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高效能APP,你值得一試
▼
前不久,我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這10個習慣,讓我很好地兼顧了工作和生活》「爆款」了一把。被140多家媒體/公號轉載,其中有不少大號:今日頭條、十點讀書、噹噹讀書會、橙子學院、行動派DreamList、職場充電寶等;此外,網路上不署名的侵權轉載無數。估計總閱讀量已近千萬,可見在現如今快節奏的時代,此類有關高效能、行動力的文章有多受歡迎。
之後,很多讀者來諮詢有沒有好用的工具推薦。說實話,我不是個工具控,我向來認為一個人做事的理念和認知(「道」)要遠遠重於技巧和工具(「術」)。當你具備正確的「道」,「術」就是唾手可得、無師自通的東西。尤其現在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術」甚至多到泛濫的地步,關於「術」的文章也是。
但在具備前者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給力的工具,確實可以如虎添翼。只是要注意,不要脫離「道」而僅僅關注「術」。
本文總結了我使用多年的十款app,我能長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各方面保持高效能,它們功不可沒。本文與廣告無關,所有文字僅為——與想要提高效能的你們,分享使用這些高效能工具的個人心得體會。在閱讀下文介紹時,請不要忽視工具背後所隱藏的理念和習慣。
有必要澄清一下「高效能」的含義。我理解和追求的「高效能」,不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儘可能多的事、把自己累到沒朋友,而是多做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事,其終極目標是兼顧和平衡四大領域(身體/健康、工作/財富、家庭/交際、精神追求/自我實現)的幸福人生。
我個人並不喜歡複雜、花哨的工具,如果工具本身就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搞定,反而更費時,則是本末倒置。對於數量,我也提倡少而精,避免功能重疊,要知道,多使用一個工具就要多耗費一份精力。所以,這十款app都既簡單便捷,又高效友好,充分用好它們,足以顯著提升效能。
十款高效能工具
歸類如下:
時間管理工具:日曆、Microsoft Outlook Tasks(任務管理)、Time Recording Pro
輸出(寫作)工具:簡書
輸入(學習)工具:各種在線教育平台、喜馬拉雅FM
輸入管理工具:印象筆記
職場社交工具:領英(Linkedin)
生活類工具:下廚房、Keep
01
日曆
工具一:日曆
任何型號的電腦、手機都有自帶,再普通不過了。但據我小範圍的了解,能讓它充分發揮時間管理功能的人,所佔比例並不高。大多數人只是用來查查日子、偶爾設置個提醒,那是因為關於時間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可見,「術」的應用程度取決於「道」的認知程度。
如果你平時有做計劃、列任務清單的習慣,那用日曆再省事不過了,不需要再單獨下載清單類工具;如果還沒有,正好可以藉助它養成這些習慣。
你可以試試日曆的以下時間管理功能,用久了,就是你的習慣:
當你做好月度計劃,把它們填到相應的日程里。
每天早起,首先檢查當天任務,聚焦於高優先順序任務。
每晚臨睡前,檢查當天未完成任務,反省為什麼,然後改期;看一眼第二天的任務,在最重要的幾件任務前標註「H」(即High Priority高優先順序),並且提前準備所需物品。
有具體時間要求的任務,比如會議、約見、航班,設置好提醒。
周期性的固定任務,設置重複頻率和提醒。
把家人朋友的生日填進去。
每完成一件任務,就刪掉。
當你想到一件待辦任務,馬上填到相應日程,然後放下,繼續回到當前任務。既不用擔心忘記,又不用費心記著,可以讓你時刻專註於當下、又能兼顧未來。
根據個人喜好,你可以選擇工作和生活共用一個日曆,或者分開,但以上功能兩者適用。我喜歡生活和工作界限清晰,所以生活使用手機日曆,工作使用電腦日曆。電腦里的Microsoft Outlook自帶日曆的功能更多,我還會經常使用同事間協作功能:當你設置了一個會議安排,可以自動給參會人員發送郵件通知和日曆提醒。
用了太多年,日曆就像是我大腦的擴展記憶模塊,由於對它太過依賴,以至於偶爾手機數據意外丟失時,我會特別抓狂。所以,在你的日曆里設置一個提醒:定期做好數據備份。
02
Microsoft Outlook Tasks
工具二:Microsoft Outlook Tasks
這是Outlook自帶的任務管理工具,我用它來管理工作中的任務清單。每件任務都可以設置截止日期和完成狀態:未開始、進行中、已完成,已完成任務會自動被標上中劃線,逾期任務會自動被標成紅色。你還可以把任務授權給別人,對方就會收到郵件通知。
定期回顧這個任務列表,寫成階段性的工作總結,把功夫花在平時,寫年終總結就不是一件頭疼的事了。
03
Time Recording Pro
工具三:Time Recording Pro
多年前我與這款app偶然相遇時的驚喜之情,可以用「眼前一亮、相見恨晚」來形容。當時我正在廣泛實踐和摸索時間管理的各項技能,四處尋覓一款做時間開銷記錄的工具,來替代我自製的蹩腳的excel表格。
你可能會問,「時間開銷記錄」是什麼鬼?幹嘛用的?那本《奇特的一生》的主角,牛B的科學家柳比歇夫,你可能聽說過。老頭是前蘇聯著名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一生學富五車、著作等身。但他最牛B的還不是這些成就,而是獨創了「時間統計法」,即通過記錄每個事件的花銷時間,通過統計和分析,進行月小結和年終總結,以此來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務,從而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更難的是,人家56年如一日的堅持記錄,直至去世,堪稱高效能時間管理的典範。
這款app,記錄功能單一、分析匯總功能強大,你可以自定義任務名稱和類別。我把任務按照「人生平衡模型」的四大領域分類,時間記錄精確到五分鐘,每件任務後即時記錄,每周簡單回顧,每月做一次分析。
堅持多年,它帶給我的最大價值在於,做這個記錄就像記賬一樣,讓我清楚的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然後定期分析哪些時間是浪費的、哪些任務可以提高效率、四大領域的平衡狀況、有些事情是不是該放棄、自己是不是每天都走在靠近夢想的正確道路上?
三言兩語,說明有限,以後我會專門寫文來分享這項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
要說明的是,這款app是全英文的,而且不知為何,最近應用市場里找不到了。但類似的時間記錄工具有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我的時間管理課程專門介紹過這款工具,參加過的學員們,有很多試用過它,但堅持者寥寥無幾。很多人堅持不了用這樣的app,是受不了每一分鐘在幹什麼都要記錄的變態。受不了是因為沒想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也沒嘗到過這麼做帶來的甜頭。
對於我而言,它卻像鏡子一樣必不可少,照見我的一分一秒都流逝到何處。
04
簡書
工具四:簡書
簡書是一個已流行多年、現在依然很火的內容發布與分享(即寫作)平台。對於梳理思維、澄清觀點、檢驗輸入質量而言,寫作是很有效果的一個輸出渠道。選擇一個順手的寫作平台,不僅可以讓你更享受寫作這件事,而且能與讀者和其它作者近距離交流。
簡書最先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被稱為寫作神器的Markdown編輯器。Markdown是一種輕量級標記型語言,只需記住一些簡單的標記語法就可以排版出簡潔優雅的頁面。在風格五花八門的微信公眾號里,排版是一門學問,作者小編們為作出高顏值版面而挖空心思。相比較而言,簡書的Markdown更讓我省心,把精力聚焦在文章本身。
簡書平台也像一個寫作圈子,你可以看到別人都在寫什麼、學習他們的寫作技巧、通過讀者評論得到及時反饋、通過投稿到首頁或相應專題來提高閱讀量、通過閱讀量和喜歡數來了解自己文章的受歡迎程度,儘管這不一定和文章質量成正比。達到一定的條件,還可以申請成為簡書的簽約作者。
在當今自媒體迅速崛起的年代,頗有全民寫作之勢。一個寫作愛好者除了可以開通個人微信公眾號,還可以落戶各大平台,比如知乎、今日頭條、一點資訊、豆瓣等。
各平台各有特色和不同定位的用戶群。如有精力,多嘗試幾個平台當然更有助於找到最適合自己定位的那個、以及擴大影響力。然而,多維護一個平台就多耗費一份精力,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量力而行地來選擇寫作平台。
如果你不寫作,而僅僅在簡書做一個讀者,那麼於你而言,簡書就是一個純輸入工具。
05
在線教育平台
工具五:在線教育平台
快節奏和多干擾把人們的時間都分割成了碎片,移動互聯網和微信的結合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具體到學習這件事,它使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在網上參加各種微課。
於是大量的工具和資源應運而生,這一條指的不是某個具體的工具,而是一類可用於線上自我教育的平台,比如:知乎live、網易公開課、朝夕日曆、紅點、得到等,很多在線教育機構還有自己專屬的平台。各工具各有優劣,我用得較多的是知乎live和朝夕日曆,以及付費的橙子學院在線教育平台。
一入網路深似海,如果定力不足很容易迷失自己、虛度時間。網上有大量的免費課程資源,也有優質的付費資源,你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時間。所以,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根據自己的需求精簡篩選,以及課後的消化踐行才是關鍵。
你對互聯網和微信的使用方式決定了你的成長方向和成長高度,晒圖、購物、賣貨、拉票、約炮、打遊戲?還是獲取自我成長所需的有益資源?一個最公平的定律是,你的時間投入到哪裡,回報就在哪裡。所以,不要去羨慕別人的成就,而是審視自己的付出。
06
喜馬拉雅FM
工具六:喜馬拉雅FM
除了寫作可以成為自媒體,聲音也是另一種自媒體。所以私人電台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喜馬拉雅FM就是最大的聲音自媒體聚集地,上面有海量的免費或付費聲音資源,包含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科技、財經、歌曲、外語、教育、知識、影視、相聲等等。
正如它啟動頁面上的口號「路上堵車,聽喜馬拉雅」,它可以讓你更為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而且讓多任務並行處理成為可能。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就是利用做飯和坐班車的時間聽完了《蔣勛細說紅樓夢》。
如果善於甄別,你完全可以篩選出最符合自己需要的節目,就某一主題有系統的進行自我補充,讓你的碎片化時間價值最大化。
07
印象筆記
工具七:印象筆記
如果你注重學習、並且有記筆記的習慣,網路文章、微信轉帖,以及上述工具四、五、六,都會給你帶來大量的碎片化輸入。如何去整理和吸收這些輸入,則會決定你的收穫。知識和信息如果不經過自己的理解、消化和踐行,於你而言,和垃圾無異,而且輸入越多、腦子越混亂。
這時就需要一款知識管理的工具,印象筆記和有道雲筆記是影響力最大的兩個。我更傾向於印象,對所有筆記建立分類和標籤,易於搜索,明確踐行要點、定期跟蹤進度,讓大量輸入不再是一團亂麻。
你在瀏覽器、微信、簡書等各處讀到的有用文章,都可以一鍵保存到印象筆記,定期做整理歸類,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里。不僅可以避免「到用時想不起來在哪見過」的窘迫,長期積累,還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個印象筆記可以滿足管理所有知識和信息的需求:工作要點、會議記錄、讀書筆記、觀影筆記、聽課筆記、碎片化文章的閱讀筆記、寫文章草稿、日記(主要是每天三件事的打卡和回顧)、隨時靈感記錄、生活備忘錄等等。
簡單說一下日記和每天三件事的打卡習慣:每天早上,列出當天最重要的三件事,臨睡前回顧它們的完成情況,此外,還有什麼特別帶給你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事情,記錄下來。長期積累,你會煉成一個有計劃且聚焦,高效能且高幸福感的人。
總之,印象筆記讓積累看得見,讓你能清晰的看見自己成長的足跡。
08
領英(Linkedin)
工具八:領英Linkedin
在職場人士中間很流行的這個全球職場社交平台,很好的詮釋了六度人脈關係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通俗地講:「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在領英,你可以關聯你的一度人脈的人脈,成為你的二度、三度人脈,以此類推,你將會無限拓展你的人脈。
除了拓展人脈,你還可以維護你的人脈,離職的同事,你還是可以隨時了解他們的動態,比如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另謀高就、發展得怎樣。可以在領英里給他們發送消息來保持聯絡,說不定還會給你帶來職業發展的機會。
多關注領英,完善自己的履歷表和個人Profile,如果有相關工作機會,你也會收到推送,所以,也是求職的一個渠道。
除了以上功能,讓我驚喜和意外的是,領英還讓我和一些失聯多年的老朋友、老同事久別重逢,重新建立了聯繫。
在當今信息社會,人要持續進步,除了個人努力,也離不開圈子,因為圈子意味著信息、資源和人脈。上述簡書是我的寫作圈子,領英就是我的職業圈子。
09
下廚房
工具九:下廚房
上文說過,高效能是指人生各方面的兼顧與平衡,而達到幸福的狀態。所以,當然也少不了生活類工具。對於吃貨而言,下廚房就是一款必不可少的應用,它可以讓你想吃什麼都能DIY,又無需花錢買菜譜。它可以給你無數的美食靈感,提升廚藝,豐富餐桌。對於同一道菜的不同做法,你還可以根據標註的「有多少人做過」知道它的受歡迎程度,然後收藏自己喜歡的菜譜。
下廚房不僅是菜譜,也是作品展示平台里,你也可以上傳自己拿手菜作品的菜譜和圖片,去帶給別人靈感。
由此可見,下廚房是吃貨的圈子。
10
Keep
工具十:Keep
享受美食的結果除了心情變好以外,還有身材變壞。所以,管不住嘴之後就是要邁得開腿。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管理不好,那還能管好什麼呢?
去健身房辦卡花錢不說,還因為不方便、耗時多而難以堅持。我有長年自己在家練習瑜伽的經歷,所以自制力不是問題。那這款號稱「隨時隨地練出好身材的移動健身房」再適合我不過了。
你可以根據自己當前的健身需要,選擇合適的項目,比如健腹、翹臀、馬甲線養成等等。每個項目都是一組設計好順序、次數和節奏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有詳細分解說明。在家裡找一小塊空地,配合動感的音樂,在口號下完成健身,之後還可以打卡,享受超越自己、以及「不瘦下來,就不知道自己有多美」的成就感。
Keep的開機頁面是一句很勵志、也很哲理的話「自律給我自由」,獻給自己,也獻給廣大奮鬥在健身、健美之路上的你們。
以上就是所有介紹。工具因人而異,而且適應它們、形成使用習慣需要時間,上述推薦僅供參考,若你已有相近功能的工具,並不一定需要替換。
智能手機人人都有,於你而言,只是通訊、消遣的設備呢?還是助力成長和高效能的武器?讓它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完全取決於主人。再一次強調,工具只是工具,只有你自己,才是萬事之主。
推薦閱讀:
※RIA讀書法,重新定義高效閱讀
※4個高效練曲的方法
※「完全版」最高效的英語單詞記憶法(200張)
※新手怎樣寫Bullet Journal(子彈日記)?
TAG: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