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個人的道德潔癖能讓世界更乾淨嗎?

作者:膽小靜來源:公眾號《還原社》

在我們的記憶力里,唐代的狄仁傑、北宋的包拯、明代的海瑞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清官,他們威望極高,名垂千古。有人把海瑞比作是中國的堂吉訶德,兩人確有相似之處;更有人把海瑞說成是一個精神病患......

四歲喪父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現在海南瓊山人。先世是軍人。祖父是舉人,做過知縣。父親是廩生(明清兩代稱由府、州、縣按時發給銀子和糧食補助生活的生員),不大念書也不大理家的浪子,在海瑞四歲時便死去了。叔伯四人都是舉人,其中一個中了進士,做過御史。海瑞雖出生在這樣一個官僚家庭,但家境並不好,祖上留下十多畝田地,光收些租子是不夠過活的。他母親謝氏生性剛直嚴肅,28歲死了丈夫,自己撫育孤兒,做些針線貼補過日子。海瑞剛會走路,謝氏就對他口授經書,曉以宮商;海瑞六歲,入「紅城私塾」;二十歲,列「瓊鄉俊彥」;直到海瑞中了鄉舉,謝氏才「頹乎榻間」,大病了一場。海瑞較為極端的性格可以說就是源自於謝氏的教育。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舉鄉試為舉人後,便被吏部謁選派官,初為福建南平縣學教諭,後升任淳安、興國知縣。海瑞巧斗總督公子總督胡宗憲公子路過淳安縣時,嫌招待不周吊打招待人員。海瑞十分生氣,想出辦法嚴懲公子。海瑞故意稱公子是「騙子」,敗壞總督美名,便查收他的贓款,把他押送到官府。海瑞給總督寫信,稱讚總督的清正廉潔,結果總督有苦難言,明知是海瑞的計策,但是礙於自己的名聲只好忍氣吞聲。上疏入獄

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海瑞買好棺材,備死上《治安疏》,罵皇帝虛榮、自私、殘忍、愚蠢;揭發官場的弊端;同時提出改革意見。由於這篇奏疏觸怒了明世宗嘉靖,海瑞被逮捕下獄,問成死罪。幸得嘉靖皇帝不久後病死後獲釋復職。

治理吳淞江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升任應天巡撫,任內除利弊,整吏治,平冤獄,深受百姓愛戴。吳淞江的治理,在古代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大難題。在永樂年間,明朝還國富民強的時候,就有過吳淞江的治水工程。其治理費用,被當時的工部尚書夏元吉也驚稱浩大。夏元吉後來因為方針錯誤,治水工程其實是失敗了。江南水患也一直不靖。到了海瑞當應天巡撫的時候,明朝窮的連百官薪水都發不起,江南又發大水饑民無立錐之地——但是海瑞想出了後世羅斯福新政時以工代賑的辦法,然後讓饑民們通過幹活來換取錢糧。到1569年,海瑞主持吳淞江治理時,判斷「黃浦奪淞」趨勢無法逆轉,遂確立「由黃浦入海」的方針,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辭官回鄉由於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大力懲治貪官污吏,打擊豪紳富戶,損害了眾多權貴的利益,大家都恨他恨得牙痒痒。吏科給事中戴鳳翔就是這些銜恨于海瑞的人之一。隆慶四年(1570年),戴鳳翔利用自己主管官員監察的權力,上疏參劾海瑞「沽名亂政、大乖憲體」。海瑞雖然上了奏摺為自己做辯護,但無奈當時他得罪的人太多,趁機落井下石者甚眾,朝廷抵不住壓力,只好下令改任他為南京糧儲。海瑞無法接受自己正直為民卻遭貶黜的現實,上《告養病疏》,說官場太亂,群臣皆庸,自己身體衰憊,要回家侍養老母。在海瑞貧瘠的鄉村裡,屋子裡掛著的立軸上是「忠孝」二字。這是海瑞畢生的信仰,也是它擁有的全部。重返官場萬曆十三年(1585年),張居正被清算,72歲的海瑞藉此倒張風潮再次走上了政治舞台。但這是海瑞已看透官場,萬曆十二年(1584年)冬天,張居正去世之後,吏部擬用海瑞為左通政,明神宗朱翊鈞向來器重海瑞的名望,萬曆十三年正月,召海瑞為南京右僉都御史,在赴任的路上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當時年已七十二歲了。為懲處官場貪污受賄之風,他竟然向萬曆皇帝提出極其過激的諫議:建議對涉貪官員按太祖法實行剝皮囊草、枉法八十貫論絞等酷刑,海瑞上疏後,舉朝嘩然。海瑞之死萬曆十五年,1587年入冬不久,南京都察院的一把手——右都御史海瑞就病倒了,病情越來越重,但他就是不肯用藥,似乎不想再活於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一年之前,海瑞在給侄女婿、進士梁雲龍的信中曾感嘆:「七十有四非作官時節,況天下事只如此而已,不去何為?」他無法自由離職,卻可以選擇離世,彷彿看破了人在仕途的無奈和大明王朝的無望。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身邊除了幾個僕役,沒有一位親人,因為他的妻子王氏、小妾韓氏和兒子海中砥、海中亮、海中期都已先他而去。海瑞死前3天,兵部送來的薪俸中多了7錢,他都讓人返還,也沒有留下遺言,交代後事。其清廉、自律,由此可見一斑。周暉《金陵瑣事》載,海瑞的遺產被清點後,只有「竹籠中俸銀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而已」。據說當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探視,看見他房裡的帷帳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都已經很破了。海瑞身上的衣服也很不像樣,寒酸得連窮書生都不大會穿。海瑞沒有兒子,王用汲就承擔起喪葬事宜。他翻檢海瑞儲蓄,只找到了十來兩銀子。王用汲當時就掉了眼淚,在同僚里湊份子給海瑞下葬。海瑞的殯葬場面,《明史卷二百二十六》有過簡略的記載:「……市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另據近代筆記,當時非但在應天十府出現了隆重的民間殯儀,在海瑞早年任過「教喻」的福建南平,或是做了一段時間知縣的浙江淳安,老百姓都「聞訊號泣載道」,紛紛「繪像以祀之」。

海瑞一個人的清廉救不了這個國家,他死後57年,大明覆滅。婚姻不幸孝子海瑞甚至到了三四十歲時還和母親同屋而睡。在海母的鐵腕之下,海瑞完全無法獨立,這也造成他一生的家庭、婚姻的悲劇。海瑞絕不是一個好老公,他一生娶過三個老婆,納過兩個妾,她們的命運是這樣的:第一個老婆生了兩個女兒,因為和海母不合而被海瑞休了。第二個老婆,進門不到一個月,又因為相同的原因被趕出家門。第三位夫人和小妾一人先後生過三個兒子,但非死即癆,無一倖存。(兩人之死竟在一月之內,當時御史上書指責她們系被海瑞所逼而死,海青天因此丟官)。這是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寫到的,非正史。海瑞殺女

說是海瑞5歲的女兒吃了一塊男僕給糕餅被海瑞發現,竟說出「非吾女也,能即餓死,方稱吾女」的話,最後女兒7天不吃不喝餓死了。這件事有很多出處,明姚叔祥的《見只編》、沈德符在的《萬曆野獲編》、清周亮工在《書影》,這幾本書都是野史,所以故事的真實性值得懷疑。極為清廉、道德潔癖

朱元璋當年定下了一個制度,官員不能打白條、不能霸佔民田、不能行賄受賄。到海瑞時已經過了兩百多年,但海瑞不管到哪裡,都以此制度一絲不苟的要求官員。他在南京當官時,有位御史在家裡叫堂會,請了一群戲子演戲。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海瑞知道此事後,居然要當眾杖責這位御史。海瑞什麼灰色收入都不要,就結結實實拿俸祿養活一大家子人。海瑞賦閑在家的那段時間俸祿也斷了,他就靠給人寫墓志銘、贈序之類的文章苟延殘喘。不光自己不要灰色收入,海瑞要求下屬也不要。他當淳安縣令的時候,就把下屬的各種津貼都取消了,同時嚴禁收取陋規。海瑞曾在公事備忘錄中寫道:「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在斷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而且有些道德代替司法的傾向。不知道他為官十多年有沒有冤枉無辜。

海瑞治法,素有「鐵人」之譽,他的吏員抄錯字報廢了一張紙,即被奪俸三月;他的衙役弄死了鄉人的一頭牛,即被處以劓刑;至於男盜女娼,翁媳私通,未婚先孕,溺殺女嬰,販運私鹽,統統要處以斷趾割肉的酷刑,然後削去民籍,發送邊疆,三世不得省還。海瑞認為,「男女濫媾」是風化第一大敵,所以申飭必須嚴苛,量刑必定從重,矯枉務使「過正」。1562年,他調任江西興國不久,聽說一黎姓財主同時跟自己的三個兒媳有染,卻只按一般民事律例被「罰銀八十兩」,便立即調出舊時卷宗,拘來案犯,傳到證人,查實情節不訛,當場喚出行刑手,割了人家的一枚外腎(睾丸)。明朝思想家李贄對海瑞的評價:「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

海瑞歷來一直被當做道德楷模,但他絕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真正成熟的政治家,肯定不是道德上的完人,因為政治是一個妥協的過程,是各種利益交換的過程;對政治家講道德,和對妓女講忠貞一樣無聊。一個真正成熟、有成就而務實的政治家,不會為了小節而去礙大事,道德上也不求完善,但能幹成大事;而一個勤勤懇懇的官吏,也許很清廉,但是清廉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他幹不了什麼大事。
推薦閱讀:

海瑞墓
為何大明朝能出海瑞這樣的清官和道德完人,而且能被皇帝和官場接受?
清官海瑞並不是好官:嘩眾取寵其實迂闊無能
品讀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

TAG:道德 | 世界 | 潔癖 | 乾淨 | 海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