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受到的世界-靠獲得優越感來對治內心的恐懼感 - Lily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人感受到的世界-靠獲得優越感來對治內心的恐懼感每個人的內心別人是看不到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內心的投影。任何的問題的解決都是內心起了變化,而促成這改變的應該是不斷的嘗試。     大腦里有很多個的神經細胞,人後天的經歷形成了一個個的連接,人生來就是哭的,因為人生來就是恐懼的,恐懼是因為未知引起的,未知就是大腦中沒有關於這個情況的連接,所以就會恐懼,就會有癱瘓的感覺。     當人剛剛經歷第一次的時候建立起來的連接是很重要的,這些連接越是重複就越穩定,如果不去重複和回憶,自然就漫漫消失。       人感受到的世界往往是過去的連接在解釋的世界,比如過去在剛剛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有不安全的事情發生,有受傷害的,有損自尊的事情發生,那麼大腦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危險的,生命是要退縮的。   這也是有些人特別敏感的原因,敏感就是恐懼和害怕。過去的連接老是會自動蹦出來提醒自己世界是恐懼的。恐懼導致退縮,退縮結果喪失了體驗世界真相的機會,加深了對世界的恐懼。形成惡性循環。       消除敏感就意味著消除聯結的過程。聯結的穩固是因為回憶和強化,所以老是想著改變自己的人其實是強化了聯結,否定這聯結也是強化了這個聯結。這也是強迫的生理上的原理吧。       1。從新建立新的聯結,建立對世界的對人的新的神經元的聯結,新的建立起來了舊的自然消退,最新的印象會對自己起重要的作用,比如沒有安全感的人更要主動的去接觸別人,去體驗安全的感覺,去讓身體知道這個世界是安全的。     2。當回憶起過去的事情的時候,會有痛苦絕望感覺,那麼為什麼事情過去了,還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呢?     任何的情緒都是有意義和正面的,都是需要肯定的,情緒代表的含義就是自己認知出了問題。     回憶過去事情------產生情緒-----------否定了出現情緒這個現實-----------認知與客觀現實發生矛盾--------導致痛苦情緒的延續。       那麼破解這個循環,只需要把 「認為不該出現不好的情緒」這個給改變了就可以了,改成「不好的回憶產生的情緒是應該出現的「既然是應該出現的,它也出現了,認知和現實一致了,那麼絕望痛苦就不會延續。       對於客觀發生的事情是要 認為它應該發生的 ,客觀包括外在的事物,更主要的是指 」內心的活動「。     人出現任何情緒都不是問題,都是很正常的,當他們出現的時候意味著他們已經走了。而持續的痛苦絕望則是對先前的情緒的否定。對其否定導致了那個聯結的強化,也帶來了新的衝突。就是認為它不應該出現,但是它出現過了。     情緒就是代表了認知出現了錯誤。但是人總認為情緒是錯誤的。     ls的各位,其實解決自己問題的鑰匙只能在自己手裡,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心理心理,哪怕是最優秀的心理學家都不可能了解到自己的內心發生了什麼變化。心理醫生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象身體上的問題一樣可以找個醫生看看開個方子就很快恢復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看得到別人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以強調自己去嘗試,自己去觀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探索。  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發現新體會,在一次次的學習中開闊自己的視野,在不斷的觀察探索中對自己認識越來越多。       建議就是不要去管以前了,每天觀察自己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為什麼會發生?比如突然回憶起一件什麼事情讓自己心情居喪或者恐懼絕望。導致了持續的心情低落痛苦。那麼就要問為什麼這樣?有什麼解決之道?不斷嘗試自己想出來的解決之道。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後,心境就越來越明朗了。     如果你們能真的這麼做了,過一斷時間後隨著對自己了解的深入,隨著新的體驗的增多,心境真的可以改變了。不管你增遭遇過什麼樣的事情。        寧靜的內心是幸福的根源。寧靜就意味著潛意識是很少出來打擾自己的,如同深水中的魚,不輕易浮於水面,內心的不寧靜會讓人很累很痛苦。這不寧靜總是跟 敏感,浮躁,不安全,絕望,衝突,痛苦這些詞聯繫在一起。         所以寧靜的本質在於潛意識歸於潛意識,如同大魚靜靜的在水底。也叫能歸到自己的位子吧。各歸其位也是傳統文化強調的一個重點。     是什麼造成了內心的不寧靜(過於敏感),是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怎麼會造成內心的不寧靜?因為不安全的時候人會對自己產生質疑和否定。       小孩子會本能的將父母看做是權威,或者本能的恐懼外物。當自己遇到不友好的感覺的時候,會本能的認為自己有問題,而不會去質疑是外界的問題。所以每一次的不友好的經歷都會讓人對自己的存在產生質疑和否定,不能接受自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不能接受自己的含義就是潛意識受到了打擾,它本來是隱藏在深水之下的,但是因為不安全感讓它冒了出來,來到意識的層面,意識的層面充斥著大量的潛意識的東西,也就是潛意識遭到了顯化。       潛意識正是人的魂,小孩子受到驚嚇後容易掉魂,表現的無精打采,然後找個神婆叫叫,魂就回來了,就變的有生氣了。其實是潛意識受到了打擾。神婆的作用是精神的安撫和肯定,這難道是最古老的心理按摩師?           小孩子在遇到自己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尤其是被尊重的需要受到傷害的時候,並且無力無法去面對和解決的時候,自我否定就出現了,潛意識就開始顯化了,顯化意味著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是要時時警惕的。這樣的感覺會影響一生。       人只所有行為或者心理都是因為身體覺得這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不管是君子或者小人,或者盜賊或者道德高尚的人,本質上沒有區別,也包括那些敏感。人之所以敏感是因為身體覺得敏感對自己有益。       所以接受自己就是意味著回到那個讓自己對自己產生質疑的根子上, 把失去的靈魂叫回來,讓潛意識退出意識層面。這也意味著安全,所以潛意識不用再出動了。如同一個小時候被老虎嚇過的人,潛意識會時不時的出來提防老虎的再次出現,或者認為環境是不安全的,潛意識需要出來時時警戒。 那真正的自我應該是潛意識,是那種能意識到它存在,但是又不知道為何物的東西。這難道是傳說中的「道」這個東西。它存在,內心就安寧,潛意識就不出來顯化,人就安全。如果沒有了這「道」,就會出現仁義和禮法,就會有衝突。       這潛意識退回到潛意識中去,是不是意味著就是傳說中的得道呢?因為這樣內心的確是安寧,而潛意識的顯化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再有就是感覺人完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內心寧靜看到的世界跟混亂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也許寧靜的時候會共振這個世界的美好和和諧,混亂的時候會造成扭曲,當然共振這個世界的混亂,或者說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取決於人的內心是寧靜還是混亂,而與世界本身沒有必然的關係。     ==================================================================================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性格是由環境因素影響而形成.我生來內向,敏感,膽小,易受傷害. 現在的我,19歲,正是最美妙的年齡.雖然內向沒有什麼不好,可我卻不僅是內向了,我還低自尊,焦慮,抑鬱,離群,社會退縮,對人有很嚴重的防備心,害怕再次受傷害.在本應美麗的年齡,我活得有點蒼白.        也許若沒有童年那幾年的經歷,我不會這樣自卑,否定自己.    要是誰願意傾聽,我就講講形成我悲觀性格的原由,        首先是幼兒園,我深深記得在我兩歲半插班進幼兒園的第一天,由於初次見到如此多的陌生人.害怕,緊張,膽小,我哭鬧著不進去,里知道我這麼孤獨.(順便提下,我還有兩姐,她們都比我開朗)幼兒園的悲傷經歷著實使我內向的性格更內向了,幾乎快自閉.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又有了更為受傷的經歷.        我非常膽小,不敢上小學.爸爸送我去學校的時候,直接責備我:你怎麼這麼膽小!    我一聽,心裡感到很傷心.可我也不哭.只是責備自己.        從一開始我就有不祥的預感,害怕再次受冷落受傷害.可我還是逃不了.        小學的老師很奇怪,他們專門偏心一堆同學,而漠視別的學生,年年"三好"都是她們.而數學老師也總是跟我過不去.總愛體罰我,我是個女孩子,我不知道為什麼  當時並不懂得恨,我只恨我自己,為什麼這麼不會討老師歡欣,受老師忽視.而班裡那些女生卻從未遭過挨打,完全不怕老師,成天圍著老師轉.我當時太小不懂,現在我懂了.看了天涯一些人      然而,我的同桌,一個男生,也一直欺負我.上課時,他每天用自動筆筆尖用力扎我,我痛得頻頻縮手,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卻不管不理.我就不相信她們沒看到.同學更不用說了.放學排隊走出校門回家,他就在路上狠狠地對我拳  還有一幕,也是那時,班裡那十幾個特別受老師寵愛的女孩子結伴在一個小池塘里抓蛤蟆.我也想玩,也去了,在通往池塘的那個洞口,一個女孩子說:誰讓你來了? 我感到很無地自容.旁邊另外一個女同學說:算了,讓她進來玩吧. 雖然我進去玩了,可我深深受到了傷害,感到自己多麼不受歡迎.        從此,我更加社會退縮,社交恐懼.        但我也循規蹈矩,認真學習.我還是很上進,希望自己能成績優異,考上重本.在初中高中,在班裡成績都不錯,前五.我對自己要求很高,希望有所成就,.但我的溝通能力一直阻礙著我.我雖然成績還可以(不過高考只考上了個本科),但在班裡卻不敢跟很多人說話,除了幾個很要好的.很難真正容入集體      可是,我還是不開心.活著壓力很大,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從來沒有接納自己的緣故,我也總覺得別人不喜歡我.由於我學習過於努力,能力卻不強,我聽過有人評價我:書獃子.感到很受傷.由於低自尊,我跟別人交流起來不很自然.也沒什麼話說.我時常陷入悲傷,陷入痛苦回憶中,我時常反省自己,是我心眼太小了么?怎麼還是老樣子? 可以說,我總是活在矛盾之中,活在自我對抗中.              也許,說這些給你們聽,你們理解不了我的感受,因為你們不是我,也許你們的性格從小就開朗,而我從小就壓抑;在幼時面對欺負時,你們也許會採取反擊,我卻只會忍受,企求別人的收手;在無能為力時,你們會尋求父母幫助,而我只知道顧面子.小小的我不會處理問題. 或者,你們覺得沒什麼,你會反問:難道這些就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乃至現在還活在陰影中么?還是你自己不願改變,心甘情願地顧影自憐. 是啊,對於沒經歷過的人來說,確實覺得影響不大.可是誰能理解從小就被忽視甚至被排斥的個別孩子的感受.他們多麼缺乏安全感,生怕受傷害.或許,對比地震災害中的人們,我這簡直是芝麻小事,但是,這些小事卻從小到大羈絆我,我也不願跟任何人說.        ---------------------------------------        粗口和攻擊的藝術    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來自於不安全感。確切的說是來自於對不安全感的不正確的反應。    強迫,抑鬱,完美傾向,誇大的自我,潔癖等等都有一個特徵就是企圖用優越感來代替安全感。阿德勒說人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優越,這話正是表達了他自己想通過尋求優越感來代替自己的不安全感。     但是優越感真的能代替安全感嗎?不能的。     人不存在消極的情緒和積極的情緒。所謂的恐懼感等等被一些披著心理學家外衣的人貼上消極的標籤的時候,那麼很容易把恐懼和不安全感本身當成是一個敵人。恐懼是人最偉大的朋友,是造物主的天才創造,恐懼的含義就是身體覺得自己面臨威脅了,就讓你停止所有的事情,要你集中全部的精力來面對威脅。恐懼做為一種情緒是身體的自我保護反應,人所有的自發的反應都是身體處於自我保護的需要。所以一定不要跟這些情緒為敵。     如何讓內心覺得有安全感呢?在恐懼的時候,身體會讓你緊張起來,以便能集中全部的力量來面對這個威脅。這時候就需要後天文化的一種指引,當後天文化給我們的身體一些錯誤的解決方法的時候,比如壓抑和逃避,壓抑和逃避只能讓這恐懼進入潛意識,而在日後又會不斷的出來。既然身體已經指示你集中全部的精力來面對這個恐懼,那麼就勇敢的向恐懼之物發起攻擊。是象恐懼的人和物發起攻擊,而不是恐懼本身。恐懼本身作為一種情緒是身體的自我保護作用。如同身體缺少了食物就會產生餓的感覺來呼籲你吃飯一樣。     攻擊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或者讓內心的小孩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只有當你主動去攻擊讓你恐懼之物時,那麼內心才會發覺原來恐懼的人或者物並不值得恐懼,內心就放鬆了。只有未知的東西才會讓人恐懼,勇敢的象它進行攻擊,而不是去壓抑和逃避,順應身體的指引,集中精力去向它攻擊,那麼安全感自然會出現。其實當你採取攻擊的姿態時候,自己已經就不恐懼了,因為內心的小孩知道自己是能保護自己的。向恐懼之物發起攻擊,而不是向恐懼本身發起攻擊。       所謂的心理問題的解決辦法林林總總,其實歸根到一點就是對於不安全感的不正確的對待。形成惡性循環就是心理問題,沒有形成惡性循環就是亞健康和不健康人格。如果不去主動的去攻擊恐懼之物,其他的方法又如何去解決真正的心理問題呢?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恐懼感仍在,威脅仍在,安全感是人除了吃飯甚至比吃飯還要重要的,這關係到生存。這安全感是讓內心的小孩感覺到安全。沒有安全感,人生的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恐懼在那裡,恐懼代表生存受到威脅。     作為動物本身是具有攻擊和反抗這一本能的,但是人如果受後天的文化的影響,比如說乖巧的小孩在學校里受欺負了,那麼我們的文化可能讓他去報告老師。而不是讓他去反抗。我們承擔傳播文化責任的媒體書籍由於承擔著愚民的主要任務,所以會對個人的幸福失明。         所以家庭 ,校園 給人的傷害會成為一個文化迴避的對象和關注的盲區,而文化教育宣傳的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一個是家一個是學校。而這兩個地方有時候同時也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醜陋的地方。因為如果碰到不好父母,不好的老師和同學,作為幼小的個體,只有絕望。而我們的張揚著君權和夫權的主流文化,一味的去強調父母的權威,老師的權威。     在中國,雖然很多父母都普遍的打罵孩子,但是你見過有人會因虐待兒童而判刑嗎?在學校都普遍存在著老師對學生的暴力,學生對學生的暴力,而我們的文化只能失明。今天正好有個新聞是老師拿教鞭抽打學生15分鐘。如果反過來是這個老師被抽打15分鐘,難道不會給她帶來陰影嗎?         心理問題的解決,也就是對恐懼感的正確對待,只有去順應身體的反應,順應身體指引的方向,如同一個人能量快用光了,身體會用餓來提醒一樣,不要去把餓當成敵人,而是要順應身體的指引去給它補充能量。同樣恐懼感是身體的信號,代表著威脅,集中精力,放下所有的事情,向恐懼之物發起攻擊。       如果不採取此辦法,其他的辦法都是治表不治本,而這能治本的辦法又不可能通過這些張揚著極權的文化傳播者書籍,雜誌等等傳播,所以會讓很多人更多時間的痛苦而找不到解決之道。         同時也呼籲大家關注家庭和學校的傷害,人的良好的不好的人格都是在這兩個地方形成的,這兩個地方產生著美麗,也發源著世界上的一切痛苦和扭曲。   如果孩子壓抑自己對父母或者老師或者流氓學生的恐懼,那麼其實是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比如說被同學欺負,這好象很普遍,人欺負別人是會產生快感的,如果不去反抗讓這種快感產生,那麼既給自己留下了心理的陰影,使自己長年的痛苦,又給這些欺負他人的人造成錯覺產生快感去欺負別人或者屢次欺負自己.最終結果是讓起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己也痛苦一生。而這種教導孩子以忍為上的文化其實是夫權君權父權文化的必然,因為沒有傷害到自己所以就不理或者不想給自己找麻煩。所以心理問題有時候是文化問題。             同時也呼籲大家關注家庭和學校的傷害,人的良好的不好的人格都是在這兩個地方形成的,這兩個地方產    生著美麗,也發源著世界上的一切痛苦和扭曲。   如果孩子壓抑自己對父母或者老師或者流氓學生的恐懼,那麼其實是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比如說被同學欺負,這好象很普遍,人欺負別人是會產生快感的,如果不去反抗讓這種快感產生,那麼既給自己留下了心理的    陰影,使自己長年的痛苦,又給這些欺負他人的人造成錯覺產生快感去欺負別人或者屢次欺負自己.最終結果是    讓起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己也痛苦一生。而這種教導孩子以忍為上的文化其實是夫權君權父權文化的必然,因為沒有傷害到自己所以就不理或者不想給自己找麻煩。所以心理問題有時候是文化問題。===========================================================================================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經歷到底是,哪段,如何,成就了現在的我      最後的結果是我在3歲以前一直被寄養在深山一個家庭里,等我弟弟出生了,大點了,我才被領回家。      家人,朋友,親戚,同事,如果自己能給他們幫助,我就很有滿足感,很開心。    我覺得不是處於什麼熱心的性格,感覺就是被人需要被人肯定,能給我很大的滿足感  那時候,別人對我的評價是很自信,不在意別人的說法,有主見。    --------------------------------------------------   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多去觀察和了解自己的。我說的其實只是自己的經驗而已,未必適合別人的。     很明顯,取悅 和 比較 是你人生的主旋律。你表現的很熱心表現的很乖,是通過這個取悅你的父母以及周圍的人。通過和同學比較和他人比較是想通過比較來獲得優越感。     問題是為什麼會取悅父母和把優越感當成必須。     人的身體所有的無意識的反應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的。你要看看這些反應到底可以給自己什麼樣的好處、?     取悅和獲得優越感的目的是身體為了擺脫不安全感,或者說你的問題就是在對治恐懼感的策略上出了問題。通過取悅和比較,其實都是為了靠獲得優越感來對治內心的恐懼感。靠那暫時的父母因為自己比較聽話,靠別人的讚揚來獲得某種優越感來擺脫恐懼感。       這不安全感才是你要解決的問題,而你現在把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放在了如何去爭取更多的優越感上,這其實進入了一個怪圈,優越感就象是救命稻草一樣的,一但缺失,你感覺可能會有崩潰死掉的感覺。對你來說確實也是這樣子。因為你把優越感當成了安全感。安全感和吃飯一樣對於人的重要性。     從化學的角度來看,人做為一個系統是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的集合,為了使這些反應順利進行,必須有能量有原料去參加反應,也就是必須有食物,再就是必須有一個不受威脅的環境去完成這些反應,這就是安全感。       上面也說了,恐懼感不安全感是造物主的神聖創造,因為如此,才會提醒我們哪些東西威脅到了我們的生存。     因為你幼年的經歷,尤其是感覺被父母拋棄的經歷,你身體會感覺到一種生存的威脅,因為一旦被拋棄幼小的自己不太能生存下去。所以會激發強烈的恐懼,讓你去注意,給你提醒一旦被拋棄就會生存不下去。恐懼是一種信號,而你接受到這個信號,就會讓自己採取策略讓自己生存下去。     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你就去取悅父母,父母希望別人聽話,你就極力做個聽話的孩子,免得父母生氣,父母生氣又意味著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從那時候起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取悅父母,以使自己生存下來。所以其實你一直都活在提心掉膽裡面。       再加上家裡孩子多,為了競爭父母的愛和關心,就增加了獲得安全和得到父母肯定的難度,就要不斷的去比較,跟自己的姐姐比較跟自己的弟弟比較,也學會了觀察別人,因為你一旦不觀察在乎別人你很可能會被父母忽視。你同你的弟弟,你的姐姐去競爭父母的愛。       單單從因為你是女孩父母就不想要這點來看,他們就不是很善良的人。你的內心對他們的隱約怨恨很正常,父母的自私和愚蠢行為不值得去掩蓋。中國人由於宣傳機器的幾千年來的強力宣傳,將父母子女的一種社會關係置於自然關係之上。所以父母眼裡的孩子首先是自己的子女其次才是一個人。子女眼中的父母首先是父母,其次才是一個人。而父母子女的社會關係又被宣傳機器塑造成服從與孝敬的關係。用等級的孝來代替自然的愛。所以產生了大量的不安全感的孩子和痛苦的家庭。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你的這些年來的主旋律是為了獲得安全感而取悅父母,為了競爭父母的愛去關注他人。那麼我覺得你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改變獲取安全感的策略,因為取悅他人這個策略實在太低級了,建立在他人的態度身上的安全感是極其脆弱的。一旦別人不給你好態度和臉色你又如何去做?難道要繼續壓抑自己去更大程度的取悅他人?       因為你已經可以自己獲得食物自己養活自己,那麼其實就沒有必要去取悅,過去的取悅討好的方式在過去也未必是最好的策略,不安全感受到威脅我覺得就要去主動進攻,去嘗試,去攻擊那些讓你恐懼的東西,而不是恐懼本身。這樣內心的小孩才知道有人保護著自己,才會塌實。而一但取悅就意味著讓內心的小孩活在惶恐不安裡面,活在惶恐里的人怎麼可能有時間去體驗幸福感。沒有時間也沒有閑心,因為不安全,生存都受到威脅,一切都將不再重要。===================================================================================我一直和爺爺生活在一起,那時小學還沒有畢業,可悲的性格就初現端倪了,我老是生悶氣,悶在心裡,並且欺負妹妹,看見她哭有種變態的快感,特別脆弱,在評選優秀學生的時候別人提了一點意見,我居然當眾哭了起來,並且特別內向害羞,老師要我上台讀我自己的文章居然害怕得哭了,不過,那個時候我還一直擔任班幹部,老師喜歡我,同學也支持我,現在想來,那應當算是我人生最輝煌的一段時光了.呵呵,苦笑.和父母分開,假期才可以回去見一次,關係還好起來,特別想念.         初二的時候,他們從老家回來了,我特別開心.可是後來相處得卻不怎麼樣,我和爸爸衝突很多,而且經常是因為一些小事,可是我們誰也不讓誰,最後當然是他把我打敗了,可是我心裡的仇恨與日俱增,我變得特別愛哭,心情壓抑憤怒,整日整日地想不好的事情,再加上學業的壓力,越來越謹小慎微,怕與人接觸交往,怕別人看不起我,怕受到拒絕,冷落,而且經常為一些芝麻小事生氣,其實初中的時候我的朋友也不少,但是距離一拉近,我就開始莫名其妙地生悶氣,只是因為一些很小的事,就會在心裡想很多,越想越不高興,別人和我說話我就愛理不理,後來別人也不和我說話了,我還在心裡記恨著別人,並且這樣似乎有種病態的快感.那個時候,被我傷害過的朋友太多了.在家裡情況更是糟糕,我和父母的關係日漸糟糕,因為我一直認為母親是和父親一夥的,所以現在他們兩個都成了我的敵人,特別是臨近初三,我連看見他們的房門打開都有一種恐懼的心情.那個時候我就在準備離家出走了,收拾了很多東西,準備一考完就跑,跑到哪裡也不知道,就只想離開這裡,離開他們就好.             中考過後,發生了一件小事,爸爸的外套不見了.他居然一口咬定是我把他的外套拿去扔了,以報復前幾天他不讓我回老家.他們陰沉個臉,要我把外套交出來.我簡直欲哭無淚,又氣又害怕,彷彿世界末日到來了,於是我趁爸爸下班回來之前,媽媽出去了,抓了一個紙制的大口袋,胡亂裝了些衣服,就,跑了.一個人坐深夜 11點的火車去了省城.那一年,我剛滿15歲.從未單獨出過遠門.         後來發生的事就像小說一樣.當我失魂落魄地流落在異鄉街頭時,一個好心的婆婆收留了我,我在她那裡住了兩三天,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生活的心酸與無奈,我開始無比地想念家裡舒適的環境和父母生活上的關懷.正當我準備回家,往火車站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後面的腳步聲,然後有人衝上來把我抱住,原來是媽媽,他們追著我打過一次的電話一路追到了省城,打了個車沿著街找,居然把我給找到了,我們抱頭痛哭,這不是奇蹟是什麼?     那一次,真的把他們給嚇著了.我也特別地後悔,媽媽已經不吃不喝好幾天了,爸爸也是蓬頭垢面,我真是錯了,錯的太離譜了.     另外一句,那個婆婆之所以收留我是因為我上去問她有沒有房子可以出租,要是換了今天我肯定連當年的小小勇氣也沒有了.   ------------------------------------------------------    痛苦做為一種反饋信號是讓人去認清到底是誰和誰在衝突?最近的幾個帖子里說心理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缺少安全感而導致自我保護反應,而對自我保護反應的不正確看待又產生了極大的痛苦。     你痛苦的原因並不在於你不善於跟人交往,而是在於你認為自己一定要跟人交往的時候沒有恐懼和不安全。但是遇到不熟悉和不放心的人,任何人都會感覺到不安全,這是生命的偉大天性。你的目前的痛苦的一個直接原因在於你無意識的把自己的過去割裂,而用一些別的不符合實際的框架去要求自己,理想我跟真實的自己產生了巨大的距離,所以產生了極大痛苦。     童年的經歷直接塑造了你今天的樣子,所以一個好的辦法就是從現在的行為狀況去追溯它的原因。     身體之所以恐懼,見到任何人都恐懼這是因為你自己的身體連最親近的父母都不能感受到他們的保護和愛,別的人更是不可能給自己保護和安全。你的身體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它必須去恐懼和不安,以提醒你存在威脅。這是你的真實我,而否認過去的經歷,否認過去不愉快的經歷對現在的影響,用一個幻想出來的幻象妄圖代替真實我的就是你的理想我。 這個理想我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是無意識形成的,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卻在時時起著作用。         在你懂得了你必須恐懼和害怕之後,接著就是解決恐懼的問題了,如同被紙老虎嚇了一下的孩子害怕紙老虎一樣,其實紙老虎並不會真的傷害到自己。其實父親也並不能真的傷害威脅到自己。     關鍵在於如何讓你的身體覺得父親不是自己的威脅?這個威脅不解除,那麼不安全感仍在的話,那本質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前面的帖子也提到了,向恐懼之物去攻擊是獲得安全感的一個方法,也許向自己的父親攻擊會讓許多人心生困惑和不理解,而我認為最大的突破點就在這裡。從小灌輸的不是以人為本而是君權父權思想把父母孩子的關係放置於人於人的關係之上,其實家人之間首先是平等的人和人的關係其次才是父子(女)夫妻等社會關係。     找一個空閑的時間,找一個安靜的場所,回憶到過去的尤其是第一次的恐懼,對恐懼之物發起攻擊,無論是粗口也好,動手也好等等只是為了要自己的身體知道有人在保護自己,自己是安全的。當內心真的恢復安全感了,知道有人(其實是自己)在保護自己了,那麼內心真的就不再去恐懼和提醒你自我保護了。身體的恐懼和不安是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增加自己的攻擊能力,其實就是自我保護能力,而最好的保護是進攻。    
推薦閱讀:

地藏經有消除恐懼感和怨恨心的作用

TAG:世界 | 網易 | 恐懼 | 博客 | 優越感 | 內心 | 感受 | 恐懼感 | 獲得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