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一個敢與地球作對的裝置

說到陀飛輪,先聽我們講個段子:

某人前往錶店,看中了一塊陀飛輪腕錶,因價貴遂問銷售陀飛輪有什麼用。

銷售自然是搬出「官方說明」,答曰:「陀飛輪可以抵消地心引力對鐘錶產生的影響。」

此人便說:「能抵消地心引力?那我戴上它豈不是能飛?!」

雖然戴陀飛輪腕錶並不能讓你上天,但我們可以為你講講為什麼陀飛輪賣這麼貴,以及陀飛輪到底可以有多少種花樣。

陳奕迅都唱陀飛輪,在三大複雜功能中,陀飛輪比三問比萬年曆更為人熟悉更具代表性。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厲害。由一代製表巨匠 Abraham Louis Breguet 於1795年發明,並在1801年成功註冊專利,所以陀飛輪的官方面世年份也是1801年。

Abraham Louis Breguet

因懷錶放在袋裡,老是同一個位置,所以不準。但製表的卻想到一個十分動聽的原因,說是因受地心引力左右。而陀飛輪的作用,就是可以抵消地心引力的影響,還不厲害?你告訴我,你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嗎?地心引力無疑是二百年前最厲害的宣傳伎倆,雖然誇張了一點,但無可否認陀飛輪的確有其實際功效,而且的確能提升時計的準確性。而提供準確報時就是時計的首要任務,耐用和便攜都還是次要。聲勢凌厲,又針對根源問題,真的令時計更好更準確,結果陀飛輪就儼然時計複雜功能之最,居首要之位。

以上是事後孔明想出來的原因,沒有人真正做過什麼統計調查,沒有人真正知道消費者幹嗎買陀飛輪。是因為見到有一個窟窿,見到有些東西團團轉,好有趣?是因為大家都說陀飛輪呀陀飛輪呀,說到好似真的好厲害,於是人云亦云,信以為真?也別提自鳴了,光是跟三問和萬年曆比較,幹嗎陀飛輪能夠脫穎而出,更受歡迎?

Ulysse Nardin anchor tourbillon

一來是看得到的複雜,比三問顯眼。以前萬年曆也較多,好像不及陀飛輪矜貴。而且如今萬年曆又實在不太實用,日曆等資訊唾手可得。陀飛輪定價又在兩者之間,比萬年曆貴,但又沒三問那麼貴。

Richard Mille RM 50-03

McLaren F1 超輕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錶

再來,就是品牌積極宣傳推廣。那麼幹嗎品牌積極發展陀飛輪產品?除了猜想有這個需求之餘,著實造陀飛輪也比造三問和萬年曆容易。陀飛輪框架要輕,零件要細,尺寸也要精確,不能大量生產,製作也難。可今天科技發達,量少不是問題,要多精細就有多精細。結果二千年後陀飛輪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今天內地和香港也有自家制的陀飛輪機芯,惟三問亦未出現,由此可見陀飛輪較諸三問易造。而且保養陀飛輪也相對較易,別戴去做運動就可以(除非是 Richard Mille)。造萬年曆出來,顧客亂調亂校,常送回原廠修理,煩都煩死了。與其造萬年曆,造陀飛輪更穩妥。

要說關地心引力的事也可說得通,但若果認真點說,什麼也可以關地心引力的事。我也不是工程師,亦只是一知半解。就我所知的說一說吧。因為物料的關係,因為製作的關係,先天條件所限,總之遊絲的呼吸就是不能百分百規律,擺輪也無法完美地四平八穩,重量完美分布。幹嗎天文台認證要求機芯要五方向調校,就是因為遊絲和擺輪在不同的位置,就會令擺頻不同,而五方向調校就是要盡量找到當中的中間值,找到一個平均數。而這種擺頻的偏差,亦可說就是因重量不均而來,亦可說受地心引力所累(沒有地心引力,就沒有重量的問題)。不過陀飛輪的出現,卻可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假設擒縱系統在錶冠向上12:00位置時會快一秒,向下6:00位置又會慢一秒,向右3:00位置又快一秒,向9:00位置又慢一秒。借著陀飛輪讓整個擒縱系統位置360度轉動,什麼位置也去到,便可把所有快慢抵消,變成十分規律,十分準確。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這樣。(註:我以前在書中的解釋多有紕漏,而如今這個解釋最為瑞士製表師所認同。)

前文已交待過,陀飛輪的確有其實際用途,可亦只限於對懷錶有用,因為戴在腕上的腕錶就是經常讓擒縱系統處於不同水平位置,根本就不用陀飛輪來帶著它團團轉。當年陀飛輪為高科技之作,製作困難,當然價值不菲。由1795發明至1995年這二百年間,據說全球只製作了約六百至七百枚陀飛輪作品。

芝柏表三金橋陀飛輪懷錶 Esmeralda,曾在1889年舉辦的巴黎世博會上榮獲金獎

雖然說陀飛輪在腕錶大行其道之後,基本上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不知為什麼在這二百多年間,即使數目不多,但還是有不少表匠窮其一生,就是要創製不一樣的陀飛輪。第一個為寶璣的陀飛輪添上華裝美服的是芝柏,他們在1865年推出的三金橋陀飛輪讓他們在當年於法國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贏盡無數掌聲和讚美。

Blancpain 卡羅素陀飛輪腕錶,將卡羅素與陀飛輪這兩項裝置運用於同一枚腕錶中,帶來雙重視覺衝擊

到1893年,丹麥製表匠 Bahne Bonniksen 發明了生產上容易一點但零件更多的卡羅素,1931年就到德國表匠 Alfred Helwig 發明不用陀飛輪搭橋的飛行陀飛輪。經過這些發展,陀飛輪已逐漸遠離原本的功能性,而變得以觀賞性為主要目的。陀飛輪不再插著實用的標籤,而是高舉藝術品的旗幟,高踞複雜功能之首,成為最為人認識的複雜功能,代表著傳統鐘錶工藝。

踏入二十一世紀,迎來前所未有的腕錶盛世,陀飛輪的光環就更耀眼,發展更峰迴路轉,更多新發明,更多前所未見的作品面世。第一波的熱潮其實應該是雙陀飛輪。一個陀飛輪不夠,就來夠兩個。不過最先播下種子的其實不是陀飛輪,而是 Philippe Dufour 在1997年推出的 Duality,利用差速齒輪來令兩個擺輪同步協調。

Philippe Dufour Duality

Duality 啟發了之後 multitourbillon 的出現。今天大家常見的雙陀飛輪可能是 Roger Dubuis 的出品,Louis Moinet 和 Rudis Sylva 都有,但以前什麼 DeLaCour 都推出過雙陀飛輪,很大的,大到嚇死人。

Roger Dubuis 羅傑杜彼

Louis Moinet

Rudis Sylva

RS16 Harmonious Oscillator

左右滑動查看「雙陀飛輪」家族

Antoine Preziuso 『Tourbillon Of Tourbillons』 Triple Tourbillon

Antoine Preziuso 更製造過三陀飛輪,你未必見過。之後是行星式陀飛輪的出現,意想不到的是,興風作浪者竟然是 Swatch,他們的 Diaphane One 在 2001 年面世,Diaphane 其實是指透明。後繼者有雅典的 Freak,之後陸續加入競賽的品牌還有 Blu 有 Jean Dunand,未聽過?其他的還有寶璣、伯爵、積家和卡地亞。

Swatch Diaphane One

Franck Muller Revolution II 三維立體雙軸陀飛輪

接下來到 2003 年迎來多軸陀飛輪的熱潮,搶先面世的其實是 Franck Muller 的 Revolution II,接著積家的 Gyrotoubillon 更成為系列,推出過五款不同特色的立體陀飛輪作品。Greubel Forsey 固然是此技術的佼佼者之一,Vianney Halter 的 Deep Space Tourbillon 都一樣彷彿建造了一個宇宙。

Jaeger-LeCoultre Gyrotoubillon I

到 2009 年又興起另一股熱潮,就是可以停秒的陀飛輪。朗格在這方面不落人後,率先推出 Cabaret Tourbillon,之後有1815陀飛輪,其他各師各法的還有 Gronefeld 和 Moris Grossmann,最新的還有萬寶龍的 Exotourbillon。而萬寶龍的 Exotourbillon 又讓我聯想起昔日香港喬大羽先生的天儀飛輪。

A. Lange & S?hne 朗格

1815 陀飛輪腕錶

Montblanc 萬寶龍

Gr?nefeld

Parallax Tourbillon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到2011年更開始超薄陀飛輪的大混戰,參戰的有伯爵、積家、愛彼、Parmigiani、寶璣、Arnold & Son,今天的皇者寶座落在 Bulgari 之手。其他技術也許還有突破空間,1.95毫米的超薄手上鏈陀飛輪機芯,應無可再薄吧。

Bulgari Octo Finissimo Tourbillon Skeleton,是目前世上最薄的陀飛輪腕錶

出色的陀飛輪作品實在不勝枚舉,不能一一盡錄。古怪新奇的有很多,今天香港亦有自家制的陀飛輪作品。不過亦有人堅持,陀飛輪必須是古風,應該像百達翡麗的5101和 Laurent Ferrier 那樣,把陀飛輪收藏在表背,不露人前才對。

Laurent Ferrier Galet Classic 深藏不露,陀飛輪只有在表背才可一窺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

超級複雜功能時計系列10日鏈陀飛輪腕錶 5101P-001

我有沒有 preference?不敢說有,沒資格。只是要我從 Antoine Preziuso 的三陀飛輪和5101之間取捨,我取後者。


推薦閱讀:

鐘錶的科學性 淺談機械鐘錶微調裝置|歐米茄
【社會】7月起,道路運輸車輛須安裝衛星定位裝置
學會審視手錶的核心——微調裝置
衛生間別再傻傻裝置物架了,聰明人都這樣做,老師傅看了都點贊!

TAG:地球 | 陀飛輪 | 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