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生]問道武當山:清靜無為的「長生之術」

養生之道網導讀: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內,地處南方,山形如火盆,古人以武當山供奉玄武大帝,以北方玄武之水相,達成水火相濟、陰陽調和……

功夫學院的挪威學員西蒙在武當山練習中國功夫。本版圖片 早報記者 許海峰

「武當道教功夫學院」院長鍾學勇

武當,故名太和。太者,極大也,和者,諧和也。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內,地處南方,山形如火盆,古人以武當山供奉玄武大帝,以北方玄武之水相,達成水火相濟、陰陽調和。

宋朝為避宋聖祖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明成祖朱棣起於北方,故托真武大帝之名起兵,大修武當宮觀。

相傳,二千五百年前,便有修士尹喜隱居武當修道。之後,武當多有羽士道者修行。陳摶老祖、張三丰……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千古流芳。而武當一草一木、道門傳統,傳承至今,似乎從未改變。道家以長生登仙為終極目標,道家清靜無為、平和協調的養生方術源遠流長。

所謂「道醫同源」,道家對人體的感悟,可稱中醫重要的源流與基礎。名醫孫思邈便是一位道人。而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凡載1800餘種藥材,武當一山便有400餘種,端的是「天然葯庫」。

武當養生之「道」,非止一端。發源自武當的太極拳,不僅是格鬥對戰的技能,更是修鍊身心的法門。

於是,在武當,我們試圖尋找養生之道的本源與純粹。謙和沖虛的道家,提及養生,卻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霸氣,自必有它的獨到之處。談到武當山,不能不提紫霄宮。自北宋宣和年間始建的紫霄宮,在明代經明成祖朱棣敕令大修,而有今日之規模。現在,它是武當山道教協會的辦公地,也是武當山唯一駐有坤道的道教宮觀。

由武當山道教協會創辦的「武當道教功夫學院」距離紫霄宮不過百米之遙。雖然地處一小小的山谷中,少有人能得見真顏,但這家學院已然名聲在外。上海世博會期間,它還曾作為武當功夫的代表,被邀請到世博會上表演。

除了培訓武術人才以外,這家功夫學院還開設了道家養生班。養生班對參加者的體質也沒有太高要求,教授內容則以武當的內家武術和功法為主。

「武當道教功夫學院」的院長鍾學勇雖然並未出家,但平時常作道人打扮,道髻道袍,舉止間頗有風度。據「功夫學院」的招生簡章介紹,他是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傳人,「多得山中高道指點」。平時,他也常在位於丹江口的武當山道教學院授課。

與鍾學勇談養生,他總是先沉思半晌,然後滔滔不絕。在他看來,武當山上的道者們,過的日子本身就是種養生的典範。

鍾學勇口述 史寅昇筆錄

道人的吃飯穿衣都很簡單,但都有養生的道理在裡面。我很反對那種一提養生就想到藥材的想法。為什麼說養生就要用藥呢?照我看,養生不如養心。

進食咀嚼有講究

先說吃飯,道士要求「食不言,寢不語」。吃飯無聲,咀嚼和吞咽都不能發出聲音,而且要細嚼慢咽。嚴格說來,每一口食物都要在口中左中右各嚼十二次才緩緩吞下。一方面,這種細嚼慢咽能夠使人靜心、放鬆下來,另一方面則非常有助於消化。而且,咀嚼得多,能補津氣,人就容易飽。

同時,食不言,吃飯的時候就不會分心,不容易吃得過多。城市人往往吃得太多,碰到好吃的,或者是應酬,就拚命暴飲暴食,這對身體很有害。道人們茹素,一方面是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殺生,另一方面也有益於身體,不會攝入過多脂肪和膽固醇。你看紫霄宮的齋菜,就是很簡單的青菜黃瓜,少油少鹽,你們這些外來人恐怕會吃不慣。這裡不像有些地方,齋菜做得比葷菜還要色香味俱全,這裡的齋菜就是最簡單、最清淡的。

道人穿的衣服都是粗布衣,而且衣衫寬敞,顏色也是簡單的純色,這樣穿對身體有好處。天然的寬鬆織物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非常透氣,也不會束縛肢體,讓人覺得不適。你看冬天那麼冷,但道人們穿得都並不很多,也沒有見穿羽絨、厚棉襖的。不過有一點,他們都很注重腰腿的保暖。道家裝束里,布襪比較厚,而且很長,到冬天有些道人還會戴護膝。到了最冷的時候,道人們會戴上很寬的腰帶,把身體裹緊。按照道門的說法,這是防止晦氣侵襲。

現在城市裡的人,尤其是女孩子,往往就喜歡露出膝腿,大冬天還穿著絲襪,這對於膝腿是很有害的。

表面上看,道人們也不練什麼功,每天打坐、入定、誦經、跪拜。其實,做功課、跪拜就是養生的法門。跪能夠養腎,磕頭能夠養都脈。腎不好的人跪上十分鐘,就會受不了了。而道士叩拜的時候,身體是打開的,彎下腰來腰背就拱圓成弓,這能夠打開人體的經絡。每天磕頭半小時能夠養腎、養生。可是普通人一般不可能會刻意去跪拜,那怎麼辦呢?我開玩笑說,你們以後可以和愛人約定,誰犯了錯誤就磕頭認錯,一來有助於改善夫妻關係,二來也對身體好。

道人們的生活都很有規律,通常早晨5點鐘就會起床,冬天則是5點半。起床之後會做早課,誦經跪拜。每天睡得也比較早,5點半做完晚課,吃過飯,基本就休息了。當然,這種有規律的生活對身體有好處,但四季氣候不同,人的作息也應該適當調整,因此即使是道人們,可能也無法達到真正的「應四時而生」,比如冬天他們還是要早起,這對身體就未必有好處。

要嚴格地「應四時而生」,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普通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略微注意一些。簡單說來,作息應該「跟著太陽走」,古老相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是很有道理的。

方術不難堅持不易

道家養生有許多小方術,並不困難。我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坐,然後叩齒、鼓漱,搓手洗臉。叩齒是上下牙咬緊,叩三十六次,但叩的時候不能發出聲音,能夠緊固牙齒。同時,叩齒生津,用舌頭在牙齒內外攪動各三十六次。再將津液在齒縫間漱三十六次,使津液成為清水,緩緩咽下。接著,搓熱雙手暖眼、耳、面部,直到臉上發熱。這樣的動作很簡單,做一遍大約需要花半個小時。但要堅持下來,尤其對城市人來說,本來就睡得少,要早起床半個小時,非常困難。

很多人認為,辟穀術很神秘,也有人認為是偽科學。我自己嘗試過辟穀,大約一個星期,基本上不吃東西,就用黃精、杏仁、核桃、芝麻磨粉,拌著蜂蜜和水搓成核桃大小的一丸「餌」,每天吃一丸,別的就不吃了。核桃和芝麻粉也是買的現成的,八塊五一袋,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

辟穀術是從神仙術里發展出來的。道家說人有三屍,在腦、腸胃、丹田,分別代表人的思欲、食慾和性慾。俗話說「人吃五穀就會生病」,就是說五穀養人的濁氣,而濁氣養三屍。從成仙的角度來說,要成仙就要斬斷三屍,因此就不能吃穀物。

對現代人來說,很多人都是營養過剩的,幾天不吃什麼東西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辟穀並不是單純的挨餓,首先需要有一個「自發」的過程,自己告訴自己不餓。然後,要配以相應的功法,包括「餌」等。其實,辟穀最容易出問題的時間段並不是辟穀期間,而是辟穀之後。辟穀一星期,通常要兩周時間來調理腸胃。許多人辟穀的時候沒什麼,一結束馬上就大吃大喝,腸胃當然受不了。

其實許多養生的道理大家都懂,比如春天衣服不要穿得太緊繃,夏天應該多出汗多補水,冬天吃東西口味可以重一些,不要做太多體力活等。

現代人的生活往往不是這樣。許多人夏天喜歡喝冰水,覺得這樣能解渴。還有很多人說,西方人拿著冷水、冷牛奶就往肚子里灌,所以證明體質比中國人好。但其實,東方人飲食以五穀為主,不像西方人吃肉食多,西方人的內熱比東方人要大得多。我們中國人,夏天的時候還是應該少喝冰水。

自然界是按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運行的,人體也是一樣。冬天的時候應該藏,你拚命消耗,收藏都沒了,來年哪裡來種子種東西?到了秋天沒東西可以收,冬天拿什麼來藏?這樣就是惡性循環。而養生本身,就是要良性循環。

養生並非要用藥

其實,養生就在生活之中。在武當山上,對懂得藥理的人來說,一草一木都能入葯。我們經常說,萬物都有藥性,就看怎麼去利用。平時,我們也會去采一些簡單的藥草葛根、金銀花、絞股藍、菊花、苧麻根、黃精等。比如夏天人躁,拿苧麻根泡水喝,就會舒服很多。

不過我很反對那種一提養生就想到藥材。為什麼說養生就要用藥呢?照我看,養生不如養心。去年我們功夫團去上海世博會表演,我在上海呆了兩天就受不了了,回來了。我最不願意去大城市,太鬧,白天和黑夜沒區別,這就叫陰陽顛倒。道家說世界就是陰陽,人體也是陰陽,你陰陽都顛倒了,還能有好嗎?

城市裡還容易堵車,一堵車人就急,拚命按喇叭。開車的人最容易動怒,動怒即傷。要養心,就是隨遇而安,得能安下來。

養生不一定要用藥。養生不是看病,不要等到身體出問題了才來想著要養生。我們養生班的學員里,不少都是身體有問題的。可能在醫院裡查不出什麼毛病,但就是不舒服,或者說亞健康。等生了病再來養生,這就叫臨渴掘井。

來源:東方早報編輯:李森明


推薦閱讀:

【問道】林風眠:一卷20世紀藝術百科全書
失敗的戀愛會讓人變得更堅強還是更脆弱?
【梅苑題畫】王昌齡︱嵩山問道開靈智,邊塞馳懷著大成
問道軒轅(上)
清 張崟《探友問道圖》(丁淇題跋)

TAG:養生 | 道家 | 武當山 | 長生 | 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