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的功能與分工

五臟六腑承擔不同生理功能

五臟六腑是所有內髒的總稱。五臟是指肝、心、脾、肺、腎五種臟器,六腑是指膽、小腸、胃、大腸、膀胱和三焦這六種臟器。但中醫中所說的心和肝等,並不完全等同於西方醫學中的概念。在五髒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關係方面,中醫有著獨特的理論和思維方式,沒有胰臟和食道等概念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五臟有製造和儲藏氣、血、津液等功能,六腑有進行消化吸收的功能。我們平時攝入的飲食,首先在體內被分為必需的營養(水谷精微)以及不需要的營養(糟粕)兩種,之後水谷精微被運送到五臟,糟粕化為便或尿排出體外。上述轉化過程由六腑完成。五臟將運送來的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津液,然後儲藏起來。

五臟通過心氣、肝氣等的作用來實現各種生理功能。因此,如果五臟之氣不足,就會造成各種生理活動功能低下。

協調運行的臟與腑

五臟六腑並不是孤立地發揮各自的生理功能的,臟和腑之間有對應關係,它們之間相互協助,共同來完成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對應關係分別是肝和膽、心和小腸、脾和胃、肺和大腸、腎和膀胱。六腑中的三焦是元氣和津液等的通道,也是進行氣化作用的場所。

相互對應的臟腑之間由經脈連接,具有以臟為主,以腑為次的關係。腑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是由臟來統領的。另外,臟腑還有臟屬陰、腑屬陽的陰陽對應關係。這是因為從髒髮出的經脈行走於身體陰面(腹部),而由腑發出的經脈行走於身體陽面(背部),也因為這個原因,臟腑之間還有臟屬里,腑屬表的對應關係。因此,疾病的初期一般從腑開始出現失調現象,病邪隨著疾病的發展進入身體內部,引起相應的臟出現異常。相反,受臟功能異常的影響,與之相對應的腑也會發病。這是因為對應的臟腑功能會相互影響。

肝和膽的功能與失調

儲藏血液、協助消化的肝

肝有儲藏血液的功能,還能夠調節氣的流動。因此說,只有肝的功能正常,氣和血的流動才能夠順利進行。此外,肝還有控制血流,調節全身血量的作用,能夠避免血流量過多或過少。

中醫認為,氣的流動通暢,心情才能保持舒暢愉悅。也就是說,肝的功能對情緒的變化也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肝還有協助消化器官運轉,幫助消化的作用。肝在推動脾胃等消化器官運轉的同時,還能夠促進膽汁的生成。膽汁短暫地貯藏於膽中,然後排出到小腸中,幫助脾胃進行消化運動。控制膽這一功能的器官也是肝。

肝氣失調引起情緒變化

如果肝的儲藏血、調節血量的功能降低,就會引起身體各個部位營養不足。特別是肌肉營養不足導致的肌肉力量下降,從而導致運動能力下降。有些還會引起手足麻木和痙攣等病症。作為肌肉的延伸部位的指甲也會出現變薄、容易斷裂以及出現變形等癥狀。

另外,肝功能低下也會影響膽和消化器官的正常運行,從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噁心等癥狀。膽功能低下還會造成口苦、耳鳴、黃疸等癥狀的出現。肝還和情緒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肝氣不足時,容易出現情緒抑鬱的狀態,相反如果肝氣過盛則容易焦躁、生氣。

此外,肝所屬的經脈與眼部相通,因此肝氣不調對眼睛也有一定影響。肝血不足會造成眼睛乾澀、視物不清等癥狀。如果是風熱邪氣侵入肝經,則會出現眼睛充血、疼痛等癥狀。

心和小腸的功能與失調

心具有調控精神的作用

心的作用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個作用是運送血液到達全身各個部位。在心氣的作用下,心臟像一個泵一樣,將血液擠壓出去,運送到全身。憑藉這一功能,心臟同時把血中的各種營養物質運送到各個臟腑組織,使其正常運行。可以認為,中醫里心的這一功能與西方醫學完全相同,這樣就容易理解了。

心的另一個作用是控制人的精神、意識和思想。心的作用正常則使精神安定、意識和思考清晰。

與心相對應的小腸具有將胃消化後的食物進一步消化,並將水谷精微和食物糟粕分開的功能。這一功能是依靠心氣的力量傳遞到小腸的,小腸得到溫煦才能順利進行。

心功能失調可能導致排尿異常

如果心出現一些失調紊亂的病症,造成心功能低下,就會表現在臉色和舌質方面。心氣表現為不足時,臉色和舌質發白;如果心出現血淤癥狀,表現為臉色青紫、舌質紫暗。具體還有心悸、胸痛、失眠、精神不安和嚴重的健忘等癥狀。

小腸如果出現異常,不但消化吸收功能減退,便和尿也會出現異常。小腸的功能受心功能的影響,因此心功能失調也會引起小腸功能的異常。

例如,火邪侵入心臟,引起心功能失調,影響到小腸則表現為尿頻、尿的顏色加深,甚至變紅,以及排尿時有灼熱疼痛的癥狀。

相反,如果小腸出現異常也會影響心臟。例如,小腸鬱熱上傳於心,引起心功能異常。表現為舌質紅,出現潰瘍、情緒煩躁不寧、失眠等癥狀。

脾和胃的功能與失調

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的脾和胃

胃的功能是消化攝入的食物,並將其運送到小腸,使其轉化為水谷精微(營養成分)。控制胃等消化器官功能的是脾。另外,脾還能將通過消化得到的水谷精微儲藏於身體中,再運送到身體各部位。

而且,脾還有吸收、運送津液的作用。首先,脾從水谷精微中吸收水分,轉化為津液,再運送到全身。此時,津液也被運送到肺部,通過肺的作用促進津液的輸布。另外,多餘的水分也從脾中運送到肺部,再通過汗液或尿液排出體外。

另外,脾還有控制血液不外漏,防止血逸出經脈的功能。

消化不良引起全身狀態失調

脾的功能低下主要表現在口唇部位。例如,味覺遲鈍、覺得口甜或口苦等都是脾出問題的癥狀,其結果容易導致食慾低下。另外,口唇發紅、變薄,失去光澤等也是脾功能減弱的癥狀。

另外,如果運送水谷精微的功能衰退,首先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病症,表現為食欲不振、渾身疲憊、消瘦等癥狀。除此之外,如果運送津液的功能衰退,還會出現津液滯留、痰多和浮腫的癥狀。

另外,脾的功能低下還會對胃造成影響。其癥狀表現為腹痛、腹脹、口臭、噁心和食慾減退等。相反,如果胃功能出現異常也會牽制脾的生理功能。例如,暴飲暴食後,胃不能充分消化食物,從而造成腹痛、噁心等癥狀,如果轉為慢性病更會影響脾的功能,出現全身倦怠無力,沒有食慾等癥狀。

肺和大腸的功能與失調

主司呼吸和氣的運行的肺

肺是主司呼吸的臟器,肺的功能即保持規律的呼氣和吸氣。而且由於呼吸運動吸人體內的新鮮空氣是生成氣的原料,因此通過肺的正常運行,可以促進氣的生成。

另外,規律的呼氣和吸氣可以控制氣的運行。通過肺的呼吸運動,可以將氣輸送到全身各處。肺與促進全身新陳代謝等功能也密切相關。

此外,肺還具有控制津液的輸送和排泄的功能。從脾運送到肺的津液,又被肺輸布到全身各處,通過汗液排出。餘下的部分津液被運送到膀胱,排出體外。

與肺相對應的大腸具有將糟粕中的水分吸收後,使其轉化為糞便的作用。此功能也是在肺的作用下才能順利實現的。相反地,大腸的功能也能協助肺的呼吸。

肺失調對鼻、皮膚、排便的影響

肺功能異常會引發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哮喘、咳痰、浮腫、排尿障礙等癥狀。另外,肺部的病症常常表現在口鼻和皮膚上。皮膚在氣和津液的作用下,得到溫煦並受到滋養,這樣可以保持較強的抵抗力。如果肺功能衰弱,就會出現皮膚粗糙、容易感冒等癥狀。另外,鼻通過咽喉和肺臟相通,因而肺臟功能出現問題會導致鼻塞、流鼻涕和打噴嚏等癥狀的出現。

另外,肺的功能低下會造成大腸的功能也隨之失常。例如,肺功能低下時津液不能正常輸布,從而導致大腸乾燥、便秘等癥狀出現。

相反,大腸受到火邪的侵犯,也會對肺臟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其結果是出現咳嗽、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

腎和膀些的功能與失調

主司發育和津液代謝的腎

腎具有貯藏精氣的作用。精氣是維持人體機能的能量源,從父母那裡秉承的先天之精氣一般儲藏在腎臟中。另一方面,從飲食中提煉的後天之精氣,除了一部分供給五臟六腑之外,多餘的精氣也貯藏於腎。這種貯藏於腎的精氣與成長、發育密切相關,如果腎精充足,骨骼、牙齒、毛髮等都能得到順利生長。另外,腎的精氣還能生出促成生殖機能成熟的,被稱為天癸的物質。天癸促成男子精液的形成,還可以使女子月經來潮。

腎還可以調節津液代謝機能。腎臟的生理功能正常,津液才能均衡地輸佈於身體各處,多餘的水分也能夠正常排出體外,也就是說將多餘的水分轉化成尿,排出體外。膀胱的功能也是由腎臟控制的。此外,腎臟還能夠加強肺的生理功能,具有維持有規律的呼吸運動的作用。

腎的精氣不足會影響骨骼和聽覺 、腎臟貯藏精氣的功能低下會導致兒童發育緩慢,而且由精氣來維持的組織和功能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例如,骨骼中間的骨髓是由精氣所產生的,腎的精氣不足則會使骨骼變得脆弱,因此導致腰膝酸軟疼痛,引起行走障礙等癥狀。另外,聽覺也與精氣有密切的關係。腎的精氣不足則會出現耳鳴、耳聾等癥狀。此外,不育和脫髮等病症也是由腎的精氣不足引起的。

另外,控制津液代謝的機能低下,除了能引起浮腫等病症,也會導致膀胱功能低下,從而出現尿痛等排尿障礙以及尿頻等癥狀。腎的功能還會對排便造成影響,因此也可能導致便秘、慢性腹瀉等癥狀的出現。此外,由於腎功能低下還可能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


推薦閱讀:

人馬合一 ——騎手和馬兒在障礙賽中的分工
「像」、「象」分工要弄清
項目中有多個前端人員協同開發時,你們團隊如何分工如何協作的?以及需要哪些工具來支持協作?
ERAS外科醫生分工(上)
什麼是過度分工?特徵及後果如何?如何避免?

TAG:五臟六腑 | 分工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