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詠自然之二:雞犬桑麻 ——中國文學網

古代詩人詠自然之二:雞犬桑麻 莫礪鋒

 巍巍五嶽,浩浩三江,是中華民族休養生息的美好家園;960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是孕育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理想環境。然而,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我們的家園都是一個有限的空間。那麼,中華的先民們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呢?他們的辦法就是生活在田園之中。與那些高牆之內堆著假山、鑿出池沼的豪門園林不同,田園是開放性的,竹籬茅舍坐落在青山綠水之中,雞犬桑麻沐浴著晨曦夕霞。於是田園就被古代詩人選為最佳的棲息場所。當陶淵明厭惡官場的污濁而回歸林下,純樸美好的大自然便給他帶來最親切的撫慰。東籬下傲霜怒放的菊花,夏日北窗下的一縷涼風,都使詩人感到可愛可親。那悠然進入視野的南山,更是讓他領悟到不可言傳的「真意」,也即人生的真諦。即使是胸懷天下的志士仁人,也同樣能從自然中找到精神的歸宿。杜甫一生顛沛流離,但是當他經過長途漂泊到達成都後,浣紗溪畔的簡陋草堂便如同一個安靜的港灣,撫平了詩人心靈上的累累傷痕。辛棄疾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軍旅詩人,他本是一位龍騰虎躍的戰士,曾親歷斬將搴旗、鐵騎渡江的戰鬥生涯。當他進入壯志難酬的英雄末路時,若不是帶湖之畔的田園給他提供了吟賞煙霞的環境,他還能到何處去安頓那顆跳蕩的心靈?至於隱居在峴山襄水之畔的孟浩然,半隱於輞川別墅中的王維,他們完全是在田園生活中實現了生命的意義,就更是題中應有之義了。久居水泥森林而遠離自然的讀者朋友,當你讀到古代詩人描寫田園生活的優美作品,一定會領悟到這個簡單的真理:人類真正的家園是與雞犬桑麻相伴的農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 王維《渭川田家》   【注釋】   墟落:村莊。   窮巷:冷僻的巷子。   雉:野雞。   (gou):野雞鳴叫。   秀:禾類植物開花抽穗。   《式微》:是《詩經·邶風》的篇名。詩中有句雲:「式微,式微,胡不歸!」此詩取其語義,表示「為何不歸來」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幅春末夏初的農村風俗畫:斜陽西下,一縷夕照映在村莊上,平時非常寂靜的僻巷頓時喧鬧起來,原來是放牧在外的牛羊紛紛回家來了。有一個老農民拄著拐杖站在柴門外邊,他正惦念著出外放牧未歸的兒童。麥苗已經抽穗,求偶的野雞在麥地里鳴叫。喂肥的蠶兒已進入休眠狀態,桑樹上的葉片都變得稀少了。農夫肩扛鋤頭下地來,路上相遇,便立定下來對話一番,然後依依不捨地各自回家。面對著如此安閑、寧靜的鄉村景象,厭倦了宦海生涯的詩人不勝嚮往。他惆悵地長吟起《式微》中的句子,為什麼還不回歸到這裡來呢!   大約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王維在輞川建造了一所別墅,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此時的王維對朝廷政治已經失去信心,對自己的仕途也不抱什麼希望,所以格外嚮往純樸的鄉村生活。王維的輞川別墅位於長安東南郊的藍田縣境內,那兒地處終南山的余脈,渭水的一條支流——灞水流經那裡,所以詩人稱之為「渭川」。別墅附近的風光是非常幽美的,王維曾寫過許多詩歌來予以讚歎。本詩則是非常獨特的一首,它基本上沒有寫到那裡的明山秀水,詩人著眼的不是山川的秀麗宜人,而是農村生活的純樸安寧,所以題作《渭川田家》。請看,王維筆下的農村生活是多麼可愛!首先,農村不像城市那樣與自然隔絕,它自身就位於自然之中。牛羊、野雞等動物,麥子、桑樹等植物,它們都是自然之物,它們或動或靜,都體現出自然界的蓬勃生機。野老、農夫等都是心地純良的人物,他們彼此和睦相處,與大自然也相處得十分和諧、安詳。斜陽西下,在外放牧了一天的牛羊紛紛回家,這是農耕社會裡最動人的一幕。而那位老農倚著柴門等候家中的牧童歸來,更是充滿了慈愛、溫馨的感人情景。暮春時節,野雞求偶,麥苗秀穗,萬物欣欣向榮,各得其所。村裡的人際關係極為融洽,人與自然也處於非常和諧的氛圍之中。難怪詩人對這個純樸、可親的環境心生歆羨,把它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園。   王維並不是藍田縣人,他在輞川的別墅里也只是偶然來住上一陣,但是他在這首詩里反覆說到一層「歸」的意思。首聯雖是說牛羊與牧人歸來,但詩人對那種情景分明有感情上的認同。尾句則暗用《詩經》的句意,揭示了「胡不歸」的主題。在茫茫的宇宙中,人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在紛紛擾擾的紅塵中,人更是一個無法主宰自身命運的漂泊者。我們到何處去尋找寄託心靈的歸宿之地呢?王維的答案是「渭川田家」。農村的生活所以純樸可愛,農村的環境所以寧靜安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裡的人們與自然和睦相處,與自然融為一體。回歸自然吧,這就是滲透在此詩字裡行間的動人呼喚!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注釋】   湖陰先生:楊德逢的別號。楊德逢是王安石隱居江寧鐘山時的好友。   畦(qi):田園中分成的小區。   排闥(ta):推開大門。   【賞析】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出判江寧府。次年,他又辭去江寧府的職務,隱居鐘山,自號「半山老人」,從此退出政壇。此時的王安石,雖然對他親手發動的新法仍然未能忘懷,但是對朝廷里的明爭暗鬥已感到十分厭倦,愛子王的遽然去世更使他心灰意懶。除了誦經禮佛之外,王安石唯一的精神歸宿就是大自然,他在鐘山之麓結廬而居,要到自然的懷抱里去尋求心靈的安寧。   王安石是個胸懷大志、敢做敢為的政治家,但是他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當他官拜宰相之日,前來祝賀的客人充溢門庭,他卻躲在書齋里寫下了「霜筠雪竹鐘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的詩句自明其志。如今隱居鐘山,正是實現了往日的夙願,所以他在半山園裡寫了許多美麗的詩篇來歌頌鐘山一帶的明山秀水和晨曦夕霞。楊德逢是一位世居鐘山的隱士,終身未入仕途,當然就成了王安石的好友。於是王安石與他常相過從,這首詩就是王安石題寫在楊家的牆壁上的。   楊德逢家真是一片遠離紅塵的凈土!雖是竹籬茅舍,但經常打掃得一塵不染,連最容易生長在幽僻之處的青苔都不見痕迹。第一句中的「靜」字,後人或以為應作「凈」。但是王安石詩的各種版本都作「靜」,我們不能輕改原文。而且王安石作詩用字,本喜獨出心裁,安知他不是有意用「靜」來代替「凈」?因為「靜」本指地方幽僻,人跡罕至,這種地方本來很容易滋生青苔。如今楊家的茅檐之下居然不見苔痕,可見主人是如何的勤於打掃。言下之意就是楊德逢這位隱士性喜潔凈,性格淡泊,是一位志行高潔之人。然而楊德逢又很勤勞,他親手栽種了成畦的花木,使他的山居生氣勃勃,春意盎然。難怪王安石要常到此地來盤桓,而且在楊家的牆壁上信筆題詩了。   後人評論此詩,特別關注後面兩句的用典。有人說第三句中的「護田」和第四句中的「排闥」都見於《漢書》,所以是「以漢人語對漢人語」,甚至相傳王安石本人也曾以此自矜。(見宋人葉夢得:《石林詩話》)其實,「護田」確實出於《漢書·西域傳》,「排闥」也確實見於《漢書·樊噲傳》,「讀書破萬卷」的王安石也確實有可能在詩中暗用典故,但是這首詩的真正優點和價值並不在此。這兩句詩描寫了一個生機蓬勃的自然環境:一灣流水環繞著綠油油的田地,彷彿在呵護著那片莊稼。而兩座近在咫尺的青山則推門而入,給庭院里的人們送來了蒼翠欲滴的山色!流水本是隨著地形高下而無意地流淌,它竟能像人一樣呵護田地。青山本是無情之物,它竟能推開院門為人送來山色。於是山水頓時變得生動靈活、有情有義,本來作為人類「他者」的大自然頓時變成人類的親密朋友。生活在這樣的自然環境里,該是多麼愉快、安詳!所以說,這首詩的最大優點就是揭示了人與自然在本質上的和諧關係,只要我們不向自然作過分的索取,只要我們不去損害這種關係,大自然將永遠是我們最可親的家園。   

原載:《名作欣賞》(上旬刊)2010年第06期
推薦閱讀:

古代詩歌鑒賞:情感類型解析
【專題】古代埃及的檔案
[轉自古書]古代壯陽功縮陰功!!!
有哪些流傳千古的梗?
「世界末日」預言源自兩種古代文化的混淆

TAG:中國 | 自然 | 文學 | 古代 | 中國文學 | 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