功夫,只專「審的」則謬矣。拳家所言,目中有敵,始可出拳,意中有敵,方許動足者,此審的功夫也;然動有所因,自無妄為,仍審已也。應敵要明「彼此」,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借力者乃撥轉敵力,而利用之之謂也,所謂一指撥千斤者是也。要敏速適應時機,又要似進實退,不可急進,以求應敵;先退後進,蓄勢審敵,分斷敵力得其力得其隙,進以備退,不敗之道也。對敵「運力應機」須在勢、氣、力,相因相生之際求之。後人發、先人至,不可早,尤忌遲,更不管來的是拳是掌,認定他全身,臨「機」一下(其「機」要在敵方真實擊出將著未著之間,或當應手而擊,即恰當之火候),何須費力,以靜等動,以逸等勞,微乎!微乎!然應「機」者知「機」,「機」者神之用,以意得之,以意應之,神之所為,任運而成,游於規矩準繩之中,而不為所窘,方謂之能變化運用,知機者,當神乎其技矣。薌齋先生曰:「畏心存則侮。」敵前先自怯,怯敵者必敗。所以習拳者平日練得精熟,臨時手軟身顫,舉藝不起,此必缺勇氣而無實功也。有實功而得其藝者,當臨陣無畏也。發手應敵,開聲吐氣,亂敵心意,以張我之氣勢,須合時機,不用力不變勢,只此一聲,而使敵心敗膽寒。古人「聲擊」之說,即此之謂也。但未與敵接,故意來張我威,而開聲叱氣者,實出於畏怯,而先示人以弱,應知禁忌。豈可輕於開聲自餒其氣,以致敗於人耶?薌齋先生曰:「應敵時要審要固,更須具有以下之神情和氣勢;頭要撞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過人,足要踏人,神要逼人,氣要襲人,得機發力,勝券定由我操,事所必然,豈可疑乎?所謂:「較技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難行;進退動轉有意莫帶形,帶形定不贏;氣如龍虎而動無定勢,應機發動,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神全則身自安,如斯臨敵,安有不勝之理哉?」復曰:「應敵知機,方能發動制人,不必度來勢之機會,自能揣敵人之短長,均在有意無意之間也。靜以待動,動中處靜,以退為進,以進為退,直出而側入,斜進而豎擊,柔去而驚抖,剛來而纏繞,力之外發,縮骨而出,縮即發也。發力時意欲透其骨,,而入其髓,意存數尺外,敵身為我意所束,豈能逃哉?」應思斯語也。或問兩人較拳,甲於未學之時固勝於乙既學之後,反為所敗,何也?薌齋先生曰:「此由於較拳時,不能應機運用也。」較拳時,不忍不可,不肯不可,不狠不可(氣安穩,心要狠,手要准)。李廣射虎,視虎則中,知其為石則羽不能入者其神異也。勝負之際,頃刻而決,其間錯綜變化之由,不一而足。學理富而功力不敵不可;學理功力俱為富強,經驗不足又不可;經驗亦既富矣,其權變不能應機,而神氣不全亦不可也。故藝之優劣,有時不能盡以勝負判斷,所謂是非不能以成敗論也。學者但求其是而已,未可以一時之勝負餒其志也。誠哉斯言也。應敵最要之訣,則「守中用中」四字而已。總之要身心一致,手肘肩腕並一身關節,處處都應如起鋒棱,頭足閭骨,垂成直線,均有前後左右上下諸般之爭力,三角之螺旋,自不離六道含靈共一光。敬能如斯,不但已「中」不失,即對方之「中」,不期然而然,為我所乘,一擊即敗。此周身筋骨氣力精神均歸一貫,得其環中樞紐,自能變化無窮,常生常化,無時不生,無時不化,千化萬化,不使留隙與人,渾元不可破,所謂已正不管他人斜也。應敵出手,守著面前尺許之路線,左右互相扶助,動用合一,意動而擊敵方起於一線,指欲透其骨入其髓,筋骨微為轉動,則打法成,說來何須崩攀句。足履地上,無論地勢高低平踏自然;氣貫小腹,隨跳蹬點。擎氣負著腳趾尖。要知手足轉動,滿腔熱情於腰之運轉,腰轉如輪,首尾顧到,重心保持皆在腰,自頭至足要一氣相貫。至於筋骨,用則筋如彈簧,骨如針,筋肉一縮,骨節生棱。針簧一動,氣力外發,萬棱伸出,所遇莫可當鋒。薌齋先生曰:「兩手結合,迎面伸出,前伸後撤,左右封固,務須守著中線。兩足鑽進抽撤,保住重心,並無定位,踢達如卷地風,縱橫高低揚落進閃,隨意變化。直奔敵人重心,莫為旁求。揣度情勢,當進則進操其身,當退則退領其氣,前後左右反轉照顧,渾元一爭。語云:手到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玩笑;手足齊到,乃全身合為應付也。遇敵時須要毫氣放縱,心小膽在,靜似木雉(面善心惡),動若曳浪,舉動藏神,處處有法,身動似龍蛇,手動速如風。平日練習,面前如臨大敵(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內,如有勁敵當前)。但交手時,有人若無人,有怒虎驚嘯之勢、捕食之勇,橫衝直撞,頭頂趾抓,周身鼓盪,出手似銼,回手如鉤,不得分開使用,運使渾然,納於一圈,力不空發,意不空回。起手分舉、抗、擰、抖、順;落手分劈、摟、搬、扒、撐;沉托分擰,神在手前,力透敵背。力動縮亦即發;發亦即縮。動靜合一,出之自然,起頓抑揚,猶如生龍活虎,吟嘯聲喊,谷應山搖,壯而無敵矣。臨敵發力,縮骨而出,如弓之反弦,魚之發刺;其制勝要點,在於動靜虛實,已發未發間,捉摸其火候,此隨機施巧之時也。此中動靜,全在筋骨,氣血之運用,其奧妙必資神遇,其機巧必須心悟,不可以目取,或以力求,學者三致意焉。薌齋先生曰:「應敵要訣,為身手齊到,所以進頭、進手、須進身;內則提起精神,外則動作疾速;拳未動而力已蓄,打要遠,力要絕(放字妙訣)。取勝尚須隨意與運氣,倘然不勝,必是心有懷疑矣。」第十七章瑣論(一)提倡拳學,反對練習拳套,申明拳理法。(二)拳功妙用,原為整儀容,養氣血一心志。(三)劍法拳功,異曲同工,不過練習時,須得渾元力,方可再分節段,不外乎面積與構造之配備或應合。大概言之,只要梢節直刺,中節待轉,根節及全身之力前摧而已。至其各種運用,則難於口述,有待於身示矣。(四)今之學者、同道,去宗派門戶之見,共研拳學之真理,拳學振,拳理明,實為國學之存續。吾人之任務,在於以誠接,勿傾軋,及未尚較技以爭勝負。《國術新論》齊執度致「科學的內功拳著者」函稿(部分)作者:齊執度日前拳友某君,過余齋,出示大著《科學的內功拳》一書,並告余曰:「此書糾正近世教拳者之錯誤,申明拳理,為學者辟一正軌,得此真可為拳學慶,並為有志者慶」。余整容受書,歷三小時而讀竟,感有可服者,可驚者,並有可疑而待質者,謹以愛道至誠,略陳固陋,一一質諸高明。尊著反對國術二字之命名,申明限用國界之荒謬,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宏文至論,此可服可驚者一也。對於陰陽五行……一類解釋,認為不適當,不滿意,並且直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不肯自居於不知其所然者,自欺欺人之種種技倆,並斷以背道而馳,愈趨愈遠,如此快論,喚醒若干迷者,此可服可驚者二也。「胸部的緊張,肌肉的緊張……都是無意識,而且不應有的,因這種緊張,而起的疲勞,就是不應有的疲勞,在運動時,無意識緊張部分,往往很多,不過一般人不容易覺到。」「孩提們胸部,是不緊張的,緊張是經歷較多痛苦驚慌以後的狀態,受著一點驚慌,內髒的筋肉便起了收縮……因此便……不能落在自然的位置了」。以上兩段,暢論緊張之害,見地之高,令人驚服。不過緊張二字,系拳學運力中,最適合爭力原理之作用,實乃意氣力順乎自然,一致由內達外,處處灌注之一種運使作用也。若工夫精到,能出之自然,對此運使作用,真有不知不覺之妙,臻此境界,正拳家所謂「一致緊張動如嬰孩」者是也。如此看來,緊張二字,未可輕於引用,今一再推究,「胸部緊張和肌肉緊張,是無意識緊張」一語,似錯認吃力,即是緊張,誤矣誤矣。吃力乃是常人或初學拳者易犯之病態,無論何處,一經吃力,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實時發生反應作用,神經總樞不但為之所傷,甚至因此阻氣力之運使,不能自然暢達於周身。戕害生理,莫甚於此,學者為免入歧途,於此不可不慎。(齊經堂族長習形意拳於劉文華,吃力於手足,竟廢於神經失常,乃誤解古人「一致緊張」之語而錯認吃力,即為緊張所致也。)再者前言「孩提……是不緊張的……」余認為此語,適得其反。凡習拳主張意氣力合一者,對於如何為緊,如何為張,更如何為緊張,經過體認工夫,自能洞悉其中奧理,緊張與吃力,實有不同,此待質者三也。「內功拳是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拳,意拳的總稱。」讀此語,方知先生對上述各拳認識未深,不然何輕以意拳與他拳並列,復以內功拳三字為其總稱,查世人知意拳之名,始自民國十五年為餘業師王薌齋先生所倡導。拳以意名,乃示拳理之所在。其練習方法,重在站樁,並不講求各種形式演變之套數,無論動靜,皆以意領導,使意氣力合一,以盡拳功爭力之妙用,由此可知王師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愍宗派內外之紛爭,以存拳學之真義,此王師倡導意拳之主旨,不得不請同道加以注意者也。余曾學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拳,對此三拳,略有認識,其姿勢妙用,以及其所病,各有不同,余自執贄王師後,均棄之不習,深知人身內外一體,意動一致,拳功拳理,祗有是非,未可分以內外,今為發揚拳學計,似毋庸提出內功拳三字,以致仍存門戶之見,想王師設見此書,又不知應如何致嘆也。見有不同,此待質者四也。滿體弛松的靜止一節內,有「在內功拳的演習之前總先有一度滿體弛松的靜止的準備姿勢,這種準備姿勢是很重要的,牠的部位完全適合於力學的支點的定則。」一段。但此段所述作法,及力學支點,頗似王師教授樁法之語,惜對於身體各處關節,與站法則,及其作用,未詳言之。夫支點須與點力對照解說,方能得其奧理,盡其妙用,此書未提出點力之名,又未詳述須要靜止姿勢之理由,和支點內容之所以然,不由令人有悶葫蘆不肯打破之感。支點和點力,均是解釋爭力作用之名詞,支點是說明靜時爭力之作用,點力是說明敵我交手,兩力相接時,爭力之運用作用。習拳若有得於此,則意氣力定能動靜一致,古人所謂「得其環中」,不難領會矣。至「一度滿體弛松」六字,是明顯表示靜動不同,此論似難贊同,蓋習拳者意氣力之運使,和爭力之作用,不分動靜,均屬一致,此拳學不易之真理也。一度二字,是認定靜時如是,動時不如是也,若動時不如是,當是不須如是,又何須有此弛松為也。讀此弛松二字因思王師嘗以「使心放下使全身鬆開」一語,指示初學者,乃為免去初學者吃力努氣之法,與此段所述弛松二字,絕不相同,非靜時如是,動時不如是也。此待質者五也。「在動作的時候,緊張狀態,由胸部移到腹部」,主張胸寬腹實。夫胸寬腹實,此種情形,並非習拳者之常態,只於應敵發力時,一剎那間,運用上有此現象,即古人所謂應敵發力,兩頂三尖,開聲吐氣之時也。非動即如是也。再者肩埀腋撐,心窩微收,胸虛氣調,小腹松圓(此松字意在求其自然),乃練拳不易之規律,原文言動時緊張狀態,由胸移腹,疑是將胸部所吃之力,所努之氣,下壓至腹,設若如此,必失之自然,豈不與運氣丹田,和入力丹田之偉論,又相矛盾耶,此待質者六也。「人的意識決不能同時供對外對內,兩種作用,俗語"心無二用』,是完全不錯的,所以對外的意識,和對內的意識,是要輪流間斷運用的。」人身各部分動作,同受一意之支配,所謂意無二致(心無二用)是也。人身是一整體,此處動彼處應,無論何處,所有動靜,無不統之一意,而照顧周到,今言對內意識,對外意識輪統(*流)運用,似誤解心無二用,未明內外一體,及爭力作用,而實有體認心得之言也。此待質者七也。「意識和動作的一致,就是形意合一。意識動作呼吸的一致,呌做氣意力的合一。目光在古術里叫做神,所以向外用力的時候是要有神氣意力的合一。」此段的要論,不過神氣意力如何使之合一,未發詳抉微,示學者以入手之法。今究一之之道,實在於一意之支配,其功則在於站樁,全身由一意之支配,而處處發生同時並具交互之爭力,仍是神氣意力自然合一,此待質者八也。「流傳下來的種種姿勢,一加研究,往往有極好的合於科學的理由,不過在這本書里,我還不能對於各種姿勢,加以解釋。」此段所言種種姿勢一語,疑是指拳套而言,此論承認拳套種種姿勢,各有極好科學理由,不過對於弛松靜止的姿勢,及所述力學支點之理論,似有未合,靜的姿勢是使意氣力一致,自然生髮之法,練習有得,無論如何動作,其意氣力之合一,無不與靜時相同,若因姿勢變換,即認意氣力之運使,亦隨之而有差別,並各具極好之科學理由,復有分別加以解釋之價值,如此看來,尊著所持理論,前後實難貫通,此待質者九也。總觀全書,注重靜止姿勢,講求力學支點,及自然,適意,放心,與神氣意力之合一,或申述坐立行止,一舉一動,均可練習,並能養生療疾,所有論述,多與王師教授初學,嘗用貫語(一部分)相似,而書中復敘有意拳之名,因疑先生為王師之門徒,但客歲王師北游,並未道及,因又有非是之疑,設若不然,既述意拳之名,何不詳及命名之意,繼而復疑先生為海上從學王師之友,間接得聞王師之論,自為引申,以致前後所論拳理,未能一貫,而生矛盾,不然何相似之語,又如是之多也。此可疑而待質者十也。以上所陳陋見,謬誤孔多,諸祈教正,不勝感盼之至。再者研究拳學,彼此間應以誠相接,若分宗別派,互為傾軋,或較技爭勝負,殊為可嘆。今日拳學之不振,拳理之不明,究其癥結,或即在此,故今之學者糾合同道,去宗派門戶之見,共研拳學之真理,實為要務。至於文字著述,似應免用無關道要之虛文,以求便於研究,此又不知閣下以為如何也。專此順頌文祺。

《科學的內功拳》章乃器 著再版自序經常的站在思想界的最前線:這是我年來的一個志願——事實上能不能達到這個志願,那是另一個問題。為了這個志願,我不能不反對所謂「國術」、「國學」……一類用國界來支解學術的荒謬行動。然而,為了我自己的健康,我卻已經研究過他們所謂「國術」範圍之內的內功拳,而且曾經寫過一本《內功拳的科學的基礎》。這成了我自己的矛盾,而因為這個矛盾的存在,使我沒有勇氣再版這一本書。然而許多朋友讀過這本書的,都催促我再版:許多身體虛弱的青年們,也來信責問我為什麼讓這本書絕版。不是我自負,這本書在讀者的感想中,的確是很不錯的。讀了許多以玄學解釋內功拳的書籍的人,一朝得到一個科學的解釋,必然會感到滿意的。於是,我只好吧這個問題嚴重的考慮一下,而企圖解決這個矛盾。而結果呢,是辯證法地解決了。學術界內偏狹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我們是應該反對的。然而文化遺產我們卻應該接受而且應該加以整理。用科學方法整理文化遺產,決不反對學術的國際性,更不反對科學,而是充實學術的國際性,和充實科學的內容。加入大家都放棄了文化遺產,人類的文明是那裡來的呢?所以,我反對「國術」,然而可以研究內功拳:這是矛盾中的統一,是辯證法所啟示我的。於是,我修改了原書里一小部分的內容,把書名改為《科學的內功拳》,而把它再版了。為了我的科學知識不夠,我相信錯誤是難免的。那只有請讀者指教。二四、一一、三○==初版自序照例,出一本新書是要請名人作序的。不過這本書,我還沒有意思要別人買去做裝飾品,所以鼎鼎的大名似乎不需要。一種作品的價值,固然要客觀的判斷,但是苦心經營和很得意地偶然恍悟的所在,當然還是自己最明白。在這本書里,有幾點我自己以為是多少可以影響學術界的。道家的養生方法,在所謂「東方文化」當中,當然要佔很重要的位置。可是,因為中國人好賣弄秘訣的緣故,到現在,不但外界的人莫名其妙,連學道的人都沒有幾個人真能懂得。原因是:祖師本來已經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原來的虛幻的認識,已經離實際的科學的真的本體很遠,再用怪誕的隱語寓言烘托起來,自然就不會有人懂得了。在這本書,我已經把他們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毫不費功夫」的所謂「道」赤裸裸地揭露了。什麼「丹田」、「太極」、「無極」……都變成了極平凡的現象。從此,誰都能「豁然貫通」,而不必「踏破鐵鞋」了。這本書不但說出他們的所能說的,而且說出了些他們所不能說的。他們心目中的所謂「道」,就在他們自己都還是一個悶葫蘆,到底還要自己騙自己在玄想中幻出仙境天堂來聊以自解!這是近年蔣維喬、劉仁航、顧實諸氏所著靜坐養生等書,以科學做幌子,實際上還不是在走玄學的門?他們還拾日本岡田藤田二氏的唾餘,但岡田藤田自身,就是玄學家!荒唐到要說,脊骨可以營呼吸,還有何說?要看見這本書,他們才會恍然:原來有的不過是生理學的現象,而有的不過是物理學上的作用!以上是講對於舊的整理,現在再講到對於新的貢獻。在這本書里,可以見到好多一般生理及醫學的書籍中所沒有說到的事情,如:疲勞的新解釋,胃腹的天然位置,衰老的根由,長生的可能。更可以見到藝術的書籍里所找不到的事情,如:藝術的新意義。實際上,這本書打破二元哲學論者的「東方文化是精神文明」的謬說;而同時也糾正一般人對於文化遺產的漠視,使他們曉得外觀上殘缺不完的文化遺產中,隱藏著重大的科學價值。一七、九、十九

第一章 緒言第一節這樣的所謂「國術」現在,進步的青年們都在反對所謂「國術」。的確,像現在一般人所提倡的立於科學之外的「國術」,是應當反對的。學術是不應該有國界的;用國界來範圍學術,根本上就已經是反科學。他們是在怎樣提倡呢?「無極」、「太極」、「陰陽」、「八卦」、「三才——天、地、人」、「五行——金、木、水、火、土」,……這些,就是他們所用以解釋「國術」的,這是「玄而又玄」的玄學——反科學的玄學。他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又不肯自居於「不知其所然」,所以不得不「自欺欺人」地抬出這可以隨意附會而無可捉摸的「陰陽」「五行」……。你再窮根究底,他們只有回答你「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神而明之,是在學者」。這不能表示他們的懂,而只是表示他們的不懂,——只是表示他們的窮於應付和莫名其妙。科學和玄學,不但是距離十萬八千里,簡直是背道而馳,愈趨愈遠。科學的內容,固然還是殘缺而且幼稚,然而它的基礎是穩固的,途經是對的。科學裡面的定理,只容科學自身出來修改或者推翻,而決不容許玄學的入寇——因為玄學實在沒有入寇的能力。所以,這是無疑的:反科學的一切都要滅亡——而且早該滅亡!就在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上,科學家發明他的科學。蘋果的墜地,在諉諸「不可知之列」的玄學家,永生也不會得著什麼。因為牛頓能對它的懷疑,懷疑而能進求其所以然之理,於是便發明了地心的引力。(地心引力的地位即使動搖,地心引力的功績,決不會減少。)中國內功拳的鍛煉身心的功效,有超越於別種運動的成績,這是不可掩的事實。只因為學習而得著成績的人們,往往缺乏科學的基本知識,或者因為中了太深的玄學毒,阻塞了他們的通科學的門;同時,懂得科學的人們,只懂得科學而不能應用因懷疑而進求其所以然的科學的方法,對於隱藏在玄學幕里的科學,沒有勇氣去試探。因此,內功拳便終究不會和科學會面。我敢說,倘使那怪誕不經的符咒、跳神等「左道邪術」,能夠早點引起中國學者的注意,那末,催眠的發明者,或者要屬於中國人。科學的真理,往往躲在怪誕不經的現象裡面。因為怪誕不經而「深惡痛絕之」,就難免要失科學於交臂。用科學的方法以整理舊學,先要丟開屬於玄學的一切,進而求其實在的奇蹟;得到奇蹟,在進而考究這奇蹟在科學上的地位,然後能發見那中間的精華。從腐臭的外殼裡救出精華,本來是科學家應取的途徑。第二節 死裡逃生的經驗這是在十五年的夏天,我因為原來的身體的脆弱,加以事務的紛繁和精神上的刺激,得著了很嚴重的神經衰弱病。恍惚的神思,竟至要忘記了握在手裡在察閱的文件;經手的事件,沒有一件不覺得可疑;燈下獨坐,彷彿見了鬼影的憧憧;有一次,竟在辦公室內昏厥了去!那時,因為記憶力的銳減,體質的虛弱,頓時覺到前途無限的悲觀,深感到人生的無意義。同時,性情變成了異常的暴戾,思想變成十分的頑固。的確,那是我生命史上最危險的一段!後來,因為朋友的介紹。我加入上海武技研究會,練習內功拳。在每天用早點以前,練習半小時至一小時。大約只有三個月吧,我就把我的生命由死的一條路拉向活的路上來;神經衰弱的症況,竟是大大地減輕了。以後我的身體漸漸地強健了,精神漸漸地復原了;甚至我的禿得幾乎精光的頭頂重新生出了不甚濃厚的頭髮來。繼續練滿了一年,到了十六年的夏天,我的身體得著向所未有的強健:能夠不斷地疾行二十里而不覺到疲倦和氣喘;能夠繼續每天十六小時的工作至一星期之久而不覺到勞神。同時,我的性情溫和了,思想清晰了,態度鎮定了,意志堅強了;而又生出一種進取的勇氣。總之,三十年夢想的康健人的幸福,是落到我的手裡來了。當然,這奇蹟不是命運給我的。我對於「陰陽」、「五行」……一類的解釋,也認為不適當不滿意。同時,我覺到這奇蹟的得到,也不是什麼「戶樞不朽,流水不腐」、「肌肉愈練則愈強」、「身體強則精神健」一類的句子,把一切功績歸於一個「動」字的一般運動強身理論所能解釋。僅僅一個「動」字決不能有這樣的奇蹟。換句話說:我認內功拳有超越於專在「動」字做工夫的一般運動術的價值。我認為內功拳自有獨到的科學的基礎。那個基礎的發現,要在人類社會佔有很高的地位,可以大大地提高人類的幸福,更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學的功能。下文,我就寫出我的研究的心得。第二章內功拳的本質第一節疲勞的真面目一般人對於疲勞的解釋,往往是浮薄而不徹底的。「多動勞身,多慮勞神」,這就是一般人對於疲勞的見解。倘使再問:「為什麼多動要勞身,多慮要勞神」?他們就要回答你:「是因為力的消耗」。這種解釋,我認為完全不透徹,完全沒有了解人和機械的區別,完全把人的消耗看做機械的消耗一樣。在頂尋常的步行一件事裡面,我們就可以見到上面的解釋的不當。在同一個十里的距離,同一每小時八里的速率,當你和幾位友人目的地閑談散步過去,你或者可以覺不到疲勞;倘使你和別人約定了時間,心裡存著踐約的目的走過去,你就要覺著疲勞;倘使再是你走的時候,你的身體的某部分帶著疼痛,你就覺到更厲害的疲勞。倘使疲勞的成因,僅僅是力的消耗,那末,行走同一的距離,力的消耗應當是一樣;在同一時間——速率同距離同,時間當然是同的——之內,力的補充當然也是一樣;怎會有不一樣的疲勞的程度?再比方,一件同一的事情,你在惱怒的時候做起來,便覺到疲勞;你在快樂的時候做起來,便不覺到疲勞。對於同一的事情的力的消耗,當然也是一樣的。何以疲勞的程度要兩樣?這些當然可以證明疲勞並不僅僅由於力的消耗。但是,到底怎樣才會疲勞的呢?答案是:(一)由於胸部的緊張(二)由於不運動部分肌肉的緊張——不應有的疲勞——(三)由於運動部分的肌肉的緊張(四)由於力的消耗——應有的疲勞——這是誰都覺得到的,快樂的時候和無目的地閑談散步的時候,胸部是閑爽的;倘使心裡懷著一種目的——一個心事,覺著一些疼痛,或者感到一種惱怒,胸部便要多少地緊張起來。因為胸部的緊張,於是肺臟的呼吸功能和心臟的收放作用,都受著壓迫。肺的呼吸變成短淺,甚至停頓;心的運動——跳動,因心房的不能完全展開,變成急促而不舒暢。呼吸的功用,在一面吸收空氣中的氧素——養氣,一面散放血內的碳素——炭氣,使污血變成新血。現在,因為呼吸的不充分,污血就不能完全漂清。同時心的收回污血放出新血的作用,因為心房運動的阻滯,變為緩慢;靜脈管內常留存過多的污血。於是,污血的鬱積,阻滯身體內一切官能新陳代謝的運動,而使全身陷於中毒的現象。中毒的現象既成,身體自然就疲勞了。運動時局部肌肉的緊張,是無可避免的。肌肉的緊張,一面拉動骨骼,演成運動的狀態;一面壓出細胞內的力,使趨向於目的物。肌肉的過度或者繼續過久的緊張,會使組織失去伸縮的彈性。如同一條橡皮帶,伸得過度或者過久之後,就不能再縮了。肌肉失去伸縮的彈性以後,組織就鬆懈,而不能再緊張起來拉動骨骼;同時細胞內存儲著的力,因壓迫過久,幾乎完全消失了,因之起了一種消渴的要求補充的現象。這兩種現象的集合,便造成疲勞。這正是正當的疲勞——真性的疲勞。肌肉的緊張,應當以運動部分為限。所謂運動部分,並不單指行動時的兩腿,或者揮拳時的手臂,是兼指有關係的部分的。譬如軀幹的肌肉,不論行走或者揮拳的時候,因為要維持軀幹的安定,多少總要緊張的。不過,無意識的肌肉的緊張,是一般人所常有而不應有的。比方,在看別人惡鬥的時候,自己要緊握雙拳;寫字的時候的口部肌肉的顫動和緊張;安坐時候的肩、背,和雙腿的緊張。這種種的肌肉的緊張,都是無意識而且不應有的。因這種緊張而起的疲勞,就是不應有的疲勞。在運動的時候,無意識緊張部分,往往很多,不過一般人不容易覺到,所以單舉上例幾個比較顯明的例。第二節不應有的疲勞的疲勞多於應有的疲勞倘使把一般人所覺到的疲勞加以分析,加以統計,至少,不應有的疲勞,要佔百分之六十!在一般人,也許以為說得過分。那是他們昧於自覺的緣故。單就胸部而言,一般人除了睡覺以外,就無時不在緊張。即在快樂或者無目的地散步的時候,胸部也不過比較地寬鬆一些;那寬鬆還並不是充分的。原因是由於一般人的胃腸,除睡覺以外,常不安放在自然適宜的位置,常是虛懸著——是錯覺中的虛懸,詳見下文。為要維持虛懸著的腸胃,因有腹部的上壓,以防止錯覺中的胃腸的下墜。讀者試測探自己的腹部,一定會覺到常在用力向內收縮,以維持胃腸的下墜。物因地心引力而下墜,本屬自然的趨勢。而一般人的內臟,則適反乎這自然的趨勢,是背乎地心引力而向上收縮的。腹壁上壓,侵犯了腸的位置;腸侵犯了胃的位置;胃侵犯了肝、肺、心和膽的位置。因此,胸部就感到緊張。所謂「提心弔膽」、「炙肺煎肝」:一般人的內臟,的確逃不了這個情境,不過有多少的區分罷了。孩提們的胸部是不緊張的;緊張是在經歷較多的痛苦和驚慌以後的狀態。受著一點驚慌,內髒的筋肉便起了收縮;一次收縮還未恢復,又來了二次的收縮;因此便經常收縮著而不能落在自然的位置了。憤怒、傷悲,……等,凡足以刺激神經的,就會使內髒的筋肉收縮。人們在痛苦和驚慌的時候,腹壁的內向一定收縮格外厲害。這是很容易覺到的。只有睡覺的時候,神經系失去了知覺,休止它的努力,然後內髒的筋肉才得著解放。但有許多人,仍然不能完全解放,因此成了夢。夢中的驚慌和痛苦,會使人的內臟感著同樣的緊張,醒後得著同樣的疲勞。但是要明白,乃是緊張造成夢,而不是夢造成緊張。我們是先有腿部的疼痛,然後有行路艱苦的夢;是先有內髒的不休止的緊張,然後有驚慌或者痛苦的夢。置火光於睡者的眼前,可造成他的「失火」的夢;就是一個好證例。胸部的緊張能造成多量的疲勞,在一般人所謂「心焦」的時候最容易見到。我們在等待一個我們所急欲見到的人的時候,就會發生重大的疲勞:往往一小時的等待要等於兩小時的工作。再以乘車乘船為例,在遊玩旅行的時候,我們隨處賞玩眼前的四圍風景,絲毫不關心到遠處的目的地;那樣,就可以得著身體上極好的修養。反之,倘使旅行的目的,是因為急要的事務;那末,我們就不會有心流連眼前的風景,而只會挂念著遠處的目的地。那樣,就會因為胸部的經常緊張而成極大的疲勞。我們在看電影看戲劇的時候,也可以得著明白的感覺。倘使台上的劇本是在表現明媚的風光,我們就可藉以恢復精神。倘使是在描寫激烈的鬥爭或者兇惡的災難,我們就容易因為胸部緊張而得著疲勞。電影廠內的音樂,一般人說它有調和耳目的神經的作用,所以能解除許多疲勞;此說尚未透徹。它的最大的作用還在於解除胸部的緊張。除了胸部的緊張以外,還有不運動部分肌肉的無意識的緊張。這兩種緊張所造成的不應有的疲勞,雖因人而異;然而它的成分的大是無疑的。這個,在練習內功拳得著功效以後,格外容易覺到。在一般人,日日受著不應有的疲勞的侵襲,而自以為當然。對於因心肺的阻礙而起的中毒作用,絲毫沒有察覺到;對於疲勞的解救,只在力的補充——飲食——上做工夫;這是大大錯誤的。第三節內功拳和疲勞內功拳是「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拳」、「意拳」等的總稱。它的鍛煉的方法,是要「內外兼修」、「心身交益」;鍛煉的效果,不在肌肉的發達,而在內髒的堅實和舒適。所以,對於專重外廓的發達的外功拳,稱之為內功拳。然而這些話,都還不能說明內功拳的內容;能說明內功拳的,莫善於疲勞。上文已經說過,一般人所感覺到的疲勞,恐怕要有百分之六十是不應有的,而這種不應有的疲勞的成因,就是因為胸部的緊張而起的中毒作用。現在我們問:「這種不應有的疲勞,有沒有解除的方法」?這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能夠經常地解除胸部的緊張,就可以免除這種不應有的疲勞。這個方法有二種:靜的是靜坐,而動的就是內功拳。內功拳解除不應有的疲勞的方式有下列三種:(一) 在靜止的時候,藏儲內髒的胸腹兩部,完全馳松;(二) 在動作的時候,緊張的狀態,由胸部移到腹部;(三)免除不動作部分的無意識的緊張。內功拳在消極的免除不應有的疲勞的基礎之上,再進一層,求身體的強健,體力的發達,意志的堅定,膽量的雄偉,和智慧的啟發。一般人所視為內功拳的精髓的決勝於鬥爭場上的技擊,不過是內功拳的應用的一部罷了。第四節滿體馳松的靜止——所謂「無極」在內功拳的演習之前,總先有一度滿體馳松的靜止的準備姿勢。這種準備姿勢,是很重要的。它的方法,先是正面或者半側面的站立,使全身的部位,完全適合於力學的支點的定則,沒有一處覺得不落位;各處的關節,保持天然的稍微的彎曲。然後,再自上而下地從頭部到頸部,再到肩部、胸部、兩手、腹部、臀部、大腿、兩脛,依次察覺下去,看有否不自然不適意的緊張的部分。有的話,就立刻改正過來——姿勢不對就改正姿勢;無意識的緊張,就以意識使他鬆懈。然後,再察覺呼吸的是否自然而不受阻礙,留意把呼吸安定下去。然後,一切弛懈,一切寬鬆;整個的身體,順著自然的地心的吸力,往下垂注——完全是無意而自然的垂注。骨架子依著力學的支點的定則安置著,不必十分依靠筋肉來維持。筋和肉便似一件衣服掛在安定的架子上一樣;中間一縷的氣,很自然地呼吸著——完全順著肺的自然的伸縮而不加以一絲的干涉。這時,耳目當然不可注意於外界的一切。因為一注意外界,胸部就不免無意識地緊張起來一些;而單只是留意全身各部的弛懈的狀態的保持,尤其留意於呼吸的自然。這種對內的留意,可以免去外向的注意。如呼吸粗而有聲,這往往不因為呼吸的太急,而因為氣道的緊張。只須除去口、鼻、頸、胸各部的緊張,氣道變寬,氣息自然就輕了。上面,我已經說過:小孩們的胸部是不緊張的。此處所說的滿體馳松的狀態,是小孩們所本有的。小孩們的胸和腹,是同樣地微向外突的。現在所說的滿體馳松狀態下的胸腹形狀,也是這樣。這時的胃腸,是放著的,不是懸著的。一般人的胸腹的狀態就兩樣,除肥胖者因脂肪質充滿腹部,成為病態的外突外,余者腹部往往比較胸部微向內凹。在這種形態之下,胃腸是彷彿懸著的。雖然事實上並不是虛懸著,但是心理上總覺到下面沒有可以安放的所在,而只是在上面懸掛著。因為覺到胃腸是懸掛著的,所以常有無意識的下墜的憂慮,更有無意識的腹壁的向上壓,以支持胃腸的下墜。這種無意識的胃腸下墜的憂慮,是和胸部的緊張互為因果的。因為胸部的緊張,內臟筋肉隨而收縮。此時胃腸離原在地位而升高,因之而有胃腸虛懸的錯覺,更因之而起胃腸下墜的憂慮。這種憂慮,能再引起胸部的緊張。這種憂慮和緊張的因果循環,要造成很多量的疲勞。腹壁的上壓,是很費力而易致疲勞的事,這也是誰都覺得到的。因為費力的緣故,所以時時要放鬆一些。但是心裡一有所思索,或者一有動作,便立刻要回復上壓的狀態。這連續的一緊一松,使胃腸多無謂的運動,也要造成好些疲勞。一般人這種易致疲勞的狀態的成因,上節已經說過了。這在道家,叫做「七情六慾之所侵」,叫做「蔽於後天」,這是完全的確的。像孩提既沒有利害的觀念,除了很簡單的食以外,又別無慾望;當然,身體各部分,就很少緊張。所謂「先天」,就指初生時無思無慮的景象;所謂「後天」,就指已有思慮以後的景象。平時雖因思慮而起不可免的緊張,靜止的時候卻可以排除一切而回復無思無慮的孩提時代的滿體寬鬆的景象:這就叫做「回復先天」。所謂「返老還童」雲者,亦不過上述之「回復先天」而已。心境可以還童,胸腹的狀態可以還童,而容顏決無可以還童之理——可以減輕衰老的狀態則有之。稗官小說所記,都屬後人附會的說法,不足置信。能減輕衰老,延年益壽,則為理所當然。這種竟體馳松的狀態,在道書里又叫做「無極」,或者叫做「陰陽未判」。什麼叫陰?陰就是虛。什麼叫陽?陽就是實。此時竟體馳松;胸部和腹部處同一馳松的狀態,(動作以後便要變成腹實胸寬,)所以說是虛實未分——就是陰陽未判。這種狀態,又叫做「混沌一氣」。總之,道家以人體擬宇宙;古代的天文學者,謂天地未分之際,混沌一氣,是為先天——即先於天地之意。故所謂「先天」、「無極」、「混沌一氣」、「陰陽未判」,都是一樣的意義。在佛經里叫做「自在」。自在就是任其自然存在的意思。此事身體內外一切,都任聽依著地心吸力,向下垂注,而不加以絲毫勉強的支撐:身體內的億萬細胞,似乎是個個獨立,誰都不管誰,所以無論哪一個都自在。佛家還有「觀自在」一語,就是上節所說的「對內的留意」。這時意識似乎是獨立於形體之中,保持著各部分的自在,不是誰壓迫誰,所以叫做「觀自在」。同善社一派的靜坐,自謂求「無極」求「先天」,就因為他們的靜坐,不似練氣一派求腹實胸寬,而只求滿體馳松。所以他們的靜坐時的心境,和內功拳滿體馳松的靜止時一樣。俗語「落位」二字,有極好的意義。落位就是安於其位的意思。一般人的胃腸虛懸,就是不落位——不落在應在的地位。內功拳家的胃腸安放在腹腔之內,下面有自然的支點:這就是落在應在的地位。不但胃腸如此,身體各部分都是如此。俗語所謂「放心」也有這樣的意義。「放心」與「懸心」相對。放心意味一切放下,懸心即內臟虛懸的感覺。第五節腹實胸寬的狀態——所謂「太極」我們在靜止的時候,可以滿體馳松,而動作的時候則不能。第一,賴有筋肉的伸縮,然後才能運動身體;第二,賴有筋肉的緊張,細胞互相壓榨,然後能發生力。所以肌肉是不能不緊張的。除了上述的外部的緊張,同時內部也要發生一種緊張。這是很容易覺到的,我們向外揮一拳,胸口要同時緊張一下。這種內部緊張的原因,約有四種。第一是反動力的關係。我們的拳足向外用力的時候,當然身體要受著一種物理學上的反動力。即在向空氣揮拳的時候,也要因空氣的抵抗力而受著較微的反動力:猶如向空中放炮時炮身要向後坐動一樣。這種反動力,是要作用及於內髒的;內臟感受到這種反動力,自然起了緊張的反抗。第二是神經系的連帶的影響。雖然手足和內臟,一個受脊髓神經的支配,一個受交感神經的支配;但脊髓神經的命令,往往要影響及於交感神經。所以,當我們向外揮拳的時候,脊髓神經命令手臂筋肉緊張,交感神經也受影響而使內臟筋肉緊張。這種連帶的影響,在神經衰弱者尤為顯著。第三,是肺部的作勢。肺部當手足向外用力的時候,必然呼氣,造成一種由體內趨向外的勢,以便體力的外趨。因肺臟的呼氣,便有胸部的緊張。第四,是肋骨筋肉的緊張。這種緊張是跟著手臂筋肉的緊張而連帶起來的;因為肋骨筋肉和臂筋肉,同隸屬於脊髓神,所以有連帶的作用。肋骨筋肉的緊張,能使胸廓容積減小,因之心肺同時要感到壓迫。在一般人,這種內部的緊張,在於胸部。一般人的胸部,無事的時候,已經免不了緊張;一到向外用力的時候,就要發生極度的緊張。胸部緊張能造成多量的不應有的中毒性的疲勞,我在上文已經說過了。當然,用力時胸部的極度的緊張,要造成更多量的疲勞。一般人在用力的時候,面部先現赤色,次由赤變紫,更由紫變青;這就是炭素中毒的現象的進程。這種猛烈的極度的胸部的緊張,除了造成極厲害的疲勞以外,還要損傷內臟。用力過猛之後,常有得著吐血的病症的,就因為緊張過甚,使肺部血管破裂之故。還有得著心跳的病症的,這是因為心房裡的血,不能自由向外輸送,漸成心臟漲大的現象。這些病症,聯繫外功拳和從事劇烈運動的人,常有得著的。但是,這個內部的緊張,是不能沒有的。我們最高的希望,是把他移到一個比較適當的部分,這就是腹部。腹部的適宜於建設緊張點,有三種原因。第一,因為大小腸的質地,究竟比較心肺堅實。誰都知道肺是內臟中最脆弱的東西,而心也是最容易致病的東西。惟其如此,所以需要肋骨的保護。一面加以肋骨的保護,而一面卻使之擔任受劇烈的壓迫的緊張點,這當然是矛盾的。第二,因胸部的體積,有肋骨的限制,沒有很大的伸縮性;而腹部則純屬筋肉組織,伸縮的範圍很大。伸縮的範圍大,則雖有強烈的壓迫,亦不至於損傷。第三,腹部緊張點設立之後,變成堅實而沉重,同時胸部變成比較的輕盈而寬鬆。下重上輕,坐立因此可以格外安定,姿態因此可以格外舒適而且自然。吾人所用的煤油燈,要在它的下部加點重量,使不至易於傾倒,就是這個意思。在此,我要把緊張的意義,加以明白的解釋。緊張和收縮不同,所以腹部的緊張,不能視為腹部的收縮。緊張是上下前後左右,同時內壓,使腹部成為飽滿堅實的狀態;而收縮的現象,則往往於腹壁上壓時見之。所以收縮的時候,腹部反而枯癟。緊張的時候,腹壁雖然也有收縮的趨勢,但因為同時還有橫膈膜的下壓和肛門的上壓,所以腹部的體積並不減小——和在滿體馳松的靜止時差不多;這時腹壁的收縮運動,不過使腹部變為格外堅實而不至漲大罷了。這個區別,是十分緊要的。為便於行文計,我們叫滿體馳松的靜止叫準備狀態,叫本節所說腹實胸寬的狀態做基礎狀態。由準備狀態進到基礎狀態,在玄學派的拳術書內,叫做「無極生太極」。「無極」是滿體寬鬆的意思,這上面已經說過了。「太極圖」的樣式,大家都見到的,是半陰半陽的。陰陽,照上面所說,是虛實的意思。所以「無極生太極」,就是由全體寬鬆的狀態,進到腹實胸寬的狀態。必須先有全體寬鬆的靜止狀態,然後能照理想的計劃,使需要緊張的部分變為緊張,不應當緊張的部分保留寬鬆的原狀。好比摺紙手工,必須先使一張紙十分平直,然後能照圖案摺成某處曲折某處平直的狀態。所以,這種靜止,是十分重要的;沒有適宜的靜止,就不能有正確的基礎狀態,更不能有得當的動作。因為一切的內功拳,都要經過這種靜止的狀態,所以叫它做準備狀態。因為一切的內功拳的動作,都要由腹實胸寬的狀態下實行,所以叫它做基礎狀態。在此,我更把一般人所視為神秘之謎的「丹田」,加以明白的說明。在道學和內功拳裡面,丹田是認為很重要的。關於丹田的位置問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同善社裡一班人,說它在兩目之間;其餘的,有說在臍下二寸,有說在臍下一寸。學道和練習內功拳的人,往往先努力探求丹田所在,這完全是捨本逐末的工作。其實所謂丹田,不過是一個注意點或者內部的緊張點。同善社的信徒,靜坐的時候,注意於兩目之間,所以他們的丹田就在兩目之間;其他練氣者和內功拳家,注意而且緊張腹部,所以他們的丹田就在臍下。至於一寸兩寸,則隨人之感覺而異,更無研究之必要。總之,只要明白上述的生理上的緊張狀態移到腹部的必要,不必求所謂丹田而丹田自見。倘使不明白這個生理上的關係,就是找到丹田也沒用,而且還要釀成有害的錯誤。古書里「運氣丹田」四個字,是極端有害的。氣不能通過丹田——腹部,這是誰都明白的了。目下懂得點科學的人,如蔣維喬、岡田藤田輩,把它改作「入力丹田」。入力丹田的結果,是腹部變成不需要的龐大,卻並不堅實;胸部故意向下運力,反感到不適。總之,這是完全離開了原來的目的了。雖然也有許多人知道這種現象的不良,但是沒覺到這是根本的教授法的錯誤。他們只知道對學者說「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卻沒有覺到根本上「失之毫釐」的,還在「運氣丹田」和「入力丹田」的說法。因為覺到「運氣丹田」的易流於錯誤,於是更創「提肛」之法以救濟之。實則腹部緊張,肛自上提。所以這都是枝枝節節的方法。我們只要留心於腹部的必須緊張和胸部的必須寬適,就一切都有了。那「留意」的時候的一點「意」,就是古人誤會做「氣」的;以後的人更誤會做「力」——由胸部故意下壓的「力」,那更愈錯愈遠了。上文已經說過,腹部的緊張,是要腹的各方面同時內壓的。然而運氣丹田者往往只有下壓力。緊張時各方面同時的內壓是極自然的,而運氣丹田者往往要勉強以力下壓。緊張的內壓,何以會自然?這是因為由上而下,有自然的地心吸力和反動力;由下而上,有因腿部、臀部的緊張而生的自然壓力;同時,腹部周圍,因受壓而生出自然的反抗力,向內緊壓。因為這個基礎狀態的重要,我再詳細點解說一下。在上文,我們已經見到內部的緊張有四種原因。現在,就說明內功拳家應付這四種原因的巧妙的方法。第一,對於物理上的反動力,當它達到肺臟的時候,肺臟呼氣縮小體積以避之,使這種反動力越過肺臟而達於腹。第二,對於無意識的胸部的連帶緊張,代以有意識的腹部的緊張。或者可以說:以有意識的腹部的緊張,奪去無意識的胸部的緊張。內髒的體積,始終不過這一些;所以,充實了腹部,當然不致再充實到胸部。第三,對於肺部的作勢,順其自然而擴大之。在向外用力以前,肺臟吸足空氣。軀幹因充實而感到安定,精神因胸腔飽滿而感到雄偉,膽力因之增大。在向外用力的時候,同時呼氣作向外的勢,使力易於外出。當此作勢的時候,肺臟起急劇的收縮。那急劇的收縮,一面壓肺內空氣,向氣管奔放,一面更使肺體輕下壓——完全是自然的下壓。此事的形勢,正和放炮時相彷彿:氣管猶如炮口,肺體猶如炮身;炮口放射子彈,炮身要向後退,氣管放出空氣,肺體要向下移。所以說是完全自然的。這種肺臟自然的下壓,除能使腹部緊張和輕移反動力向下外,更能造成一種很有效的向下的勢,使身軀穩定,不致傾跌。第四,對於因肋骨筋肉的緊張而起的胸廓的縮小,一面用意識減輕緊張的程度,因為那緊張有一部分是無意識的;一面呼氣縮小肺體以避壓迫。這是必須極端注意的,下移腹部,只需要本段所說外來的自然的反動力和肺臟作勢呼氣時自然的反動力,而不可有絲毫勉強的用力或者所謂「入力」。這種基礎狀態的重要,有許多簡單的實驗方法。在獨腳停立的時候,倘使是胸實腹虛,就要搖搖欲跌地感到不穩定;一變換到腹實胸寬的狀態,馬上就覺到穩定。倘使把一個人的兩眼封閉,移他到一張凳子上面立著,他當然會很安定地立著。然後請一位他平時所極信任的人告訴他,他此時立在百尺高台上的一角,他就非傾跌不可。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他沒有感到危殆的處境的時候,不至有極度胸實腹虛的狀態,所以還能安穩站立。一感到處境的危殆,就立刻提心弔膽起來,成為極度的胸實腹虛的現象;上重下輕,自然就要傾跌了。道家還有「水升火降」「陰陽易位」的說法,順便在此處解釋一下。所謂「火」,就是中國醫家的所謂「實火」。一般人胸部實而腹部虛,所以,照他們的說法,是火在上而水在下。學道之後變換到腹實胸寬,就叫做「水升火降」。「陰陽易位」,自然更明顯了。一般人胸實腹虛,是陰在下而陽在上;道家腹實胸寬,是陽在下而陰在上;所以叫做「陰陽易位」。道家又說:火屬陽,水屬陰。所以「陰陽易位」和「水升火降」是相通的。道家練氣的一派,他們靜坐時的狀態,是和內功拳家的基本狀態一致的。所以,同善社的一派,斥他們是在求後天。意思是,陰陽未分的無極是先天,陰陽已分的太極就是後天。上文已經說過,陰是虛的意思,陽是實的意思。練氣者的腹實胸寬的狀態,就已經有了虛實,就已經分陰陽。同善社的一派保持著滿體馳松的狀態,不分虛實,所以說是陰陽未分的無極。「水升火降」以後,水在上,火在下,成為平常燒煮的形式。因此就有道書內「燒煉」的說法,更有丹爐、丹鼎,……等名稱。這都是以外物擬人體,都是寓意。是因為這種養生的法術,發明者極為不易,而聽者或視為平凡,故不肯明白示人,免致為世所輕視。為表示神秘起見,更指為神人秘授,名為「天機」。「天機不可泄漏,違者天神譴之」,這是他們的禁條。後人不知此意,竟要真箇造起丹爐來煉丹,真是可笑之極!此種故示神秘的風氣,不僅道家為然,儒家釋家亦然。佛典的玄秘,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儒家也有「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之語。所謂「性與天道」,也不過是這一些養生的工夫。其實,這種養生的法則的精妙,除了不了解的愚夫以外,誰都不能否認的。古人所怕的是過於簡單易學、易見於人。其實就在這簡單易學的特質上,格外增高這種法則的偉大的價值,何至於見輕呢?順便再在此處指出通常的錯誤的姿勢。練習外功拳的人,往往緊縛腰部,目的是在使腰部堅實。因為縛得太緊了,往往生出不良的影響。因為通過腰部的大動脈的受壓迫,血液的循環便受了阻礙。那經過的神經系,也易因同樣的壓迫而起麻痹現象。還有,當腹部所受的反動力過大的時候,沒有向外隨意伸縮的可能;因之大小腸受著過重的壓迫而損傷,成了便血的病象。同時,腹部雖能因束縛而緊張,然而不能解除胸部的緊張——不能像內功拳能移胸部的緊張狀態於腹部。練習內功拳的人,雖然也加腹部以適宜的圍束,但決不緊縛;要保留它的彈性以備腸臟感受反動力時的應有的伸縮;要在這種自由的狀態之下造成堅實的腹部。練習運動和體操的人們,歡喜挺突出的胸部,以造作強壯的姿態。這也是完全錯誤的——提倡挺胸的生理學家,當然是一樣地錯誤。當然,我們的胸部,不能陷於傴僂,以致心臟受著壓迫;但是過度的挺突,使上體成為後傾的形勢,也要使心肺感到緊張——這是一般人都可以覺到的。這種緊張的成因,一部分由於向後傾倒的恐懼,一部分因為背於心肺的自然的形勢。練習內功拳的人,不要有這種不需要的胸的挺突。他要時時使身體的位置,適應於力學的指點的定則:不論坐立,要得著自然的安定——「自在」。他不要用任何部分的力,勉強維持他的坐立的姿勢;所以不但胸部不覺到緊張,任何部分的緊張,都要設法除免或減少它。肺部的擴大,當然是需要的,但是那應取徑於適宜的練習,使它自然地擴大,而不能勉強使它張大。上文所說肺部的作勢的方法,是使肺部擴大的最好方法。第六節意識和動作的合一現在講到動作了。動作的時候,緊張達於四肢。四肢的緊張,因動作種類之不同,有時左緊右松,有時左松右緊,有時左右同緊。緊即實,實即古人所謂陽;松即虛,虛即國人所謂陰。勁松虛實的參互,就是古人所謂「陰陽的參互」。因此,古人就有「太極生八卦」的說法,稍微了解易學的,總曉得八卦就是陰陽參互的種種形態。在一般人,他那組織內髒的不隨意筋,固然不受他們的意識——神經中樞——的支配;就是隨意筋,何嘗真能隨他們的意?這種意識不能智慧筋肉肢體的狀態,可以分做下列三種:(一) 完全無意識的動作;(二) 意識和動作先後的不一致;(三)肢體不受意識的支配。完全無意識的動作,本來是用不著解釋。可是,一般人所認的無意識動作,範圍甚狹,僅僅指拿鉛筆蘸墨,心想往西足向東走之類。此處的所謂無意識動作,範圍要稍微擴大一些:要兼指一切無意識的筋肉的緊張,如寫字時口部的努動、讀書時腿部的緊張或雙拳緊握等。所謂意識和動作先後的不一致,是指有動作的意志之後的形體的搶先,或意識的搶先。形體的搶先,在連續重複演習同一的動作時很容易見到。譬如,練習形意拳者,在演習「劈拳」、「崩拳」一類的拳式的時候,經過較久的時間,就要發生肢體搶先的弊病:往往意識還沒有命令伸拳,而拳已先伸了出去。弄到後來,不是手足聽從意識,而變做意識跟著手足。要手足出去了以後,意識才覺到;意識失去指揮統率形體的能力而反被形體所統率了。意識的搶先,在趨赴一個目的地時,至為顯著。因為心急的緣故,往往身體還在半途,而意識已經飛越到目的地去。並不是意識真能單獨地飛出去,是說意識在幻想到目的地的一切了。古書有「意馬難收」之說,就指這種情景而言;意識雖然不能真箇疾馳向前,但此時體內確有一種向前的勢,似欲奪軀殼而出。所謂肢體不受意識的支配,是說在有意識的動作當中,意識依然不能支配肢體。比方,意識命令右手用全力向前揮拳,而右手畏縮不前,不能用出全力。這個,一則由於不嫻熟:肌肉有如未經善良訓練的兵卒,不能執行中樞的命令。孩童不能從事與重大的工作,也就是這個原因。二則由於下意識的作用:神經中樞——上意識——命令右手用全力向前揮拳,而下意識會在半途給右手一個戒備的暗示,右手因而起了畏縮。這在神經衰弱者,最為顯著。形意拳」的意義,就是在使「形」和「意」合一。形就是動作的意思。手足所到之處,意識亦隨之而到——一切動作,都是有意識的。這個方法,是很簡單的:只須先注意——灌注意識——於向外用力的手,再使足和手相應——同時動,同時止。練拳的人在手向外伸的時候,目光注在手上,就是這個意思。形意拳的合一,是很重要的,它的功效,有下列二種:(一)體力和意志的集中;(二)可以經常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體力的集中,當然是很重要的。練習拳術,並不能直接使體力增大,不過能使體力集中罷了。體力的增大,是要在筋肉發達以後,才能真箇發生更多的力。這是生理上的定則。但是,要集中體力,先要集中意志。意志是體力的先鋒;我們先有確定的意志,然後能用集中的體力。比方,我們要向壁上擊一拳,我們必定先有不畏痛的決心,要非擊不可的意志,然後能用出十分的力。倘使心裡有絲毫的游移或者疑慮,手便會猶豫退縮,當然不會用出很大的力來。一般人的乏力,並不是真實的力的缺乏,而因為力的分散於各部而不能集中。這是一個很顯明的例:倘使你的兩足的位置,對於你的身體不合力學上支點的定則,使你的身體有傾跌之虞,你就不能在你的拳上用出很多的力,因為一部分的力是分到足部去做維持身體免傾跌的工作去了。一般人的力的分散的程度,尚不止此。簡直連不需要的所在,都在無意識地分散他的力。不需要的緊張,差不多的人都難免的吧?坐立的時候,肩往往聳而不垂,這就是在肩部不需要地緊張,緊張的所在就是分散力的所在;有無意識的緊張,便有無意識的力的分散。大約意志愈散亂的,緊張的部分愈多,力的分散亦愈甚。患神經衰弱病的人,他自己覺到處處在緊張;而別人看起來,也覺到他身體的各部分都不自在。於是他要有分外的疲勞,因為力分散得太厲害了。形意合一地經常維持腹實胸寬的狀態的功效,在練習時可以很明顯地覺到。不注意地無意識地——或半意識地——動作的時候,心神常是不安定的——不放心的。瞎子走路的時候,就是半意識的行動的一種,他的心神當然是很不安定的。他並不是不用他的全部的意識,是因為他的意識的本不健全。再,我們在無意中傾跌的時候,胸部便要感到突然的緊張和壓迫。在這時候,腹實胸寬的狀態便要不能保持。所以,只在有意識的動作中間能夠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形和意的合一,在古語里有幾句很好的話:如「隨意之所之」、「得心應手」、「寫意」。「寫意」兩個字有很好的意義:「寫意」表示嫻熟的技巧,和自然的動作。「寫意」,就是說動作能寫出那動作者的意。這就是形和意的合一。不論在太極拳或者八卦拳內,形和意的合一都是很重要而且必需的,並不單是形意拳要形意合一。第七節向內的意識和向外的意識在第五節里,我已經說過:在基礎狀態的時候,注意於腹部。這就是說:意識使腹部緊張。在上節,我又說:在動作的時候,要注意於向外用力的受。這就是說:以意識率力。這樣,意識要同時有對外對內的兩種作用,應當如何分派呢?人的意識決不能同時供對外對內的兩種作用。俗語「心無二用」,是完全不錯的。所以對外的意識和對內的意識,是要輪流間斷運用的。方法如何呢?手向外伸的時候,意識統率著手向外;手向內收的時候,意識統率著手向內,隨意順便意識於腹部。移意識於腹部的時候,肺的吸氣運動給我們以很大的幫助。意識隨著空氣的向內而向內,在稍微移下一些就是腹部了。在意識向內的時候,除肺的呼氣運動,能造成一種向外的勢,以助意識的外揮外,目光也給我們以很大的幫助。在運動的時候,有許多人的呼吸變成粗暴而有聲。這個,我在上文已經說過,多半因為氣道的緊張變狹。所以只須馳鬆口、鼻、頸、胸各部的肌肉,則氣息雖猛,亦不致有聲。意識和動作的一致,就是「形意合一」,上文已經說過了。意識、動作、呼吸的意志,術語就叫做「氣、意、力的合一」。目光在古術語里,叫做「神」。所以,向外用力的時候,是要有「神、氣、意、力的合一」,至於什麼神、氣、意、力相生相剋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這四者不過能互相幫助罷了。意識的一外一內地輪流間斷的運用,可以使意識專一而不至流於散亂。意識的內顧,是十分緊要的。倘使手向內收的時候而忘卻意識的內顧,便要使以後的動作變成無意識。古人的「丹田真力」、「運用丹田真力」等說法,也是完全錯誤的。他們是誤認意識為力;誤認意識的內顧為力的收回;誤認意識的外注為力的外發。事實上,他們稱為「丹田」的腹部,不過如第五節所說能造成一些向下的勢罷了。第八節正確的姿勢和堅強的筋骨的必要正確的姿勢,是十分重要的。第一,站立的時候,肢體要合於力學上支點的定則。這個,上文已經說過一些了。內功拳手和足動作的一致,意識就在得適宜的支點。當我們以全力向外揮拳的時候,倘使不以一足隨拳的方向外伸,那末,那個身體就因失去支點而跌倒。而且,因為在跌倒之前已經有跌倒的畏懼,就不能用出全力。要外有同時外伸的足做支點,內有腹部增加堅實所造成的向下的勢,然後,軀體可以得著充分的穩定。內功拳家有「三尖同向」的說法,是很有意思的。所謂三尖,是鼻尖、手尖和腳尖。鼻尖和手尖同一方向,則目光正對著手而意識集中。手尖同時和腳尖同向,則身體得著適宜的支點。內功拳家的手足關節,常留適宜的彎曲。這個,一面保持充分的關節附近筋肉的伸縮彈性,使之不至因外力的壓迫而斷折;一面使筋肉不至十分緊張,可以保留一部分的力,以作最後的拒抗。伸直的手臂,只須在它的陽面上加一種壓力,就可以在關節處中折:這是前一說的例。執著彎曲的手臂,比較不易拉動全身:這是後一說的例。流傳下來的種種姿勢,一加研究,往往有極好的合於科學的理由。不過,在這本書里,我還不能對於各種姿勢加以解釋。筋骨的鍛煉,和力的集中有同樣的重要。你的集中於手臂的力,可以擔負八十斤,然而你的筋骨脆弱,卻不能抵抗這八十斤的壓力。這樣,你的力雖然集中,仍然是沒用。照樣,你的拳揮出去,可以發二百斤的力,然而你的手臂太脆弱了,一遇到抵抗,或許要折斷。那末,你的力也是沒用。或者,雖然不折斷,但是你的筋骨脆弱,使你生了折斷或疼痛的畏懼。那樣,因為畏懼的緣故,便要使你的力分散。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堅強的筋骨,就不能有集中的力。在舉起或者提起重量的時候,便可以覺到堅強的筋骨的必要。你的力盡可舉起那個重量,然而你的手臂和腰部往往不能勝任。要可以療病,而不可能免病。飲食起居的調節,可以免病,但不能強身。強身的唯一的法則,就是鍛煉。筋骨固然非鍛煉不能強,內臟更非鍛煉不能固。筋骨的伸縮,可以增加彈性和韌性,可以增加抵抗力。內髒的自然的震動和摩擦,亦可以使之堅固而富於抵抗力。鍛煉的方法,主要的當然是拳術的演習。此外沙包等物,也不妨用作輔助。腹部的緊張,還有一種極大的功用,就是能使腰部堅實;因為腹部的充實,腰部就得著更大的維持力。同時,因腹部的力的灌注,更可使臟腸和腹壁的筋肉,增加堅實。第九節不宜練習內功拳的時間運動家有飯前一時飯後二時不宜運動的說法,內功拳是否也是這樣?飯後,是絕對不能練習內功拳的。否則要引起腸病——腹痛。原因是:胃內的食物,在未完全消化以前,就因運動而入腸。腸不能代胃的工作,所以食物在腸內,仍是不消化。且因不消化而發酵作氣,因此要腹痛了。至於時間,則不一定,總以胃內不覺飽脹為度。大約飽飯後,須過二小時;若略用糜粥,則半時至一時已足。這要因食物種類和進食多寡而異。早起後略進牛乳、嫩蛋等易於消化的滋養物,隨即練習,則不但無損,反而有裨於腸的吸收。內功拳的練習,不至如劇烈運動之造成極度疲勞。所以,飯前忌練,不必有一時之久。總以略事休息,以脈搏及呼吸均已回復常態為度。大約工夫深者,休息時間可以格外減短。工夫淺者,至多亦不過十五分鐘足矣。除出傷寒病、腦炎病及其他較重的腸病以外,內功拳的練習,似與患者無礙。不過身體虛弱者,只可輕微練習,不可使感到疲勞。若胃病、受寒、發熱、神經衰弱、肺病,則不但無礙,反而成為極有效的治療。一般人的迷信,以為性交以後,是要避忌練習的,否則要成虛癆的病症。在能致充分疲勞的外功拳,因二重的過勞傷害身體,是可能的,而內功拳則不然。內功拳的練習,是不應有多量的疲勞的。學者固多為養生而來,不拚死以求大力;教者亦往往不令學者疲勞。所以,內功拳在性交以後的練習,是不必避忌的。(未完待續)已投稿到:

排行榜前一篇:拳學新編-----齊執度著《內勁 走架 根勁 橫勁 丹田》孫存周手稿5篇分類:太極與形意內勁拳中之內勁,是將人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與丹田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其理無非動中縮勁,使氣合一歸於丹田。以修內勁為宗,不求奇異之形.驚人之式,則修習之法必能簡約。內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分勁,周身一氣.是不加力而力自彰的自然之力.養氣的人擅長豎勁,因為氣沉到足,一踩地力由脊發,可打雙手勁;練氣的人擅長橫勁,內氣出入丹田,貫通手足,丹田勁就是腰力,腰帶手足合一,就是身力。一搭手身力一橫,就可以輕易破開對方的手,滾動進去力如巨蟒,是因為手力抗不住腰力之故。橫勁的好處是大吃小,因為腰比手粗。豎勁的好處是意在先,因為能發豎勁,表示氣已沉至足,槍聲一響就可以蹬地跑出,氣若不沉,還須先沉身蓄力方可跑出。用橫勁破勢,是得心應手.用豎勁攻敵,是勢如炮竹。而萬一橫勁遇阻,硬行不得,就迂迴轉圈再進橫勁,就又是纏絲勁.縮穀道使丹田之氣經過聚煉,達到一定能量,通過縮穀道,使氣通過此處,上行於後督脈,過此關以便達到小周天的運行,體內陰陽二氣的和合,產生出內勁,此勁發放出去,似驚雷,威力無比,卻又不傷肝。提肛幫助腰馬合一,能令全身結構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助於腿部肌肉在馬步時放鬆,從而使整個身體達到高度警戒和完備的狀態.入門以先修外家為尚,此指筋骨肌肉力道勁道之鍛練,有此基礎未來入了內家,先有勁道力氣且外形強健,身手敏捷,奠基之後,猶有內功一法,在松靜中求養,此時周身越自然越好,無拘則自然易入道。直入內功者非不可行,只修者非直線成長,其關卡甚多。故古之學武者,無論內外家都必然先修外功技藝,幾年後再入內功,內功成熟圓融即是內家,苟有道心再參道門。內家功夫不一定得有外家硬功練法才能打人,凡認為不練硬功不能打人的,均是未得內家心法者。走架走架,重心只在一隻腳,所有活動全由腳底湧泉帶動,全身全部鬆掉.此時是全身舒服暢快,氣機騰然,做的好時,有時置身空山靈雨,每腳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發勁全部動力,只在腳底湧泉,走化腰胯帶動,全身放鬆不施絲毫之力。應敵時,敵若推之,則把力量導引到腳底湧泉,如泥牛入海,應拳擊腳踢,則迅速欺身向前,如發箭衝進對方門戶,在對方力量還沒發出(還在根節)就將對手發放出去。如果對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觸面,即用此接觸面將對方發出.重心完全放在一隻腳上,左右旋轉,起落鑽翻,如龍捲風,如水之漩渦,氣沉入腳湧泉。以重心在左腳為例,身體向下向左鑽下,乃接地之力,身體向右向上,乃吞天之氣,此時全身力量只放在一隻腳底湧泉,故其酸楚無比,很吃功夫,由於全身松透至極,故打人發人,如水如風,無形無象,無有招式,對手在毫無感覺不見招式下,如被風颳起,被水沖走。經內功訓練後,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矩,而重內在氣機鼓盪的感應。吸氣入丹田,同時全神貫注,氣走滿入全身,脹如氣球。蓄存氣不出,神感覺全身外麵皮膚接觸空間之氣流或溫度;吐氣身體感覺體內萎縮向丹田,而氣體由各毛孔泄出。空體無氣尚未進氣,要感覺體內有萬千氣流在體內,亂闖鑽探各部位。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主要是式要整。拳術驚炸力和穿透力基礎都是整勁。練整勁中長力氣,並非是為了練力氣而去練力氣。為練勁而去練勁,就把勁練拙了,這樣練出來的勁用處不大。練拳拚命的發勁,練拳太猛力,容易傷害自己身體,只要一動起來渾身都有那個意思,就起到作用了。剛勁與用拙力、求迅猛是兩碼事。練剛勁也要順乎自然,在輕鬆、和諧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漸去追求上下內外.完整一氣所形成的剛勁。體會把勁含在身上練拳的感覺.多看孫祿堂先生的照片,多體會拳中的意和勁。練拳要明拳理和含義,不然和做體操沒區別。根勁內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勁和放鬆,放鬆之後出根勁,有了根勁更放鬆。放鬆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應手的事就會放鬆。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遠,蹦得高,動作快了,別人一拳打來,要躲要打隨心所欲,心情當然不緊張了,一放鬆就解放了腦,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態也變化,內功讓人沉著,思維敏捷,用在打鬥中遠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貴。內家功夫里"硬碰硬"招法訣竅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勁,碰撞時骨頭一轉,看是兩個人碰骨頭,其實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骨頭一轉就把橫向的來力變成了縱向的力通過骨架傳走了,縱向承力再大骨頭都不會斷的.對方骨頭若是不動,只有吃打傷了。腿之根在胯,內家高手勁路打通,外形不動,身勢一沉腳就上去了,根本不須擺腿加速,力量還大得很.最關鍵是這種踢腿法,可以近踢身前,遠踢丈外,任何距離都發得出勁,讓人無法阻擋。不懂內勁的人發腿很難用上力,即使有力也只在腿腳最終擺開掄圓的時候,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對手膽大的上步一堵就完了。內家發腿在未起腳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過程.想去堵內家踢腿的人,再近都正好撞到槍口上。外家拳人才,全靠在實戰中把勁路打通.實戰時,心到手不到,天生腰腿有力的人一急就把根勁找到了。根勁打通,手的速度和力量如有神助,幹什麼都心想事成.功夫上身後,心中不知覺地生出豪氣,遇事臨敵眼毒神聚.毫不慌亂,每每有英雄之舉。橫勁橫勁是一種全體擰轉的裹合勁。起手時有橫,入手時有橫,身起時有橫,身落時還有橫,足進時有橫,足退時也有橫。周身橫勁為先天之橫。太極稱為周身掤勁,練內家拳即可得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極。可護體,兼以虛實、虛靈之用。即變成極善沾粘,吞吐以胸腰,進退以步,此即善化善護之功。氣動即韌,指相互間之運動。即使不動,敵人快速打來,碰著身間架骨棱,亦如中鐵骨鐵壁,周身亦如皮革(高者),若以此韌勁拳掌臂足,揮向刺向敵手,稍近即可傷之。絕勁,稱為寸勁。抖勁,稱為急剛勁,冷脆勁。絕勁的主要來源在於龜尾之急劇轉抖和丹田之氣的集聚吐發。抖勁在臀。翻浪勁理很簡單,波浪拍岸的勁力很強,但它的勁源並不在其表面,而是起源於大海底部的運動,活躍轉化于海洋中層,進而作用於表面,其理就在於此。寸勁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傷人,而是以柔掌發人,已周身整勁且神氣純,能震身猛抖而發跌人。更上即為分勁,功夫火侯更純故,微顫不見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顫。此勁打的是陰陽返復勁,其發人能讓人雙足同時離地。抖震勁可在一接手以內勁破開對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勁還有防守功用可以將來力滑開。內家功夫以鬆柔為本,混身肌肉一緊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閑庭信步,越戰越勇,打個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難練的,腰胯上的肌肉,沒練到時,感覺不到,怎麼能讓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別是腰下部和髖關節附近的肌肉,在練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練到之後才知道原來那裡也是可以動的,而且還力大無窮,內功的力量全是從那幾塊脊椎上來的。人體是個大彈簧,就是說的那幾塊脊椎上的肌肉.這幾塊骨頭有了開合,動起來了,人就能生出膽色,碰著老虎都敢咬一口。龍形搜骨,發勁講求骨力,髖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節能夠發力,腰胯關節可以開合.周身骨架筋經貫通,丹田力可以順達周身各個部位,沒有內耗,勁路打通。丹田區域的肌肉,平時人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除非扭傷了腰,但練到之後就會體會到人身上這幾個最死的關節里蘊含著最強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獸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虎豹奔襲獵食時那種驚人的速度.力量和協調性,都是從這幾個部位發動的.有了這種力量作後盾,文人學士也敢沙場一搏.形意拳講龍虎二氣,這龍跟虎,最強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龍虎之能,膽色怎能不壯。丹田丹田發力是指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這個球狀空腔,得像皮球那麼富有彈性(筋膜之功),像鋼球那麼堅固(骨架之功)。所以內家一脈,首重丹田開合,所謂"一年打死人",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強化訓練這個部位。有丹田之開合,才有全身骨節協調一致的開合,有了內開合,才能談到胸背.四肢的外開合,沒有丹田開合帶動全身內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絕翻浪力的。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勁掛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內里深入。圈內打人,圈外推人。所謂圈內,即盤骨發力範圍,所謂圈外,即盤骨發力範圍以外。力量的終極來源,就是盤骨,古說腰胯只是籠統的講法,實則只指盤骨,就是用盤骨來打你。這個部位,一女流只要懂得開胯,以盤骨的收束,開張以致旋動來發力,帶動通身骨骼出擊,那麼纖纖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盤骨的發力,外表上看不到,所以對手被打得折肢斷臂,仍不知何事。成人的盤骨,尤其是男人,已經硬化,其構合縫隙的軟骨,也已鈣化,連成一起,所以成年後才學太極,不易開胯.兩年而能開胯,已經算快。學懂用盤骨運動來發力,還同時要學脊骨的節節用力,節節貫通.由盤骨帶動脊骨,再帶動四肢筋骨發勁.真正的內家發力,內壓集中點在腹部,以髖關節帶動下半身,腰椎骨節帶動上半身的運動帶動全身的運動。關鍵在於腹部的摶氣,腰腹肌均衡收緊,內壓增大,給腰椎的內動提供一個有力的內在支撐。尾椎的驚乍,以骨盆為輪,脊椎為軸的發力,腰.腹.股肌肉搓動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傳至兩手.整體的感覺是勁力從尾錐或是叫襠內像龍捲風一樣升起來,兩腿的筋被抽緊,兩隻腳不得不抓住地,否則就要被這股力量給帶的騰起來.這樣練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為止,就會出現《神運經》上的飛騰之功,或叫輕功。像鬼魅一樣飄忽,野獸一樣協調的身法。內家暗腿就是指開發出這種力量後,貼著地走就是步,腳一離地就是腿,力量來源於腰際.所以有前輩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換.但這種用力方式,對身體的綜合要求極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襠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節間關節囊的韌性強度,要達到內在的骨架貫通.隔膜要下沉,襠胯要上翻,腰椎要拉開、後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內實,就像兩胯之間夾了一個充足氣的大皮球,這個球又抱著肋骨.這樣髖關節,腰椎的運動才會有可支撐,力量才能上肩背,貫四梢,身法運動才能涵上勁.招法會因人而異,不切實用,故強調找勁、發勁,做到自然合諧,才能使外形合順,勁從中來,內質中和,氣自然生,四肢百骸氣質歸一,摒除後天拙力.任何門派真傳功夫都是一氣所成,內勁所成,此為本.至於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按規矩操練,逐步找出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的先天真勁.使人身散亂之氣,納入丹田,運之周身,成為完整一氣.以身體中心為活動起點,能使整體力量連貫運作,使身體每一部份都擁有整體力量,使對手與自己身體任何一點接觸,都受到整體力量的反擊.當整勁沒有練到自如的水平時,實戰時就要放棄練拳時練習整勁的要領,怎麼好打怎麼打。【導讀】非常值得一讀的武學經驗!【難度】☆

1 外三合,即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一動就全動,整體運動。當一個人身上的關節整體運動時,不但速度快,而且力會最大限度的朝著一個方向。而身上的最重要的六大關節就是: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因此外三合合住之後就會自然產生一種勁,但還不是整勁,內三合也合住之後才是整勁。2 練到暗勁的人才可以做到:打人如走路。一邊走一邊打人,同時進行,中間不用停頓,順其自然,渾然天成。至於美不美,你拿起石頭扔到湖水就可以看到了。3 關於換勁:如果練拳一段時間後,老覺得沒力氣,坐著都覺得沒力氣,腰部和背部好像斷了似的,坐都坐不直,想趴在桌子上。這就是說,練對了,開始換勁了。4 力是死的,勁是活的,勁可以走,可以到手,可以到腳,這就是死力氣與內勁的區別!5 孫祿堂公當年為什麼號稱「活猴」?為什麼他的速度會那麼快?你看到猴子拿東西,一站起來整個身體就瞬間拉長了,身體隨意大幅度的漲縮。要知道無論內家拳外家拳,筋骨都是永遠的基礎。無論是肩、胯、脊柱、肘、膝等等全部要鬆開!不要說別人練的是外家,你的筋骨拉不開,身體不能隨意的漲縮,那麼你練的和外家拳有什麼區別嗎?肩膀松不開,陽勁永遠沉不下去,胯開不了,你的陰勁永遠都翻不上來,沒有內勁和外家拳有什麼兩樣!所以說拳術沒有內外之別!!練傳統武術的老說散打拳擊等等沒有內涵,這個內涵一個指文化,他們沒有文化底蘊,二是指功夫。國外的科學家稱實驗證明,力量的產生是由肌肉的漲縮形成的,太膚淺了,只停留在表面,國內的傳統武術認為是由有筋骨的漲縮形成的。因此拳擊、泰拳等等大大的練肌肉,老在肌肉上想辦法,肌肉的負荷也是有限的,最後練的越多,傷的越重。我不懷疑他們的實戰水平,但是他們的運動生命非常有限,基本過了30歲以後就走下坡路了。大家可以看看世界上最偉大的拳王阿里,看看他們的晚年腳還能不能走路,手還能不能抬起來。至於號稱無敵的「泰拳王」們,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50歲,大部分人在40多歲時就已經基本上廢了。三分練,七分養,從內到外,從肌肉到筋骨。中國功夫和中醫一樣,太有內涵了,因此勸廣大的武學青年都來學中國的傳統武術吧!!

6 「我」與專業散打運動員的交手(為轉述方便,這裡設為第一人稱):對於學武之人來說,交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傳統武術能不能打,大家都想知道。有一次我與一個省散打隊的專業運動員交手,他獲得過散打季軍。想想多少傳統高手敗在了散打手下,想想散打幾乎打遍了世界所有的高手,第一次交手時,也是心裡沒底。那人身高一米八多,非常強健的體魄,速度爆發力都很好,而且是專業的,不是業餘沒事玩玩的。一上手才知道,那人其實不是很懂交手,一上手就出去了,不過我非常佩服他的抗打擊能力和反應速度。第二次交手時想試試他到底有多抗打,我一閃即進,兩人幾乎貼在一起。散打的習慣是貼在一起就是抱在一起了,而傳統武術的人貼在一起就等於生死已分。我用肩膀輕輕的點了一下他的胸口,沒有用手或胯什麼的打。點了一下以後兩人就沒打了,讓我佩服的是,他還可以站著,裝著沒事一樣,一般人被點了一下非得蹲下。後來散打的打電話來說胸口紫了一塊,休息了一星期多。學習傳統功法的十大步驟筆者從7歲開始練習武術基本功,頗有心得,近幾年來,多注重中華武學的理論研究,想找出一條更簡單、直接的路子,使傳統功法與現代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使初學者能夠按圖索驥,把玄妙而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一些東西,變得實實在在。現將本人五十年來的習武心得公之於眾,若對廣大武友能有一點點的效應,筆者就自感不虛此究了。特別提出,筆者一生最受益的是王薌齋祖師的著作和楊鴻晨、王安平二位恩師的以身示範、講解。以下分十個步驟,由淺入深,逐一體會,一定要在每一步功法有真切體認後方可練習下一步功法(過去師父教徒弟是不會一次將所有功法教完的,也不向徒弟講明道理,照講的去練就行了。要想你學不會,就一次將所有功法教與你。所以,大家在學練本功法時,權當不知後面的功法,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走)。所謂圖形也即是人體內設想的間架,開始可線條框架清楚些,但要逐步淡化、模糊、渾沌(當神意集中到一定程度,沒有任何其他雜念的情況下,自然會進入模糊、渾沌狀態)。【註:本功法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和兩方面需注意的問題:特點1:改造生理,再塑形體。通過假設,意想體內的圖形間架,來達到擴充體腔(讓內臟器官有一個寬鬆、穩定的內環境。這個提法是筆者首次披露,如果六、七歲就開始練功的話,那將收到伸筋縮骨的宏效)、改良脊柱、伸展肌肉、拉聯挑筋、鬆開關節囊、打通內道,提局人體的良質良能的目的。特點2:發揮想像,靜圓熔形。功法中的一切圖形間架一定是在人體皮下渾圓球內,可整體同步膨大,但無論怎樣圖形間架都不能穿出人體皮下渾圓球外。同時要充分發揮想像力,用神意內照內臟、骨架,似爐火燃燒般一邊擴來(指形體),一邊熔(指神意),最終靜圓熔形,有機地達到形神合一的高境界。注意1:初學者一定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靜!一念代萬念,精神集中於一個或一種念頭,也即是靜。注意2:千萬別去刻意注意呼吸,功深後自然會 呼吸深、長、細、勻,並進入皮呼吸(體呼吸)感。不覺呼吸處,即乃真呼吸。】一步:在練習中華渾圓功通了內臟後,在進行骨骼內照階段時,可試行將骨骼設想成以下圖形進行內視,以求以形取意,意自形生。一邊內燃觀照,一邊體會筋骨的掙拉(即爭力)。如果久練樁功而無體感者(有多種原因,如:經絡不敏感或精神不易安靜、集中等),可直接從一步功練起。首先雙臂環抱成橢圓形(初學橢圓,逐漸過渡到中圓,最後正圓),設想:兩肩之間,兩腕之間,兩肩與兩腕之間的四邊形相互掙拉(即外圓內方。「肩窩吐力」、「手掌透氣」,就來源於此。掙拉即來回勁)。以上有得之後,再設想:左腕與右肩,右腕與左肩相連掙拉。緊:即爭開;松:即收斂。要使肌纖維松展不摺疊,筋撐拉,關節囊鬆開。兩肩、兩腕四點如釘,先固定,後掙拉。兩嘴角左右拉開,雙頰上托,保持微笑,下領內收有下夾軟球之感(見圖1、圖2、圖1A、圖2A)。

此步功的意義在於:從生理角度來說,是初步打開肩關節、胸肋腔,拉伸上肢關節,在作肩、腕掙拉的同時要注意手指關節的松展伸長,使其逐漸擴大自我。同時還要注意對骨架的內觀冶煉。二步:在第一步有深切體認的基礎上,設想:肩與肩、腕與腕、肩與腕;肩與臀、腕與胯、臀與胯的體四邊形柱的相互掙拉(圖3A、圖4、圖5)。以上有得之後,再設想:左腕與右胯、右腕與左胯的相連掙拉(這需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但用意要輕、虛,不要過重而把己身緊緊地捆綁了)。

此步功法的意義在於:在一步功法打開、擴大、伸展上肢各關節、胸肋腔的基礎上,同時打開、擴大人體的腰、下腹腔。三步:在第二步有得後可作第三步設想:使腳、膝、胯、肩、脖五個平行四邊形先分別在自己的平面上進行相互掙拉;後分別進行立體的組合掙拉,如:先進行第二步功的肩胯立體掙拉;再肩、胯、膝立體組合掙拉;次肩、胯、膝、腳立體組合掙拉;最後進行脖、肩、胯、膝、腳五位一體的四邊形立柱體的相互掙拉(圖6、圖7)。以上有得後再設想:左腕與右胯、右踝;右腕與左胯、左踝的相連掙拉。第三步功的意義在於:使人體的頭顱、胸腹等內腔得到擴大,使內腔器官處於舒適安定的內環境中,使四肢關節充分伸展,同時使全身的筋得到掙挑、拉扯並增大其強度,提高其質量。當身體有疲勞感時,再放鬆形體,對內腔、筋骨進行內燃觀照,四周如水,猶如擱搭在四邊形立柱體架上,紅爐溫浴一般。四步:進一步設想:兩肩、兩腕、兩肘、大椎、兩手指尖對應點(假設點)的兩個四邊形的相互掙拉(即八面出鋒)(圖8),通過八面出鋒力的求取,同時也就體認出了三角力。五步:在四步功求得平面八面出鋒力的基礎上,再求取肩、胯立體八面出鋒力,即:大椎、命門連成一線的脊柱整體後靠、上下掙拉、改造脊柱的彎曲狀態;兩肩與兩臀、兩肘與左右兩髖尖點(假設肘與地面垂線與髖尖橫線上的交叉點),兩腕與兩胯根點(仍然是假設腕與地面垂線與胯根橫線上的交叉點),兩手指尖對應點(假設點)與兩胯根向前的對應點(假設點)的立體相互掙拉(圖9)。

六步:在五步功基礎上,進一步設想:腳、膝、胯、肩、脖五位一體的立體八面出鋒掙拉。此階段要注重四點:1.特別要加強胯部的八面掙拉,使整個腰、腹、命門、尾閭、髖、恥骨、盆骨等都感覺膨大而松沉,像不倒翁一般,使人體整個中、下盤都極其充實、飽滿、穩固。2.注重脊柱的上下拉拔。3.同時要加強「外向前合」的裹抱力(即意想從脊柱整體向後,向左右,向前的合抱力,內撐掙,外合抱)。4.在以上三點的基礎上,再加強頭、膝、腳的 八面出鋒爭力。再一次說明:立體的八面出鋒間架以及前面各步的任何間架都必須在皮下渾圓球內進行,同時肌肉高度放鬆,間架不懈,重在意想。如果稍累了的時候,一定要再堅持一段時間。同時可以設想抱著圖形間架沉浸在美妙的溫水中充分地享受舒適感。一次練功中意念強度不是完全一致的,開始時候可以意念強點,掙撐勁力稍大點,一段時間後,可輕鬆自然地保持。強、中、弱的意念力要自我不斷地進行調整。要有這樣的心態:自然煉功,煉功自然;休息中煉功,煉功中休息。總原則:舒適、自然、得力。附:腳掌受力、爭力圖及說明(圖10、11、12、13、14)。

腳掌的功法受力是粧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站技擊樁時更為重要,但必須從一開始站養生樁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視。要求:十趾抓地,足心空含,大趾向地下定位,然後向左、內扣力(以左腳為例)。小趾向右、內扣力,足弓高凸,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走下坡泥濘路一般的腳掌抓地法(但需注意:用力要鬆緊適當,初學者只用意不用力)。隨著功力的提高,腳的受力面積應逐漸減少,最後腳的大部分不著地,僅十趾抓地和小趾外側及腳後跟的小部分著地,其餘大部分腳面積空含而高凸(對應頂心暗縮,頭如物壓頂),同時配合兩膝橫撐對拉,前頂下壓,挺拔上提;五脖挺拔(兩踝、兩腕、頸脖),五心歸一(頂心、兩掌心、兩腳心),人體上下前後左右渾圓共爭,高度達到矛盾的對立統一。提示:從第七步功法開始正式加強腳掌功力性訓練,不可過早用勁,要松中有緊,緊中有松,鬆緊緊松勿過正。高級階段僅是一種模糊、渾沌、整體的爭力感,一切均在有意無意、不期然而然的狀態中。(待續)七步功:在立體八面出鋒的基礎上,設想人體有一個中心軸,即:兩臂抱正圓時,左肘與右肘的連線、大椎與兩手指尖對應點的連線相交的十字中心點豎立垂地的中心軸。筆者簡稱為:抱正圓十字中心軸。設想人體為圓柱體,橫向以人體的十字中心軸為核心而產生的無數的十字相等相乘的爭拉線。從第七步功開始,要進一步加強上下爭力的練習和豐富的想像力:十趾抓地,足心高凸,與頂心暗縮對應,將八面出鋒的八個點加上中心軸共九個點設想為九根擎天柱,從腳拔地而起,使人體穩如泰山。天地上下擠壓,九柱擎天踏頂,這樣便產生了八面出鋒加上、下兩面共十面的爭力。此時,抱圓暗想旋轉的話,就猶如九顆行星的天體運動(要充分發揮想像力,使假借成真)(見圖15)。經此研究,筆者有一重大發現:人體的「抱正圓十字中心軸」剛好從前額、鼻樑、下頜、胸、腹的表皮擦著對應下去,也就是說,此時人體假設的總重心剛好在小腹體外的表皮邊。這一發現的重大意義在於:以下我們做兩個小實驗:A.古人云:力由脊發。以力學力傳遞方式來說,確是如此。但如果您兩腳平行分開肩寬,雙臂抱正圓作自身的旋轉時,您意想脊柱,就會感到旋轉較吃力,擺幅較大,重心不太穩定(因脊柱在圓的邊沿上)。B.如果您意想「抱正圓十字中心軸」進行旋轉時,您就會感到旋轉十分輕鬆、自然、快速、得力;擺幅極小甚至只是微動;重心十分穩定,並感到胸部寬鬆,小腹特別松沉且充實飽滿(十字爭拉,中心平衡,全身自然松墜之故)。由此,無論您行、坐、只要略一意想「十字中心軸,前額不超過胸部」,就自然會給人一種挺拔的感覺,而無需有意去意想「虛靈挺拔」。當您以此而進行試力和技擊動作練習時,您就會體認到十分特奇的效應。同時也會體驗到薌齋袓師「意拳在十字當中求生活也」乃至理名言。同時也體驗到由矛盾意產生矛盾力,更能理解薌翁晚年自稱「矛盾老人」的真正含義了。實作時,七分意注對方,只需三分意守著「抱正圓十字中心軸」,其「守中用中」就會不期然而然也。到此階段,有時還可體感:神意從圓柱體裡面跳出來,似乎抱著圓柱體浮在溫水中,一面體會內里的十面爭力,一面體會溫水的舒適自然、微波蕩漾的浮力,使自己又輕鬆,又渾身得力。其真正微妙之處是說不出道不明的,只有靠大家去體悟這說不出的東西。由此筆者有悟:練拳首要注重縱向的重心穩定(即上下爭力);其次是橫向的平衡均整(即前後左右的十字延伸):有時甚至意想天邊有無數絲線與吾身以360度相連。同時筆者又悟出了做人的道理:為人首重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無私天闊,凡事要有原則性;但同時也要謙虛謹慎、不恥躬下、和諧中庸,處事具有靈活性。要善於把握事物的縱橫關係,也即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八步功:在七步功的基礎上設想:以人體總重心為核心,十面輻射鼓盪出無形無象的能量,無形無象的膨脹力將十面間架向外擴張,促使人體的空間整體擴大;同時人體整個外圍皮下以無形無象的圓向內對應擠壓扣抱。但內力逐漸將人體膨脹開去。此時的感覺是:欲擴而擴不開,但又不得不擴大,終於逐漸使渾圓體擴大到了極限。到一定程度,設想宇宙的壓力逐漸增大,促使渾圓體向內十方縮小,但仍是內壓而壓不動,但又不得不縮小,最終壓回到了基本架式。如此循環往複。如果在此階段練習動作或實作,將立體的八面出鋒稍轉為斜面,並隨時將兩手指尖的對應點指向對方中線,這樣就變成了「棱形柱體」,併產生了「活三角」力。再暗中進行豎、橫、斜、交叉等圓的旋轉,同時加上內鼓盪,外扣抱之力,就產生了 「渾圓多面螺旋爆炸力」(見圖16、圖17)。九步功:設想人體是一小宇宙,人體的總重心即是宇宙之中心,整體渾圓共爭一中(圖18)。

到此階段將會對「假想」有更深刻地認識。「假到極時即為真」,甚至會感到「假想就是一切」(一定是好的方面),她比什麼都對自我身體能起到更好的調節作用。這個階段您會感到一切圖形間架皆可拋去(過了河就應該捨棄筏舟,輕身上岸),意即是氣即是力。只要意念從宇宙空間往其人體總中心一爭,立即就會從人體總中心向外產生極大的膨脹力。彷彿身體向宇宙要空間(即設想把自己的身體擴大到宇宙空間中去,並將所有佔領的空間拉回來並進行自我控制)。當保持第九步功到一定程度,由於一個中心,十方相爭,其力相等相乘,時間一久,內撐脹與外抱壓之力相互抵消,就會感到似有力非有力,所有爭力消失,甚至消失物我之感,從而出現了「零圓力」感(註:「零圓力」乃筆者想像的詞。就如伸肌與曲肌高度對抗,時間一長就不知用力否,從而消失了力感。不信您緊握雙拳五分鐘一試便知)。保持「零圓力」狀態全神寂照,時間一久,逐漸就會進入「靜圓力」狀態(註:「靜圓力」同樣是筆者想像的詞),即大腦皮層進入靜覺狀態,即什麼也清楚,同時也模糊、混沌、喪失物、我、力之感,似乎僅有一靜靜的概念不清的「圓」的感覺,只要靜心的守住這個「圓」,就會不期然的進入第十步功的狀態。(註:到這個階段最深刻地認識是:舍與得,要把以前的一切功法全捨去;把錢、情慾、物、我都捨去。放下一切,捨去一切,讓其不求自得,不執著於有,不執著於無,一切順其自然,才可能真正進入到第十步的功境。)十步功:滿身空靈意(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空相印;虛而不虛,不虛而虛,虛虛中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似感自己與宇宙合一,天地相爭。此時體感到:陽面松(其大無外,肢體消失感、忘我感);陰面緊(無形的內空間無比的充實、飽滿、膨脹、鼓盪)。外面越松而無形,而無形之內空間則更加充實、飽滿,爭力無限。同時有太陽即我,我即太陽之體感,體內有著無窮盡之各種變化(圖19)。在此基礎上,逐漸進入「超靜覺」狀態(即更深入的靜的狀態。筆者簡稱這種狀態為「靜」)。由於自我仍有內悟之感,「靜」到一定程度,物極必反,靜極生動,自然會產生「新的靈感」(「新的靈感」 即「元神」初顯)。這樣就打破了原來的「靜」的狀態,從而上升到一個新的靜態。筆者稱這種「新的靈感」狀態為「不靜」。「不靜」狀態又成了新的「靜」態(即暫時的平衡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靜的深入,又將產生「新的靈感」,更高層次的打破了原來的「靜」態(如此循環往複,逐層次提高)。按中國道家的說法:元神之上還有聖神、玉神。「神」的源泉即是「靜」。莊子曰:物量無窮時無止。意為:只要時間不停止,任何可能的事物都會出現。由此可認識到「靜」是相對的,「不靜」是絕對的。她們是孿生姊妹,是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如此循環往複,自我感覺就像在進軍宇宙的廣度和深度,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進軍、進軍……以至於無窮無盡——道法自然!此乃由後天返先天,由有為至無為,最後達到無不為之境界。說明:要想進入「靜圓力」狀態,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只是「十分艱難」,而是「萬分艱難」。它首先要求大腦皮層深處不殘留任何一點雜念。真想入靜,功夫還在功外。這就涉及到「舍與得」(再次強調),「功與德」等一系列問題。舍與得:要想進入高層次的「靜」態,平時要時刻保持「虛我」狀態(即我不是真實的我,我似神意團,虛虛我我,若有若無,應物自然),要放得下,要捨去名利、情慾、物(有形世界)、我(無形世界的假我——即思維)等。要使自己像一塊潔白無暇的玉石,常懷赤子之心,才可能得到(進入)真正的「靜」態(「真我」才會產生)。功與德:要想得到真功夫、高功夫,首先必須使自我具備大德。之所以一定要強調「德」,是因為隨著內煉功夫的提高,負面意識對人體的損害程度也隨之提高,甚至損害程度更烈。所以,古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就必須加強我們平時的一意、一言、一行的道德修養。否則,意不正,魔將自生。以最低的生活方式於世,以崇高的精神境界為人。這是筆者的自勉。再就是:入靜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追求入靜本身就是一種雜念,它會干擾入靜。就像我們入睡一般,誰在想著「我快點入睡」、「我怎麼還睡不著呢」的情況下能入睡呢?只有放鬆地躺在床上,讓其思維自由遨翔,方能在不知不覺中入睡。所以,要學會善於把握好睡覺前的暗示以及剛起床的收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問題。另就是:入靜的深度與前面講的「舍與得」、「功與德」有其極大的關聯。只有當你平時的思想、行為等諸方面的修養達到非常純潔、高尚的境界,練功時才少有或無有雜念,才能進入深層次的靜覺狀態。試想:您明天就要上法庭與人爭辯是非,那今夜您會是個什麼狀況,能談「入靜」嗎?不知您注意否:人每隔二、三分鐘大腦深處就會閃現一種景象(或事情、或圖像),它是您過去或現在平時生活中的重要事情的回歸,您要善於調動、控制、把握這一瞬間。雖然它是無意識的自然閃現,但它是您最近思維最多的方面的現象再現。您平時正念、正思維多,它出現的就是好的、高興的、正面的景象。對這一現象您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逐漸學會調動、控制、把握它,讓它隨時為您服務。要充分認識到:功夫不僅僅是打人的功夫,人也不僅僅是做一個武把式、打人匠。老想打人,出高功夫的人,是不會出功夫的。高功夫首先是求得人與之間的心心相印。來自於平常心,將會不練而自得。拳學真諦王斌魁先生授拳紀要一、拳學理論1、呼吸的要求:靜、細、深。2、許多拳家都練的四肢,不懂得練身體,練主幹的關鍵。不能光練四肢要練精神,要練童真之勇,不要後天的造型。許多拳術家沒有發揮人的本能,反而限制人們的本能。今天練拳要提高本能,發揮人本能的作用,不是限制人的本能。所謂本能,就是人的身體物質條件和精神作用同時發揮良能,合乎人的生理條件。拳術的這一招那一式都是框框,都是人的精神枷鎖。人光靠本能的鍛煉不行,必須按照科學的合理的方法進行鍛煉,這樣才能發揮人的本能作用。什麼是科學的鍛煉方法呢要總結吸收前人的合理經驗,補充個人的不足。以精神假借與體認為根本,不動中求體會,微動中求認識,鬆緊鼓盪作用於空間,無人當有人,有人當無人。所謂拳理,合乎力學原理,知道角度、面積的變化,利用本身的矛盾,解決和對方的矛盾。如和對方一搭手,在對方預動沒動之間的時候,掌握對方矛盾的變化,這是勝敗的關鍵,這是先發制人而不被別人制。彼不動我不動,彼一動我先動。3、做到「恭、慎、意、切、合」五字訣。4、知養知發(知練)。樁功、試力、發力(鬆緊鍛煉)同時鍛煉,主次分清,不可偏廢。5、求勁別學招。6、武是尚武,強壯身體。力大。術是活的,力學、技巧。7、虛靈先定意,意在先。熔爐大冶身,講的是形,練的是形。陶冶性靈指的是內。8、功力和技巧沒有止境。武是力量,術是技巧。9、心誠則實,實則靜,靜極必動,動中出高功。二、健身樁1、練健身樁要返嬰兒尋天籟。2、站樁時應是心臟無負擔,大腦得到休息。健身樁要求如此,技擊樁開始階段也是這樣。3、「百練不如一站,萬動不如一靜」。從不動中去體會,從微動中去認識,往往人們不了解這個道理。不動、微動怎麼叫練拳呢拳勁是從不動中去求取,舍此沒有第二法門。蹦跳僅是拳的練法中很少一部分,靜練則占拳的重要部分。樁功是根本、是基礎,不站樁難人意拳門牆,不站樁永遠不能窺視拳學真諦。4、「三圓」養生樁意念好像淋浴,從頭流到腳,往下流向前方陰溝,可以治療高血壓。5、伏按式(休息樁)。兩手兩腳如同肩寬站立,兩手輕輕按伏在桌上,好像休息,可以治療心臟病。6、站健身樁時如池中魚,不上不下、不前不後浮在水中,平衡要掌握得好,周身渾圓,靠空氣的浮力。此時人感覺最舒服。7、「三圓」坐樁:坐在沙發或椅子上,兩腳與肩同寬(稍寬也可),兩手胸前如抱球狀。意念:球不松不緊。兩手也可下落到肚臍兩側高或低點均可),如兩手托球狀。時間稍長,球在手中旋轉或跳動。兩腳尖也可向上勾起,如腳托球狀,往前稍伸、彎曲。全身肌肉放鬆、精神安靜。意念:也可兩手如放在水面木板上,這樣覺得輕鬆些。總之,以舒適安祥為原則。此樁適應年老體弱病殘者。8、靠式提插樁:身背靠著一個物體,兩腳與肩同寬、稍曲,雙後下垂,掌心朝內,手指伸開,又拔又插(意念)。此樁適應老弱病殘,如青壯年煉功者不須身靠,兩腳雙重或丁八步站立均可。9、伏按樁:上身前傾,兩手按於胸前。適應胃病。10、高式抱樁:手背上斜指,兩手同肩寬,高與耳齊,右手心朝左,左手心朝右。此樁練臂力。11、站樁時感到四肢酸痛時說明缺乏鍛煉,不要馬上停止,再堅持一會兒,堅持的時間是長功夫的關鍵。當然,不能堅持下去了不要硬堅持,時間總有個限度嘛。一種姿勢累了也可以變換一下姿勢、樁法。12、站樁時要胸懷開闊,身形意念放大,猶如頂天立地萬丈高的巨人,身軀挺拔,四肢支撐,周圍各部位都叫它相互牽扯,相互有拉力。13、養生樁和技擊樁的不同在於意念活動不同。14、三圓樁:神圓、氣圓、力圓。15、神聚才能得神養。神聚還要活躍起來,體會體內的東西,全身都不要死,(樁功)神聚形才是整的。16、樁功要做到肩掙肘橫,兩手撕擰。17、站健身樁應是似尿非尿、似笑非笑。三,技擊樁1、四種技擊樁:(1)提插式:上提下壓,前插下插,外撐內裹、銼、(2)提抱式:提抱前扔。(3)伏按式:好像按伏著一個球,外掰內合、前按插,揉搓著往外發力。(4)伏虎式(低位大步樁)。2、提插式技擊樁:意能爪力透手臂,又如提抓重物,隨時隨地抓起扔出去。3、無論哪一種技擊樁在練時,腳下都要有提踩的意念,既提又踩,前腳提後腳踩,後腳提前腳踩。4、握拳站樁:主要練習向前的頂勁。提沉、擰裹鑽,注意在各個角度、面積找勁,發力能否得力。四,試力1、求爭力。上下、前後、左右等八方均有掙力。前膝與後胯要有掙力,同時又要有合力。2、要注意肩部放鬆下來。不少人肩都不松。試力在於腰、手、腿之間發生掙力:特別是兩腳要有力,好像把兩腳之間的—地蹬裂意識)。肩不要想它,把它忘掉。3、試力時手部應加大意念、加大精神力,因手部是接觸點。4、肩部不要來回晃,這是太極病。對方擊在中心線,晃也沒有用。肩應隨身一起動,是個整體。5、試力時應假借一切,同時考慮內部的變化。形曲而力有餘,氣直養而無害,蓄而後發。6、伸手就是矛盾。手下身體上,手左身體右,反之如此。不做矛盾的動作、神態,對手難以迷惑,給對手造成錯覺,然後擊之、伸手就是矛盾,矛盾也謂之掙力。肢體之間,肢體與身體之間,肢體、身體和空間的矛盾等等都需要從理論上認識和實踐中體會。7、平時要練整體的力量,八方不空,立感即應,一觸即發,練習本能。8、力不空出,意不空回,要有整體勁,來回勁,掤、捋、擠、按不能單獨講用。9、與假設大敵爭地位,守著當中一點。頭胸為敵人要害。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勁斷意斷神連。重心保持皆在腰。頭項要頂,要有頂天立地的精神和方向、四處橫脹的感覺。勿忘。切記。10、身手的矛盾,在試力時也可以手向前去,身向後來;手向後來,身向前去。越練身體越渾圓。11、試力時意念活動有掙力,動作也應有掙力的表現。12、身體活動的角度架式姿勢要越來越大,再越來越小,大小動作都要練,以便適合各種複雜的場合。13、要練習西洋拳來研究中國拳,「洋為中用」。14、有了物質基礎以後,關鍵在於正確的精神(思想)作指導,精神是本拳的關鍵。精神是什麼是假借產生的力量,假借是對象。有了目標、對象,再由精神支配,就是正確的意念支配。15、意、氣、力要渾圓。開始是局部的、單線的,上的下的,左的或右的,這都不是渾圓。把上下、左右、前後、正的斜的橫七豎八都有機的聯繫在一起,這才是渾圓,這種渾圓都是在掙力中求出來的。如動一點牽動全身。我擊對方一點,不是用的局部力量,而是整體力,如同圓球一樣擊著對方。以我的整體擊對方的局部,以我的渾圓一體擊對方的散體。16、一般拳術只有豎勁、直勁或橫勁,而沒有渾圓勁。要練多面力。渾圓力。17、試力時注意全身各部是否均整,是否有的地方用不上勁,形成空位,或是過硬過僵不舒服。意念能否照顧全身,不能照顧全身就是局部。這都是在試力時應注意的基本問題。18、試力時假借很重要,一舉一動要有明確的目的。19、站樁、試力時(生活中),注意和對方的接觸點上加大些意念(全身不要加大意念,一加大就易僵硬),如手是最多最容易接觸對方的,所以,平時就應雙手加重意念,一旦接觸對方,手如兩把虎鉗、鋼鉤、利爪一樣。出手如鷹爪,回手似鋼鉤。20、行動時(如走磨擦步),周身要均整,特別是頭要撞人。21、站樁、試力時應以自己舒服為原則,周身各部不要有輕有重的感覺。22、兩個手掌的大小魚際要經常吞吐,也就是伸縮。手掌不能固定不變。大小魚際的張合對發力關係很大。23、一個人在練習時(試力),如大敵當前,不是一個人練拳,在身外找人假借,利用條件反射。在做時不能絕對。所謂絕對力不能絕對,身有轉折餘地,有靈活性。24、蛇纏肘,擰、裹、刀、插、鉤、銼一齊用。蛇纏肘關鍵在於腰,使用於單雙推手。銼分大銼和小銼。25、揉球式:快慢剛柔相濟,各種形態表現:如前走、後退、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以意行氣,意氣力整體相合,這是最好的練習方法。做到圓融相通,生怕別人把球搶去。有時拿球外擊,有時用球和身一齊進擊,隨時隨地發球(發力),全身協調一致。26、三種操拳形式:栽拳、直拳(類似炮拳)和炮拳。操拳時身體要晃動起來,把身體盪動起來。步法要多變。27、試力時由慢到快,由輕到重。28、試力時要全面試,精神力要放大,不可一招一式試力。周身要渾圓,做到挨著何處何處擊,起碼要有來回勁。29、關於步法,前腳沖踏,身體前摧,頭向前撞,後腳輕蹬。30、拳打遍身是法。鉤、銼、刀、插齊用。意念一動,身如火燒。所謂意拳,注重精神力和意感。意遍周身,這就是具體的精神力。31、所謂假借,就是唯物的抽象,抽象要做到切實的真義。32、從具體動作中求整體,從整體之中求具體的物質力量。33、站樁、試力、發力時以人為的條件反射(假借)作為意念的對象。34、前進後退左右轉動都要表現出整體一致性而不是局部的,要形體和精神的一致性,而不是單純的形體運動。35、先求松、順、合,再求東西(功夫)。松、順、合本身就是功夫。36、從極破體中求不破體,你師祖仰身操拳,大躬身沖拳,別人認為是極失中的動作,但你師祖能做出力來。37、「內抱外發」。如同抱嬰兒,懷中掉不了,又擠不壞,同時又有支撐力、外發力,這叫內抱嬰兒外發力。38、試力時手的方向不變、身要變。做到身似游龍,身形打不間斷。39、單練刀手,便於雙推手。試力時定步、活步,前走後退,左右橫行都要經常操練。40、技擊各樁和試力,手臂、腿、腳要拉扯上,腰部中節不能空。41、試力時神意要遠,力發擔要遠。42、形意拳名家曾說:腳佔七分,手佔三分,腳要提踩。說明腳在站樁、試力、發力、力的運用各環節的重要性。43、一般人的力是長方的、四方的,意拳力是圓的、渾圓的,如圓球一樣,使對方感覺不到點。有固定點的發力、固定姿勢的發力、停止間的發力、運動中的發力、快步大動中的發力等等都要練習。44、試力要上下掙擰,不可前後晃動。45、栽拳分:大栽拳、小栽拳。小栽拳用處大。圈拳不要超過中心線。46、蛇蛻殼:如一個圓鐵筒套在胳膊上,要突然抖擻出去。練習蛇蛻殼的樁功:蹲襠式(或丁八步),兩手抬起高不過肩,與肩同寬,手指前插,如兩手臂前有老牛筋牽著。47、站樁和試力時口裡如含一顆珠子。48、技擊樁和試力,脖子和腳有如牽扯著橡皮筋。49、不論樁功和試力都要做到松靜合。50、站樁就是蓄力,如同水銀灌注全身。試力就是讓水銀活躍起來。發力就是運用水銀鼓盪起來,讓它擊打體外物體,發揮效用。51、具體打法具體操練。不具體操練四肢和身體不合,出擊無殺傷力(重量),在具體操練中加大精神力。具體打法操練熟了,到時候就能運用。運用起來不講法、不思考。具體打法綜合用,連續發力,不管對方怎樣打,我要一鼓作氣,直到對方失去戰鬥力為止。52、千變萬化不離「圓」。凡是動力不離「圓」。神圓、意圓、氣圓、力圓。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足」就是圓。53、伸手如號脈,伸手如問路。54、要練習彈、抖、潑、揚四種力。彈分沖彈和坐彈兩種。55、極零散、極鬆散,又能極均整。能拆得開,能合得攏,迅速的合、具體的合。56、拉手風琴:在行動中運力。57、身法帶動手法,手法帶動身法,身手合一。58、意自形生,形隨意轉。59、站樁、試力要體會精滿渾圓身。煉精才能化氣,沒精沒氣,也就沒力。神宜內斂,不能瞪眼睛,體會內部,周身毛髮豎如戟,是精滿渾圓身的表現。60、加強指力鍛煉。多練支點、直點。靜練動練,頂著東西練(意念),支點多做破體的。61、多練掛打。左右側面的掛打多練,在推手中作用大。單手勒馬動作多練。偏刀時走順勢單操練。62、三頂:頭頂、手頂、腳頂單練習。63、樁功、試力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松靜自然,精神愉快,舒展開闊,呼吸自然,不憋氣不努氣。第二個階段,身體均整、充實。感覺到內部增長了實力。第三個階段,試驗時不怕動、能致用。技巧配合充實了神意力。在拳學裡已有小得,入門了。複雜的試力加深研究,再實踐逐漸深入,掌握了拳術的中成。大動進入小動,由小動進入不動,此時進入拳學的上成。這是「拳不拳意不意」了,此時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64、試力階段,由簡單到複雜,力和意的面小簡單易行。由大動到小動,由極松到極緊。65、多在身上練,盪動起來,先師說:「身動如山飛」。66、光鍛煉身體不行,光假借也不行,外界本身結合起來才行。以無形支配有形。動靜相結合,先鍛煉無形(站樁),逐步鍛煉有形(試力),由微動到大動,有形再到無形去體會,反反覆複數年如一日必定成功。67、興奮和抑制要平衡。沉、提、推、拉、分、閉之間求力量。神意力要統一、要合。出收之間,行停之間,豎、直、橫、斜交替之中找力量。練拳要明白豎直橫斜四字,—切動作在此四字中去體會。兩個人對抗起來也是運動在豎、直、橫、斜四字之中。68、腳腿如鑽,腰似車輪。手、胳膊、身體、頭部都要有螺旋勁。69、出手出腳如蛇吐信。多種步法要練,把步法和操拳結合起來練。操拳就是力量在拳頭上的運用。五,發力1、發力先練習後坐力。2、發力時要求作到三點:手、腳、腰要統一起來,要合。多注重各部中節的合。3、所謂今天勁大了,說明過去的力量是局部的,本能力量未發揮出來,前後對比好像今天的勁長大了,實際上是身肢合理使用。4、試力、發力時不要做成絕對的,是相對的。做到發力後有餘力。發出與收回為矛盾。5、本拳是渾圓力,一般是二掙力,起碼接觸點上是二掙力。6、發力時不要提氣、努氣。7、發力鬆緊掌握很重要,松得越好,發力越暴、越快。8、可以先練習這幾種力:前發力、後發力、左右橫力。左右力、後發力難度大一些。9、發力時氣往下行,一瞬間不出氣,聲由內喚,氣在內轉。10、發力時大關節未變,只是接觸點上角度、面積變了,掌心變化了,拳也是如此,力要連發。11、注重神意打,神意和形體同時打,不見形或少見形打最好。12、「內抱外發」和吞吐有區別。「吞吐」是手上胳膊做起就可以丁,「內抱外發」在身上做。13、內抱下按向前發和「內抱外發」是兩個勁,前者即向下又向前。14、做到雞腿、龍身、虎抱頭、猴象。15、發力時的意念:小腹如推頂一棍,把棍頂插前方的同時,背後又如掙斷一繩索,又好像脫了繩索的驚馬向前直奔。16、不動點,連發三掌,先發直力,連續二掙力,緊接著身摧臂手又發力。17、單雙推手可以擠點發,也可以離點發。擠點做比離點做難度大。18、向前發力注意兩肩部,不要意念光在兩手兩臂,好像一堵牆前摧。19、掌拳打出後,不要自己剎車,要有穿透力,整個身體打出去要狠,由腳後跟狠起,整個身體要抖出去。20、閉口發力和張口發力兩種。閉口發力往往易頭昏,還是張口發力好。21、前手打人,後手使勁,也叫助勁。22、撞彈、坐彈力都分高、中、低。23、發力不能絕對,絕對人發不出去,關鍵在於「神滯,「神滯」就是「力滯」。想得多了,思想絕對,神意氣不自然。先想效果影響自然,倒不如不想效果,而看效果,總結經驗。發力先求順,向前,順直力,上中下都練,再練後拉力勒馬力)和下按一拍。上發力關鍵在坐腰、胯、藉助腰腿力。點不變,身變了,走了,同樣發揮本力,力要均整。前腿打人,後腿腳要使勁。24、發力時聲出氣不出,口形不同聲音不同,內部鼓盪位置不同。25、發力前要柔松,發力是剛,剛柔鬆緊是一個。26、在一呼一吸上體會發力的要領,體會剛柔鬆緊的程度、作用,往往在一呼一吸之間見勝負。27、由松合均中養,突然集中用,就是發力。多做神意打,少做筋骨打。28、金雞抖翎,由靜求勁,由合求勁,由勁求用。29、從整體力中求具體力,具體力是整體力的運用,整體力、具體力都要練。六、力的運用1、發力時注重精神力,力在預發即發之間不猶豫。2、交手時保護自己的中心,找對方的中心。3、交手時逢閃必攻,逢退必進。4、對方進擊時先有承受力,然後利用物體的反作用力把對方擊出去,這就要利用槓桿、撬板、螺旋力的作用。5、物體動蕩起來力量大。形意拳中說:「伸手如號脈,看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起鑽落翻如箭竄。」6、一伸手「掤、捋、擠、按」結合一起用,幾種勁綜合運用。掤中有捋、有擠、有按,按中有掤、有擠……。7、推手應注意:(1)掌握距離,有利於個人發揮良好技能作用。搭手手臂不可伸直,半圓為宜。(2)聽勁(也叫懂勁)。知道對方要幹什麼通過皮膚的感覺了解對方的功力大小,了解、掌握對方的企圖。(3)知道身體的鬆緊。不要把自己的手臂、身體當做對方的槓桿,特別是接觸點要注意,要松到身體不散,意不斷要連貫,隨時又能合,鬆懈就不行了。8、不要輕易動步,動一步就要有一步的作用、價值。9、一動手就要有必勝的信心,提起精神,連續進攻,給對方沉重的打擊,不要留給對方喘氣的餘地。10、有時和對方同時進擊,以擊還擊。進就是保存自己,打擊敵人。11、推手就是打。12、在對手想發未發時是進擊的好機會,「一」字未出口力就要發出去。肌肉原在放鬆狀態,意念一緊,啪力就發出去。13、實做起來,兩手不能平行,要一前一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這樣進擊和防守時才方便。14、平時養成形松意緊的習慣,遇到對手也不要緊固肌肉,否則易被對方牽動,失去平衡。15、先師說:「瞎打打也有好處」,和各類人打,不會拳的有的比練拳的還難對付。練拳的心裡有框框,沒練拳的沒包袱。16、顧,就是打,打就是顧。退為進,進擊才能自衛。17、力點牽移重心,力點就是力心,力心就是重心。聽勁是通過皮膚反應到大腦,認識對方的力心、重心。18、推手時可以搭手就放人。19、往下一壓一按緊接著單手或雙手就往前發。20、單手可以刀,雙手也可以刀,只要一牽動對方就二次發力。21、推手時通過支點找力點,通過力點找重心。22、和對方搭手必須是側身,不要正面接觸,把自己的中心隱蔽起來,使對方找不到自己的中心,而找對方的中心。23、單掌(拳)發人時,必須側身順肩,臂微曲,肘垂下,不要外抬與內夾。24、遇敵搭手,如對方先出擊,必須先把自己中心躲開(避開對方所擊目標)的同時打擊對方中心。25、兩手掌的合力使用。當兩掌接觸對方後,後手掌張開摩擦掌心,螺旋前進。26、推手時動作盡量小,小了對方不易發覺就發力了。如果動作大,對方容易躲閃。推手劃圈要小,大了不好。27、動手不是目的,放人是目的。所謂打輪(劃圈)是為找對方的空隙,一旦找到了可擊的機會,要連續進攻,直到對手無力還擊敗倒為止。28、打對方的上身兩肢時,目的在穿透對方的中心,需用摩擦力、銼力。29、和對方搭手,如是一般的對手,直接進;如對方稍高明一點,先作矛盾,迷惑對方,緊接著進擊。如對方雙手齊進,先掃除手指,然後進擊。30、敵人直來,我以橫取。31、試力發力時行動起來如猿猴,精神如怒虎。32、有了相當功力以後,好像練拳如遊戲。33、豎、直、橫、斜四種力結合互用,相互變化。各種打法是:吊打、圈打、閃打、直拳打、頭打、勾拳打等等都要練習。34、不練打「死人」,也不練挨死打。35、如被對方抓住手臂,可以揚肘搖動身體,摧毀對方。36、快拳點打無力,不可怕。直拳、勾拳落點重。37、身法、步法、手法不論散手、推手以利個人為原則,任意變化。38、「師法當遵守,不可太拘泥」。「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萬法不容」。39、兩手搭手後精神、意念的變化、角度、面積也應隨著變,發力點也應跟著轉移。40、接觸點上的面積未變,發力時的角度可以變,力點不變,力根可以變,身動。41、推手時兩手互為根用,出左手右手隨,出右手左手隨,雙手齊用,或一手主一手次都可以。42、手快不如身快,身打人,表現於手。43、雙推手的幾種打法:(1)左右手往後刀:左手刀右手助,右手刀左手助。腳蹬、腿伸、腰轉、臂旋。一手勾一手拍。(2)左右旋轉刀:左手刀右手催,反之如此,用整體力。(3)左右拍打:左手下拍,右手往對方的右後方摧拍打。反之,右手往下拍打,左手往對方左後方摧拍打。注意身體的整勁。(4)撐打法:如對方雙手之上,此時向對方右肩處上撐,以被動變主動,同時右手由對方臂下向上擰鑽,把對方撐開,直接向對方脖頸砍去,緊接著向前發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5)如我左手在對方右手下,我的右手挾對方左手,此時我左手向左方抖動對方右臂(用橫外力),同時,我的右手向對方左方發內橫力,只要牽動對方緊接發力(上步),不容對方喘氣。(6)只要和對方一搭手,我的雙手可發橫力,同時上步就撞,一下不成就連續進擊。(7)和對方搭手直接向前發力,不論直力、彈力和驚彈、驚抖力都行,發力無斷續。(8)只要對方一脫手,豎直橫斜的力可綜合使用。44、單推手:(1)右手和對方一搭手,小臂向右下方一擰的同時吊起右軸,直接向對方右心或右肩窩處猛撞(用半栽拳),如對方不倒,連續進擊。(2)可用撤步大捋(雙推手也可用)。(3)小臂向下一擰直拳進擊。(4)搭手把對方大小臂向一側擰逼的同時用肩前靠打。推手時搭手的角度很重要,伸手是曲直形,小臂不能橫擔,我握拳或半握拳要擰裹螺旋。大圈不如小圈,無形圈最好。45、無論單雙推手,其基本原則是掀起對方而擊之。(1)如果對方用肩扛的話,可以用左右內外橫力扇。(2)如果對方直力撞過來,可以用左右刀擊之。(3)如果對方左右晃肩,可發左右橫力。46、長、中、短距離以及靠身的時候都能發揮具體的力。大動、小動或形體不動時也能發出力才行。47、發力時一般身體下蹲,不用直立身體,含蓄一些。發力要擊其中心,不要打兩頭或左右。48嚴正面側打。對方如猛撲過來,可原地不動,身由正面變側面用炮拳打。49、兩人動起來,先打亂對方的肩架配備,乘亂攻其中心。50、兩人動起來,先攻其堅,不要攻其虛;要攻其背,不要攻其順。51、拳打「一陰反一陽」。精神如怒虎,氣質若靈犀。52、拳到無意方為真。53、擊對方的力頭要側面擊,不要擊正面,力頭讓過去擊側面,要講角度。54、無論對手個頭是高或低,或胖或瘦,都不要湊合對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坦然自若。平時要研究個頭大小,身體胖瘦的技擊特點。55、技擊無非是豎直橫斜高低,這是一般規律。56、單推手可以搶手就進發,不論對手有多高,有多大力,手臂一縮就進去,或動步擰身用螺旋力進擊。57、單推手,如對方捋我之手,我被捋之肘一豎用肘尖對準對方胸部擊打,緊接著用掖掌雙手合力打。肘打時要用身摧肘,這是其一。又如對方捋我右手,順對方右腿用我右手背下滑按之.,同時我的左手通過我的右臂上方向對方胸口進擊。58、推手時還要用沾連粘隨。59、單雙推手時重心可以移動。如把自己的重心放在手上、臂上或身體某一部分。60、進步側身直掌上發打中,力由腿胯腰上發。側身直拳下打左右肋下部。61、雙推手。對方雙手抓住我雙肩、雙臂,我直進不行,可以用左手刀其右手(挑掛也行),右肘中節內螺旋拳頭朝對方臉上打。在螺旋中右手臂上鑽,不鑽力量不夠。也可以單手發力、雙手發力發合力)都可以,靈活多變。62、單雙推手做(試力在內意念:提、拉、撐抱。63、兩手搭手後,如對方用手或胳膊壓我手臂,我手腕如抱球狀上指螺旋即變被動為主動。64、我右腳在前時對手左拳打來,此時我右腳一撤步出右拳打。如對方右拳打來,我左躬身右拳打,連肘肋一齊打。65、推手要鑽、裹、擰橫。66、運用左右刀時,刀老了不行,不及也不行,適中為好。67、遠截近斬(散手)。推手時可以靠打、肩打、肘打。68、不擋不架就是一下。69、頭打一似槍。頭打五方。70、千變萬化不離「十」和「圓」字。形意拳名師說過:起手橫拳勢難招,展開四平前後梢(豎、直、橫、斜)。71、出手就不是一下,左右手交替進攻,或者手、足、膝等一齊用。72、蜻蜓點水打法。躍起來打。73、單雙推手時遇到力大的要運用空、化、卸、走的打法,不能硬頂。74、雙推手時利用「內抱外發」,搭手就放人。75、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打擊對手。76、蛇行:擊頭尾應,擊尾首應,擊中間兩頭首尾齊應。77、推手注意腰中節含蓄。兩肩爭開,步眼隨時變動,交換中心,以自己得力為主,不要頂牛。兩手要分開左右手、前後手,曲折含蓄。對方直力攻我時,上下取之,不行,左右橫力取之,如再不行,上下左右力交相取之。78、單推手遇見力大的,有破法三。(1)後手打前手一下。(2)以腿為軸避開己中。(3)外螺旋。79、單推手或單臂發力,應是順而出,步前沖。單操手多練。運動中練習單拍、雙拍和雙刀拍。80、練拳要有斗性,決鬥精神,有獅子和老虎的精神。81、若言其用無力不具。是從樁功開始,從樁功中得來的。靜的時候求本身的力量,用是體會外部的力量,試力要體會內外結合了沒有由精神到達了物質沒有協調了沒有由小動的試力到大動的發力,力量到底有多大發力就是試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先練一面發力,再求多面力。試力求渾圓力,不要求一面力,但開始先練求一面力,集中力量發好一面力,繼而兩面力、多面力直到渾圓力。力由試而生。銳角無論在何方都能發力爆炸。82、斷手(散手,開始有四種打法:(1)大開門。(2)閃中門。(3)虎抱頭。(4)猴像。雞腿、龍身、虎抱頭、猴象在散打中的運用。散打就是往身上操拳、實做。83、銼力分為中銼、高銼、銼著栽、單手銼、雙手銼。84、和對手打起來推手不抵抗是錯誤的,絕對抵抗又是錯誤的。攻守是一個,守攻也是一個,攻中有守,守必須攻,不能消極的守。守中有攻,守攻做到一,不能做成一、二,守和攻是一個動作。閃打、退打要練習,閃中打,退同時打,做到閃打合一,退打合一。85、接觸對方後發力變點要速。發力掌握距離,發力身手相隨。伸手不過前腳尖,認點發力要及時。86、光線就是精神力。87、單雙推手如對方力大,我利用中心,把重心放在接觸點上,上下左右前後都能用,把本身盪動起來。如果對方直撞,我可偏撞,左右偏撞,利用作用力的作用。總之,利用矛盾擊對方。搭手後,把我的重心動蕩起來,把盪起來的中心放在接觸點上,放在對手的某一部位上,要害的部位上。上下左右前後盪起來,對手就招架不住了,對手被動我進擊。88、力不打功,功不打力。要敢和對方換打。89、準備三下子,才能還擊對手一下子,才可賣破綻。只會一下子的功夫,不能出門。90、敵以直來,我以橫取,橫來我則鑽打。91、把身體拆散了,才能整起來。極松才能極緊,沒有極松,就沒有極緊。做到了極松,氣血神意才通,周身才均整。在似動非動中打人發力。92、走身法不管點不行,走身法同時還要管著接觸點,不丟點,不能斷,起碼管著對方的一雙手,重要的管著中節胳膊(推手)。93、推手,鑽裹擰橫別忘了粘,豎直橫斜要粘,注意粘性,這樣出東西更漂亮,不然對方容易跑掉、滑點、跑點。沒有粘性不行,沒有吞吐不好,沒有粘性就沒有吞吐,沒有粘性不好利用吞吐,滑得很。要粘必須先引,對方松不能粘。先引對方的勁,把對方的勁引出來、問出來、兩個力點相碰擊的時候用粘性,然後鑽裹擰橫就能用上,突破外圍,攻其中心。94、刀不動對方、偏不動對方時,自己要轉換身法,你不動我動,避開正面,進擊側面。力小對付力大的,個小應付個頭大的,採取這種打法。刀不動壓不下來,往上掛。下不行往上走。先拍打,緊接著刀偏,拍打刀偏一齊用。不隨對方,一隨對方就破體,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見勢打勢,見招打招。95、側面放打不行,中上找,中上不行,上路找,上面不行側面放打。96、個大的不放,震動他的「五臟」。97、不能中頂中,中的要點不僅在脊骨,在兩腳跟上,兩腳變換角度,守中在腳底下。98、如果身動手頂住點,身多變方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不被對方利用支點。對方攻中劃圈破之。99、如對方崩打,我用圈打,撐開對方進擊。對方高打時我偏刀還打。如對方身手在上面容易擊我臉部,我翻手打,左右打。碰到實力採取分散其實力的打法,如對方直來我左右取之。100、一般人發力不漂亮,著相、執著了。搭手如同自己在操作,打人不要想,把自己學的東西往對方身上練。101、坐彈力發不好,在於按勁大,衝勁小,應是按小而衝勁大。此式支點加強力,支點不能打軟,按是支節,撞才是本體,主攻方向,不能一、二,按時跟著就撞,按撞同時進行。102、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前緊後松,後緊前松,鬆緊互用,半松半緊,誘敵深入。各個角度的鬆緊隨時調整,為我所用。遇見強力必須松點,往前松。103、擠點離點擊。直力橫放不行,圓放。多練長的,多練腕關節、肘關節的曲折。趁亂擊中。104、見「十」字就劃圈,划了就進。陰手劃圈、陽手劃節圈(滾動中)。105、雙推手時可以用淬驚打(驚彈力、驚抖力)。對方受驚突然進擊。兩手交替左右送肩。106、按撞合用,手不能低,這叫伏按同時前撞。107、接觸點和身上要平衡。火機一發務須落(鳥落了下來),把人要放倒。意到形隨,隨時隨地都作拳。曲中求直,和神氣相吻合。搭手如觸電。接觸點和中要分開動,點頂著然後動中,可以分解用。108、你(指筆者)過去環動的多,樞動的少。在推手中用蜻蜓點水,一連三點。109、手不空出,意不空回,非要帶點東西回來不可。逢閃必打,雙推手必須注意雙重,雙重不便行動。抱圓守意,手伸不過腿,肩架配得備當。發力時注意樞的作用,腳和頭相爭。110、精神的配備是主要的,形體是次要的。要用樞打人,大環小環都用上。111、過實則滯,滯則死。112、兩腳、腿要不斷地交換重心,才能使身體不失去平衡。113、手勝三、腳勝七,上肢上身用力大身體易於失去平衡,頭重輕腳。114、出手如指彈,回手似鋼鉤。用身體去發力,手上的重量不能超過身上的力量,否則失去平衡,發不出去力。115、用身打人,.往往先接觸對手的是手腳,手腳是身打人的具體運用。手腳要體現出身打人來。116、拳到中成以後就不用招了,所謂招是力的具體運用。中成以後出手即是處,隨便打,自然運用力學。117、雙推手拍打,和對方搭手後,如我右手托崩對方左肘尖,左手伏按對方右手時,此時我的右手崩掀對方左肘(往對方中心線處),我的左手下按對方右手,讓其失去平衡。
推薦閱讀:

【臨床經驗】「中醫不是慢郎中」之低燒失眠驗案
胃癌中西醫治療最佳經驗方
四位CEO總結的最成功的領導經驗
看四柱八字的經驗:
騰智解讀丨偵查階段辯護技巧與經驗

TAG:經驗 | 武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