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不一定在教內)著名的道士
分類: 守真(原創)文集 |
黃帝——中華民族的始祖、道家的始祖史料:黃帝是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即位於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年。傳說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又因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後,又登過王屋山,得取丹經。並向玄女、素女詢問修道養生之法。而後,回到縉雲堂修鍊,他采來首山銅,在荊山下鑄九鼎,鼎剛剛鑄成,就有一條龍,長須飄垂來迎黃帝進入仙境。黃帝當即騎上龍身,飛升而去。 點評: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道家道教的第一位始祖、所以中華民族華夏炎黃子孫與國教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微妙關係。姜太公——周朝軍師、奠定大周八百年基業史料: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然敗落,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去昆崙山求仙,拜元始天尊為師,後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為日。但姜子牙雖資質不好,而志不短,無論修仙不成也好,還是算卦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姜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 點評:一代道門傳奇人物、以至於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鬼谷子——門下培養四大弟子、合縱連橫天下知名史料:鬼谷子,姓王名詡(或利),又名王禪,號玄微子,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是先秦諸子之一。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謀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道教認為鬼谷先生為「古之真仙」,曾在人間活了百餘歲,而後不知去向。《鬼谷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民間亦有傳說鬼谷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在道教中鬼谷子尊號為玄都仙長。 點評:鬼谷子是道教的洞府真仙,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鬼谷子住在鬼谷洞天,是為了在凡間度幾位仙人去洞天。無奈蘇、張、孫、龐諸弟子皆塵緣未盡,凡心未了。不小心導致天下大亂。范蠡——道商祖師、吳越功臣史料:范蠡,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目前社會上廣為認可的范蠡學術思想傳承關係為:老子——計然——范蠡——猗頓。范蠡的老師計然,原姓辛,是當時天下聞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為老子門下「玄元十子」之一。王振川先生經過考證後認為,范蠡不但是計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應該也得到過老子的親自指教。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傳承關係。點評:作為一代道家高人、一生無為而治、功成身退、卻被說成是儒商之祖、不知道這些專家教授怎麼想的、對歷史太不負責任。要知道、在歷史上、當官的不一定都是儒家、百家都可以主宰歷史潮流。真正的幕後高人其實是道家、所謂外儒內道、高手都隱藏在背後。徐福——東渡日本、歷史由後人評論 史料:徐福,字君房,秦朝時齊地人,當時的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在第一次巡遊海上時,曾派徐福出海遠航,徐福一去不返。《史記》中說,「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徐福東渡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徐福是中國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國宰相,後歸隱衛國授徒,鬼谷位於河南省淇縣淇谷雲夢山,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為名。鬼谷子常年隱居雲夢山並在此教徒授藝。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之後。點評:道士的前身是方士、在上古三代遠古時期又稱巫師、到漢朝末年才正式稱為道士、徐福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道士、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及歷史傳奇、至於是不是日本天皇之祖、不能輕易開此等玩笑。張良——漢朝第一開國功臣、張天師之祖史料:張良,字子房,漢初大臣。因為他在推翻秦朝暴政後,對滅楚興漢有功,劉邦稱讚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漢朝建立後,張良被封為留侯。張良不慕名利,不貪享榮華富貴,放下這既得利益,去認真修鍊,入白雲山,師事黃石,號赤松子。最後成仙而去。張道陵、道教的第一位開創及組織者、是張良八世孫、張天師的祖廟也是祭祀張良的家廟、叫「留侯家廟」、現在江西鷹潭龍虎山上清古鎮。點評:作為大漢開國功臣、一生不圖榮華富貴、功成身退、比之韓信等有較好的結局、但是似乎歷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最終都是如此、出山不是為了貪圖名利、而是拯救蒼生、一旦了卻心愿也是歸隱之時。張角——第一個道教大規模組織者、起義軍領袖史料:張角(?-184年),鉅鹿(治今河北平鄉)人。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傳《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遂以宗教救世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觀念和社會政治思想,組織群眾,約於靈帝建寧(168-172)初傳道。中平元年(184),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不久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所鎮壓。點評:作為一個老道、伸張民族大義、替天行道、公然帶領道眾起兵造反、雖然後來遭到失敗、但是道士起義這個風氣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至隋初、影響了幾百年的中國歷史、不可不謂之深刻。華佗——著名道家方士卻不得善終、真乃千古奇冤 史料:華佗(145年-208年),字元化,幼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其事迹見於《後漢書·方術列傳下》、《三國志·方技傳》及《華佗別傳》。華佗與董奉、張仲景被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點評:作為一代著名方仙道士、建安三神醫、其中與之齊名的董奉、也是道士、稱杏林真人、然董真人一身隱居山林、治病修行、最終得以善終、要是華佗真人不應流氓曹操之詔、或許結局迴異。雖然自己捨身取義、自知大勢所趨、但也為天下蒼生及歷史留下無限之遺憾。諸葛亮——輔佐昭烈皇帝、三分天下 史料: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水)人也。」諸葛亮在隆中「隱居」了10年(公元197年至207年)。這期間,他結識交往了司馬徽、龐德公、徐庶等有識之士。被龐德公稱為「水鏡先生」的司馬徽,原本就是道家弟子。他認為諸葛亮非常人,必將為社稷之重臣。為了適應以後的局勢,他勸說諸葛亮利用隱居的時機前往武當山拜師學道,為以後行軍打仗、掌管朝政所用。不久,他又悄悄返回隆中。就在這時,劉備到荊州,他為了擺脫力單勢孤的困境,迅速擴大其勢力,急於尋求有智謀的人輔佐自己,便四處訪求賢才,於是「三顧茅廬」。諸葛亮輔佐劉備,在多次重大戰役中,諸葛亮常以山人(道人)自居,並頭戴道帽、身著道袍。明李贄《藏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亮作木牛流馬運來集斜谷,乃神力也。司馬懿使人視亮,獨乘素輿,葛巾毛扇,指麾三軍,隨其進止。懿嘆曰:諸葛君可謂仙道矣。」另據《容齋隨筆》卷第「三八記載:「公(孔明)六齣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馬懿嘆曰:諸葛公天下奇人。」點評:諸葛亮在歷史上名氣太大了、雖然難免有神話的成分和渲染、但是不可否認、諸葛亮鐵定的道家朋友圈子以及道家身份、但也有無知學者、硬把諸葛亮說成是儒生、試問、就算諸葛亮是儒生、他身邊的水鏡先生、徐庶等人、也是儒生?要真是如此、儒家之人早就隱居山林世外、或者為人指點江山左右歷史、何必再苦讀詩書甘為臣下。諸葛亮之智慧、言行、為人處世、著述思想、遠非儒家之人能夠企及、必是道家高明之士、當然自古高道都是博通三教、精悉詩文、歸宗大道。作為一代高道、略通儒術、是正常的、但豈能窺一斑而見全豹呢。左慈——經常戲弄曹操、遊戲世間 史料:左慈(156?--289?),字元放,東漢末方士,漢族,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在道教歷史上,東漢時期的丹鼎派道術是從他一脈相傳。道教內稱稱「太極左仙翁」、據傳善道術,嘗與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鱸魚,慈以銅盤盛水釣得,操大喜。後在郊宴中他以幻術悉取操從人酒脯以餉客,被操追殺而隱身循形,復見於羊山頭隱入羊群,卒不可得。《後漢書·方術列傳二》:「贊曰:幽貺罕征,明數難校。不探精遠,歇感靈效?如或遷訛,實乖玄奧。」 點評:漢末三國著名方仙高道、在教門內部傳有盛譽以及崇高歷史地位、在民間江湖、遊戲神通、遊走於各路諸侯及皇侯將相之間、嘲弄調戲、就是奸賊曹阿瞞也對他無可奈何、可見此人道術之不一般。孫恩——繼張角之後、又一個道士起義領袖 史料:孫恩(?~402)為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和起義軍首領。字靈秀。祖籍琅琊(今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399年起兵反晉,餘眾由孫恩妹夫盧循領導,世稱「孫恩盧循之亂」。東晉隆安二年(398),爆發王恭之亂,孫泰以為晉祚將盡,孫恩逃,聚眾百餘名立志為孫泰復仇。元興元年(402)三月,孫恩進攻臨海失敗,跳海自殺。點評:繼張角之後、又一個起兵造反的著名老道、且自稱天師、曾經屢攻三吳、威脅京師、雖不以成敗論英雄、其精神不可不謂猛烈。王羲之——天師道世家道士、一代書法大家史料:作為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書聖王羲之,出身於聲名顯赫的「王謝世家」,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的浸潤與熏陶;但這個「世家」又「世事張氏五斗米道」。王羲之自青年時代起就躋身仕途,但同時又是一名虔誠的天師道信徒,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如果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他一貫的思想軌跡加以探索,卻也毫不奇怪。《世說新語》所載他與謝安共登冶城時的一番談話,即是例證。王說:「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憂國憂民之心,溢於言表。事實上,他也確乎有過「弘濟之志」,他曾撰文論述蜀漢諸葛亮的功業才智,稱其為「命世大才,以天下為心」,並以此自勉。但在這同時,確實又殷切期盼能遠離塵世的喧囂去修身養性。在他剛踏上仕途任秘書郎時,就曾對朋友說過:「吾為逸民之懷久矣。」從表面上看,他的「弘濟之志」與他的心存高遠,希冀寄情山水、求真悟道,似乎構成了他長達三十年仕宦生涯中的一對矛盾;但如果從王羲之的思想內質看,恰恰也表現了他作為當時亂世中的優秀知識分子「以道為本,以儒為用」的自然沖淡的老莊思想與「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道德觀念的有機和諧的結合。不過說到底,就他個人理想而言,始終是做一個世外高人,一個修身養性的天師道方外之人。我們認為,從這樣的角度去看待王羲之仕宦生涯中的立身行事,應該說是比較符合實際的。點評:不管是文人、是書法家、是儒生、是道士、都不重要了、但是王氏一族、卻實是天師世家的忠實信徒與傳統者、雖然王氏一生、徘徊在仕途、書法藝術、以及修真道士這三個角色之間、但是他的內心世界、是沒有忘記修道的根本的、所以在臨走的前一年已歸隱煉丹。祖沖之——天師道世家、有名數學大家史料:祖沖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著作有《釋論語》、《釋孝經》、《易義》、《老子義》、《莊子義》及小說《述異記》等,但早已失傳。漢中張魯被曹操遷鄴之後,天師道在北地有所發展,後又到江南各地。由晉、宋、南齊、梁、陳、魏、北齊、周、南、北等朝,特別有些家族信仰天師道,故用"之"以及"道"字。中國古代家族,最重避諱,過去對此則甚不理解,後讀陳寅恪先生著作,乃恍然有所了解,乃知天師道世家,故此不避家諱也。點評: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考證、祖沖之等人當時都是天師世家信奉者、但是遺憾的是、關於這方面的歷史資料、實在太少、從祖沖之的著作上面看、其對老莊易學等學問是很精通的、所以為道家之人、亦不奇怪、歷史上的醫學、化學、物理學、數學、天文地理學、其源頭、都是來自道家的學問、道家是歷史上科學文化學術之集大成者。陶弘景——山中宰相、茅山宗祖師、化學家之祖史料: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集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等。生於江東名門。祖陶隆,於南朝宋時侍從孝武帝征戰有功,封晉安侯。父陶貞寶,深解藥術,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隱居集》,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幫助修訂《本草集注》。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閱為務。」(《南史》)後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陶弘景在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於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這又和煉丹有關。點評:陶弘景究竟是什麼人呢?作為政治人物、卻住在山裡面、不上朝、皇帝都對他奉若神明、很特別。但同時呢、又是醫學大家與煉丹化學大家、是中國古代十足的科學家人物代表與領袖、其對於外丹化學以及中醫道醫學的貢獻、在歷史上也是舉足輕重的。最重要的、他還是道教茅山宗上清派的奠基人與開山祖師、茅山道士都得尊崇他為老祖宗。同時他還是文學大家、國學大家、對於當時歷史所有的學問、幾乎無一不覽、無一不通、難怪帝王將相及社會名流都是他的忠實信徒。魏徵——初唐著名宰相、貞觀之治名垂千古史料:魏徵(580-643)字玄成,河北魏州曲城人,祖籍為四川省廣元劍閣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太宗即位/先充諫議大夫,繼任中央行政長官之一的侍中,後進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貞觀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於任。魏徵曾主持《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編撰工作,撰寫了《隋書》的序論與《梁書》、《陳書》、《北齊書》的總論。另有《次禮記》20卷,和虞世南、褚遂良等合編的《群書治要》(一名《群書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論大都收錄在唐時王方慶所編《魏鄭公諫錄》和吳兢所編《貞觀政要》兩書里。點評:道士出山而能夠名垂千古、文武雙全、輔佐帝王、中興大唐而開啟貞觀之治的有名歷史盛世局面、魏徵可謂歷史上不多得的道士。而且還主持修編多種歷史叢書以及重要文獻、類似這樣的人、也只有元朝的耶律楚材、以及明朝的和尚軍師姚廣孝能夠與之媲美了。孫思邈——藥王孫真人、無有過其神 史料:孫思邈(541-682),漢族,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後人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孫思邈幼年體弱多病,湯藥之資而罄盡家產。他自幼聰明過人,日誦千言,西魏大將獨孤信贊其為「聖童」。他通百家之說,崇尚老莊學說,兼通佛典。他生於西魏大統七年(公元54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十一歲。點評:自古道門內部有「十道九醫」之說、就是說道門裡面、十個道士九個都會醫術、不知醫不足以為道士、中醫在上古時期是沒有這個名稱的、上古時候都叫道醫、醫學是掌握在道士的手裡的、後來逐漸流傳到社會上、而形成了所謂的中醫、但是真正的醫學高手、都是隱藏在道士內部、歷史上道士之中的神醫屢屢皆是、但是論名氣、論功德、論著作及歷史影響之大的、恐怕沒有能夠超越藥王孫真人的了。吳道子——著名大畫家、神仙吳真人 史料:吳道子(680-759年),漢族人,玄宗賜名道玄。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唐宣宗847年)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唐肅宗朝(約758年左右)。少孤,相傳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曾在韋嗣立幕中當大吏,做過兗州暇丘(今山東兗州)縣尉。漫遊洛陽時,唐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開元年間,玄宗知其名,召入宮中,讓其教內宮子弟學畫,因封內教博士;後又教玄宗的哥哥寧王學畫,遂晉陞為寧王友,從五品。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甫),文之於韓退之(愈),書至於顏魯公(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一代宗師,千古流傳。點評:一代道門藝術大家、精通詩書畫文、可謂當時藝術家之至尊人物與集大成者、但同時又是修道高人、也正是因為有這個道家的修行、才能有如此高深之藝術造詣、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擬。李泌——南嶽衡山高道、輔佐三代帝王 史料:李泌(722---789),字長源,京兆(今西安)人,唐朝大臣。天寶中,自嵩山上書論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賞識,令其待詔翰林,為東宮屬言。為楊國忠所忌,歸隱名山。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靈武,召他參謀軍事,又為幸臣李輔國等誣陷,復隱衡岳。代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又屢為權相元載、常袞排斥,出為外官。後來,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時,「遇神仙桓真人、羨門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車幢節,流雲神光,照灼山谷,將曙乃去,仍授以長生、羽化、服餌之道,且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國祚中衰,朝廷多難,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靈,然後可登真脫屣耳。』」(《鄴侯外傳》)這段記載明顯帶有神話色彩,但也說明了李泌早年有過進山修道的經歷。從此以後,李泌就長期絕粒食氣,修黃老穀神之要。點評:作為一個道士政治家、辟穀大師、修鍊高人、能夠在宮廷當朝議政、而且還穿著道服、在皇宮修行、經常指點江山國事、軍政大事、輔佐幾代帝王、唐氏家族、不但參與國事之謀劃、還參與皇帝家事之左右、可謂於國於家、都有莫大之貢獻功勞、而且最終得以功成身退、歸隱山林、繼續修鍊成仙、這樣一個隱秘之客、實屬稀有。李淳風——唐朝宮廷天文學家、傳奇高道史料:李淳風(602-670),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岐州雍人(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李淳風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其父李播,隋朝時曾擔任過地方官員,「以秩卑不得志,棄官而為道士。」李播「頗有文學,自號黃冠子,注《老子》,撰方誌圖文集十卷,」並做《天文大象賦》。從小被譽為「神童」的李淳風在其父的影響下,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天文、地理、道學、陰陽之學,9歲便遠赴河南南坨山靜雲觀拜至元道長為師。17歲回到家鄉,經李世民的好友劉文靜推薦,成為李世民的謀士,參與了反隋興唐大起義。618年,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李淳風成為秦王府記室參軍。唐貞觀元年(627年),李淳風以將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歷、修史之職的太史局,李淳風如魚得水,充分展現其才智,鞠躬盡瘁40年。點評:李淳風作為大唐一代官方天文學家、數學大家、在當時官方地位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地位、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道士自古都是精通天文地理之學、以及易學數學等學問、歷史上有名的道士天文地理學家還有元朝趙友欽真人、朱思本真人、以及清朝李明徹真人等人。道家的學問、都是歷史上領先的科技學問、當世的一流學問、很多大儒的學問都是沒法和道家人物相比的、相反道家卻能夠通曉儒家之學、所以在古代、帝王將相見了道士都要三跪九叩、這就是對道家的尊崇。李白——上清派一代高道、世稱詩仙太白李真人史料: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李白少時,好任俠,且喜縱橫。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後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岩子的道士隱居於眠山,潛心修道,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點評:李白作為一代文化名流、一生與道教有著不解之緣、在道教內部又稱之為「太白李真人」。李白與當時多位高道都交往很深、相互學習道法、自身也是文武雙全、時而隱居修鍊、時而仗劍行走、雖然得玄宗皇帝召見、卻沒有參與政治鬥爭、而是繼續放蕩江湖之間、李白之道教度師為大唐國師、茅山上清派一代宗師「司馬承禎」、縱觀太白一生所作之詩文、豈是世間庸俗文人能比、李真人之稱是無愧的。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晚年修道的詩人 史料:賀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唐武后(武則天)證聖元年(695)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後還鄉為道士。好飲酒,與李白友善。工書法,尤擅草隸。其詩今存二十首,多祭神樂章及應制詩,寫景之作,清新通俗。《回鄉偶書》詩傳誦頗廣。點評:作為一代政治文人、自然有其高深的修養思想以及境界見地、至於晚景回鄉入道、在當時也是一個時髦趨勢、唐朝皇帝信道、當時的科舉、有儒家科舉與道家科舉之分、考上都可以為官、而且很多皇室宗親、青年男女都有修道入道的經歷、楊貴妃就道號為太真、以及其他公主太子修道入道者不枚勝舉、賀知章之從道也是歷史使然。張志和——道士大詩人、世稱玄真子 史料: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其兄張鶴齡擔心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市)城東築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點評:作為道士修行有成、作為詩人文人也是歷史留名、歷史文化總有太多的美景與回憶、可以想像當時的社會名流與道士道教之間、是何等的密切以及親近時尚、再看而今境況、慘不忍睹。蘇軾——亦儒亦道的一代文豪 史料: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死後追謚文忠。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少年時在家鄉今四川省眉縣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張易簡。當時張易簡道長收的學生有幾百人,蘇軾是倍受張道長青睞的學生之一,在蘇軾的同學中還有後來載入《仙鑒》的知名道士陳太初。據東坡《志林》記載,在蘇軾被貶黃州時,他的老同學陳太初在漢中羽化仙去。由於蘇軾受過道教的啟蒙教育,所以他的一生對道教情有獨衷,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天驥大加讚賞,而《後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尾。在他被貶時,仍給許多道觀、道堂撰文,於是有了《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等等美文。在《眾妙堂記》文中他描述了夢中見到自己的小學老師張易簡道長並深受教誨之事,可見道教對其影響之深。蘇軾之弟蘇轍在《龍川略志》開篇即言夢見小學時讀書天慶觀之事,夢中的蘇轍通過與老子像的對話,泄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天道報應現象:不殺生可以長壽。白玉蟾祖師詩文之中常稱蘇東坡為「坡仙」,可為了解蘇軾者也。點評:作為道家的俗家弟子、一生徘徊不定、亦儒亦道、少年道觀求學、中年宦海沉浮、蓋世文才出眾、也算一代風流人物。黃公望——著名大畫家、全真教高道 史料:黃公望(1269~1354),為著名全真派道士、元朝四大書畫家之首。本姓陸,名堅,漢族,江蘇常熟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中年當過中台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道,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經驗創作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元至倪瓚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訪徐瑛闢為書吏,被誣入獄,出獄後師事金月岩入全真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後往來松江、杭州等地,賣卜為生。晚年住於杭州筲箕泉,86歲時逝世。《道藏》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點評:元朝正是全真道教鼎盛之期、猶如唐朝之上清派、明朝之天師道、當時信封全真道教也成為一個歷史潮流、當時全真道教宗師高道輩出、丘處機祖師還被尊為元朝國師、在當時全真教人才輩出的情況之下、黃公望作為其中之一的全真高道與社會名流、也是一花獨放。劉伯溫——明朝奠基之人、留下太多傳奇 史料:劉基,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儘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明史》說他生得頎長偉岸,虯髯拂胸,一副仙風道骨的氣派。他自幼胸懷大志,聰明好學;於書無所不讀,於術無所不通。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經史子集,樣樣通曉;尤精於象緯之學----卜筮、風水、星相、靈棋、諱,洞悉天機,料事如神,據說能預知五百年之事。他以鬼谷子的秘術縱橫捭闔,以諸葛亮的謀略運籌帷幄,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輔助朱元璋擊敗元朝,譾滅列強,得成帝業。劉伯溫功成身退,回到家鄉青田,又巧計躲過朱元璋和姦相胡惟庸的毒害,便改著道士裝束,悄悄離家,遊歷江湖,成為江湖的一大奇人。從此劉伯溫再也不曾回過老家青田。二十年後,有人在雁盪山的一個舊廟發現了他寫的一首詞《一剪梅》。點評:作為一代傳奇軍師、文學大家、政治人物、易學大師、劉伯溫有著太多的傳奇、至於他是不是道士身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但是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劉伯溫之師、野史之中記載為當時鐵冠道人張中、此人乃一神奇道士、也曾經指點過明太祖、劉伯溫一生數術及修鍊絕學、當為道家高人所傳授、第二、劉伯溫後來於雁盪山修鍊成仙之說、也並非空穴來風、以劉伯溫之修行、道家的閉氣胎息之區區小法、對於掩飾奸人耳目、還是可以用於一時的、所以作為一代傳奇人物劉伯溫、不是單純的儒家、也不會輕易的死亡。朱權——明朝太祖之子、一代道門精英 史料: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字臞仙,號涵虛子、丹丘先生,自號南極遐齡老人、臞仙、大明奇士,原籍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自幼體貌魁偉,聰明好學,人稱"賢王奇士"。參與過「靖難之役」。朱元璋第十七子,齒序第十六子,卒謚獻,又稱寧獻王。朱權是明代著名的道教學者,修養極高,被改封南昌後,深感前途無望,即韜光養晦,托志沖舉,多與文人學士往來,寄情於戲曲、游娛、著述、釋道,結交道家第43代天師張宇初友善,拜為師,研習道典,弘揚道教義理。朱權於南昌郊外構築精廬,曾於西山緱嶺(今屬南昌市)創建道觀與陵墓,成祖朱棣賜額「南極長生宮」。所撰道教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成書於正統九年,收入《續道藏》。點評:很遺憾、這位朱家太子、雖然有一腔文學情懷、卻沒有政治頭腦、幫助永樂皇帝奪取靖難之功、最終卻被剝奪兵權、遷徙流放、看來此生政治前途是沒有希望了、但儘管這樣、也不能掩飾其潛質與內在的輝煌、經過刻苦修鍊學習、最終成為一代道教大師、玄門高道、這也算是圓滿結局。冷謙——明朝權威音樂大師、修道高人 史料:冷謙為明初道士。生卒年不詳。字啟敬,或曰起敬,道號龍陽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或曰嘉興(今浙江嘉興市)人,或曰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道士行藏不詳,現存記載僅見其從事音樂、繪畫之事。《明史·樂志》載,吳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屬有協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謙者,知音,善鼓瑟,以黃冠隱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召為協律郎,令協樂章聲譜,俾樂生習之、乃考正四廟雅樂,命謙較定音律及編鐘、編罄等器,遂定樂舞之制"。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遺音》琴譜一卷,宋濂為之作序,書已佚;又著《琴聲十六法》,今存。是明初很有影響的音樂家。點評:作為武俠小說神話般的傳奇人物、道家的養生大師、醫學大師、以及宮廷音樂大師、冷謙還是具有一定的神奇性質的。李時珍——醫藥大家之集大成者、 史料: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時人謂之李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李時珍生於明朝嘉靖年間,自幼聰明伶俐,好學上進,小小年紀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門庭。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李時珍十六歲時,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並且久治不愈。正在李時珍的父母悲傷絕望之際,村子裡來了一位從遠方雲遊到此的道士,這位道人白髮長髯,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味道。聞言道人專治疑難雜症,小時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請到家中給他看病。道士給小時珍號了脈象後,捋捋長髯說:「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黃芩30克,加水兩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癒。」時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藥。奇蹟出現了。半月之後,小時珍身熱全退,痰多咳嗽的癥狀也消失了,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一味黃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李時珍深感我國醫學的神奇,更對這位身懷絕技的道士欽佩不已,從此,便跟隨道人刻苦鑽研醫學,讀遍歷代醫書,踏遍高山大川。在李時珍少年時代,李時珍之父李言聞又把兩個兒子帶到自己充當診所的道士廟「玄妙觀」中,一面行醫,一面教子讀書,不時讓孩子們幫助謄抄一下藥方。李時珍耳濡目染,對行醫的知識技能越來越熟,興緻也越來越濃,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開父親的醫書,讀得津津有味。《爾雅》中的《釋草》《釋木》《釋鳥》《釋獸》等篇,他都背誦如流。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時珍終於在醫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醫林一代宗師。在他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藥推崇備加,稱之為「葯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點評:一代醫學大家李時珍、雖然沒正式出家當過道士、但是其一身醫學、卻是在道士是傳授之中成長而成的、所以李時珍為道家人物亦一點也不誇張、其父李言聞也經常在道觀行醫、李氏父子與道家醫學是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而且一生時常來往於武當太和山之中採藥、大有昔日神農嘗百草之風。八大山人——著名藝術大師、既是僧來又是道 史料: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明滅亡後,國毀家亡,朱耷心情悲憤,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為南昌青雲譜道觀的開山祖師。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歲時,臨川縣令胡亦堂聞其名,便延請他隨其僧長饒宇朴等到臨川官舍作客年余。這使他十分苦惱鬱憤,遂佯為瘋癲,撕裂僧服,獨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後,他又回到青雲譜,並在這裡度過「花甲華誕」。當他六十二歲時,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給他的道徒塗若愚主持。後又隱避在南昌附近的北蘭寺、開元觀等處,並常賣畫度日。後來自築陋室,名「寤歌草堂」,孤寂貧寒地度過了晚年。點評:作為朱家皇室後裔、當時著名文藝界大師、先當和尚、後當道士、還成為道觀開山之祖、在道教歷史上以及書畫藝術界、都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但是作為國破家亡之朱明後裔、這似乎也是一個最好的歸宿結局。傅青主——道門傳奇人物、清初文藝大家 史料:傅山(1607-1684)明清之際思想家、書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濁翁、石人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明諸生。明亡為道士,隱居土室養母。康熙中舉鴻博,屢辭不得免,至京,稱老病,不試而歸。顧炎武極服其志節。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著有《霜紅龕集》等。一些武俠小說里,傅山被描寫為武俠高手。他是著名的學者,哲學、醫學、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點評:又是一代傳奇人物、道門高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但還是不得不說、這麼神奇的人物、究竟是什麼道士呢?是全真教龍門派、丘處機祖師的第六代傳人、道號為、「真山」、其師父為全真龍門派第五代「郭靜中」、號稱還陽真人、也是當時道門中的一代傳奇神仙性的人物。張孔山——近代音樂大家、青城世外高人 史料:張孔山(生卒不詳),中國清代古琴家。名合修,別號半髯子。張孔山精於《流水》、《醉漁唱晚》、《普庵咒》、《孔子讀易》等琴曲。他的七十二滾拂《流水》,尤其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張孔山對近代琴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張孔山的琴曲傳譜,存見的有:《高山》、《平沙落雁》、《瀟湘夜雨》、《化蝶》、《漁樵問答》等。咸豐年間,張合修在青城山中皇觀當道士,一時來青城山求琴者甚眾。但張本人卻經常雲遊在外,與灌縣道士楊紫東、《錢氏十操》的作者錢綬詹等人交流琴藝。點評:張孔山是全真龍門派的道士、龍門派合字輩、作為近代有名的古琴大師與音樂大家、其藝術造詣是十分高深的、其創作的高山流水琴曲、已經成為傳世佳作、而且還載上美國太空航空飛船、可謂名垂千古、而張孔山真人到晚年卻獨自離開青城山、雲遊江湖、不知所蹤了、這也是歷代高人的遊戲。劉誠印——晚晴大太監歸宿、自立霍山道派 史料:劉誠印,道號、「劉明印」,又名「劉多生」、人稱「印劉」。劉多生為清末著名太監。在清光緒時曾為宮廷內務府副總管,為內務府總管李蓮英之副手。他依靠本人的財力和權勢,修繕寺觀多處,對北京地區寺觀產生了深遠影響。劉多生道號素雲道人,又號符合子,祖居山東即墨(今山東省即墨市),明代遷至直隸東光縣(今河北省東光縣)。道光三十年(1850年)定居京師。後因其才識為怡親王所賞識,被詔入內侍,賜名增祿,又字德印。光緒十五年(1889年)被授予總管六宮事務之職,曾受園亭騎馬乘舟回寓、疾時加賜黃金藥品之寵。光緒二十年(1894年)萬壽慶典時恩賞三品頂戴,惠及三代。清同治年間,劉多生皈依道教,從此與北京道教寺觀結下了不解之緣。劉多生之所以能與道教發生關係,據《素雲劉先師碑記》載:「戊辰因奉差至白雲觀,適南陽張律師闡教觀中,一見相洽,殷勤展拜,執弟子禮甚恭,此師皈依道教之始也。」《素雲真人道行碑銘》載:「南陽張真人傳戒白雲觀中,公適因公至觀,遂執弟子禮焉。」同治年間慈禧太后之母去世,其棺寄存在白雲觀,太監劉多生因料理「皇姥姥殯」事,與白雲觀第十九代方丈張耕雲(張雲樵,名圓璿,號耕雲)結識,一見相洽,拜張耕云為師。據劉誠印碑銘,他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皈依道教。後來成為白雲觀第二十代律師。點評:作為晚清著名大太監、慈禧太后身邊之紅人、最終卻皈依全真道教、拜張圓真璿人為師、還成為白雲觀的大護法、以及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代宗師、而且還開啟全真龍門派支派霍山派道派、可謂晚清一代另類道教宗師。王園籙——敦煌莫高窟的功過、是非千古評史料:王圓籙(約1850~1931),祖籍湖北。他本人出生在陝西,因家鄉連年災荒,生活所迫,出外謀生,流落於酒泉。在此期間入道修行,人們稱他為王道士。後雲遊敦煌,登三危山,發現莫高聖境,感慨萬千,急呼「西方極樂世界,乃在斯乎」。所以他長期居留於此地,奉獻了他的後半生。點評:他是一個道士、一個沒有文化的道士、卻讓眾多文人學者爭議、甚至傷心、難道事情真有這麼嚴重嗎?真的都是他一個人的錯?非也!當時他發現莫高窟經藏、已經通知當地地方官員、地方官員根本不當回事、王道士又給慈禧太后寫秘密信件、慈禧也不當回事、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讓眾多有見識的外國人、得以把寶物搬移保護到國外、可嘆當時中國人民從上到下的無知程度、中國寶物竟然讓外國人來發掘、自己卻當成垃圾。話又說回來、當初要不是被老外們把這些寶物轉移到國外、經過文革浩劫、恐怕連垃圾和皮毛都沒有了、這些SB學者還在這裡怪這個怪那個、腦袋都被驢給踢了。燕子李三——失敗的武林人士、道門中的另類之人 史料:李聖五,化名李化天,小名吉順。20世紀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活躍在中國山東的著名飛賊,一代輕功高手。外號「李燕子」,民間訛傳其亦為「燕子李三」。李聖五是山東省禹城縣李家莊人(一說肥城縣),曾在濟南天台觀當過道士,師從天池子。天池子病故後,李聖五雲遊四方,後在山西五台山拜一老道學習武功十多年。其擅輕功、內功,能前跳一丈五(約5米),後跳一丈二(約4米)。李聖五其人品性惡劣,不走正道,以偷盜嫖娼為樂。他離開五台山以後,於1936年開始在濟南作案。曾潛入當時省主席韓復榘所辦公的省府行竊,正巧被韓復榘當場撞見。李聖五運用輕功,在重重衛兵的追捕下輕鬆躍牆逃脫。因行蹤敗露後被擒獲,但李聖五乘看守疏忽,運用道家內功之「脫骨術」卸脫捆綁身體的繩索,再次逃脫。從此,「李燕子」在黑白兩道及民間聲名鵲起。據傳李聖五早年學習道家正宗,輕功及內功修為很高。若一心修道應能得善果,若本分入世做人也會成為一代武林大家。但其生性陰險狠毒,頑劣不羈,害人終害己。即便逃脫緝拿,也定遭天譴。點評:當時燕子李三主要有兩個、河北滄州的李景華、濟南的道士李聖五、都是燕子李三、比較有名氣者、現在很多電視劇不尊重歷史、顛倒是非、說是什麼燕子門傳人、都是扯淡、濟南的李燕子、是當時的一個老道、但是這個老道卻是太失敗了、自己煉成一身輕功以及內家武術、不好好修行、不好好濟世救人、卻做這個綠林好漢做的勾當、最終難逃人民政府法網。遺憾。阿炳——瞎子道士阿炳、造就一代音樂傳奇 史料:阿炳,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點評:阿炳作為一個苦命道士、文藝道士、在當時是道士生涯之中、是很艱苦的、一個頂級的音樂大師、流落到街頭賣藝為生、而且還眼睛失明、但是儘管如此、也不能掩飾他在音樂歷史上的偉大造詣及豐碑。賀炳炎——我軍虎將「獨臂將軍」、威震太行山上史料:賀炳炎(1913.2.5 -1960.7.1)又名明言,原名向從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湖北省松滋市劉家場鎮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中隊長、騎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手槍大隊大隊長、團長、師長等職。在戰鬥中負傷被截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團長,第120師獨立第3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3分區司令員,領導組建江漢軍區,任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第3縱隊副司令員兼5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1軍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0年7月1日於成都病逝。賀炳炎是紅軍中有名的武將。9歲時,賀炳炎曾入武當一清道長門下學習凌霄劍,後來他感到使劍不過癮,於是改學玄虛刀法。由於常練不輟,他的刀法日臻純熟。賀炳炎的個子雖然不高,但卻長得虎背熊腰,酷愛武術。除刀法外,他尤其喜歡摔跤。一天,賀炳炎與一位河南籍紅軍士兵摔跤,對方人高馬大,賀炳炎矮他一頭,圍觀戰士都為他擔憂。但賀炳炎毫不畏懼,先退幾步,然後一個箭步猛衝上去,以頭頂其腹部,雙手抱其腿,猛一使勁,對方倒下了。賀龍看到後不禁鼓掌,戰士們也為賀炳炎叫好。賀炳炎一生南征北戰,共負傷11次,身上留有16處傷痕。他常說:「我總能大難不死,一來運氣好,二來就靠我這身功夫。你們要是上武當山學上幾年,保管也沒事。」點評:作為中共高層武將、少林出了許世友、武當出了賀炳炎、都是我軍之中的傳奇虎將、後來雖然作戰受傷、落下獨臂將軍之名、但在太行山抗日戰場上、威震敵膽、可謂銳不可當、真不愧為武當傳人。
推薦閱讀:
※道士們是不是都喜歡鶴和烏鴉?
※看《道士下山》聽「道真壇」真言
※一個老道士關於八字時柱與風水關係考究
※為什麼道士釋放法術的時候要大喝一聲【疾】?
※第四十五章 禮下於人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