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七件事,養成孩子好習慣!

《做好七件事養成孩子好習慣》

今天的文章想跟大家去分享這樣的一個話題就是:怎麼樣給寶寶養一個好習慣?我相信這是爸爸媽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規則和習慣之間的關係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都說「我的寶寶沒有好的規則,所以他就沒有好的習慣」,規則和習慣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實際上我們說並不是所有的規則都是習慣,但是規則建立以後往往就會形成一種穩定的習慣,那我們先看一看這4個漫畫吧。

四格漫畫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媽媽跟寶寶說:「來刷牙了,刷牙時間到」,寶寶說:「不想。」然後媽媽說:「來吃飯時間到了,該吃飯了」,寶寶又說:「不餓。」晚上媽媽開始給寶寶洗澡了,寶寶又會說:「不洗」,最後到睡覺的時候,寶寶也不睡覺,說:「不睡,再玩一會兒。」

▋建立好習慣,先要接受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事實

實際上,給寶寶建立好習慣的關鍵期正好是在寶寶最愛說「不」的時候。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開始知道我和你們不一樣了,那我和你們不一樣的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做什麼事情他都要想顯示自己的不一樣,顯示自己有價值。

我們經常會覺得2歲多的孩子在出門的時候會跟媽媽說:「媽媽,我今天要穿這個,我不穿那個」,「我今天要到這個小朋友家去,不到那個小朋友家去」,「我要穿這個鞋,不穿那個鞋」,「我今天要出去或者不出去」,所有都是寶寶的想法。這個時候媽媽想說什麼的時候,寶寶最大的一個反應就是--「不」。

孩子說「不」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指標。所以,當你的孩子說「不」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高興,因為說明孩子成長了。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煩惱了,總不能總是不聽話吧。

▋ 建立好習慣,先告訴孩子正確做法,而不是一味限制

我們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孩子樂於接納和他喜歡的規則。譬如說,有一些媽媽就覺得很多東西都是不能碰的,地上的沙子太髒了,水玩濕了你的衣服就糟糕了,媽媽還得給你洗。你在地上搞的到處亂七八糟的媽媽多累啊,多辛苦啊……於是,就跟孩子說:「不許碰這個,不許碰那個,也不許干這件事,也不許干那件事」,媽媽總跟孩子說「不」,那麼,孩子知道他要做什麼嗎?當然不知道。我經常會說一句話,跟孩子建立規則實際上不是靠說「不」來建立的,更多的時候是我們通過給他答案建立的。

就好像我們成年人去學下象棋,如果老師告訴你:「象棋的規則是馬走日,象走田,炮要隔山打」,但老師不會跟你說:「馬不能走日」,那你就會想「馬走什麼」呢?

同理,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說「不」的前提時,請你想一想,先給孩子說一個他能做的事情。實際上你給他提供越來越他能做的事情的時候,當他越來越大,他就會發現原來很多事情我是不能做的。

建立好習慣,先告訴孩子正確做法,而不是一味限制。

▋ 建立好習慣,先接納孩子的情緒

譬如說,仙人掌能不能碰呢?我們家開心小的時候,想碰碰仙人掌,但是在碰之前我會跟她說:「這個很疼,扎手會很疼」,開心說我要試一試,於是她就輕輕地點了一下。她不覺得疼,因為她沒有用太大的勁,於是她又狠狠地拍了一下,這下子真的疼了,她哭開了。那麼,孩子哭的時候你要跟他說什麼?你可千萬不要說:「你看吧,媽媽都告訴你了,這個扎手,疼,你還碰,活該吧」。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先同理的她這種情緒,什麼叫同理她的情緒呢?就是先感受她的情緒。

大家最近一定看過《爸爸去哪兒》這檔熱播的節目,我們一直在評論這些明星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這檔節目並沒有給大家一個答案「哪個爸爸做的好,哪個爸爸做的不好」,但是有一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爸爸去哪兒》中,我們會發現田亮的女兒Cindy經常會哭,爸爸對她的一個解決方案是什麼?田亮對她的解決方案是「說道理」,「Cindy你是大姑娘了,你不能哭了。」

實際上,這個時候如果你不說這些道理,而僅僅是抱著你的孩子,拍拍她,親親她,摸摸她,並且跟Cindy說:「Cindy爸爸知道你這會兒肯定心裡挺難受的,我也知道不好受」,實際上爸爸跟她這樣一同理,她很快就會止住哭聲了。所以,你會發現當Cindy跟爸爸分開以後,讓她去執行一個任務的時候,她卻是表現很好。實際上,如果當Cindy跟田亮在一起的時候,爸爸能夠表現出更同理,更能夠體會孩子情緒的話,孩子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出來了。

▋ 好習慣建立方案(一):給孩子留出預熱時間

我們在家裡的時候,當我們的孩子開始跟你說「不」的時候,你先給他一個理解,「媽媽知道你可能不喜歡」,「媽媽知道該睡覺的時間」,或者「該吃飯的時間,你可能這會兒不想吃」,我可以給你個時間。在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有一個方法是大家一定是要注意到的,就是給你的孩子留出預熱的時間。

所有的孩子的性格是有分類的,有4種氣質類型,所謂的氣質類型就是孩子天生出來就帶的這樣的一個基因。第一種類型叫做「容易型」,這種孩子基本上60%的孩子都是容易型很好帶,你會發現很好帶的孩子媽媽的表情也很放鬆。還有10%的孩子我們稱作「困難型」,這個孩子就會不停地哭,不停地鬧,你總是帶他的感覺筋疲力盡。所以,很多時候孩子一出來,你可以看到媽媽的面部線條都會很緊張很焦慮,一般有如此表現的媽媽,其寶寶也不是特別容易帶。還有一種寶寶大概佔到15%,他是「遲緩型」,什麼是遲緩型?就是我剛才說的,他做什麼的時候,他動作都要慢半拍。實際上,所有的寶寶本身它的動作就會比我們大人要慢半拍。

你還記得孩子去打針嗎?越小的孩子,很多時候針拔出來的了才會哭,打進去和推葯的時候他都不會哭。但是再大一點的時候,一打進去他可能就會感覺到疼痛了。那也就是說,孩子的感覺都會慢大人半拍,有些孩子更慢。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就會問我:「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拖延症啊,怎麼這麼羅嗦啊。」不是,有的時候是他沒有找到他喜歡做的事情,有的時候是他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所以,爸爸媽媽們給孩子留給這個預熱的時間,讓孩子自己緩解過來以後再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要強迫他。

在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要給你的孩子留出預熱的時間。

▋ 好習慣建立方案(二):父母先要做好榜樣

爸爸媽媽在幫助孩子建立習慣的時候,首先自己要有一個規律的生活習慣。很多父母親跟我說:「我現在生活特別不規律,早出晚歸,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我就要走了,我也沒看到孩子一面,晚上等我回來的時候,孩子都睡了,然後我還要加班。時常都不能跟孩子有一個頻率是一樣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2歲之前,希望大多數爸爸、媽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生活規律,跟孩子保持一個同步。因為在這個階段,如果寶寶建立好一個比較穩定的生活作息規律,對於他以後養成各種習慣都是有幫助的。

規律的生活作息是讓寶寶有一個時間的概念。雖然說小孩子沒有時間概念,譬如說你跟他說3分鐘、5分鐘他是沒有時間概念的,但是他是有時段感覺的,譬如這個時段我是在家裡看書的時間,那個時段是我跟小朋友出去玩的時間,還有一個時段我可能就是跟爸爸媽媽做親子遊戲的時間,這個他是分的清楚的,所以爸爸媽媽們也要盡量抽時間陪孩子,然後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

▋ 好習慣建立方案(三):好情緒是養成好習慣的前提

在建立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孩子的一個特別快樂的情緒,我們都知道做任何事情如果快樂了往往就是事半功倍。所以,當你的孩子不高興的時候,當你的孩子愁眉苦臉的時候,你還硬逼著他「來把這口飯吃下去,不吃飯我揍你」。實際上,這個時候孩子更不願意去吃飯。而且,他會對飯這件事情本身感到很不喜歡,那麼他就慢慢地越來越不喜歡吃飯。所以,你就會發現這孩子怎麼越來越難喂飯了,身體日漸消瘦,又發現他開始挑食,各種各樣的毛病全部都來了,那個時候你就會感到束手無措。實際上,我們可以追溯到前面,就是因為你沒有給他一個快樂的吃飯的體驗,所以才會導致這樣。

▋ 好習慣建立方案(四):父母的耐心是孩子好習慣建立的不二法寶

最後還想跟爸爸媽媽說的一件事情,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著急,耐心是不二法寶,你現在的耐心換得了寶寶一個習慣的慢慢養成,後面我們就會少操很多心。很多家長都會問:「孩子大小便訓練是什麼時候開始」,給大家舉一個我們家姑娘開心的例子。我記得給開心訓練大小便的時候大概是1歲左右。那時候穿開襠褲,她尿尿的時候很容易蹲下,但過後她穿的是封襠褲,她尿尿的時候不容易蹲下了,經常還會把褲子尿濕,她也不說她要尿尿,她就直接站著就尿了,這個時候我會怎麼辦?我會跟她說:「再尿的時候先蹲下」。有一次她尿:「媽媽我尿尿了」,我說:「怎麼蹲下呀?」然後她蹲下了,我說:「你現在還尿嗎?」她說:「不尿了」,我說:「對,以後再尿的時候就蹲下,就不會再尿褲子了,尿了褲子濕濕的可不舒服呢」。以後,她就慢慢地就接受我這種說法。

所以,很多時候你去跟孩子講道理,去跟孩子講規則的時候不需要用命令的口吻,以一種和藹的、堅定的、溫暖的語氣也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規則。

現在開心已經快兩歲了,幾乎就沒有再尿過床,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再給她帶尿不濕了,她一旦有尿尿意願的時候,她一定會跟我說:「媽媽我要尿尿」,然後她就緊接著奔到她的小馬桶上去尿尿了。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規則建立方面一定要耐心,不能粗魯地對待孩子所有的錯誤。對孩子的錯誤多一份寬容,孩子就會成長的更健康一些。

更多育兒視頻,請看:

《做個構建孩子安全感的智慧媽媽》

《如何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推薦閱讀:

家長「陪」寫作業有講究 要逐步養成自主學習好習慣
製做優秀網頁博客6個好習慣
從你的習慣中看未來 陳小鍵
擴散周知!職場新人應有的九個好習慣
好習慣: 養成自律及負責任的好習慣

TAG:孩子 | 習慣 | 養成 | 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