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肆
06-15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七 辨護法等四種罪人不定義 論闡提斷善根義 廣辯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辨三漏義 辨七漏義 德王品之第二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是名不聞而聞 案。僧亮曰。上說有為作因無常。涅槃從了因得則常。若爾者。十二部經。皆是涅槃了因。即是經也。文深義奧。非二乘所聞也。聲聞緣覺經中。無闡提有佛性。所以重說此事者。欲發德王問也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何故名為一闡提耶 案。僧亮曰。德王以二難。初以佛性一難。成前第五涅槃不定之義。若佛性是善。應遮地獄及闡提也。性若常者。應遮令不無常也。僧宗曰。此問之生。由前而來。前六難。初句令本無今有。如來已釋此義。明非是始有。言佛性之理。萬化之表。生死之外。其旨已彰。其令承本有之言。便謂與陰為一。陰既無常。使性亦無常。此中有八句。前三句難使不得已有。若有則應見用。無則金剛謝時方有。還復成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便是無常也。下五句不定難。大意皆欲佛果是無常。成前六句無常難也。尋不定難之來由。前佛答高貴。明不定之理。今難言。若以不定使不問。可得聞者。便應還生也。初難言。若有佛性。則應有用。便應遮地獄。而令四禁五逆之人。不免惡道。當知身中非是本有。若非本有。則無常也。第二難言。若身有性。此性既常。便應有常樂之用。何故復言。無常樂我耶。若無常我。則身中不得有性也。第三難言。闡提斷善。而佛性既雲已有。便應為闡提所斷。若汝言雖有。不可斷者。復不得言無常樂我。若言即時未有。則是本無之義。又且若有性。不可令斷者。即闡提之義。不定反覆致難也。犯四重名不定者。先就邪定中。四種人是不定。故無常也。第二就正定聚中。二乘人是不定。故無常也。第三就如來明不定。第四就涅槃明不定。第五總舉一切法通因果。皆為不定。下至闡提。上至諸佛。闡提窮惡之原。以其不定。得成佛者。如來是盡善之極。亦以不定之義。還為生死。雖有五句。意在難果也。寶亮曰。德王第二問。後卷方答。何故爾。向答初問後言。犯重禁人。及一闡提。盡有佛性。今於此經。而得聞之。德王今因斯語。復更作二難。佛正得先遣此義。故來假答向大小涅槃之相也。後二難中。初難有五關。若使犯重及一闡提等有佛性者。佛性是善。何故墮於地獄。第二關言。若使是等。必有佛性。不應言無有常樂我凈。第三關言。若斷善根。名一闡提。佛性是善。何故不斷。第四關言。若佛性果斷。復云何言是常樂我凈。第五關言。若佛性不斷。則不應得受一闡提名也。雖有此五關。皆展轉相成。共結一難。智秀曰。由佛答前難雲。涅槃非本無今有。體非聞法。此第三翻。更復設難執闡提無性。及以不定。使涅槃體。還成本無今有。便是無常可聞之法也。初三句為難雖異。意正欲令佛性非是本有。涅槃應是本無今有。不得非是聞法。後五句作不定難責。使諸法皆悉不定。涅槃既爾。應還為無常成聞法也 世尊犯四重禁名為不定(至)一闡提等當得涅槃 案。僧亮曰。第二難闡提不應成佛。何者。四人是邪定。若邪定不定。正定亦應不定。若不定者。涅槃則非常。若有常樂。則闡提不應成佛也。寶亮曰。此下作不定難。且前並列不定之事。然後結難。若闡提不定。後還成佛者。萬法皆然。涅槃既是萬法之數。亦應不定。還可作生死。法瑤曰。若更是不定。當知無有常樂也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吾當為汝分別演說 案。寶亮曰。將欲答難。先贊其得理兼識之也 善男子一闡提者亦不決定(至)以不決定是故能得 案。僧亮曰。先答後問也。僧宗曰。就答中先答第四。其前引四種邪定為難。令且舉闡提。後更歷四人出也。次答第三。義勢兼答第一第二。下答二乘竟。未答第五。先答涅槃第六句也。初句實如汝語。正以不定故得佛。但法不可一類。欲使涅槃亦是不定。何以故爾。夫法有有同異。若是有為。則備三種。以其體無常故。是相續假。以其無自性故。有一時因成假也。相待得稱故。有相待假。答涅槃唯可名中相待耳。以如此義故。亦義稱不定。以其是常。免二假之相。故可為實不定也。僧亮曰。未是正答。且略舉第二問。以虛眾人之心。令體萬法無定相也。智秀曰。所以別答前問難者。欲明闡提成佛。知所斷之善。非是佛性。為成答前三難義耳。此第一先舉第四難。第四事偏別答第四難者。欲明闡提後得成佛。故知因中所斷之善。非是佛性。為成答前三難義耳 如汝所言佛性不斷(至)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 案。僧亮曰。答第三也。從理名內。不從理名外。內外皆是性。不可斷也。僧宗曰。此下答前三中第三句。其前難意。欲闡提善根既斷。性亦應斷。今答言。善有二種。內之與外。意業善為內。身口業善為外。佛性非內外。故非無常也。闡提佛性。既是當有。非為已有。豈可責令遮地獄。既言當有。豈得有常樂我凈義。勢可得兼當第一第二難也。復有二種。更廣明佛性不同此也。此言無漏。是因地無漏也。非常者。佛性不同三心滅處。及三無為常也。若斷已得名闡提者。言起作之善是可斷。後復還得故。以斷起作之善。故稱闡提。佛性理常。性相恆爾。豈可斷耶。寶亮曰。正舉第一問來答我上言。譬提有佛性。唯有正因性。本不論有緣因。何故作此之難。而令斷生已得善故。受闡提名也。善有二種。一內二外者。若意地所生善名內。從身口所生善為外。正因之性。非此內外善攝。故不斷也。漏有漏者。若狹相所起之善名有漏。若於緣中稱境解。不與惑俱。名之無漏。明正因性亦非此二善。是故不斷也。常無常者。昔於滅諦中善名常。從緣中所起者。名無常。正因性亦非常善無常善。所以不斷也。而正因佛性若可斷。則應同上所列善。而今不然。故知不斷。正斷緣中所生善故。得一闡提名也 復有二種一者常(至)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案。僧亮曰。正因是常。緣因是無常也 若是斷者則應還得(至)若斷已得名一闡提 案。僧亮曰。明起作法力相傾奪。起邪見斷善根入地獄。起正見則斷闡提遮地獄。佛性非起作。不能遮地獄無常。及闡提通答前三難也 犯四重者亦是不定(至)見一切法是無常相 案。僧亮曰。犯四重者。更稱後難答也。寶亮曰。此下答第二問。明闡提雖當時斷善根。後若善根發時。其必成佛。無有中間停者。若是定者。云何成佛耶。涅槃乃可是萬法之數。其體用是定故。不得同生死虛偽也。真體不動。跡無定相。先說十譬。明萬法是虛。後廣明化物也 善男子亦有定相(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謂涅槃者。對二十五有。故為定也 善男子如來今於拘屍城(至)如來涅槃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涅槃有大小。亦多義。今唯大涅槃。常樂我凈四義是定。余義皆不定也。如有為法。無常苦定。余義不定也。二端不可燒者。明其應二身不可滅也。寶亮曰。此下乃至非說非非說。當知如來之身。非如來。非不如來。是故如來不定 善男子當知如來亦復不定(至)以是義故如來不定 案。僧亮曰。前非天一句。四種天明如來並非也。從非人以下。先列竟。後次第釋也 善男子何故如來不名世天(至)是故如來亦非非定 案。僧亮曰。說眾生相者。自言我是人中師子。諸法各各別異相者。如眼不見香。耳不睹色。諸佛不爾也。唯有一相者。可以法身為目。不可以六根分別也。金剛身品雲。除一法相。不可以人天一相而名也。如來法界者。如來法性也。久已遠離諸相者。上明三十二相。下明如來久離此事也。善知諸相者。隨眾生應見諸相。善知應之也。虛空相故者。空無分別。如來不爾 如來非有漏何以故(至)如來永斷是故非漏 案。僧宗曰。此下釋非漏。先總明非三漏。從三漏後起七漏。二是漏。五是助漏因緣。其或有從治道制名。或從因受稱。將說起見故。先明疑心。此是見之所由也。又一釋。生六種見者。此正見見漏。體無別有。思惟漏。義克可知。寶亮曰。諸佛所以能如此乘跡體盡。無一切漏。具一切德。故有所運。為絕人天之境。而凡夫具諸漏故。故無此神德。下去因即廣明凡夫起漏之過患。若尋其漏。原不出見諦思惟。兩漏為本。正有此兩漏。能廣生諸漏。今一方明漏。大分七種。若離三漏為七。亦終不離見諦思惟。七漏者。第一見諦漏。第二思惟漏。第三根漏。第四離漏。第五親近漏。第六受漏。第七念漏。下去次第。解此七門。述其過患。行人若當依此大涅槃作觀解。其漏即滅。常升無為也。智秀曰。此下明七漏中。始舉三漏。正出見諦思惟。為正漏體。次出疑見。是別顯見諦漏也 複次一切凡夫不見有漏(至)常修聖行是故無漏 案。僧亮曰。下釋七漏也。有漏見漏是實漏。餘五是漏因說也。於有漏中。分為見漏。從疑生故。先明也。以凡夫不見有漏過故也。僧宗曰。前二為章門。言我見我者。是假我。而見為實我。亦可佛地是真我。而計為麻麥我也。我見無我者。佛實是我。計為無我也。無我計我者。於生死常計我也。生六種見。決定有我者。起身見也。無我者斷見也。無我見我者。如眠是無我。見於凈色也。我見我者。以定力。見未來相續不斷。我見無我者。若以捉四陰為我。見色為非我。可舉一我自釋無在也。我作受知。此三句為一。此用為小異不出身見也。若不爾。前決定為章門。後分我作知。更為三句也。寶亮曰。此下正出漏體。明此七漏皆不離見諦思惟。然眾生痴重。種種妄計。皆不得法實。因是疑見生六種心者。在始二心。決定有我。決定無我。是總句。恐非六之數。我見我者。第一心。但有假名我。以凡夫計。有一性我之法也。我見無我者。第二心。佛實是真我。橫計為無我也。無我見我者。第三心。實無神我。然是假名。假名我執者。言是實性我也。下餘三心。謂作者受者知者。而凡夫妄計。所以成邪見。如來永斷此漏源。是故非漏 善男子凡夫不能善攝五根(至)觀欲如是多諸過患 案。僧亮曰。下次明根漏。依六根所起。名曰根漏。若能攝六根靜三業。制不為非。其惡則止。若就所對治。名曰戒漏也 複次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至)永斷根本是故非漏 案。僧亮曰。二十五里譬二界。以攝相為喻也。王譬佛。一臣譬菩薩。油缽譬念慧。斷汝命者失念慧。故慧命斷也。一人拔刀者。譬精進見凈。不生色相。至識亦如是。明真俗。觀真則無色。觀俗則見苦。不作生相。至不作因相。生滅是行苦。因是集也。釋真中。尚無苦集。況凈色觀也。和合相者。釋俗和合。是苦是集也 複次善男子復有離漏(至)思惟其義是名為離 案。僧亮曰。離者。以行經為離。先說離體也。寶亮曰。此下明惡漏。若從治道。名為離漏。如昔教明惡生惡馬惡知識等。若能長人惡法。教令避也。就今經為論。直睹之為生死無我。即得遠離。何以然。既體諸佛所師法。便知生死是虛妄。依如來藏有故。不假遠避也。從云何親近漏下。第五若親近衣服飲食。則生人貪染。斷于慧命。若不著此四事。便善日夜增。惡法稍斷。若據所對治。名之近漏 何以故善男子我都不見(至)亦復如是心不造惡 案。僧亮曰。上說行經者。此說經是離也 善男子譬如世間有善咒術(至)有如是等無量功德 案。僧亮曰。師教長良弟子恭。由此二事。能滅惡也。咒術以下。廣譬經能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七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八 出通法緣起 廣辯離漏 廣辯念漏 四毒蛇譬 五栴陀羅譬 一詐親譬 空聚落譬 六大賊譬 河譬 草栰譬 德王品之第四 善男子若有人能書寫是經(至)是經難遇過優曇華 案。智秀曰。向明如來非天非人亦天亦人。今出其事。以證不虛 善男子我念過去無量無邊(至)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案。智秀曰。廣出緣起。以證不虛。兼明所聞之偈。以驗經力。又顯求法之至者也 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至)如來甚深秘密之德 案。智秀曰。廣嘆經力。以顯離惡之勝緣也 以是義故能受持者(至)況於如來是故非漏 案。寶亮曰。結離漏也。生死即虛妄。依如來藏有故。不假遠避也 云何親近漏一切凡夫(至)是故如來不名有漏 案。寶亮曰。若親近衣食。生人貪染。斷人慧命。若能遠離。則善法增長 複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至)如來世尊非是有漏 案。僧亮曰。受漏者。因三受後起。若就治道。應名定漏也。苦受後生煩惱為嗔覺。樂受後起貪覺也 複次善男子凡夫若遇(至)舍離眾惡趣向善道 案。僧亮曰。第七念漏也。起三受時。未是煩惱。覺苦樂已。更生邪念。念苦樂方生煩惱。故念為漏因。聖人覺苦樂已。不生邪念。故不起生漏也。為心身造種種苦者。為邪身心相故無苦不更。明見身之過也。寶亮曰。下第七明念漏。由邪念因緣故起漏。名之念漏。若就治道。稱為行漏。所以言身心苦惱。起種種惡者。夫苦惱之名。本是果報。而凡夫愚痴。不達宿業所招。便呼嗟非分。謂苦不可忍。既內狹顛倒。不以理自處。於輕苦之中。發緣更重。若當識因果性體。前世因作。如此安心。豈容生漏。正由物於此二途無解。又於生死之中。妄生樂想。保著為實。邪念橫生。故起種種惡。若是聖人。以道居心。終日處苦。不覺為苦。處樂不以為樂。是故不生漏也。今菩薩覺過。故修假名法空。斷於苦本。是以此下。就八事作五階譬辨。若安心所從於聖言。必諸漏永息。涅槃可期。如其不爾。生死常續。八事者。從觀四大去。訖登上大山。五階者。第一得假名空。第二得實法空。第三明兩空。成後八真無漏。斷見諦煩惱盡。得須陀洹果。第四從得初果後。更進斷三界思惟結盡。至羅漢果。第五從斷三界外惑盡。乃至得大涅槃也 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至)心生惶怖舍篋逃走 案。僧亮曰。第一譬。以假名無明煩惱之主譬王。經稱四大。譬四蛇也。盛有漏身。以譬一篋。使其將護。譬瞻養也。消息失所身壞命終。譬戮之都市也。見老死之苦。譬恐怖。知無實我。譬逃走。寶亮曰。王譬佛也。四毒蛇者。喻四大也。盛一篋者。如說四大。以成一身也。令人養食者。令觀此身作苦空無常。若就有中解者。欲依此四大身上。得行道進德。故須將養也。摩洗其身者。即教作空觀。令識四大過。便善法續起。喻如摩洗也。若使不觀四大是虛。愛著己身。必斷慧命。義如戮之都市也。其人聞王切令者。菩薩即承佛教。觀四大過也。舍篋逃走者。即諦觀此身。唯見四大常虛假。無有一實。故得假名空。欲論四大五陰。及與六入。盡成眾生。同得作假名空觀。但隨其初觀。捉法而入空。同之內凡夫。而文不可並說。故階級明之也 王時復遣五栴陀羅(至)見後五人遂疾捨去 案。僧亮曰。第二譬。得五陰空。實法空。見陰是實。能劫善則。譬栴陀羅。智以斷惑譬刀。而害事交至。譬拔也。出空見有。譬回顧。已見假空。解實則易。譬疾去也。寶亮曰。譬觀五陰。作實法空觀也 是時五人以惡之方便(至)汝可來還其人不信 案。僧亮曰。第三譬。破二愛已。得假實二。諸結漸薄。唯實法愛難去。譬惡方便。入觀見空。譬藏刀。出觀起愛。譬詐親。欲令起著。譬還來。觀空斷愛。譬不信也。寶亮曰。雖得假實二空解。然出有心中。還於五陰上起愛。故更捉五陰而觀。未能即得。喻如藏所持刀也。起愛從情。如詐親也 投一聚落欲自隱匿(至)求物不得即便坐地 案。僧亮曰。第四譬。既成初果。緣假起慢。不勤修道。知內入假實。譬空聚。染著假名。不以患。藏隱不見真我。譬無人。不見實陰。譬無物。不復進修。譬坐地也。寶亮曰。既得六入空。入無相行。斷見諦惑。證須陀洹果。是一止息處也 聞空中聲咄哉男子(至)汝當云何而得免之 案。僧亮曰。第五譬。斷二界思惟結。垂其先解為因。進求上果。譬聞空聲。說其先解。譬無居民。染著假名。譬今夜。因有內惑外塵得入。譬六賊。能生眾結。譬命不全。斷慢成果。譬捨去也。寶亮曰。得須陀洹果後。出觀心中。起思惟門惑受生。既乘本見諦。無漏解見。思惟門中受生。惑為過欲。更觀六塵空。進斷所余結故。義言如聞空中聲也 爾時其人恐怖漸遂增復舍而去 案。僧亮曰。復得六塵空解。無漏轉深。斷思惟門惑。三界結盡。證羅漢果也 路值一河河水漂急(至)心意泰然恐怖消除 案。僧亮曰。第六譬也。斷無色界思惟及習。彼煩惱難斷。譬河漂急也。定多慧少。譬無船栰。必假以道。譬取草木也。上地苦輕。有深定樂。而行者樂故。譬更思惟。知是苦已。譬推栰入河。定道難用。必須眾善相助。譬身手皆動也。寶亮曰。斷無明住地惑。得於佛果。乃通三界內外。皆是河義。而今取無明住地惑難斷者。為河也。即取草木為栰者。於三界外。既未有有治道。欲修行萬善。以趣極果也。從我設住此下。說蛇賊所害者。若指斷三界結盡。而終未免於蛇賊。既與已相鄰。云何相免。寧當任無明住地。或牽於生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也。即推草栰者。思惟既定。便修萬行。運實智方便智。即達涅槃岸。登上高山也。從觀身如篋下。還次第合向八事五階也 菩薩摩訶薩得聞受持(至)背之馳趣修八聖道 案。僧亮曰。觀四大。合第一譬。四種毒者。見譬眠也。解譬身也。氣從口出。譬聲香也。味從口入。譬嚙也 五旃陀羅者即是五陰(至)涉路而去無所顧留 案。僧亮曰。觀五陰。合第二譬也 詐親善者名為貪愛(至)及一詐親涉路不回 案。僧亮曰。觀愛貪。合第三譬也。見不見聞不聞。至後還不見者。入觀則了。出觀則生惑。二乘亦爾。本為向初果。為譬因說愛之難除耳 空聚落者即內六入(至)及六大賊怖著正路 案。僧亮曰。觀六入。合第四譬也。凡夫不生空想者。於聖理懸遠也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至)舍空聚落涉路而去 案。僧亮曰。患從外來。劫內功德。譬之賊也。合第五譬也 路值一河者即是煩惱(至)及一闡提悉皆不定 案。僧亮曰。依譬次第。應觀斷無色思惟煩惱及習為河也。合第六譬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釋大涅槃小涅槃義。舉有山大山等喻 釋聲聞習氣義 釋有因緣名及無因緣名義 釋五神通義 辨二種神通。一與外道共。一與二乘共 辨涅槃非音聲之音 德王品之第五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 案。僧亮曰。所以重問者。雖說斷漏。能得涅槃常樂我凈。不說我樂自在之用。涅槃之義未障故也。寶亮曰。次下答德王第二問也。上聞不聞中。佛答六難竟。更設二問。佛答一問竟。今更舉第二問。以請釋也 爾時佛贊光明遍照(至)是名涅槃非大涅槃 案。僧亮曰。涅槃雖有多義。會是無苦之稱。得息苦者。皆得名焉。寶亮曰。今借十譬。以辨大小之相異。正以無苦樂。故名涅槃也。若得少食。以除飢苦。亦名涅槃。但不得名大涅槃。如是十種譬。其義一例。小海亦名海。大海亦名海。若除少苦。名小涅槃。若除苦都盡。名大涅槃。其文中自廣彰雲。二乘人八萬劫。乃至一萬劫。名小涅槃者。上乘三處。明皆言到佛果。今此中說名小涅槃。其義云何。若欲於我前。不言行八萬劫竟名小。未行八萬劫之前。隨其所得住處。以此義為小。及其行八萬劫竟得佛。由名大涅槃。而此旨於一部之中。雖復說異。亦莫測其然。要隨義而安也 善男子若凡夫人及以聲聞(至)乃得名為大涅槃也 案。僧亮曰。凡夫因世俗。聲聞因聖道者。更釋非之義也。還生煩惱者。釋凡夫也。有習氣者。釋聲聞也 善男子譬如有處能受眾流(至)之所得故故名為大 案。僧亮曰。前說人實。後說法實。合海譬也。河城等皆合也。十譬之中。唯不合地及天中天二譬也 云何複名為大涅槃(至)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案。僧亮曰。八自在者。各有文也。一者不小能小。不多能多也。二者以小為大也。三者以重為輕也。四者以三事體。心色不移。無處不至。所作事一。而見者不同也。五者一根知六塵也。六者見法如空也。七者得一切法也。八者不可見。令一切見 複次善男子譬如寶藏(至)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案。僧亮曰。無為名大。釋常住故。故稱大也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昔所不得而今乃得 案。僧亮曰。諸漏既盡。則具神通。皆聖行功德也。今見者。謂眼通。更就所得中分別也。今聞者。耳通也。今到者。如意通也。今知者。他心宿命也。寶亮曰。第二功德。以五通為體。此五是一方之所須。菩薩化道之要用。第一修天眼通。須見眾生身業。二修天耳通。聞其口業。三修他心通。知其心業。雖知三業。若不達其過去。有善惡之厚薄可化。亦於化道有闕。故次修宿命通。而下愚之流。難以玄言。必須運身到彼。然後受化。故第五次修身通。今就文所辨。先明身通。昔明身通。直據色身轉變而已。今談色心自在。修短所通。適物所宜。而經亦有言如意通。亦名身通。若立身通。則沒如意名言。若立如意。便廢身通。若如昔教明五通。是禪定家果。要因定後。方能發通。就今涅槃經明五通。儘是智慧之異用。故菩薩摩訶薩。依六行教學。不取有無相。但使物感稱根而應。如一家所解。此五通必是菩薩家化。方非外道凡夫聲聞之伎。何以知耶。若實是凡夫。云何得有此法。而在外道中唱言有者。皆是應跡。外道雖言得禪定。而無有道思慧。所以無此神德也。聲聞人觀解既不成。復不能即在定。而變通亦由已安。法不得所。復未能忘懷。故發家唱雲。菩薩所得通。不與外道聲聞二乘等共之 通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至)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案。僧亮曰。不與外道。共五通也。一心作一者。釋不與二乘及外道共。但舉二乘外道可知也。寶亮曰。雖言二乘人。一心作一。不得眾多。此正表二乘不得道之意。聲聞入定發通。要須定前作意。作意若一。在定唯能一變。若作意作五事。便能現五變。雖在定。並發五耳。由得言一心作一。何以然。由其前方便有五故。若極利根者。在定亦容可得二變。此皆據教跡作。諸菩薩則不然。發輒修德。以曠被為懷。及至物感。則稱本心。隨力而現。不假興意。若無六行解者。則不能一心現五通身也 又復云何昔所不得(至)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案。僧亮曰。如意說名自在。於自在中。分作變化。初對凡夫。故言不爾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而諸眾生各各見異 案。僧亮曰。得異耳根者。有三事異。一者下地聞土地。二遠及恆沙。三耳識不取相。是不聞而聞。初無音聲相者。菩薩耳識。真俗兼見。故不取相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案。僧亮曰。此下明天耳通。而文中敘相。皆是初學之方法。昔小乘明天耳通。耳識取聲。然後生智。二心更相資導。故合二心為通。天眼通亦爾。今用此經中。學得天耳天眼。乃至得通。六識之用。即是智慧。故天眼通。即中作二諦觀。此經既理教真正。明有為無為二理炳然。心行大法。生解亦大。若始行之流。則未及此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云何而言無定無果 案。僧亮曰。即是定果相者。若作因定善。即是果相者。從善因生。即是果也 爾時如來贊言善哉善哉(至)凡所演說無定果相 案。僧亮曰。答意謂。若刀是定因。面是定果者。云何顛倒耶 善男子夫涅槃者實非聲果(至)吾當為汝更分別說 案。僧亮曰。上說一切因果不定。此說涅槃常法非果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一字不作字相。一句不作句相。從經理門。可說為聞因之成果。不如是者。則非聞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聞惡聲故(至)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案。僧亮曰。涅槃非果。可如上說。三惡是果。聲是定因。須更說之 善男子云何昔所不見(至)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案。僧亮曰。若依欲界四大者。依欲界定。修得天眼通。悉是骨相者。天眼識能見不凈。諸法定相。見因緣相者。空有兩見也。寶亮曰。此下明天眼通。此明天眼通。不但見色。亦見眾生善噁心。乃至知第一義諦故。所以作知名說也 若見眾生所有色相(至)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案。僧亮曰。知大小根者。乘色故知根也。一觸衣知心者。因身知根同。乘色知心。義屬天眼。故下知見兩名也 複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至)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案。僧亮曰。次明宿命通也 複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至)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案。僧亮曰。須陀洹十六心者。三諦由滅見也。昔見滅未徹。三諦不明。既已見滅。遍四諦起念現前。其心甚遠。是果十六心也。寶亮曰。下去次明他心通。知須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者。聲聞人慾知初心捉法不能得。若利根者。要至第七心方知。若鈍根者。至第十六心方知。菩薩不爾。十六心一一次第差別盡知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九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 辨四量心 廣辯十事滅除有餘斷除業緣 辯戒有五種心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辯百福德成三十二相之一相及八十種好 辯涅槃經能令眾生離二十五有 廣辨金剛三昧 德王品之第六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案。僧亮曰。第三四等行功德也。舍慈得慈者。世間之慈。則緣親與樂也。若怨親同等。是則無緣也。假慈是世諦。實慈是第一義諦也。亦可有相緣者。是世諦。無相緣。是第一義諦也。寶亮曰。第三功德。以慈悲為體。舍世諦慈。得第一義慈者。此非空第一義。欲明菩薩得真無相慈。現前不從緣得。若凡夫行慈。必須見緣則方生。菩薩不然。心常懷慈悲。不待緣後方發故。所以舍世諦虛妄之慈。得真實第一無相之慈。既解慈體竟。下便出三事。就所無來明慈。第一舍闡提等得相之慈。第二舍黃門等嫗弱之慈。第三舍二乘無如理解之意。既舍此三慈。得真無相如來之慈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十者斷除二邊 案。僧亮曰。具四等成十功德。說行一周也。寶亮曰。第四功德。以十事為體。十事即是喜舍。自身決定是喜相。余多是舍也 云何根深難可傾拔(至)修大涅槃根深難拔 案。僧亮曰。不放逸者。總萬行之名也。下十根是其事也。僧宗曰。不放逸體。即智慧性。所謂信根者。釋所以難拔也。寶亮曰。第一雲根深難拔者。諸不放逸。失不放逸。乃有別心。無有別行。如精進之流。正背一切惡。不涉五欲。唯修善為德。此心若立。無行不成。唯佛是極不放逸人。故又言不放逸。乃是無上道之根本。眾善皆從之所生。下去作十二譬。來明不放逸行勝也 云何於身作決定想(至)於自身中生決定想 案。僧亮曰。十根不拔。自知決定成佛也。寶亮曰。第二自身生決定者。從昔教來。學者未體乎大理。見法未分明。不知身為佛因。今於此教。識因果性。知神明妙體。生死依如來藏。有決定修。行因取果。心無移易。亦不非時證。唯曠被為德。既如此勇決。來果必克。寶亮曰。第三不觀福田者。若如昔教法。必應先選擇福田。然後行施。此本是化下愚之辭。今六行菩薩。心既體理。復有異凡夫之念處故。所以不問是田非田。但以舍為德。一切皆施。若纖毫有存。即成分別。若不懷此心。終不會理也 云何菩薩不觀福田(至)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案。僧亮曰。心已決定菩提要行。唯先度人。不觀田與非田也 云何名為凈佛國土(至)是名菩薩修凈佛土 案。僧亮曰。行慈者。乃未始不益眾生。向舉施。言因時之益。此修凈土。是果時益也。僧宗曰。此中偏出願耳。亦如維摩經中。為化眾生。而取佛土也。寶亮曰。第四修凈佛土者。勸修行十善。除於十惡。若十善滿。眾惡永盡。功德圓備。至金剛心。後無土之土。此為真凈。若降此以還。悉於形中辯凈。今菩薩發願。修行此德。為接引下愚。示備善之基漸也 云何菩薩摩訶薩滅除有餘(至)摩訶薩滅除有餘 案。僧亮曰。所以二事合釋者。欲通說余有也。何者。菩薩得無緣慈。現不起惡。過去有善惡餘業。能累行者。根業重別為二事。有輕不數。雖輕是患。通欲釋之。三事並稱餘業。是名余有者。是障二果無知也。僧宗曰。四果善業。豈可滅耶。以能潤者滅故。所潤乾枯。不能感果。謂之業滅。余有者。二乘人。各證所得無為果也。無結無業。而轉二果者。言無三界結業。而報身猶存。正是有餘涅槃。要舍報身。得於無餘。所言二者。二家同轉。亦言無餘。於前為二也。若依數經。轉鈍作利。今言如來。不復同此菩薩。以經力故能滅也。寶亮曰。第五曰。滅除有餘。第六斷除業緣。今為三章門。解此二事。一餘報。二餘有。余報者。此明習性報。如過去多欲。雖出地獄來生人中。亦多欲等也。餘業者。即是人天中。受報未盡者是也。余有者。此明三界外習障。如小乘無知等。轉鈍作利也 云何菩薩修清凈身(至)菩薩摩訶薩修於凈身 案。僧亮曰。五種心者。五品心得五品。或至正見亦爾。名初發心者。具五十心。名壹決定心。名滿足者。具五十定心。名滿足一福也。僧宗曰。五品心。修十善為十。若此心成就。復有五十。是以百福。凡成三千二百。為三十二相也。寶亮曰。第七修清凈身者。初後不殺戒。有五種心。論萬行不出十善。十善滿足。則得成佛。菩薩初在性地時。持一戒。有五品心。若持十戒。則成五十心。三十心滿。登初住。又持十戒。復成五十。具有百心。名百福德。如是十地無漏具足。後時成佛。還來應三十。故有三十二相。今言百福成一相者。若就十地。有萬福。應言成百相。何故言成三十二解者。意言三十二。是一方之所須。若一一相來取盡具萬福。所以復修八十種好者。因世八十人。事八十神。然凡夫得相來久。所事之神。欲使各各相異。如來今欲化此人等故。一時之中。令此人於佛身上。各各見其所事之神。既見佛身上。有己家所事者。便來歸依。受佛之化。下從十二日去。儘是列己家所事神之名 云何菩薩了知諸緣(至)是名菩薩了知諸緣 案。僧亮曰。斷煩惱修菩提。知斷結緣中解縛。說了諸緣也。寶亮曰。第八了知諸緣者。正善知境界。於萬法不取相。既體因緣。以為虛假。即有為不有。既知有無可有。無亦無可無。正體性如此。故稱了知諸緣 云何菩薩離諸怨敵(至)是名菩薩離諸怨敵 案。僧亮曰。了緣則煩惱盡。是以說之。謗方等相。煩惱非定怨。此說定怨也。寶亮曰。第九離怨敵者。自不此經中學。終不能得除煩惱之怨敵。故五住菩薩。除色界結盡。下地粗惑已斷。所余未治者。不名為怨。盡用為道也 云何菩薩遠離二邊(至)具足成就第四功德 案。僧亮曰。因果為二。謂煩惱盡因果滅。得常住也。寶亮曰。除二邊者。二十五有因果無明愛都盡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世界無不莊嚴嚴凈 案。僧亮曰。土有二種。佛行報有眾生行報佛王土。始法身無定相。無定方所。眾生土有凈有穢。初成道要處眾生凈土。何者。由眾生行熟。應凈眾生。不出惡土。自報土無方。不須說名也。無勝土是眾生土。言凈土者。初成佛處也。今此世界清凈者。彌勒成佛時。此世界變凈。應凈眾生。亦不出凈土也。寶亮曰。既列解十事竟。時眾有不達之流。謂言。釋迦唯修九事。不修於凈土。是以德王。為申疑而致問。佛下答雲。十方諸佛。無有不修十事者。答一因不滿。不得成佛。何容我獨闕斯行。由世痴人言。此方有日月。他方無。作如此之疑者。與痴人何異。設譬既竟。於下愚之流。信心未立。故佛懸指西方無勝佛國。以示物雲。是我之本國。今之所居者。是現來此化故。得知尋於此言無。一佛應世。無穢無凈。其事如初功德中所明。此間既說東方滿月如來之凈。滿月佛於彼。復何容疑釋迦所王是穢。答當彼土純凈。心無所執。亦不容與此間德王。作定有定無難同故。得知彼此兩國。各辨其一邊。令眾生盡得進行也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具足如是五事功德 案。僧亮曰。第五第六天行功德也。而經文不出。依余經四禪是天行。此五是修禪之本也。僧宗曰。悉是定家之緣也。若諸根及生邊地者。何能修禪定耶。寶亮曰。第五功德。以五事為體。第一第二以離難故。能修定。第三第四以宿殖因緣故。天護人愛。第五事即是定果。即既解五事竟。德王今執昔教作難。昔言因布施故。得此五事。今云何言因大涅槃經。得五事耶。佛答雲。昔日因布施得五事者。不定不常。今因涅槃。得此五事。是定是常。乃至得無漏故。得知法華以前教。無入道者。若使有實得道。不應言非無漏。尋斯之語。當知無會理也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具足成就第五功德 案。僧亮曰。是定是常。一一對前五事。渴愛之病者。對不定下四。亦有分有果者。有三有分果。無常變異。金剛三昧者。具上五事。必得四禪。金剛三昧。定中之勝。說其德也。寶亮曰。俱是明定。前淺後深。此中三段。第一就空行中成就萬行。第二明是眾定王萬行之果。第三明非唯了空亦是萬有也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具足成就第六功德 案。寶亮曰。第六功德。以金剛三昧為體。金剛三昧即一切智。於時集諦累盡。體由是苦無常。苦果亦謝。無學佛果。任運而來。則金剛心時。始是功用心滿。名為學佛。不得稱無學。所以說金剛眾定之極。就此一切德中。略科為八段。第一從悉能破散一切諸法下。明得金剛定時。知世諦理窮。第二從住是地中。乃至不見一眾生實下。明悉見真諦理周。第三從一切三昧。悉來歸屬下。明得此定時。一切三昧。皆來歸屬金剛三昧。第四從譬如有人在大海浴下。明得此定時。非唯歸屬而已。即用此眾定為體。一心之中。得用一切定也。第五從若有菩薩。住金剛定。見一切法無障礙下。明得天眼通滿。第六從如由乾陀已下。明漏盡通滿。第七從若有菩薩。住金剛三昧。於一念中。能變身如佛下。明身通用備。第八從譬如金剛。若在日中。色則不定下。頻有三譬。來讚歎金剛三昧。能種種變應。無不益物也。所以證金剛心時。結累永盡。照理周者。正以此文為據也 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至)乃至具足般若波羅蜜 案。僧宗曰。第一嘆就空行中。成就萬行也 善男子譬如金剛所擬之處(至)修集一切諸餘三昧 案。僧宗曰。第二明是眾定之王。萬行之果 善男子若有菩薩安住如是(至)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案。僧宗曰。第三明非唯了空。亦見於有也 善男子如由乾陀山(至)而初無心言我能滅 案。僧亮曰。第四明能滅一切惑也 若有菩薩安住如是(至)各隨本解而得聞之 案。僧宗曰。第五明能有運變之力也 菩薩安住如是三昧(至)見一切法如本無相 案。僧亮曰。第六更舉空境。言諸德所以成就。良由善識空也 何故名為金剛三昧(至)具足成就第六功德 案。僧亮曰。具上五事。必得四禪。金剛三昧。定中之勝。說其德也。能有二種。一壞有。二成六度也。無不碎壞者。為上壞有作譬。悉來歸屬者。將與成萬行為譬。先說法之所歸。下六是其譬也。無有障礙者。說六通廣金剛之能。先總諸通。後但別說三通耳。僧宗曰。第七釋金剛之名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 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去享保年中。獲西大寺經藏古本。書寫之焉。彼本黃卷赤軸。古代雅物。偶闕九軸。厥所闕者。自四十一。迄第五十。其中唯存第四十三。予嘆其不全備。索之諸方。聞武府東睿山凌雲院。前大僧正實觀秘藏之。其本又自第一。至第十之十軸逸矣。嘗戒壇院慧光。赴東都之日。與實觀相語。而欲令互寄補其闕。幸得實觀本跋記。以延曆寺本。校閱云爾。不日繕寫。情願果遂。僧正亦補。其闕焉。今年庚申。閑暇之間。欲補西大寺古本之闕。手自以粗紙調經卷。自三月二十日。迄五月二十三日。摩挲病眼。九軸寫之。莊嚴既畢。以納於彼寺矣。不年而三本全備。不亦說乎。功德普及三界靈。種因遂感四德果 時元文第五歲次庚申六月下弦 東大寺真言新禪兩院前兼住戒壇院前長官寶生院閑人成慶寓於北林精舍謹記。春秋五十六。夏臘通三十八。別二十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一 廣辯涅槃近因 親近善友 專心聽法 出舍利弗病舉床詣佛聽法事 如法修行 廣辯涅槃佛性八種七種六種等事 釋虛空義 釋煩惱斷處涅槃義 引昔告魔三月當涅槃事 釋涅槃名 德王品之第七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四者如法修行 案。僧亮曰。第七第八。廣嬰兒行功德也。此四種德。是始行所行。嬰兒之德。作近因者。以反耶為近因也。僧宗曰。從第七至第十。悉總廣前行也。今第七。亦以三慧為體也。初功德辯由經力。此明三慧。由善知識。以此為異耳。寶亮曰。第七功德。以四法為體。此四法是教嬰兒之行。謂親近善友。專心聽法。繫念思惟。如法修行。故命篇唱雲。唯此四法。是涅槃近因。若言如外道苦行。謂此為是者。無有是處。然此中明四法。大判有三翻。第一翻有三譬。總就一法明四法。其文中自合。第二翻。從善知識者。謂菩薩佛聲聞辟支佛下。略別明四法。今此翻中。取二乘為善友。然前翻中。事不分別。故謂為總。善知識者。能訓人善道。同己所行。彼我齊意。俱得離苦。斯為善知識相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眾病(至)而常教化無有疲厭 案。僧亮曰。此三譬通為四法近涅槃。作譬也。僧宗曰。就此嘆中。有兩翻。前總嘆。後別嘆也。總嘆有四重。此即第一舉四譬。先顯善知識之德也 善男子善知識者所謂菩薩(至)聲聞人中信方等者 案。僧宗曰。第二出其人也。雖此人外。非善知識。略亦盡矣 何故名為善知識耶(至)以是義故名善知識 案。僧亮曰。別說四法義也。離十惡者。釋善知識。常如善事。若我不生惡者。是如法而說。而行者也。益我有二。如法說者。言益也。如法行者。不言之益也。有善法故。說益事轉深。為眾生者。是善不為非善也。僧宗曰。第三釋善知識義。略舉其德也 善男子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以其親近善知識故 案。僧亮曰。說譬以顯之也。善法日增者。是中四分。說善法相。此第一也。僧宗曰。第四勸人。依善知識也。以五重辨依之有益。此第一總嘆也 因是親近復得了達(至)甚深義者名為聽法 案。寶亮曰。第二益也 聽法者則是大乘方等經典(至)以修集故得大涅槃 案。僧亮曰。第二釋專心聽法也。僧宗曰。第三前總明了達十二部經。此別明義也。寶亮曰。此明聽聞正法也 善男子譬如病人雖聞醫教(至)是名菩薩繫念思惟 案。僧亮曰。第三繫念思惟也。僧宗曰。第四嘆定也 云何名為如法修行(至)終不畢竟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第四如法修行也。上說因法。此說果法也。僧宗曰。前三嘆辨聞慧。第四一嘆辨思慧。此第五嘆辨修慧也 善男子第一真實善知識者(至)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第三重說也。先辨四法之第一善知識也 云何菩薩聽法因緣(至)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廣第二專心聽法也。僧宗曰。種種功德。即是此中所明。親善知識。乃至如說修行。十種慰喻。謂以八聖道。分盡智無生智也。寶亮曰。此下廣明四法。明菩薩與佛。別物幾盡故。所以屬第一善知識。就下文去明四法。章門悉別。事義可尋。不能廣釋。說須陀洹四功德者。舉昔事來。證聽法力大。即是向來所明之四法也。十種慰喻者。八聖道為八。正見心解脫為十。正見即無生智。心解脫是盡智也。此即是其先來所知之法。但病苦因緣。不能復緣。令更為說。令已忘苦。而緣法也 云何菩薩思惟因緣(至)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廣第三繫念思惟也 云何菩薩如法修行(至)七我八凈是名涅槃 案。道生曰。盡者。結習都盡也。善性者。理妙為善。反本為性也。實者。體是常也。真者。見常故也。常者。不見常則不常也。樂者。常故也。我者。常故自在也。凈者。垢盡故也 復有八事何等為八(至)七者無我八者無常 案。僧生曰。凡夫結斷。亦名涅槃。故及之也。未都盡故。不名為盡。於縛有解。亦名解脫也。善性者。亦是妙善也。不實不真者。不見常故也。無常乃至不凈者。還起結故。是故無也 復有六相一者解脫(至)如來法僧實相虛空 案。僧宗曰。更釋如法修行。善識諸法真偽。可以造行也。若真不真。下文廣列真偽也。言不識七法之相。雖修非真。若善識七法。謂真也。涅槃者。果地大涅槃也。佛性通因果也。如來謂果地人也。法者。分佛僧余名法也。僧者。亦通因果。實相者。總一切法無非實也。虛空者。太虛空耳。言不知此七法。名為不實體。七法之相。名為真實也。有八者。先釋佛果八事也。一盡者。謂盡一切惑也。翻惡既盡。即稱善性也。虛偽之法既盡。故真實獨存也。下對四非常。通前為八也。復有八事者。此明外道涅槃。一解脫者。非不伏結也。當時翻惡為善性也。不實不真者。伏而復生。未是照理也。下四非常者。既未登極果。有為之法也。復有六相者。二乘也。一解脫者。隨分用無漏所引得無為也。翻惡故為善。三不實四不真者。更須斷有餘苦。證有餘滅。更有勝極滅。已所未得故。為不真實也。五安樂者。以其脫三界重苦。故少分樂。秉得無漏。此是凈法。體是遷流。故不得常。未得八自在我。故無我。有與有脫。故示果是未極故也。若依世俗道者。釋外道所以不真之旨也。云何六相者。釋二乘也。所以不復釋佛果八者。已釋二種未極。相形可知也。不名知佛性者。其義名異。故言不知也。寶亮曰。此下次解如法修行。若能了知七事。是真如法修行。七事者。備如經列。第一知涅槃有三種。先知佛果涅槃有八事。次知外道伏結涅槃八事。三知聲聞指斷滅空。作涅槃六事。若如此知。涅槃有究竟。可謂是真如法修行者也 云何菩薩知於佛性(至)是名菩薩知於佛性 案。僧宗曰。佛性有六者。就釋性中。前四似偏。知果。第五當見似緣因之性也。其中道之照。非偽法故真也。一者可證餘六如上者。更加果智來。證得此性也。寶亮曰。是九地所得者也。一常者。緣因之善。一得不失。常法觀故常也。二即體能除惑故凈。三對虛故稱實。四是清升故名善。五則當見果性。六對偽故名真。復有七者。即十地佛性。加可證者。謂少見果性。餘六如上說也 云何菩薩知如來相(至)是名菩薩知如來相 案。道生曰。如來既人之名也。覺者。從結使眠覺也。善相者。涅槃惑滅。得本稱性。如來直善而已也。常樂我凈者。言似有不來。而實常來為相也。解脫者。人似未脫。而實解脫為相也。真實者。見常而常。則其人矣。示道者。示物正路也。可見者。示同於人。故見也。寶亮曰。如來即覺相者。謂極果法身。真實佛寶。體常樂我凈者。具眾德也。示道可見者。次明應佛寶也。若真應知。此則是善。如法修行也 云何菩薩知於法相(至)是名菩薩知於法相 案。道生曰。無非法為法也。在人顯焉。而宣通於物。使人行善為主故。先舉善不善也。得理為善。乖理為不善。皆當其實。乃為法矣。常不常乃至凈不凈者。要在無倒於四。是法之正體也。若知不知者。法無無知故。復以知不知為法也。若解不解者。弘法在言。得旨為解。故復以解不解為法也。若真不真者。乖真為非法故。復以真不真為法也。若修不修者。弘法貴在修學故。復以修不修為法也。若師不師者。法表成師故。復以師不師為法也。若實不實者。既真則實。實顯則定乎是非。故復以為法也。僧宗曰。善不善者分二寶。其餘一切。悉為法也。就文而尋。似通別未分二名之法。及其施名。致義既分。二寶別故。法與實相。廣狹有分也。寶亮曰。知法者。雙知六行真俗二諦也 云何菩薩知於僧相(至)是名菩薩知於僧相 案。道生曰。雖多無相。各一人耳。而法不可異。然後成眾無異。則常和則恆樂。非外所壞。名之為我。不容致漏。稱曰為凈也。弟子相者。眾非獨悟。居然有師也。可見之相者。眾理在人。故可見也。善者。莫能有違。斯則常善也。真不真乃至實不實者。性本是真。舉體無偽。未能究理。何以為實也。僧宗曰。謂常樂我凈者。先舉果地僧也。是弟子相者。因地僧也。可見相者。修中道解。見佛性也。寶亮曰。若極異體。和如是真僧也。若學地三乘聖眾。是弟子相也。若知此二種僧別。亦是如法修行者也 云何菩薩知於實相(至)虛空等法差別之相 案。道生曰。常無常乃至凈不凈者。實相言理。故與法不同也。人自乖之。倒於四耳。四中無倒。理之本矣。善不善者。乖理故不善。反之則成善也。若有若無。若見若不見者。理隱似無。又若無可見也。若涅槃解脫及斷者。乖理成縛。得理則涅槃解脫及斷也。若知不知者。理中無有不知也。若證不證者。理隱似若難明。而晝然可證知也。若修不修者。修必得用也。是名實相。非是涅槃等者。此七義理同。而義趣不一。不一皆異前後。會之為足也。僧宗曰。常無常者。當相為實也。寶亮曰。亦無異上實諦中義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為眾生故說有世諦 案。道生曰。不見虛空者。虛空自表無空知空者。為不見空。今以譬理結句後明也。若是無物名虛空者。如是虛空。乃名為實者。有虛空相。則是三界之物。以無物故。乃是真實也。以是實故。則名常無者。無物之空。理無移易。為常無也。以常無故。無樂我凈者。既無空相。亦無常樂我凈。義在於無。不得雲有。乃是所以有也。譬如世間無物名空者。形相空耳。而取無物。為無相空譬也。僧宗曰。唯慧眼見者。如無而見也。以光明故。故名空者。以其有通光之用為空耳。虛空是太虛也。是物無之字。外道恆言虛空可造作。若解虛空。非可造作之法。亦是如法修行也。故佛下借譬。言猶如世諦。實無其性。直自為眾生說有此因緣。然世諦從本來是空。未曾暫有。今虛空亦然。直以物無處。故名虛空。何處復有虛空之可得乎 善男子涅槃之體亦復如是(至)三菩提時名菩提樂 案。道生曰。涅槃之體者。涅槃自表無涅槃。同於虛空也。斷煩惱處者。以斷處名滅。乃所以無滅也。即是常者。無滅之滅。則是常樂。不令同虛空矣。寂滅之樂者。既雲是樂。恐濫故須明也。如來有二種樂者。謂無知之樂也。實相三樂。一者受樂者。橫計雖非無為。亦設斯樂也。佛性一樂者。菩薩佛性無樂。以當有菩提樂也。僧宗曰。涅槃之體。直是斷煩惱者。政言解脫眾累以眾累之無。以為涅槃也。即常樂者。就智上說無。豈非常樂耶。雖非受樂不同。三受之樂。而是寂無苦。故稱樂也。如來二種樂者。以其不通因地。故無受樂。實相通因果。故備三樂也。佛性一樂者。天真之理。非神明義。故非覺知與受樂。得菩提時。名菩提樂者。即是寂滅樂也。更展轉施名。故言菩提樂耳。寶亮曰。明涅槃之體也。亦如虛空。無有住處。佛果妙體。真如無相。豈得有處所可尋。然法性無性相。如虛空之無異。而所以異者。異在於至虛。既就體相作論。恐人懷疑。後更就用來辨。故舉常樂我。來標其相也。佛有二樂者。寂滅樂處體相作語。覺知樂就用來辯也。實相有三種樂者。受樂者實是虛中實。餘二不異上。是果顯真實樂。佛性唯一樂。以當見故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云何發是虛妄之言 案。僧亮曰。有三重難。第一證身智滅是涅槃。非直煩惱滅也。第二證習滅是涅槃。非直煩惱滅也。第三證身滅三事即涅槃也。自期三月者。以時事重。證身智滅是涅槃也。僧宗曰。此難之生。由前釋涅槃。言直是斷處。承言為難。此有四句斷處。不應是涅槃也。難意引昔教。欲使涅槃同於空無也。初難言。魔來啟請。何故不入。佛自答。未有多聞弟子。當知以身智盡處。非直煩惱盡也。第二舉以菩薩決斷故。知不必斷處是也。第三魔復啟請。佛答言。卻後三月。當入而此當入之言。發自佛口。豈直斷處。第四難意。取初成佛。便是涅槃。前第三成初句。今第四為成第二。寶亮曰。此下因於上。明涅槃直是諸佛斷煩惱處。物便致疑。謂言猶是昔日有餘涅槃故。德王今者作問來遣。凡據三種。諭嬰兒事。明涅槃之虛實也。第一執無餘應是。有餘應非。何以然。如來昔在尼連禪河邊。告魔王言。我今未入。第二難。從若斷煩惱非涅槃下。訖我今此身。即是涅槃來。非但無餘是。有餘復應是也。何故爾。佛昔告生名婆羅門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如來身未滅。而言即是者。不當用有餘作涅槃耶。第三難言。論理不應。兩是不爾。應一是一非。若二俱非。佛云何發是虛妄之言也。然此中。難辭雖多。正難意不出此三。從在毗舍離國以下。悉來證第一難。無餘應是涅槃意。如來既自期三月。不當即用死滅。為涅槃耶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凡所發言誠諦無虛 案。僧宗曰。答四難也。寶亮曰。答第三難。明自非機感。佛則不言。以物情所宜故。有此說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波旬往昔(至)便謂如來入般涅槃 案。僧亮曰。默無所說。便是涅槃者。答初難也。寶亮曰。此下答第一難。明魔王不識涅槃之真體。謂佛直爾。默然不說法。便是涅槃也 善男子如來不說佛法眾僧(至)清凈二法無差別耳 案。寶亮曰。就略答中。先開三句。釋所以覆相說之意也。明佛初出世。眾生智淺。未堪深法。不得說同體三寶。上得說斷滅無餘。作常住清凈無差別也 善男子佛亦不說佛及佛性(至)常恆不變無差別耳 案。僧亮曰。第二釋。亦不說佛性與涅槃是一體。但說無餘空涅槃。作常恆不變者也 善男子佛亦不說涅槃實相(至)常不變易無差別耳 案。寶亮曰。第三釋。明於時亦不得說涅槃實相是一體。唯得說無餘空。作常相實不變易無差別也 善男子爾時我諸聲聞弟子(至)卻後三月當般涅槃 案。寶亮曰。所以唯得說無餘空作實者。為有放逸弟子故也 善男子因如是等惡比丘故(至)而我實不畢竟滅度 案。僧亮曰。答第三難。三寶義異。常住清凈不異故。說一不三也。寶亮曰。廣呵聲聞弟子之失。嘆識六行之得也。若果會偏學。已會聖者。此中不應言聲聞之人。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善男子如生盲人不見日月(至)卻後三月我當涅槃 案。寶亮曰。為聲聞作譬也 善男子如來懸見迦葉菩薩(至)卻後三月當般涅槃 案。寶亮曰。明直是如來。現嬰兒行。接化下愚。宜須此說也 善男子何因緣故我於往昔(至)魔王波旬不般涅槃 案。僧亮曰。答第四舉昔旨。以成難也。僧宗曰。舉第一難以答也。昔言未有多聞弟子者。欲為五比丘等。故言不入。非即是真涅槃也。寶亮曰。次答向未有多聞弟子意。我爾時為一人故。根栽應熟。所以不入涅槃 善男子有名涅槃非大涅槃(至)亦得稱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答第二難也。明見佛性故。得名常樂。若不見佛性。則習氣未盡。不得常我。但分段苦盡。得名樂凈耳。僧宗曰。答第二問也。明菩薩少分斷故。未足可名也。寶亮曰。次答第二有餘難也。昔指煩惱無處。為有餘。不指身智盡。今日據身心上立。隨行人所斷。除因滅果。故稱之為有名涅槃也。 善男子般涅言不槃者言織(至)無障礙義乃名涅槃 案。僧宗曰。廣釋不織等義。為成真涅槃義者也 善男子有優樓迦迦毗羅(至)具足成就第七功德 案。僧亮曰。既已事證。重釋涅槃名義於滅有也。斷煩惱不名涅槃者。斷煩惱是智也。煩惱不生是滅也。僧宗曰。已明菩薩未極。唯佛是極。則第四難。自然釋也。寶亮曰。此是因中小分無苦。非一切苦盡。故不名大涅槃也。佛果妙體。生死既盡。無患累體。不復生煩惱。具一切德。始名大涅槃。非直是煩惱無處也。是故。以五法同體來證。今涅槃。與昔日異也。何者。為五。一明佛不更起煩惱。二明體窮如理。三明鑒境已周。四明普應無滯。五明體是實相。既備此五德。妙有常存。豈非今昔涅槃之異耶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鄧萃雯:兩生花開 涅槃而綻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三
※《涅槃經》第08品 梵行(5)
※六根清凈和六根互用--涅槃之光
※所有的破繭或涅槃,都是痛苦中孕育出新的希望
TAG:涅槃 |