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年應該成為改革的主力軍

青年應該成為改革的主力軍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不久前在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座談會上強調,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

三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生活的改善,社會自由開放度的提高,社會所擁有的活力,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

中國社會要繼續前行,改革開放依然是不二選擇。如李克強副總理所言:「我們必須也只能往前走,沒有退路。」

如何才能向前走,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習慣也擅長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確立自己解決複雜問題的當代智慧。

三十多年前展開的改革歷程,既有上層的視野和努力,更有底層的實踐推動。如鄧小平指出的,「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的,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這是對普通民眾創造力和參與改革能力的認可。

這種能力的使用,在現代政治文明中,就是一種個體權利。

對個人權利的承認和保護,是現代西方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托克維爾說:「個人是本身利益的最好的和唯一的裁判者。」

改革事關國家未來社會發展,也關乎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未來。因此,改革不僅是政府的事,不僅是一部分社會精英階層的事,當然,更不應該只是政府和社會精英單向度的意願、計劃和恩賜,它理應傾聽全體社會成員的聲音,不讓普通民眾成為改革的旁觀者,失語者。一個令人擔心的事實是,雖然普通人對改革的期望很高,但在過去經歷的諸多變化中,他們的利益或因被漠視而受損,或根本無從參與,導致改革熱情逐漸消解而漠然。

歷史的經驗是,激發社會共同關注熱情參與的改革,都能有較好的結果,相反,僅僅是一小部分人的密室籌劃,斷無闖關可能。

十八大報告指出:「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這是改革能有新突破、社會有新發展的關鍵。

利益多元、價值多元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今天這個時代,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群體對於改革有不同的認知和訴求,這是正常的,也是改革開放的成果。所以,當下最迫切的改革,並不能寄望尋求統一的解決方案,建立一套完美的制度,而是要真正落實把權利還給民眾,保障民眾權利,解放他們,還他們自由創造的權利,恢復他們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真正有機會去創造,去突破。

在一個社會中,青年是最具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力量。他們進入的現實社會,更多不是為他們準備的,其中少有他們的意志和願望,但他們卻必須帶著這個社會一起走向未來。只有將他們的意志投射到社會中,他們才會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而這一過程,必經改革方能實現。所以,無論從自然成長還是從社會化立場看,青年人都應該是最具改革意識的,應當擔當改革的主力。

但如今因為發展空間和上升通道的窄逼,許多青年失去了年輕人應有的激情和衝動,而過早沉溺於追逐世俗的利益。這種選擇對個人來說,或許無可厚非,但如果青年這個群體失去了對改革的熱情和期望,在面向未來的改革中沒有機會,集體失語,這不僅是他們的悲劇,也是社會國家的悲劇。即如梁啟超所言:「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畢竟,未來是青年人的。

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到了執政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國家進步,社會發展,仰賴於個體的活力和成長,尤其是青年人的成長。

推薦閱讀:

22春秋時代的改革家:子產
當前中國改革的邏輯與突破口
袁緒程:千年變局,百年復興與30年改革
光大集團重組改革框架落定 匯金持股56%成新公司大股東
錢乘旦:改革的價值仍然被低估

TAG:改革 | 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