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讓人心靈安靜

關於讀書的功用,很多人都有論述。宋真宗曾有《勸學文》,言盡讀書的妙處。在古代,學而優則仕一直是文人學子追求的目標。一朝科場揚名,富貴榮華如探囊取物,只有不敢想的,沒有不能擁有的。所以許多人皓首窮經,也是理所當然。

現在人們的讀書觀在悄然發生變化。書還是要讀的,但已不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要想有所成就,還要依憑許多外在的東西。今天在社會上呼風喚雨的人,文憑也許有,但肚裡其實並沒有裝多少墨水。金錢可以改變人的地位和形象,但改變不了人的修養和氣質。物質的豐富與權力的膨脹並不能掩蓋內心的空虛,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讀書本來是怡情養性的雅事,如果功利性太強,弄得比田間勞作還累,我們也不欣賞。真正的讀書是率性閱讀,只為滿足心靈的饑渴。我剛參加工作那幾年,在一所農村中學教書,條件簡陋,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一屋子藏書,像小型閱覽室似的,舉目皆是圖書雜誌,種類繁多。那幾年,我不但拜讀了許多影響深遠的經典文學名著,還研讀了許多對我一生都有深遠影響的道家及佛家的書籍。文學名著陶冶了我的性情,佛道書籍則啟迪了我的思想,讓我洞察了傳統文化的大智慧,愈發感覺自己的渺小。

可惜的是,這種讀書生活並沒有堅持多久。幾經搬遷,書籍大多散失。轉眼間已近不惑之年,檢閱自己的人生,方知走了許多彎路。再讀書時,也有了新的領悟。

古希臘阿波羅神廟刻有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有人問泰勒斯,什麼是最困難之事?回答是:認識你自己。接著問:什麼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給別人提建議。這位最早的哲人顯然是在諷刺世人。認識自己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做到。很多人奮鬥一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徒留嗟嘆。

讀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內心沉靜,反觀自省。人少有自知之明,是因為人總被外物牽著鼻子走,無暇親近自己的內心。離世界很近,離靈魂很遠。而讀書恰恰提供了一個檢視自己的契機,這些歲月沉澱下來的文字是有魔力的,它能讓你摒棄干擾,洞見自性。紅塵多擾,這是個目迷五色的時代,比任何時候都繁華富麗。但從根本上講,這個世界又沒有新事物,今天發生的一切昨天都已經發生過,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別人走過的路你未必能走,別人干過的事你未必能幹。勉強去做,僥倖成功,最終還是身心俱疲。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不能功成名就,至少也能收穫自由與快樂。

我慶幸,曾經與書結緣;更慶幸,終於又捧起了書讀。晨光熹微的清晨,春雨淅瀝的黃昏,陽光靜好的午後,雨打芭蕉的秋夜……無論在哪一種情境中讀書,都會感到樂趣無窮。把心情收攏,平淡地翻開書,默默地讀,朗朗地誦,喧囂遠去,紅塵遠去,在這一刻靜謐里,只有靈魂與靈魂的呢喃清晰可聞。讀書,是一個逐漸讓自己的心靈安靜和回歸的過程。

推薦閱讀:

寂寞,只是安靜的妥協
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剛強
品讀丨安靜,讓你的內心豐富而淡定
看清楚你自己的心,再好好安安靜靜地想想你能等得了多久
安靜恬淡,婉約溫暖

TAG:人心 | 安靜 | 心靈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