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探索】余建華:2017年,中東能否走出「阿拉伯之冬」
作者:余建華,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系余建華研究員在「2017年國際形勢前瞻」研討會上的發言。
(圖為 余建華研究員)
在當今轉型動蕩、變幻逆襲的國際社會,位於「三洲五海之地」的中東儘管整個區域內部中沒有世界級大國,卻是涉及大國利益、具有全球性戰略影響的關鍵區域,因而成為全球主要國際戰略力量、尤其是世界級大國利用資源、展示實力、發揮影響的關鍵地緣戰略板塊之一,也是當今向全球性大國邁進的中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大國外交、積極投入全球治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築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舞台。
2017年乃至未來數年中東地區局勢的發展繼續由地區內外因素所決定。從國際層面而言,主要還是美國、俄羅斯、歐盟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等四股國際戰略力量的中東戰略調整。對2017年來說,最值得關注的當然是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走向,其次美國與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博弈互動也是關鍵的變數,而歐盟因債務危機、一體化危機、烏克蘭危機、難民危機和恐襲危機等多重危機纏身,對中東的干預明顯「心有餘而力不足」,看來難有作為。
中東局勢仍取決於內部因素
然而相對於冷戰年代而言,當今左右中東局勢的因素,內部因素比外力影響更為關鍵,也就是說中東總體態勢的發展根本的還取決於其內部因素的演進嬗變。這裡內部因素包括中東地區內部國家間關係和國家內部治理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交融表現為地區新舊熱點的交織,重點還是2010年底突尼西亞騷亂以來中東變局的延續與發展。這場曾受西方廣泛稱譽、視為中東終於向現代化民主進程跨越的「阿拉伯之春」,如今卻被越來越多的國際觀察家失望地稱之為暗淡嚴寒、年曠日久的「阿拉伯之冬」,評判為其「只是進一步加速阿拉伯世界的坍塌,並把它帶到整個國家結構崩潰的邊緣」。
的確,六年來的中東地區形勢演變,印證了我們「中東變局研究」課題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當時關於「這場中東劇變將持續相當時年,中東由此進入一個社會衝突和政治危機頻發期」的判斷。從當下來看,這場席捲西亞北非主要阿拉伯國家的中東政治大變局,還將在深刻而艱難的社會轉型過程中繼續延續,在地區動蕩與陣痛中繼續朝著「由變生亂、亂中求治」的總體方向發展,新老熱點問題交織積極體現著民主與民生、宗教與保守、極端與威權、暴恐和反恐之間的衝突與博弈。由此,就對中東形勢發展的總體態勢判斷而言,在目前和今後若干年,中東戰略力量對比、地區國際關係格局變化處於由解構、重構到再平衡的轉型過渡期,未來中東格局有複雜性、動蕩性、突發性和不確定性。
2017年中東局勢的六大焦點
相應地,2017年以及可能包括之後數年,世人關注中東局勢的發展可聚焦於下述六個熱點問題。
一是阿勒頗戰役後的敘利亞危機。2016年12月巴沙爾政府軍在俄羅斯的強力支持下成功收復阿勒頗,這無論對敘利亞危機的本身發展,對六年來的中東變局和相關域內外大國地緣博弈的影響和意義不容低估,也對敘利亞國家實際版圖連帶對位於中東腹地、兩河領域的當今伊拉克國家實際版圖的重構均有很大幹系。
二是由巔峰而下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經過伊拉克政府軍收復拉馬迪和摩蘇爾,包括上述阿勒頗戰役,IS這兩年崛起的輝煌期似已逝去,顯示出逐漸由巔峰下滑頹勢,但不能說IS自此將一蹶不振,而是要看到形勢可能更加危險,因為IS在很大程度上將由攻城略地的公開陣地戰,更多地轉向猝不及防的地下恐怖暴力突襲。2016年在全球多地尤其是法國、比利時、德國和土耳其等此起彼伏的頻繁恐襲已顯示這一走勢特徵,另外國際觀察家也有IS正在將活動中心由伊敘兩國轉移到動蕩分裂的利比亞之說。
三是令人堪憂的伊核協議實施。2015年伊核協議的達成,使得中東這顆定時炸彈暫時拔除引線。但對伊核協議大肆抨擊的特朗普上台後,在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配合下是否可能廢除或實質性地中止執行協議,顯然讓人不無憂慮。
四是沙伊角力下的葉門危機。當今中東地區地緣戰略博弈顯示出分別以沙特為主的遜尼派和以伊朗為主的什葉派兩大陣營的對抗,其不僅表現於敘利亞危機,還突出反映在2014年以來被稱為兩大陣營「代理人戰爭」的葉門危機。近期出現緩和跡象的葉門衝突在新的一年會否再趨激化?
五是波瀾再起的巴以問題。近年來明顯邊緣化的巴以紛爭最近卻又有升溫態勢。特別是要求以色列停建被佔領土上的猶太人定居點的安理會2334號決議在美國棄權的配合下得以通過,激起以政府強烈不滿,加之特朗普支持美國大使館移遷耶路撒冷的態度及其正統派猶太女婿,2017年巴以問題會否重新激化?其處置不當可能觸發伊斯蘭激進主義力量的發展。
六是庫爾德獨立命運走向。伴隨抵抗與反擊極端暴恐的IS,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庫爾德力量在近年來得到快速崛起與壯大,在伊敘兩國國土碎片化的當下,百年前列強曾經允諾、庫爾德人不渝追求的獨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庫爾德斯坦是否迎來夢幻成真的歷史機遇,學界存在不同判斷,而這問題還牽涉到土耳其和伊朗。
五個地區關鍵角色
最後,從地區內部變數而言,我們研究中東未來局勢發展還要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埃及、土耳其和以色列這五個地區關鍵角色。
第一個角色是沙烏地阿拉伯:傳統家族王權面臨內外挑戰,作為遜尼派陣營首腦,其與美國、伊朗關係的走勢,其對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打擊,以及其作為歐佩克實際領袖對國際原油生產與出口的左右,顯然對中東地區社會穩定、國際關係、反恐和世界能源格局影響巨大。
伊朗:不僅是上述特朗普上台後的伊核協議命運和美伊關係走向,在地區層面率領什葉派與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博弈,而且在拉夫桑賈尼離世後國內強硬保守派、溫和務實派和激進改革派的角力與平衡,都可能帶來伊朗內外環境的重大變化。
埃及:經歷中東變局以來兩次革命衝擊,國家實力與國際影響受到重創,近年來在塞西領導下國家由動蕩趨於穩定,但能否緩解經濟危機和民生問題,妥善處置穆兄會、有效彈壓極端恐襲勢力,關係到埃及能否重新作為傳統的伊斯蘭、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大國,在中東地區乃至亞非世界重振其曾經輝煌的國際影響力。
土耳其:原是中東亂局中多國嚮往、自身也引以為豪的伊斯蘭世界中世俗民主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典範,2016年7月的未遂政變暴露出土耳其內政外交的深層危機,新的一年在埃爾多安領導下土耳其與美國、俄羅斯、歐盟以及和區內敘利亞、伊朗、以色列多國外交變數具有很大看點,還有該國反恐態勢以及多年未解決的頑症庫爾德問題。
最後是以色列:以色列雖是小國,卻是新興強國。特朗普上台後,美以關係和巴以紛爭會如何變化,以色列對持續中的中東變局以及敘利亞、伊朗和土耳其會持怎樣的立場政策,也是我們考察地區局勢走向值得關注的重要看點。
中國作為成長中的全球性負責任的大國,需要在中東這一全球重要的戰略板塊發揮相應擔當。但在從之前總體韜光養晦外交轉向奮發進取的大國外交進程中,務必注意保持與弘揚自身特色,有自己的選擇、原則、重點和行為方式,量力而行,順勢作為。在世界轉型、中東動蕩的新時期,中國能否在中東探索出一條與時俱進、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設性大國外交之路,值得國際社會關注。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外交學人
推薦閱讀:
※一組PS的照片獲得攝影大賽大獎?他的探索值得表揚
※古法命理探索:子平正宗格局之《印綬格》
※你想像中最完美的一天是怎麼樣的?
※幼兒園教學遊戲化的探索
※神秘阿拉伯的光輝——阿聯酋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