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及其他(轉載)

                  「南無阿彌陀佛」及其他---言申  在寺院廟宇,經常可見到「如來佛」,「南無阿彌陀佛」等等,他們是什麼意思呢?  「如來佛」。「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譯出來的。「如」字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的意義。「如來」,佛經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  「阿彌陀佛」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佛,是梵語音譯,意義是「無限的光明」。  「南無佛」。「南無」同樣也是梵語的音譯,應讀作「那摩」之音,亦作「南牟」,其意是「歸命」「救我」或「致敬」「敬禮」。  「佛」。佛字是「佛陀」的簡稱,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佛教賦予佛陀的涵義有三種,(一)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的覺了;(二)等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釋迦牟尼」。也叫佛,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姓是喬達摩。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他是當時迦毗羅國國王的長子,是他母親臨產前根據風俗回母家時,路過蘭毗尼花園,在樹下休息的時候生下的。他自小從婆羅門學者學習文學、哲學、天文學等,知識廣博,又學了武術,世間許多現象(如饑渴睏乏,在烈日下耕田的農人,繩牽鞭打、口喘汗流、拖著犁頭耕地的牛),促使他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解脫世界間的苦痛,於是有了出家的念頭。他父親為他娶了鄰國的王女為妃,生了一個兒子。但他還是在一個夜晚,走出國城,進入森林,剃去鬚髮,成為修道者,捨棄了王位,他先後尋訪三名學者學道,不能滿足要求,嘗夠了艱苦心酸,堅持六年之久,結果徒勞無功,方才悟到苦行是無益的。他於是到尼連禪河裡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積垢,隨後受了一個牧女供養的牛奶,恢復了氣力。一天,他走到一棵畢缽羅樹下,鋪上吉祥草,向著東方盤腿而坐,發誓說:「我今如不證到天上大覺,寧可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終於在一個夜裡,戰勝了最後的煩惱魔障,獲得了徹底覺悟而成了佛陀。畢缽羅樹也得了菩提樹之名。「菩提」是「覺」的意思。

  阿彌陀佛是佛教凈土宗主要的信仰對象,主要以念佛觀佛、信徒求生凈土為法事。阿彌陀佛成佛前是一位比丘,法號法藏。  「佛教與蓮花」。寺廟中木雕泥塑的佛像有站立的,有靜坐的,也有側身躺卧的。但是,絕大多數的菩薩和佛都是端坐在蓮座之上的,儘管菩薩的等級沒有佛祖高,可是享受蓮花座位的待遇是一樣的。佛教選用蓮花作座位不是偶然的,因為蓮花象徵聖潔、貞靜,與菩薩和佛莊嚴肅穆的法相相得益彰。蓮花不僅用作佛座,也可作為菩薩的帽子。在寺院中,隨處都可見到蓮花的裝飾和器物:和尚跪拜用的是綉蓮蒲團;大雄寶殿上長垂的是記有佛名的蓮幡;和尚念經唱贊時敲打用的樂器飾有蓮花;甚至和尚圓寂後也要盛在蓮缸中火化。


推薦閱讀:

【轉載】釋迦佛往昔為半偈捨身,以是因緣超越十二劫,在彌勒之前成佛
[轉載]紫薇資料2
抱歉,沒有經作者同意的轉載。
香港流行樂壇風雲三十年(轉載加整理)

TAG:轉載 | 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