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百位皇帝的判詞(4)

中國百位皇帝的判詞(4)歷史為中國百位皇帝寫下的判詞趙開雷繪《中國帝王圖》  61、後周世宗柴榮——為他人做嫁衣的英明君主宗室皇族,一直是封建帝王制的傳統沿襲首選。一般都是父子相傳,兄終弟及,再怎麼也得找個同姓的接替自己。而這後周太祖郭威卻是個例外,他把帝位傳給了內侄柴榮。不過柴榮也的確能讓郭威感到欣慰,在柴榮的管理下,後周的國力日增,他徹底打破了唐末藩鎮割據的格局,他勵精圖治,重用人才,使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雖然他因為早逝而沒有完成全國的統一,但其所作所為,卻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不過,如果他不死的話,那麼這宋朝的建立與否將是另一回事。柴榮是歷史上很出色的一個皇帝,他一生如果有遺憾的話,那麼他應該後悔把軍權交給了趙匡胤吧。  62、南唐後主李煜——淺吟低唱的亡國之君「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常東。」作為皇帝的李煜,無疑是不合格的。但是作為一個詞人,他的確是才華橫溢,是晚唐五代十國時期成就最高、對宋詞影響最大的一位。多少年來,人們不曾看到他在政權上的無能,而是看見了他失國失家的痛楚。是的,他本來也不想當皇帝,但是歷史卻偏偏將他推上了這樣一個舞台,做了一場渾渾噩噩的演出。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長年生活在宮廷,貴為國主的李煜,不知道戰爭意味著什麼,也壓根想不到「干戈」會讓他成為俘虜。習慣了別人在他面前稱臣叩拜,一旦自己變成了任人宰割的「臣虜」,他怎麼也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人瘦發白」,從外貌的變化寫出了內心極度的痛苦。三國時的蜀後主劉禪被俘後表示樂不思蜀,未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而李煜卻念念不忘他的家國、山河、宮殿,卻因此而招致殺身之禍。  63、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唐朝未年以來,藩鎮割據的現象一直延續著,當大梁正式成為一個國號的時候,中國開始進入了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烽火連天,篡奪皇位的劇目頻繁上演。在53年間,共出現了14位帝王。這個時候,趙匡胤從歷史中走了出來,結束了民不聊生的日子。在我們的印象里,他或許是一位寬容仁慈的皇帝,因為他沒有屠戮功臣,而是採用了杯酒釋兵權的手段;他是一位出色而有成就的政治家,因為他實施了開明、進步的政策,然而,同時他也是個重文輕武的皇帝,或許他可能認為從此天下少戰,但一策略卻給北宋留下了軟弱的禍根。任何一個皇帝都有其經世之道,在所有的皇帝里,他算比較成功的一個。  64、宋太宗趙光義——重文輕武的皇帝無論「燭影斧聲」是不是真事,趙光義都比趙匡胤要殘忍得多。至少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的死、趙廷美的死都與趙光義脫不了干係。在他得到皇位後,他很快掃除了被自己視為威脅的趙匡胤的兒子和自己的弟弟,在其死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子嗣,整個北宋的皇帝後來就沒有了太祖子孫的關係,可見其自私程度。他是五代以來武功不怎麼樣的皇帝之一,但卻偏偏剛愎自用,凡有大戰事一定要他來指揮,結果不僅耽誤了作戰良機,還束縛了將士們的手腳,後來一味求和的姿態,更是宋後期皇帝偏安一隅而不思進取的直接原因。不過他作為皇帝也還有一點可取的地方,就是在文治上還做得不錯。  65、宋神宗趙頊——厲行變革的皇帝趙頊是個很有個性的皇帝,也是一個很悲哀的皇帝。他一改太祖以孝為治國之本的策略,力排眾議,任用王安石實施了改革。使北宋的中期國力有了些許恢復,但遺憾的是,他的改革也因為他的英年早逝而宣布終結,哲宗即位後,代理朝政的太皇太后高氏,將趙頊的改革全盤否定;使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宣布告終。在神宗即位的時候,宋朝已經積弊頗深,而且武力也相當軟弱,也是趙頊一反唯唯諾諾的外交策略,打了兩次勝仗,挽回了一點宋朝的尊嚴,他是宋朝少有的能夠創新的皇帝之一。他繼位之後,不治宮室,勵精圖治,希望有所作為。而且,這位皇帝的心地相當善良、寬厚,確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傑出而英明的君主。  66、宋徽宗趙佶——擅長書畫藝術的帝王「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話可能在徽宗身上得到了最直接的體驗。作為皇帝,他昏庸無能,但作為藝術家,他實在是當之無愧。據說他降生之前,他的父親宋神宗看過南唐後主李煜畫像,神宗對這位亡國之君的儒雅風度十分欣賞,隨後就生下了宋徽宗。而且,史書曾很細緻地描繪說,在他出生時,宋神宗還夢見李煜前來謁見。於是,有後人推斷:宋徽宗趙佶是李煜的再世。而實際上,他們兩個人確實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比如他們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天分,才華橫溢。不同的是,在詩詞曲賦上,趙佶略輸文采;在書法繪畫上,李煜則稍遜風騷;比如在治理國家上,他們同樣弱智,同樣昏庸,同樣的貪圖享樂;再比如他們都是亡國之君。我們在綜觀歷史的時候,總能發現歷史的發展進程中,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67、宋欽宗趙恆——北宋的亡國之君趙桓是個窩囊得不能再窩囊的皇帝。生活在皇宮裡本來就是個比較鬱悶的地方,當了太子後,還要戰戰兢兢地生活。本來想安穩地等著日後做上皇帝,改變上半生的際遇,不料這種希望也被金國的大軍澆滅了。金軍壓境的時候,徽宗倉促地將黃袍加在了他身上,將亡國帝王的名稱加在了他頭上。在即位的一年時間裡,趙桓是在金軍的轉困下,惶惶不可終日。想來也是夠可憐的,他在金國做俘虜的時間比在宋朝還要長。他能叫做「重昏候」,可見趙恆是在怎樣的恥辱中生活!至於他是否對金兵只知一味求和,昏庸亡國等;或許這也是他所無法選擇的吧。即便他不昏庸,即便他不求和,面對強大得多的金國,他還能怎麼樣?歷史的更迭更多的時候並不是某一個人的錯誤,如果把北宋的亡國之錯都放在他一個人身上,那麼歷史會有欠公平。  68、南宋高宗趙構——萬世為人所不恥的皇帝趙構是比較幸運的,在金人押解皇室北上的時候,惟獨讓他成了漏網之魚,「中興之主」的位子自然非他莫屬。靖康二年,趙構重建趙權宋政權,史稱南宋。但是,高宗這個「中興之主」之詞對他實在是個讚譽,父兄被擄的奇恥大辱卻無法激起他對金人的仇恨,國恨家仇,非但沒有讓他有點抗擊之心,卻因曾經見識過「金人」的強大,患上了嚴重的「恐金症」。甚至是怕到了勝也求和、敗也求和的地步。一個堂堂的皇帝,卻在給金伯表章中,稱自己為「康王」!可見其被奴役的劣根性!「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他連自己的臣子都不如,卻因害怕其功高蓋主,怕打贏了迎回自己的父兄而讓皇位不保,從而殘忍地謀害忠臣!正如岳飛臨死時在莫須有的罪狀上留下的那兩行字一樣: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人們之所以記住他,並不因為他是個皇帝,而是因為他賣國求榮、殘害忠良!  69、南宋恭帝趙絲——從南宋皇帝到合尊法寶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莫過於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生在帝王之家,在許多人看來這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享受著常人想都想不到的榮華富貴,然而,生在一個沒落的王朝,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實在也是一種不能選擇的悲哀。從皇帝到囚徒,再從囚徒到和尚,有多少人有能力承受這種角色的轉變,又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種不能選擇的命運?在我們時常對一些人發出羨慕的目光時,我們可曾想過別人的無奈?清燈古佛下,這位曾經的帝王究竟領悟了什麼?  70、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戈鐵馬戰平生「戰地征衣似鐵,馬前流矢如蝗。飲血狂刀亂影,鼙鼓聲中塞外寒。夜風正颯然。震落長空星月,撼他山嶺虎狼。渴飲金甌都已缺,沙場晨暉凄復涼。可憐幾將還?」阿保機的一生是奮進的一生;拼搏的一生。他在戰爭中出生、稱汗、建立帝國,並在戰爭歸途中死亡。他驍勇威猛,尤其善騎射,在統一了契丹八部後,建立了大遼帝國。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皇帝,武功超常本也在預料之中;但他能在文治上有一定的成就,是其讓人刮目之處。阿保機啟用漢人朝延徽等,改革習俗;並參照漢字的偏旁部首創製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在發展民族文化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並為促進契丹社會經濟發展、推進契丹封建化進程,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71、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英明睿智的金開國皇帝一個沒有尊嚴的人,一定是個不成功的人;而一個沒有尊嚴的民族,也註定會是個失敗的民族。貧窮和落後,是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在發展進程上的差別,但這個人或者這個民族不一定是失敗的。阿骨打就是從不願給遼國人「跳舞」開始,舉起了民族尊嚴的旗幟,他不怕擔當「破壞大遼和女真友好關係」的罪名,不怕大遼國可能採取的經濟制裁和軍事打擊,不怕本部落民眾的誤解與非議,甚至不怕其他酋長的趁機出賣與陷害,毅然決然地對遼國皇帝說「不」!阿骨打正是用這種「傲氣」贏得了女真人對他的尊重,並逐步統一鄰近部落,擴充了實力,連續發動反遼戰爭,並最終滅掉了大遼。  72、金世宗完顏雍——金國的中興之主力圖改革的政治家金世宗完顏雍對「金朝」中期歷史有一定的影響,在金世宗初登大堂之時,大金江山風雨飄搖。他先從北平起義,然後南與宋以勝成和,保住了大金社稷,足見其經邦之才。在治國方面,完顏雍也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勤於政事、恤民重農、給域內各族人民創造了個有利生存的環境。他把金國建成了一個基本上是封建制的中央集權的帝國,對於中國北部邊疆的穩定與統一、對於社會發展與進步都具有積極作用。「內安百姓,外和鄰敵」這一治國之策更是顯示了他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73、西夏景宗李元吳——雄才大略的西夏國主李元昊有著非凡的氣度,他做了爺爺和父親想做卻沒敢做的事——建制稱帝,向大宋發兵。他在幾年之內,讓西夏與宋、遼形成鼎足之勢。他有著雄才大略,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也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他是個複雜的人物,更是個勇敢的人物。  74、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真英雄「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家和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有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具有蒙古民族殘忍好殺的特點,也具有英雄們所不容易集於一身的各種優點。鐵木真心胸開闊,氣度恢弘,對朦朧不明的情況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度和嚴厲的警察手段統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揮出高度的才能。」這段話摘自柏楊的《中國人史綱》。我覺得這是對成吉思汗最客觀和公正的評價。「一代天驕」,除了彎弓射大雕,他還統一了蒙古部落,建立了版圖橫跨歐亞的帝國,他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真正的風流人物!  75、元太宗窩闊台——英雄嗜酒半功罪「窩闊台將繼承我的汗位,因為他的旨意堅定卓越,他的識見穎敏優越。憑藉他靈驗的勸告和良好的見解,軍隊和人民的管轄以及帝國邊界的保衛將得以實現。因此,我指定他為我的繼承人,把帝國的鑰匙放在他的英勇才智的手中。」成吉思汗的英明得到了一半的詮釋,窩闊台果然是諸子中最明智者。他具有與父親一樣的判別能力和穩重,但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統治能力和政治遠見。他是一位生性隨和、無憂無慮的酒徒,待人非常寬厚和慷慨,他利用他的絕對權威,按自己的方式飲酒取樂。他活的倒是人生之自在!政務的荒廢似乎從來沒有讓他放在心上。  76、元世祖忽必烈——稱雄歐亞的元大帝忽必烈是元朝的創建者,是在蒙古族不斷擴張中長大的王子,所以他能征善戰,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他接觸漢族文化,融合漢族文化,利用漢族文化來鞏固自己的力量,並治理元朝的政權。他統一了全國,結束了唐朝以來中國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三代600多年的長期統一。他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77、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優柔寡斷失天下元朝中期以後,皇位之爭一直是宮廷層出不窮的戰爭。妥懽帖睦爾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做著皇帝之爭的犧牲品——被流放;即位之初又受制於權臣——做傀儡。直到自己親政。作為元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只是沾了皇族血統的光,他沒有一個作為政治家所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和才幹。他既不可能解決元朝中期以來積累的各種社會矛盾,又不可能跳出宮廷鬥爭和內訌的怪圈,消除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最後只能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78、明太祖朱元璋——從寺廟走出的開國帝王平民劉邦做成帝王后,給了身後無數平民一個美麗的夢想。是的,「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這一聲質問,讓後來的人們更有了勇氣向腐朽的統治者發出衝擊。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他在位期間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矚目的,他所做的錯事也是一直被人口誅筆伐。人無完人,在其在位的30年時間裡,我們還是看到了他勵精圖治的變革,他對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前進所起到的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做到像他那樣文致太平,武定禍亂的君王實在是不多,而明太祖兼而有之。  79、明惠帝朱允炆——合格但卻失敗了的守成之君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作為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但做皇帝不一樣,皇帝註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有很多人也認為,建文帝的新政,是符合作為一位守成之君的。朱元璋是一個陰沉、猜忌之主,刑法很嚴,到了建文帝的時候,刑法寬鬆了很多。如果朱棣不造反的話,那大家是不是會說他是一個好皇帝呢?歷史是全面的,不能因為他是一位仁柔之君,就說他註定失去江山。建文帝手下有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一班忠臣,相信是可以做開明仁德的好皇帝的。80、明成祖朱棣——能屈能伸的皇帝在歷代帝王中,朱棣屬於一個能屈能伸的人,也是方圓之道運用得最靈活的一個皇帝。作為王子,他能在需要的時候裝瘋賣傻;能在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是個馬上天子,他以武功而揚名,用武力奪皇位,因善戰而拓疆土。他的一生起於兵,最後也死於行軍的途中。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奪來的,然而他能勵精圖治,廣納賢才,致力於把一個大明王朝推向繁榮鼎盛的巔峰,給天下百姓帶來幸福,不失一代明君,這就足以讓世人景仰,因而不論是正史也好,野史也罷,朱棣始終是一個好皇帝。
推薦閱讀:

[轉載]若要發,就作黃泉斗八煞;若要富,救貧黃泉就能富!(只作參考,若要做可請明師
八宅風水速學法 (轉載)
【轉載】崇禎紅學序言:崇禎煤山上吊是李自成造的假
[轉載]五音療疾
經典對聯大全(轉載一)

TAG:中國 | 皇帝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