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我的天文觀

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我的天文觀

長沙周國環

周國環、羅防岐夫妻合照

(攝於1981年)

當拙作長篇小說《長征記》和史料集《中國土地革命時代詩詞集》問世後(兩部作品都沒有出版,而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全國有關單位和個人,並在國內外相關網站連載),本人雖已年過半百,得妻子的大力支持,毅然決然走進自考學堂,在獲得了「漢語言文學」專科文憑後,又繼續參加「英語翻譯」專業本科的自考學習,同時也開始自學天文知識,於是就有了這部天文學學習心得:《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我的天文觀》。

作者注

提 示

五個主要心得體會

1、宇宙的演化可能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爆炸膨脹(熱膨脹),第二階段為穩恆態膨脹(冷膨脹)。

宇宙的膨脹或者即將進入或者正在進入或者已經進入第三階段——旋轉膨脹,宇宙將在旋轉中繼續膨脹壯大自己。

2、一部分黑洞可能是宇宙中的氣旋(即由細微物質形成的旋渦)。

3、地球有可能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恆星;人類正生活在恆星演化過程的第三階段——固體星球階段。

太陽系的形成,可能是恆星演化的結果,即:太陽系先產生類木氣體星球,然後類木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如現在的太陽可能是由以前的類木行星進化而成),恆星再又演化為類地固體星球(即現在的地球、火星、木衛一、海衛一等都有可能是由以前的太陽演化而成的)。

4、航天器中的失重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是因為航天器圍繞地球高速公轉形成的。

5、光速不是最快的。光是由七種元素構成的一種混合體,作為單質的光子不存在。

與太陽有關的三次天文革命

與太陽有關的天文革命已經發生過兩次,本人的天文學學習心得或許屬於與太陽有關的第三次天文革命的範疇。

第一次革命:「日心說」戰勝「地心說」。

第二次革命:「太陽中心論」終究宣告結束。

第三次革命:太陽系先產生氣體星球,然後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恆星再又演變為固體星球。

表面上看,是太陽圍著地球轉,實際上是地球圍著太陽轉。

所以「日心說」戰勝了「地心說」。

表面上看,太陽似乎是在宇宙的中心(當「日心說」確立之後,大家都以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太陽只是處在銀河系的邊緣。

所以「太陽中心論」最終宣告結束。

表面上看,太陽系似乎應該是先有恆星(太陽),後才有的行星(類木氣體星球和類地固體星球),實際上是應該先有氣體星球,然後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太陽),恆星(太陽)再又演化為固體星球(包括行星和衛星);一部分固體星球通過不同途徑又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

所以地球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目  錄

提示:三個主要心得體會;與太陽有關的三次天文革命

 總則:博採眾長,學習和吸收所有相關理論的正確之處,來認識、探索宇宙

 第一章、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爆炸膨脹(熱膨脹)、穩恆態膨脹(冷膨脹)、旋轉膨脹 

一、宇宙的旋轉膨脹     

二、宇宙之外有空間——天宇的存在

三、宇宙爆炸其實就是一次核爆炸

四、宇宙爆炸前的這個「點」有多大?

五、對時間的思索

第二章:宇宙流——氣旋式黑洞(由細微物質形成的旋渦)的形成

一、宇宙中的流體

二、宇宙流形成的原因

1、溫差

   2、宇宙力

三、氣旋式黑洞(由細微物質形成的旋渦)

第三章:地球有可能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一、地球是由以前的太陽演變而成的

二、共生星

三、類日恆星

四、地球

1、地球內部為何有一團火?

   2、地球有可能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3、從地球赤道的凸出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4、從地球的年齡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5、從地球的質量、直徑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6、從中子星及地球地貌的形成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7、從白矮星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8、從太陽丟失的物質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9、從黑矮星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10、從元素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11、從物態變化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12、地球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物質的來源

     附1:地球上的水是小行星帶來的嗎?   

附2: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是從火星上搬運過來的

     附3:在太空中造水

13、類日恆星向地球演變的幾個階段

14、人類將住到太陽上——人類的遷移

五、太陽(類日恆星)的一生  

1、太陽(類日恆星)的形成

2、地球將進化為新的氣體星球——氣體星球形成的四種狀況   

3、太陽(類日恆星)何時開始由氣體星球演變為固體星球    

4、太陽的歸屬——類日恆星的死亡之路

六、木星將成為下一個「太陽」

附:閃電可能是恆星燃燒的導火線

七、太陽不會成為紅巨星——太陽與木星的伴星關係

  1、與太陽系有關的學說

2、木星與太陽的共生星階段

3、共生星時代行星與衛星的運行狀況

4、太陽為什麼不會成為紅巨星

附:天狼星的伴星

八、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

1、三個太陽系

2、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

附:人類有可能是從木衛二遷移到地球來的

3、太陽系的新定義

4、小太陽到哪裡去了——小行星帶的形成

5、太陽的伴星爆炸了

6、宇宙的年齡

7、人類正生活在恆星演化過程的第三階段——固體星球階段

8、宇宙不會毀滅,人類永遠不會消亡

附:光速不是最快的——對光學的認識

  一、光子存在嗎?

  二、暗物質——光海(光的海洋)

  三、全球光纖系統(陽光搬家計劃)

特別說明

一個只做了一半的磁球實驗

對引力和太陽系教學的一點思索

航天器中的失重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對失重的思索

地球的磁場

太陽不會吞吃掉地球

寄語研究生

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我的天文觀

總  則

博採眾長,學習和吸收所有天文理論的正確之處,努力認識、探索宇宙

人類對宇宙研究可追溯到許久以前。

從宇宙的形成,到太陽系的演化,無以數計的天文學家和熱心人,為之付出了滿腔熱情和心血,提出了種種學說。

有些學說被人們接受(如「日心說」、「太陽處在銀河系邊緣」等),推動著天文學的研究。

有些領域的學說卻還處於一種相對的認定之中。

如太陽系形成理論,至今還沒有哪一種認識被天文學界普遍認可。

本人通過學習天文學,覺得每一種理論(包括已被人們認定為正確的、和已被歷史淘汰的以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說法),都有它正確的一面。

要探索宇宙的奧妙似乎不能單靠某一種理論的作用,而是要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學習和吸取所有理論的正確部分,綜合考慮,或許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研究宇宙的演化,就有必要將「爆炸論」、「暴漲論」、「穩恆態理論」與「旋轉論」結合起來。

研究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就有必要將「漩渦論」、「星雲說」、「雙星說」、「災變說」、「俘獲說」等理論的正確之處聯繫起來。

因此,本人一開始就本著這種原則,儘可能多地學習不同的天文學說,匯其精華,努力認識宇宙,探索天文奧妙,於是就有了這份天文學學習心得:《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我的天文觀》。

第一章

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爆炸膨脹(熱膨脹)、穩恆態膨脹(冷膨脹)、旋轉膨脹

關於宇宙的演化,現在有「爆炸論」、「暴漲論」、「穩恆態理論」和「旋轉論」幾種觀點,大多數人贊同爆炸論和暴漲論。

本人認為,這幾種觀點都有它的正確性,因為它們都準確地、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宇宙演化的不同階段。

爆炸論和暴漲論描述的是宇宙演化的第一階段,即爆炸膨脹(熱膨脹)。

穩恆態理論描述的是宇宙演化的第二階段,即穩態均衡的膨脹(冷膨脹)。

旋轉論描述的是宇宙演化的第三階段,即旋轉膨脹。

宇宙似乎已經度過了它的第一階段——爆炸膨脹階段(熱膨脹階段)。

宇宙也似乎已經度過或即將度過它的第二階段——穩恆態膨脹階段(冷膨脹階段)。

宇宙或許即將進入或許正在進入或許已經進入第三階段——旋轉膨脹階段。

也就是說,宇宙的膨脹,既是爆炸膨脹,也是穩恆態膨脹,先是爆炸膨脹,後是穩恆態膨脹;既是熱膨脹,也是冷膨脹,先是熱膨脹,後是冷膨脹。

事物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宇宙的演化也是一樣。

宇宙一開始是爆炸膨脹,是熱膨脹。

這一點,爆炸論和暴漲論已經為我們講述得清清楚楚。

當宇宙的溫度低下來後,宇宙進入了均衡的膨脹階段,是冷膨脹。

這一點,穩恆態理論已經為我們作了很好的描述。

然後宇宙的演化將進入第三階段:旋轉膨脹。

我贊同爆炸論關於宇宙是因爆炸形成的觀點,也贊同暴漲論對宇宙熱膨脹階段的描述。

宇宙最初是一個大火球(就像一顆超新星),然後宇宙發生爆炸(就像超新星爆炸一樣),接著宇宙呈現出一種煙雲狀態(就像超新星爆炸後產生的星雲,如蟹狀星雲),隨後在煙雲的各個絲狀體的上面形成星雲團(如蟹狀星雲的那些遊絲),星雲團產生星球,接著就有了星團、星協、星系。

於是宇宙的演化就正式進入了第二階段,開始了穩態膨脹階段(即冷膨脹階段)。

因此,我也贊同穩恆態宇宙學說的部分觀點。

雖然現代天文學界大多不贊同穩恆態宇宙理論,但本人認為因為許許多多的超新星爆發,由此而形成的星雲和星系,的確是在不斷地創生出來,從而使宇宙的膨脹明顯地呈現出冷熱兩個不同階段的物理特性和膨脹狀態。

眾所周知,在非平衡狀態中會出現一種穩恆態狀態。

由於天體的核聚變或引力坍縮產生的輻射充斥著宇宙,宇宙的不斷膨脹又降低了這些輻射的密度。

因此,我們看到的宇宙實際上是處於一種非平衡的穩恆態狀態的。

因此,本人認為,穩恆態宇宙理論是有它的正確性的,是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宇宙膨脹的第二階段(即冷膨脹階段)的實質的。

接下來宇宙就要進入演化的第三階段,旋轉膨脹階段。

宇宙演化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爆炸論、暴漲論和穩恆態宇宙理論已經講得很清楚,本人只就宇宙演化的第三階段即旋轉膨脹階段談談個人的學習感受。

一、宇宙的旋轉膨脹

關於宇宙的旋轉,早在1949年就有邏輯學家哥德爾提出整個宇宙都是旋轉的。

但因為哥德爾宇宙並不符合天文觀測,所以沒有被天文學界接受。

我贊同哥德爾的說法,並認為宇宙演化的第三階段將進入旋轉膨脹。

宇宙以前未旋轉,不等於現在不旋轉;宇宙現在不旋轉,不等於將來不旋轉。

大自然有個普遍的規律,就是旋轉。

電子在轉,原子核在轉,天地也在轉。

月亮自轉,月亮又圍著地球公轉。

地球自轉,地球又圍著太陽公轉。

太陽自轉,太陽又圍繞著銀核公轉。

銀河系自轉,銀河系外圍的十個大小不一的星系又圍著銀河系公轉。

似乎天地間的一切物質物體統統都在轉。

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轉,細細想來不能不由人怦然心動:一切都在轉,難道宇宙本身就可以例外不轉嗎?

嘿嘿!其實宇宙本身也不例外,它也在轉,或者它將要轉。

早在1946年就有物理學家(有人說是伽莫夫)提出,宇宙也許在旋轉,因為宇宙中的許許多多星系看來都在轉動。

1973年也有物理學家(有人說是霍金)提出,估計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大約轉了一萬億分之一圈。

再就是,我們從「超新星爆發——膨脹的星雲——產生星球——旋轉的星系」這一模式來看,宇宙也可能走著這麼一條演化途徑:宇宙蛋爆炸——膨脹的宇宙原始煙雲——產生星球——形成星系——星系旋轉——宇宙旋轉。

人類居住在地球上,最初並不覺得地球在旋轉,只知道是太陽圍著地球轉,所以出了個「地心說」。

後來知道是地球圍繞太陽轉,才知道地球不但公轉,也自轉,才知道其實人一天到晚都隨著地球一起旋轉。

豈止地球,後來科學發達了,人們發現太陽系、銀河系都在旋轉(既自轉也公轉)。

宇宙是不是在旋轉(既自轉也公轉),我想這個道理大家應該是不言自明的吧。

以颱風為例。

颱風是一個旋轉體。

形成颱風的因素有很多,地球自轉就是原因之一。

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因為颱風是旋轉體,說明地球在自轉。

星球、星系、星際雲都在自轉。

是什麼給予它們以方向和旋轉?

使得星球、星系、星際雲自轉的原因有很多,也許宇宙本身也在自轉就是原因之一。

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因為星球、星系、星際雲是旋轉體,說明宇宙在自轉。

宇宙是否在旋轉,我們還可以從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宇宙深處遙遠星系照片看出一個端倪。

哈勃太空望遠鏡為我們拍下了宇宙深處遙遠星系的照片。

天文學家們從這些照片中發現了「引力透鏡效應」。

我也在欣賞這些宇宙深處遙遠星系的照片。

我看到了「引力透鏡效應」。

但我更看到了宇宙在旋轉。

因為我發現照片上的星系是呈環狀排列的。

這種環狀排列有一種明顯的立體圓錐形感覺。

我在想,星系的環狀排列,是否就意味著宇宙已經進入了旋轉狀態呢?

這些宇宙深處遙遠星系的照片,體現的是幾百億年前的宇宙實況。

是不是宇宙在幾百億年前就已經開始旋轉了呢?

或許正是因為宇宙進入旋轉後才開始產生的星球和星系。

或許這些照片,既是「引力透鏡效應」的反映,也是宇宙旋轉的真實寫照。

還有就是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是彎曲的,這是否也在暗示人們:宇宙是一個旋轉體呢。

如果宇宙進入旋轉狀態,不排除會出現像星系旋臂這樣的宇宙旋臂。

現在天文學家所發現的:星系聚集成巨大的纖維狀、超星系團分布成線狀、許多星系都分布在一些細長的結構中、呈曲線形的「星系長城」和一些巨大的「星系柵欄」,以及許多星系和超星系團向著同一個方向流動的現象,會不會就是宇宙旋臂的真實體現呢?

是不是就意味著宇宙正在進入或者已經進入旋轉狀態呢?

我們在發現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彗星、小行星之後可以計算出它們的運行軌跡,確認它們是在圍繞太陽公轉。

我們也可以在發現許多星系朝一個方向流動後,計算出它們的運行軌跡。

因此,本人堅定不移地認為:這些星系一定是在圍繞某個中心旋轉,它們的運行軌跡一定是一個圓形或橢圓形。

因而也堅信:宇宙的確已經進入了旋轉狀態。

人們之所以認為宇宙只是在膨脹而不是旋轉,主要是因為到今天為止,沒有看到不同方向的星系流;所發現的星系幾乎都是在退行,都是紅移,都是離我們而去。

我在想,宇宙若旋轉,也許會像星系一樣擁有多條旋臂。沒有發現不同方向的星系流,或許是因為宇宙太大了,我們又處在一條巨大無比的旋臂中,我們的目力所及(包括天文望遠鏡所能見到的範圍),都還是局限在這條旋臂中,根本就看不到極其遙遠的另一條旋臂。

我還在想,星系紅移可能反映兩種情況,一種是真實的在退行,告訴我們宇宙在膨脹。

但也不排除有些紅移很可能是一種假象,即:表面上看,這些星系似乎是在退行,是在顯示宇宙的膨脹,實際上它很有可能是在暗示我們宇宙旋臂的存在,一些呈現紅移的星系其實是處在宇宙的一條旋臂上。

就AB兩條旋臂而言,B旋臂星系的運動方向,對處在A旋臂的觀察者來說,會因為星系在旋臂上所處的前後位置不同,而同時呈現遠離和靠近(即同時出現紅移和藍移)兩種情況。

因為旋轉,AB兩條旋臂的星系既都在向前行進,也都在向對方的後方行進。

此刻對A旋臂的觀察者而言,B旋臂前端的星系,正在靠近A旋臂,呈現的是藍移。

而處在B旋臂後端的星系,它要先遠離A旋臂,運行一段距離後才向A旋臂靠攏。

在它遠離A旋臂時,呈現給A旋臂觀察者的光譜,的確是紅移而不是藍移!

這就是說,有些發出紅移光譜的星系,表面上看是遠離我們地球,實際上反映的卻是一種旋轉狀態。

也就是說,宇宙很可能有好幾條旋臂,我們的銀河系處在一條旋臂上,我們現在所發現的一些呈現紅移的星系,很可能是處在另一條旋臂上。

我們仍舊以星系的退行來判斷宇宙是否在旋轉。

天文學家通過觀察發現,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

這至少說明兩種情況:

一、星系可能處在一個圓盤上;

二、宇宙外面有宇宙。

我們先來看圓盤。

在一個圓盤上,從圓心到外徑分別畫上幾個點。轉動圓盤一周,每個點的前進速度是不一樣的。越靠向外徑的點速度越快。

反過來看,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說明星系是處在一個圓盤上,也說明宇宙在旋轉。

再來看第二點:宇宙之外有宇宙。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說明宇宙之外存在一個比宇宙要大的引力體。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距這個引力體就越近,所以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

這個引力體也許就是另一個宇宙。

既然宇宙之外有宇宙,我們則個宇宙就是有形的。

或許我們這個宇宙是一個正在高速旋轉的圓錐體。

僅從星系的紅移與退行來看,都表明宇宙在旋轉,看來我們這個宇宙的確是在旋轉。

宇宙是否在旋轉,我們還可以從對動態宇宙的認識來識辨。

因為認識宇宙的旋轉與認識動態宇宙很相似。

在世界古、近代史上,西方天文學一直主張天體是永恆的、不變的,就是說宇宙是靜態的。

雖然在發現太陽系、銀河系的證據面前,人們開始一步步地承認地球、恆星都在運動,但卻仍舊抱著靜態宇宙的觀念不放。

這種觀念,即使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都受到了影響。

但最終人們不能不接受動態宇宙的事實:

因為星球、星系都在動,所以宇宙也在動。

既然如此,我們也可以認為:

因為星球、太陽系和星系都在旋轉,所以宇宙也在旋轉。

這不是強詞奪理,至少邏輯上是可以講得通的。

當我們認定星球、太陽系和星系都在旋轉,卻仍舊一口咬定宇宙不旋轉,這與已經發現星球、太陽系和星系都在動,卻仍舊認為宇宙是靜態的錯誤觀念,又有什麼區別呢?

因此,我堅信宇宙在旋轉。

這裡又有了一個問題。

如果宇宙是旋轉的,就必然會有宇心。

但我們現在並沒有看到哪裡是宇宙的中心。

本人在想,沒有發現宇心,並不等於宇宙就不存在中心,只能說宇宙太大了,我們人類的目光暫時還無法看到那麼遠。

或許宇宙的中心就是一個超級大黑洞,或許宇宙的中心就像水中漩渦中間的空洞、就像颱風中心的空洞一樣,也是一個大空洞。

事物都是變化的,宇宙的演化也是一樣。

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宇宙,不能一成不變地去認識宇宙。

宇宙從生到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熱到冷,從簡單到複雜,決不會一成不變地從開始走到今天,它也有演化的不同階段。

其實宇宙從產生到今天,已經經歷了從熱膨脹到冷膨脹兩個不同的膨脹階段。

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就要用不同的理論去認識它,去探討它。

實質上,人類也已經意識到了宇宙演化的變化和不同的階段,並提出了不同的理論。

這就是爆炸論、暴漲論、穩恆態理論和旋轉論。

本人認為這四種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因為它們都恰如其分地準確地描述了宇宙演化不同階段的物理特徵。

宇宙已經度過了第一階段,爆炸膨脹階段(熱膨脹階段)。

宇宙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穩恆態膨脹階段(冷膨脹階段)。

宇宙很可能即將進入或正在進入第三階段,旋轉膨脹階段。

爆炸論、暴漲論與穩恆態理論恰如其分地準確地描述了宇宙演化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狀況。

但現在的情況是,人們在堅持爆炸論和暴漲論的同時,卻不大看好穩恆態理論,更是否定旋轉論。

這也許是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宇宙的演化,已經經歷了由熱膨脹到冷膨脹兩個不同物理特性階段的緣故吧。

我們知道,在客觀世界中,許多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有一定的穩定狀態,當條件改變時,又會轉變到新的穩定狀態。

事物的發展也有從漸變到突變再到漸變的過程。

宇宙的演化也是一樣。

在爆炸之前,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溫度極高的大火球。

有一天,這個大火球突然發生了爆炸,宇宙開始了它的第一階段,爆炸膨脹階段(熱膨脹階段)。

這是一個突變。

然後宇宙漸漸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於是宇宙進入了穩恆態膨脹階段(冷膨脹階段)。

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對於宇宙演化的第二階段,即穩恆態膨脹階段(冷膨脹階段),偉大的英國科學家霍伊爾先生、邦迪先生和戈爾特先生提出的穩恆態宇宙理論對此所作的描述無疑是正確的。

當然,就如同其他真理一樣,穩恆態宇宙理論也還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因此,本人在此強烈呼籲偉大的英國人民和優秀的科學家們,高度重視貴國傑出公民霍伊爾先生、邦迪先生、戈爾特先生創立的穩恆態宇宙理論的偉大意義和正確的一面,大力宣傳這個理論,讓偉大的英國人民和優秀的科學家們繼續為全人類的整體利益作出傑出的貢獻。

二、宇宙之外有空間——天宇的存在

既然宇宙在膨脹,則在宇宙之外就應該有一個宇宙物質還沒有達到的空間。

沒有這個空間宇宙又如何膨脹呢?

另外,我們也可以從星系的退行來看宇宙之外有空間。

天文學家通過觀察發現,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

這說明宇宙之外存在一個比宇宙要大的引力體。

離我們越遠的星系,距這個引力體就越近,所以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

這個引力體也許就是另一個宇宙。

為了方便敘述,本人將宇宙之外的這個空間稱之為天宇。

既然宇宙之外有空間,則宇宙在這個空間中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有形的物質實體,則宇宙就應該有中心、邊界、形狀和體積。

天宇是個什麼樣,天宇里有什麼,所有這一切我們都無從知道。

到今天為止,人類對宇宙的觀測和研究還只是冰山一角,遑論天宇。

為了敘述方便,本人也只能籠統地說:

天宇是一個無比廣闊的空間,這個空間中有許多宇宙,我們地球人類所居住的這個宇宙僅僅只是這個空間中的一分子。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進入這個世界,我們將會看到像太陽一樣熊熊燃燒的原始宇宙大火球,會看到像超新星爆炸一樣的正在爆炸的原始宇宙大火球,會看到像蟹狀星雲和其他星雲一樣的正在膨脹的宇宙原始煙雲,會看到像旋轉的星系一樣的正在旋轉的宇宙,會看到像我們地球人類居住的宇宙一樣成熟的宇宙,還會看到像星系合併一樣的宇宙合併現象。

說到宇宙之外有空間,使我想到了宇宙的結局。

本人在想,宇宙不會一成不變地膨脹下去,也不會停止膨脹而重新收縮,而是會逐步地轉入旋轉膨脹,然後與天宇中的其他宇宙相碰撞,從而實現多個宇宙的兼并和融合。

這就如同星系的演化一樣。

其實,宇宙中正在演繹的超新星爆炸、星雲的瀰漫、星系的旋轉和星系的合併,正好就是宇宙從無到有、從生到死的演化過程的一個縮影和真實反映。

三、宇宙爆炸其實就是一次核爆炸

既然宇宙是天宇中一個實實在在的有形的物質實體,這個宇宙實體最初又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呢?

既然宇宙最初是一個大火球,又是什麼因素使得宇宙熊熊燃燒呢?

既然宇宙是在大爆炸中誕生,是什麼因素使得宇宙發生爆炸呢?

宇宙的爆炸又是一次什麼性質的爆炸呢?

目前天文學界界定:暫時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原始宇宙大火球發生了爆炸。

也有人說,所謂宇宙爆炸,並不是像人們所想像的像炸彈一樣的爆炸,而是指宇宙的膨脹狀態有些類似於爆炸機制。

本人覺得:宇宙爆炸,實際上就是一次與超新星爆炸同理的一次實實在在的爆炸。

就像類木行星是太陽系中的氫氣球、恆星是宇宙中的氫氣球一樣,其實形成宇宙的最初物質是廣泛存在於天宇中的氫和氦;宇宙其實就是天宇中的一個氫氣球(有些科學家就認為幼年的宇宙基本上由氫和氦構成)。

就像恆星是宇宙中的大火球一樣,其實宇宙最初就是天宇中的一個大火球。

就像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一樣,其實宇宙爆炸就是天宇中的一次「超新星爆發」。

就像恆星的燃燒是核燃燒一樣,其實最初的宇宙大火球也是在核燃燒。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謂超新星爆發,其實就是核爆炸。

宇宙也是一樣,所謂宇宙大爆炸,其實也是一次核爆炸。

如有的科學家就認為宇宙誕生是一場核衰變事件。

還有的科學家認為宇宙初期的溫度和密度都非常高,足以促成核聚變反應。

可以說,宇宙爆炸的機制有些類似於超新星爆發。

我們無法往回追溯到宇宙最初爆炸的那一刻,但卻可以通過觀察和研究超新星爆發,來探索宇宙的爆炸。

也許當我們弄清楚了超新星爆發的機制,也就掌握了宇宙爆炸的真諦。

說到最初的宇宙是個氫氣球,我們可以看一份資料。

有消息說: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在宇宙剛剛誕生時曾產生過高達10萬億攝氏度以上的奇異濃湯。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種粘稠的流質(即所謂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性狀頗似高溫液體。

科學家認為,宇宙最初的狀況實際上就像是非常稠密的液體。

這則消息使我堅信宇宙最初其實就是一個氫氣球。

現在的木星不就是處於液態氫狀態嗎?

木星的液態氫不就像是一鍋「濃湯」嗎?

我是贊同木星將向恆星進化的觀點的。

恆星的演化幾乎就是宇宙演化的再現。

恆星是由氣態星球進化而成,然後恆星發熱發光,然後恆星膨脹爆炸。

從某種意義上說,宇宙的演化軌跡與恆星的演化軌跡大同小異。

宇宙最先是一個以氫為主的氣態球,然後宇宙發生爆炸。

要想弄清楚宇宙的來由,我們有必要緊緊盯住木星不放。

也許當有一天我們看到木星上的液態氫(濃湯)變為氣態、等離子態,木星發熱發光後,我們也就看到了宇宙最初演變的真相了。

既然宇宙最初是一個氫氣球,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宇宙爆炸前的這個「點」有多大。

四、宇宙爆炸前的這個「點」有多大?

依爆炸論所言,宇宙是在150億年前因爆炸而產生,然後不斷膨脹,時間和空間從此開始。

直到今天,宇宙仍在膨脹之中。

就因為宇宙是膨脹的,所以許多人就認為,如果我們反過來看,讓膨脹的宇宙恢復到膨脹前的樣子,宇宙只是一個質點。

這個質點不佔有空間,密度無窮大,溫度非常高,但體積卻小得無法形容,比針尖還要小,甚至比原子核還要小很多。

本人在想,宇宙的確是由爆炸而生,但爆炸前的這個「點」似乎不會是一個很小的點,很可能是一個體積非常巨大的超級大火球。

也就是說,宇宙爆炸前很可能是天宇中一個像太陽一樣正在熊熊燃燒的體積大得令人無法想像的超級大「恆星」。

如果用於數學計算和幾何作圖,任何物體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點。

如繪製太陽系的幾何圖,包括太陽在內的所有星球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點,也都可以標註為一個點。

可是畫在紙上的、黑板上的太陽、地球這些「點」,就真的只有針尖這麼大嗎?

如果繪製星系圖,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所有星系都可以標註為一個點。

那些距離地球極其遙遠的星系看上去真的只有針尖那麼大,甚至還有許多星系遠得讓我們看不見。

可是畫在紙上、黑板上的這些點,就真的只有針尖這麼大嗎?

例如蟹狀星雲。

蟹狀星雲正在膨脹,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蟹狀星雲爆炸膨脹前是一個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但體積卻比針尖還要小的一個點呢。

肯定不會這麼說。

因為大家都清楚,蟹狀星雲是超新星爆發的產物。

這個超新星的體積再小,也絕不會是一個小得無法形容的比針尖還要小的點,它的體積絕對比現在我們眼面前的太陽要大得多。

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認為宇宙在爆炸膨脹前就是一個小得無法形容的比針尖還要小的點呢?

本人認為,宇宙爆炸前一定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超級大火球,宇宙這個大火球其實就是天宇中一個巨大的超級大「恆星」。

宇宙這個巨大的超級大「恆星」有多大呢?

在我們的意識中,地球是很大的,太陽也是很大的;太陽的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

但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最普通的恆星,比太陽大得多的恆星不勝枚舉。

如獵戶座α星的體積超過太陽4700萬倍,心宿二的體積是太陽的2.2億倍(有說2.6億倍的),武仙座α星比太陽大5億多倍,而柱一這顆星的體積竟比太陽大90多億倍。

如果我們把地球比作一粒米的話,太陽就像一顆人頭,而武仙座α星卻有半個香港那麼大。

還有更大的星。

武仙座α星的直徑是太陽的20萬倍,可劍魚座S星的直徑竟然比太陽要大1400萬倍。

這還只是我們所發現的星星中的一部分。

宇宙之大,肯定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比武仙座α星、劍魚座S星大了不知多少億倍的恆星存在。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就把這顆巨大的未知星稱作Z星吧。

本人在想,爆炸前的宇宙這個大火球,至少也應該比Z星大上許多億倍吧。

因此,即使宇宙在爆炸前是一個點,這個「點」也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比宇宙中任何一個最大的恆星還要大上不知多少倍的超級大火球,而不會是小得連肉眼都看不見的、比原子核還要小的一個點。

當然,硬要說宇宙爆炸膨脹前是一個比針尖還要小的點,也不是講不過去。

就好比一個人,從娘肚子里出來時肯定比針尖要大。

但在娘肚子里形成孩子的這個卵子和精子,的確比針尖還要小。

宇宙也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構成宇宙的第一個基本粒子,的的確確比針尖還要小。

五、對時間的思索

談到宇宙,不能不談到時間。

談到時間,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

過去、現在與未來,可以同時體現在一個物體或一件事情上。

如一本書,就可以同時反映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狀態。

看過它的人,書代表過去。

正在看它的人,書意味著現在。

還未看它的人,書又象徵著未來。

還是同一本書,一個人在讀它:

已經過目的代表著過去,正在過目的意味著現在,還沒過目的象徵著未來。

這樣,過去、現在和未來竟然同時體現在同一個事物或同一件事情上。

對宇宙而言,會不會也是如此呢?即:

過去、現在和未來,指的就是同一個時刻。

也就是說,宇宙的某一時刻,既能指過去,也能指現在,還指未來。

也就是說,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實際上指的是同一個時刻。

由此想到,宇宙一定是旋轉的。

宇宙時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只是一種循環,是因為宇宙旋轉而產生的循環。

第二章、宇宙流——氣旋式黑洞(由細微物質形成的旋渦)的形成

一、宇宙中的流體

電流、水流、氣流、洋流、人流、泥石流,無處不有流。

那麼宇宙中呢,難道就不存在宇宙流?

電能流動,地球上的水、氣體和泥塊碎石能流動,那麼宇宙中的細微物質(等離子體、氣體、塵埃、冰狀物、礦物、碳化物、氧化物、水分、元素、分子、粒子等)呢,它們就不流動嗎?

我想它們也會流動。

它們不但會流動,還會形成流體。

這種流體,我們暫且稱之為宇宙流吧。

多少年來,人類日夜仰望星空,星球與星系的旋轉使得人們忽視了宇宙物質的另一種運動形式——宇宙中的流體運動。

其實宇宙就好比是一個大海洋,在它的懷抱中涌動著無數條大大小小粗粗細細長長短短的流體——宇宙流,其中一部分黑洞很可能就是由細微物質形成的宇宙流演變而成的。

一些消息報道,天文學家已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大型的宇宙氣體噴流。

如超新星爆發,就噴射出巨大的氣體流。

超新星M82爆發時,噴出的氣體流的質量相當於560個太陽質量。

NGC1275星系曾發生大規模爆發,噴射速度竟然達到每秒3000千米,噴射出的物質達幾億個太陽質量。

當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升空後,所發回的照片顯示:一個遙遠類星體噴射出的X射線流達20萬光年之遠,噴射出的能量可能相當於10萬億個太陽釋放能量的總和。

二十世紀後期,有科學家在恆星形成區不斷觀測到冷分子氣體的高速外向流。

我們在欣賞天文圖片時,可以發現許多恆星其實是呈線條狀排列的。

有些線條呈直線,有些線條呈曲線、弧線或S型排列。

這些線條明顯地顯示出恆星似乎是在有規律地向某一個方向流動。

它們當然是在流動,因為星系是旋轉的。

豈止星球會形成流體,其實星系和星系團也能形成流體。

據有些研究者認為,星系的分布具有明顯的方向性。

有些天文學家在測量了上萬個星系後,發現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一些細長的結構中,形成了狹長的「萬里長城」似的「星系線」。

他們還發現許多星系形成了一個長約5億光年、高2億光年、寬0.15光年的相連結構。

他們把這一新發現的宇宙巨大結構稱為宇宙長城。

繼發現星系長城之後,天文學家又有了驚人的新發現。

天文學家在研究星系的縱深分布狀態時,發現宇宙中星系密集的區域以大約4億光年的間隔井然有序地排列著。

這種分布狀態像是牧場上規則排列的柵欄,天文學家因此把這個構造命名為「星系柵欄」。

星系柵欄延伸的範圍廣達70億光年左右。

後來天文學家又觀測到這道柵欄是由十餘段「星系長城」構成的。

天文學家還發現,在最大的尺度上,可觀測宇宙內的1000億個以上的星系分布成巨大的鏈狀或片狀。

此外,有的研究小組發現,因為某種巨大的吸引力,銀河系和成千上萬個近鄰星系都在以每秒幾百英里的速度,朝著半人馬座中離我們大約1.5億光年的某一個看不見的大引力體運動。

還有一些天文學家發現由室女超級星系團和它近旁的三個超級星系團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南向天體流,它正以700km/s的高速向南方飛去。

綜上所述,表明星系和星系團也能構成流體,並向著某一個方向流動。

由此可見,宇宙中的流體是普遍存在的。

當然,這些星系流體的存在,也使我更加堅信宇宙很可能已經進入了旋轉階段。

由細微物資組成的宇宙流有些類似於風,因而本人又將其稱為宇宙風。

宇宙中的細微物質會因為流動而形成流體,是什麼因素使得這些細微物質流動並形成流體呢,是溫差和宇宙力。

二、宇宙流形成的原因

1、溫差

眾所周知,宇宙中充滿著氣體、分子、元素、塵埃等細微物質。

這些細微物質在溫差、恆星風以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會產生流動,並形成流體。

人們可能會說,我們承認熾熱的恆星與冷寂的星際空間存在著溫差,但在恆星產生之前呢?

我們說,在恆星產生之前宇宙中也是存在著溫差的。

宇宙在爆炸後的冷卻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溫度是不同的,這中間肯定存在著溫差。

可以說,正是宇宙爆炸後因為整體與局部的溫差(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使得細微物質流動起來,並形成了星雲,然後才產生的第一代星球。

沒有溫差很可能就沒有星球的出現,沒有星球也就無所謂星系。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太空是冷寂的,不存在溫差。

其實在星際空間是存在著溫差的。

何止溫差,熱氣體還比比皆是呢。

20世紀70年代以來相繼發射的紫外天文衛星,就發現有些星際低層密度雲的溫度高達1萬至10萬度。

當X射線天文衛星發射升空後,發現許多星系團中遍布著熾熱的星際氣體;發現了對流的熱氣體,星系就沐浴在巨大星系團的氣體中。

正是因為星際氣體之間的溫差,促使了星際氣體的流動,並形成流體(有些還形成了對流的熱氣體),從而形成了星球和氣旋式黑洞。

2、宇宙力。

本人在此所說的「宇宙力」,是一個總稱。

所謂宇宙力,是指宇宙中的磁力、引力、重力、恆星風的衝擊力、新星和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星際塵埃雲之間的碰撞,以及星系、星際間所產生的與力等物理性質有關的因素等。

在宇宙力的作用下,太空中的細微物質必然會要產生流動,並形成流體。

三、氣旋式黑洞(由細微物質形成的旋渦)

黑洞的形成現在公認的有三種狀況,一是星系的中心,二是恆星的演變,三是微型黑洞。

本人認為可能還有第四種狀況——氣旋式黑洞,即一部分黑洞很可能是宇宙中的氣旋(由細微物質形成的旋渦。以下簡稱氣旋)。

前三種黑洞天文書籍中談了很多,本人只就第四種黑洞(氣旋式黑洞)談談個人的認識。

因為宇宙力(如磁力、引力、恆星風等)和溫差的作用,星球、星雲和星際之間的細微物質會產生流動,並形成流體。

這些流體在運動中就像宇宙中刮動的一股風,因此我們又可以把它稱之為宇宙風。

宇宙風或流體在運動中,遇到由細微物質所構成的阻力牆或其他力(如引力等)的作用,便改變運動狀態,由直線運動改為旋轉運動,並演化為旋渦狀(又可稱為氣旋)。

氣旋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形成氣團,演化為旋轉的氣體星球,並進化為恆星;一是形成旋渦,這就是氣旋式黑洞。

也就是說,有一部分黑洞很可能就是宇宙中的一股氣旋,是宇宙中的「颱風」或「龍捲風」。

例如在大麥哲倫星雲和銀河系之間,存在著一座氣態物質橋。

這座氣態物質橋就很可能形成若干個氣旋式黑洞。

又例如,天文學家觀察發現,宇宙爆炸產生的一個黑洞目前正在以比其周圍的星球高出4倍的速度穿過銀河系,大致方向是朝著地球飛來。

本人認為,如果這個黑洞真的存在,也許就是一個氣旋式黑洞。

也許有一天它會掃過太陽系,結果只有兩個:或是使地球陷入沒頂之災,或是吞吃掉太陽系的小行星和塵埃等太空垃圾後離開太陽系。

但願這個黑洞進入太陽系時不會傷害到地球,從而讓我們人類躲過一劫。

上帝保佑,阿門!

由此推想,在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若干個氣旋式黑洞。

一部分流星雨和彗星,很可能就是這種氣旋式黑洞的產物。

有些科學家指出:黑洞周圍的氣體受到強烈的吸引,於是會圍繞著黑洞越轉越快,旋轉產生的摩擦使氣體變熱。

本人認為,這種情景的出現,正好說明了氣旋的運動狀況。

現在人們公認黑洞的特性之一,就是物質一旦進入黑洞,便別想再出來。

這不就是氣旋的特性嗎?

既然一部分黑洞是氣旋,理所當然地也就只能感覺到它的存在,而卻看不到它實實在在存在著的實體了。

這也是人們之所以到現在還無法觀測到黑洞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氣旋式黑洞不會一成不變的永遠固定在一個相應的位置上永久地存在下去,當它的旋轉消失之後,也就自行消散。

這也許就是英國優秀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先生所認為的黑洞的「自發蒸發」現象吧。

在人們的心目中,黑洞是一個危險的天體。

本人卻恰恰相反,認為宇宙不能沒有黑洞,黑洞是人類的「救星」。

宇宙在它的運動中,會產生新的物質,也會有許多星球因衰老而死去,成為宇宙垃圾。

這些垃圾聚集多了,必然會要影響到宇宙的健康運行。

有的天文學家認為,如果衰老死亡的恆星多於新產生的恆星,宇宙就會慢慢地走向死亡。

因此我在想,宇宙必然有某種物質來充當宇宙清道夫的角色,用以自我清除宇宙垃圾,維持宇宙的正常運行。

這個光榮、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黑洞的身上,於是一部分氣旋式黑洞便應運而生。

動物界有種食腐動物,所以大自然能保持整潔,自動維持生態平衡。

宇宙也是一樣,新的星球在不斷產生,老的星球在不斷死去,然而死去的星球的軀體卻仍然存在,於是宇宙就生出氣旋式黑洞這個「怪物」來負責收拾已經死亡的星球。

氣旋式黑洞既是舊世界的破壞者,又是新世界的生產者。

它既消滅宇宙垃圾,同時又產生大量的宇宙新生物質。

它從一端無所顧忌地大量吞沒宇宙垃圾,將這些垃圾進行「加工處理」,然後從另一端噴出。

一部分流星雨和彗星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或許黑洞就是一個彗星和流星的製造廠。

這些經過氣旋式黑洞處理後的物質則有可能又生成新的星球。

就這樣,周而復始,不斷更新,維持著宇宙的健康運行,從而形成宇宙的良性循環。

可以說,如果沒有黑洞,宇宙中的物質新生運動將大打折扣,到最後可能會因為新生物質的不足或枯竭,以及垃圾的堆積而使宇宙走向死亡。

因此我們說,別看宇宙是這麼的複雜,但它也能自我調節,以維持平衡,黑洞就是宇宙自我調節功能的產物。

宇宙中何止存在氣旋式黑洞,其實宇宙中還存在其他形式的黑洞。

可以說,就如同宇宙中普遍存在星球、星雲、星系一樣,黑洞也是宇宙物質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

而且黑洞還不止一種類型。

有暗物質的存在,就會有「暗黑洞」的存在(由暗物質形成的黑洞)。

有反物質的存在,就會有「反黑洞」的存在(由反物質構成的黑洞)。

就是太陽光,也會形成旋渦式的黑洞。

在太陽輻射的範圍內,陽光和其他細微物質,都會因為溫差和宇宙力的作用,形成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黑洞。

即使是在地球大氣層的範圍內,不也存在著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各種形式的黑洞嗎?

小至地面上突然出現又瞬間消失的小旋風,大至颱風、龍捲風,不就是看得見碰得著的黑洞嗎?

還有那些不知道的形形色色的黑洞,也許在我們周圍的空氣中還存在不少呢。

前面本人提出了一部分流星雨和彗星出自於黑洞的說法,可現在人們通常認為流星雨是彗星解體後的產物,本人的認識對嗎?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流星雨的情況。

流星是天體中一個普遍現象,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次著名的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21日左右出現,平均每33-34年出現一次高峰期。

雙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14日左右出現。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這段時間出現,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

獵戶座流星雨有兩種,一是發生在每年的10月15日到10月30日,極大日在10月21日;一是在11月20日左右出現。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現,一般11月8日是其極大日。

天龍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10日左右出現,極大日是10月8日。

天琴座流星雨的出現期為每年的4月16日到23日,最盛期是4月21日。

這麼固定的日期,這麼有規律地重複出現,似乎不像是彗星解體的產物。

總不至於每年到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彗星降臨到這些天區來解體吧?

如果這些區域存在著黑洞,倒有可能出現這些情況。

同時天文學家發現,流星雨看起來像是從同一個輻射點流出的。

有的流星雨在短短的時間內,在同一輻射點能迸發出成千上萬顆流星。

有的流星雨雖然在一小時中只出現幾顆流星,但它們都是從同一個輻射點流出的。

這一個輻射點會不會就是黑洞的出口呢?

或者說就是人們常說的白洞的出口呢?

我們平常不是說黑洞難以發現嗎,如果我們以流星雨為契機,努力地去觀察分析,說不定還真能發現在這些星座區域的確存在一個甚至數個黑洞呢。

當然,本人並不排除彗星的解體確實會形成流星雨,也並不固執地一成不變地認為流星雨就一定是黑洞的「排泄物」。

硬要說流星雨就一定是黑洞的「排泄物」,似乎也講不通。

或許這兩種因素都有:即一部分流星雨是彗星解體的產物,一部分流星雨是黑洞的「排泄物」。

如果說彗星是黑洞的產物,則在這些星座區很可能就存在著氣旋式黑洞。

說到流星雨,我又想起了天王星與海王星。

現在人們認為天王星與海王星受到一種不明力量的擾動,認為在海王星之外可能存在一顆大行星或者黑洞。

本人在想,如果存在的是黑洞,不排除這個黑洞就是一個氣旋式黑洞。

或許眾多的流星雨和彗星就是從這個黑洞中排泄出來的。

或者柯伊伯帶就是一個氣旋式黑洞。

說到彗星,又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

有些一去不復返的彗星,很可能是從黑洞里來的。在繞過太陽後又會回到黑洞里去,並穿過黑洞,飛向我們看不見的另一個世界。

因此,人類完全可以利用彗星(如在彗星上安裝空間站等),向我們不知道的另一個世界傳遞我們人類的信息。

至於說到氣旋式黑洞是宇宙清道夫,因為人造天體越來越多,地球外圍的這些人為垃圾也越來越多。

本人認為,為了確保人造天體的安全運行,人類很有必要在科學發達的某一天,人為地製造一些黑洞,用以消除地球外圍的這些垃圾。

黑洞既然能生成,也就會有結束的一天,它不可能無限期地存在下去,到一定時候它也會走向衰亡而自行瓦解。

因此,黑洞並不可怕。

因為宇宙不能沒有黑洞,因為黑洞既是消除宇宙垃圾的清道夫和維持宇宙健康運行的衛道士,又是宇宙部分新生物質的製造者和提供者。

如果沒有黑洞,宇宙將走向死亡。

因此宇宙不能沒有黑洞。

黑洞並不可怕!

黑洞功不可沒!

第三章、地球有可能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本章提要

一、木星將進化為恆星,成為下一顆太陽;

二、木星將與太陽成為共生星;

三、太陽將演變為地球;

四、地球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恆星。

一、地球是由以前的太陽演變而成的

說到天文,就一定會要談到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

關於太陽系起源的學說有幾十種,各有千秋,但還沒有哪一種學說被人們所普遍接受。

「星雲說」是將康德與拉普拉斯兩人的提法捏合在一起的,但兩人對太陽系演化的認識還是有所區別的。

康德認為太陽形成於行星之前,拉普拉斯認為太陽形成於行星之後。

「雙星說」認為太陽系除太陽外,曾經有過第二顆恆星,行星都是由這顆恆星產生的。

「災變說」中,利特爾頓認為太陽原是雙星,霍伊爾認為太陽有伴星。

本人認為每一種學說都有它的可取之處,應該將它們的正確部分集中起來,全面地認識太陽系的演化。

如「俘獲說」就有其正確的一面。

從某種意義說,或許幾乎所有的衛星都有可能是俘獲而來的。

也有很多人談到過磁力的作用,我也覺得星球的公轉是離不開磁力的作用的。

大多數星球都帶有磁性,在整個太陽系的公轉運動中,說一點也不受到磁力的影響似乎也講不過去。

對於「星雲說」,我覺得康德和拉普拉斯兩人都說的對,太陽是既形成於行星(氣體星球)之後,也形成於行星(固體星球)之前。

拉普拉斯說:是先有的行星後才有的恆星。

本人認為拉普拉斯先生說得對,因為我覺得太陽是由類木氣體星球進化而成的,所以是先有類木行星後才有的太陽(類日恆星)。

康德說:是先有恆星後才有的行星。

本人認為康德先生也說得很對,因為我覺得固體星球是由以前的太陽(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所以是先有類日恆星後才有的地球和類地星球。

這就是說:太陽系是先有氣體星球,然後氣體星球進化為太陽(類日恆星),太陽(類日恆星)再又演化為固體星球。

也就是說,太陽是由類木氣體星球進化而成的,所以太陽形成於氣體行星之後;太陽然後演化為類地固體星球,所以太陽又形成於固體行星之前。

看來人們將康德與拉普拉斯的學說捏合在一起並沒有錯,因為他們兩人的學說合在一起正好反映了太陽系的實際情況。

「雙星說」和「災變說」也有正確的一面,太陽系的確原是雙星系統,太陽曾經有伴星,伴星後來都演化成了固體星球。

本人還認為太陽系以前曾有過「共生星」的時期,而且將來也還會出現「共生星」的狀態。

看來我們人類所居住的這個地球,也許是由以前的太陽直接演變而成的,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目前天文學界普遍認為,恆星最終的歸宿有三種可能: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本人認為,太陽和類日恆星最終的歸宿還有第四種可能,即演變為木衛一、地球、海衛一、月球這樣一類固體星球。

二、共生星

在談到太陽(類日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共生星。

20世紀30年代,天文學家在觀測星空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天體。

它既是冷的,只有兩三千度;同時它又是熱的,達到好幾萬度。

冷熱兩種溫度竟然同時存在於一個星體上。

天文學家將這種星體定名為「共生星」。

共生星自發現以來,不少天文學家想弄清楚它的真正含義,可謎底至今沒有完全解開。

有人提出「單星說」,認為這種共生星中心是一個屬於紅巨星之類的冷星,周圍有一層高溫星雲包裹。

紅巨星屬於晚期恆星,密度很小,體積很大,表面溫度只有兩三千度。

可是外圍星雲的高溫又從何而來呢,人們卻無法解釋。

於是有人提出「雙星說」,認為共生星是由一個冷的紅巨星和一個熱的矮星(密度大而體積相對較小的恆星)組成的雙星。

但由於共生星與地球相距遙遠,觀測手段又受到技術的限制,人們還無法證實雙星的實際存在。

本人認為共生星的確是存在的。

太陽(類日恆星)演變為類地固體星球的現象,就包含著共生星的狀態。

三、類日恆星

1、不是所有的恆星都會演變為固體星球,而是指太陽和類似於太陽這樣的恆星。

2、為了敘述方便,本人將太陽和類似於太陽的恆星統一稱之為類日恆星。

3、本文稿中所說的恆星,基本上都是指類日恆星。

四、地 球

1、 地球內部為何有一團火?

地球內部有團火,有一團熾熱的岩漿,這團岩漿具有極強的活動性,時不時地以火山爆發的形式噴發到地面。

地球內部為什麼有團火,這團火是怎麼來的?

是先天(即地殼硬化之前)就有的,還是後天(即地殼硬化之後)才有的呢?

我們想要弄清楚地球的起源以及地球是怎麼形成和演化的,首先就應當弄清楚地球內部的這團火是怎麼來的。

如果是後天才有的,無疑,地球會向恆星進化。

如果是先天就有的,難道說地球的前身不會是一顆恆星嗎?

地球會向恆星發展嗎?

恆星最起碼的一個特徵就是燃燒,就是發光發熱,就是向外輻射熱量。

如木星對外輻射熱量,木星向外散發的熱量比木星從太陽那裡得到的熱量還要多,因此目前就有人認為木星將有可能成為一顆恆星。

另外,現在公認恆星是氣體星球,恆星是由氣體星球進化而成的,所以有人認為木星這顆氣體星球有可能進化為恆星。

地球有火山運動,內部有熱量,地球向外輻射熱量嗎?

地球從太陽那裡獲得的熱量多,還是向外輻射的熱量多呢?

如果地球向外輻射熱量,如果地球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於從太陽吸收的熱量,無疑,地球將向恆星發展;則火山活動就一定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猛烈,直至將地殼都燒成熾熱的熔漿,並發熱發光,使地球成為一顆名副其實的恆星。

但是,據現有的資料,我們只知道所有曾經有過火山活動的星球,後來都熄滅了火山活動,這些星球都沒有向恆星進化。

看來星球的火山活動都是先天留下來的,而不是後來才有的。

再就是,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有關於地球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於從太陽吸收的熱量的說法。

關於這一點,木星倒是有。

再就是地球是一顆石質固體星球,而不是氣體星球。

因此,地球向恆星發展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那麼,地球的前身會是一顆恆星嗎?

地球會是恆星演變的嗎?

地球會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恆星嗎?

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在原始地球形成的初期(45億~41億年前),地球的溫度很高,表面處於熔融狀態,覆蓋著一層厚達400千米的沸騰的岩漿,火山活動十分頻繁和非常劇烈,並認為這是由於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所產生的熱量的緣故。

開爾文勛爵根據地球應該遵守的散熱率,作了一個著名的估計。

他的假設之一是:地球一度曾處於熔態,然後慢慢冷卻。

我認為開爾文勛爵的假設是對的。

原始地球表面處於熔融狀態,或許就是當時的太陽由氣體星球轉化為石質固體星球的真實反應,沸騰的岩漿是由熾熱的氣體因為冷卻轉化而成的。

由此可見,地球更不會向恆星發展,也更加說明地球內部的熔漿是先天就有的。

聯想到木衛一、海衛一、月球等星球的狀況,本人感覺到似乎地球有可能是直接由當時的太陽演變過來的,也就是說地球實際上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但還沒有完全死亡的類日恆星。

2、地球有可能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現在我們已經發現,在太陽系中,有火山活動和曾經有過火山活動的星球並不止地球一個。

但從古至今對星球的研究,都是按恆星、行星、衛星分門別類地進行研究,並沒有將這些星球的火山活動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來探索星球演化的奧妙。

現在我們別出心裁,擴大視野,改變以往的思路,打破現有的研究格局,以有火山活動為標準,將有關的天體(恆星、行星、衛星)放在一起來討論,請朋友們看看地球像不像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太陽:火焰氣體星球,每天不停地噴發光和熱,也可以看作是火山爆發吧。有大氣層。

木衛一:固態岩石星球,有強烈的火山活動(活火山),爆發程度比地球上的火山要猛烈得多。火山爆發時,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形成藍色噴煙,氣體冷卻後,凝聚成雪。木衛一表面為熾熱的膠質狀岩漿。有稀薄的大氣層和電離層。木衛一上還有冰川,並呈現出融化的痕迹。

地球:固態岩石星球,有火山活動(活火山),表面硬化,有液態水,有大氣層和電離層。

金星:固態岩石星球,有濃密的大氣。火山密布(活火山),是太陽系中擁有火山數量最多的行星。不過,天文學家認為,有跡象表明,金星火山的噴發形式較為單一。金星上凝固的熔岩層顯示,大部分火山噴發時,只是流出熔岩流,沒有劇烈爆發和噴射火山灰的跡象。

其實金星火山的這種狀況,在地球上也有顯現,如夏威夷群島的基拉韋厄火山。

基拉韋厄火山是一座終年都不停噴發的活火山,但它的噴發方式卻異常寧靜。它的噴火口呈橢圓形,是一個岩漿湖。湖中熾熱的熔岩流就像一鍋沸騰的鋼水,上下翻滾,形成了一個長4千米、深130米的「火湖」,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當火山活動較為劇烈時,熔岩並不是像其他火山那樣直衝雲霄,而是漫上湖岸,向低處奔流,形成壯觀的熔岩瀑布和熔岩河流。

木衛二:固態岩石星球。表面由水覆蓋,而且是液態富氧水,上層為凍結的冰殼,是冰凍的軟泥和相對薄的冰蓋,下面是一個溫暖的液態海洋,海面有浮冰,海水下面是火焰,仍有火山活動。科學家認為木衛二是早期地球的縮影。本人認為木衛二應該是地球晚期的真實寫照。因為木衛二的火山活動狀態,地球上比比皆是。像海洋深處的許多火山活動,噴發時岩漿並沒有衝出海面,而是在海中就凝結成海底岩石了。

海衛一:固態岩石星球。海衛一是一個火山(冰火山)不斷噴發、冒著滾滾黑煙(氮氣)的星球,有稀薄的大氣層。本人認為,海衛一的冰火山和噴出來的滾滾黑煙(氮氣),是恆星在演變過程中經過了「地球」這個階段後,其核燃燒臨近熄滅時所表現出來的物理狀態。

海衛一的火山活動的這兩種狀況,其實地球上也有顯現:

像海底一些火山口噴出的就不是熾熱的岩漿,而是滾滾黑煙。

哈薩克東部的緬布拉克山谷有個噴水的火山,它噴發出來的不是熔岩和蒸汽,而是冰冷的水。

土衛二:固態岩石星球。土衛二內部充滿了熾熱的熔岩,有液態水。

水星:固態岩石星球。科學家估計水星曾有過激烈的持續了幾億年的火山活動,內部的高溫使水星內核處於熔化狀態,大氣非常稀薄(也有說水星沒有大氣)。

月球:固態岩石星球。大約在30億至40億年前,月球的外殼還是處在液體的熔融狀態,月球曾是岩漿的海洋。月球有過持續了幾億年的火山噴發期。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地球中心溫度為5000℃),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本人認為,月球很可能是恆星的核燃燒完全熄滅後的一種餘溫的物理狀態。也就是說,恆星的核燃燒到月球這裡就完全徹底地結束了。

冥王星:半岩石半冰塊固態星球。有過火山活動,表面為冰凍狀態,有大氣層。但是人們發現,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氣層都在逐漸縮小體積時,冥王星的大氣層卻顯現出膨脹之勢,冥王星上的大氣壓力已經增加了一倍。有科學家推測,冥王星表面的大氣層可能會變得更暗,這樣便會吸收更多的太陽光,由此導致冥王星的大氣層釋放更多的氣體。有資料顯示,冥王星大氣層的高層含有氫。

火星:固態岩石星球,有過火山活動。火星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有透明的大氣(現在的大氣雖然很稀薄,但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期的大氣比現在要濃密得多),有晝夜的區別。兩極有像地球南、北極情形的白色的極冠,極冠由二氧化碳乾冰和水冰組成。天空中也可以看到像地球上一樣漂浮的雲彩,雲彩由二氧化碳和水組成。火星自轉一周僅比地球晝夜時間長半個多小時,它的「黃赤交角」和地球十分接近,春、夏、秋、冬四季與地球四季十分相似。火星平均溫度為攝氏零下23度,與地球南極洲的平均溫度相差不多。火星上曾經有過液態水的存在,表面上有河流、池塘、湖泊,甚至海洋。火星內部的地質結構和地球差不多,由核、幔、殼組成。

現在我們來設想一個類日恆星演化圖,將上述星球按從太陽到火星即從有火焰到無火焰的狀態來一個排列,請朋友們看看,這像不像是一顆類日恆星由熱到冷即由生到死的走向圖:

太陽(火焰星球,可以視為特殊的火山活動)——木衛一(有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表面為膠質的熔漿)——地球(有較強的火山噴發活動,表面硬化,有液態水)——金星(表面硬化,火山活動和緩,無噴發現象,只是流出熔岩流)——木衛二(有液態水和火山活動)——海衛一(有火山噴發,但噴出來的不是熾熱的熔岩,而是黑煙,看來是火山活動即將停止的前奏)——土衛二(雖無火山活動,但有熾熱的熔岩和液態水)——水星(曾有過激烈的火山活動和火山噴發期,表面完全硬化,但內核尚未凝固,處於熔化狀態)——月球(內核為1000℃,尚有餘溫)——冥王星(早期有火山活動,現在表面為冰凍狀態)——火星(有過火山活動,完全硬化的石質固態星球)。

從上可以看出,首先,類日恆星是一顆熾熱的發著光和熱的火焰氣體球,然後核燃燒減弱,球體邊失去光和熱邊縮小(既有物質的收縮,也有星球體積的縮小)。

當核燃燒臨近熄滅時,類日恆星就進入了晚期,表面溫度也降到很低,但球體內部卻仍保持著燃燒狀態。

於是類日恆星進入火山期。

先是噴發猛烈,星球表面流淌著熾熱的熔岩(如木衛一)。

然後噴發強度有所減弱,噴出地面的熔岩只局限在小範圍內(如地球)。

接著不再有噴發現象,也不噴出火山灰,火山爆發時僅僅只是流出熔岩流(如金星)。

隨後核燃燒停止,但火山活動仍在進行,不過此刻噴發的不是熾熱的岩漿,而是黑煙了(如海衛一)。

接下來火山活動也停止,但球體內核仍然處於熔化狀態(如水星)。

最終,星球內核也凝固了,但星球內部仍有餘溫(如月球)。

最後連餘溫也沒有了,成為冰冷的岩石星球(如火星)。

請朋友們看看這個演化圖,這像不像是一顆類日恆星由盛而衰由熱到冷由生到死的演化途徑呢?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地球與木衛一都有火山爆發,但木衛一上的火山爆發的劇烈程度要大得多。

地球上的火山爆發最高速度也就是50米/秒,而木衛一上火山爆發的速度往往高達1 000米/秒。

本人承認這種差別。

可是,我們不能忽視一點,地球在由類日恆星轉化為行星的過程中,地球以前的火山爆發肯定要比現在劇烈得多,地球早期火山爆發的速度肯定要比現在火山爆發的速度要高。

也就是說,木衛一很可能就是地球前身的物理表現。

也可以說,類日恆星在演化為地球時,是要先經過木衛一這個階段的。

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現在我們還不能完全弄清楚星球的火山活動最終是如何熄滅的。

也沒有哪一部專著專門來敘述類日恆星從熾熱的氣體火焰球到冰冷的岩石球的全過程。

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們還一直堅定地認為太陽和恆星的死亡之路,就是膨脹成為紅巨星、新星、超新星,然後爆炸,最終變為中子星、白矮星、黑矮星和黑洞,而不會走冷卻、凝固、演變為岩石星球的死亡道路。

其實很早就有人通過對地球內部的熱傳導的研究,證明地球是從一種熔化狀態冷卻凝固而形成的;他們推測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熾熱的火球。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這個熾熱的火球會不會就是一顆類日恆星呢?

現在我們就來設想一下類日恆星走冷卻、凝固、演化為岩石星球的死亡之路的演化過程。

目前天文學界認為,儘管恆星有著不同的歸宿,但它們的生命晚期都會有星核燃燒、星殼膨脹、發出強光、拋射物質、內核塌縮等劇烈的演化過程,光輝燦爛的恆星經歷上百億年的歷史之後,將在非常壯觀、美麗的場景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本人贊同上述說法中的部分觀點,即認為恆星在走向死亡時,的確會要發生星核燃燒、拋射物質,並在非常壯觀、美麗的場景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但太陽和類日恆星在走向死亡時,在經歷了星核燃燒和拋射物質後,星殼雖然會發生膨脹,內核卻會冷卻。

如有些科學家就認為:紅巨星的外層全部脫落後,星體便只剩下一個裸露的碳——氧核。

我在想:這個裸露的碳——氧核的表面,在星空的低溫作用下,表面會冷卻硬化,內部仍會繼續核燃燒,其熔漿以火山噴發的形式衝到外表。

於是一顆固體星球便生成了。

太陽與類日恆星的內核表面之所以會冷卻,是因為太陽和類日恆星在走向死亡時,會要經過雙星和共生星這個階段。

當它們處於雙星和共生星階段時,它們膨脹起來的外殼會被伴星吞吃掉,根本就膨脹不起來。

星核的確也會燃燒,並由氣態演化為固態,就如同現在的地球一樣。

現在地球的內部不是還在燃燒嗎?

以月球為例,科學家認為,月球誕生之初,是一個鋪滿岩漿的火球,後來它們凝固了。

月球在完全徹底地停止了核燃燒之後,雖仍保留有最後的餘溫,但畢竟耗盡了它幾乎所有的內熱,表面不斷地固化後,所有的地質活動也隨之停止,終於變成了一個岩石星球。

按地質學的標準,通常認為月球已經處於死亡狀態。

再來看看地球。

天文學界有人認為,早期的地球是個炙熱的球體,表面一度完全為一種熔化的岩石「海洋」所覆蓋。

天文學家們所認為的這種狀態,表明早期的地球與現在的木衛一的狀態差不多。

我們可以想一想,當一顆恆星在由發光到不發光、發熱到不發熱的過程中,火焰氣體逐漸冷卻為膠質的半凝固狀態時,整個星球不就是呈現出這麼一種炙熱的熔化的岩石「海洋」狀態嗎?

當類日恆星走到晚年時,核燃料越來越少,核燃燒越來越弱,直至最終熄滅,溫度也會降得很低。

像月球、水星、火星等曾經有過火山活動的岩石星球,就是核燃燒完全熄滅的類日恆星。

像木衛一、地球這些仍有火山活動的星球,其核燃燒已將盡熄滅但核燃料還沒有徹底燃燒盡,正是處在死亡邊緣的類日恆星。

海衛一噴發黑煙的物理狀況,則正好處於這兩者之間:核燃燒已經熄滅但尚有餘燼,於是產生了噴發黑煙的火山活動。

可以說,宇宙中不論是行星還是衛星,凡是具有火山爆發和歷史上曾有過火山活動的星球(如木衛一、地球、海衛一、月球等星球),都有可能是由當時的太陽演變而成的。

也就是說,太陽在最終耗盡自己的熱能而冷卻下來之前,是會要經過類似於木衛一、地球、海衛一和月球這樣幾種物理狀況和地質特徵階段的。

不過,現在天文學界普遍認為,恆星處於晚年時,在它核心區的氫因核融合反應燃燒殆盡後,接著會燃燒氦核,於是又開始膨脹,並形成爆炸。

本人認為,有些恆星最後會爆炸,但有些恆星最後卻不會爆炸。

如太陽和類日恆星很可能就不會爆炸,而會變成岩石星球。

因為太陽與最靠近它的氣體星球會要進入共生星狀態,膨脹的氣體會被伴星大量吞吃掉。在自己的核燃燒逐漸衰落和冷寂的星際空間的雙重作用下,內核也逐漸演變成了固體星球。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陽系就是一部專門描述太陽和類日恆星演化的書。

太陽系中的每一個天體就是這一部書的每一頁。

而這每一頁都是這麼的豐富多彩,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向地球人類展示著太陽和類日恆星的演化過程。

可以說,太陽和類日恆星由生到死的每一個時代,太陽系中都有一顆星球與之相對應。

下面我們就來擺一擺,看看地球這顆「類日恆星」的演化是不是這樣。

地球的前身是以前的太陽(類日恆星),與之相對應的是太陽。

地球脫離恆星狀態,向固體星球演化,其間有一個半熔融半硬化過程,火山活動頻繁。與之相對應的是木衛一。

地球表面完全硬化,但內部仍是一團熾熱的熔漿,並不時以火山爆發的形式向外釋放能量,大氣層形成,有了氧氣、水和生命。與之相對應的是地球本身。

地球的火山活動接近尾聲,火山不再噴發,流出的只是熾熱的熔岩流。與之對應的是金星。

地球的火山活動進入最後階段,地球仍保留有液態水,且在海水下面仍出現火焰。與之對應的是木衛二。

地球的火山活動即將停止,火山不再噴發出熾熱的岩漿,而是噴出殘餘的濃煙(氮氣)。與之對應的是海衛一。

地球的火山活動完全停止,但內核仍為熔化狀態。與之對應的是土衛二和水星。

地球內核凝固,但內核仍有餘溫。與之對應的是月球。

地球完全冷卻,與之對應的是火星。

在此過程中,地球的液態水、大氣層、生命也不復存在。

地球成了一個冰涼的世界。

朋友們請看一看,這是否符合地球演化的實際情況呢?

當然,做這樣的比較,並不是說它們之間的物理狀態就百分之百的相似,只是作一個大致的比照。

因為各星球所處的位置不同,所受的影響也會不同,加上它們因為各自年齡、質量等種種因素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物理狀態也會不同。

如果將它們互換位置,也許木衛二就成了地球,地球就成了木衛二。

3、從地球赤道的凸出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地球是由以前的太陽演化而成的,我們還可以從地球赤道的形成來說明。

資料表明,地球基本上是一個球體,但略微有些扁,地球赤道略鼓出來一些,實際上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地球赤道為何會凸出一些?

科學家們說這是地球長期繞軸自轉造成的。

如牛頓就提出:每一行星由於其自身的旋轉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應使地球的形狀在兩極扁平,而在赤道上凸出。

筆者贊同此說,但認為在地表完全硬化之後再凸出的可能性不大,真正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可能是恆星本身就具有這種特性或者是恆星在向地球演變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地球形成的初期由熾熱的熔岩體向硬殼體的不斷冷卻和旋轉中形成的。

行星和恆星都是星球,又都在旋轉,它們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共性的。

比如赤道的凸出就應該是如此。

如果我們將牛頓說的話稍加改變,將「行星」改為「恆星」,將「地球」改為「太陽」,邏輯上似乎也是講得通的。

即:每一恆星由於其自身的旋轉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應使太陽的形狀在兩極稍扁,而在赤道上凸出。

如果牛頓活到今天,我想他也會做這樣的改變。

因為,在1966年夏天,科學家迪克以非常精巧的方法測定了太陽的球形,他宣布已發現太陽赤道有輕微的隆起。

看來太陽是個扁圓形。

看來地球赤道外凸,兩極稍扁的形狀,的確是從「娘肚子」裡帶來的,是先天就有的,地球與恆星的外形的確是一脈相承的。

4、從地球的年齡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現代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為40億歲,但卻又將地球年齡確定為45億~46億歲。

為什麼地球的年齡比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齡還要大5億~6億歲呢?

這是因為科學家認為地球曾有過一個熔融階段。

當類日恆星由熾熱走向冷卻時,不也要經歷這麼一個階段嗎?

現在的木衛一,不就是處在由類日恆星到地球演化過程中的「熔融階段」嗎?

因此,地球的實際年齡的確比最古老的岩石要老。

5、從地球的質量、直徑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根據星雲理論,地球原星體大約比現在重500倍,直徑大約是現在的2000倍。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我們以木星與地球相比,或許大家心裡就清楚多了。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11倍,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

如果木星是個中空的球體,內部大約可以放入1300個地球。

木星是巨大的。

但與原星體的地球相比,木星卻又是一個小弟弟。

可見地球原星體是多麼的巨大。

地球由大變小的原因有很多,或許因為冷卻而使體積變小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或許地球最開始就是一個熾熱的氣體星球(恆星),因為冷卻為石質固體星球(行星),所以地球的體積、質量和直徑都變小了。

因為恆星的質量、直徑本身就比行星、衛星大很多,在類日恆星向行星演變的過程中,質量會變輕,直徑會變小。

以前的地球比現在重500倍,直徑是現在的2000倍,這也是類日恆星向地球演變過程中的必然反映。

6、從中子星及地球地貌的形成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從地貌的形成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包括三個方面:1、地貌的形成;2、地殼的形成;3、岩石的形成。

類日恆星向地球演化,會要經過三個階段:一、火焰氣體階段(指恆星本身);二、半固體階段(熔融階段);三、固體階段(即地球階段)。

類日恆星演化到晚期,往往會與另一顆正在向恆星進化的氣體星球形成共生星狀態。

此時儘管類日恆星在猛烈膨脹,但它並不會成為紅巨星。

因為此時類日恆星膨脹起來的熾熱的氣體,大部分都會被它的伴星(也包括這顆伴星所擁有的衛星)吞吃掉。

又因為類日恆星的核燃燒漸漸衰減,星體溫度下降,其內核的熾熱氣體和殘留物質逐漸凝固,成為岩石和各類金屬礦床,還有一部分則變成了石油和可燃氣體。

(本人認為石油有可能是在恆星向地球演變的過程中,與地貌一併形成的,但此觀點不在本文討論之列,略去不談)

現在我們來看地殼的形成。

在伴星大量吞吃恆星膨脹氣體的同時,恆星內核的表面則因低溫而冷卻凝固,於是就形成了岩石星球堅硬的地殼。

但此刻岩石星球的中心仍處於高溫狀態,並沒有凝固。

於是熾熱的岩漿以火山的形式不時地噴發出來。

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化過程有些類似於金屬的冶煉過程,最初的岩漿就如同爐中的鋼水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卻,於是就硬化變成了岩石,並形成了地殼。

為什麼地貌又會形成不同的形態呢?

除了目前地質學界公認的觀點外,我想也許與各種元素的凝固點和凝固時間不同有關。

岩石的種類很多,按其成因可分為岩漿期(又叫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三大類。

這三大類正好說明了類日恆星向地球演化過程中的三個不同階段。

下面以地球南北極為例,具體地來看看地球地貌的形成與類日恆星向地球演變的關係。

我們這個地球很有意思,一邊是山,另一邊便是水。

如太平洋和珠穆朗瑪峰、南極和北極。

地球為何一邊是山,另一邊便是水呢?

在我所接觸到的許多天文學普及讀物中,談到衛星拍攝的地球形狀的照片,都說是北極有點尖,南極有點凹進去(北凸南凹)。

這些作者們還說經過測量,發現北極地區約高出18.9米,南極地區則低下去24~30米,並認定地球像個倒放著的大鴨梨(見圖)。

這就有點使我奇怪了。

明明地球的北端是海洋(北冰洋),南端是大陸(南極洲),其形狀應該是北凹南凸,怎麼反成了南凹北凸呢?

我時常在想,是不是照片的提供者或者照片的第一個使用者在將地球的這張衛星照片公佈於眾時給弄顛倒了,以致於後來者照葫蘆畫瓢,人云亦云,將錯就錯,使得大家都以為地球的形狀是南凹北凸。

眾所周知,天文望遠鏡看月亮和其他物體都是顛倒的。

天文望遠鏡與民用望遠鏡最大的不同是,天文望遠鏡是單筒的,民用望遠鏡是雙筒的。

雙筒望遠鏡看物體(如鳥、飛機等)所產生的圖像都是正的。

但單筒的天文望遠鏡,無論是折射望遠鏡還是反射望遠鏡,所看到的圖像都是反的(顛倒的)。

就天文學來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正像反像都無所謂,因為星星無論怎麼看都是一樣的。

可是當你看月亮或某一行星時,情況就大不同了。

這時你在望遠鏡中看到的圖像是南面在上,北面在下。

為方便起見,許多月亮圖通常都是按這個樣子繪製的。

以此而言,衛星所拍攝的地球照片,會不會也是這樣呢?

因為本人才疏學淺,對於衛星所使用是什麼望遠鏡,本人並不清楚,但估計不會是雙筒望遠鏡,而會是單筒望遠鏡。

所以衛星所拍攝的地球照片,也應該與月亮的情況差不多。

既然如此,在拍攝者與照片使用者之間會不會因為某些陰差陽錯(如因長期以來養成的工作習慣所引起的一時疏忽,忘記了普通大眾對於地球圖形「上北下南」的視圖習慣),而出現了本人所疑慮的這種狀況呢?

前面說了,一些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們在文章中還特地說經過測量,發現北極地區約高出18.9米,南極地區則低下去24~30米。

實際上,精確的大地測量表明,地球的南極是向外凸出約10米,北極向內凹進約30米。

如下圖,地球北極凹下去,這應該是正確的地球形狀。

看來,目前在一些書刊和文章中使用的衛星地球形狀照片的確是弄顛倒了。

為了徹底弄清楚地球的真實形狀,有必要製作去掉海水後的立體地球儀。

這樣,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以及北冰洋與南極洲等實際地貌,也就一目了然地展示在我們眼前。

地球究竟是個什麼形狀,不就一清二楚了嗎?

也許專業的地理學科或相關的專業研究機構有這樣的地球儀,只是沒有對外公事罷了。

如果哪個單位有這樣的立體地球儀,我建議他們在網上公開。

如果沒有這樣的立體地球儀,我建議相關單位製作一個,並公之於眾,以有益於科學普及。

但願今後國際天文學會或有關機構在有條件時再仔細核對一下,將地球形狀的真實情況弄清楚,以有益於天文學的健康發展。

好了,這個暫且不論,我們還是來談談地球南北極的地形與類日恆星向地球演變的關係吧。

地球很有意思,北極是海洋凹下去,則南極為大陸凸起來;太平洋凹陷,則喜馬拉雅山凸起。

這是為何呢?

或許是地球自轉的作用?

如太平洋的凹陷與喜馬拉雅山的隆起。

或許是構成地球岩體的物質中心下垂?

如南極的凸起與北極的凹陷。

關於兩極地形,一凹一凸,似乎是星空中有一股力在擠壓地球北極,並通過地球內部的傳遞而形成對南極的壓迫,硬是活生生地將北極擠壓下去,使得南極凸了出來。

於是北極就成了北冰洋,南極成了南極洲。

而兩者的面積竟然大致相等,北冰洋約為1,31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約為1,400萬平方千米。

南極的馬里伯德高地有海拔6,100米的最高峰,而在北冰洋的海底羅蒙諾索夫山脈以西的海盆之處則深達5,450米。

更為有趣地是,兩極地表和凹凸不僅有著極為驚人的相反相成和參差對應之處,而且不少相對應部分的地形可以彼此拼湊,互相重疊。

這絕非是一種偶然的巧合。

形成這種地形,不應該是在地表硬化之後,而應該是在地表硬化之前。

是地球自轉也好,內部物質下垂也好,地球都必須是處在一種柔軟的狀態下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那麼地球在歷史上曾有個這麼一個柔軟狀態的歷史過程嗎?

有!

類日恆星在向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就有這麼一個柔軟的階段。

熾熱的氣體星球向冰冷的固體石質星球轉化的演變過程,需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氣體階段;二、柔性階段;三、硬化階段。

氣體階段指恆星本身,硬化階段指地球本身,柔性階段則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個階段。

柔性階段,熾熱的氣體經冷卻向固體轉化,變為柔軟的岩漿(就如同出爐的鋼水),因為星球的自轉,星球由北向南形成了一個漏斗狀,於是地球就出現了北凹南凸的地貌。

當星球進一步冷卻,表面的岩漿變成了固體的岩石後,地球南凸北凹的地勢就定型了。

也許有人會說,恆星是氣體星球,地球是固體星球,氣體星球怎麼會變成固體星球呢?

氣體星球能演變為固體星球嗎?

能!

中子星就是明證。

中子星雖然是恆星演化的結果,但它的結構卻與普通的恆星完全不同,它的表面是一層固體狀態的殼層,好像地球表面的地殼一樣。

這層殼厚約1千米左右。

我們知道,事物發展是多樣性的,事物演化的途徑也是多樣性的。

事物演化的不同途徑,也必然帶來不同的結果。

既然恆星可以演化為表面為固體硬殼的中子星,也就有可能演化為表面為固體硬殼的地球。

說到以地球地貌的形成來說明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其實水星地貌的形成也似乎反映了這一現象。

人們根據「水手10號」太空探測器拍攝的詳盡照片發現,一個名為「卡路里盆地」的環形山是水星的一大地質奇觀。

它的直徑達到1300千米,大約是在36億年前,由一顆直徑將近100千米的小行星般大小的太空隕石撞擊水星後形成的。

發生這次撞擊時,水星還很年輕。

它的外殼和地幔還不夠穩定,並且還處在冷卻和壓縮中。

撞擊產生的衝擊波穿過水星,使地面彎曲,形成高地和山脈。

這裡說到了水星年輕時,外殼和地幔還不夠穩定,並且還處在冷卻和壓縮中。

是什麼情況使得水星還處在冷卻和壓縮中呢?

應該是在類日恆星向水星的演變過程中。

這說明水星也有可能是由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

7、從白矮星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白矮星是恆星演變的結果,其質量近於太陽,溫度也很高,但體積卻大大縮小,與地球差不多。

科學家認為,由於沒有熱核反應來提供新能量,白矮星在發出輻射的同時,也以同樣速率冷卻。

同時科學家又認為,白矮星因為處在寒冷的星際空間,內部有一個厚度為幾千米的薄層來保護,這個薄層是不透明的。

這說的不就是固體星球嗎?

看來很有可能恆星是經過白矮星階段後變為固體星球的。

看來地球和其他的固體星球,都有可能是由白矮星演變而成的。

世界是複雜的,事物的進化和演變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事物的演化途徑不可能是只有一種形式。

既然恆星可以演化為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卻仍保持高溫和大質量的白矮星,也就有可能演化為大小、質量和溫度都與地球差不多的星球。

既然恆星在走向死亡時可以縮小體積,但仍保持較大的質量和較高的溫度,也就可以在縮小體積的同時,也減少其質量和降低其溫度。

這不是強詞奪理,它至少在邏輯上應該是講得通的,至少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存在。

8、從太陽丟失的物質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也許有人會認為,白矮星雖然體積只有地球大小,但其質量和溫度仍如恆星一般,因而恆星不可能向地球一類星球演化。

我在想,恆星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會不斷地丟失物質和質量,因而在縮小體積的同時也會減小其質量和降低其溫度。

天文學家觀察到,太陽成分中約四分之三是氫,它的中心部分溫度高、密度大,使得氫核聚變成另一個化學元素——氦。

每秒鐘,太陽上有7億噸的氫轉變成6.95億噸的氦。

此時出現了質量虧損。

丟失的物質哪裡去了?

原來這些丟失的物質變成了光和熱,流失到了太空中。

正是這丟失的物質轉成了能量,加熱並使我們的太陽放射光芒。

既然太陽可以丟失(轉化)一部分氫,也就有可能丟失其他的物質和能量。

恆星的核燃燒逐步衰減時,恆星的噴發與輻射並沒有停止,這些噴發與輻射仍在帶走恆星的質量。

當太陽轉化為地球一類星球,在縮小體積的同時,也會跟著丟失一部分物質和能量。

當質量和能量失去一部分後,溫度也跟著降低。

還有,隨著向星際空間輻射熱量而冷卻,星體必然會逐漸地變小。

問題是,按照現有的理論,恆星縮小的結果或是變為白矮星,或是演化為黑洞。

看來黑洞是不可能演化為行星和衛星的。

那麼白矮星呢?

白矮星再演化下去,質量和溫度也會像體積一樣,接近行星嗎?

白矮星會隨著本身熱量和輻射的最終停止而冷卻成為一顆行星嗎?

從現有的資料和理論看,似乎白矮星不會成為一顆行星或衛星。

因為現有的理論認為:當白矮星、中子星內部的熱能消耗完後,星體溫度不斷下降,光度愈來愈低,愈來愈暗,變成了不發光的「黑矮星」。

9、從黑矮星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黑矮星,是白矮星繼續演變的產物,表面溫度下降,停止發光發熱。

目前天文學界認為:

或遲或早,白矮星會成為一堆灰燼,只發出微弱的紅外線。

最後它會隱匿不見,變成一顆黑矮星。

黑矮星是寒冷的、死氣沉沉的。

黑矮星已不再是恆星,而是恆星的殘骸。

恆星的一生,到黑矮星就算結束了。

但黑矮星作為一個天體還將進一步演化:或是互相碰撞而粉碎,轉化為瀰漫物質,以後瀰漫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重新聚集為發光的恆星;或是由於碰撞而結合成為較大的天體,重新活動起來。

天文學家並認為:

由於一顆恆星由形成至演變為黑矮星的生命周期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因此現時的宇宙並沒有任何黑矮星。

假如現時的宇宙有黑矮星存在的話,偵測它們的難度也極高。

因為它們已停止放出輻射,縱使有也是極微量,且多被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遮蓋,因此偵測的方法只有使用重力偵測,但此方法對於質量較小的黑矮星效用仍不大。

不過,天文學家也認為還有一種情況說明黑矮星的來源。

天文學家認為,如果星體的質量小於0.08M,內部的溫度和密度將不足以開動氫氧聚變反應,星體只能靠引力收縮而發光,到了不能再收縮時就不再發光了。

這裡天文學家們設想了黑矮星的好幾種尚待事實檢驗的歸宿,並且還認為因為黑矮星太弱,目前還探測不到。

本人認為,太陽系的固體星球(如地球)極有可能就是黑矮星。

如果我們將木衛一放到別的恆星系統,你能探測到它嗎?

同樣探測不到。

但是,我們探測不到黑矮星,並不能說明黑矮星不存在,只能說目前人類的探測手段還無法探測到它們,以後科學發達了還是能夠探測到的;或者我們的認識還有待深入和轉換,也許有一天我們發現眼前的固體星球就是黑矮星。

10、從元素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在以前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普遍認為恆星與地球是不同的。

後來發現構成地球的化學元素,竟然與太陽及其他行星是相同的。

天文學家們在太陽和其他天體上找到的幾十種元素,地球上都存在。

於是人們慨然長嘆道:啊!原來太陽與地球是一家呀!

天體物理學家告訴人們,當一顆恆星由氫聚變反應轉化為氦後,還會繼續聚變成鐵元素和比鐵更為複雜的原子、放射性元素等。

天文學家認為,恆星爆炸後的碎屑與星際氣體混合會組成新的恆星,新的恆星內就會有許多鐵元素。

天文學家還認為,紅巨星是一個「鐵心」的天體,將來太陽就屬於這樣的恆星,因此太陽系的重元素中鐵元素的含量就比較多。

恰好地球就是這樣。

科學家基本確認地球核心是由鐵鎳元素構成的。

這使我不能不認真地思考:固態星球會不會是從類日恆星直接演變而成的呢?

本人在想,當以前的太陽演化為地球時,這些元素不就正好留在了地球上嗎。

地球在由氣態的恆星轉化為固體星球的過程中,氣態物質與固態物質之間會有一個液態和半液態的轉化過程。

在這個液態和半液態的狀態下,因為重力的作用,重元素下沉到地心,輕元素上浮到地表,當地球冷卻下來後,較重的鐵元素就在地核中固定了下來。

於是就形成了由鐵鎳元素構成地核的地質狀況。

眾所周知,恆星是個氫氣球。

無獨有偶,地球也在不斷地向外排放氫氣。

火山爆發時,噴出的大量氣體中就有許多氫氣。

在一些人工深井裡也觀察到氫氣的湧出。

如在冰島、日本等地,人們就經常發現氫氣從地下逸出的情況。

石油中也含有大量的氫。

石油中的元素以碳和氫所佔比例最高,約95%~99%。

事實說明地球內部是存在著大量的氫的。

估計這些氫不會是後天才有的,而是先天就有的,是當時的太陽在演變為地球時一併留存下來的。

還有就是氦的存在。

恆星的燃燒最先是氫燃燒,氫燃燒過後就是氦燃燒階段。

人們發現地球上的許多油氣田中含有大量的氦。

這些氦是類日恆星向固體星球演變時直接留下來的嗎?

或許是因為氦元素的特性,它不能像其他元素一樣以固體形式留存於地球,而是以液態形式在地殼中保存下來。

說到這裡,我不能不提到俄國科學家索科洛夫的「石油宇宙成因假說」。

19世紀末期,索科洛夫認為石油生成於地球形成之前。

他猜想,地球形成之前,構成石油的碳氫化合物就已經在宇宙中合成了。

他說,當地球還呈熔融狀態時,這些碳氫化合物存在於包裹地球的大氣層里。隨著地球的冷卻和凝固,這些物質便被冷凝的岩漿所吸收,聚集在地殼中形成石油。

索科洛夫的觀點有他的正確性,我也認為很可能石油是先天就有的,是類日恆星向地球演變時直接留下來的。

同時我也看到有資料說有些星球上有瀝青湖。

我想,這些星球都是恆星在經過地球這個階段後的軀體。

氦元素在月球上大量存在,可見月球也有可能是由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

11、從物態變化看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變

物有四態: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

隨著溫度的變化,這四態也會不斷轉換變化。

太陽系的星球存在狀態,正好呈現出物質的這四種狀態:月球、火星等為固態,地球為液態(是指擁有液態水而言),木星、土星等為氣態,太陽為等離子態。

恆星是一個等離子體星球。

當恆星的核燃燒逐步衰減時,恆星的溫度也會跟著降低。

隨著溫度的降低,等離子體會轉化為氣體,氣體會轉化為液體,液體會轉化為固體。

當氣體轉化為固體時,體積是會縮小的。

雙星說認為太陽系其實有兩個太陽,現在的行星是由另一顆太陽變的。

我認為雙星說有它的正確性。

雖然現在我們的天上只有一個太陽,但在以前確實是有兩個太陽。

而且今後天上還會有出現兩個太陽的奇觀。

另一顆太陽是怎樣變為行星的呢?

當現在我們頭上的太陽由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後,與原先的太陽結成了雙星關係。

(為了敘述方便,我將原來的太陽稱為伴星)

天上原有的太陽(太陽的伴星)因為生命已到晚期開始膨脹,現在的太陽會大量吞吃掉伴星膨脹起來的高溫外殼。

此時伴星的核燃燒正走向衰落,不再像以前那樣發熱。

溫度極低的太空則不斷地吸收伴星的熱量。

伴星不斷放熱,卻無法補充熱量。

於是表面開始凝固,逐漸由等離子態演變為氣態、液態、半液態(膠質狀),直至固態。

於是伴星就變成了一顆固體星球。

這顆固體星球,表面雖已固化,但恆星的等離子態並不會一下子就消失殆盡,而會在固體星球內部保持一段時間。

所以有些固體星球的內核仍在燃燒。

燃燒的內核以火山的形式不斷地向外噴發。

這就是固體星球的火山爆發。

木衛一和地球,都是這樣形成的。

如地球內部,目前就仍處於等離子態。

以前的太陽走的是這樣一條生命軌跡。

今天的太陽和將來的太陽也會沿著這條生命軌跡走下去。

因此太陽系有時是單星,有時是雙星,有時是共生星。

由此看出,地球一類固體星球,的確有可能是由類日恆星演變而成。

12、地球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物質的來源

說到地球,就不能不談到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物質的來源。

地球上的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這些物質,是先天就有的還是後天才有的呢?

現在普遍認為是後天才有的,是地球成型若干年後才逐漸由地球本身慢慢產生的。

但也有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些物質來自於地球外部。

本人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有可取之處。

地球的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等物質,既是出自於地球本身,更是來自於太空和恆星本體,是伴隨著以前的太陽(類日恆星)向地球演化的過程中一併產生的,只不過是出現的時間有早晚而已。

其實宇宙中是普遍存在水、氧和生命物質的。

因為溫差和閃電的作用,宇宙中一直存在著水、氧和生命的化學活動。

溫差不用說,熾熱的恆星與冷寂的星際空間所形成的溫差,使得這些化學活動一直在進行。

星系中發生的閃電現象,更加促進了這些化學活動的展開。

太空中存在閃電嗎?

存在。

如1992年天文學家就發現銀河系中有長達150光年,寬2~3光年,且已持續了幾百萬年的巨型蛇狀閃電。

正是因為溫差和閃電,為地球播下了水、氧氣和生命的種子。

又因為地球的環境適合這些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才使得地球有了今天。

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來看看氧的情況。

許多人認為地球的氧來源於地球本身,事實上氧在太空中是很多的。

在宇宙中,氫原子是最多的,而僅次於氫原子可以和其他原子結合的最普遍的就是氧原子。

宇宙中的冰是很多的,彗星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冰糰子。

宇宙中的冰主要是由氧、氮、碳等元素與氫化合作用的產物。

即使是宇宙中的岩石,也主要是來自於硫與氧、鎂及其他元素的化合作用。

如礁湖星雲,呈現出紅、綠、藍三種顏色,分別是氫、氧、硫發出的光。

可見宇宙中的氧是極其豐富的。

現在天文學家普遍認為,恆星內部的熱核反應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

先是燃燒氫,氫燃燒後變氦。

氦還可以燃燒,燃燒後變為碳。

碳還可以燃燒變為氧。

科學家認為恆星核心區域遲早要累計足夠的氧。

如太陽,科學家們就認為,大約再過50億年,太陽的氫就要都聚變為氦,然後氦再聚變為碳和氧以至更重的元素。

又如紅巨星,就有科學家認為,紅巨星的外層全部脫落後,星體便只剩下一個裸露的碳——氧核。

我在想,當這個碳——氧核表面冷卻硬化後,氧也就保留了下來,於是這個固體星球上就有了氧。

既然恆星演化的末期會產生氧,而宇宙中每天都有無以數計的恆星在走向末期,每天都有許多新星和超新星爆發,則它們所含有的氧也就留存於太空中,漂浮於星際間,當然也就不排除這些氧會降臨並凝聚於像地球這樣的星球上。

既然恆星本身就存在氧,當以前的太陽演化為地球一類星球時,所含有的氧不就一併留存下來了嗎?

當然,地球有氧,既有先天的因素,也不排除後天的作用,即地球本身的造氧功能。

如火山噴發、植物生長、水的分解以及打雷等。

所以說,氧是內外兩種因素的產物。

現在我們來看看水的情況。

我贊同地球水來自於太空的說法。

在談到太陽的誕生時,大多數人贊同太陽和太陽系是起源於一團旋轉的星雲。

星雲中是含有大量水分的。

在類日恆星演變為固態星球的過程中,這些水分也會一同降臨到固態星球上。

再就是彗星,也是地球水分的來源之一。

彗星幾乎是一個大冰糰子。

既然彗星能全身帶上冰盔甲,可見太空中的水分是很多的。

冷寂的星際空間存在水還好理解,熾熱的恆星上存在水嗎?

存在!

太陽上就存在水。

嘻!太陽是一個大火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強烈的核燃燒,表面溫度高達6000℃,能有水存在嗎?

有!

因為天文學家經過觀測,證實太陽上的的確確存在水。

不過,存在於太陽上的水是汽態的而不是液態的。

2002年7月11日,美國航天局的一個科學小組聲稱,在遙遠太空中的一顆恆星周圍發現有水的跡象。

另外,科學家還在恆星的另一種形態——紅巨星的大氣中發現了熱的水分子。

從某種意義說,恆星實際上是一個天然造水廠。

恆星是個氫氣球,加之到晚年又含有大量的氧,當恆星向地球演化,溫度降到一定時候,於是氫氧結合而成水,於是地球上就有了水。

地球上的氫雖然不多,但在宇宙中,氫卻是含量最多的一種元素,它廣泛地存在於星體和星際的氣體中。

在太陽周圍的氣體中,按原子數的比值計算,氫就佔了80%多。

恆星本體以及外圍的氫氧元素,在恆星的燃燒過程中,會大量地生成水分。

可以說,水分在星際空間是大量存在的,恆星周圍是存在著大量水分的。

既然存在水,氧氣和生命的存在也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生命是存在於這些水分中的。

可以說,形成生命的化學活動並不僅僅在地球上的液態水中進行,在太空的水分中同樣有著生命因素繁衍生息的化學活動。

在溫度(如太陽能等)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存在於太空水分中的生命化學的演化活動一直在進行。

當得到合適的條件(如降落到地球的液體水中),生命物質就會演化為生命體。

現在普遍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陸地生命是由海洋生命轉化來的。

本人認為生命並不是完全起源於海洋,而是在江河湖海中同時形成,即同時在淡水與鹹水中形成。

因為地球形成之時,江河湖海這些水系應該是同時出現的。

原始生命既可以在海中安家落戶,同樣也會在江河湖泊中立足,並進化為高級生命。

現在再來看看地球大氣層的形成。

關於固體星球大氣層的形成,本人認為有四種可能性。

一、由行星狀星雲的噴發物質直接形成。行星狀星雲見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星雲中間的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時,外圍的氣體物質是有可能由向外擴散轉變為向固體星球靠攏,進而成為固體星球的大氣層。

行星狀星雲的環中含有豐富的氧和氮。當它們被中心的那顆固體星球吸引而收縮,並成為該星球的大氣層時,這些氧和氮就成了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之一。

或許地球、金星的大氣層就是這麼來的。

以此看來,地球的大氣層是先天就有的。地球的前身很可能就是一個行星狀星雲。

以此推論,目前的行星狀星雲將來都有可能演變成為固體星球。

二、直接由恆星演變而成。

恆星是從星雲中誕生的,也就是說,恆星從它一出生,就被氣體所包裹。

隨著恆星球體的冷卻、收縮,恆星外圍的大氣層也相應地冷卻,並演化成地球這樣的富含水分的大氣層。

這就是說,大氣和水分等物質從一開始就緊緊地圍繞在恆星的周圍,並伴隨著恆星的一生。

當恆星開始燃燒後,燃燒過程中的化學作用,更加促進了水分的生成與大氣層的形成。

當恆星由小到大不斷膨脹時,大氣層也會相應地與星球的本體拉開距離。

當恆星走向死亡,向地球演化時,因為體積變小,它外圍的大氣層也會相應地跟著靠近星球本體。

於是,原本是恆星的大氣層,也就相應地成為了地球的大氣層。

大氣層中所含有的水分、氧氣和生命等物質,也自然而然地降落到地球上。

於是,地球上就有了江河湖海,就有了氧氣,就有了生命。

三、恆星風的作用。

恆星不斷噴發(如太陽風),使得固體星球不斷聚集氣體而形成大氣層。

如水星的大氣層,就有可能是這麼形成的。

四、共生星作用的結果。

以太陽、木星為例。

當太陽膨脹時,木星大量吸收太陽噴發的物質。在木星體積不斷增大的同時,木衛一、木衛二等星球也相應地得到太陽噴發的物質,於是木衛一、木衛二的大氣層也就逐漸形成。

上述四個因素都有可能形成地球的大氣層。

地球以前是一顆恆星,是當時的太陽。後來這顆恆星演變成了今天的地球,也造就了地球的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

地球初步成型後,在大氣層、水、氧氣和生命的形成過程中,火山有著極其巨大的作用。

反過來,大氣層和水的形成又加速了火山的收斂和地球表面的冷卻,並最終促成了地球的形成。

這種良性循環的促進作用至今還在繼續。

可以認為,一旦地球的火山不再爆發,也就意味著地球這顆「恆星」壽終正寢、徹底死亡了,地球的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也會逐步地消失,於是地球也會變成像海衛一、冥王星、金星、火星、水星、月球一樣的星球了。

果真如此嗎?

試以火星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現在公認火星曾有過火山活動,火星也曾有過豐富的液態水和溫暖潮濕、河水流淌的時期。

但現在火星表面找不到一滴液態水,這些水都流到哪裡去了?

有人認為,在火星形成初期,頻繁的火山活動排出大量的氨和甲烷等火山氣體,在火星上空形成了濃厚的原始大氣,這層大氣給火星表面造成了很強的溫室效應,使火星表面變得溫暖起來,液態水可以在火星表面自由地流動。

後來火山活動減少,原始大氣中的火山氣體逐漸分解,火星大氣變得稀薄、乾燥和寒冷,火星表面的溫度也變得很低,大部分液態水成為地下冰保存下來,還有一部分水被禁錮在永久的極冠中,使火星表面變成了現在這樣荒涼的不毛之地。

可見火山活動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

附1:地球上的水是小行星帶來的嗎?

說到地球水的來源,使我想到了小行星穀神星。

說到穀神星,使我想到了地球液態水的來源和太平洋的形成。

研究人員認為,穀神星的淡水含量非常驚人,竟然超過了地球所有淡水的總和。

聯想到有人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小行星砸出來的說法,我想,當初砸向地球的這顆小行星,很可能就是類似於穀神星的一顆小行星。

由於這顆小行星含有大量的水,水中同時包含著生命物質,當它砸到地球上的時候,砸出了一個太平洋,它所擁有的水同時就留在了地球上,並注滿了太平洋。

於是地球就有了液態水、大氣層、氧氣和生命。

附2: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是從火星上搬運過來的

我們現在發現火星上曾經有過大量的液態水,可是卻不知道這些水怎麼不見了。

人們都在問:火星上的河水流到哪裡去了呢?

關於火星液態水消失的原因,科學家做了許多有益的猜想。

我在想,火星上的液態水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許多專家提出的看法都有可能是對的。

但本人認為,還有一種可能性大家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就是:火星上的水有可能被火星人搬運到了地球上。

由於太陽的變化或者火星火山活動的停止,火星不適宜人類居住了,於是火星人就搬來地球上生活。

在搬遷的過程中,火星人將火星上的河水凍結成冰團,隨著人類的遷移一起來到地球。

或許地球大氣層的形成也有這些冰團的功勞。

因為這些冰團在降落到地球的過程中,會有不少在地球高空中溶解,於是也進一步加速了地球大氣層的成熟。

試想有一天,我們地球人類向火星或其他星球轉移時,會不會也將地球水帶往火星或其他星球呢?

我想很有可能會這麼做的。

現在我們探索其他星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找水,以便將來人類轉移。

實際上人類完全可以自帶水去。

而要將水帶著隨人類一起搬遷,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水凍成冰團。

先將水凍成冰塊,不斷地送往空間站,結成冰山,然後隨同空間站一起飛往要去的星球。

當抵達目的地時,這些冰山隨飛船一起降落在新的星球上。

當然,還可以將水和冰塊覆蓋在飛行器上,既可在飛行器離開地球時調節溫度,也可隨同飛行器一起到達新的星球,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人類的星際遷移,絕對不會是孤孤單單的一艘飛船或一座空間站,肯定是一支浩浩蕩蕩的聯合艦隊。

艦隊中,除了少量為人居住的空間站外,絕大多數是滿載著食物、藥品、日常用品和冰塊的補給飛船。

這就如同一隻沙漠探險隊,必須帶上充足的飲用水才能上路一樣。

其實現在宇宙飛船升天時,就可以將水凍成冰塊,覆蓋在飛船上。

飛船升空時,既可以降溫,又可以將剩餘的冰塊帶到空間站,供航天員使用。

這比現在使用的隔熱瓦可要省錢多了,也實惠多了。

附3:在太空中造水

談到地球水的來源,我想到了一個也許是既荒謬又有趣的問題:在太空中造水。

水是生命之源,在太空中如何獲得水,是人類向宇宙深處探索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宇宙星際間是充滿著細微物質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氫氧元素和水分子。

既然彗星是一個由冰聚成的星體,就連最接近太陽的水星上面都有固體冰存在,說明太空中並不缺水,缺的只是由液體構成的江河湖海。

在此,本人想到了一個問題:那些有冰存在的星球(如月球、火星、土衛六、冥王星等),它們所擁有的冰,並不是它們本身存在水,可能是因為溫度低,太空中的水分落到這些星球上凝聚成冰的。

若此,我們只要將太陽能與冷凍技術相結合,將太空中的水分子凝結成水滴和冰粒,然後回收溶解成液體水,則宇航員的生活用水就可以解決,太空成本也可大大降低,航天器內部的使用空間也將大為改觀。

由此聯想到嚴重缺水的阿拉伯世界。

本人在想,如果將太陽能和沙漠熱能與冷凍技術相結合,設計生產出造水機,或許能為緩解阿拉伯世界的缺水作出一些貢獻。

當然,除了造水機,若能將沙漠挖成湖泊,挖出的沙土推成終年積雪的高山,並栽上樹木花草,讓它常年流水,或許也是緩解阿拉伯世界缺水的好辦法。

就是在我們中國,將所有的沙漠和光禿禿的黃土高原挖成湖泊,挖出來的沙土或運往南海和東海築堤,將南海、黃海、渤海和東海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基地;或運往馬爾地夫、吉里巴斯等世界上所有將要被海水淹沒的島國,填高他們的島嶼,拯救那裡的島民,又何嘗不可以呢。

13、類日恆星向地球演變的幾個階段

類日恆星向地球的演化,有一個由氣體火焰球到地表無火焰、硬化為固體石質球的演化過程。

它可以分為恆星期、熔漿期、地殼形成期、地球期和死亡期。

恆星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太陽。

熔漿期,星球已不再發光,體積也大幅縮小,星球表面滿布著熾熱的熔漿。

如木衛一。

地殼形成期,熾熱的熔漿逐漸冷卻形成地表。

如地球。

地球期,因為空中的水分不斷降落到球體表面,加速了球體表面的冷卻和硬化,球體表面發生造山運動,形成山脈和凹凸不平的地表。

然後液態水在低洼處囤積,球體表面出現溪澗江河、湖泊和海洋。

然後就是植物、動物和人類的出現。

目前地球就處在類日恆星的「地球期」。

死亡期,球體內部逐漸凝固,不再有火山爆發,大氣層漸漸消失。

如果距離恆星近,地球液態水會慢慢地蒸發殆盡。

如果距恆星遠,地球的液態水會保持一段時間,球體表面處於冰凍狀態。

生命也逐漸消失。

於是地球這顆類日恆星從此離開地球期,變成一顆死氣沉沉的完全固化的石質星球,就如同今天的海衛一、月球、火星、水星一樣。

當地球表面變硬時,地球這顆「恆星」並沒有完全死亡,並沒有走到生命的盡頭,它的內部仍舊保留著熾熱的岩漿(仍在進行核燃燒)。

當地球這顆「恆星」的核燃燒完全停止,地球內部完全冷卻並凝固時,地球也就不會再有火山爆發了,於是地球的大氣層、氧氣、水和生命也都跟著消失,於是地球這顆類日恆星也就徹底死亡了。

小 結

天文學界普遍認為:行星在很久以前曾經是熾熱的。

這個觀點,用在地球以及類地行星是再恰當不過了。

綜上所述,地球似乎是由類日恆星演化而來,地球似乎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類日恆星。

因此本人認為:

地球的前身是當時的太陽,是一顆類日恆星。

這個太陽(類日恆星)在即將走到生命盡頭時卻呈現出輝煌燦爛的一頁。

當這個太陽(類日恆星)急劇膨脹演化為紅巨星時,因為共生星的緣故,恆星膨脹起來的外圍氣體被伴星大量吞吃,恆星不會發生爆炸,其內核收縮並表面變冷。

但是它的內部卻依然保持著恆星的狀態,並不時以火山的形式向外噴發火焰。

於是這個太陽(類日恆星)表面形成了固體狀,外圍則形成了大氣層。

於是氧氣和水分開始充滿這個星球。

生命物質也接踵而至。

於是這顆星球上就有了生命。

這就是地球。

地球是美好的。

可是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地球這顆「恆星」終究會要完成最後的使命而走向死亡。

地球終究會要毀滅,人類不能不遷徙。

我們人類將要遷移到哪裡去呢?

嗨嗨!遷到今天我們頭頂上的這個太陽上去。

啊?!

14、人類將住在太陽上——人類的遷移

按現有的理論,太陽和地球遲早會要毀滅,人類也會要長途跋涉若干光年(也要在沒有重力和陽光的漫漫長夜中熬過若干萬年),從太陽系遷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去繼續繁衍生息。

恆星間的距離是以光年來計算的。

兩個恆星系統之間的距離是這麼的大,地球人類能從太陽系遷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去嗎?

這樣,地球人類的星際遷移就有著兩種結果,一是能夠作星際遷移,一是不能夠作星際遷移。

從古至今的理論都肯定人類能夠作遠距離的星際轉移,許多人並為之奮鬥終身。

在他們看來,不能作遠距離星際轉移,擺在人類面前的就只有死亡,所以人類必須離開太陽系。

但是本人認為:

人類或許沒有必要長途跋涉若干光年(也在沒有重力和陽光的漫漫長夜中熬過若干萬年),從一個恆星系統遷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

人類的遷移完全可以在本恆星系統內解決。

因為太陽系這朵星雲會不斷生出新的太陽和地球供人類繁衍生息。

上帝既然產生了人這個種類,就必然會要為人的生存創造出一切適合的條件。

當一顆太陽隕落時,上帝又會安排一顆新的太陽升起。

當一個地球走向死亡時,太空中又會有新的地球出現,等待著人類去居住。

這就是說,太陽系將出現太陽與地球的接力賽。

當以前的「太陽」和「地球」走向毀滅時,天老爺貢獻了今天的太陽和地球,供人類生存。

當今天的太陽和地球走向死亡時,星空中又會相應地出現新的「太陽」和「地球」來接替它們的位置,讓人類在新的「太陽系」中繼續繁衍生息。

當以前的「太陽」走向死亡,演變為今天的木衛一時,大自然為我們人類安排了今天這顆太陽。

當今天的這顆太陽將要走向毀滅時,大自然必然會要為人類安排一顆新的「太陽」,這就是今天的木星。

豈止木星,須知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些氣態星球還排著隊等在後面時刻準備著充當「太陽」的角色呢。

天文學界認定:在宇宙中,一般情況下恆星的孕育就像母雞孵蛋似地,往往一孵就是一窩。

照此推理,這一窩「蛋」在正式演化為恆星前,必定也是一窩氣體星球。

像太陽系的這四顆氣體星球,也許就屬於這一窩「蛋」吧。

當前一個「地球」——木衛二走向死亡時,太陽系中出現了我們現在居住的這顆地球。

當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地球走向死亡時,木衛一這顆人類的「救星」會相應地逐漸冷卻並硬化其表面。

當太陽開始膨脹,與木星成為共生星時,木衛一也會大量吞吃太陽的能量,促進大氣層、氧和液態水的形成,成熟為地球這樣的星球,成為人類新的家園。

說到人類的遷徙,現在許多人都把目光盯在火星上,認為火星是人類的下一個樂園。

本人認為,火星是已經死亡了的「地球」,而木衛一則是正在向地球演化的星球,是將來的「地球」。

這就好比樹上的三個蘋果,一個正在成熟,一個已經成熟,一個熟過了頭,開始腐爛。

這個已經成熟的蘋果就好比地球,正在成熟的蘋果好比木衛一,開始腐爛的蘋果好比是火星。

很顯然,我們正在品嘗已經成熟的蘋果,因為我們住在地球上。

但火星是開始腐爛的蘋果,我們是不會去吃的,也不應該去吃。

我們的目光必須也必然也應該盯住那隻正在走向成熟的蘋果——木衛一。

火星不是未來移民的理想居住地,它頂多只能是充當一個中轉站的角色。

海衛一、木衛二、土衛六等星球均如此。

人類未來的理想居住地,只能是木衛一這樣一類可以進化為地球的星球。

木衛一之後呢,就是太陽。

太陽之後呢,就是木星。

木星之後呢,就是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為這些氣體星球在演化為恆星並度過恆星期後,都會演化為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星球供人類居住。

現在地球絕大部分火山已經死亡。

剩下的活火山,其中一部分處於休眠狀態。

在這些處於休眠的活火山中,有些可能會復活,有些可能從此長眠不醒。

還有一部分活火山儘管會不時地爆發,但兩次爆發的時間間隔也在不斷延長。

同時,地球不但存在類似於金星火山活動的狀態,如夏威夷群島的基拉韋厄火山;也存在類似於海衛一火山活動的狀態,如海底火山噴發的不是岩漿而是黑煙(即所謂的黑煙囪)。

另外,地球還存在著溫泉和地熱,很多地方不停地由地下向地表冒出燙手的白霧。

這些活動都屬於火山活動的一部分,只不過它們的表現形式不一樣罷了。

種種跡象表明,地球的火山活動正在走向衰落。

種種跡象表明,地球這顆「恆星」正在走向生命的盡頭。

儘管這個盡頭是以「億年」來計算的,留給人類的時間不算太短,但與宇宙演化的長河相比,它也不是太長。

因此,我們人類應當將相當一部分目光伸向木衛一,全力關注它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好「搬家」的準備。

與地球一樣,木衛一也擁有電離層。

其他衛星似乎還沒有發現電離層。

這說明,木衛一正在逐漸地向地球這樣的星球演化。

也許有人會說,木衛一的體積太小,沒有地球這麼大,不適宜人類居住。

可是我們不要忘了,如果地球處於木衛一的位置,因為失去了陽光與液態水,地球的體積也會大大縮小的。

而木星一旦進化為恆星,木衛一處於像地球這樣的位置,再加上有了液態水,則木衛一的體積便會擴大,其體積恐怕與地球差不多。

也許有人會說,木衛一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大氣層、氧氣和液態水。

可是我們要知道,當太陽走向生命的盡頭,發生膨脹時,除了木星會大量吸收太陽的能量外,木衛一和木星的其他衛星也會大量吸收太陽的能量。

在木衛一大量吸收太陽能量的過程中,以氫、氧為主的太陽熾熱氣體,會促進木衛一的大氣層、液態水和氧氣的形成。

當然,現在木星那些處於冰封雪凍狀態的衛星,也會在熾熱的太陽風的吹拂下,逐漸冰消雪化,最終露出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由此看來,人類根本不需要作遠距離遷徙,即長途跋涉若干光年(也要在沒有重力、沒有陽光的漫漫長夜中熬過若干萬年),從一個恆星系統轉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人類的轉移就在本太陽系內滾動即可。

人作為個體存在時,會有死亡的一天。

但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存在時,除了特別不可抗拒的因素,人類這個整體是不會輕易地消亡的,它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為自己的生存而奮鬥,這其中就包括星際遷徙。

但是人類能作以光年為標準的遠距離遷徙,從一個恆星系統轉向另一個恆星系統嗎?

從某種意義來說,宇宙是有限的,天體間的距離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維、認識能力卻是無限的。

人的創造力和生存能力可以讓一部分人做遠距離遷徙,即從一個恆星系統走到另一個恆星系統,這種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然從另一種意義來說,宇宙又是無限的,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又是無限的,星體的變化也是無限的,人的創造能力與生存能力卻是有限的。

事物都有一個限度。

人類是重力和陽光的產物,也就必然受到重力和陽光的制約。

人類很難在沒有重力沒有陽光的漫漫長夜中熬過若干萬年,長途跋涉若干光年,從一個恆星系統轉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人類的遷徙只能是在本恆星系統內消化解決。

或許有人會說,人類可以製造包括有人造恆星、人造黑洞(航天器在黑洞中飛行的速度有可能達到光速甚至超光速)和人造重力的航天系統,保證人類能夠在這樣的航天系統內一代接一代地繁衍生息,使人類長途跋涉若干光年,從太陽系轉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

我說:既然人類能夠製造這樣一個航天系統,供人類千秋萬代地生存下去,還有必要去找什麼新地球嗎?

就在這個航天系統內長久地生存下去不就得了?

或許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地球本身就是外星人製造的一個能供他們千秋萬代繁衍生息的航天器,或許我們人類本身就是外星人的後代。

本人認為人類很難從太陽系長途跋涉若干光年轉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或者沒有必要),但現有的太陽和地球終究會要毀滅,人類必須擁有新的太陽和地球。

新的太陽從哪裡來?

就從木星這樣的氣體星球進化而來。

新的地球從哪裡來?

就從太陽這樣的恆星演化而來。

可是現有的天文理論認為太陽會要成為紅巨星,怎麼會演化成為一顆能讓人類居住的地球呢?

五、太陽(類日恆星)的一生

1、太陽(類日恆星)的形成

氣體星球、恆星、固體星球三種不同類型的星球,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由三種不同的機制,通過不同途徑,分別形成的。

可是,這其實是一種假象。

實際上它們是一脈相承的。

因為它們分別代表著一顆恆星演化過程的三個不同階段。

即:一顆星球形成後,先是氣體星球階段,然後是恆星階段,再後是固體星球階段,最後走向死亡。

也就是說,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星球,其實是一顆恆星發光前、發光、不再發光的演化過程三個階段的真實反映。

據此,本人認為,今天的太陽很可能是由以前的類木氣體星球直接進化而成的。

或者說,類日恆星都有可能是由類木氣體星球進化而成。

2、地球將進化為新的氣體星球——氣體星球形成的四種狀況

說到氣體星球將會依次進化為恆星,可現在類木氣體星球還只有四顆,當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依次進化為恆星後,海王星之後的氣體星球又從哪裡來呢?

嗨嗨!不要急,月球、地球、金星、冥王星、木衛三等都會要進化為氣體星球。

這就要說到地球的另外2個「月亮」了。

眾所周知,地球只有一個月亮,可是天文學家卻發現人類實際上還有另外2個「月亮」。

它們是地球大氣層之外的兩個氣體團,與地球、月球構成了兩個正三角形,一個在月球前60度,一個在後60度。

可惜這2個「氣體月球」的密度十分稀薄,平時一般看不見,只有在一些高山之巔,大氣比較透明時,才有機會見到這兩塊朦朧、暗淡的光斑。

本人認為,我們應該重視對這兩顆「月亮」的觀測與研究。

在研究恆星的生成時,我們不需要捨近求遠,不必老把眼光深得遠遠的,老盯著那遠方的星雲去猜想。

我們就緊緊抓住活生生地擺在我們眼面前的這兩大氣體團不放,密切關注,時常記錄。

說不定哪一天我們會發現,原來它們正是誕生出一顆或兩顆新的氣體星球並進化為恆星的「精子」和「卵子」呢。

當木星進化為恆星並取代太陽的位置時,「太陽系」變成了「木星系」。

因為太陽、木星和土星的相互作用,太陽很可能會成為「土星系」的一顆行星。

地球則帶著月球和這兩個大氣體團來到海王星的附近,隨後這兩個大氣體團分別以地球和月球為核心,將它們重重圍裹起來,形成兩顆新的氣體星球。

然後這兩顆氣體星球又依次進化為恆星。

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循環:氣體團圍裹一顆死亡的恆星(類地固體星球)——進化為類木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演化為類地固體星球——被氣體團所圍裹——形成類木氣體星球。

木星、土星和海王星雖然都是氣體星球,但它們都有一個由鐵和岩石組成的固體核心。

或許它們的這個固體核心就是包裹著一個類似於月球這樣的星體。

天王星表面被汪洋大海所覆蓋,也許天王星包裹的就是類似於地球這樣的一顆星球。

說到氣體星球的形成,我們還可以看一下金星。

金星的表面籠罩著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由濃硫酸霧組成的濃雲。

我們知道,硫酸中包含有氫原子。

在一定的條件下,硫酸是可以轉化為氫的。

也就是說,現在包裹金星的這層硫酸雲,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會變成氫氣層,金星也就相應地成為了一顆與木星、土星、海王星等並列的氣體星球。

這裡我還要說到冥王星和木衛三。

冥王星本屬於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後來被請出了大行星系列,原因就是說它太小。

但是人們發現,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氣層都在逐漸縮小體積時,冥王星的大氣層卻顯現出膨脹之勢,冥王星上的大氣壓力已經增加了一倍。

有科學家推測說,冥王星表面的大氣層可能會變得更暗,這樣便會吸收更多的太陽光,由此導致冥王星的大氣層釋放更多的氣體。

另外還有資料顯示,冥王星大氣層的高層含有氫。

因此,本人在想,或許有一天冥王星也會進化成為一顆氣體星球。

關於木衛三,經過幾年的研究發現,天文學家們發現從木衛三冰封的表面逸出大量氫氣。

我在想,隨著木衛三表面的氫氣越來越多,或許若干年後木衛三也會進化為一顆氣體星球。

這裡還要說到地球。

前面說了,地球內部含有大量的氫,並通過不同途徑不斷地向外排放氫氣。

或許這些氫氣的排放會加快地球向氣體星球的轉化速度。

這樣一來,關於氣體星球的形成就有了與以往不同的一些看法。

從古到今,人們都認為氣體星球是星雲物質凝聚的結果。

其實我們可以把眼光放開一點,就是:氣體星球既是星雲物質凝聚的產物,也有可能是化學演化和氣體團圍裹固體星球的結果。

這樣,氣體星球的形成就有了四種狀況:

一是直接形成,即由星雲物質直接凝聚而成。

二是轉換形式。像金星這樣具有濃硫酸氣體的星球,有可能轉換成氫的氣體星球。

三是包裹形式,即由類似於地球所擁有的兩個大氣團包裹石質固體星球所形成的氣體星球。

四是進化形式,這種形式包括冥王星、木衛三這種類型。

第三種形式又以所包裹的星球不同而分為兩類:

一類是包裹著類似於月球這樣的星球,所形成的氣體星球就有些類似於木星、土星和海王星這樣具有固體內核的氣體星球;

一是包裹著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星球,所形成的氣體星球就有些類似於天王星這樣具有海洋內核的氣體星球。

如果有朝一日地球和月球因為氣體團的圍裹而成為兩顆新的氣體星球,本人提議,以「神州星」和「軒轅星」來稱呼它們。

3、太陽(類日恆星)何時開始由氣體星球演變為固體星球

   

按現有的恆星理論,恆星的燃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氫燃燒,第二階段是氦燃燒,第三階段是碳燃燒。

從太陽(類日恆星)到類地石質固體星球的演變過程,正好經歷了這三個燃燒階段。

當太陽(類日恆星)處於氫燃燒階段時,恆星屬於等離子狀態。

氫燃燒過後就是氦燃燒階段。

此時太陽(類日恆星)開始膨脹,向紅巨星演變。

但此刻太陽(類日恆星)處於共生星的狀態,在伴星的作用下,恆星膨脹起來的外殼氣體被伴星大量吸收。

太陽(類日恆星)失去高溫的外殼,剩下一個還在進行氦燃燒的內核。

由於失去了高溫的外殼,在氦燃燒的晚期,太陽(類日恆星)內核表面開始變冷並固化。

但內部並沒有冷卻,仍在進行恆星核燃燒的第三階段——碳燃燒,並時不時地以火山爆發的形式將熾熱的岩漿噴出地表。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木衛一、金星、海衛一和地球的火山活動,同時也看到了水星、火星和月球曾經發生過火山活動。

在太陽(類日恆星)內核表面冷卻硬化的過程中,太陽(類日恆星)所含有的元素,因其各自的特性以不同的形態在地殼中凝固下來,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礦床。

氦元素因自己的特性不能完全硬化,只能以液體的形式冷卻下來,於是地球內部就出現了石油這一物質。

也就是說,石油就是氦元素變的(當然還有其它因素)。

恆星的氦元素以石油的形式在地球上留存下來,所以石油里含有大量的氦。

反過來,許多油氣田中含有大量的氦,又進一步說明地球是直接由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

可以說,太陽(類日恆星)由氣體星球演變為石質固體星球,是在恆星燃燒的第二階段(氦燃燒階段)的晚期開始的。

4、太陽的歸屬——類日恆星的死亡之路

在太陽(類日恆星)由氣體星球演變為石質固體星球後,雖然星體表面冷卻了,但中心的核燃燒並沒有停止。

此刻太陽(類日恆星)的核燃燒進到了第三階段——碳燃燒階段。

所以當地球火山爆發時,噴出來的物質大多為碳合物。

木衛一、地球、海衛一的火山活動,正好體現了太陽(類日恆星)碳燃燒早、中、晚期的三種狀態。

木衛一反映了太陽(類日恆星)氦燃燒晚期和碳燃燒早期的物理特徵,所以木衛一火山活動噴出的全是熾熱的岩漿。

地球反映了太陽(類日恆星)碳燃燒中、晚期的物理特徵,所以地球火山活動噴出物,既有熾熱的岩漿,也有滾滾濃煙,還有地熱。

海衛一反映了太陽(類日恆星)碳燃燒晚期的物理特徵,所以海衛一火山活動噴出的不是熾熱的岩漿,而是滾滾黑煙和一部分冰狀物。

如前所述,地球(包括類地星球)的起源,其實就是太陽(類日恆星)的歸宿。

但是按照現有的理論,幾十億年後太陽將急劇膨脹為紅巨星,並在最終走向死亡時演化為一顆不發光的、冷冰冰的黑矮星,最後消失;太陽在走向死亡時會要吞吃掉包括地球在內的一些行星和衛星。

太陽的結局的確是會要變成一顆黑矮星。

我們現在來看看黑矮星的結果。

天文學家們認為黑矮星的結局有兩種。

一種可能是粉身碎骨,成為星際物質,瀰漫在星際空間,成為形成下一代恆星的原料。

另一種可能是它重新吸積周圍的星際物質,重新燃燒起來,死而復生。

黑矮星的兩種結局其實就是類日恆星的兩種結局。

其實太陽系的類地星球正好體現了黑矮星的這兩種結局。

火星和水星一類星球的將來體現的是黑矮星結局的第一種可能性,月球、地球、金星、冥王星和木衛三的將來則體現了黑矮星結局的第二種可能性。

本人前面說了,現在地球所擁有的兩個大氣團(兩個隱形衛星),將來會分別以地球和月球為核心,將它們圍裹起來,形成兩顆新的氣體星球。

然後這兩顆氣體星球又進化為恆星。

大家請看,這象不象是黑矮星的第二種結局呢?

這樣看來,太陽(類日恆星)的一生就一目了然了:星雲中的氣體物質形成氣體星球(類木行星),氣體星球(類木行星)進化為太陽(類日恆星),太陽(類日恆星)演化為石質固體星球(類地行星和衛星),石質固體星球通過不同途徑,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類木行星)。

其實這也就形成了一種循環。

這就是太陽(類日恆星)的一生。

這就是說,太陽在走向死亡時不但不會吞吃掉我們的地球,反而會演化為一顆新的「地球」供人類居住。

現代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恆星演化的最後階段,是恆星的最終歸宿。

並認為當恆星演化到最後階段,待能量耗盡以後,就會要成為一個不發光的天體殘骸。

本人認為,這個不發光的殘骸其實就是我們眼面前的石質固體行星和衛星(如木衛一和腳底下的地球),它們還沒走到生命的盡頭,還將繼續展示無窮美妙的一段歷史。

不過,這類星球的確不發光,它們只能反射恆星的光芒。

理所當然,我們地球人類就很難發現那些遙遠的星空中正在走向末路的類似於木衛一、地球一類星球的恆星了。

不同質量的恆星有著不同的歸屬。

有些恆星的死亡是迅猛而劇烈地爆炸身亡,有些恆星的死亡則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有的恆星演變為紅巨星、新星、超新星。

有的恆星演變為白矮星、黑矮星。

有的恆星演變為中子星和黑洞。

有的恆星則很可能演變為行星甚至衛星一類石質固體星球。

有的恆星膨脹爆炸,灰飛煙滅。

有的恆星則在臨終階段還要演繹出一幅有聲有色的圖畫,展現最後的生機勃勃,然後才最終走向死亡。

有些恆星在走向死亡後因其遺體又通過不同途徑成為氣體星球死而復生。

這死而復生的恆星將是我們的地球、金星、月球等。

木衛一、地球、海衛一、月球、木衛二、火星、水星,直至小行星,都是恆星演化的結果。

水星、火星等曾經有過火山活動的星球很可能就是核燃料已經消耗殆盡並完全冷卻的恆星。

木衛一、地球等則是核燃料還沒有消耗殆盡的恆星。

因為這些「恆星」還在進行核燃燒,這就是這兩顆星球仍在進行的火山活動。

海衛一也是一顆正在走向死亡的恆星,雖然它的火山噴出的不是岩漿,而是黑煙。

至於月球,也是一顆還沒有走到生命盡頭的恆星,因為它還有餘溫,它的內核還有1000℃。

這就是每一代太陽、每一顆類日恆星漫長的漸變演化的過程。

說固體星球是由太陽(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似乎與現有的行星形成理論有些不合。

一般認為,行星是圍繞新生的恆星轉動的氣體和塵埃凝結而形成的。

但是,天體新發現卻對此理論構成挑戰。

2004年,天文學家在獵戶座觀測到了18顆新的行星。

令人不惑的是,這18顆行星居然沒有圍繞在恆星周圍,而是在太空中自由飄蕩。

看來,行星的形成的確具有多種途徑。

既然如此,本人所說固體星球由類日恆星演變而成,也不是講不過去。

從上所述,木星將來會要成為新的太陽。

可是,木星這顆體積介於太陽與地球(介於恆星與石質固體星球)之間的一顆氣體星球,真的能進化為恆星,成為將來的太陽嗎?

六、木星將成為下一個「太陽」

既然上帝造出了生物,也就必然會為生物的生存與繁衍提供一切必需的條件。

當老的太陽將要死去時,必然會有一顆新的太陽升起來。

那麼新的太陽又從哪裡來呢?

就從木星演變而來。

但木星是行星,太陽卻是恆星,木星能成為太陽嗎?行星能成為恆星嗎?

我們現在就來認識比較一下木星與太陽,看看它們的相同之處,看看木星是否能轉化為恆星。

首先,太陽是一顆沒有堅硬外殼的氣體星球,木星也是一顆沒有堅硬外殼的氣體星球。

恆星是由氣體星球進化而成的。

木星目前就是一顆氣體星球,或許它現在就是恆星的前身。

第二,太陽體積巨大,可以容得下130萬個地球。

木星體積也不小,在太陽系裡所有的行星衛星中,木星的體積是最大的,能容得下1316個地球。

隨著歲月的延續,木星的體積將會更大。

當有一天木星與太陽成為共生星後,木星將會大量吞吃太陽的能量,木星的體積也會急劇膨脹,與太陽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三、太陽發熱發光,木星也發熱發光。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行星和衛星都是靠太陽輻射光和熱獲得熱量。

它們不發光,只反射太陽的光。

可木星卻是個例外,木星本身也能釋放能量,是一顆發光的行星。

木星散發出來的能量竟然比木星從太陽那裡得到的還要多約2倍。

科學家們發現,木星本身是有能源的。

一些科學家認為,木星具有熱核反應,這種有增無減的熱核反應就來自於它的內部,這一點和太陽極為相似。

因此有人提出木星也算是一顆恆星,它和太陽構成一個雙星系統,木星是太陽的一顆暗伴星。

第四、太陽是氫氣球,木星也是氫氣球。

與地球、火星等岩石星球不同,木星是由液態氫構成的一個氣體星球,氣體的組成與太陽的氣體組成極為相似,太陽大氣主要成分是氫,木星大氣的主要成分也是氫。

第五、木星像恆星一樣,也有射電現象。

第六、木星不斷增長的引力吸入太陽星雲中氣體的方式與正在成長中的太陽一樣。

第七、太陽的自轉,在赤道附近要比其餘部分(兩極區)轉動得快。

木星的自轉也是如此,在赤道附近要比其餘部分轉動得快。

第八、木星的亮度在不斷增加。

中國天文學家劉金沂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的亮度在幾千年來越來越弱,唯獨木星的亮度卻在增加。

對此,劉金沂教授認為這是木星內部發熱的程度正在進一步增加的表現。

第九,太陽擁有數十顆行星和衛星,木星也有大大小小十多顆閃耀的衛星,儼然一個小太陽系。

第十,在太陽系裡,太陽佔99.87%的質量;在木星系裡,木星佔99.8%的質量。

第十一,木星系和太陽系圍繞中心天體運轉的小天體的軌道,都近似地位於同一平面上。

兩個天體系統的各個小天體軌道之間的間距都滿足一定的分布規則,作軌道運動的各天體的密度都隨它們到中心天體的距離而依次減小。

看來木星與太陽確有許多相似之處。

目前,有的科學家就認為,木星不僅僅是個行星,而且也將是一個正在形成的恆星。

他們說:30億年後,太陽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而代之。

不過,因為現在公認的恆星形成條件是,當一顆星球達到一定質量時它才能成為恆星,達不到這個質量時它就只能成為行星。

因此也有一些人認為,木星內部的壓力、溫度和密度,還達不到形成核聚變反應的程度,木星不可能成為一顆恆星。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事物都是發展的。

太陽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現在這麼大,也不是一開始就發熱發光,它有一個由小到大、由不發熱到發熱、由不發光到發光的發展過程。

木星也一樣,它不會一開始就有現在這麼大,它也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例如木星的發光,據觀測發現,從公元前104年至公元1368年的近1500年里,木星的亮度增加了0.024倍。

星際中的各類物質,在木星這一生中也會不斷地充實到木星之中。

前些年所發生的彗木大撞擊決不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

木星從最初的形成到今天,歷史上決不會僅僅只有我們所看到的這一次彗木大撞擊。

在此之前的幾十億年中,木星或許已經有過無數次的彗木大撞擊。

往後的幾十上百億年中,也還會有這樣的天文大奇觀出現。

再加上木星因旋轉發熱所產生的膨脹,其體積會越來越大。

早在1982年,就有科學家提出,木星的核心溫度已高達攝氏28萬K,正在進行熱核反應。

木星一方面自己在進行熱核反應,一方面又從太陽那裡獲得能量。

因此,木星的體積會越來越大,溫度也會越來越高。

我們有理由相信,木星既然能從小到大進化到今天,只要它具備轉化為恆星的條件,它也就一定能從今天的氣體球進化到明天的恆星。

據一些科學雜誌報道,木星的岩石內核正在逐漸溶解。

這不正是木星向恆星進化的先兆嗎?

這不正是一顆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必然要經過的一個階段嗎?

這不正是恆星發光發熱前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嗎?

可以肯定地說,恆星在由不發光到發光的過程中,一定會要經過目前木星狀態這樣的一個階段。

再說天文學家認為恆星是由冰冷的氣體星球進化而成,而木星目前正好處於冰冷的狀況(儘管木星正在不斷向外輻射熱量,但它現在畢竟還處在-148℃的低溫狀態)。

因此,雖然木星目前還是一顆行星,但它很可能正處在恆星的孕育期和成長期,是一顆「恆星小寶寶」。

木星一直在膨脹擴大自己,而且還會繼續膨脹擴大下去,不斷向恆星的「青年」、「中年」、「壯年」進化,並成為下一個「太陽」。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木星和太陽都是氫氣球,但太陽是氣態氫,木星是液態氫,木星不會成為恆星。

我說,恆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氣態氫,液態氫很可能是恆星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

人們在研究事物的發展過程時,總是愛找到能真實反映和表現每一個階段狀況的模特和標本。

木星正好體現了恆星由不發光到發光的過渡時期的狀況。

如有些科學家就認為早期的恆星有點像木星。

總之,木星將向恆星發展,與太陽成為雙星和共生星。

然後太陽走向死亡,向木衛一這類星球演化,並最終成為一顆新的「地球」。

木星則進一步向恆星進化,並最終取代現在這個太陽而成為一顆新的「太陽」。

木星在演化過程中,隨著它的溫度不斷增高,體積會不斷增大,影響範圍也會越來越大。

當有一天木星成為恆星後,所擁有的衛星也會相應地改變地位,有的將升級為行星,有的則繼續保持衛星的地位不變,星體的距離也會隨著木星體積的增大而相應地增大,並最終形成一個新的「太陽系」。

當木星進化為恆星並形成新的「太陽系(木星系)」後,木星的環帶將可能成為類似於現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

附、閃電是恆星燃燒的導火線

恆星由氣態星球進化到熊熊燃燒的星球,溫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真正點燃恆星的導火線卻是氣態星球的閃電,是閃電點燃了已經處於極高溫度的氣態氫,從而使氣態星球越過冷熱交界線,使恆星進入熾熱的燃燒時代,一顆真正意義上的恆星從此便誕生了。

也就是說,恆星的核燃燒是閃電點燃的。

我們知道,木星不但是一個氫氣球,而且它的大氣中有著十分強烈和頻繁的閃電現象。

何止木星有閃電,其他的氣態星球也有閃電。

如土星就有強烈的閃電,而且閃電規模十分宏偉。

如果按閃電的威力計算,土星上的閃電是地球上閃電的幾千倍。

當有一天木星溫度達到核燃燒的著火點時,任何一次閃電都有可能引起木星的氫爆炸,於是整個木星便開始了核能的熊熊燃燒,而木星的體積也會急劇膨脹,並向外發出強烈的光和熱。

於是,我們的天上又多了一顆「太陽」。

七、太陽不會成為紅巨星——太陽與木星的伴星關係

1、與太陽系有關的學說

人類對太陽系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17世紀中葉,迄今已經提出了40多種學說,但尚未有一種學說能被科學界普遍接受。

本人在想,每一種理論都有它正確的一面。

要探索太陽系的奧妙似乎不能單靠某一種理論的作用,而是要取長補短,彙集所有理論的正確部分於一體,全方位的研究,或許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星雲說」,它對太陽系演化正確的描述部分,就已被許多人接受。

又如「雙星說」,儘管目前它並不被人看好,但本人通過接觸該學說,似乎覺得它對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其中的一些理論確有獨到之處,值得人們去認真的思索。

太陽系曾經的確是處於雙星狀態,而且將來還會出現雙星狀態。

太陽系的雙星狀態很可能就是天文觀測中所發現的「共生星」現象。

2、木星與太陽的共生星階段

對於共生星的出現,有人提出「雙星說」,認為共生星是由一個冷的紅巨星和一個熱的矮星(密度大而體積相對較小的恆星)組成的雙星。

但由於共生星與地球相距遙遠,觀測手段又受到技術的限制,人們還無法證實雙星的實際存在。

其實在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就已經經歷過許多次共生星的過程,而且在若干年後還將經歷無數次共生星的過程。

本人認為太陽(類日恆星)是由類木氣體星球進化而成的,類木氣體星球與當時的太陽很有可能就是處於一種共生星狀態。

本人還認為類地固體星球是由太陽(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

天上的兩顆太陽很可能就是處於一種共生星狀態。

將來,木星在向恆星進化的過程中,很可能就會有一個與太陽共生的時期。

這個時期又可能會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太陽熱木星冷,第二階段是太陽與木星達到同樣的溫度(以雙星狀態存在於銀河系),第三階段是木星熱太陽冷。

如果在遙遠的星體上有外星人來觀測這對共生星,首先他們將會發現太陽熱木星冷的一對共生星,然後會發現木星與太陽溫度相差不大的一組雙星,再往後又會發現一對太陽冷木星熱的共生星。

當然這三個階段兩顆星球溫度的換位,不會是突然的,而是慢慢交替的。

木星與太陽首先將成為一對伴星,也成為一對共生星。

然後太陽開始膨脹,木星則大量吞吃太陽膨脹的外殼。

此時木星將會有一個急劇膨脹的階段,產生質的飛躍,成為一顆名副其實的恆星,並取代太陽,成為人類的新主宰。

同時太陽系也轉化為木星系。

太陽失去膨脹的外殼,沒能成為紅巨星。

於是內核開始冷卻,體積變小,並在木星與土星的雙重作用下,轉到土星的範圍,成為土星的一顆行星。

此刻太陽仍在繼續冷卻,表面硬化,許多元素以礦床的形式留存在地殼中。

氦元素則以石油的形式留存下來。

氫氧元素,一部分變成了水,一部分仍以氣態形式存在於大氣中。

但此刻太陽的中心仍在進行核燃燒(太陽這顆恆星進入核燃燒的第三階段——碳燃燒階段),因而太陽這顆表面已經硬化了的星球不時地發生著火山運動。

隨後太陽開始有了大氣層、水、氧氣、生命。

於是,一顆新的可供人類居住的新地球便誕生了。

看來共生星很可能是宇宙演化的一個普遍現象,是類日恆星演化過程中一個必然會要經歷的過程,同時也是類木氣體星球進化為類日恆星的真實反映。

當然,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共生星只是它許多年以前的情況。

也許其中的一些共生星已經脫離了「共生星」的時期,而進入了類太陽系的時代,也就是單星的時代。

那我們就更應該盯住它們不放了。

3、共生星時代行星與衛星的運行狀況

當木星與太陽處於共生星狀態時,現有的行星和衛星的運行情況將發生重大變動。

大致有以下幾種狀況:

一、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將處於「環雙星行星」的狀況。

「環雙星行星」是指環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這是雙星系統中的一種已知的現象。

其實,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現在就是在圍繞木星和太陽兩顆星球公轉,只不過木星現在還不是恆星罷了。

二、水星與金星將繼續圍繞太陽公轉。

當太陽演變為行星時,水星與金星將成為太陽的衛星。

金星仍有可能維持與眾不同的逆行公轉,就如同現在的海衛一一樣。

說不定金星和海衛一的逆行就是上一次太陽系演化的產物。

三、地球與火星則有可能走著一條「8」字形的公轉軌道。即:既繼續圍繞太陽公轉,同時也圍繞木星公轉。

當太陽脫離共生星狀態,成為木星的行星或土星的衛星時,不排除地球的公轉軌道,將出現現在冥王星這樣的公轉軌道。

或許冥王星現在所運行的公轉軌道,就是上一次太陽系演化的結果之一。

四、許多原來圍繞太陽公轉的彗星、小行星等,也許將改為圍繞木星公轉。

4、太陽為什麼不會成為紅巨星

太陽為什麼不會成為紅巨星,是因為木星將向恆星進化,並與太陽成為一對雙星和共生星。

當太陽度過中年走向晚年時,木星卻正在向恆星進化。

當木星成為一顆恆星後,太陽則正在走向死亡。

此刻的木星正在走上坡路,太陽卻走著下坡路。

兩者的地位就在這一上一下中實現交替。

現在木星是太陽的行星,將來會與太陽互為伴星,並處於共生星狀態。

也就是說,那時人類將看到天上有兩顆太陽。

然後木星繼續升溫、膨脹,向恆星的中年進化。

太陽則向木衛一這類星球演化,並在木星和土星的共同作用下,成為土星系(繼木星之后土星將進化為恆星,成為一顆新的「太陽」)的一顆行星。

然後太陽經過類似於「木衛一」這樣一個階段,又演化為類似於「地球」這樣一顆星球,成為人類新的樂園。

然後太陽又一一走完類似於海衛一、月球、土衛六、火星、水星這樣一類物理地質特徵星球的演化過程。

但太陽最後的結局卻有兩種可能性,或是在隕石的長期打砸下,最終四分五裂,成為新的「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中的成員;或是重新進化為氣體星球,再一次成為恆星。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依賴的太陽的最終歸宿。

太陽為什麼會縮小成為一顆行星,是因為太陽不能膨脹為紅巨星。

太陽為什麼不能膨脹為紅巨星,是因為木星不允許太陽膨脹。

木星為什麼不允許太陽膨脹,是因為木星大量吸積太陽的能量和質量。

其實木星現在就一直在吸積太陽的能量和質量。

近來有天文學家發現太陽正在縮小,或許就是木星在吸積太陽能量的緣故。

天文學家們在談到雙星系統時說一顆恆星將吸積另一顆恆星的能量。

現在木星所呈現的不正是這樣一種狀況嗎。

本人之所以認為太陽不會膨脹、爆發,而會成為一顆固體星球,是基於內外兩個因素:

外部因素:一是因為木星大量吸積太陽的能量和質量,二是因為溫差。

內部因素:太陽核燃燒的衰減。

當木星進化為恆星的初期,溫度比太陽低。

因為溫差,太陽的能量和質量主動地轉向溫度低的木星。

隨著這一部分的損失,以及太陽自己的核燃燒的不斷衰減,木星越來越強大,於是木星大量吸收太陽噴發出來的能量和質量,太陽則不斷地損失自己的能量和質量,根本就膨脹不起來。

從此,木星越來越大,越來越強,最終進化為一顆恆星。

太陽則越來越小,越來越弱,直至變為一顆石質固體星球(類地行星)。

這也許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道理吧。

不是太陽不會膨脹,而是因為木星的吸積,使得太陽無法膨脹起來。

可以說,你太陽膨脹多少,我木星就吸積多少(實際上不可能全部吸積),太陽根本就膨脹不起來。

如果沒有木星(包括其他的氣體星球),太陽的確會按照現有的恆星演化理論走下去,即到晚年膨脹為紅巨星,吞吃掉包括地球在內的一些行星和衛星,然後爆發,成為一朵新的「蟹狀星雲」,內核則演變為白矮星。

但木星終究會要進化為恆星,與太陽成為共生星,並取代太陽的位置。

因此,我們對太陽的認識就不應該再局限於以前的單星概念,而應該從雙星的概念出發去研究太陽的演化和未來。

事物的發展是多樣性的,恆星的死亡也會有好幾條途徑。

可能太陽這顆恆星(也包括類日恆星)確有它的特殊性。

也許正是因為太陽(也包括以前的好幾代太陽)的死亡,走的是與其他恆星絕然不同的道路,所以才在太陽系中產生了地球、生物和人類。

由此想到,那些紅巨星、新星和超新星之所以會膨脹爆炸,很可能它們都是一些孤星,沒有類木行星去影響和干擾它們的膨脹,因而最終爆炸身亡。

那些雙星,估計爆炸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雙星很可能都會要進入共生星狀態或已經脫離了共生星狀態。

雙星中的一顆星可能是向恆星進化或已經進化為恆星的類木行星,或許是正向固體星球演化的恆星。

綜上所述,我們地球人類所處的這個太陽系在歷史的星空中就不止一個,而是經歷過許多次太陽系,最起碼也在三個以上,即:以前的太陽系、現在的太陽系和將來的太陽系。

附:天狼星的伴星

說到太陽將成為木星的伴星,我想到了天狼星。

天狼星有一顆伴星,這是一顆白矮星。

本人認為,天狼星是另一個「太陽系」,天狼星的伴星在若干年後將演化成為一顆行星。

同時本人也認為,估計天狼星會同我們的太陽一樣擁有一大群行星和衛星,其中或許就有類似於我們地球這樣的行星和人類,我們應該集中相當的精力去全力關注它。

如一些天文學家就認為,在雙星系統中那顆向脈衝星提供物質的伴星,就有可能演化成一組行星系統。

好在天狼星離我們地球不太遠,易於觀測。

八、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

太陽系或許已經出現過好幾代甚至十幾代(一顆固體星球或許就代表著一代太陽系),也會要繼續一代又一代地演化下去。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既不談幾代以前的太陽系,也不談幾代以後的太陽系,僅僅就上一個、這一次和下一個的太陽系來談一下太陽系的演化。

1、三個太陽系

三個太陽系,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現在的木衛一其實是上一個太陽系的「太陽」,並將成為下一個太陽系的「地球」。

今天的太陽,其實是上一個太陽系中的「木星」,並將演化為下一個太陽系的「木衛一」。

現在的木衛二是上一個太陽系的「地球」。

現在的地球是上一個太陽系的「木衛一」,並將演變為下一個太陽系的「木衛二」。

今天的木星是上一個太陽系的「土星」,並將成為下一個太陽系的「太陽」。

上述星球的比喻,不是以它們現有位置作標準,而僅僅只是借用它們的物理特徵。

但這些特徵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它們與太陽所處的距離不同,物理特徵會有改變。

如冥王星若處於水星的位置,其物理特徵肯定是不一樣的。

2、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

對於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天文學界先後提出過幾十種學說。

我在學習天文學時,因為資料的缺乏,並沒有全部接觸到所有這些學說。

僅就看過的資料而言,發現每一種學說都有它正確的一面。

綜合起來看,本人認為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或許是這樣的:

太陽系的起源,是恆星生成與死亡的結果。

太陽系的演化過程,是恆星從無到有、由生到死的過程。

即:先是星雲中生成氣體星球,然後氣體星球(類木行星)進化為恆星,恆星再又演化為固體星球(包括類地行星和相關衛星)。

固體星球又一分為二地走著不同的演化道路:一部分固體星球最終演化為小行星和星際塵埃;一部分固體星球通過不同途徑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然後又進化為恆星。

所以太陽系中就出現了三類性質不同的星球:氣體星球、恆星和固體星球。

我們可以認為:氣體星球(類木行星)是類日恆星(太陽)的前生,固體星球(類地行星和相關衛星)是類日恆星的後世。

對於恆星的生成、演化與最終的結局,千百年來,無以數計的天文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因為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這個問題好似弄懂了,又好似還不是很清楚。

其實太陽系就是我們最好的天文學課堂和教研室。

太陽系就是類日恆星演化過程的一個陳列櫃。

太陽系不同類型的星球,正好映照了一顆類日恆星從生到死的整個演化過程。

研究恆星的演化過程,我們既要把眼光伸向宇宙深處,盯著那光年之外的天體不放;也要把目光緊緊盯著我們眼面前的這個太陽系,一一看去,對於類日恆星的一生就一清二楚了。

這就是:類日恆星的孕育期(所有的氣體星球,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類日恆星的成長期和穩定期(如太陽),類日恆星的衰亡期(所有具有火山活動的星球,如木衛一、地球、海衛一等),類日恆星的死亡(曾經有過火山活動的星球,如月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等),類日恆星的殘骸(小行星等)。

這個情況有些類似於地質學家通過對岩石、岩層的認識來分析地質的變化。

在天文學的研究中,我們完全可以打破現有的星球分類法,將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衛星等所有天體,以火山活動為基準,重新排列,將這些天體串成一條線,將有關天體視為線上的一個點,一顆類日恆星生死盛衰的演化過程就一目了然地展示在我們眼前了。

如將木星(氣體星球)、太陽(本身就是恆星)、木衛一(正在進行猛烈的火山活動)、地球(表面硬化,有火山活動)、海衛一(有冰火山,噴發的不是熾熱的岩漿,而是濃煙)、月球(雖然不再有火山活動,但內核尚有餘溫)、火星(不再有火山活動,成了完全石質化的岩石星球)連成一條線,不就在向人類演示類日恆星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嗎。

這樣,太陽系就為我們展示了類日恆星演化的全過程,為我們展示了一顆類日恆星的過去(部分狀態猶如今天的木星)、現在(即今天的太陽)、將來(可能演變為像今天的木衛一、地球、海衛一、木衛二、土衛二、月球)和終極(如火星、水星、小行星、塵埃等)。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四顆氣體星球那麼大,擁有的衛星那麼多;四顆固體星球這麼小,又是孤零零的單顆星,這中間的差異難道就真的一點暗示也沒有嗎?

如果我們將太陽放在中間,將類木行星放一邊,類地行星放另一邊,難道我們就一點也看不出其中的端倪和奧妙嗎?

一邊是大球,另一邊是小球;一邊是氣體星球,另一邊是固體星球;一邊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太陽系」,另一邊卻是孤零零的小單位,難道這中間就真的一點必然的聯繫和規律也沒有嗎?

如果我們這樣認識:四顆大氣體星球將一一進化為恆星(太陽),而恆星(太陽)又一代接一代地演化為小固體星球,難道這種演化的可能性就真的一點也沒有嗎?

我們將相關的星球(太陽、八大行星和一些衛星),以太陽為中點,氣體星球和固體星球各放一邊,成一直線排列,來具體看一下它們的聯繫和規律,或許能獲得一些啟迪:

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我們先來看氣體星球。

從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到木星,逐一增大,溫度(內熱)逐步增高,這是不是在暗示我們,這幾大氣體星球將依次進化為恆星呢?它們是不是在進行著將要頂替「太陽」的接力賽呢?

再來看它們的幾個斑。

海王星有黑斑,土星有白斑,木星有紅斑(天王星暫時沒有發現斑,或許以後會發現)。這幾個斑的顏色不同,是不是在暗示我們這幾大氣體星球正在依次增熱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陽和氣體星球的構成機制是一脈相承的。

也就是說,氣體星球很可能就是恆星的前身;現有的木星系、土星系、天王星系和海王星系,將來都有可能一一進化為「太陽系」。

也就是說,要想知道恆星是如何生成的,首先必須了解氣體星球是怎麼生成的。

一旦了解了氣體星球生成的原因,一旦看到了一顆新的正在誕生的氣體星球,也許我們就知道了恆星是如何生成的了。

下面我們又來看看固體星球的情況。

我們將太陽和行星及有關衛星排成一條直線來具體分析:

太陽、木衛一、地球、金星、木衛二、海衛一、土衛二、水星、月球、冥王星、火星

其中:

太陽,正在燃燒。

木衛一,有非常強烈的火山活動,表面為膠質的熔漿。

地球,有火山活動,表面硬化,有液態水。

金星,有密布的噴出熔漿的活火山。

木衛二,表面硬化,有液態水,仍有不向地表噴出熔漿的火山活動。

海衛一,表面硬化,有冒黑煙的火山活動。

土衛二,表面硬化,有液態水,火山活動已停止,但有熾熱的熔岩。

水星,火山活動已停止,完全硬化,沒有液態水,但內部還有熔漿。

月球,表面硬化,沒有液態水,火山活動已停止,但內核尚有餘溫。

冥王星,火山活動已停止,表面硬化,沒有液態水。

火星,火山活動已停止,完全硬化,沒有液態水。

從上可以看到,它們從熱到冷,從有火焰到連餘溫都沒有,不正好說明一顆恆星由熱到冷的變化情況嗎?

我們再用上面的星球排列來做一個實驗,看類日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從邏輯上是否講得通:

一、我們將土衛二從海衛一與水星之間提出來,放到其他任何一個位置,再來看它的火山活動的軌跡,似乎都不合適,只有放在海衛一與水星之間,火山活動的軌跡才恰如其分。

二、今後如果又發現某一顆星球具有火山活動的癥狀和痕迹,完全可以在本人設置的這個星球排列中找到適合的位置。

三、從上面的星球排列可以看出,在太陽與木衛一之間其實還應該存在一顆星球。

這顆星球的體積介於太陽和木衛一兩者之間,仍舊發著微弱的光,顏色有些像早晨剛升起的太陽。

我把這顆星稱之為「小太陽」。

可是這顆星現在卻不存在了。

它到哪裡去了?

它爆炸了(詳情請見後文)!

綜上所述,太陽系的形成,的的確確是類日恆星演變的結果。

是一顆又一顆氣體星球進化為類日恆星,然後又一顆接一顆類日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的類日恆星生與死的演示過程。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固體行星和衛星都是由類日恆星演變而來,似乎都經歷過「太陽」和「地球」這樣的演化過程(木衛一還沒有到達「地球」階段)。

恆星變行星(或衛星),行星變恆星,這在一般人看來也許是無稽之談。

但事物的進化有時就是這麼的令人不可思議。

在這種演變過程中,太陽系將發生劇烈的分化和重組運動,大小行星或發生碰撞甚至爆炸,恆星、行星、衛星的位置乃至這個恆星系統中的所有物質所處的位置,都會有一個大的變動和重新組合。像金星、天王星、冥王星、土衛九、海衛一等這些不規則運動的行星、衛星和大量的小行星等天體現象,很可能就是上一個太陽演變為固體星球時的產物。

今天的太陽系,金星、海衛一是逆行的,冥王星、海衛二的公轉軌道是一個扁長的橢圓。

試想有一天海王星進化為恆星,成為一顆新的「太陽」後,在海王星這個新的「太陽系」中,海衛一所運行的軌道是不是有些類似於現在的金星呢?海衛二的運行軌道是不是有些類似於現在的冥王星呢。

就這樣,太陽與地球不停地生成、消亡與轉化。

人類也不需要長途跋涉很多光年(並在沒有重力沒有陽光的漫漫長夜中熬過很多萬年),從一個恆星系統轉移到另一個恆星系統,就在本恆星系統內不斷地遷徙即可。

一切都是這樣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整個世界也就在這種良性循環中走過一圈又一圈。

當然,歷史上太陽系並不止這三代。

根據水星、火星、金星、月球、地球、木衛一、海衛一、土衛六等星球的情況來看,太陽系可能已經演化了很多代,太陽和地球也不斷更新交替了許多次。

人類也許不止我們地球人這一代,而是隨著太陽系的重組出現過無數代。

或許人類自誕生後就從來沒有離開過太陽系,只是在太陽與地球的更新交替中搬遷了一次又一次。

上一個人類的居住地可能是木衛二,下一個人類的居住地也許就是現在的木衛一了。

附:人類有可能是從木衛二遷移到地球來的

現在許多人認為人類很可能是從火星或金星遷移到地球來的。

本人認為,人類很可能是由木衛二遷移來的。

木衛二是一顆固態岩石星球。

它的表面由水覆蓋,而且是液態富氧水,上層為凍結的冰殼,是冰凍的軟泥和相對薄的冰蓋,下面是一個溫暖的液態海洋,海水下面是火焰,仍有火山活動。

科學家認為木衛二是早期地球的縮影。

本人認為木衛二應該是地球晚期的真實寫照。

因為木衛二的火山活動狀態,地球上比比皆是。

像海洋深處的許多火山活動,噴發時岩漿並沒有衝出海面,而是在海中就凝結成海底岩石了。

如果人類的確是從木衛二遷移而來,則木衛二上應該會留有人類生活的痕迹,甚至還有一部分生命極其頑強的生物存活在木衛二上。

若真如此,則地球人類就應該集中相當的精力全力關注木衛二。

或許有一天人造探測器降落在木衛二的表面,進行實地考察,還真的會欣喜地發現:

啊!偉大的木衛二,您還真是我們人類星際遷徙的發源地呀!您原來還真是我們地球人類真正的「娘家」呀!

3、太陽系的新定義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類日恆星可增添如下定義:

一、類日恆星都可能擁有行星和衛星。

二、類日恆星都是由該恆星系統的氣體星球(類木行星)進化而成,又演變為固體星球(類地行星或衛星)。

一部分固體星球通過不同的途徑,又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和恆星,形成星球演化的良性循環。

三、只有類日恆星所構成的恆星體系才能產生生命和人類。

從某種意義說,生命之所以能在太陽系中產生,或許正是得益於「氣體星球進化為太陽,太陽演變為地球」這樣一種良性循環。

我們要搜尋外星人,也許只有去搜尋類日恆星系統(雙星系統)才能成功。

太陽系也可增添如下定義:

太陽系的形成不是先有太陽後有行星,而是先有氣體星球後才有的太陽,然後再有的固體星球。

也就是說,類木行星和類地行星(如木星和地球)不是同時形成的,兩者之間相差了很多億年,且中間還隔了一個恆星時代。

或許今後對於太陽的演化和太陽系的形成,我們可以這樣來描述(分為詳細與簡略兩種描述):

詳細地描述是:

在銀河系邊緣的一條旋臂上,有一朵星雲。

該星雲先是依次產生氣體星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

然後氣體星球依次進化為恆星(太陽)。

隨後太陽系進入雙星、伴星、共生星階段。

接著恆星(太陽)演變為固體星球。

固體星球又演化成兩類:一類固體星球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一類固體星球因為碰撞打砸分裂為小行星、小衛星、彗星等,並最終演變為隕石和塵埃。

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的固體星球有三種情況:

一是地球的兩朵氣體雲,分別包裹地球和月球,進化為新的氣體星球。

二是金星因為化學作用,大氣層的濃硫酸轉化為氫而進化為新的氣體星球。

三是冥王星、木衛三因為大氣層中氫的增多,而進化為新的氣體星球。

簡略地描述是:

銀河系邊緣的一條旋臂上有一朵星雲,星雲中先是產生出氣體星球,然後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接著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

固體星球一分為二,一部分固體星球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一部分固體星球因為碰撞打砸變為小行星、小衛星,並最終演變為隕石和塵埃。

這使我想到了與太陽有關的兩次天文革命。

第一次,是「日心說」與「地心說」之爭。

表面上看,是太陽圍著地球轉,實際上是地球圍著太陽轉。

所以「日心說」最終還是戰勝了「地心說」。

第二次,「太陽中心論」宣告終結。

表面上看,太陽似乎是在宇宙的中心(當日心說確立之後,人們都這樣認為),實際上太陽是處在銀河系的邊緣。

本人的天文學學習心得,也許是屬於與太陽有關的第三次天文革命的範疇:

表面上看,太陽系似乎應該是先有恆星(太陽)後才有的行星(類木氣體星球和類地固體星球),實際上太陽系是先有氣體星球後才有恆星(類木氣體星球進化為太陽),然後恆星(太陽)演變為固體星球(類地行星和相關的衛星)。

前面說過,按照本人所提出的星球排列情況來看,在木衛一與太陽之間本應存在一個小太陽。

可是這個小太陽現在卻不見了。

小太陽到哪裡去了?

小太陽已經爆炸,變成了小行星帶。

真的是這樣嗎?

4、小太陽到哪裡去了——小行星帶的形成

按照本人對星球的排列,在太陽與木衛一之間應該存在一顆星球。

這顆星球比木衛一大,但比太陽小,表面沒有冷卻凝固,還像太陽一樣發熱發光,顏色紅紅的,亮度介於月球與太陽之間,也就是在今天這個太陽之前的那一個太陽。

為了敘述方便,我將這顆星稱之為小太陽。

可以說,我們的太陽系曾經應該有一大一小兩個太陽。

可是現在這顆小太陽看不到了,它到哪裡去了呢?

其實它哪裡也沒有去,因為它已經爆炸,變成了小行星帶。

無獨有偶,偏偏我們的太陽系在木星與火星之間也失去了一顆行星。

按照提丟斯——波得定則,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應該存在一顆星球(也就是2.8上丟失的那顆行星)。

可是這個星球現在看不見了,在這個位置出現的卻是一個小行星帶。

人們經常在問,2.8上丟失的行星到哪裡去了?小行星帶是怎麼來的?

有人就認為這顆星爆炸了,並形成了小行星帶。

也許本人所提到的小太陽就是2.8上的這顆星。

也許正是因為小太陽爆炸了,所以本應出現在2.8上的行星不見了;所以在2.8的位置上出現了小行星帶。

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行星帶因爆炸而形成的學說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小太陽的爆炸,首當其衝深受其害的是火星。

或許正是因為這次小太陽的爆炸而使得本來水波漣漣、春意盎然的火星遭受滅頂之災,由生機勃勃的綠洲變成了荒涼的不毛之地。

或許構成木星、土星、天王星的環帶物質,也是因為這次小太陽爆炸後才形成的。

同時,也正是因為小太陽爆炸了,爆炸後的碎片有不少沖向了地球,因而使得恐龍滅絕,也使得地球進入了冰凍期。

對於恐龍的滅絕和地球的冰凍期,有天文學家推測是因為有一顆小行星砸向地球造成的。

看來這些說法都是正確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天上有兩個太陽,對人類也許並不是好事。

所以上帝就讓這顆小太陽發生爆炸,變成碎塊,變成小行星帶。

同時大大小小的碎塊變為隕石,砸向地球,讓地球上的恐龍滅絕,也讓地球進入冰凍期,從而為人類的誕生和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礎。

至於是什麼原因使得小太陽發生爆炸,我不知道,也許某一天會有天文學家來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所述,提丟斯-波得定則關於在2.8處丟失了一顆星球的說法是對的。

一項結論的正確與否,僅靠孤證是不行的,必須有旁證才行。

不同的途徑得出相同的結論,這個結論就有可能是正確的。

提丟斯-波得定則通過計算星球間的距離,認為太陽系丟失了一顆星球。

本人通過對固體星球火山活動的軌跡排列,也同樣發現太陽系丟失了一顆星球。

看來,提丟斯-波得定則是正確的。

太陽系的的確確丟失了一顆星球,這顆星球爆炸了,爆炸後的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小行星帶。

由此推論,更使本人堅信自己的天文觀點或許是正確的。

看來類地固體星球極有可能是由太陽(類日恆星)演變而成的。

5、太陽的伴星爆炸了

我們的太陽是顆單星。

可是在宇宙中,卻是雙星占多數,甚至三聯星和四聯星都很多。

在很近的距離內同時存在好幾顆恆星的情況,在宇宙中比比皆是。

大家都是兄弟姊妹一大堆,我們的太陽卻是一個「單身漢」,似乎有些講不過去。

於是天文學家們提出太陽應該有顆伴星。

可是這顆伴星卻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對此人們提出了許多見解,並進行了廣泛的星空探索,以期找到太陽的這顆伴星,可是收效甚微。

本人贊同太陽有伴星的說法,這顆伴星就是本人所說的小太陽,也是提丟斯-波得定則中2.8上失去的那顆星。

這顆星已經爆炸了,它的碎片成為了今天的小行星帶。

6、宇宙的年齡

關於宇宙的年齡,現在的資料都表明大爆炸發生在150億年以前,宇宙年齡是150億歲。

有的天文學家認為宇宙的年齡或是100億年,或是125年,或是200億年,或是340億年。

我們以最長的年齡為準,就定為340億年吧。

但本人在學習天文學時,發現一些天體的年齡似乎與人們預想的不一樣:要不就是太陽以及類日恆星的壽命也許並沒有現在人們認為的這麼長,要不就是宇宙的年齡可能不止340億年。

如天狼星的伴星,演變速度就不是很長。

根據天文觀測,僅僅在2000年左右的時間,天狼星的伴星就從紅巨星變成了白矮星。

由此看來,太陽由氣態的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估計時間也不會要很久。

比如太陽的年齡,目前公認太陽的年齡已有45億~50億年,再過50億年太陽才會死去。

這是按天文界的常規理論推算的。

但也有人提出太陽的實際壽命沒有這麼長,他們認為按照目前觀察值推算,太陽只要28萬年左右就會收縮變成很小。

這種結論同天文常規理論好像有些不同,但從太陽熱核反應角度看,似乎也很有道理。

如從恐龍滅絕的時間來看,如果恐龍果真是6千萬年前滅絕於小行星的災難,則小太陽的爆炸(也就是提丟斯——波得定則中2.8上丟失的那顆星)和小行星帶的形成離現在不會太遠,也就六千多萬年。

可以說,幾乎每一顆固體星球都曾經代表著一個「太陽」時代,太陽系已經經歷了許多次恆星的生成與消亡。

如果宇宙的年齡確如現在公認的所言是340億年之內,則太陽和類日恆星的演變時間就不會要很久。

如果太陽或類日恆星的壽命真有現在公認的這麼長,則宇宙的年齡或許就會要大大延長,絕不是現在定性的340億年,很可能是千億年以上。

7、人類正生活在恆星演化過程的第三階段——固體星球階段

恆星的演化過程分為氣體星球、恆星和固體星球三個階段。

現在我們人類就生活在恆星演化過程的第三階段——固體星球階段。

固體星球的形成有三種來源,一是氣體星球向恆星進化時的半成品,二是恆星死亡時直接演變而成,三是恆星爆炸以及星球碰撞時形成的碎塊。

但是長久以來人們只看到太陽系中有行星(氣體星球和固體星球),太陽系以外只看到恆星以及恆星的爆發、中子星、白矮星等,於是便認定:太陽系或許是宇宙中的一個個案,是一種特殊現象;恆星經過爆發走向死亡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

本人則認為:

我們很可能被宇宙的假象所迷惑了;

很可能恆星的爆發以及中子星、白矮星的出現是特殊現象,恆星系統中擁有數量眾多的氣體星球和固體星球反倒是一種普遍現象;

太陽系不是個案,而是宇宙演化的普遍現象;

可以說,由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恆星再又演變為固體星球的太陽系現象,在宇宙中比比皆是。

可以說,宇宙中固體星球應該大大多於恆星、氣體星球和其他的星體。

現在人們都在探尋暗物質和暗能量,並認為宇宙中95%的物質屬於暗物質。

我贊同上述說法。

因為僅就太陽系而言,固體星球無論是數量還是所佔據的空間,都要超過太陽。

絕大多數恆星都可能擁有數量眾多的固體星球。

固體星球是不發光的,它們就是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但是因為恆星發光,固體星球不發光,所以在太陽系以外,我們只能看到恆星以及恆星的爆發,卻看不到數量更多、占空域更廣的行星。

所以人們就很自然地把恆星爆發看作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而把太陽系中出現眾多的固體星球(尤其是地球和人類的產生),看作是特殊現象了。

但是本人強烈地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假象。

要弄清宇宙的真相,也許我們要反過來看。

我們必須改變思路,轉變觀念,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我們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我們不能因為太陽東升西落,就以為是太陽圍著地球轉(「日心說」確立之前,人們都以為是太陽圍著地球轉)。

我們不能因為「日心說」的確立,就以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說」確立之後,的確有人是這麼認為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因為在太陽系以外只能看到恆星的爆發,就把特殊當普遍。

我們也不能因為看不到太陽系以外的固體星球,就把普遍當特殊。

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

氣體星球進化為恆星,恆星再又演變為固體星球,是絕大多數恆星必然要經歷的演化過程;恆星演變為固體星球,是絕大多數恆星走向死亡的必然歸宿。

這是宇宙演化的一種普遍現象。

太陽系如此,其他恆星系統均如此。

恆星通過爆發走向死亡,並最終演變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只是少數恆星的死亡之路,是宇宙演化中的一種特殊現象。

好在現在人們已經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一些類似於木星和地球這樣的星球。

8、宇宙不會毀滅,人類永遠不會消亡

現在一些人一談起宇宙和人類的前途就十分悲觀,他們認為宇宙最終會要毀滅,人類最終也會要消亡,以致許多人都生活在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之中,一些人甚至對前途喪失信心而走上自殺之路。

本人認為:宇宙不會毀滅,人類也不會消亡。

一、太陽和地球作為單個的星球存在時會毀滅,但作為一種狀態卻會永遠存在。

當以前的太陽與地球走向死亡時,上帝為我們提供了今天的太陽和地球;當今天的太陽和地球走向死亡時,太陽系中又會出現新的太陽和地球供人類生存。

這樣,太陽系中就出現了太陽與地球的接力賽,人類也就不斷地擁有新的太陽和地球,於是人類也就能夠不斷地繁衍生息。

二、銀河系不會毀滅,因為它會與其他星系合併。

其實銀河系最初並沒有現在這麼大,或許它已經經過了好幾次的星系合併才走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

將來銀河系還會要繼續與其他星系合併,成為更大的星系。

當然,我們人類和太陽系(或者以後的木星系、土星系等)也會跟著一起併入到新的更大的銀河系中。

三、既然宇宙外面有空間,這個空間也就不會僅僅只有我們這一個宇宙,而應該會有無數個宇宙。

既然在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個宇宙,而宇宙又將像星系一樣不但自轉,還會與其他的宇宙一起圍繞某一個中心公轉,也就不排除宇宙會像星系合併一樣實行多個宇宙的合併。

當我們這個宇宙與其他宇宙合併時,我們人類也會跟著進入新的宇宙繼續繁衍生息。

或許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宇宙本來沒有這麼大,是經過了多次小宇宙合併之後所形成的大宇宙。

將來可能還會要與別的宇宙合併,成為更大的宇宙。

但是,人類不會消亡,並不等於人類不能滅亡。

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生態,毫無節制地發展核武器、太空武器、地震武器和氣象武器,甚至想利用某顆小行星去消滅對手,人類自己要毀滅自己,即使上帝想伸出援助之手也是莫可奈何呀!

因此,本人堅信:只要人類自己自尊自愛,不自我毀滅,人類永遠也不會消亡。

小  結

恆星的演化一直是天文學家極為關注的問題,許多天文學家為此付出了畢生精力,他們也取得了極為可觀的成就,已經能夠描述恆星的一生。

但是,有兩個問題始終在困擾著天文學家們,甚至給他們留下了終身遺憾。

這就是發光前的恆星(即恆星的幼年期)和不再發光的恆星(即走向死亡的恆星)的具體實體究竟是個什麼樣,仍然有許多不明白之處。

雖然理論上似乎已經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雖然實踐中也似乎找到了相應的物質實體,但真正的實物卻一直沒有一目了然地看明白過。

實際上,這樣的實物就活生生地擺在我們的眼面前。

如果我們將太陽系中的氣體星球(類木行星)、恆星(太陽)、固體星球(類地行星及一部分衛星)連起來看,這兩個問題便迎刃而解。

氣體星球(類木行星)不就是還處在嬰兒期的恆星嗎?

固體星球中的地球、木衛一、海衛一等不就是核燃燒即將熄滅的恆星嗎?

月球、火星等不就是核燃燒完全熄滅了的恆星嗎?

總而言之,太陽系不是現在公認的先有太陽(恆星)後才有的行星,而是先有氣體行星後才有的太陽(恆星)。

固體星球(類地行星與相關的衛星)是恆星演變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太陽,它的前身是一顆類木氣體星球。

現在的氣體星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未來都將一一進化為恆星,並依次替代太陽,依次形成新的「太陽系」。

然後這些「太陽」又一一演變為固體星球,演變為類似於地球、月球、金星、火星、海衛一、木衛一這樣的行星與衛星。

類地星球(包括行星和衛星)的前身都是太陽(類日恆星)。

一部分固體星球又將通過不同的途徑再次進化為氣體星球。

我們人類不必長途跋涉若干光年(也在沒有重力和陽光的漫漫長夜中熬過若干萬年),從一個恆星系統轉向另一個恆星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在本恆星系統內部作短距離的遷徙即可。

自哥白尼的「日心說」問世以來,我們已經經歷了與太陽有關的兩次天文革命。

科學發展到今天,日新月異的天文新發現讓我們對天文有了與以往絕然不同的認識,我們將迎來與太陽有關的第三次天文革命。

這第三次天文革命,將使我們的視野和認識發生嶄新的變革。

學習天文,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光學。

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在光學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附:光速不是最快的——對光學的認識

一、光子存在嗎?

光是什麼?

有人說光是一種電磁波;有人說光是由光子構成的,光子是一種基本粒子。

光是電磁波嗎?

的確,電可以轉化為光,光也可以轉化為電。

空中的電子,經過激發和碰撞,也可以轉換成雷聲和閃光。

但我認為,光不是電磁波,至少陽光不是電磁波。

陽光是由七種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種透明體。

眾所周知,牛頓的光學實驗說明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複合光。

這七種色光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我在想:光是由光子構成的,是由幾種光子構成的呢?光有七種顏色,是否意味著光子也有七種呢?光子是單色的,還是每一個光子同時具有七種顏色呢?如果光子不具備顏色,光中的七種顏色又從何而來呢?

我在想:這七種色光也許代表著七種元素,光應該是由七種元素化合而成的一種混合透明體,作為基本粒子的光子,就像被人們否定的「以太」一樣,其實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陽光中的七種顏色也許代表著七種元素,這是一些什麼元素呢?

是我們已經知道的氣體元素,還是未知的元素呢?

由氣體元素構成的混合體會是透明的嗎?

會。

宇宙中含有大量的氫,所以宇宙是透明的。

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氫、氧、氮,所以空氣是透明的。

水純粹是由氫氧元素構成的,所以水是透明的。

看來構成陽光的七種元素的確是氣體元素。

可是這又是一些什麼元素呢?

也許光中所含有的七種元素或某一種元素是我們還沒有認識到的元素。

如「氦」和「鍀」兩種元素,就是先在星星上然後才在地球上發現的(氦是在太陽上發現的,鍀是在某些冷星上發現的)。

說陽光是由七種元素組成的混合透明體,說作為單質的光子不存在,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但過細一想,其實很好理解。

太陽光中的這七種元素,因為高溫和化合作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透明的光線。

牛頓先生又通過三稜鏡,無意中將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

於是人們都知道陽光可以分為七種顏色。

可是包括牛頓先生在內,所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七種顏色其實代表著七種元素。

牛頓的三稜鏡實驗,其實是在暗示人們:陽光是由七種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種透明體,作為單質的光子是不存在的。

徹底弄清光的屬性,弄清光、光子、顏色、元素之間的關係,意義非凡。

既然光是由七種元素構成的,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七種元素製造出「光」的材料。

若此,則光速飛船的製造、以光速進行遠距離的太空飛行和宇宙深處的探索等,也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說這七種顏色並不代表七種元素,那它又代表什麼呢?

既然物質的組成都來自於元素,則色也有可能或直接是從元素而來,或是幾種元素的化合,或是元素受到某種影響所呈現的一種反映,純粹的色素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像分子一樣的由元素組合而成的一種細微物質團。

為什麼光合作用能促進植物生長?

為什麼照射陽光能促進人的生長?

難道真是光子的作用嗎?

不是!

陽光之所以是萬物生長之源,關鍵就是因為陽光中的這七種元素的化學作用。

如果沒有這七種元素的化學作用,單靠光子,是不可能產生生物的。

為什麼自然界有明光、暗光、冷光、熱光之分,不就是因為元素化合與不化合的緣故嗎?

如暗光,就是因為單種元素在起作用。

一旦多種元素化合在一起,於是就形成了可見光。如陽光。

而冷光則純粹是元素化合的產物。

玻璃具有透光性,構成光的七種元素能夠全部穿過玻璃,仍然構成光,所以能照亮玻璃後面的物體。

牆壁不具透光性,光線照射在牆壁上,構成光的七種元素中的一部分元素(或全部元素),被牆壁吸收(或被阻擋),穿過牆壁的剩餘元素無法再構成光,因而也就不能照亮牆壁後面的物體了。

光究竟從何而來?

為什麼會產生光?

世界上真的存在單質的、獨立的光子這種小東西嗎?

電燈泡里有光子嗎?

如果電燈泡里有光子,即使不通電,燈泡也應發光。

可是,燈泡在通電之前不發光,通電之後才發光。

可見燈泡發光與光子無關,而是與電子有關。

冶煉爐里有光子嗎?

如果冶煉爐里有光子,即使爐里的原料是冰冷的固體物,爐里也應該是火光熊熊。

可是冶煉爐非得要等到有一定的溫度後才會發光,可見冶煉爐的發光與光子無關,卻與高溫有關。

木材存在光子嗎?

如果木材存在光子,即使木材不點燃也應發光,可是木材非得要點燃後才發光,可見木材的發光與光子無關,卻與高溫有關。

如恆星溫度高,所以恆星就發光;行星和衛星溫度不高,所以行星和衛星就不發光。

如地球,地球溫度不高,本身不發光,但火山噴發,熾熱的岩漿就發光,難道說是岩漿中含有光子嗎,不是的,還是因為溫度的緣故。

又如陽光。

陽光可以分解為七種顏色,這七種顏色是意味著存在七種顏色的光子,還是每一顆光子具有七種顏色呢?

也許這七種顏色就是七種元素的真實反映。

看來所謂的光子,其實就如同早已被人們所否定的「以太」、「燃素」一樣,的確是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

這樣,我們該給「光」下一個定義了。

起先人們認為「光」是由光子組成的。

後來人們又接受了「光」是一種電磁波的說法。

再後來人們又認為「光」既是粒子又是波。

現在,我們可以給「光」下一個這樣的定義:

光是什麼?

一、光是元素的特性之一:

暗光是單種元素的表現形式。

可見光分兩種,或是單種元素的表現形式,或是多種元素化合構成的混合透明體。

由多種元素化合構成的光又可分為冷光和熱光兩種。

二、光是電子受激(或碰撞)的產物。

三、光是高溫的結果。

因此,作為獨立的、單質的光子是不存在的。

如果存在光子,則任何物體都會隨時隨地發光,它們不發光,並不是說它們身上沒有光子,而是因為缺乏上述三項條件中的一項。

一個物體只要具備上述三項條件中的一項,不論它是否擁有光子,它都會發光。

既然光是一種混合透明體,其質量就有可能超過某一種單質物質(如中微子),速度也就有可能慢於這種物質,中微子的速度超過光速是可以理解的。

看來光速並不是最快的。

既然陽光不是電磁波,其速度就可能沒有電子快。

看來光速並不是最快的。

即使中微子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光速也不是最快的,因為電速與光速一樣快。

再加上麥克斯韋說光是一種電磁波,因此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

電速是最快的,或者說電速與光速是最快的。

這不是在玩文字遊戲。

因為本人的這部《宇宙演化的三個階段——我的天文觀》不是論文,而是自己的學習心得。

既然是學習心得,也就是本人讀書時的感受或感慨,理所當然地就會追求一種自以為是最準確、最真實、最全面、最完美的說法和認識。

如果連自己的讀書心得都可以模稜兩可,都可以不講出心中真實的感受(即使是錯誤的認識和體會),又何以為人立世,忠於職守,與人真誠交往呢?

因此,我認為:你既然承認光是電磁波,而電不是光波,則光就是屬於電的範疇,電不屬於光的範疇,則最準確的說法就應以電為主,即:電速是最快的。

當然,為了照顧長期以來人們養成的習慣,仍舊說光速是最快的,也不是不可以,這也許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約定俗成吧。

哈……

說到光子不存在,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奧伯斯佯謬」:宇宙為什麼是黑的?

自從這個悖論提出來後,人們各抒己見,發表了許多有益的看法。

我的認識是,宇宙為什麼是黑的,是因為光子不存在。

如果光子存在,則光子就應該無處不有,就應該隨時隨地都發光,無論白天黑夜,宇宙都應該是通明透亮的。

正因為光子不存在,所以一到夜晚天空就是黑的。

二、暗物質——光海(細微物質的海洋)

既然航天器能夠通過噴射,利用反推力來調節自己的飛行狀態,說明太空中存在能產生推力和阻力的細微物質。

沒有這種細微物質,又如何能對航天器產生反推力呢?

這種細微物質既然能產生反推力,幫助航天器調節運動狀態,也就會對航天器產生阻力,影響航天器的正常飛行。

看來,太空中實實在在地存在這種物質。

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呢?

是暗物質嗎?

從目前人們對暗物質的定性來看,似乎不像。

可這些細微物質又的的確確是看不見的呀,不是暗物質又是什麼呢?

也許暗物質有許多種類,其中就包括各種元素、粒子和現在人們所公認存在的光子,或者乾脆就是所有這些細微物質的混合體。

從太陽輻射的角度看,這種物質應該是包含粒子、元素等各種細微物質在內的混合體。

因為太陽不停地向外發光,無數條光線便在太陽輻射範圍內,構成了光的「海洋」(以下簡稱光海)。

不管光跑得多快,即使是一去不復返,只要太陽一天不停止發光,光海就一定存在。

如果太陽的發光是斷斷續續的,如果兩個光子之間間隔的間隙比較長,也許這一切都無從談起。

但幾十億年中,太陽的發光從未間斷。

從太陽中發出的光線,也是連續不斷地、以密集的形態飛向四面八方。

因此,只要太陽一天不停止發光,光海就一定存在。

關於「海洋」的概念,現在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理解:

一、水的海洋。

如太平洋、大西洋等。

海生動植物就生活在水的海洋中,潛水艇就遨遊在海水中。

二、氣體的海洋——空間。

可以說,從海面、地面,一直到大氣層,全是氣體海洋的範圍。

我們把這個範圍叫做空間,人和許多動植物就生活在這個空間中,飛機也遨遊在這個空間中。

三、光子的海洋。

因為太陽不停地向外發光,於是在太陽輻射的範圍內,就構成了光海。

光海里還沒有發現具體的生物,只有航天器載著生物在光海中遨遊。

這樣,從外太空到大氣層,到地面,到海底,就構成了「海洋」的三個層次:光海、空間和海洋。

就如同空間和海洋具有各自的物理、化學和運動方面的特性一樣,光海同樣具有自己的物理、化學和運動方面的特性。

但三者之間又都具有共性。

如:空間有風,光海中也有太陽風。其實光本身也能形成風。

如:海洋中有水流,空間有氣流,光海中也一定有物質的流動。太陽風其實就是一種光流。

如:海洋中有水壓,空間有氣壓,光海中也應該具有光壓。

如:海水既是動力也是阻力,氣體既是動力也是阻力,光海中的細微物質同樣也應該既是動力也是阻力;三者的阻力與動力只是大小強弱不同罷了。

如:密度。海水有密度,氣體有密度,光海中的細微物質同樣有密度。

如:浮力。水有浮力,空氣有浮力,太空中的細微物質何嘗又沒有浮力呢?

潛水艇在水中游,利用的是浮力。

船隻在水面上行駛,利用的是浮力。

飛機在空中飛,利用的還是浮力。

航天器在太空中飛行,難道就真的一點也沒有利用細微物質的浮力嗎?

潛水艇要利用海洋的特性,才能正常地遨遊在海水中。

飛機要利用氣體的特性,才能正常地遨遊在空間。

航天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可是三種「海洋」又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這些共性與特性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可以說還是相當大的。

如寒流與暖流的形成,都有可能與光海的存在有關。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

新舊矛盾層出不窮。

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開始了。

從第一個地球人造衛星發射所開創的太空時代開始,人類的視野和活動也從大氣層內伸展到大氣層之外,太空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成為人類不得不面對的一些新的自然災害。

光海所囊括的一切就是如此。

將來當太空成為我們人類完完全全的生活中一部分的時候,光海所形成的影響也就不可避免地會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

因此,為了更好地利用太空,確保航天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弄明白光海的特性。

認識和掌握了光海的特性,也就可以造出更理想的航天器和空間站。

但目前我們對光海的認識並不是很盡人意。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光海的特性,研製出相應的儀器和設備,安放在空間站或航天器中,努力地認識、研究和發掘光海的特性。

說到光海,也許有人會把它與已經廢棄的「以太」相提並論。

但是我說,太空中的細微物質不是以太。

以太是人們根據當時對科學的認識憑空想像出來的東西,但太空中的細微物質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物質。

就如同水能構成海洋,氣體能構成空間,電存在電場,磁具有磁場一樣,太空中的細微物質同樣也能構成它們的世界——光海。

每一個星體,無論它距地球多麼遙遠,當它發出的光線射到地球時,它所發出的光線一定是連成一條沒有間斷的線。

無數條這樣的光線在該星體到我們眼面前這片廣大的空域中,就構成了光的海洋。

因此,每一個發光的星體(恆星、星系、星團等),都能在它的輻射範圍內構成光海。

從某種意義說,太空就是光海,光海就是太空。

所有的星體都在光海中遨遊,即使人造航天器也是如此。

甚至可以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光海,所有發光天體發出的光充滿了整個宇宙。

同時這些天體又都像一艘艘潛水艇,在宇宙這個光海中遨遊。

既然宇宙是一個光海,為何又是黑的呢?

這與光的特性有關:光線前進途中,遇到透光物質,對外不顯光性,一直向前走;只有遇上不透光物質時才顯示光性,並照亮周圍的物體。

即使是宇宙之外的空間——天宇,又何嘗不是一個光的「海洋」呢。

無數個宇宙又何嘗不像是一艘艘遨遊於天宇光海中的「潛水艇」呢。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偉大的法國科學家笛卡爾和他的「漩渦論」。

我在想:水能生成漩渦,形成流體;氣體能生成漩渦,形成流體,光海中密集的細微物質,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火箭升空之所以需要一定的角度,航天器在太空運行之所以需要高速飛行,都可能與光海的存在有關。

渡船橫渡時,不能直接從此岸駛向彼岸,必須根據流速選擇適合的角度和方向。

火箭升空也一樣。

因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因為太陽風的吹拂,地球外圍光海中的一部分細微物質,會相應的流動,並形成一條光的「河流」。

所以火箭升空時,也必須選擇相應的角度和方向,才能順利地進入太空。

又因為光的「河流」的流動,所以航天器必須高速飛行,方能確保航天器不被旋迴到地面。

現在人們愛談論天文照片中的透鏡效應。

我在想:有些照片所反映的透鏡效應,的確是透鏡效應,但有些照片所反映的透鏡效應,恐怕就是光海中的「漩渦」和「河流」的真實反映。

甚至有些黑洞的形成,並不是因為它的引力太強大,也許是因為該星體周圍的光海太密太厚,將整個星體遮蔽得嚴嚴實實,再加上光的河流流速極快,讓該星體發出的光線隨著光流又回到了該星球上,以致該星體發出的光無法穿過光海,於是就形成了一個看不見的「黑洞」。

笛卡爾是人類的驕傲。

「漩渦論」有它正確的一面。

可是笛卡爾的「漩渦論」卻被全盤否定了。

這不公平!

也不合理!

我強烈呼籲偉大的法國人民和優秀的科學家們,你們勤勞聰慧,勇於探索,法國科學發展史也讓世界人民敬佩不已。我希望你們立即拿起笛卡爾先生創立的「漩渦論」,重新學習,重新認識,肯定其中正確的部分,讓笛卡爾的論點再放異彩,則法國幸甚,世界幸甚,全人類幸甚。

同時我也對偉大的愛因斯坦更加增添了一份敬意。

相對論是正確的。

光海的存在,必然對外來光線產生影響,使外來光線發生折射和反射,則時空必然是彎曲的。

不要說外來星體的光線,即使是太陽發出的光線,因為光海的存在,也不能直接從太陽射到地球上。

有些光線因為折射、反射,到不了地球。

這不是因為引力的作用,而實實在在是因為光海中光的「河流」流動所造成的影響。

也許有人會問,若存在光海,我們為何看不見它呢?

我說:氣體充滿空間,你不同樣看不到它嗎?

但是我們卻能感覺到氣體的存在,也能認識氣體的特性,並一直在利用氣體為我們服務。

光海也一樣。

我們雖然看不到它,但我們卻能感覺到它,並也一直在利用它。

遺憾地是,我們雖然一直在利用光海,卻並沒有完全認識它。

有一個偉大的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認識到了光海,並提出了自己的論點,卻被人們否定了。

唉,悲哀!

三、全球光纖系統(陽光搬家計劃)

陽光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能源之母。

但因為有日夜之分,人類對陽光的利用大打折扣。

如果我們能建立全球光纖系統(包括光電轉換、通訊、電視、網路傳輸等),讓陽光搬家,不但可充分利用光能,還可大大緩解供電壓力,同時也會極大地減少觸電事故。

全球光纖系統建立後,當東半球處於白天,西半球處於夜晚時,東半球的陽光就可通過光纖系統輸送到西半球的千家萬戶,以光燈代替電燈(包括家電、路燈、地鐵、隧道、礦山的照明和取暖等均可獲益)。

反之,當西半球處於白天,東半球處於夜晚時,西半球的陽光又可通過光纖系統,輸送到東半球的千家萬戶。

全球光纖系統可以先在中國、俄羅斯建立起來,然後再連接世界各國,形成全球陽光資源日夜共享。

以中國為例。

中國最東端的地區是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縣的烏蘇鎮,每天凌晨四點就可見到曦光;而最西端新疆喀什的斯姆哈納,通常要到晚上12時左右太陽才落山。

這樣從東到西這中間的日照長達近20個小時。

我們便可從黑龍江最東端到新疆最西端,鋪設光纜,建設相關設施。

然後沿俄羅斯境內延伸到俄羅斯最東端。

然後沿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哈薩克,與中國新疆最西端相連。

然後與世界各國相連。

同時也通過海底光纜,連接各島國和南北兩極。

這樣,既可充分利用南北兩極的極晝光能,又可為南北兩極的極夜提供光電能源。

同時還可為海底城市和科考站提供光電能源。

這樣,人類對電力需求的壓力,就可大大緩解了。

特別說明

因為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本人的天文學學習心得既沒有經過任何科學實驗的檢驗,也沒有進行任何數學計算來驗證其真偽,純粹是一種主觀猜測和邏輯推理,不一定正確,敬請各位老師、學者、朋友批評指教。

不論批評者的態度、措辭如何,只要是批評意見,本人一概歡迎。

如果事實證明本人的天文觀點是正確的,無論人們目前如何認識和對待它,我都將堅持到底。

如果事實證明這些觀點是不對的,我將徹底地拋棄它。

生前死後均如此。

本人的天文學學習心得,或許是胡言亂語,或許是門外之言。

因此本人一開始並沒有追求出版,而是通過電子郵箱發送凡能找到郵箱的有關單位、機構和學者(郵箱不準者無法發送),同時也刊登在相關網站上,供朋友們茶餘飯後一笑。自2011年10月30日開始發送,到2012年1月21日結束,共計發送單位和個人千餘家,也收到一些圖書館、網站、教授和研究生的熱情回復。為接受朋友們的友好建議,我決定對文稿作些整理,一邊繼續通過郵箱發送有關單位和個人,一邊學著向學報和出版部門投稿(2011年1月28日注)。

本人對天文的認識如果是正確的,完全得益於科學家的刻苦研究,得益於天文觀測者的艱辛付出,得益於科普工作者(包括譯作者)的無私奉獻。

科普工作者和譯作者與科學家同樣是偉大的。

沒有他們的付出,人類對科學的認識和探索將大打折扣。

科學是發展的,真理是相對的,正確的理論也是相對的。

當一個正確的理論在成功地解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某一階段的認識問題後,該理論的不足部分或片面性便顯露了出來。

因此,後人在堅持該理論的正確原則時,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固執地執著於它,而應該根據新的發現,用新的理論去認識和探索新的事物。

既然是新的理論,就很可能會不合時宜,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甚至是「荒謬的」。

當然,真正荒謬的說理無論怎麼天花亂墜,終究不能成為真理。

錯誤的理論終究有一天會被歷史淘汰。

但真理在被認定之前,基本上都是不合時宜的,都是不合時代潮流的,都是與時代公認的說法背道而馳的,是被當世人視為荒謬的異端邪說的。

所以說,有時候還真得反向思維和異向思維,與時代流行的理論背道而馳,提出不合時宜的看法,才能發現真理,認識真理。

當然,這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一個只做了一半的磁球實驗

在學習天文學的過程中,我讀到了這樣一句話:被人們譽為「天空立法者」的開普勒,曾假設「自轉太陽的磁力不斷驅動行星作軌道運動」。

可是現在人們都說行星公轉是引力的作用,開普勒為何會這麼說呢?

也許開普勒認為宇宙中的天體普遍具有磁性。

如太陽和地球,根本就是兩個「大磁鐵」。

所以開普勒認為行星的公轉是磁力的作用。

為了論證開普勒的這句話,我決定進行磁球實驗。

可是因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磁球實驗只做了一半。

大家都知道,太陽和行星的大小是相當懸殊的,做實驗必須找三個大小不一的磁球。

但因條件所限,我只能找到兒童玩耍的三個一樣大小的磁球來檢驗開普勒的這句話。

我先用兩個磁球做實驗:

將兩球分開,旋轉甲球,發現乙球自轉並圍繞甲球公轉。

但因兩球一樣大,無法讓乙球懸空公轉。

我又用三個一樣大的磁球做實驗:

將甲、丙兩球在一條直線上分開一段距離,在兩球之間放入乙球。

當向一個方向同時移動甲丙兩球時,乙球也跟著一起移動。

同樣還是因為三個磁球一樣大,無法讓乙球懸空移動。

聯繫到太陽、地球與木星的大小懸殊,本人在想:若按一定比例製作三個大小不一的磁球,當大一點的甲球和丙球旋轉時,估計能使小些的乙球懸空圍繞甲球旋轉。

這樣,不就可以證明星球的公轉是磁力的作用了嗎?

這使我想到了伽利略的比薩斜塔的鐵球試驗。

在伽利略之前,世界上公認亞里士多德關於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不會同時落地的論點是正確的。

直到伽利略拿著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登上比薩斜塔,用事實說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亞里士多德說的那麼一回事。

現在關於星球公轉的原因,多數人贊同牛頓的引力學說,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不是這樣的。

如開普勒就認為星球公轉很可能是磁力的作用。

到底誰是誰非,只要用兩個大小不一的磁球一轉不就看出來了嗎?

我不知道以前是否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我也沒有看到過任何書籍作過這樣的記載。

我不知道是自己少見寡識,還是確實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

因為主客觀的因素,本人的實驗只做了一半。

但就是這一半也使自己親眼所見,甲磁球的旋轉不但能使乙磁球自轉,也的確能使乙磁球圍繞甲磁球公轉。

如果本人能用一個大的磁球作甲球,或許真的能看到乙磁球在空中圍繞甲磁球公轉。

遺憾地是本人沒有這個條件,也只能望星空而慨嘆了。

儘管如此,這個只做了一半的實驗,仍然使我堅信開普勒的觀點是正確的。

通過磁球實驗,或許我們還可以弄清楚金星逆行的真相。

金星現在沒有磁場,並不等於金星以前也沒有磁場。

金星沒有磁場,很可能與它的逆行有關。

因為金星逆行,將剩磁都消失得乾乾淨淨,以致連磁場都沒有了。

在磁的世界裡,有一種剩餘磁感應強度(簡稱剩磁)。

這是因為當外磁場消失時,磁性材料中的磁疇方向未能全部恢復到原來的雜亂無章的狀態,仍保留有一定的磁化磁場的緣故。

為了去掉剩磁,必須加一個反方向的磁場。

當金星逆行時,對金星來說,太陽就好比是一個反方向的磁場。

這樣,就將金星的磁場消失得一乾二淨了。

也許是這樣吧。

由此推論,那些有磁場卻又逆行的一些衛星,很可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失去它們的磁場。

通過磁球實驗,我們還能弄清楚行星公轉的軌道為何會是橢圓的。

關於橢圓形的公轉軌道,本人認為可能與太陽圍繞銀心公轉有關。

當太陽圍繞銀心公轉向前運動時,行星走到了太陽的前面,兩球的距離便縮短了。

當行星繞過了太陽的前進方向向太陽後面前進時,此時太陽仍舊在沿著自己的軌道向前行進,兩球背道而馳,兩球的距離就拉長了。

這一長一短的距離不就構成了一個橢圓嗎?

到底是不是這個理,只要讓乙球懸空圍繞甲球公轉,然後讓甲球也向前走,情況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通過磁球試驗,我們還可以弄清楚行星在環繞軌道的過程中為什麼都會產生微小的搖晃。

有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發現行星在環繞軌道的過程中都會產生微小的搖晃。

本人認為,這種搖晃其實就是磁力的真實反映。

當兩球轉到「異性相吸」時,兩球靠近。

兩球轉到「同性相斥」時,兩球分開。

因此,行星在公轉時走的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左右搖擺著向前進。

是不是這個理,我們只要將兩個或三個磁球放在適當的空間內一轉,事物的真相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還有,為什麼行星和衛星的軌道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為什麼太陽、行星、衛星、小行星的軌道平面幾乎吻合,或許就是因為磁力的作用。在本人作磁球實驗時,這種感覺非常明顯。

我不排除引力是行星圍繞恆星公轉的原因。

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似乎也是形成公轉的因素之一。

太陽與地球都是磁球,又都在旋轉。

當轉到同性時,兩球分開。

當轉到異性時,兩球靠攏。

這一分一合、一斥一吸,不就形成了公轉嗎?

其實商店裡出售的磁懸浮地球儀就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其實磁懸浮列車的運行也從某一方面說明了這個問題。

或許「引力」與「磁力」就是一碼事:「引力」就是「磁力」,「磁力」就是「引力」。

眾所周知,力是運動的產物。

沒有引力子的運動,何來引力?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

引力來源於何處?

即使是引力的認同者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引力是天生就有的,凡物體就有引力。

實際上物體的確有吸引力。

但這個吸引力不是現在所認為的萬有引力,而是磁力。

凡事要有依據。

我說星球的公轉是磁力的作用,是因為我知道磁力是從哪裡來的。

磁力從哪裡來?

磁力從原子里來!

原子里有電子,有電就有磁,有磁就有吸引力。

因為原子、電子都在運動,所以它們產生出磁力。

所以我說磁力從原子里來。

有原子的地方就有磁。

有磁的地方就有吸引力。

蘋果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蘋果有吸引力,所以蘋果這個小磁體就能夠被地球這個大磁體所吸引,所以蘋果就從樹上掉到了地上。

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這不是引力的作用,而是磁力的作用。

說星球的公轉是引力的作用,依據是什麼?

引力從哪裡來?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我在包括原子在內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引力」的發源之處。

也許有人會說引力來自於「引力子」。

我說:這「引力子」在哪裡呢?

現在科學界認為世界上存在有四種力:電磁力、強力、弱力和萬有引力。

傳遞這四種力的基本粒子分別叫做光子(電磁力)、引力子(萬有引力)、膠子(強力)和弱玻色子(弱力)。

可是說到今天打止,人們只找到了光子、膠子和弱玻色子,唯獨沒有找到「引力子」。

問題是,或許「引力子」就如同以前的「以太」、「燃素」一樣,是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你又到哪裡去找到它呢?

或許有人會說,引力來自於分子,如氣體分子間的作用力主要表現為引力。

我承認分子可以發出引力,因為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

分子間除了有相互吸引力以外,還存在相互排斥力。

分子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同時存在的,都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

斥力和引力各有其作用範圍,斥力的作用範圍比引力的小。

當分子間距離極小時,斥力起主要作用。

當分子間距離較大時,則引力其主要作用。

這樣看來,又讓我再一次堅定自己的信念:這不就是磁性的表現嗎?

可能「引力」和「磁力」其實指的是同一樣東西,所謂「引力」其實就是磁力。

或許是本人知識淺陋,或許是自己在科學上根本就是個門外漢,本人所做的磁球實驗也許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甚至是荒謬的。

本人今後會繼續讀書和查找資料,以其對事情的真相有一個清晰地了解。

一旦條件成熟,又沒有人做這樣的實驗,我會繼續做磁球實驗的。

當然,若有條件的單位或個人,認為這個實驗值得一試,並實實在在地進行這個實驗,得出結論,肯定是皆大歡喜的事。

附1:對引力和太陽系教學的一點思索

說到「磁力」與「引力」的關係,使我產生了對引力和太陽系教學的一點思索。

我在學習物理學和天文學有關課程時,發現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上物理課(小學是自然課或科技課)時,講到太陽與行星的引力、旋轉等知識,老師(包括教授)總愛用一根繩子拴著一個小鐵球來做實驗,藉此說明相關問題。

我在想:用繩子拴著小鐵球做實驗,說明離心力是可以的。但用於演示太陽與行星的引力、旋轉等,卻極不適合。

可以說,用繩子拴著小鐵球,而不是用大磁球帶動小磁球做實驗,來演示太陽系的引力及旋轉等問題,完全是用錯誤的方法,做錯誤的實驗,得出錯誤的結論。

它其實是在誤導學生。

明明太陽與行星、衛星大都是磁性的球體,相互都具有吸力與磁力。上課時(包括相關教材的編寫),不是選擇一大一小兩個磁球,卻偏偏要採用毫無吸力與磁力的繩子和小鐵球來做實驗,實在有些滑稽可笑。

用繩子拴著小鐵球,與用大磁球帶動小磁球,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實驗所產生的結果、效果與結論,完全是不同的。

前者是演示離心力的好方法,後者才是真實反映太陽與行星引力、旋轉的正確做法。

表面上看,繩子拴著小鐵球,似乎很能說明太陽與行星的引力、運轉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假象,是一種誤解。不但老師(也包括教授)自己欺騙自己,同時也在誤導學生。

這種騙己和誤導學生的教材與教學,從幾百年前流傳至今。若不糾正,還將繼續流傳下去,不知要荒謬到什麼時候,真是可悲可嘆。

如果我們不再使用繩子拴著小鐵球,而是採用大磁球帶動小磁球的方法,來講述太陽與行星的引力、旋轉關係,老師們(也包括教授們)一定會驚嘆:原來我們被騙(也被誤導)了好幾百年啦。

附2:航天器中的失重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對失重的思索

說到「引力與磁力很可能是指同一樣東西」,我想到了空間站的失重問題。

人是陽光和重力的產物。

人在飛船和空間站中,並不缺陽光,缺的只是重力,所以人和物體在航天器中總是處於漂移狀態。

人類要在飛船、空間站中長期生存和工作,不能不解決失重問題。

人類要想進行遠距離星際探索和遷移,也不能不解決失重問題。

對於人和物體在飛船、空間站中處於漂移狀態,人們都認為這是因為失去了地球重力的緣故。

但我在想,這似乎是一種假象。

人和物體在飛船、空間站中的失重狀態,很可能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

人和物體在航天器中處於漂移狀態,表面上看,好像是失重,實際上很可能是是因為飛船、空間站圍繞地球高速公轉所致。

如人造衛星和國際空間站,每90分鐘便繞地球一周,速度約27400千米/小時(7.6千米/妙),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一個圍繞地球高速公轉的航天器,不出現失重現象才怪呢!

我在想,飛船和空間站在太空中,不論以多快的速度飛行,只要不轉彎,既不自轉也不圍繞地球或其他星球公轉,而是一直向前飛,估計人和物體都不會出現漂移現象。

即使是轉彎,只要速度不快,人也不會漂浮。

可是當飛船沿著弧線高速飛行時,情況就不同了。

此刻飛船改變了角度,但人還是保持著直線行動的慣性,於是一雙腳就會離開地板。

飛船老是沿弧線高速飛行,人的一雙腳老是離開地板,整個人一直是浮在空中的,能不漂浮嗎?

這就如同坐汽車一樣。

儘管有重力的作用,一旦汽車急速轉彎,人和物體都會要向一邊傾斜。

但只要是向前行駛,不管速度有多快,人和物體都是穩穩噹噹地。

看來所謂失重,很可能還是離心力與慣性在作怪。

這從美國幾位教授在飛機上所作的失重體驗的視頻中,完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假設飛船和空間站在地面上,也像在太空一樣圍繞地球高速公轉,人和物體是漂移還是穩定呢?

我想,恐怕人和物體同樣會因為「失重」而漂移。

人們在地面上所作的失重體驗,依靠的不就是速度和拋物線嗎(即所謂的自由落體運動)?

宇航員在地面的「失重訓練」,利用的不就是高速旋轉嗎?

宇航員在地面所承受的「失重」,是因為訓練器的高速旋轉而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宇航員在太空中所經受的失重,不也是因為航天器圍繞地球高速旋轉而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嗎?

假設飛船和空間站在太空中,以地面車輛的一般速度繞地球公轉(我們暫且不考慮墜落的因素),人和物體還會漂移嗎?

朋友們請先別忙著笑,或許事物的真諦還真是如此。

可以說,人和物體在飛船(空間站)中出現失重現象,本身就是「矛盾」的產物。

飛船飛得慢,就會被地球拉回地面。

這說明地球對飛船以及飛船里的人和物體仍然具有吸引力。

飛船要想維持自己的飛行狀態,不被地球拉回地面,就必須克服地球的引力。

要克服地球的引力,飛船就只有也必須維持高速飛行,結果就出現了「失重」現象。

所謂「失重」,其實就是對地球引力的一種克服。

一方面說飛船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保證飛船不被拉回地面,一方面又說飛船失去了地球的重力,以致人和物體在飛船中因失重而漂移,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

這種矛盾其實就是為了保證飛船的正常飛行而人為地製造出來的。

本人對失重的認識,與目前世界通行公認的理論絕然不同,是不是這個理,我們不妨做一個實驗,以檢驗航天器中「失重」的真實狀況。

我們知道氫氣球是能夠飛上天的,且速度也不快,我們乾脆就在氫氣球中放一能活動的物體,且安裝相應裝置,監視這一活動物體的一舉一動,並及時發送回地面。

因為氫氣球要飛出大氣層,現有的橡膠作材料肯定不行,可考慮玻璃鋼、航天服或直接用輕金屬均可。

氫氣球做好後,任它自由上升,隋它飛到哪個高度。

它會飛到什麼高度才不會繼續上升呢?

它會飛到什麼高度才會被地球引力吸住呢?

如果地球吸不住氫氣球,它會飛到哪裡去呢?

當氫氣球升到一定高度,被地球吸住,但氫氣球又被空氣托住不至於落回地面,這個地球引力與空氣浮力的交匯點會在什麼高度呢?

當氫氣球停在地球引力與空氣浮力的交匯點後,氫氣球是固定不動,還是圍繞地球公轉呢?

如果氫氣球固定不動,球內的活動物體會因為「失重」而漂移,還是留在原處不動呢?

如果氫氣球圍繞地球公轉,它是高速公轉,還是慢速公轉呢?

如果是慢速公轉,球內的活動物體是因為「失重」而漂浮,還是停在原處不動呢?

我是一位下崗工人,無法做這個實驗。

但願有一天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做一做這個實驗,因為它至少有兩大好處:

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科學理論的提出有兩條,一是先於實踐,一是後於實踐。

我們要學習伽利略,敢於手持兩個鐵球,登上比薩斜塔,向世人論證先哲理論的對錯。

如果不是哥白尼,也許我們今天仍會將托勒密供奉在廟堂之上。

一部世界科學史,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二、為建造人工天梯打下良好基礎,減少航天器和空間站的成本,為人類探索太空找出一條廉價之路。

為了人類的生存,人類必須探索宇宙。

為了探索宇宙,必須有人生活在太空中。

人類生活在太空中,不能不解決人的失重問題。

人類能夠消除太空中的失重嗎?

應該能。

因為上帝完全清楚這個問題,為人類預先設想好了一條非常美好的通道——同步衛星軌道。

近地人造衛星和空間站是每90分鐘圍繞地球一圈,地球同步衛星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是24小時,相比之下,運行速度是比較慢的。

若發射地球同步空間站,人處其中,或許不會出現失重現象。

我不知道以前是否有國家在同步衛星中做過相關實驗沒有。

如果沒有,我認為很值得一試。

因為很多時候,有些理論與實際是脫節的。

有時看似正確的理論,往往與現實相背離,然後科學家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新的理論。

這樣的情況,科學史上並不鮮見。

除了同步衛星軌道,解決失重問題,可能還有四條途徑。

一是以空間換時間,儘可能地直線飛行;二是利用磁性人造重力,三是利用地月引力的交匯點,四是走「8」字路。

一、以空間換時間是:讓飛船和空間站儘可能多的直線飛行,像織布機的梭子一樣,來回直線飛行。

飛船在飛向遠方星體時,因為有相當一段路程是直線飛行(指不繞某個星體作高速公轉),即使速度再快,估計人和物體在飛船中也不會出現失重現象。

但是繞地球公轉的飛行器,因為要防止墜落,又不能不保持高速飛行。

既要防止墜落,又要相應地飛得慢一點,以空間換時間,讓飛船和空間站儘可能多的直線飛行,以消除或緩解人和物體的失重狀態,可能是一個好方法。

以空間換時間的直線飛行,有兩種飛行軌道。

一是儘可能扁長一些的橢圓形公轉軌道,二是像織布機的梭子一樣,來回直線飛行。

直線飛行是否能消除或緩解人在空間站中的失重現象,在飛往火星等其他星球的航天器上一試就清楚了。用攝像儀將航天器內實驗裝置的穩定情況的圖像傳回地球,一看便知。

二、利用磁性人造重力,就是利用磁的異性相吸的特性,解決人和物體在空間站中不能穩定的問題。

我不知道宇航員是否做過人造重力的實驗。

我也沒有看到有哪一本書或文章做過這樣的記載。

如果以前沒有人這樣做,我建議宇航員在飛船或空間站做一做這樣的實驗,或許失重問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還有月球上的失重問題,利用磁的特性或許也能順利得到解決。

我們將地球上的廢磁料全部搬到月球上去埋入地下,一者消除了地球上的污染,二者又增加了月球的吸引力,生活在月球上的人穿上帶磁性的鞋子,使用帶磁性的用具,或許失重問題就能解決了。

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有時在這裡是廢物,到了另一個地方就貴如金了。

當然,利用太陽能在月球上進行光、電、磁的轉換,也可能是解決月球失重的一個好方法。

增加月球的磁性,說不定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如促進月球大氣層的形成。

其實在空間站設立磁性裝置,或者整個空間站就全部用磁性材料製作,說不定還可解決諸如水、氧氣、失重等必須解決的問題。

更有甚者,我們還可以利用廢舊磁料(或者使用光、電、磁的能量轉換技術)人造星球(想做多大就可做多大),利用太空的磁力作為人造星球的動力,進行太空研究和人類的遠距離遷徙。

人類可以人造星球嗎?

我想是可以的。

物理學告訴我們,磁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但我在學習物理、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的過程中,還發現同類物質有自動聚集的特性。

如果同類物質沒有自動聚集的特性,為什麼那麼多的物質都是同一類物質聚集在一起呢?

早在1500年左右,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就認為物質有聚集為球體的傾向。

因此,我想,將廢舊磁料運往太空,或利用光、電、磁技術,人造一個星球,應該是可以的。

三、當然,我們還可以在地月引力的交匯點安置一顆實驗衛星做相關實驗。

或許兩球引力的結合處,既可以維持空間站的慢速飛行以消除失重現象,又不至於讓空間站墜落。

四、走「8」字形路線,就是將地球——月球——火星三球連成一體,飛船或空間站走「8」字形飛行路線,實行三球聯動。將來條件許可時,還可開闢整個太陽系的聯動飛行路線。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消除空間飛行器的失重現象;二、消除宇航員因擔心永遠落戶火星或別的星球,回不了地球「娘家」的恐懼感;三、易於解決宇航員在太空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難。

當然,除了上述四種方法,還會有許多別的方法能夠解決人在太空中的失重問題。

既然空間站的失重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要消除也是不難的。

既然「失重」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也就可以人為地消除失重。

人類要想在太空中長期生存,也不能不主動消除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失重。

因此,大家都來想辦法,獻計獻策,為人類的整體利益而盡一份力。

除了失重問題,我也想到了星體旋轉的第一推力。

從原子核到星系,一切物體都在旋轉,不但自轉也公轉。

它們為什麼會旋轉呢?

促使它們旋轉的最初動力(也就是第一推力)來自於哪裡呢?

我想,萬物旋轉的最初動力,很可能就是來自於磁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本人的磁球實驗雖只做了一半,但也可以看到:

一、轉動甲球,本來不動的乙球開始自轉;

二、當甲球旋轉時,乙球不但自轉,也圍繞甲球公轉。

看來,引起物體旋轉的第一動力,的確是來自於磁力。

即使是電子和原子核內每個核子的自轉與公轉,其最初動力都是來自於磁的特性。

看來磁力是萬物旋轉的最初動力,也是星體自轉和公轉的最初動力。

以此看來,徹底弄清楚「引力與磁力」,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引力理論的提出,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里程碑。

但我們不能將現有的引力理論視為亘古不變的金科玉律。

我們不能嘲笑、譏笑、恥笑越來越多的引力懷疑者和探究者。

我們必須突破現有引力理論的藩籬,將人類的視野引向更深的層次和更廣闊的空間。

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

附3:地球的磁場

說到磁力,我想提一下地球的磁場。

有些資料說地球磁場形成於9億年前,有些資料說地球的磁場形成於34.5億年前。

本人在想,地球磁場恐怕一開始就是有的。

木星、太陽、地球都是有磁場的,它們的磁場是不是一脈相承的呢?

當木星進化為太陽,太陽演化為地球,於是磁場就從木星移到太陽,然後又移到地球上。

看來地球的磁場確實是與生俱來的。

也就是說,地球從它形成的那一天起,它就擁有了磁場。

也就是說,地球的年齡有多長,地球磁場的年齡也就有多長。

太陽不會吞吃掉地球

現有的理論幾乎都認為太陽在50億或60億年里會急劇膨脹,變成一個紅巨星。

這時,水星將化為蒸汽,金星的大氣將被吹光,地球上的海洋都將沸騰。

隨著太陽的繼續膨脹,水星、金星和地球都會被太陽吞吃掉。

本人認為太陽不會吞吃掉這些星球,即使太陽膨脹得巨大無比,也不會吞吃掉這些星球。

因為磁力的作用,太陽膨脹時,太陽與地球(也包括其他星球)相互的磁力作用,會使地球以同樣的比例脫離現有的軌道,與太陽仍舊維持在一個正常的公轉軌道上。

也就是說,太陽在膨脹的同時,也會將地球推開;膨脹多少,就推開多遠。

估計這種情況,在行星狀星雲處會有很好的體現。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觀測手段或儀器,達到了能夠看清行星狀星雲外圍星體的階段時,我們一定會看到行星狀星雲的外面,有許多固體星球在圍繞該星雲公轉,這些固體星球就是被這顆恆星膨脹時推開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木星。

當太陽膨脹時,木星在吸取太陽物質和能量的同時,也會將太陽的行星奪為自己的行星。

因此地球會改變軌道,由太陽的行星而變為成為恆星的木星的行星或土星的衛星。

可以說,整個太陽系的存在和運轉(乃至其他的恆星系統),並不是依賴引力來維持,完全是依靠磁力的特性在維持。

這也就是行星能獨善其身地生存到今天的關鍵之所在。

也是土星擁有土衛六和海王星擁有海衛一這些大衛星的關鍵之所在。

所有這一切,都是上一顆太陽演變為固體星球的演化結果。

因此,我認為太陽不會吞吃掉地球。

六、

寄語研究生

偉人毛澤東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年輕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中國的未來屬於你們。世界的未來屬於你們。

偉人的話同樣適用於科學真理的發現。

無數科學真理的發現、認識和提出,都是由年輕一代和後起之秀做出來的。

時代賦予優秀學子以重任、責任和使命。

談天說地,我是外行;提出自己的天文觀點,更是班門弄斧。

我敬重天文學界的前輩,尊重天文學界的專家、學者和權威。

我也向天文學界的研究生們致敬。你們永遠是我的老師。我祝你們繼承導師的淵博學識,祝你們發揚導師的優良品德,祝你們勇敢地闖出自己的世界。

這樣,社會才會發展,歷史才會前進,人類才會幸福。

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也快活到老,是本人一貫做人之宗旨。

本人下一階段的任務是:

一、繼續修改長篇小說《長征記》,繼續搜集有關作品充實《中國土地革命時代詩詞集》。

二、繼續學習、探索科學,相機寫出《引力與磁力》和《光、色、元素關係之探析》兩部文稿。

關於《引力與磁力》一稿:

本人始終認為:星體的公轉是磁力的作用,而不是引力的作用。

如果硬要說星體的公轉是引力的作用,這個引力也是磁力的一種。

在本人看來,世界萬物皆有磁性,也都會產生磁力。

有人說:引力的一個好處是物質可以將其隨身攜帶,有物質就有了引力。

其實這句話用於磁力是再好不過了。

既然磁力來自於原子,也就可以認定,凡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都有磁性,也就都會產生磁力,只不過磁力有大小強弱罷了。

本人認為:磁有兩極,磁力也有兩性。

磁有兩極,是南極和北極。

磁力有兩性,是顯性磁力和隱性磁力。

顯性磁力具體指磁鐵、電磁鐵等有明顯磁力反映的物體。

隱性磁力的含義很廣,可以說所有由原子構成的物體都具有磁力。但這種磁力的表現不如磁鐵那麼明顯,所以本人稱它們為隱性磁力。

如人體、水、植物等,它們所產生的磁力就屬於隱性磁力。

如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就是隱性磁力在起作用。

或許人們津津樂道的「引力」,實質上就是本人所說的隱性磁力。

為了區別顯性磁力,以及照顧人們長久以來的習慣,將隱性磁力仍舊稱為「引力」也未嘗不可。

但我們必須明白,它不是「引力」,而是隱性磁力。

磁力有兩種,則磁場也有兩種:顯性磁場和隱性磁場。

顯性磁場是在物理學中早已確定了的磁場,即現在教科書中規定的磁場。

隱形磁場暫時屬於我個人的認識,很可能就是由愛因斯坦確立的,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引力場」吧。

關於《光、色、元素關係之探析》一稿:

我堅信既然光可分解為七種顏色,很可能這七種顏色代表著七種元素,光很可能是由七種元素構成的混合體,作為單質的光子是不存在的;因而光速不是最快的。

我將努力地去探索光、色、元素之間的關係,以便弄清楚光的真正含義。

事物是是非非,假作真時真亦假,有時假象比真相還誘人。

或許引力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如「地心說」、「熱素說」、「燃素說」、「以太」等,歷史上曾廣為流傳,並在一定時間內被人們視為經典,普遍接受。

它們的確曾解決了當時人們認識世界的一些問題,對當時的科學研究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也為許多教授、學生心甘情願地認定為真理。

但是它們最終還是被人們所拋棄。

因為它們畢竟是不符合科學真理的東西。

引力這個概念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它能讓人們很好地認識世界,也能幫助人們很好地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可是,人們卻一直找不到引力子。

強、弱、電磁、引力四種力,人們已經解決了強、弱、電磁力的統一,唯獨引力無法統一。

如果引力子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你又如何能找得到它呢?

如果引力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你又如何去統一它呢?

而一旦將引力與隱性磁力等同起來,問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所謂引力,很可能就是電磁力的一種(即隱性磁力)。

就如同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僅僅只是電弱力的不同表現形式一樣,其實「引力(隱性磁力)」也是「電引力」的不同表現形式。

我在這裡仿照「電弱力」的說法,將電磁力與引力(隱性磁力)合稱為「電引力」。

這樣一來,四種力就完全統一起來了。

歡迎批評指教。

來信請寄:aa0664@163.com

                長沙周國環

一九七二年萌念

二〇〇六年動筆寫作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向全國公開


推薦閱讀:

太陽是地球多少倍?木星是地球多少倍?
志十三  天文十三
天文與曆法文化
Astronomy天文圖集(30)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存在大量水

TAG:宇宙 | 天文 | 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