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神和通過基督進入世界的神

——從影片《密陽》再思我們所傳的福音文/陸昆摘自《教會》11月期《密陽》是一部07年的韓國電影,因為其中的反基督教色彩,迄今仍在基督徒圈子中引起關注和討論。我問過一位韓國的牧師,他如何看待這部影片,他說,韓國的教會很歡迎這部影片,因為教會期待社會的批評。然而,我覺得《密陽》對教會的價值遠大於「社會的批評」,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文本。一、從天空到大地——一個關於人類的孤獨、絕望和醫治的故事這個片子是以一個相當質樸和精確的片段進入的,很像一個生活場景直接截下來的感覺。從車前窗中向上展現一片空洞乏味、顯得很沒有意味的天空,在令人厭煩的汽車尾燈閃爍的嘀嗒聲中停在那兒,陽光強烈,回應著密陽這個片名。然後出現一個媽媽把孩子抱起來,因為車出故障了,所以他們在路上停下來。導演在這個故事裡直接把故事會有的寓意、象徵,諸如此類的東西弱化了。讓人感到他往下要講的是生活本身,不是信念,不是哲理,甚至也不是深刻人生感悟的展現,而是你每天可能會遇到的事情。一個名叫李申愛的女子,在丈夫去世後,帶著幼小的叫做June(俊兒)的兒子,從大都市首爾來到丈夫的故鄉,南部小鎮密陽,準備開一個鋼琴學院(課外學習班),在這個無人認識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她一來就因這汽車故障,認識了修車店的老闆單身漢金宗贊,這人立即成了申愛極不相稱的追求者。當宗贊問她,「來旅遊的嗎?」她說「不是,我是要到這裡來生活的,」申愛解釋密陽這個地名,「密陽」——秘密的陽光。申愛逐漸結識了服裝店的女老闆、富有魅力的小學校長、她家對面街上藥店的藥師——一個基督徒,是教會的執事。這個女執事懇切地送給她聖經,申愛說她不信這個。藥師說:「所以說你只相信親眼見到的東西,沒有親眼見到的你就不相信是嗎?」申愛說:「不是,就是親眼見到的我都不信呢。」這已經是很明確的拒絕了,但藥師接著說,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是我們看不見的,只要我們相信上帝,就可以看到那些用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所以,這個世界真是可以讓你感到開心,讓你知道感謝,讓你的內心得到安慰。而且像你這樣艱難不幸的人更需要上帝賜予的愛。申愛說,不是,我過得挺好,挺幸福的。然後很禮貌地離開了。這是我們看到的她第一次被「傳福音」。申愛對鄰居們說,她是因為喜歡密陽才來,因為這裡是丈夫的故鄉,是丈夫喜歡的地方。但這個女子的話並不可信,漸漸地,我們了解到申愛與她丈夫浪漫哀傷的愛情原來是她編織的一個謊言,她丈夫有外遇,是背叛過她的,她和父母親人的關係也不好。這個女子一直不接受生活的真實,而她跟這個世界唯一真實的聯繫就是她的這個有點乖僻遲鈍的俊兒。但是這個愛跟媽媽玩捉迷藏的兒子,會讓人感到,就連這個唯一的聯繫也是不可靠的。出於虛榮心,申愛聲稱自己有一筆錢,要投資房地產,這便為她惹下大禍,她的兒子被綁架。在經歷了極度的恐懼、孤單、無助、冷漠之後,最終她在冰冷的河水中發現了兒子的屍體,而兇手竟然是她曾經信任併產生過曖昧情感的兒子學校的校長。她去辨認孩子屍體的時候,在車裡坐著,車裡一點沒有陽光。在兒子的葬禮中,她一滴眼淚都沒有掉,令人揪心。後來,她因為生理痛神色恍惚地到藥店來買葯,藥師再一次給她傳福音,並邀請申愛參加教會的一個「醫治心靈傷痛者的禱告會」。此時,申愛強烈地質問:「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話,如果上帝的愛真的那麼了不起,為什麼看到我的俊兒死得那麼慘都不救救他呢?孩子那麼小,有什麼罪呢?」藥師沉吟一下,說:「每件事情,上帝都有他的旨意在裡面……哎呦,該怎麼對你說呢,你看那一縷陽光里,都深藏著上帝的意思。」申愛走到牆角的陽光里,說:「這是什麼,這有什麼?陽光,就是陽光而已,還有什麼?」如果陽光僅僅是陽光而已,陽光也就沒有秘密。如果陽光里沒有秘密,生活就只有感受到的東西,而已經感受到的那些不是建立人生,而是毀壞人生。這是她第二次被「傳福音」。然而,在辦完兒子的死亡手續之後,她看到藥師告訴她的那個佈道會的宣傳橫幅,神思恍惚地進入會場,在牧師深慰人心的禱告引導和音樂的感染下,終於,這個女子大聲地嚎哭出來。於是牧師來為她按手,幫助她。牧師收服了一個破碎的靈魂。她再一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是在一個查經小組上,完全變了,滿面的笑容。她開始體驗另外一個真實的世界,聲稱確實有我們看不見的事情,有上帝非常大的安慰。於是查經小組的小組長說:「我們的申愛姊妹遇見了上帝,接受了聖靈,是我們偉大的主賜予了這個恩惠,救助了陷在痛苦中的她。」緊接著,我們看到申愛開始傳福音。即使那些人以非常鄙視的態度對待她的信仰,她逢人就說:上帝有偉大的愛,就像是戀愛一樣,一直愛護你、看顧你、替你著想。上帝愛我的這種感覺,我每時每刻都可以體驗到,有這種感覺真的好幸福。迄今為止,這非常像一個基督徒的重生故事。一個相當虛榮、敏感和孤僻的女人,大受創傷後在神色恍惚中,遇見了上帝,於是徹底換了一個人,變得滿有愛心、滿有喜樂。但這樣的喜樂馬上受到挑戰,她遇見那個兇手的孩子被一群流氓欺負,而她猶豫了一下,沒有下車去攔阻。通過這件事她意識到自己的恨還在,於是決定要按照上帝的命令去愛仇敵,去饒恕那個殺人犯。申愛以極大的意志力來到監獄,在路上還為謀殺她兒子的兇手摘了一把花,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兇手出來的時候並不如她想像中那樣神情憔悴、充滿歉疚,他容光煥發。申愛跟他說:「我今天來到這裡,是為了傳達上帝的愛與恩惠。之前我因為看不到上帝,所以不信,但經過俊兒的事,我懂得了上帝的愛,從而有了內心的平和,很幸福,所以我來到這裡,要傳遞給你。」不想這個人滿懷深情、非常真摯和坦蕩地說:「真的謝謝你,可以從俊兒媽媽口中聽到我們上帝的故事是多麼感恩,自從進了這個教導所,我也開始信上帝了,是上帝向這罪惡多端的我伸出了手,我用眼淚來悔改並且得到了饒恕。上帝饒恕了我,從此我心裡得到平安。我每時每刻都祈禱,每天都很感謝上帝,也在為你祈禱。」申愛極受刺激,出來之後就昏過去了,此後誰也不見。稍微好點後,她來到教會,當時只有幾個人在禱告,她使勁地敲座椅擾亂教堂。她和前來探望她的牧師和信徒說,我怎麼能夠去饒恕已經被饒恕了的人?上帝怎麼可以在我之前就饒恕他呢?——這個不是一般的不信,這個觀念來源於她與上帝之間關係的非常強烈的實在感。她認為這個聲稱愛她的上帝背叛了她,最愛我的人怎麼可能在我以先去愛對我傷害最深的人?而且我還在痛苦中的時候,那個人卻宣稱得到了饒恕。這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背叛。於是她開始用盡一切辦法報復上帝。在一個野外的營會上,牧師講道的時候,她溜進音響控制室,播放了一盤她偷來的CD,CD唱著放蕩不羈的流行歌謠:「都是假的,愛也是假的,笑容也是假的」。她誘惑藥師的丈夫——一位長老,和他姦淫。她將石頭投向藥師家的窗戶,而裡面為她禱告的聚會正在進行。她每做完一件事都舉目望天,對上帝說:「看見了吧?」她說:「我決不把自己給你。」非常驚人的是這個「上帝」一直給她相當強的實在感。然後這個女子自殺,割腕的時候也跟上帝說:「看到了吧?」但她沒有直接就死,她害怕了。她在恐懼中衝到街上,她向人求救,不是向神,在街上踉踉蹌蹌地伸出手來想抓住人,這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事。她出院了,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她的還是那個平庸的顯得渾渾噩噩的宗贊。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因為申愛信教而跟著去教會,但在申愛恨上帝時卻留在了教會,不為別的,是去慣了,不去心裡不舒坦。申愛在宗贊的陪伴下去修剪頭髮,卻意外地發現美髮師是仇人的女兒,申愛意識到是上帝在糾纏她,就憤而出來,氣憤平息後與過去不歡迎她的鄰居們和解,也接受宗贊幫她剪髮。故事結束在申愛家的後院里,幾縷頭髮飄落地上,被風吹到雜亂的牆角,一縷陽光大有深意地照在地面上。我看過一些基督徒對這部影片的影評,我稍稍有一些不安的地方,他們認為故事的關鍵之處在於那個兇手輕飄飄地悔改,或是這個女子的自義。但是故事裡沒有這種暗示,導演的目的是要和我們講述他所認識的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這個故事其實很有存在哲學的氣息。一個女子,在她自己的任何情境中,無論是她需要、渴望或者有意疏遠,實際無法有效地進入任何一個關係裡面,真正和她有關聯的人物是一個綁架者。這是孤獨,人類深刻的、無法解脫的孤獨。她在實際的遭遇中完全破損,只有通過想像,維持一個體面的假象,卻不得不向綁架自己兒子的兇手袒露真相。那麼在這個失敗中有什麼能夠真正地承載她,使她經受一個不完整的毀壞了的生命?或者是什麼能把這個不完整的毀壞了的生命改換成完整的被重建的生命? 對導演來說申愛的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宗贊,宗贊代表了一個極為平庸但非常實在的生活,而其中竟然有忠誠,而無論她對別人還是別人對她,她在這之外的生活里都沒有這種忠誠。所以宗贊代表了另外一個態度,申愛唯一的出路就是這個,生活中本來沒有意義,在最沒有意義的地方你安安穩穩地生活就行了——我因為不能接受我自己的人生而陷入到巨大的痛苦中,我從這種反叛改為逆來順受,矛盾是通過順從命運來解決的,而這既是解脫也是和解,和她的現實真正的和解。其實任何藝術都是試圖再現我們生活中真實的樣式,每個人會處在他的位置上看到那個真實。我們在《密陽》中看到一個女子對她確信為真實的上帝宣戰,這種對講述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嘗試是在基督徒的創作中都很難看到的。我們的創作大多還是從個人的信仰狀態入手,講述人在「信仰」中的改變、掙扎、努力堅持,完成這個「信仰」對他的要求,而不是一個得救的人與救他的上帝之間的關係,所體現出的仍然是這個得救的人的「人性」,而不是救他的上帝的「神性」。因此,在《密陽》中最令我關注的,正是密陽中的「上帝」。二、世界中的神還是世界外的神?《密陽》中其實有兩個上帝,一個是教會所宣稱、所代理的上帝,另一個是導演試圖表現的他所認識的「真正的上帝」。教會所宣稱的上帝是通過傳福音、教會活動體現出來的,我們按時間順序觀察申愛兩次「被傳福音」和她自己「傳福音」,以及她所參與的一些教會活動,會發現這位上帝的一些特質:第一,這位上帝是看不見的,但真實存在,賜予真理,寫在聖經中,也賜予愛。只要你相信這位上帝,就可以體驗到一些看不見的、但真實存在的事物,於是你就可以開心、感恩,內心得以平和。第二,如果發生了一些你無法理解的事,如果你遭遇了深重的苦難,不要質疑上帝,因為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他的旨意和安排,甚至一縷陽光中都有上帝的旨意。上帝是莫測的。第三,上帝有偉大的愛,和他在一起就像是談戀愛,他會一直愛護你、看顧你、替你著想,你每時每刻都可以體驗到這種被愛的感覺,很幸福。你的人生不再是殘破的、無意義的,因為有一位上帝如此愛著你,你可以在它面前痛哭、發泄,他會真實地安慰、醫治、救助陷在痛苦中的你。第四,上帝要求他的信徒饒恕仇敵。第五,多麼罪惡多端的人,只要向上帝悔改就能得到饒恕,從此心裡得到平安。這位上帝是我們極為熟悉的:愛,使任何事情在他那裡能夠得到化解,憂傷的心靈可以得到醫治;非常實在,雖然看不見,但你只要相信就能感受到他;你若問那為何生活中還充斥著苦難和罪惡?那是因為一切都有他美好的計劃和安排,而這安排是我們暫時無法理解的。教會正在宣告一個人足以用來投射自己慾望和需要的上帝,正如藥房提供藥物、學校提供教育一樣,教會在提供人們需要的服務,就是關於神的設想和描繪,甚至製作對於神的驚人的經驗。另一個上帝是「密陽」,導演心目中更高級的神。這個上帝無處不在,從頭到尾用若隱若現的陽光作為比喻承載他的意義。正如神秘的陽光有時祥和有時邪惡,這個上帝有時與人為敵有時與人為友,他超越人,你控制不了他。他有時像「綁架者」,正如這個綁架者很像愛人,這個上帝可以愛人,但他也可以用電話控制你,你看不見他,但是他可以控制你的一切,你充滿怨恨也沒有用。這個上帝本身無善惡,他顯現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如果你接受這臨到你的一切,多少能夠發現某些神秘的真實的意義,換言之,如果密陽就是生命的「神秘」 「神秘」就在人看不見的地方。故事最後,密陽在哪裡?密陽在牆角的地面上。導演就是要告訴你,你的視線應當從天空轉向地面,他以這個上帝來攻擊故事中教會所宣稱的上帝。《密陽》中的兩個上帝無論表面上多麼不同,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這個世界中的神,就是內在於人類自己的欲求和體驗的神。從一個基督徒的角度看,整個故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聖經所啟示的真上帝。無論在教會的宣告中,在申愛的傳道告白中,還是在申愛的反叛中,這個真正的上帝沒有出現過。真正的上帝是聖經裡面的神,他跟這個故事中的兩種上帝有什麼不同?真正的上帝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可見的神,是在這個世界以外進入這個世界的神。這裡所說的在世界以外是從交往的角度說的,也就是說,這位上帝就其自身而言,是超越於人類任何已有的經驗和慾望,人不曾感知,也無法影響。「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1:18)他是創造主,他以不可知的能力掌管這個世界,這個力量是誰也參不透的。但是這一切通過一個非常具體的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耶穌基督的十字架進入這個世界。神的兒子,為罪人死為罪人復活。唯獨通過救主耶穌,神才能被人理解把握,最終以交往的方式親近神。無論是電影自身要講述的故事,還是人物自身的故事,或者故事的暗示中都沒有這位上帝。我也設想對導演來說,他無論怎樣觀察基督教的文化,他也不會認出這位上帝,因為一旦認出,他就有可能成為真基督徒。他雖然很逼真地表現教會生活的某些層面,但裡面出現的無論牧師、長老,還是執事和帶領聖經學習的女傳道,都缺乏對這位十字架上基督的認信和理解。他們不乏嚴肅的道德感,比如那個受誘惑的長老竟然因為覺得神在看著就無法繼續做愛,但這跟真信心毫無關係。他們有一個一般意義上的基於心理需要的對上帝的期待,他們把這個期待當作事實去宣告了。中國的基督徒很多時候也在宣告這樣一位上帝,密陽中的佈道、聚會、所傳的「福音」對我們來說都非常熟悉。而往往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所呈現的是一個基督教的世界觀,我們在試圖告訴一個人,他所在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他在這個世界中的真實處境是怎樣的。若是這樣,我們必須從聖經中所啟示的、真正的上帝再思我們的世界觀。三、基督徒的世界觀基督教的世界觀基本上是由三個主題規定的:1、創造:這個世界不是生成的,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被造物。所有的被造物都有個特點,就是體現甚至實現創造主的意圖。當我們說這世界是被創造時,我們是說,這世界是承載神意的。神掌管這個被造世界,也按著他的旨意推動這個被造世界。但當我們說這個世界是由神創造的時候也容易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神在哪裡?這牽涉到另一個主題,就是審判。2、審判:這個世界是神造的,但因著墮落遭遇神的審判,這個審判在羅馬書裡面意味著某種棄絕。神在哪裡?神不在這個世界中;神在這個世界上的行動在哪裡?行動就在於他不再直接的行動;那麼現在這個世界為什麼不直接承載神意?它不再承載神意,和它從來就沒有承載神意,是不一樣的。神以不在的方式在——不跟它在一起,不認同它。這代表一種判斷,羅馬書中講到兩點:這個世界本來應該認識神,它卻不認識,結果神的憤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在人故意不認識上帝的情況下,上帝就以三次任憑來回應。任憑是指有一種惡的傾向發生,但上帝任由它發生,並且毀壞它自己的世界。這不是不管,而是審判,這個世界是一個因墮落而遭受神審判的世界。從創造來說,這個世界是美好、和諧、高貴、極有價值的;現在墮落了,被棄絕了,如同一片絕無僅有的碎珍瓷,看的時候就會覺得很心疼,它本來極有價值,如今卻毀壞了。3、拯救:神怎麼拯救?換句話說,上帝怎樣在這個世界中?通過翻騰的大海顯明上帝?通過翻騰的大海中一個落難的人抓住一塊木板活下來顯明上帝拯救了他?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在說「我是基督徒」、「我要以基督徒的眼光看世界」的時候,他缺乏一個概念——上帝是以怎樣的方式在這個世界?雖然對基督徒來說這可以是唯一的核心問題。這個毀壞的世界帶著創造的意義,碎掉了的珍瓷是珍瓷,墮落了的罪人希特勒本來是一個非常寶貴的人,他是按照神的樣式造的,是一個毀壞了的神的形像。創造者以他的創造在世界中,創造者以他的掌管在世界中,但最根本的,創造者以十字架在世界中。神的憤怒顯明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是神對罪惡的審判,但是這個審判沒有落在我們身上,而是落在一位替代者身上。因為神審判,所以他是公義的;但是這個審判落在了替代者身上,對我來說這就是拯救。通常我們說神進入這個世界,就是以這種方式。世上的一切都是十字架。我在聖經里看到一個原理,父通過子來顯明自己。因此,聖經所告訴我們的基督教世界觀的一個基本的模型是——我們所面對的這個世界是被造的、墮落的、將要遭受永遠審判的、需要拯救的世界。那麼,在這樣一個世界中,人如何與上帝相遇?以另外一個角度來闡釋這個問題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四、在世界以外通過基督進入這個世界的神我們從聖經的角度來回答:「人子啊,你要對以色列家說,你們常說:『我們的過犯罪惡在我們身上,我們必因此消滅,怎能存活呢?』你對他們說,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人子啊,你要對本國的子民說:義人的義,在犯罪之日不能救他;至於惡人的惡,在他轉離惡行之日也不能使他傾倒;義人在犯罪之日也不能因他的義存活。」(結33:10-12)這段經文揭示出一個問題:受過上帝話語教訓的以色列人,他意識到自己有一個重大的危機就是——我必滅亡不得存活!《密陽》里的申愛必滅亡不得存活,她的兒子必滅亡不得存活,那個殺人犯必滅亡不得存活,所有的人都需要面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你必滅亡不得存活」!對這個危機的描述可能會因為語境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說,我漸漸地感受到生活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消減了;我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中與任何一個有意義的關聯都斷絕了,我像行屍走肉一樣生活。哲學家會說,人在有限中終會沉淪歸於虛無,這是我們的本質,這是無論你信不信耶穌都知道的事實。意義要消解掉才符合生活的真實,但問題是什麼消解了它?是罪,罪要消解它。罪是一種致死的毒藥嗎?不是,但你若吃了這葯,會激怒不許你犯罪的上帝,他會讓你死。這是人生面對的問題,死亡本身是消解價值的。為什麼我們必要死亡呢?因為我的過犯罪孽在我身上;為什麼我的過犯罪孽會使我消滅呢?因為它惹神的憤怒!在這個真相中有我們今天在世界中的一切體驗,有人會失去兒子,夫妻間會處不好,婆媳之間會處不好,五年苦戀結婚的人三年離婚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從根本上說我們的生命已經離開了源頭。但是非常驚人的是,在這個事實中,先知得到命令,上帝要求他去告訴這些將要滅亡的百姓,神對他們的旨意不是喜悅他們滅亡,而是喜悅他們轉離所行的惡道而活。這個命令實際包含著一個應許,活著的允許。但這個應許如何實現?我怎麼可能轉離所行的道而活呢?因為我不僅僅是犯罪,而且我有犯罪的意願和傾向,這是我的本性,我怎麼可能脫離這樣的本性呢?即便我想要不再犯罪我也不能,即便我真的做到了,我也照樣恨神。真正發生的是我和上帝之間的隔絕,任何情況下人直接面對上帝,只有一件事情會發生,就是滅亡。《密陽》中的申愛一直讓我非常驚訝,這個女子就是對抗上帝的時候,往天上看的表情也特別嫵媚,有點像被背叛了的怨婦的撒嬌。這種和上帝交往中的實在感,在教會的真信徒中都很少,但因此她的信心就真實嗎?我們的人格是有限的人格,有限的人格如果產生人格相交的實在感的話,基本上對方也是有限的人格。如果真實地與無限者交往,所產生的不會是有限者彼此交往所產生的實在感,這是我們在禱告中能夠感受到的。作為位格性存在的人,申愛多麼需要實在的位格交往,她在她的需要和體驗中認識和期待這樣的一位,後來在艱難的時候伸手抓住了他。申愛的實在感產生於她是在與一個和她一樣有限的存在相交,雖然這個存在比她強大,但從一開始就是她慾望和需要的產物,所以後來她可以把所有比自己強大的力量都投放在他身上。她跟上帝叫板的時候,在街上叫罵的時候,嘟嘟囔囔抱怨的是她父母、她的丈夫,一直壓在她裡面的失望和怨恨都顯出來了。《密陽》這個故事裡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個女子沒有和解的心,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恨神的,她也沒有經歷過神本來應該恨她卻饒恕了她。她一直在與神的隔絕中生活,後來雖然進到教會,但她和神之間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她和神沒有仇怨,她沒有被饒恕,她也不需要,她只是原來可憐地在愛以外,如今在愛裡面。因此她遇見的不是真神,她在教會裡遇到的以及與神交往的一切,仍然是和神隔絕的世界本身所具有和提供的內容。世界中的上帝仍然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她的假想和幻覺。這樣一個沒有和解經驗的人想要憑著命令去和解,怎麼可能呢?沒有被愛卻有愛的義務。為什麼我有愛的義務?因為我有了被愛的體驗,我覺得神時時刻刻都在看顧我。但是神比愛我更先愛我的仇敵,而且在我的傷痛還沒有解決的時候神已經釋放了他。在這樣愛的關係里他被釋放了,但我卻更加被捆綁。我要報復,不單單是為了失去孩子而報復,不單單是為那個兇手的罪得赦免而報復,而是把自己已經失去的那個丈夫所造成的傷害都向神報復……所有的一切傷害和怨恨都歸算到神那裡去向他報復,這是這個故事基本的走向。其中缺什麼?缺基督的十字架,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東西無論裡面講了多少跟基督教相關的元素,如果裡面講的不是基督的十字架,他就是非基督教。你說那個故事在講信心,那是個異教的故事;你說這個故事在講愛和饒恕,那是個反基督教的故事。耶穌說,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要饒恕七十個七次,因為你所欠一千萬兩銀子的巨債,神給你免了,難道你不應該免十兩嗎?這個女子自己其實是欠債的,一千萬兩銀子,她沒有覺察,因此她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被豁免了的知覺。因為在她的生活中,在牧師、執事給她講的道中都沒有基督的十字架。人如何與上帝相遇?在《密陽》里他們沒有答案,真正的答案在約翰福音14:6里,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如何轉離自己的道路而活?通過耶穌的道轉移!請看:「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10:19-20)若是沒有耶穌基督,這條路不能打開;若沒有耶穌基督,人和神沒有交往;若沒有耶穌基督,所體驗到的神是這個世界的神,那是魔鬼的另外一個名稱。所以唯一的神、進入到這個世界的神,是從世界以外通過耶穌基督進入世界,而我們也是通過耶穌基督進入到與他的交往中——唯獨在這裡。為什麼?在這裡有對罪的覺察,有有效的代贖,耶穌替我們承擔了我們的死,因此在這裡也才有饒恕。離開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任何宗教宣稱都不可能是真實的,相反,正如《密陽》的導演所描繪的,它必定是錯謬的,並且是偽善的。離開十字架說自己被神接受了,這是《密陽》故事裡的模式,而這個失落了十字架、人卻認識到神進入到他們中間、覺得神時時刻刻都在看顧、並因為有了被愛的體驗願意履行愛的義務的模式,是今天包括中國在內的基督教世界中最普遍的信仰模式。這個模式在實際的情形中更為複雜,因為當一個沒有真信仰的人獲得了這個假信仰,他就斷絕了去追求真信仰的可能性。真正在世界上曾經失去兒子的那位神,本來應該真正地成為一個失去兒子的女人的神,而能夠讓那個失去兒子的女人和那個失去兒子的神建立關係的唯一通道,正是這位神為她捨棄的自己的獨生兒子。這個兒子是所有的人,無論導演、劇中角色還是我們都需要面對的。

推薦閱讀:

[轉載]世界各國與地區生肖龍郵票欣賞9
中國建世界最長漂浮棧道,人人都能水上漂,獲吉尼斯世界紀錄
亘古世界——子蘇奇緣(3)奇人甲《世外異人》續篇
【文體藝苑】姚明出任2019年籃球世界盃形象大使
一個人有怎樣的心靈,就擁有怎樣的世界

TAG:世界 | 基督 | 入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