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後金統一女真各部前,建州衛是一直以滿洲重步兵為主力

首先,「有說清軍就是步兵,不過是騎馬機動的步兵。有的說是騎兵,而且是輕騎」,為什麼會這樣眾說紛紜,可能關於滿清歷史上的很多客觀問題認識現代人未必很了解,再者滿清軍事力量籠統分三個階段:早期統一女真各部階段,中期收編漠北蒙古階段,晚期清兵入關南下階段。各階段因為經濟和生產力的提高,盟友加入的變化,導致各兵種占的比重都不相同,我們要對各階段分開研究。我只說早期階段,努爾哈赤時期,後金統一女真各部前,建州衛是一直以滿洲重步兵為主力。收編漠北蒙古編蒙八旗,毫無疑問是游牧騎兵,騎步所佔比例這要由相關人士查資料,至於晚期清兵入關南下階段,就是以火器大炮和明朝降兵為主了建州衛女真族是一個山地民族,其祖先最早為黑龍江極北墨爾根生活的漁獵部落。後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不斷南遷歸附明朝至遼河下游。建州的地理位置屬於今天的遼寧省東部山區,生活方式是漁獵採集和一些粗放式的農業生產,具有了基本的冶金製造業,就漢化程度和文明程度超過其他女真各部。但是不幸的是,明朝政府對塞外的蠻族的戒備心極重,不喜歡文明程度高的部落,而是更喜歡野蠻落後的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所以在處理邊境糾紛問題上,故意偏袒建州衛的敵人,打壓對明朝有威脅的任何崛起的苗頭。

就地理環境來講,建州女真居住在險峻的深山密林中,築城堡村寨,刀耕火種而居,他們更像是西北的羌藏或南方的苗蠻,並不像蒙古人之類的游牧民族那樣適合騎馬馳騁。從世界角度來看,一般生活與山林地區的民族都更擅長步戰而不是騎戰。一般而言,漁獵民族容易訓練投射類輕步兵,或者弓箭手。農耕民族容易訓練長桿類的重步兵,而游牧民族容易訓練出騎兵。刀盾手則需要至少十年的長期訓練,沒有常備軍和生產力不發達的的民族玩不起刀盾的。因為這是與其生產生活方式相關,但這只是籠統的一般而言。比如,農耕民族一樣也可以訓練出騎兵,只是要佔用一定的勞動力組成常備軍,並且因為缺少草場,不得不對馬匹喂糧食,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資。而且由於農耕民族採用的是圈養的方式,所以馬匹的質量比游牧民族更差,好吧,扯遠了那麼,建州衛雖然是有漁獵傳統的農耕民族,生活在大山裡沒有草原,但首先在東北山區圈養馬匹是不成問題的。努爾哈赤早年曾是遼東軍閥李成梁的家丁,對明朝最精銳的遼東鐵騎戰術經驗相當了解。又得東蒙古科爾沁部加盟,組建騎兵不成問題。其次,作為有漁獵傳統的,成年男子自幼各個弓術和投槍術嫻熟,這決定了他們比之只從事農耕的漢族,多了優秀的步弓手。最後,其生產方式進化到了農耕階段,社會組織紀律性又遠超普通漁獵民族,步弓手可以作為重步兵結陣打仗。頃見新略,書謂奴步善騰山短戰,馬兵弱;北關(按:即葉赫)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騎,北畏奴步。北關白羊骨(按:當時葉赫的首領之一)輩曰:「我畏奴步,奴畏我騎,力相抗也,技相敵也。」[註七]奴之步兵極精,分合有法;而談東事者但以為長於弓馬而已。[註八]當兵刃相接之際,披重鎧、執利刃者令為前鋒,披短甲善射者自後衝擊。精兵立於別地相機,勿令下馬,勢有不及處即接應之。[註九][註七]《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一輯,p.131、134;轉引自王景澤《清朝開國時期八旗研究》,p.211。[註八]《徐光啟集》,p.116。[註九]《滿州實錄》,p.183。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對於和科爾沁蒙古打交道更多的海西女真來說,騎兵才是真的主力,但我們應該了解到,烏拉部以騎兵強於葉赫部,葉赫部騎兵強於滿洲滿洲步兵強於烏拉部(即北關),烏拉部步兵強於葉赫部步兵但無論是烏拉部,葉赫部,輝發部,哈達部。海西女真們更多的一種運用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帶的騎兵其馬匹多購置於蒙古,採用農耕民族的圈養方式,而不是游牧民族的放養方式。築城而居,捍衛城池是農耕民族的特徵。因此海西女真只是半游牧化農耕民族,是被另一個農耕民族建州女真給打敗的。採取的最後戰爭都是通過攻城來佔領的,如佔領北關城,南關城,輝發城等城寨和關隘,而並不是攻下某某游牧營帳。但老奴吞併四部後,平民遷到建州,入籍編旗,變成了自己的臣民,這就是滿洲八旗。得到了科爾沁東蒙古的加盟,獲得了良馬,大批草場和真正的草原騎兵,把其編為蒙古八旗。又獲得了部分遼東降兵降將的加盟,編為漢軍八旗,同時也就獲得了火器部隊。值得一提的是,科爾沁在蒙古部落地位最高,被滿洲視為真正的自己人,地位超過後來漠北蒙古,這可能是因為其加盟後金比較早的緣故。下面這個是薩爾滸之戰中,對後金軍戰術的描述

總結一下,滿洲重步兵的組成,引用起點中文網某達人們的論述:至於他們的拿的利刃是什麼呢?「其軍法,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披重甲,持戈矛;後三十人披輕甲,操弓矢。每遇敵,則兩人躍馬而出,觀陣虛實,然後四面結陣馳擊,百步之外,弓矢齊發。」騎兵戰法:「死兵在前,銳兵在後。死兵披重甲,騎雙馬沖前,前雖死而仍復前,莫敢退,退即銳兵從後殺之。待其衝動我陣,而後銳兵始乘其勝。」看來真正的女真人「銳兵」乾的是督戰隊和預備隊的活,前面那些敢死隊「死兵」的地位較低,銳兵可以隨時砍掉無命令退回來的。清軍有相當數量,約佔四成的披甲長槍兵,不等於他們的步兵都是這個兵種,至少有六成以上還是輕甲弓箭手,這些人近戰時不可能還用箭,當然得攜帶短兵,那些披棉甲,使牌刀的應該就是他們,這些人是跟在前鋒後面擴大戰果的,輕裝也便於進退和追擊。老奴是山區丘陵地帶起家的,是有從步兵為主往騎步平衡的過程,而且重視鎧甲是女真的傳統,不是隨便戳哪裡就能致命的。步兵騎馬機動,下馬列陣作戰,步兵重甲突擊,這是小辮子從阿骨打時代就傳下來的必殺技,前後800年居然一直有效。清軍騎兵大擴編,應該是在收降蒙古各部,組建蒙八旗時出現的,大批蒙古騎兵充實入清軍,也豐富了他們的戰術。清政府「滿蒙一家」,不惜通過聯姻和開放某些政權來拉攏他們,就是看中了他們的騎兵。而蒙古騎兵當時最大的弱點就是組織紀律性差,在滿清嚴格管理和獎懲制度下,他們的戰力也大大提升。即使是滿清本族軍已經腐朽的清末,他們依然保持著一定戰力。這個是關於後金軍的下馬重步兵和輕步兵的武器裝備,圖片取自瀋陽故宮博物院重步兵約佔四成下馬後,列於陣前多身披重甲,使用長槍,長斧,長戟,破甲錐等武器

輕步兵約佔六成下馬後,列於重步兵後身披輕中甲,使用弓箭,投槍,配腰刀,長劍,圓牌,負責射擊掩護,並在砍殺後追擊敵人,同時起到對重步兵督戰隊的作用。

最後是不下馬的真正的騎兵,在蒙古人加入前真正的騎兵數量很少。主要充當兩翼的哨探和貝勒的親衛。其他的比方說漢軍充當輔兵和火器等等

e2f1d009eeb07e93d0581b4d.jpg(118.49 KB, 下載次數: 4)
推薦閱讀:

偽滿洲國(5)
「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為何會身敗名裂?都是它惹的禍
滿洲弓箭到底有多厲害?
清初科爾沁蒙古與滿洲的關係

TAG:滿洲 | 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