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迦牟尼傳(四)

1.鹿野苑初轉法輪


  佛成道之後,智慧通達,無所罣礙,當此之時,大地有十八種瑞相顯現,游霞飛塵,都澄凈如鏡;天鼓自然發出美妙的聲音;香風緩緩而起,柔軟清涼;雜色瑞雲,降下甘露雨;園林花果,不等季節到來而提前開花結果;天上又落下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金花、銀花、琉璃花、七寶蓮花,環繞菩提樹,圍滿三十六踰闍那;諸天大起歌舞妓樂,散落鮮花,焚燒好香,梵唄齊起,讚歎之聲自然從天而至;還有天神手執寶蓋以及幢旛充塞虛空之中,天龍八部也前來遮護如來法身。一切眾生,頓時心裡都充滿慈愛,再也沒有了嗔害的思想,此時此刻,個個都歡欣雀躍,高興萬端;甚至地獄、餓鬼、畜生以及一切幽冥之處都暫時獲得了休息,為佛光所照,各各生出歡喜之心。--佛能斷絕一切煩惱誘惑,證成一切種智,是天人間無上導師,種種奇特之處為天地之間所有眾生所僅見,因此佛成道的事迹也就驚動天地之間所有的事物了。   佛成道之後,第一個七天之中,仍一心一意在進行思考,他面對著菩提樹而自言自語地說道:「我在這裡破除了一切煩惱,該做的事已經做完了,本來心愿已經得到圓滿的結果,然而我所悟得的道理卻非常艱深,只有佛和佛之間才能相互懂得,才能心心相印,而一切眾生,在五濁之世,為貪慾、嗔恚、愚痴、邪見、驕慢、諂曲種種無明所覆障,薄福鈍根,沒有智慧,怎麼能了解我所獲得的道法呢?我現在如果要為他們轉法輪(說法),他們一定會迷惑不解,同時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還要對我進行誹謗,而因此將使他們來世墮入惡道,受種種痛苦,這不有違我度脫眾生的初衷嗎?與其使他們受苦,那麼我還是不要對他們進行說法傳道,而獨自悄悄地進入涅槃境界吧。」   佛一生出這樣的想法,就想付諸行動而進入涅槃。然而,這一行動為大梵天王所阻止。大梵天王知道佛已經得到了無上的智慧,功德圓滿,卻默然而住,並不說法,因此而心生憂惱。大梵天王想道,「世尊過去為了眾生受盡種種痛苦,現在所願已經得到滿足,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又默然而不說法呢?眾生陷入漫漫長夜,沉沒於生死苦海,正是亟待世尊說法開導之時,我應當前往勸請世尊為眾生說法。」於是,大梵天王一想到此,就當即從天宮出發,一屈伸手臂的功夫,就來到了如來的所在。他對佛說:「世尊過去為了眾生的緣故,因此而久住塵世,甚至可以捨棄身體、頭、眼睛等用來布施,備受種種痛苦,以廣修功德,因此到今天才成就至高無上的道。而現在成道之後,卻默然而不說法,眾生沉淪於漫漫長夜,墮溺於無明的黑暗之中,僅憑他們的力量,脫離這黑暗和苦海是極難辦到的,但其中還有一些眾生過去世時,親近善良的朋友,種植了各種功德的根基,是完全可以聽受您的說法,得到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的。只希望世尊為了這些人,而用大慈大悲的力量以及高妙的佛法給他們以開導,使他們因此而脫離苦海,抵達智慧彼岸。」   佛聽到大梵天王的勸請,將自己的擔心向他說了。「我早就有意要為一切眾生轉於法輪,但得到的道法實在是太微妙了,太深奧了,極難了解,極難懂得,我怕他們因為不懂,反而橫加誹謗,從而使他們墮入地獄,因此才默然不擬說法而已。」世尊為之思考了七天,最終才決定下來,要為全天下的眾生說法,要用大慈大悲的心愿使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又過了七天,釋迦牟尼佛反覆觀照眾生根基因緣,以及所有煩惱所在。滿了十四天之後,便決定了應當馬上前往世間說法。然而從哪裡開始呢?釋迦牟尼佛這樣想道,「我現在要為眾生說法,將至高無上的道理告訴他們,是誰應當第一個聽我說法的呢?哦,阿羅邏仙人聰慧易悟,又曾發願道成度他,應當先為他說法。」心念剛起,只聽到空中有聲音說:「阿羅邏仙人昨夜命終。」「那麼就是迦蘭仙人吧。」只聽空中又發出聲音說:「迦蘭仙人昨夜命終。」最後,釋迦牟尼想到國師、大臣所派遣的伺候看顧他的憍陳如等五人,他們都是異常聰明的有道行根基的人,現在應當先為他們說法。想到這裡,釋迦牟尼又思考道,「過去各佛轉法輪的地方都是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仙人住的地方,恰好這五個人也住在那裡,我正好前往鹿野苑,為他們演講佛法。」於是,釋迦牟尼當即從座位上站起來,準備前往波羅奈國。   釋迦牟尼從座上站起來時,正巧有五百商人打從山上經過,牛車和牛都因為山高路陡走不動。他們看到路邊有一棵大樹,於是由兩人帶隊前往樹神處求福。樹神用神通力告訴他們說:「這裡有一位佛陀,你們應當供養他,將來必獲大福。」商人們聽到佛的名號,都十分歡喜,當即將蜜塗在麥面上,一起來到樹下,恭恭敬敬地向佛奉獻飲食。佛想到遠古各位佛陀接受人家布施時,按規矩都是持缽的,不應當像別的道人那樣用手抓飯吃。四位天王於是當即奉上四隻鐵缽。佛怕接受其中一隻缽,就會冷落了其他三隻缽的主人,於是將四隻鐵缽層疊在左手中,右手用力一按,四隻鐵缽應手合而為一。於是,釋迦牟尼佛手拿這四合一鐵缽接受商人的供養。   釋迦牟尼走到中途,遇見一位異教徒,名字叫做優波伽。優波伽看到如來佛相貌莊嚴,渾身上下都十分安詳沉靜,心裡油然而生恭敬之情,不禁讚歎道:「真是奇特希有啊!世間所有眾生,都為三毒所縛,全身上下都輕浮急躁,為外部的誘惑而心搖神盪。而今見到了這位仁者,渾身表現得極端沉靜安詳,一定是到達了解脫的境界。請問:您是以什麼人為師的?又是叫什麼名字?」釋迦牟尼佛見他態度謙和,語意誠懇,於是以柔和的聲音對他說:「我現在已經從苦海中超脫出來了,獨立於一切眾生之上。那種微妙深遠的道法,我已經完全具備了。三毒五欲之境,我也永遠脫離開了。現在我就像蓮花在水中,不會沾染那些濁水和污泥。我是通過自己的體悟進入正道的,沒有老師,也沒有同伴。我已經降伏了大魔王,得到了清凈無比的最高智慧,現在已悟道成佛,能夠做天人的導師了。因此,我要到波羅奈國去,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眾生宣講佛法。」優波伽聽後,歡喜讚歎,於是合掌恭敬,頂禮而退。   鹿野苑位於恆河和波羅奈河之間,那兒有一片繁茂的森林,環境十分幽靜,非常適宜於修行。憍陳如等五人就在這片森林的苦行林中修習苦行。   釋迦牟尼佛到達鹿野苑時,憍陳如等五人遠遠地看見了他。憍陳如等五人因此互相議論道,「這個瞿曇沙門,已拋棄苦行,回到世間,接受飲食的樂趣了,他不再有修道之心。現在他既然來到這裡,我們不必站起來迎接他,也不要跟他作禮問候,不要問他有什麼需要,也不要給他鋪座位,如果他要坐下來,就隨他的便,我們大家都不跟他說話,只當不曾看見他一般。」   釋迦牟尼走進苦行林,這五人卻不知不覺地各自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釋迦牟尼紛紛殷勤地禮拜奉迎。有的替他拿著衣缽,有的取水讓他洗漱,有的替他洗去腳上的泥污,等等,他們將先前發下的誓願都拋在九天雲外,還像以前那樣恭恭敬敬地用侍奉太子的禮節侍奉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對憍陳如說:「你們相約見到我時不起座,現在是為了什麼違背了剛才發下的誓言的呢?」憍陳如等五人聽到佛這麼一說,都心生慚愧,於是走向佛前,王顧左右而言他說:「太子您修道大概疲倦了吧?」釋迦牟尼聽了這話,便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再這麼稱呼我了,我現在已經悟道成佛,我的心就像虛空一樣,對於世間的毀譽,都無所分別,但你們驕傲怠慢,將來自會招致惡報,這就像兒子稱呼父母的名字,在世間的禮儀看來,尚且萬分不妥,何況現在我是一切眾生的父母呢?」憍陳如等五人聽到這話,更加慚愧異常,臉色一會紅一會白,不知如何是好,「我們確實愚蠢痴昧,沒有智慧、見識,不知道您現在已經成就了正確的覺悟。我們剛才之所以對您那樣,是以前見到您每天只吃一麻一米,苦行六年,後來卻突然接受飲食的快樂,我們便以為您沒有得道,所以才相約不再理您。」   釋迦牟尼對他們說:「你們不要用你們那樣的小智小慧,來輕量我有沒有成道。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形體在痛苦中,心中就會懊惱煩亂;身體在快樂中,情緒就會表現快樂的樣子。所以說痛苦和快樂這兩者都不是道的原因。這就像鑽火,在鑽的途中,突然澆上一些水,就必然不會有照破黑暗的亮光產生;鑽擊智慧之火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痛苦、快樂的水澆淋,智慧之光就不會產生,因為智慧不能產生,就不能消滅生死海中黑暗的障礙。現在如果能捨棄痛苦和快樂,按中道(適中的方法)行事,你們的心就會寂靜安定,就能修習那八正道(八正道,佛教術語,指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因而能脫離生老病死的禍患。我便是按照中道的法則行事,因此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憍陳如等五人聽到釋迦牟尼已經成就最高的覺悟,心裡非常高興,竟至雀躍歡呼起來。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釋迦牟尼的臉,彷彿這臉上就刻有至聖先覺的印跡,他們要從這印跡中發現無窮的至高的智慧。   釋迦牟尼觀察到這五個人有了較深的根基,可以承受修道的重任了,於是對他們說:「憍陳如,你們應當觀察五盛陰苦(五盛陰苦,佛教術語,謂五陰燭盛的痛苦),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恩愛終有別離的痛苦,怨憎相聚的痛苦,所求不能得到的痛苦,失去榮譽、快樂的痛苦。憍陳如,你們要知道,世間眾生中,有形體的,無形體的,沒有腳的,只有一隻腳的,兩隻腳的,四隻腳的,以至多只腳的,所有生物都有這樣的痛苦。像這樣各種的痛苦,都是建立在有我基礎上。只要誰生出一丁點我的想法,他就會再經受如此的痛苦。貪戀、慾望、嗔怪、憤恚以及愚暗、痴昧等都是因為有我這一根本才產生的。又這三毒,是各種痛苦的原因,它們就像種子,只要種進土裡,就會生根發芽。眾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才輪迴在三種有業(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中。如果滅除了我的思想,以及貪戀、嗔怪、痴昧,各種痛苦也就會從此而得到斷滅。人們修行也都莫不由此而進入正確的覺悟,這就像人們用大水澆在熊熊烈火之上,烈火必由此而得熄滅。一切眾生不知道種種痛苦的根本,所以他們都在生死之海中遭受輪迴的果報。憍陳如,你們聽著,苦,你們應當知道;集(一切煩惱之因的集聚),你們應當斷滅;滅(涅槃之寂滅),你們應當證得;道(覺悟之道),你們應當修習。憍陳如,我現在已經知道了苦諦,已經斷滅了集諦,已經證得了滅諦,已經修習了覺悟之道,所以我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你們現在應當知道苦諦,斷滅集諦,證得滅諦,修習道諦。如果有人不知道這四聖諦的,應當知道這人就不可得到解脫。這四聖諦,是真實無妄的,苦確實就是苦,集確實就是集,滅確實就是滅,道確實就是道。憍陳如,你們懂得了么?」憍陳如當即回答說:「世尊,我已經了解了。世尊,我已經知道了。」因為對於四諦得到了知解,所以憍陳如又取名為阿若憍陳如(阿若,有已知、無知、了本際三義)。當釋迦牟尼佛三轉四諦(三次講解四諦)十二行因緣法輪時,阿若憍陳如在諸法中,遠離塵垢,獲得了法眼凈。在釋迦牟尼佛的眾多弟子中,阿若憍陳如是第一個最先覺悟的,所以他被認為是佛的第一個弟子。另外四人見憍陳如獨悟道跡,心裡想道,「如果世尊再為我們說法,我們也會悟道的。」釋迦牟尼佛知道他們的心意,於是重新為這四個人宣講四諦。於是,這四人在諸法中,也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凈。   這五個人於是向佛匍匐頂禮,請求說:「世尊,我們五人已經見到道跡,也已經證得了道跡,我們現在想以佛法歸依,願意出家修道。只希望世尊能發慈心憫念我們的心愿,聽許我們出家。」當時,釋迦牟尼佛將這五人叫到面前,說:「好,你們就是比丘了。」說完,鬍鬚、頭髮自然而然落了下來,袈裟也自然而然地披在身上,於是,他們便成了比丘。這是原始佛教中有比丘的開始。   佛問這五人:「你們這些比丘,知道色、受、想、行、識是常久不變的,還是無常的?是痛苦的,還是不痛苦的?是空的,還是不空的?是有我的,還是沒有我的?」當時五位比丘聽佛說到這五陰法,煩惱頓時消除凈盡,心意為之得到解脫,當下便成就了阿羅漢果。於是,他們當即回答釋迦牟尼說:「世尊,色、受、想、行、識,確實是無常的、痛苦的、空的、無我的。」因此,原始佛教中才有了五位阿羅漢。   佛教中有所謂三寶,是為佛、法、僧。到這時,原始佛教三寶都已經具備,佛寶即是釋迦牟尼佛,法寶是四聖諦法,僧寶就是最初被剃度的五位比丘。三寶是每一位信徒所必須敬奉的。
2.最早的居士和信女


  波羅奈國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名字叫耶舍,非常聰明,早種夙慧,家中非常富有,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富翁。耶捨生活豪華奢侈,頭戴瓔珞製成的寶冠,腳著無價的寶屐,男僕女傭,前呼後擁,極是堂皇富貴。據佛教教義,這樣的榮華富貴是他前世修來的福德所致,也即是說他前世種下了善因,因此在這一世就得這樣的果報。有一天半夜時分,不知為了什麼事,他突然從夢中醒過來。他揉揉眼睛,從床上坐起,披上衣服,到家園四處走了走。忽然他看見白天與他一起玩樂的歌姬舞女在各自的宿舍里,一個個都是東倒西歪地睡眠,有的仆在床上睡著,有的四腳朝天仰面躺著,頭髮蓬亂,涎唾從嘴角流出來,醜態百出,極是難看;還有那些樂器服飾玩具等都顛倒縱橫地亂擺在各個房間里,非常雜亂。這一切在在使愛好整潔的耶舍觸目驚心,他突然感覺到這種生活是如此地使人厭惡,因此當時就產生了一種要遠離它的願望。他自言自語地說道:「我這是在充滿災難怪異的世界之內,在不潔凈的環境中妄生潔凈的想法。」在他作著沉思的時候,突然靈光忽現,照徹了耶舍的整個心身。他隨著這一道靈光的指引,離開家園,向著鹿野苑的方向奔去。   耶舍走到恆河邊上,恆河水十分寬闊,沒有辦法徒涉過去。見此情景,耶舍又急又氣,於是口中高聲喊道:「苦啊,苦啊!」正當他無所適從之時,忽然高空中傳來佛陀的聲音:「耶舍你就過來吧,我這裡有脫離苦海的辦法。」耶舍聽到佛陀親切慈和的話語,頓時整個身心充滿了快樂,於是,當即決定不顧一切地渡過河去。他脫下無價的寶屐,精神奮發,勇敢地渡過了恆河,循著佛光的指引奔到佛的住處。當他看到佛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相貌莊嚴威武,又慈祥可親,心下便大為歡喜,竟至高興得跳了起來。當下耶舍五體投地,頂禮佛足,一心請求佛將他度離苦海。佛答應了,並說:「善哉善哉!你是真正的好男子,現在請認真聽我講法,然後好好地用腦筋思考我講的道理,並時時刻刻地誦念。」佛便根據耶舍的夙慧,隨機說法,「耶舍,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痛苦的、空的、無我的,你知道嗎?」耶舍當下便領悟了佛宣講的道理,並因此而遠離塵垢,得到了法眼的清凈。佛見到耶舍慧性如此迅猛,也十分高興,為了使耶舍信道之心更加堅定,佛又為他宣講了四諦法門,耶舍當下煩惱頓解,身心自在,大徹大悟,證得了阿羅漢果位。耶舍對佛說道:「世尊,色、受、想、行、識,確實是無常的、痛苦的、空的、無我的。」   佛見到耶舍雖已大悟,但身上的衣服還是如舊富麗堂皇,因此,佛又對他說:「雖然你是在家裡,戴著珍寶首飾,穿著華麗衣服,但如果能認真收攝各種情根,厭惡並遠離那些慾念,那麼,這也叫做真正的出家了。雖然你的身體在曠野中行走,吃的東西也十分粗澀,但如果思想中還貪戀五欲,這也不能叫做真正的出家。一切造作的善惡,都是從心意中生出來的,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要將心作為根本。」耶舍知道佛說的是自己,因此,他當即將身上穿的珍貴華麗的衣服脫了下來,並對佛說:「只希望世尊,讓我出家。」佛說:「好,你就是比丘了。」話音剛落,耶舍的鬚髮自然而然地落了下來,袈裟也隨即披在身上,於是便成了一位真正的比丘。   天一亮,耶舍的父親不見了耶舍,到處找也沒有找著,不知道耶舍到哪裡去了。耶舍的父親很愛自己的兒子,耶舍離家出走,這使父親非常著急,焦慮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一邊悲號涕泣,一邊沿路推尋,到了恆河岸邊,見到耶舍的鞋子,心裡就想道,「我兒子應當從這條路渡過恆河去的。」耶舍的父親當時就渡過恆河,循著蹤跡,來到佛的住所。   釋迦牟尼佛知道耶舍的父親是為了尋找兒子才來到這裡的,如果讓他馬上知道兒子就在這裡,並且已經出家,必然會引得他生出巨大的痛苦,一時想不通,也許就因此而命喪黃泉。因此,佛陀叫耶舍躲起來,自己前來迎接耶舍的父親。耶舍的父親見到佛相貌莊嚴端正,是一位有道高僧,心下便大為恭敬,一面向佛頭面觸地行起禮來。行完禮,就退在一旁,聽佛說法。佛於是就為耶舍的父親講了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耶舍的父親當下就得到了法眼的清凈。   佛知道耶舍的父親已經見到了道的形跡,恩愛之情就已漸漸淡薄,於是問耶舍的父親:「你是因為什麼因緣到這裡的呢?」耶舍的父親當即答道:「我有一個兒子,名叫耶舍,昨夜突然失蹤了。今天早晨,我根據線索,因此一路找到了這裡。」佛便叫耶捨出來見他的父親。耶舍的父親見了耶舍,心裡十分高興,又看到耶舍已經出家,又感到十分欣慰,於是對耶舍說:「好啊好啊,你已經出家,是真正的快樂啊!既能度脫自己,又能度脫他人。你現在在這裡,是為了引我來見道跡的罷。」佛於是為他傳授三歸法,三歸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簡稱歸依三寶。耶舍的父親名叫耶輸伽父,他是佛教中第一個歸依三寶的優婆塞,優婆塞在漢語里意譯為居士。後來,耶舍的母親也歸依在佛陀的座下,作為在家的信女,她是歸依三寶的第一位優婆夷,優婆夷在漢語里意譯為清凈女。   耶舍有五十位最要好的朋友,聽說佛已經出世,而且耶舍已經從佛出家修道,他們當即各自心下想道:「耶舍是最值得我們崇拜的了,他又是最富有長者的兒子,聰慧辯給,才藝過人,卻竟能捨棄豪貴的家庭,拋棄慾念的快樂,殘毀身體堅守心志,去做一個比丘,我們現在又有什麼值得顧戀而不出家的呢?」他們想到這裡,便相約一起來到佛的居所,請求佛陀允許他們出家修行。佛見到他們善根成熟,可以得度,於是接受了他們的請求,給他們削髮出了家。他們聽了佛講的諸法皆空、無常、無我、苦的道理,又聽了佛宣講的四諦法門,煩惱斷除,證得阿羅漢果位。   到這時,佛陀座下已經有五十六位阿羅漢。佛對他們說道:「你們已經證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可以為世上眾生廣種福田了,你們應當到各地遊方教化,用大慈大悲之心,度脫眾生出於苦海。我現在也應當到摩揭陀國王舍城去,度化那裡的人民,使他們脫離苦海。」五十六位比丘聽了佛陀的話,都異口同聲地答應前往各地傳法。於是,他們向佛陀頭面作禮,各持衣缽,辭別而去。
3.三迦葉的歸依


  三迦葉的歸依是最富戲劇性的,也是佛陀在傳教中顯示巨大法力最好的一個例子。佛教史上有許多例子,即使是那些大德高僧們為了傳教,在某一個新的地方打開局面,也會相應地採取神秘的具有無比威力的法術,以此來震懾群眾,使自己的傳教得以進行,因為要他人相信某一種宗教或者學說,一開始不能降服信眾的心是無從得到成功的。因為信仰其實就是心的降服,不能使人覺得某一教派或者學說具有無比威力或者誘惑力,那麼要招收信徒又談何容易。因此,許多僧眾一開始傳教時都以異術設教,或者以神道設教,就都是為了這個原因。釋迦牟尼佛利用了自己本來具有的文武全才加上一些神秘的神通力量使得三迦葉歸依,為佛教僧團的擴大和影響的廣泛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釋迦牟尼佛在化度了耶舍等五十一人後,就考慮今後該到哪裡傳教的事。「我現在應該度化哪一些人才能獲得最大的方便和利益呢?」釋迦牟尼觀機施教,覺得只有摩揭陀國的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善根成熟了,可以去化度他們。「這兄弟三人在摩揭陀國學的是仙道,已經一百二十歲,受到國王和全國上下人民的尊信;他們十分聰慧,有極強極快的悟性,倘若向他們說法,使得他們歸依,自然是絕大的好事一樁。但難的就是他們有很深的成見,為人又非常傲慢,不容易一下子將他們降服。不過,不管如何,我還是應當試一試。」釋迦牟尼想到這裡,決定立即動身。──這一年佛陀才三十歲,以一個三十歲的年輕頭陀想去教化一個一百二十歲驕傲成性的老迦葉可想而知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但是佛陀義無反顧地去了。   釋迦牟尼當下就從波羅奈出發,前往摩揭陀國。晝夜兼程,途中跋涉,自然艱辛。一天日將昏暮時,釋迦牟尼趕到了優樓頻螺迦葉的住處。優樓頻螺迦葉是三迦葉中年紀最長的一位,智慧超勝,受到兩位弟弟虔敬的愛戴。優樓頻螺迦葉忽然見到一位年紀輕輕的頭陀到來,而且相貌端正莊嚴,當時心下由衷地感到歡喜。於是,他問道:「這位年青和尚,你從什麼地方來?」佛回答說:「我從波羅奈國來,打算到摩揭陀國去。現在天將要黑了,想在您這裡借宿一宵,不知可好?」「寄宿是不成問題的,只是我這裡房舍都讓弟子住滿了,沒有空餘的房間,只有一間石室,非常潔凈,我拜火的用具都放在那裡。這是一個十分清靜的地方,正適合你這樣的和尚。但有一條惡龍住在裡面,就怕它來害你。」「即使有惡龍,現在也顧不得了,請您借我住一個晚上。」迦葉又補充了一句,說:「這條惡龍,性子非常兇狠殘暴,一定會出來害你。我不是捨不得給你住,只是住進去要出人命,因此不敢相借。」佛說:「您儘管借給我住,一切後果由我承擔,我絕不會被惡龍所害的,請您放心。」「如果你一定要住,那就隨意吧。」   佛陀就在當晚住進了這個藏有惡龍的石室。佛陀一進石室,當即結跏趺坐,進入三昧禪定的境界。這時,那條惡龍見有生人進來,便毒心上騰,一心要害這位頭陀。它全身放出毒煙,赤目暴牙,張勢向佛陀撲來。世尊見此,手捧缽盂,無畏無懼,當即進入火光三昧禪定境界。這三昧定火,烈焰衝天,燒得石室熱不可當,同時也燒得毒龍苦不堪言,無處藏身。迦葉的弟子們乍一見到石室中燒起大火,以為這個和尚必遭毒害無疑。於是,回去稟報師父,說:「這個年青和尚,既聰明,又莊嚴端正,極為難得,可惜現在卻被惡龍之火燒死了。」迦葉當即從座位上站立起來,他雖然認為和尚一定會碰到危險,但沒有想到被毒龍的大火燒死,因此,他立即趕到石室之外,見到石室里火光上騰,心下大感悲傷,他本意並不想讓這位和尚真的去送死。但事已至此,後悔也無用了。於是,他當即命令弟子們趕緊用水撲滅這場大火,但水一灑到石室上,非但不能撲滅大火,反而像火上澆油般地更加燃燒得厲害了,燒得一座石室紅通通的,看看將要熔化。外面迦葉和弟子們徒自著急。但石室裡面,卻是另一番局面,佛陀身心不動,顏容怡然,已將這條惡龍降服,再也不能加害於人了,當時佛陀便傳授給毒龍三歸依,然後將毒龍放置鐵缽中。   天亮後,迦葉師徒趕到石室,卻見到佛陀安然坐在石室里,大出意外,於是問道:「你這位年青和尚,昨夜在石室里,那龍火猛烈,沒有被它燒傷吧?你昨天借這石室住,我之所以不想給你,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佛陀回答說:「我的心裡非常清凈,是不會被身外的災難所侵害的。那條毒龍,現在就在這個鐵缽中。」於是,佛陀舉著這個鐵缽,讓迦葉他們來察看。迦葉師徒見到這個年青和尚,在火里也不被燒著,而且又降服了惡龍,將它放置鐵缽中,都嘖嘖讚歎,以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希奇的事。雖然迦葉對佛陀的本事相當佩服,但他並不認為這是最要緊的。他對弟子們說:「這位年青和尚,神通雖然十分之大,但終究比不上我的道真實。」   佛陀對迦葉說:「我現在正想停住在你們這裡一段時間,不知能行么?」迦葉當即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夜裡,佛陀坐在一棵樹下,四大天王夜間來到佛打坐的地方,來聽佛陀說法。天王們身上發出的巨大光亮,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有如日月一般。迦葉夜裡起來,他遠遠地看到天上放出的巨大光亮正好落在佛陀的身邊,於是對弟子說道:「這位年青和尚,也是一個拜火教徒。」天亮後,他們來到佛陀打坐之所,問佛陀是不是昨夜在行拜火的儀式,佛陀回答說:「沒有。有四大天王下來聽法,那是他們發出的光。」當時,迦葉對弟子們說道:「這位年青和尚,雖然有極大的神通功德,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第三夜釋提桓因、第四夜大梵天王下來聽法,都放出大光明;迦葉被佛陀的巨大神通和高妙功德所打動,但仍認為佛陀不如他的道真實。後來,迦葉帶領五百弟子進行拜火的儀式,早晨準備點火時,卻怎麼也點不著火,迦葉想,「這準是那位年青和尚做了什麼手腳。」因此,他帶領弟子們趕到佛的住處,對佛陀說:「我們進行拜火的儀式,早晨起來準備點燃火把,但火點不著,不知什麼緣故。」佛當即回答說:「你可以回去了,火自己會燒起來的。」迦葉和徒弟回去之後,就看見火已經燃燒起來了。迦葉雖然對佛陀的神功非常佩服,但還是認為佛陀的功夫雖然神妙無比,總是不如他的道真實。後來,拜火儀式結束了,要滅掉火,卻再也無法將火撲滅。他們認為這也是佛的手段所致,見了佛,回去之後,火自然就熄滅了。佛陀為了降伏迦葉的心,又使用了許多法術手段,如迦葉的弟子早晨起來砍柴,斧子舉不起來;斧頭舉起來了,又落不下去。但種種手段,都沒有使迦葉真正信服。   後來佛用上了更加匪夷所思的手段,如取幾千萬里外的時鮮果實以及難得的粳米飯於俄頃之間,以大神通令釋提桓因指地成池,他山取石,然而都並未能讓迦葉口服心服。但佛陀有如此神功,這一點也讓迦葉十分忌憚,因為迦葉是摩揭陀國威信最高的國師,他的道德和才能受到國王的尊重和人民的愛戴,然而現在出了這一個年青和尚,道術明顯比迦葉勝了一籌,如果國王和人民知道了他的神通功力,那麼他們就都會從迦葉身邊走開,轉而傾信這位年青和尚了。迦葉心裡念慮道:「明天,摩揭陀國國王以及臣民、婆羅門、長者、居士等都應當到我這裡來開七天的會,倘若那位年青和尚在這裡,我就會大感不便。但願這位年青和尚在這七天之內不要到我這裡來。」佛陀當即知道了迦葉的心思,於是,便動身到一個北郁單越的地方去了,停在那裡正好七日七夜。七天已過,集會也完畢了,國王辭別而去,其他人眾相繼離開。迦葉心想,「真是妙極了,這七日之內,年青和尚沒有到這裡來。現在集會已畢,正有許多供養,如果他來,就是最好的機會了。」佛陀當即知道了他的心念,於是像壯士那樣一屈伸臂的功夫,從北郁單越回到了迦葉面前。迦葉見到佛陀及時趕來,頓時大為驚喜。當即便問佛道:「這幾天你遊方到哪裡去了,我怎麼見不到你呢?」佛當即回答說:「摩揭陀國國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這裡來作七日之會,你不想見我,為了避開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單越去了。你現在心裡想見我,所以我便前來見你。」迦葉聽了這話,頓時心驚肉跳,連身上毛髮都一根根地豎起來了。「厲害厲害,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懂得我心裡都想些什麼!雖然如此奇特希有,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   佛陀心裡想道,「優樓頻螺迦葉根緣漸漸成熟了,現在正是調伏他的時候。」想到這裡,佛陀便立即趕往尼連禪河,來到岸邊,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對佛說道:「世尊,你現在應當進入涅槃。為什麼呢?因為應當度化的都得到了解脫,任務已了,現在正是進入涅槃的時候。」佛對魔王說:「我現在還未到進入涅槃的時刻。為什麼呢?因為我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尚未具足,所應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沒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現在就進入涅槃。」魔王聽後,心生憂愁煩惱之情,但無可奈何,只好獨自一個返回魔宮。   佛便跳進尼連禪河,運用神通力量,使水向兩邊分開,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見水滴,而且還有灰塵從腳下揚起。佛身側兩面的河水都奔湧上去,其勢驚天動地。迦葉遠遠地看見佛跳進河中,大為驚訝,以為佛陀被淹死了。於是和弟子們駕船前來相救。當他們來到河邊,見到佛行走的地方卻有灰塵揚起,這一下驚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讚歎。然而,迦葉口中雖然讚歎,但認為佛陀雖然有此神通之力,總是不及他的道真實。「你這位年青和尚,想上船嗎?」迦葉問道。佛答應了一聲。於是,當即以絕大神力從船底進入,上升到船中,然後結跏趺坐。迦葉見佛穿過船底,而船並沒有破,更加讚歎起佛的神力來。但他口中仍並不認輸,說:「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有這樣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總不如我得到真羅漢的果位。」   佛陀見到迦葉仍不歸服,於是大聲對他說:「你並不是羅漢,因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證明,為什麼要不知羞恥,強顏胡說?你只是虛妄地自稱說我有道德,其實並沒有什麼道德。」一語喝破迷心,迦葉當時心驚毛豎,慚愧無顏,自知沒有真正的道德,於是叩頭向佛作禮,說:「您真是偉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裡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悅誠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個徒弟。」佛對迦葉說:「你現在年紀這麼老了,而且還有那麼多的弟子和親眷,又為國王和臣民所欽敬,如果要決定加入我的僧團,你還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細討論後再來找我。」弟子們見迦葉願意隨從歸依釋迦牟尼佛,他們本來就有心歸依,現在聽迦葉徵求他們的意見,於是五百徒眾全體同意甘願做佛的弟子。佛說:「好!你們就是比丘了。」鬚髮自落,袈裟著身,他們便當即成了和尚。佛跟他們講了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又講了四諦法門,迦葉聽完佛的說法,當下就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凈,後來漸漸修至阿羅漢果。五百弟子後來也得到了法眼的清凈,修成了須陀洹果,最後漸進修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迦葉既從佛陀出家,因此便將原來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丟進了河裡,師徒相隨佛陀而去。迦葉的兩個弟弟,一名那提迦葉,一名伽闍迦葉,看到河裡飄浮著大哥的拜火用具,以為大哥出了什麼事,於是逆流而上,尋找大哥。到了大哥的住處,但見庭院空寂,四遠無人。兩位弟弟見此情景,真以為大哥遭惡人陷害,頓時心中大為悲痛,竟至大放悲聲,嚎啕大哭起來。這時,走來一位村民,對他們說:「你大哥他們扔下拜火用具,都隨瞿曇出家學道去了,何必如此悲傷!」兩位弟弟聽到村民如此說,心生懊惱,覺得十分奇怪,「大哥怎麼放棄了阿羅漢道,卻尋找別的法門去了呢?」他們一路念著,一路趕往兄長所在的地方。他們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鬚髮全除,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於是當即跪拜在大哥面前,問道:「大哥您本來就是阿羅漢,聰明智慧,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您,名聞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於您,現在是什麼緣故要捨棄阿羅漢道,跟著別人學習呢?這絕不是小事一樁,怎麼也不跟我們商量一下?」   迦葉對兩位弟弟說道:「我見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樁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變化;二是慧心清澈,決定成就一切種智;三是善於推知人的根本,隨機說法,使他們領受;因此我願意跟從他出家修道。我現在雖然為國王臣民所敬愛,言辭犀利,無與倫比,但究竟不是永斷生死的法門,只有如來佛所演說的道法,足以斷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偉大的聖人,我豈能不勉勵自己,向他學習呢?否則,我豈不無心無眼了嗎?」兩位弟弟聽到大哥如此說,又想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跟隨佛出家了,我們豈能不跟著哥哥一起修道嗎?」於是,兩位弟弟各自帶領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隨佛出家,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他們後來都證得了阿羅漢果。   三迦葉歸依佛,加入佛教的隊伍,僧團立即擴大為一千餘人的組織,這對佛教的傳播及擴大影響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三迦葉的歸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是使王舍城的人民爭先恐後地歸依佛陀,並且讓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放棄了傳統的婆羅門信仰,成為各國中第一個歸依佛、信奉佛教的國王。   王舍城中有位迦蘭陀長者,他有塊面積很大的竹園,頻婆娑羅王用巨款在竹園內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精舍,請佛陀和弟子們居住。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舍,這座精舍成了佛教陀弘法傳教的第一個大本營,也是佛陀和弟子們安居的理想場所。
4.佛教的發展和壯大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講法,吸引了許多有慧力和善根的善男信女們前來聽佛宣講佛法,許多信眾當下便即歸依三寶,佛教僧團隨著佛陀的教化而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最後成為了一支龐大的佛教僧團隊伍。他們到各地傳教,接受供養,同時便在當地發展僧團組織,於是佛教的勢力便遍及整個印度。   佛教初期的歷史中,有兩位最重要的被佛陀許為弟子中最優秀的舍利弗和目犍連就是在王舍城化度為僧的。舍利弗,漢譯為鶖鷺,因為鶖鷺鳥的眼睛生得非常銳利,舍利弗的母親眼睛生得十分犀利,人稱舍利,和母親名字連在一起,所以就叫做舍利弗。舍利弗是王舍城中一位非常聰明智慧的婆羅門學者,他精通印度的智書、十八經、四吠陀典。他在七歲那年,參加一次由十六國論師組成的辯論大會,因為舍利弗辯才無礙,在非常激烈的論辯中,最終戰勝了十六國大名鼎鼎的論師,由此而名聞天下。目犍連與舍利弗是師兄弟,二人又是極親密的朋友。這兩人在未出家之前,曾有過誓約,不管將來誰先聽到了好的道理,都要相互開悟,共同得益,不得有一方吝惜,藏而不告。   有一天,馬勝比丘穿著袈裟手持鐵缽到村子裡乞食,他的舉止上下都非常莊嚴,自然威重,過路人都為他的儀容舉止所打動,而油然生出恭敬之意。舍利弗正好在路邊見到了馬勝比丘,看到馬勝比丘相貌堂堂,威儀濟濟,心中湧現出十分歡快喜悅的情緒。他一會兒高興得全身跳蕩不停,一會兒卻停在路邊,緊緊地盯住馬勝比丘,彷彿要將馬勝比丘看透似的。舍利弗心想,這位長老必定得到了一位高明的師傅調教,不然不會有這樣好的儀錶舉止的。於是,他當即上前問馬勝比丘,「我看你像是新出家的,卻能有這樣好的儀錶舉止,感到十分奇怪,因此想問你:你現在的大師父是什麼人?給了你一些什麼教誡?又跟你演說了什麼樣的道理?請你能如實回答我。」馬勝比丘回答說:「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他得到了一切種智,是天人之間偉大的導師,相貌端正威嚴,而且具有極大神通,世上沒有哪一個能比得上他的。他教了我幾句偈語,我就說給你聽吧: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聽了,對於因果緣起的道理,有了很深的悟解,心裡頓時感到非常悅樂。他自言自語道:「一切眾生,都執著於我,因此永遠輪迴在生死途中。如果消除了我的思想,就會立即遠離於我。譬如太陽的光線能破除黑暗,倘若沒有了我的思想,也便能如此破除因執著於我而生出煩惱黑暗的障礙。我過去所學到的東西都是不正確的見解,只有現在聽到的才是真正的道理。」   舍利弗告別馬勝比丘,回到家裡。目犍連見到舍利弗突然之間變得莊嚴安詳,顏容和悅,儀錶舉止都有了特別的風度,跟往常大不一樣了。因此感到十分奇怪,他便問舍利弗道:「你肯定得到了特別好的道理,請你一定遵守誓約,詳細講給我聽。」當時舍利弗把在路上見到馬勝比丘的事一五一十對目犍連說了,目犍連聽後頓時心生慧解,善根成熟,當時就遠離塵垢,得到了法眼的清凈。於是,舍利弗和目犍連對於佛法心生敬仰,決心放棄外道刪闍耶的主張,相約共同前往佛陀的住處,請求佛陀披剃出家。兩人門下各一百弟子,都跟著舍利弗、目犍連二位一起投奔佛陀。佛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當即給他們披剃,變成了比丘。佛說:「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將來在我佛法中為最優秀的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目犍連是一位婆羅門教徒,智慧與神通都十分巨大,他是佛教里一個孝敬母親的榜樣,曾到地獄裡救度他的母親,民間傳說中便有目連救母的故事。佛教寺廟裡每到農曆七月十五日都要舉行一次盂蘭盆會,誦念《盂蘭盆經》,就是一方面紀念目犍連尊者,一方面也藉此機會超度各人累世以來的父母師長和歷劫冤親,讓他們超生佛國。   經過四五次的吸收徒眾,到這時,釋迦牟尼的門下已經有了一個一千二百五十人組成的常侍佛陀的龐大僧團,他們開始在摩揭陀國轟轟烈烈地傳教,廣泛利益眾生。   在王舍城期間,摩訶迦葉也歸依了佛陀,這個迦葉也就是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迦葉,後來為中國禪宗遙宗為西天祖師第一祖。摩訶迦葉家中非常富有,自幼聰明好學,通古博今,德高望重,在當地極受人民的敬愛。他見到佛陀在樹下靜坐,面容慈祥和藹,心生敬重,便立即禮佛出家為比丘。   舍利弗的舅父是著名的長爪梵志,是一位在教學界享有盛名的學者。當他聽說舍利弗改信佛教,極為詫異,他想不到像舍利弗這樣聰明智慧的人,為什麼會歸依佛陀。於是,他親自趕到竹林精舍,想看看佛陀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物,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感召力。他見到佛陀第一句話便說:「我一切都不承認。」佛陀立即回答道:「當你這樣說時,你豈不就已經承認了一切都不承認了嗎?怎麼還說一切都不承認呢?」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長爪梵志頓時慚愧無似,當即請佛陀收為弟子。   佛陀在王舍城的弘傳佛法,成就輝煌卓越,聲名播及故國迦毗羅衛。凈飯王想念兒子,於是派使臣到王舍城,迎請佛陀回國。釋迦牟尼以前發過誓言,說不成佛便決不回宮,如今已得道成佛,父親也已老邁,因此便答應了回去。回國之後,全國上下都受到了佛陀的影響和教化,許多釋迦族人都紛紛前來求佛度化出家,異母弟難陀、堂兄弟阿難、提婆達多等以及兒子羅睺羅,都跟隨佛陀出家為弟子。只有羅睺羅年紀尚小,先做沙彌,這是佛教中有沙彌的開始。王宮裡的理髮師優婆離也出了家,他是首陀羅種姓。印度是一個極為講究種姓制度的國家,種姓共有四種,一為婆羅門,為知識的祭司;二為剎帝利,為武士,王室貴族;三為吠舍,為農民、牧民、商人;四為首陀羅,為工匠、奴隸。還有一種賤民,比第四級的首陀羅地位更為低下。種姓之間界限相當分明嚴格,前二級婆羅門和剎帝利為上等種姓,吠舍和首陀羅為下等種姓,種姓與種姓之間不得通婚,不得共食,不得相互接觸和接近,等等。因此,理髮師優婆離出家為僧,在當時的印度社會也是一個巨大的舉動,沒有絕大智慧、勇氣和通達的識見是絕對做不到的。   釋迦牟尼在故國隨緣說法三個月,感化了不少王宮貴族,使他們信奉佛教。後來又離開故國前往別國傳道,但不久,就聽到凈飯王病重的消息,於是立即趕回迦毗羅衛國。凈飯王見到佛陀回到身邊,便安詳地離開了人間,享年九十七歲,一說九十三歲。   安葬了父親,釋迦牟尼就暫住在迦毗羅衛城外的尼拘律尼園,按入世間的說法,這也就是在盡孝道吧。有一天,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和妻子耶輸陀羅突然率五百名釋迦族婦女前來請求佛陀接受她們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絕,因為當時從沒有女人出家修行的。但摩訶波闍波提等人意志非常堅決,竟自己剪去頭髮,身著袈裟,不管佛陀同意與否,隨侍佛陀左右。後來,佛陀終於同意了她們披度出家,加入僧團。從此佛教里便有了出家修道的比丘尼,同時有了尼眾教團的成立。   從此,佛教僧團便四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具備,發展迅速,聲威遠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進展?同時為什麼會組織得這麼成功呢?這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釋迦牟尼創建僧團,宣布眾生平等,眾生性相平等,打破了婆羅門教嚴格的種姓制度,主張僧團內部不分種姓高低,一律平等,只按受戒出家時間先後來分別僧眾的序次。這就是佛性平等之義。因此,佛教僧團中不僅有婆羅門種姓,剎帝利種姓,還有像優婆離那樣的低等種姓,甚至還有妓女、乞丐這些視之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階級。佛陀的這些主張為他教派的發展準備了廣闊的前景。   二、佛陀宣傳緣起的道理,說明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待緣而生,否定了傳統的救世主創造世界的說法,同時也否定了傳統的宿命論,這為當時思想解放,大膽地反對種姓制度,反對婆羅門至上的僧侶統治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佛陀雖然主張三世因果,也並不否定前世的宿業,但認為前世宿業只是現世果報的條件之一,而且還可以轉化,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現世作業來創造條件轉化宿業,從而特別重視現世的行為。佛教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強調現世修行的重要,這為宿業的轉化提供了極方便的法門,在很大程度上順應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們的願望,從而贏得了人民廣泛的支持。   三、釋迦牟尼宣傳四聖諦教義,即苦、集、滅、道諦,指出了苦從業生,業就是集諦,稱之為世間因果。要想解脫種種痛苦,就必須停止由於愛欲所生的業,從而獲得絕對的精神解脫,這就是滅諦。要想得到寂滅之果,就必須用種種方法進行實踐,這就是道諦。滅是道的果,道是滅的因,稱之為出世間的因果。四聖諦指出了人生處在痛苦中,它的原因,解脫的目標,以及解脫的方法,等等,對當時現世生活寄予了巨大同情,同時人們可以借這種道理和途徑達到解脫的結果,等於給人們指出了一條解放的大道,到達天國的大道,當然會吸引廣大群眾信奉歸依,因為依此方法就可以最終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這是具有極大誘惑力的,對迷茫和痛苦中的人們具有極大的向心作用。  有這三方面的原因,佛教的發展和壯大在苦難深重、極不平等的社會裡就是必然的了。
5.教化的地區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七十九歲(一說八十一歲)圓寂,說法行教四十九年,足跡幾乎遍及整個印度,甚至還遠至斯里蘭卡等地。他用自己悟得的道理開示人民,在他的聽眾中有國王,有貴族,有六師外道,有婆羅門學者,有低下的種姓,甚至一切不可接觸者,有富人,有窮人,他深入到他們中間,用自己樸實然而高深的道理去勸化他們,使他們捨棄人間的貪慾,斷絕嗔、痴、恚的三毒大火,而趨向於行善積德,修來世的果報。他精神的偉大,行道的堅忍,是歷世罕見的。   釋迦牟尼佛本著慈悲喜舍的宏大誓願去講經說法,普度眾生,就好像普施甘露一般,滋潤一切,又像摩尼寶珠一樣,圓光普照,隨物現色。他說法的特點是隨類現身,隨機設教,大小上下,不同材質,不同悟性,不同環境,各各施以不同的說法,使他們從這說法中得到真切的體悟,得到特別的滿足和快樂,但他講法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宣傳四聖諦的道理,使人們從這個道理中步入真實覺悟的境界;就是使他們增添人生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的束縛。這理想是十分高超的,有時不免受到現實的限制,很多教徒,甚至包括佛陀自己也難免為俗世生活如僧團內部的矛盾受到種種打擾,甚至生出煩惱,但最終佛陀仍以絕大的毅力和決心,以及他高超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而使佛教日趨壯大和光輝。   佛在傳教過程中固然得到了許多國家人民的歡迎,但也受到許多國家其他教派的人士所反對,他們在佛傳教的過程中設置種種障礙,甚至用色慾,用威脅手段,來增加佛陀傳道的困難,佛經中說佛陀有十大災難,後來都因為佛陀以巨大智慧和堅忍的決心,甚至降魔的強有力手段,而使得災難消除於無形。因此,佛教的影響隨著佛陀的人格魅力和傳道的堅忍不拔的志願而日益興盛起來。佛陀足跡所至之處,便有著成千上萬的佛教徒湧現,撒出去一把種子,收穫一大片果實,這是佛教在當時的成就,後來佛教在後代的努力下,影響遍及世界,在中國、日本等地開花結果,卻是另一件特別巨大的殊勝因緣了。   佛陀在摩揭陀國王舍城說法時間很長,迦蘭長者的竹林精舍是佛陀弘法的重要地方,在這裡佛說了十六會的《般若經》;另一處耆闍崛山(又稱靈鷲峰)中,佛陀為徒眾宣說《大般若經》和《法華經》《佛說觀無量壽經》等大乘經典;又在庵摩羅園宣說《凈名經》等;最後在一座堅固林的地方,佛為僧團演說《涅槃經》等;在毗耶離庵羅樹園講《維摩詰所說經》,在毗耶離城的一棵音樂樹下面又宣說了《灌頂拔除生死得度經》。後來到波羅奈國,佛陀為信眾演說《出曜時世轉法輪經》等。在從摩揭陀國前往波羅奈國途中,佛又說了《賢愚因緣經》《華嚴經》等。   在南天竺國的海濱,一座楞伽山上,釋迦牟尼為信眾講說《入楞伽經》。楞伽二字,漢譯為不可往,意思是說只有證到羅漢果位有了神通的人才能夠到那裡聽佛說法。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叫山際普陀岩,又名補怛洛迦山。補怛洛迦山是觀世音菩薩清凈莊嚴的道場。佛在這裡為信眾演說了《十一面觀自在經》。   佛經里經常提到的一個名勝道場,那就是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歷是中國大眾所熟悉的,它裡面含有一個極為虔敬的故事,使歷代聽眾為之感動,而傳誦不絕。故事是這樣的:   舍衛國國王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字叫須達,他家裡非常富有,有數不清的財寶,本國除國王外,應當就算他最富裕了。但他不像有些富得流油的財主吝嗇得一毛不拔,而是非常喜歡布施,他經常賑濟貧乏,以及那些孤寡鰥獨的人,當時人們因為他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於是給他取了一個外號,都尊敬地叫他給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有七個兒子,他們都漸次長大,七個兒子中有六個已經結婚成家,只有第七個兒子尚在青春年少,一般父母都喜歡最小的兒女,給孤獨長者也不例外,因此,他想給這最小的兒子找一位非常漂亮而且姿容端莊的姑娘做妻子。多方尋覓,後來找到了王舍城一位名叫護彌的大臣的女兒,符合他的條件,因此須達託人求聘,得到同意後,須達就大載珍寶前往王舍城送去聘禮。   到了王舍城護彌的家,剛巧護彌全家老少都在緊張地忙著張燈結綵,擺設香花香案,備辦許多齋筵,情形看起來有些混亂,像是要招待某一位貴賓來臨似的。須達有些看不明白,「難道他們要邀請國王或者太子、大臣們來為婚姻舉行盛大宴會嗎?」但想來想去,總覺得不對,於是他就問護彌:「您今天晚上親自動手,經理事務,擺設碗筷桌椅等,是為了請國王,還是為了請太子,或者大臣?」「不。」「難道要開一個盛大的婚姻宴會?」「不。」「那麼要做什麼呢?這麼隆重!」「我們是要迎請佛陀和比丘僧眾的到來。」須達剛一聽到佛陀和僧眾的名號,激動緊張得渾身千萬個毛孔都收縮起來,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大約是善根成熟的緣故,當時須達就若有所得,心情非常喜悅和寬和,他於是又問道:「怎麼叫做佛?佛有什麼意義?」護彌回答道:「你沒有聽說過嗎?凈飯王的兒子,名叫悉達多的,他一生下來時,就能站起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身為黃金色,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應當登金輪王位,統一印度,但後來他見到人為生、老、病、死等等痛苦所纏繞,為了求得解脫,於是出家修道,六年苦行之後,他成就了一切種智,斷除煩惱,悟道成佛。他用大神通降伏了魔眾,號稱能仁;福慧具足,妙德莊嚴,三界導師,光明普照,因此稱作佛。」「那麼什麼叫僧呢?」「佛陀成道之後,發願為大眾宣講妙法,至波羅奈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人講述四種真諦,使他們斷除煩惱,解脫束縛,他們便因此而成為了沙門。他們神通自在,能為眾生祈禱求福,所以叫做僧。」須達聽說有這樣好的事情,心裡歡喜得差點要跳了起來。他為佛的神奇所感動,恨不得立即就能見到有如此神通智慧的佛。「那現在佛住在什麼地方?」「佛住在竹林精舍,你不必著急,他明天就要到我這裡來,為我們說法,到時你就能見到他了。」   須達見佛心切,已經等不到天亮了。於是,他黑夜爬起來趕往竹林精舍,夜深人靜,到處找不到入門的路徑,正在猶豫的當頭,只見一道白光,直照須達長者的身上,這是佛施用的神力所致。須達循著這道神光,便勇敢地走到佛陀的面前。佛陀知道須達要來,已經站在門口等待他。須達遠遠地就看見佛像一座金山,相貌端正,神態威嚴,儼然日光照耀一般。俗話說,聞名不如見面,這一見使得須達心悅誠服地對佛陀起了五體投地的信仰。佛當時為須達宣講了四諦微妙的道理,講述了人間苦、空、無常的現象,須達聽了佛陀的說法開示,當下證得須陀洹果,感到法喜充滿,非常興奮。於是,須達當即懇請佛陀前往舍衛國宣講佛法,普度眾生。佛為他的誠心所打動,因此接受了他的請求。   須達得到了佛的許諾之後,連夜趕回舍衛國。千方百計地要尋找一個理想的地方,建立一個偉大莊嚴的清凈講堂,供佛弘化大法。須達是和舍利弗同時回到舍衛國的。舍衛國信奉的是婆羅門教,佛教在這裡還沒有開始傳播,因此阻力特別大。因為舍利弗是婆羅門種姓,聰明智慧,名聞天下,在舍衛國比較容易站住腳,因此佛陀派舍利弗做前驅。舍利弗到舍衛國之後,就和須達長者一道相度地形,找一個平整寬敞的地方建造傳法的精舍。幾乎跑遍了整個國家,就是找不到一塊中意的地方。只有一個地方符合要求,那就是祇陀太子的花園。這座花園土地平正,樹木蔥鬱茂盛,地點既不遠也不近,乞食和靜修,兩不相誤,是一個十分理想的講道場所。於是須達趕到祇陀太子的住處,開門見山地對太子說:「我為了要給如來佛建立精舍,太子您這個花園非常好,我現在想把它買下來。」祇陀太子知道須達是大富豪,因此半開玩笑地對須達說:「我不需要錢,這個園子樹木茂盛,我正好在這裡遊戲玩樂,逍遙林中,舒散心志。」須達再三再四地殷勤懇求,但是祇陀太子總不願將它出賣。最後實在被須達纏得煩了,心想開一個天價叫他知難而退算了。於是,對須達說:「你如果能用黃金把這個園子的每一寸土地統統鋪滿,我就把園子賣給你。」須達聽了這話,就馬上趕回家去,將金磚從倉庫里一車一車地運了過來,看看鋪滿了整個花園,八十頃地中只剩下一小塊地方沒有鋪到。須達正準備再回家搬運黃金,將這一小塊地鋪上。祇陀太子一看,大吃一驚,便馬上對須達說:「我剛才只是一句玩笑話,當不得真的。」須達一聽,便火冒三丈,正言厲色地對太子說:「作為太子,你不能說話不算數。你如果說了話不算數,這就等於欺詐,將來怎麼好繼承王位,怎麼能愛撫人民呢!現在我把金磚鋪滿花園,這個花園當然便是我的了。」祇陀太子心裡想道,「佛有這麼大的力量,能使這個須達輕視財寶達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可思議。」於是他對須達說:「你不必再回去搬運黃金,這個花園就屬你了,但這個園子里的樹木是屬於我的,我們就用這些樹木建立精舍,共同供奉佛陀,請他說法吧。」須達歡喜地答應了。因此,他們就共同建造了這座精舍,取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祇樹給孤獨園建造之前,有六師外道橫加阻撓,都被舍利弗用智慧及神通降伏,因此佛的威力就漸次深入人心,這為佛陀的到來準備了人民信仰的良好的外部環境。   祇樹給孤獨園是一個講經的重要道場,許多經典都是在這座精舍宣講的,如著名的《金剛經》《勝鬘經》《佛說阿彌陀經》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在這裡講說的。在這個地方宣講的佛法已為後來大乘和小乘的發展準備了條件,如《金剛經》是大乘特別是到中國來後為禪宗最重要的經典;而《長阿含經》等則是小乘最重要的經典。雖然大、小乘歧見日深,但在早期佛陀的思想里卻是如此融洽地聯結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佛法廣大的一個具體的見證。   以上這些佛國道場,釋迦牟尼佛一生經常來往居住,依止弘法,普度眾生。還有其他一些地方如印度的大小城鎮鄉村也曾留下佛化度眾生的足跡。但佛的一生有四個地方足以值得紀念,那就是:誕生地迦毗羅衛,得道處摩揭陀國,說法波羅奈,涅槃拘屍那。
6.隨機說法


  釋迦牟尼雖然宣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空的道理,希望人們由觀照人生的虛幻以及痛苦而起智慧之心,求得精神的自由解脫,他的教義是出世間的,但對於世間的眾生他仍是非常憫念,非常關注,他用自己的行動--自從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之後,他就在全國各地傳教,宣揚他所悟得的道理,希望用他的宣傳使眾生由愛欲的痛苦中脫離出來,而走向自由的境界--向世界表明了他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地為了眾生而存在著,努力著。   這裡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佛陀止息爭端的經過:   一天,佛陀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和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在一起。這時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正打算討伐跋祇國。阿闍世王想道:「跋祇國的人民雖然勇敢善戰,體魄雄壯,而且人口眾多,族性豪強,但憑我們國家的國力去討伐它,還是綽綽有餘的。」但他仍拿不定主意,因為兵凶戰危,永遠是不會有萬全之策的。於是,他想到了佛陀,佛陀智慧高超,一定會有好主意,因此,阿闍世王就派了身邊一位婆羅門大臣名叫禹舍的前往耆闍崛山中,請教世尊討伐跋祇國的主意是否可行。   禹舍帶著國王的旨意來到佛陀的住處,先問了佛陀的起居之後,就將國王的意思傳上,說:「跋祇國的人依恃他們的勇敢善戰,體魄雄壯,人口眾多,族性豪強,卻總不順服於我國,因此我打算討伐他們,想給他們以一次深刻的教訓。不知道世尊有什麼建議么?」禹舍說完,就退後坐在佛陀的對面。佛陀坐在座位上,阿難拿著扇子在後面給佛陀扇扇,佛陀聽到禹舍的話後,並不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對著在身邊扇扇的阿難說:「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經常集在一處講論正法的事嗎?」阿難恭敬地回答道:「我聽說過有這樣的事。」佛陀便說道:「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會變得長幼更加和順,上下一心,國家長治久安,沒有誰能侵害它。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民君臣和順上下相敬的事么?」阿難回答道:「世尊,我聽說過。」佛陀說:「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確實會長幼變得更加和順,上下一心,是沒有人能侵害的。」「阿難,你還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民奉敬佛法,早晚都不違反禮節儀度的事么?」阿難回答說:「我聽說過,世尊。」「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也確實會變得長幼更加和順,上下一心,沒有人能侵害於它。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孝敬父母尊重師長的事么?」「世尊,我聽說過。」「如果能做到這樣,則這個國家一定會更加上下一心,長幼和順,長治久安,沒有人能侵害於它。阿難,你聽說這跋祇國的人恭敬祭祀祖先的事么?」「世尊,我聽說過有這樣的事。」「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一定會上下一體,更加長幼和順,國家也相應地會長治久安,沒有人能侵害於它。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民閨門潔凈,沒有污穢淫亂的遊戲玩笑,而且不做歪門邪道的事么?」「世尊,我聽說過這樣的事。」「如果能做到這樣,則這個國家一定會團結一致,不致受到別國的侵害的。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把沙門當做祖宗一樣來供奉,並敬重持守戒律的人,殷勤看顧他們,從不疲倦的事么?」「我聽說過,世尊。」「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確實會更加團結,國家也會長治久安,不會有人去侵害他們的。」   使者禹舍在一邊聽著師徒二人的對答,知道佛陀的用意,而且從這些對答中也間接地知道了跋祇國正是上下一心,全國正處於大團結的時候,是無從去侵害他們的,因此,他對佛恭敬地說道:「跋祇國人民只要能做到你們剛才講的事迹中的一項,也就不可能對他們有任何企圖,何況他們做到了上面所說的七項呢!國事有許多這樣的障礙,討伐的事看來只好作罷了。世尊,我現在就辭別回去。」佛陀說道:「正是這樣,你們應當懂得當一個國家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的時候是沒有人能侵害於他們的。」   佛陀就這樣在一席言談之間化解了一場戰爭危機,這不僅證明了佛陀慈悲之心,而且也表明了佛陀言語藝術以及應變智慧的高超。佛陀就是這樣隨時隨地,因人行事,隨機應變地講說佛法,勸戒眾生,種植善因,以求將來獲取善的果報。   釋迦牟尼說法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善於用譬喻來闡明所要講的道理。在佛陀所講說的大部分經典中,幾乎都貫穿著用寓言故事來闡釋佛理的精神。下面舉一個鹿王本生的故事以見一端。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身為鹿王,它身體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種顏色,四蹄和兩隻角長得都十分奇特,因此眾鹿都服從它,尊它為大王,數千頭鹿都團結在它周圍,結成一群。國王出來打獵,鹿群便各自分散,逃生去了,但因為倉促逃跑,所以有跳下山崖的,有掉進深坑的,有的被樹枝掛住,有的被荊棘刺穿,死的死,傷的傷,損失無數。鹿王見狀,於心不忍,它一邊哭泣著說:「我身為鹿群的首領,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計劃,要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來游食,不然苟且為了一些美草而喪失了群鹿的性命,這是我的罪過啊。」有了這樣的想法,於是,它獨自一個跑到國王的首都。走到國王的宮殿前,跪拜著對國王說:「我們這些小畜生貪戀生命,寄居在大王的境內,突然碰到打獵的人,便四處奔竄,有的因此而散失不歸,有的則徑直因此而死,狼藉遍地。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慘狀,實可哀憫。我們願意每天挑選幾隻鹿來供給大王的御廚,請求大王以後不要再去打獵,只要告訴我們每天需要幾隻鹿,我們就會準備好前來貢獻大王。」國王感到十分奇怪,驚訝地說:「御廚所用的鹿每天也不過一隻。我不知道你們死傷這麼多,要是知道這樣,我也就不去打獵了。」   鹿王回去之後,將所有的鹿都召集起來,將以上的意思告訴了它們,並且將其中禍福的因緣分析給它們聽。群鹿都同意鹿王的意見,願意按次序將鹿貢獻給國王。每當被選定的鹿前往王宮,接受御廚的宰殺之前,就死的鹿都將前來鹿王住處拜辭鹿王,鹿王都要為之哭泣流涕,同時將道理講解給那隻鹿聽:「你要看到世上的生物都會有死亡,誰都無法免除,就不會覺得這是一樁痛苦的事了。你一路前去之時,一邊念誦佛的名號,一邊要用仁慈之心對待那個人類的國王,不要心生嗔怨之情。」天天如此。有一天,有一隻應當前去就死的鹿懷上了小鹿,它對鹿王說:「我不敢逃避死亡,但能否等我生下這隻小鹿之後才去受死?」鹿王於是便叫第二天被選的鹿先去,以代替今天的懷孕的母鹿,但那隻鹿回答說:「我知道我一定會死的,但還有一日一夜的生命,即使只有如此短暫,我還是不想放棄。」鹿王見到如此,又不忍母鹿輕易就死,因此就偷偷地獨自一個跑到國王的御廚去了。廚子們見了,就報告給了國王。國王問鹿王這是什麼原因,鹿王將其中的原因對國王詳細講了一遍。國王聽後,受到極大感動,於是愴然流淚,對鹿王說:「難道真有畜生心懷天地的仁慈,殺身救眾,而履行古人廣大的仁慈之德的嗎?我作為人類的君主,每天殘殺眾生的生命,用它們來供養潤澤我的身體,難道我喜歡兇惡殘暴的犲狼的行為嗎?一隻野獸都能做出這樣的仁慈之行,難道我就不能奉行上天的好生之德嗎?」於是國王將鹿王放了回去,同時命令全國人民:「今後如果再有侵犯野鹿的,與傷人同罪。」從此,國王和臣子們都遵守教化,黎民百姓也都遵從仁德而不再殺害野鹿,國王的仁慈之德都推廣到草木上去了,國家因此而得到太平。  佛說:「當時這個鹿王就是我的前身,那個國王就是舍利弗。」   通過這個故事,人們自然會感受到這個捨身救生的鹿王所表現出的寬仁慈悲的力量。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有一念慈悲之心,身體力行於仁德之業,總會得著善的回報的。佛陀就用這樣的道理告訴人們要心懷仁慈,不做殺生之事。
7.說經、立戒紀事


  釋迦牟尼三十歲成道,約當公元前533年,當年即趕往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講的是苦、空、無常的道理,後來又繼續闡發四諦。前532年,耶舍及其父親歸依佛,一出家,一在家;並調伏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然後前往王舍城,到頻婆娑羅王住處,為國王說法,使頻婆娑羅王以及王舍城人民得到覺悟;王舍城長者迦蘭奉獻竹園作佛陀講道的精舍,這是佛建立講堂的開始。前531年佛在象頭山為龍王鬼神說法。前530年,舍利弗和目犍連前往竹園精舍求佛准許出家為比丘,這時歸依佛的僧團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巨富摩訶迦葉在佛的說法及感召下,內心解悟,求佛出家,這是後來佛滅度後結集佛經的有力組織者,因為有大威德智慧,所以叫做大迦葉;以上均在摩揭陀國境內。前529年,到毗舍離國,因須提那子出家後,又還鄉與原來的妻子過性生活,被僧團內的比丘們認為行為不檢點乾淨,將他的過錯稟告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大會,對須提那子進行譴責,「你的所作所為有損比丘的威儀,不是潔凈的行為,是不應當做的。」因此而制定淫戒。   前528年,舍衛國波斯匿王大臣須達即給孤獨長者為佛陀買造祇園精舍,請佛前往舍衛國說法。祇園精舍共有一千二百間房,安頓佛陀及僧團人員居住、講法。這一年冬天,佛在羅閱城,因有僧眾盜竊財物,受到當時國王及人民的訶責,因此佛為僧眾制定盜戒。佛在毗舍離城,因難提比丘被雇殺人,因此佛陀制定殺戒。當時印度許多國家災荒,米價昂貴,和尚即比丘們很難乞討到食物,婆求河邊有一些靜坐的比丘,便相互散播謠言,妄稱他們得到了至高無上的道理,使得在家的佛的信徒們將自己的口糧分一半給這些比丘,後來信徒們到佛的住所一問,才知道他們是造的謠言,佛陀因此制定妄語戒。從此以後,凡是僧眾犯了什麼錯誤,就因事制定相應的戒律。佛教的戒律中有重戒十條,輕戒四十八條,後來隨時增訂,逐漸發展到二百五十戒等。十條重戒是僧眾們必須遵守的,根據《梵網經》的記載,這十條重戒是:第一殺戒,第二盜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語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說四眾過戒,第七自贊毀他戒,第八慳惜加毀戒,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謗三寶戒。輕戒四十八條內容是:第一不敬師友戒,第二飲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給請法戒,第七懈怠不聽法戒,第八背大向小戒,第九不看病戒,第十畜殺具戒,第十一國使戒,第十二販賣戒,第十三謗毀戒,第十四放火焚燒戒,第十五僻教戒,第十六為利倒說戒,第十七恃勢乞求戒,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第十九兩舌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第二十一嗔打報仇戒,第二十二驕慢不請法戒,第二十三驕慢僻說戒,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第二十七受別請戒,第二十八請僧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第三十不敬好時戒,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第三十五不發願戒,第三十六不發誓戒,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第四十揀擇授戒戒,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第四十八破法戒。佛陀的精神是大戒必須遵守,但有時小小戒則可以捨棄,這開了後來中國禪宗狂禪的大法門,所謂佛祖心頭坐,酒肉穿腸過,便因此而找到了理論根據。   這時,父王凈飯王聽說兒子得佛道已經六年了,便派梵志優陀夷前往舍衛國迎接佛陀回故國。佛陀便帶領著浩浩蕩蕩的僧眾們回到了祖國迦毗羅衛。回國之後,佛陀為父王及臣民說法,度了不少人出家。凈飯王看到跟從佛陀的僧眾們一個個瘦骨崚嶒,形貌萎陋,身體黑臭,就像一隻只黑老鴉停在紫金山上一般,顯得極不相稱,於是在本國豪族中挑選了五百名身強體健、相貌威武的年輕人命令他們隨佛出家,伺候左右。佛的堂兄弟提婆達多也想求佛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絕,提婆達多由此記恨在心,釀成後來犯下五逆大罪的過錯,而墮入地獄。   這一年佛為僧眾說《殃掘摩羅經》。   前527年,佛在拘耶尼國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說《般舟經》,闡釋苦行的道理。   前526年,阿難剃髮受戒。佛陀並囑憍陳如等人為沙彌授戒。佛在柳山為純真陀羅王弟說法。   前525年,佛派遣目犍連請凈飯王及耶輸陀羅允許兒子羅睺羅出家。起初遭到父王和妻子的反對,雖然後來勉強得到同意,聽從羅睺羅出家,但凈飯王是為之十分痛惜的,他因此趕到佛的住處,對佛說:「你當初出家的時候,還有難陀在;現在難陀也已經出家了,我最後的願望都寄托在你這個兒子身上,你卻硬要他出家,這樣,就再也沒有人來繼承我的國家了,國計將因此而永遠斷絕。」佛陀聽了父王的話,也有些慘戚,但既已如此,只好設法開導安慰父王。佛因此召集僧眾,建立制度:以後凡是要出家的,如果他的父母不願意不准許,就不許出家。   佛到污穢的沼澤地帶為陀掘摩說法。佛為僧眾說《八關齋戒經》。   有十七群童子,大的有十七歲,小的才十二歲,他們也要求出家為比丘,但受不了大戒的約束,更加忍受不了一天才吃一頓飯的戒律,每到半夜時就群起啼哭。佛陀聽到了他們的哭聲,得知原委,於是制定製度:年滿二十才接受大戒的約束。   前524年,佛回到摩揭陀國,為弗迦沙王說法。樓至菩薩請求建立戒壇,為比丘受戒。佛命令在祇園精舍外院東南方建立戒壇,戒壇從地而起,有三層,象徵三空。帝釋又加了一個覆釜(倒扣的鍋形)用來覆蓋舍利;大梵天王用無價的寶珠置於覆釜之上。這樣就有了五層,象徵五分法身。   前523年,佛前往恐懼樹下為彌勒菩薩說《本起經》。   前522年,佛再回到迦毗羅衛國,為父王說法。這一次,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再一次堅決要求出家,開始佛陀不同意,後來阿難求請,佛得到姨母同意遵守「八敬法」之後,方才同意她出家為比丘尼。   前521年,佛在毗耶離城庵羅樹園說《維摩詰經》。   前520年,佛說《思益梵天所問經》。   前519年,佛在南海濱楞伽山頂,說《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慧菩薩問世尊道:「那些外道尚且都不允許肉食,何況如來大慈大悲含育眾生,卻准許自己和別人都去吃肉嗎?」佛回答大慧菩薩說:「是的,有無數的原因要求我們不應當吃肉。」佛又說《金光明經》《楞嚴三昧經》《勝鬘夫人經》。   前518年,佛說《大方等大集經》。舍利弗對佛陀有怨望之情,說:「我們被稱為佛子,這都是如來的過錯,不是我們的過錯。如果如來沒有這個三乘之道,我們豈不早就已經成就正覺了嗎?」後來,舍利弗聽了佛陀所說的《法華經》後,方才將這種怨望情緒打消。   佛在祇園精舍。當時波斯匿王為他的父王忌日營建齋席,請佛到宮掖里去。城中又有許多長者居士同時用好飯好菜準備接待佛陀。佛命令文殊菩薩帶領各位菩薩和阿羅漢等前往各位齋主那裡接受供養。只有阿難遠遊未歸,因此沒能趕上這一天的供養。阿難後來回到精舍,因為沒有吃到東西,於是只好獨自一個到城裡求食。路逢摩登伽女,引動凡心,相攜進入摩登伽女的閨房。如來知道阿難被淫術所加害,當即派遣文殊師利前往保護。文殊將阿難和摩登伽女帶到佛陀面前,阿難一見佛陀的面,當即頂禮悲泣,悔恨萬分,並懇請如來啟講菩提之道。佛陀因此為阿難說《大佛頂首楞嚴經》。   前513年,佛在靈鷲峰、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宮、竹園精舍四個地方舉行了十六次講經大會,佛為僧眾說《大般若波羅蜜經》,共六百卷。靈鷲峰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外五里的地方,竹園精舍在王舍城旁,給孤獨園在舍衛國,均屬中印度範圍。   前504年,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舍衛國波斯匿王說《般若波羅蜜十四正行》,並囑咐波斯匿王說:「當國土大亂,盜賊來侵略國家,日月星災變,發生大火大水災害,五穀不登,大風亢旱之時,應當請一百位法師建築一百座高壇,每天早晚兩次講讀這部經書,百部鬼神喜歡聽這部經書,因此他們就會前來保護你的國家以及人民,使之得到安全快樂。」   前503年,佛從成道之日算起,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佛在王舍城告誡比丘說:「誰能為我領受護持這十二部經,並經常將它們供養在身邊?」憍陳如當即響應,說:「我能做到。」佛說:「你已經太老了,怎麼能替我供養護持呢?」五百阿羅漢都沒有能領受這個任務。這時,目犍連閉目打坐,進入禪定之後,見到佛的心意,是想讓阿難來承擔這個任務。於是,將這個意思告訴了憍陳如,憍陳如便對阿難說:「你現在應當替如來擔負起這副擔子。」阿難說:「在我領受這任務之前,希望如來答應我三個要求:一、我不接受如來的故衣(舊衣服,指如來法衣,法衣代表佛的權威);二、我不跟如來一道接受別人的請求;三、聽便我進出隨意,不規定時間。」佛說:「好,我答應你的條件。」阿難預見到將來佛滅度後,自己會成為嫌忌的中心,因此預存退避之意,不以佛陀的接班人自居而招致災厄。   前495年,佛赴王舍城乞食,吃完後,叫羅睺羅給他洗缽,羅睺羅失手將缽打碎成了五片,佛說:「我滅度後一百年,比丘們將分毗泥藏為五部。」佛滅度後一百年,毱多尊者有五個弟子,他們各執一見,分為五部:一、曇無德部,法名四分;二、薩婆多部,法名十誦;三、迦葉遺部,法名五分;彌沙塞部,法名五分;婆蹉富羅部,律本不來。這五部律,都以僧祇律為根本。   前488年,凈飯王病重,想見見兒子。佛在王舍城,即攜弟弟難陀、堂弟阿難和自己的兒子羅睺羅一同奔回迦毗羅衛國。趕到王宮時,凈飯王已在彌留之際,佛陀將手放在父王的額頭上,凈飯王彷彿得到了無上的安慰,而安然地進入死亡。佛和難陀等操辦父王的喪事,喪葬之日,佛陀手執香爐走在前面引導。迦毗羅衛國從此逐漸衰微,後來遭舍衛國流離王所滅。舍衛國的太子本來是祇陀,他與給孤獨長者共同建築祇園精舍供養佛陀,並從佛修道,將王位讓與弟弟流離。流離是波斯匿王與釋迦種姓摩訶男的婢女所生的兒子。流離八歲的時候,波斯匿王叫他到外婆家學射箭的技術,當時凈飯王剛建了一個講堂,準備迎請佛陀和僧眾。流離就跑到講堂上,登上講座。那些釋迦種姓的人就大罵流離,說:「你是婢女生下的兒子,怎麼敢坐在講座中間?」並將流離揪起來拋擲在地。後來流離繼承了王位,就發兵征伐釋迦族。目犍連知道這個情況,因此多次跟佛提起,佛說:「宿緣已經成熟,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現在該當接受報應了。」流離王進入迦毗羅衛城,將釋迦宗族大小上下人等趕在一處,把他們的腳埋在地下,身子露在外面,然後讓大象踐踏,由此而死亡的釋迦種姓無數。流離王又將五百名釋迦宗族的婦女召在一起,準備對她們進行姦汙,但遭到釋迦種姓的婦女唾罵,於是,流離王將這五百婦女截去手足,投進坑中掩埋。流離王將迦毗羅衛國消滅之後,回到舍衛國。哥哥祇陀前去見他,他對祇陀說:「我和迦毗羅衛國作戰的時候,你怎麼不幫我呢?」祇陀回答說:「我忍受不了殺害眾生的罪過。」流離王聽後,勃然大怒,當即拔劍刺殺祇陀於宮中。佛回到祇園精舍,告訴比丘們:「七天後,流離王及其軍隊將被全部消滅。」果然,七天後,流離王帶領兵眾到河裡洗澡娛樂,雷雨暴風驟然而至,流離王及其兵眾全都被大水沖走了。佛因此給僧眾說無常法。   前486年冬十一月十六日,佛在毗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訴比丘:「三個月後,我應當進入涅槃。」佛陀便為僧眾說《普賢菩薩行法經》。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最通靈性的四句話
釋迦牟尼圖傳
我們必須認識釋迦牟尼佛,學佛才不會走錯路

TAG:釋迦牟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