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隆首席軍機大臣—曹振鏞

曹振鏞(1755-1835年),字儷生,號懌嘉,安徽歙縣人。乾隆朝戶部尚書曹文埴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後。乾隆四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任翰林院編修,後升侍讀學士。嘉慶初年,升少詹事,授通政使,累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道光初年,晉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兼上書房總師傅,又以平喀什噶爾功績晉封太子太師,旋晉太傅,並賜畫像入紫光閣,列次功臣之首。道光十五年卒,道光帝親臨弔喪,下詔褒恤,賜謚文正,入祀賢良祠,擢其次子曹恩濙四品卿。

乾隆四十六年(1781)進士,選庶吉士,任翰林院編修,後升侍讀學士。嘉慶初年,升少詹事,授通政使,歷任內閣學士,工部、吏部侍郎。嘉慶十一年升工部尚書。奉命撰《高宗實錄》,書成,加太子少保,調任戶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嘉慶十八年九月調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隨又升體仁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嘉慶二十五年九月任軍機大臣。道光初年,晉武英殿大學士,軍機本臣兼上書房總師傅,又以平喀什噶爾功績晉太子太師,旋晉太傅,並賜畫像入紫光閣,列次功臣之首。振鏞歷事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三任省學政,四任省會試主考官。凡纂修《會典》、兩朝《實錄》、《河工方略明鑒》、《皇朝文穎》、《全唐文》皆為總裁官。凡所綜理,事必躬親。承書諭旨及衙門奏章、翰苑進呈之文無不反覆閱視,一字一句,反覆斟酌,一點一畫的錯誤,必予改正。嘉慶十九年至二十五年間,嘉慶帝六次謁陵,五次秋彌木蘭,都留振鏞在京處理朝廷大事。兩江總督陶澍整理兩淮鹽政,改行票法,先以私書請示曹振鏞,曹振鏞極表贊同,使改革得以實行。

道光十五年卒,道光帝親臨弔喪,下詔褒恤,賜謚文正,入祀賢良祠。曹振鏞是新安曹氏的傑出代表,從政時間長達53年。他一生經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在乾隆46年(公元1782年),27歲的曹振鏞考取進士,入選庶吉士,是青年後備幹部;到了嘉慶朝,他得到重用,任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兼管工部,進入內閣;到了道光朝,他再升一級,任武英殿大學士,成為道光的心腹之臣,曾代理皇帝事務三個月。他的仕途如一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無災無難,年屆80歲才退休,當官長達52年,清代官宦歲月之長几乎無人能超過曹振鏞。

有不少人說身為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宰相的曹振鏞一生唯唯諾諾,小心謹慎,"多磕頭、少說話、"。這種說法過於尖酸刻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曹振鏞作為首席軍機大臣,從政52年的京官,政績頗多,他沒有貪污受賄的記錄,能做到這一條就很難得;他一生小心謹慎、言行得體,"克勤克慎",52年沒有大的過失,可見官宦文化修鍊之深。道光七年,清廷平定新疆張格爾叛亂並活捉張格爾回北京,這是道光朝平定叛亂勢力的一次重大勝利,曹振鏞作為決策人員贊襄有功,支持有力,是功臣之一。道光帝為他寫下這樣一段贊語:"親政之始,先進正人。密勿之地,心腹之臣。問學淵博,獻替精醇。克勤克慎,首掌絲綸。"評價實在不低。曹振鏞三次當學政,主持鄉試、會試各四次,都能盡心儘力;閱評考卷能守法遵紀,不淹沒博學有才之士;對到金殿面試的考生,必預先一一校閱考卷,工作一絲不苟,不出差錯。曹振鏞是鹽商子弟,祖上以鹽業起家,有一批親屬是揚州鹽商,世代享有特權,是曹氏家族的命根子。兩江總督陶澍提出鹽政改革,取消商鹽壟斷權,實行凡納稅皆可販鹽的鹽票法。這一改革嚴重損害鹽商利益,也損害曹振鏞親屬的利益,親屬叫苦不迭,紛紛投訴到曹振鏞,曹振鏞說:"焉有餓死之宰相家?"一笑了之。他能把祖傳利益、家族利益撇在一邊,支持鹽政改革,是識大度開明的。

嘉慶皇帝出巡,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歙縣民間至今能聽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這句俗諺。"四世一品坊"屹立在歙縣雄村村首曹氏宗祠前,是一座三間三樓,四柱衝天式功名牌坊。為乾隆褒獎戶部尚書曹文埴祖孫四代而敕建的,也是曹府新廳之門坊。實則如列入曹振鏞在內作為魏武帝(曹操)後裔嫡脈的新安曹氏即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絕無僅有的五世一品。特別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五年(1835),歷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乾嘉王朝幾乎有大半歷史都在他們父子的影響之下。曹振鏞門生較著名者有潘世恩、林則徐等人。

清代有《一剪梅》用來諷刺曹振鏞:"仕途鑽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八方無事歲歲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大家襄贊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無災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流芳後世更無窮,不謚文忠,便謚文恭。"

推薦閱讀:

乾隆皇帝未登基前 算了一次命 非常好聽
歷史辜負了乾隆,還是乾隆辜負了歷史? 
提到「撿漏兒」,誰也比不了乾隆爺!
和珅多有錢?他還睡了乾隆的十幾個妃子 最後因為一個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