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治療

這是一個很難根治,且又反覆發作的疾病!輸液一般無效(但是用激素葯輸液的話,效果很快,建議盡量不用)目前正規的治療就是以下幾種:治療措施】頸,腰椎病的傳統治療方法1,口服藥物治療: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癥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3,理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甚至導致癌變. 4,推拿法: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5,針灸法:根據中醫基礎理論,頸椎病的發生多由於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針灸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針灸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暈針,懼怕扎針的情況;且針灸會導致一些併發症. 6,椎間孔阻滯 ( 硬膜外腔阻滯 ) 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覆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 5 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 5 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 ( 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 ) . 神經阻滯療法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覆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 2 ~ 4 個療程. 7,手術法: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併發症與禁忌症較多, 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併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8.用貼劑!一般市場上比較好的貼劑有很多,比如:通錐速效帖治療頸椎病就很不錯!要選的話最好就是純中藥的!希望你早日康復! 與頸椎相關疾病的關係1、第一頸椎:眩暈、後頭痛、視力下降、高血壓。失眠、面癱。2、第二頸椎:眩暈、偏頭痛、耳嗚、胸悶、心動過速、排尿異常、視力下降、高血壓、失眠、面癱、3、第3頸椎:咽喉部異物感、胸悶、頸痛、牙痛、甲狀腺功能亢進、4、第4頸椎:咽喉部異物感、胸悶、甲狀腺功能亢進、牙痛、打呃、三叉神經痛。5、第5頸椎:眩暈、視力下降、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臂痛或下肢癱瘓。6、第6頸椎: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肢橈側麻痛。7、第7頸椎: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肢橈側麻痛。請你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下列藥物頸復康沖劑:適用於頸椎病情輕者。根痛平片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萬通筋骨片適用於頸椎病情輕者骨質增生病患者。筋骨痛消丸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神經根型頸椎病,輕度腰椎間盤突出者。頸腰骨康丸、有補腎強骨, 軟堅散結, 溫督通絡,活血秩風止痛作用的純中藥製劑可廣泛應用於椎動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神經根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增生症。  用法蜜丸,每日三次,每次 6 克、 ( 膠囊、每日三次、每次 4 — 6 粒、片劑、每日三次、每次 4 — 6 粒。 ) 在臨床上患者可選任何一種劑,便可治療頸腰椎病。一個月為一療程、一般二 - 三個療程治癒, ( 高血壓及陰虛火旺者禁用 )本葯以補腎強骨, 軟堅散結, 溫督通絡,活血秩風止痛為原則。以 軟堅散結這一中醫特有的手法,以水滴石穿的功力作用於病變局部,使突出的椎間盤,增生的骨刺、血腫、韌帶在末骨化之前將其軟化散開,被組織吸收,使經絡通則病除。含有總藥量五分之二鈣物質,可補充鈣之不足,對維持人體血鈣的正常濃度,增強神經和血的應激性有重要作用,對預防和治療由鈣缺乏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和骨質增生症,起著積極作用,在服用本發明葯時不用再服鈣製劑 。骨退變、纖維環退變與骨脫離危險原物質不足有著直接關係,本發明葯中含五分之一的骨膠原物質,可以補充人本骨膠原物質之不足,對維持骨胳和纖環的韌性有很大幫助。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均會引起胃鏡腕脹滿,噁心欲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的症侯群,使患者體質消瘦,抗病能力下降。服用本發明葯,可在 10-15 天內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飲食和抗病能力,對疾病的康復有重要作用。因為本方配伍獨特,對肝腎陽虛型頸腰椎病患者,久體虛者最為妥應。中醫認為 ; 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素問逆論》有 " 腎藏精主骨 " 、 " 腎不生則髓不能滿 " 的記述。明朝名醫李時珍更明確的指出 ;" 腦為原神之腑 " ,也就是說骨由腎中的精氣所化生,骨的強健與否與腎功能的關係很大。髓通干腦,腦為髓海,故骨腦的生長發育和功能取決於腎的盛衰,而腎精必須依靠脾胃運化水谷來滋養,脾胃之運化功能又必須依靠腎陽來溫照,本發明葯中含有大量的滋補腎陽葯和健胃藥服用本發明葯時能使腎與脾胃功能同健具先後天同補之功效,具事半功倍之能,為不可多得的固本治療劑。付助藥物:椎骨康膏藥,骨痛貼等。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及骨質增生壓迫頸部脊髓或頸神經根之疾患,又稱頸椎綜合症,中醫屬「骨痹」,「慢性勞損」範疇。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藥給你介紹兩個。處方:葛根、黑豆、蛇蛻、黑芝麻、人蔘、鹿茸、熟地、黃茋、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適量。用法:葯浸酒內1個月,每服15毫升,日服2次,1月為1療程療效:服藥1療程,有效率95.1%處方:茯苓60克白朮、苡仁、桂枝、牛膝各30克,銀花藤15克。隨症加減:頸部僵硬加乳香,沒藥各10克。肩背上肢疼加伸筋草20克,威靈仙15克。畏寒冷加乾薑20克,細辛10克。服法:日1劑,水煎兩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療效:用藥4-6劑,有效率率達93.7%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幹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鐘,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覆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覆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癥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覆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覆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覆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藥物治療 頸椎病癥狀顯著時常用藥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癥狀緩解,常用藥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藥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 一、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目前,國內外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很多,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兩大類。我國多採用中西醫結合多種方法治療頸椎病,大多數患者通過非手術療法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且花錢少、痛苦小,很受歡迎。只有極少數病例,神經,血管,脊髓受壓癥狀進行性加重,或者反覆發作,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才需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有手法治療、中西藥治療,頸部圍領、頸枕、頸椎牽引,局部封閉,理療,針灸及功能鍛練等;手術療法則有後路椎板切除減壓,前路椎間盤切除術,椎體間植骨術,骨刺切除術,椎動脈減壓術等。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方法。 二、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也稱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它是頸椎病的最基本療法。包括頸椎牽引、理療、手法按摩、針灸、藥物,圍領,頸托及醫療體育和自我療法等。非手術療法可使頸椎病癥狀減輕、明顯好轉,甚至治癒。對早期頸椎病患者尤其有益。另外,非手術療法還能為手術療法打好基礎。 因為頸椎病是在人體退變的基礎上,由於各種附加因素加速而成的。因此,為了停止,減慢或逆轉這一過程,必須採取一系列預防與治療措施,這是對頸椎病採取的最為基本,最為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見,非手術療法是本病的基本療法。 三、非手術療法的適應症 (一) 頸椎間盤突出症; (二) 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 (三) 早期脊髓型頸椎病; (四) 年邁體弱或心、肝、腎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術者; (五) 有嚴重神經功能症,或精神失常兼有頸椎病者; (六) 頸椎病的診斷尚不能完全肯定,需要在治療中觀察者; (七) 手術後恢復期的患者。 四、頸椎牽引療法 頸椎牽引療法對頸椎病是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型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對病期較久的脊髓型頸椎病進行頸牽引,有時可使癥狀加重,故較少應用。 頸椎牽引的作用機制是: (一) 限制頸椎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 (二) 解除頸部肌肉痙攣,從而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 (三) 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使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得以緩和,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粘連也可能得以松解。 (四) 緩衝椎間盤組織向周緣的壓力,並有力於已經向外突出的纖維環組織消腫。 (五) 使扭曲於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伸張。 (六) 牽引被嵌頓的小關節滑膜。 牽引方法:通常採用枕頜布帶牽引法。輕症患者採用間斷牽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時;重症者可行持續牽引,每日牽引6~8小時。牽引重量可自3~4公斤開始,年齡,體質強弱,頸部肌肉發育情況以及患者對牽引治療的反應等,適當增加牽引重量和延長牽引時間。療程:小重量牽引30次為一療程。如果有效,可繼續牽引1~2療程或更長。兩療程之間休息7~10天。在進行牽引治療的同時,若能配合其它治療措施,可以提高療效。 五、頸椎病的理療 理療的作用: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也是較為有效和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作用機製為: 1. 消除神經根及周圍軟組織為炎症水腫。 2. 改善脊髓、神經根及頸部的血液供應和營養狀態。 3. 緩解頸部肌肉痙攣,增強頸椎牽引效果,並改善頸部軟組織血液循環。 4. 延緩或減輕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的鈣化和骨化過程。 5. 增強肌肉張力,改善小關節功能。 6. 改善全身鈣磷代謝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 其方法有: 1. 離子導入療法:應用直流電導入各種中西藥物(鹽酸普羅卡因、碘化鉀、陳醋、冰醋酸、威靈仙等)治療頸椎病,有一定治療效果。 2. 高頻電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療法,通過其深部電熱作用,改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循環,以利其功能的恢復。 3. 石蠟療法:利用加熱後的石蠟敷貼於患處,組織受熱後,局部血管擴張,循環加速,細胞通透性增加,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散,血腫吸收。 4. 其它:如冰醋酸,其它中藥導入,電興奮治療機等,在減輕頸椎病的癥狀方面都有一定效果。 六、頸椎病的按摩,推拿療法 按摩、推拿療法對頸椎病是一種較為有效有治療措施。其對頸椎病的治療作用為: 1. 疏通脈絡,止痛止麻。 2. 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整復椎體滑脫,解除神經壓迫。 3. 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緩解癥狀。 4. 緩解肌肉緊張,恢復頸椎活動。 5. 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可以減輕肌肉萎縮,防止關節僵直和關節畸形。 大致可分為兩類: 1. 傳統的按摩、推拿手法; 2. 旋轉複位手法:應用於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半脫位等疾患,臨床上發現有棘突偏歪,X線片上見有雙凸,雙凹,雙邊等脊柱旋轉表現的病例。 醫生立於患者後方,以左手握住裝有橡皮頭之"T"形叩診錘的交接部,錘柄向左後方,錘之一端斜置於患頸棘突之右側,尖端指向右前方。醫生拇指把住錘之另一端,令病人屈頸並向後靠於醫生的胸腹部,放鬆頸部肌肉,醫生右手掌置於患者左側下頜角部用力將其頭部向左側旋轉,同時利用左拇指及身體的力量推動叩診錘將患頸棘突推向左側。在旋轉過程中,一般可以聽到清脆的響聲,此時再查看棘突偏歪現象已消失,表明棘突偏歪已得矯正,而患者即感癥狀已好轉。旋轉完畢後,按揉兩側頸項肌,並點揉雙側風池穴。若偏歪棘突已被矯正,病人仍有部分癥狀,可加用左右被動旋轉頭頸部及作左右兩側屈頸手法,往往可獲癥狀的進一步改善。

推薦閱讀:

頸椎病的推拿療法
頸椎病可引起的10大相關疾病
頸椎病不要等嚴重了才治療
白領必知的預防頸椎病保健操
預防頸椎病,從這套頸椎保健操開始……

TAG:頸椎 | 頸椎病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