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 東林奇人汪文言

東林奇人汪文言來源:2015-6-27 15:51:47 黃山地方志網

汪文言(?-1625),本名汪守泰,徽州府歙縣(今安徽歙縣)人,智巧俠氣、饒具謀略。獄吏出身,以監生身份遊走於朝,參與謀劃東林黨諸多活動,魏忠賢剷除東林黨時被捕下獄,因不肯牽連誣告御史楊漣而被害。汪文言沒有進過考場,既不是進士,也不是舉人,甚至不是秀才,一個小小獄吏出身,以捐來的一個監生身份混跡官場,最高官職也莫過七品內閣中書,史書上沒有他的傳記,甚至本土方誌里也沒有他的名字,然而,這樣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後世卻有這樣的評價: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他處事圓滑、左右逢源,以過人的權術和智慧,幫助東林黨擊垮齊、楚、浙三黨。生命的最後關頭,寧死不屈選擇堅守信仰,生平讓人十分詫異。 說是奇人,奇就奇在沒參加過科舉,卻終身在官場輾轉騰挪。在魏忠賢杜撰出來醜化東林黨人的《東林點將錄》中,與汪文言對應的《水滸傳》人物是鼓上蚤時遷,其實汪文言對應的那個人,倒與宋江的經歷很相似——同是縣吏出身,都是以仗義疏財、廣交朋友聞名。早年在監獄打雜謀差,在縣衙里端茶倒水,以一身江湖義氣換得一幫兄弟朋友。來到京城,以捐來的監生混跡官場。明朝官場是講究出身的時代,科舉進士一甲者(前三名)授予翰林修撰、編修;二甲、三甲中選擇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進入翰林院,才有入閣拜相的可能;其他進士可以擔任地方官、六部官員或監察官;舉人出身就只能從教諭等低品級的小官做起。對連秀才也沒有考中的汪文言來說,在朝廷這個波詭雲譎的政壇里混,難度可想而知。可沒想到他卻在京城站穩腳跟,在明王朝高層如魚得水,並在明末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初迫於生計,汪文言離開歙縣投奔東林黨官員刑部郎中於玉立的門下當書吏。于玉立被貶官後隱居家鄉,不知京中情況,就派汪文言進京廣結朋友,了解動向,還為他捐了個「監生」的身份,以利於活動。汪文言慷慨仗義,機靈能幹,活動能力極強,加上又有于玉立的舉薦,所以很快就與東林黨人的關係十分熟絡。他很會察言觀色,當時東宮伴讀太監王安(朱由校的貼身太監)雖人品很好,但由於當時太子朱常洛(朱由校之父)素來不被萬曆皇帝重視,曾一度想廢長立幼,因此王安也受人冷落。汪文言抱著投機心理傾心結納,逐步拉攏關係,直至信任有加,他在王安面前,經常大言炎炎,品評人物,引得王安更是刮目相看,對他的才學很欽佩。汪文言在朱由校繼位一事上也發揮了關鍵作用。萬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夜,時即位剛一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病危,御史楊漣找到王安秘密商議說,皇上已經不行了,太子應立即入宮繼位,以防有變。王安非常謹慎,認為目前情形不明,沒有皇上的諭令,如果擅自入宮,凶多吉少。楊漣說,皇上已經昏迷,不會再有諭令,時間緊急,絕不能再等!王安仍然拿不定主意,僵持不下時,在場的汪文言憑著幾十年官海沉浮經驗,做出了一個判斷。他對王安說:楊御史是對的,不能再等待,必須立即入宮。一直以來,王安對汪文言都極為信任,於是他同意了,並帶著太子朱由校,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進入了皇宮,成功即位。明熹宗朱由校登基成功有賴於東林黨扶持,東林黨的氣勢由此更上一層,而參與此事的汪文言也加深了與東林黨的聯繫,並最終成為東林黨核心成員。 光、熹之際,朝廷上有劉一燝輔政主持,內宮中有王安調度,所以諸事能夠穩妥施行,汪文言在其中負責聯絡傳遞信息,出力較多,因此而被魏忠賢指為「鼓上蚤」。汪文言雖然官小,但他傑出的活動能力使他成為東林黨實際上的組織者和靈魂人物。明末朋黨之爭異常激烈,朝廷官員中除了東林黨之外,還有楚、浙、齊三黨,三黨聯合對東林黨加以制衡,雖有皇帝的信任支持,東林黨也處處掣肘。汪文言是東林黨中的異類,是因為在書生氣泛濫的東林黨人中,他是為數不多的務實政客。在與其它三黨爭鬥中,汪文言成功運用離間計,鼓動梅之煥、拉攏官應正,打破了楚、浙、齊三黨聯盟,為東林黨擊潰三黨奠定基礎。 汪文言是令人稱奇的,因為他一生追逐利益、投機取巧,卻在最後關頭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惜以鮮血和生命來捍衛,證明了不愧是一個標準的東林黨人。自打出道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之所以加入東林黨,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混飯吃。他的一生,都是和虛偽、圓滑打交道,他的每次選擇,都是為了利益,都是妥協的產物,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卻絲毫不含糊,這不僅令人稱奇,更是令人稱道了。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九月,王安被魏忠賢算計謀殺後,汪文言驟然失去了政治屏障,遭人彈劾,丟了「監生」的身份,被趕出京城。接著又被御史梁夢環彈劾,被逮下獄,後在東林黨人的幫助下得以無罪釋放,沒想到因禍得福,由此而人氣大增,首輔內閣大學士葉向高也延聘他為內閣中書,東林黨的趙南星、韓爌、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都與他往來密切。天啟四年(1624)六月,東林黨人左副都御史楊漣上疏,彈劾東廠提督太監魏忠賢二十四大罪,但未獲成功。天啟五年,魏忠賢勢力日盛,羽翼已豐,意圖陷害楊漣、左光斗等「六君子」,由於楊漣等人立身清正,抓不到任何把柄,於是魏忠賢決定以身微言輕、留人口實的汪文言為突破口。天啟四年(1624)吏科給事中阮大鋮上書,彈劾汪文言、左光斗互相勾結,禍亂朝政,由此被下詔獄。魏忠賢授意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嚴刑拷打汪文言,施以「械、鐐、棍、拶、夾棍」酷刑,意圖引出楊漣等人受賄,然而口供始終只有一個「我不知道」。 當汪文言的侄子買通了看守,在牢中看到不成人形的汪文言時,禁不住痛哭流涕,汪文言用鎮定地語氣對他說:「不要哭,我必死,卻並不怕死!」。窮凶極惡的許顯純更加毒辣,用針刺破文言之右耳膜,用鉗子拔掉左手五指指甲,拔掉他的肋骨,汪文言痛不欲生,下肢盡殘。無論許顯純如何折磨,得到的永遠只是一句擲地有聲的回應:「世間豈有貪贓之楊大洪(楊漣)哉!」。無奈許顯純只得偽造證詞,奄奄一息的汪文言用盡最後的力氣,怒斥道:「爾莫妄書,異時吾當與爾面質!」這是他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在長達二個月的殘酷迫害後,1625年春,汪文言在獄中被害,至死沒有屈服!沒有出賣自己的朋友,沒有出賣正義。在明末那樣一個污濁的時代,許多人容易做的,是用權謀詭詐來保護自己、擊敗對手;難以做到的,是像東林黨中的楊漣、左光斗、周順昌等人那樣,甘願以清白正直的君子之行對抗邪惡,即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最難的,是像汪文言那樣,不拘小節而又深明大義,在圓滑機敏、八面玲瓏的外表下,仍堅守著正義的底線,縱然沒人知道他承受的痛苦和付出的代價,也無怨無悔,這個出身卑微的人物,後人了解的全然不多,好在明史《魏大中傳》和《二十四史札記》中還是留下了關於他的精短描述,這已足夠今天的我們從中感受那永不磨滅的人性光芒。


推薦閱讀:

【轉載】簡單八字看誰有富貴好命
【轉載】年少崢嶸屈賈才
誰動了我們的幸福?(轉載)
鄉下妹子 【轉載】
[轉載]普通睡褲紙樣畫法

TAG:轉載 | 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